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建构以四圣谛为纲领的佛法知识体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见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建构以四圣谛为纲领的佛法知识体系
  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 释见豪
  【摘要】: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从教法的功能与修学历程而言,可依「教、理、行、果」、「境、行、果」与「信、解、行、证」加以分类,但就整个佛法的内容而言,以「缘起说」为理论基础的「四圣谛」是一切教法开展的总纲。所以,本文以释尊主要教导的两件事—苦生与苦灭为始,从「苦集」的流转生死与「灭道」的还灭解脱,来统摄一切兼并理论知见与实践解脱的佛法。
  如何把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概念与方法运用到佛教的领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的。「知识组织」有不同的方法,「知识聚类」是其中之一,又称「知识分类组织法」,以「主题概念聚类」为其方法之一(注1)。本文拟以四谛为纲领,分四大主题--宇宙论、烦恼论、解脱论与修道论,以此为纵轴,并依时空发展而演变的思想--从原始佛教、部派思想到大乘佛教--为横轴,尝试建构整个佛法理论与实践的体系。
  关键词:四圣谛;苦;集;灭;道;宇宙;缘起;烦恼;涅盘;修道;流转;还灭
  壹、前言
  释迦牟尼佛主要两大教导是:苦的生起与苦的止息。佛陀以「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作为苦生与苦灭的原则,以此破斥宇宙生命的生灭是由一创造者所主宰的理论。这缘起的宇宙生命问题之探讨主要以「四圣谛」来揭示,它是原始佛教教义的总纲,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思想,苦、集圣谛说明流转轮回,而灭、道圣谛表示还灭解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即是理论与实际解脱的四个历程(表1)。因此,不论是原始佛教的教义,或是後来印度论师、中国祖师的论疏,皆不离四圣谛的范畴。本文尝试从佛法的基本教义—四圣谛来架构整个佛法的思想体系(表2、表3、表4、表5),而文章主要重点是以基本的思想概念为架构,并说明每个「知识因子」间的点与线之关系,但对於教义的定义与争论点的详细探究,则不列入讨论。
  贰、苦生-流转缘起
  苦、集圣谛是分别说明世间的果与因,主要是探究宇宙与人生万象的真实本质。「苦」为何是人生价值的判断基准?宇宙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如实了解宇宙真相是生命得以解脱的依据?
  一、苦圣谛—宇宙论
  (一)苦的本质与种类
  「苦」的意义本身并非指人真的处在一种很困苦、不幸的状况,而是指不安、不满意。因为人所经验的世界不断地在变化,不论苦、乐都是无常的,任何存在的环境与条件最终是变化与不可靠的,这就是苦的意义。由於世间的无常性与无主宰性,宇宙万法因此具有「苦」的本质。「苦」依本质可分为三种 苦苦、坏苦与行苦,分别由身与心所承受。原始佛教以「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诸受是苦」 来揭示生命本质的特性。透彻了解第一圣谛 苦谛,即完全认识了生命的本质。
  (二)苦的分析
  佛教思想依宇宙的与心理的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苦」,也就是:众生出生、存在与死亡的可能环境,以及众生心理状况的可能经验。这是两个不同但基本上关系密切的问题。由苦所构成的生死流转,都是因为对世间万法无法如实知见。为了探求苦的真实义,佛教对宇宙作了深层的分析。从哲学立场言,苦谛的范围包括宇宙的结构(结构论)、组成的要素(要素论)、万象的产生(生成论)与本体论(注2)。
  1. 宇宙的结构
  佛教解释的宇宙体系并非只有人类与畜生,还有不同种类的神、恶魔与梵天,而且宇宙是由很多的世界系统所构成。宇宙中一个世界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时期,称为「四劫」,就是一个世界由成到坏的时间。依据阿毗达磨,这些众生依「业」的决定而以「四生」、「四食」的方式与「四有」的过程,轮回於三十一个不同层次的范畴里,此三十一个范畴可区分为三界 欲界、色界与无色界。三界中适合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共有九范围,称「九有情居」,其中有七处是心识能存在的地方,称「七识住」(表6)。
  三界原非意指空间性与客观性的存在,而是心理状况的三大区分,因此,人可因为不同的心理状况,而在不同的时间经验到不同的世界。空间的三界概念乃由於业报思想所产生。另外,大乘佛教安立无数的佛土世界,它们在宇宙系统的位置又有各种不同的学说:有在三界外的佛土,或说佛土与三界相即同体,或说佛土在众生心中(注3)。中国的天台宗就将三界发展为四圣六凡的十界,且因为「界」指的是人的心理经验,因此,一个人的心可经验到十界,而有「十界互具」的理论(注4)。
  2. 宇宙的要素
  认识了宇宙的结构,那麼什麼是构成有情与器世间的要素?宇宙间的一切法如何生起?万法为何有种种的差异?万法的本体是有或无?整个佛教思想乃从这些问题发展而出。尽管宇宙的系统含有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但终究是个人内心经验的分析才能洞彻苦的究竟本质。因此,五蕴-构成有情身心的五种要素 成了一切法的开展基础,也就是从人生现象到宇宙现象的分析。原始佛教以蕴、处、界三科来分析宇宙的组成要素,把一切法的存在分类为五蕴、十二处与十八界,後期的阿毗达磨则以五位分类来归纳一切法(表7)。不论三科或五位分类所要揭示的,就是证明一切法皆是无常、苦与无我的现象,而非当时印度思想家所主张的有一固定不变的实体为主体。部派佛教将构成各类现象界的要素分为五位七十五法、五位百法,这是属於哲学上的多元论者;在发展上,大乘佛教则将宇宙万物的本体称之为真如、法性、实相、佛性、如来藏、唯心、一念等,是属於一元论。不管是一元、二元或多元等概念,佛教皆以「无自性」作为宇宙观的基本态度。
  3. 宇宙的生起与差异
  为了否定神权造物说,佛陀以独特的「缘起说」来解释一切法的产生,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法则来说明宇宙的一切世间现象都是因果关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除了无为法外,世间一切都受因果法则的支配。有部对万法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六因、四缘、五果理论,而瑜伽派则立十因说。
  佛教各教宗派对探究万法生起的原因与差异现象不同,因而产生庞大的缘起论思想体系。
  (1) 业感缘起
  部派把万法生起之因归诸人之业因的招感,以「十二因缘」来解释有情生命流转与还灭之因果关系,以「业」为缘生一切的基础。有部以四种缘起(刹那、连缚、分位与远续)来解释「十二因缘」,并建立三世二重因果说(注5)。
  原始佛教以主观性心理的缘起来解释惑、业、苦的因果业报,所以,业之体是思,由思发动,依身、语、意而造作。然无色界众生虽有思业而无形质,不能有身、语业之思所作,那麼如何作业感果?说一切有部为探究「业」存在的形式、如何作「业」与如何有异时感果等问题,而将业分为「表业」与「无表业」。「表业」是可表显於外的外观行为,「无表业」是指业在造作者心中所留下的影响力,在善恶业未感果报前,业力仍然持续。有部不在意业中立「无表业」,但从佛陀的动机论立场,心念的业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潜在的业力。有部主张身、语的「表业」与「无表业」皆属於色法,身、语业的「无表业」则将随死亡而消失,这如何解释业力的相续问题?又,业力是以什麼形式存在?部派依此议题产生犊子部与正量部「业体暂住说」的「不失法」、《成实论》的「无作业」、经量部的「思种子说」与大众部的「成就说」等(注6)。接下来的问题是,摄持此业相续的主体是什麼?此将於後面万法的体性问题再讨论。
  (2) 中道缘起
  中观派否定有生、灭的极端对立,以离此二边说的「不生不灭」来解释万法的缘起。龙树在自性空的基础上,提出「八不缘起」 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来否定世俗之八种邪执,以彰显中道之实义。
  (3) 赖耶缘起
  瑜伽派认为一切万法皆由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现。以「种子说」解释业感缘起的业为业种子,种子储存於阿赖耶识,待缘起现行,一切现象是由种子与万法的相互薰习与转变的关系而生起,而建立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
  (4) 真如缘起
  也称「如来藏缘起」,是指由如来藏之自性清净心生起一切万有之缘起论。如来藏心为无明所染而成为阿赖耶识(藏识),并现起万有,然如来藏之本性不为毁损,因此,有「如来藏为体,藏识为相」之说。赖耶缘起解释了无我的业感缘起论之主体的问题,真如缘起解释了赖耶缘起的产生。
  (5) 法界缘起
  又称「无尽缘起」,华严从「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之理论出发,主张万法乃一心所造且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
  (6) 六大缘起论
  密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为万有之本体,周遍法界,互具互遍,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众生之根身器界,即自性等四种法身,众生国土等三种世间,皆为六大所生,此乃显示一切凡圣皆由六大所成,皆具性德,故可「即身成佛」。
  4. 宇宙的本体论
  从探究苦之生起到苦之止息的解脱实践立场而言,可以了解佛陀为何认为无须对弟子们阐述「十四无记」的问题(注7),因为只要修学缘起法则所建立的四圣谛,就可以达到解脱的目的。依「十四无记」的内容可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
  (1) 时间是有限、无限?
  (2) 空间是有边、无边?
  (3) 生命轮回的主体是什麼?
  (4) 涅盘体性的是有或无?
  佛法讲「无我」以否定自我的存在,但又肯定业力的作用与生死的轮回,那麼,什麼是轮回流转与业果相续的主体?以下是各派所立的受报、造业、轮回与解脱的主体:
  (1) 犊子部依五蕴立「补特伽罗」为轮回、记忆与认识的主体。
  (2) 说有部立「世俗补特伽罗」说。
  (3) 经量部的「胜义补特伽罗」说,此是现象界的「根边蕴」与本体界的「一味蕴」和合而成。
  (4) 化地部的「穷生死蕴」。
  (5) 上座部以「九心输」中的「有分识」为生死相续的主体。
  (6) 大众部提出「一心相续说」(或细意识)。
  (7) 瑜伽派的阿赖耶识。
  宇宙万法的组成由五蕴开展出十二处、十八界,而「缘起论」解说了宇宙万法的生起与种种差异的产生,但是在佛法无常、无我理论的背後,是否有一个究竟不变的「本体」?由缘起所构成蕴、处、界的法体是有或无呢?部派阿毗达磨、印度大乘中观、瑜伽派,乃至中国各宗派思想,因探究「本体存有命题」的论点而开始分歧。依不同立场,将各家学派的主张分为以下几个论派(注8):
  (1) 法有论
  有「我法俱有」与「我空法有」之论说。两者同时主张宇宙万法的法体是实有、恒常的。但有部否定我体的实有,而犊子部认为补特伽罗为实有。
  有关法体空有的思想发展:从有部的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到饮光部的过未法有体与无体的折衷说;接著经量部、大众部、法藏部主张现在的刹那有体、过未无体说;说假部提出现在法有假、有实的论点;说出世部以有漏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唯有无漏法实有,回应说假部;而一说部主张一切法皆无实体的假名说或虚无说(注9)。
  (2) 法空论
  否定主观「我」与客观现象诸法之法体实有,而主张我体、法体俱空者,称为法空论(成实学说)。
  以俗谛与真谛来解说万法的体性,并将客观对象分假名有、真法有与真空三种。从俗谛说,五蕴法体实有,假有的「我」亦存在;但从真谛言,五蕴法体为毕竟空。
  (3) 有空中道论
  基於实体之见地,主张现象属空或假有,但实体是真有者,称为有空中道论(唯识学说)。
  唯识以三性、三无性建立有空中道论。遍计所执性是存在於依他起性的谬见上,所以并无实体,而依他起性的因缘假相也无实体,只有圆成实性才是诸法的真如体性。而三无性是依三性而建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是从「有」的一端来说明万有之自性,并藉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等三无性,从「空」的一端来诠显诸法皆空,说明现象虽属空或假有,然实体为真有,此即「有空中道论」。
  (4) 无相皆空论
  否斥相对的有空之考察,以绝对不可得为究竟理想者,称为无相皆空论(中观学说)。
  中观学派与三论宗驳斥唯识学说相对的有空思想,而以绝对不可得之空为究极理想,以四重真俗二谛与八不中道等远离八种邪谬之见,以阐明空性真理,此即「无相皆空论」。
  (5) 诸法实相论
  主张本体即现象,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天台学说)。
  实相论之发展,开始於小乘之有空论,转而为大乘之有空中道论,最後到达「本体即现象,万有皆一如」之诸法实相论,此也是佛教宇宙论的极峰。
  二、集圣谛—烦恼论
  「缘起论」是佛教解释万法生起的理论之一,佛陀以「十二缘起」分析众生流转生死的原因,那麼,在这十二支的惑、业、苦关系中,什麼是产生苦的根源呢?从三世二重因果来看,无明与爱、取分别是过去与现在的烦恼,也是感招现在的身与未来再生之苦的根源。众生因惑,藉由身、口、意三业造作种种业,这些业产生影响力而成业力,且积聚成业因,而後招感果报。惑、业、苦的循循相续构成宇宙世间,说明万法何以生起与种种的差异性,这就是苦、集谛所彰显的迷妄世界。集谛是关於世间人生诸苦的生起及其根源的真谛,也就是探究??「众生为何而苦?」「什麼是产生苦的真理?」「众生如何制造苦?」第二圣谛主要是探究「惑」与「业」的部分。
  招感迷界六道轮回的烦恼主要有两种:根本惑与枝末惑。根本烦恼有六种 贪、瞋、痴、慢、疑、见,由「见」烦恼分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形成「十使结」。前面「贪」等五者,称「五钝使」,而後五种「见」烦恼,称「五利使」。俱舍宗以执迷於四谛理之迷理惑为「见惑」(见道所断之惑,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执迷於现象事物之迷事惑为「修惑」(修道所断之惑,包括:贪、瞋、痴、慢)(注10)。唯识宗将与生具有的烦恼称「俱生起惑」(即修惑),因後天邪师、邪教影响而生起的烦恼称为「分别起惑」(见惑)。天台宗建立「三惑」 见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依《俱舍论》,见惑有八十八随眠,而修惑有十随眠,合称「九十八随眠」。大乘唯识宗见惑有一百一十二,思惑有十六,总共有一百二十八惑。
  在经典中,见、思二惑又以不同的烦恼异名,配合种种不同的法数,而有各种的烦恼分类(表8),例如:三缚、三漏、四暴流、四轭、四取、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六垢、九结与十缠等等。部派佛教时,烦恼被有系统地分类:《俱舍论》的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与不定法等;而唯识百法分为根本烦恼、随烦恼与不定等,这些种种的烦恼成为流转生死的主要因素,所谓「一切衰恼皆由无明,所以者何?从无明生贪等烦恼,从烦恼起不善业,从业受身,受身因缘得种种衰恼,如经中说,谓无明所覆爱结其系,受诸有身。」(注11)
  众生因有见、思惑而造作种种业(表9),从身心上分身、口、意业与身、口的表业、无表业,且依「业异熟」的理论来解释惑、业、苦的因果关系。部派惑、业、苦生死流转的实体与无为、无漏的涅盘产生「有」与「无」之对立。中观以二谛说的分别与戏论来批判部派「有」、「无」的建立,并主张「轮回」与「涅盘」不一不异。瑜伽派则以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相续的所依,与转识成智的关键,而成立惑、业、苦的轮回与清净的涅盘。然而唯识修位的修行要经三大劫才成佛,而後有密宗的即身成佛 如实了知自性清净心,今生即可成佛,与禅宗的见性成佛之论说。
  由惑而造业,由业而感招生死果报,因此要除苦必先要断除烦恼,而烦恼的断除则要经过修道,才能彻底解脱系缚。所以,如何趋向清净的解脱道是灭道的问题。
  参、苦灭-还灭流转
  四谛中的苦灭包括灭谛与道谛。灭、道二谛是还灭生死的因果,灭谛是道谛的目标与结果,而道谛是灭谛的方法与过程。
  一、灭圣谛-解脱论
  灭谛是灭除烦恼与度脱生死之累,证入涅盘的解脱境界。灭谛的范畴包括佛身、佛土观、涅盘与佛性论等学说。佛教将证悟真理的圣者称为佛陀,而证悟前後的佛陀在身心上到底有何不同?佛涅盘後,佛陀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的争论於焉产生,於是产生佛身观,以区别佛陀色身与法身的不同。一个是任何人遇到佛陀时,都可以看到的色身,就如看到一般的比丘;一个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的庄严妙相,与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殊胜功德,集合所有资质,圆满於一身的法身。因此,佛身观并非是後来大乘佛教的特色,而是所有佛教思想的一个共同概念。
  由於大乘倾向理想的佛陀,不同於「非大乘」注重历史的佛陀,因而开展出不同的佛陀观。其中,以佛陀入灭後的情况为问题中心,而有佛身观的发展 由二身发展为佛的三身、四身等,与佛土观的建立。佛陀观的多元化後,阿罗汉的果位成了部派探讨的问题,其中以阿罗汉的修行有退、无退为主要的争论点。另外,有关大乘立多佛,而「非大乘」立一佛说,可说是大乘佛教对「非大乘」佛教的批判,或是较後期的思想,因为一佛说的成立是建立在对佛陀的证悟与阿罗汉证悟的区别(注12)。
  佛国土指佛所住之处或佛教化之国土,不仅指净土,也包括凡夫居住的世界,因为众生所居之秽土是佛教化的世界,故亦称佛土。部派的说一切有部主张,佛土意指释迦佛陀诞生之娑婆世界而言,且佛陀在因位为菩萨时,并未断除烦恼,是依惑、业招感而受生,再经三阿僧祇劫的长期因行实践,於最後身成佛,天台宗称此为「伏惑行因」。随著佛身观的发展,佛身演变成真如之理体,是为「法身」,历史性之佛陀为「应身」、「化身」等,其於菩萨因位时已断除烦恼,所以,菩萨最後身的成佛不是业力所感,而是愿力所成,天台宗称此为「断惑行因」。因为应化身观,而有真佛土、应佛土之说,并由报身说,产生报土思想。
  佛陀解脱的境界为涅盘,《杂阿含经》记载:「云何为涅盘?涅盘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涅盘之原意乃指灭除贪瞋痴三毒时,当体证得涅盘的心的境界,而非指另一超现实存在的国土。此乃佛陀主张心解脱之根本意义,因此最早应无「有馀」与「无馀」两种涅盘的分别。但在经典中发现,修学到最高阿罗汉果位有两种阶段的差别。依据《杂阿含经》:
  「七觉分修习,多修习,当得二果,得现法智有馀涅盘,及阿那含果。」(注13)
  「若比丘,如是修习七觉分已,当得二种果,现法得漏尽无馀涅盘,或得阿那含果。」(注14)
  依此而知有馀涅盘与无馀涅盘的分别,两者都是现证的,其差异可能是在於阿罗汉修习圆满与否的分别。若於命终未修得圆满者,为表示过去所作的努力的有效性,死後亦可渐渐完成究竟圆满,因此产生了涅盘的阶段与快慢的差别。如《杂阿含经》:「若比丘,修习此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七果。何等为七?谓现法智有馀涅盘,及命终时,若不尔者,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盘;若不尔者,得生般涅盘;若不尔者,得无行般涅盘;若不尔者,得有行般涅盘;若不尔者,得上流般涅盘。」(注15)由於修证阶段差异的产生,乃建立「四双八辈」,在此四阶段中,其演变的过程,最初可能只分「不还」与「阿罗汉」,後来才有「预流」与「不来」(注16)。依据涅盘思想的发展,宇井博士主张有三期:(一)分别现在入不入涅盘;(二)现在所证的涅盘完不完全,是现法智有馀涅盘或现法得漏尽无馀涅盘;(三)区分生前证得的为「有馀涅盘」,与死後证得的为「无馀涅盘」。(注17)
  原始佛教从践行的立场,以「诸受是否灭尽」来区分此两种涅盘,意即以烦恼是否仍有残馀来判别,而非肉体的有无。部派佛教把解脱放在三世的时间观上,将现实的解脱观发展於未来的解脱观,因此建立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过程。另外,有关涅盘观的争论是针对「佛陀涅盘後是否存在或如何存在?」、「涅盘是有学或无学?」以及「涅盘自体有无」的问题,或涅盘无自体所产生虚无说等的探讨。
  部派的涅盘观到了大乘中观时,以毕竟空的诸法自性,而主张不生不灭的空性即是涅盘,此是中观派二际无差别的涅盘思想。瑜伽派在有馀与无馀涅盘之外,又立「自性清净涅盘」与「无住处涅盘」来彰显大乘「因智慧故,不住生死,因慈悲故,不住涅盘」的精神。最後,《大般涅盘经》主张佛身常住不灭、涅盘常乐我净、如来与般若三德,而集大乘涅盘思想之大成。自此以「佛性」为理论而开展出众生成佛之原因、如何成佛、可否成佛之依据的探讨,与「阐提」是否成佛的问题。唯识宗依一切有情众生的根机,将众生可否成佛分成两大类:定可成佛与不可成佛。定可成佛又分:定性声闻、定性缘觉与定性菩萨等三类。
  二、道圣谛-修道论
  道谛解说的是如何达到苦灭而解脱入涅盘的修道方法。佛陀以摒弃苦行与纵欲两极的中道行态度,在如实体悟四圣谛法後而证悟。最初,趋向苦灭真理的中道是指八正道。严格来说,八正道是圣者修行的结果,且是圣者圆满修行所过的生活方式。就一般人而言,人的生活方式在这八个方面若非无法如实知见事的本质,而远离苦的止息,就是因如实知见事的本质,而更接近苦的止息。所以,一般佛法的修学方法就是渐渐将这八个与身、口、意有关的行为转换成圣道的八个特质。
  部派佛教由此八正道开展出三十七道品的修道论组织。三十七道品分七科??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与八正道,每一科各有其修行体系,众生可依根机选择一门去修持实践。而後的发展中,部派以远离断、常二边为中道,中观以「八不」为中道,瑜伽以「三性」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则以「法界」为中道(注18)。
  以八正道为基础所开展出的三十七道品,可摄入戒、定、慧三学。戒学是三学的基础,而定学的修学有助於慧学的开显,因此,佛法实践的解脱之道可依此三学而分:戒学的持戒法门、定学与慧学的修观、断惑法门。定学的持戒法门可分大乘戒法与「非大乘」戒法。「非大乘」戒法可将戒分为欲界的别解脱律仪、色界的静虑律仪与无色界的无漏律仪,後两者是因圣者发色界定与无漏定时,内心自然生出防非止恶的戒体。大乘戒法的受持不只在止恶与行善的自利,还包括利他的菩萨行。因此,《般若经》与《华严经》以自守与令他人守十善戒为菩萨行,《瑜伽师地论》则持守兼具别解脱律仪的三聚净戒。
  有关修观法门在各种经论的记载中,较具代表性的观法如下:
  1. 原始佛教的四谛观、十二因缘观、四念处观、五停心观、数息观等。
  2. 有关分析色、心诸法为空之观法,有「非大乘」的空观、生空观、法空观、析空观,及大乘的体空观、胜义皆空观。
  3. 天台宗以空、假、中三观为根本,而有由假入空,由空入中的「次第三观」;一空、假、中,则一切空、假、中的「通相三观」,与一念心中三观具足的「一心三观」。
  4. 华严宗的法界三观(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与周遍含容观)、实相观与四法界观。
  5. 法相宗主张五重唯识观,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渐修唯识三性观的五层次。
  6. 三论宗之八不中道观。
  7. 真言宗主张五相成身观、阿字观。
  8. 净土宗的月轮观、水想观、地观、华座观、像观、真身观、应身观等十六观门。
  法门的修学除了修观外,还要断除烦恼,这个断除烦恼的过程称「断惑」。俱舍称烦恼为「见惑」与「修惑」,前者是在见道位起无漏的真智,观四谛理而顿断,後者是在修道位数数修习四谛观而渐次断除。唯识称烦恼为烦恼障与所知障,并分与生俱有的「俱生起」,或是後天而生的「分别起」。俱舍与唯识的修行都需要经五位(注19) 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与究竟位的过程,於中渐次在每一阶位断除每一阶位应断的烦恼,但唯识的五位修道内容依大乘观点而有不同。兹将俱舍、唯识与天台宗的修道历程略述於下:
  (一)《俱舍论》的修道过程
  说一切有部的俱舍论在修道的五阶位(表10),分贤、圣位两阶段。贤位是以有漏智而修善根,作为入「见道」之准备的修行阶位。在此阶位需修三贤、四善根(总称七加行位)的助行才能舍凡入圣,於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
  经过七加行位的修学後,即进入圣位,圣位是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的阶位,要经过见道位、修道位与无学位,而证得最高果位??阿罗汉果。在见道位须断三界八十八使的见惑,且以无漏智观四谛之境,此种观法称为「圣谛现观」,亦即次第观三界之四谛:先缘欲界之「苦谛」而观之,乃生起无漏之「法忍智」,其後又生起「法智」;次缘色界、无色界之苦而观之,生起「类忍智」、「类智」;依此,集、灭、道等三谛亦各生四智,则现观四谛,共成十六种智慧,称「十六刹那心」。其中,以前十五心属於见道,称「见道十五心」,此阶位称为「预流向」,仅最後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预流果以後之果位则属「修道」。有关四谛现观是渐观或顿观,部派有不同的看法。有部学者主张四谛渐现观,就是次第现前如实观察欲、色与无色界中的四圣谛理;大众部、分别部与化地部则主张顿现观。
  修道位是再修习「见道位」所证知的四谛之理,并须断三界九地的八十一品修惑,每一地的修惑分九品断之。八十一品修惑是依烦恼强弱而分,而断修惑的次第是从欲界的上上品开始,经上中品、上下品,到下下品,再经色界的四地九品,乃至无色界四地九品中「非非想处地」(有顶地)的下下品。每断一品惑,各有无间道与解脱道。此间的修道阶位有预流果(第十六心道类智)、一来向(断欲界修惑的前六品的无间道)、一来果(断尽修惑第六品的解脱道)、不还向(断欲界修惑的前九品的无间道)、不还果(断尽修惑第六品的解脱道),及阿罗汉向(断尽色界初禅天第一品到有顶地的第九品的无间道)。断尽见道与修道的惑,即达到无学道的阿罗汉果。
  (二)唯识的修道过程
  唯识断除烦恼的方法,要依次伏灭分别起与俱生起二障的现行,然後断种子,接著是舍习气。在见道以前以伏分别起二障的现行为主;到见道位则要断分别起的二障种子与舍习气;而於修习位伏俱生起二障的现行、断种子与舍习气;最後,在金刚无间道与解脱道,永伏俱生所知障的现行、顿断二障种子,永舍二障习气後,证得佛果而达究竟位(注20)。从初发心到断惑、证果,要经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
  大乘佛教以「位」来指菩萨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之功德,以至达於佛果,其间所历经的菩萨阶位名称与内容,诸经论所说不一。华严宗依教义而立「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五教中依终教而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与等觉等四十一位。唯识家亦采取四十一位之说;《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立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等五十二位。有关唯识修道五个历程,在三大阿僧祇劫要修何种观、断分别与俱生起之烦恼与所知二障的情况,与达到菩萨修学阶位的关系,请见表11。唯识学说随著二障的断除,将有漏的八识转为清净的四智,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到第八识则为大圆镜智。
  (三)天台宗的修道历程
  天台宗将传入中国的佛教依其教义的内容分成四类,称「化法四教」??即藏教、通教、别教与圆教,且认为一切存在本来具足三千诸法。从体而言,佛与众生平等;然从修行阶位而言,佛与众生有异,故於圆教立菩萨六行位,称为「六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与究竟即。依据天台宗的判教,藏教断尽三界见、思二惑所得最高果位的阿罗汉果,只相对於天台通教的七地菩萨,别教的四住位与圆教中的四信菩萨位。有关天台四教修道五个历程与所达的菩萨修学阶位关系,和其他大乘与「非大乘」修道历程的比较,请见表12(注21)。
  相对於唯识、天台的精深理论与多生多劫的修学历程,华严顿教主张的是不立阶位,不次第修习,顿显真如,直指佛性的顿悟法门。从实践面而言,禅宗「即身成佛」理论与净土宗「称名念佛」与「带业往生」的易行道,於中国佛教的发展上更加源远流长,且为普遍大众所信仰与践行。
  肆、结语
  佛法浩瀚精深,思想的发展从印度到东南亚、中国、西藏、韩国、日本等,形成复杂与分歧,但是演变後的思想,其根源大部分都可追溯到早期的佛教教义。本文尝试以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为基础,来架构整个佛法的体系;以佛陀的两大基本教导(苦生与苦灭)为生死轮转与还灭解脱的开展。苦生部分的主题是宇宙的现象与产生,即是探讨宇宙论与烦恼论;苦灭部分包括解脱论与修道论。由於佛教思想的庞大,本文只能做基本要点的提示,而每一要点都能开展出另一套的思想体系架构,这是本文所无法完整且详细提供的。本文所拟的基础架构,是将庞大的佛教思想作一结构性的整理,只希望提供一个整体性的思想体系,进而从架构中去了解每一教义在整个佛法体系中的位置,以及教义和教义间的关系性。为便於运用知识数位化,可从多元性的角度去建构佛教知识组织,以提供全面性与充分性的搜寻。例如,从佛教史著手是一下手处;再者,法数名目配上部派或宗派的发展,或是依思想教义而建构的法数名目,也是另一组织教义的方式。期待这些不同方式所建构的佛教与佛法的知识组织,对佛教图书馆在资讯数位化的发展上有所帮助。
  【附注】
  注1:蒋永福,李景正合著,〈论知识组织方法〉,《中国图书馆学报》,第1期(2001年1月),页4-5。
  注2:方立天,《佛教哲学》,(台北:洪叶,民83),页133。
  注3:同上注,页166。
  注4:《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3: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台北:华宇,1988年),页236-237。
  注5:唯识派的立场只建立二世一重因果说。
  注6:黄俊威,〈华严「法界缘起观」的思想探源〉,(博士论文,台湾大学,民82),页53。
  注7:十四无记:世有常?世无有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非常亦非无常?世有限?世无限?世间亦有限亦无限?世间亦非有限亦非无限?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涅盘後存在?如来涅盘後不存在?如来涅盘既存在亦不存在?如来涅盘後既不存在,亦不不存在?
  注8:释睿理,《佛学概论》,(台北:普门文库,民71),页191。
  注9:同上注,页206。
  注10:释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民83),页2997中。
  注11:《成实论. 卷9》,《大正藏. 32》,页313中。
  注12:常盘大定著;释印海译,〈中国佛思想史〉,《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31:中印佛教思想史》,(台北市:华宇,民77),页208。
  注13:《杂阿含经》,《大正藏. 2》,页197上。
  注14:同上注,页196下;参阅张曼涛,《涅盘思想研究》,页65-67。
  注15:同注13。
  注16:李世杰,〈原始佛教的涅盘思想〉,《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94: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页164。
  注17:同上注,页161。
  注18:于凌波,《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讨》,(高雄:妙林,民89),页139。
  注19:《摄大乘起信论》只立四位修行历程:胜解行位(资粮位与加行位)、见道位、修行位与究竟位。
  注20:于凌波,《唯识学纲要》,(台北:东大,民81),页235;水野弘元著;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究》,(台北:法鼓,2000年),页196;释演培,《成唯识论讲记. 五》,(台北:天华,民78),页262。
  注21:释圣严,《天台心语》,(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页395。
  【参考书目】
  方立天,《佛教哲学》,台北:洪叶,民83。
  释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市:佛光,民78。
  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民82。
  水野弘元著;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究》,台北:法鼓,民89。
  黄俊威,〈华严「法界缘起观」的思想探源〉,博士论文,台湾大学,民82。
  李世杰,〈俱舍学纲要〉,《现代佛学大系. 24》,台北县:弥勒,民71-73。
  李世杰,《印度佛教哲学史》,台北县:中华佛教文献编撰,民68。
  李世杰,〈原始佛教的涅盘思想〉,《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94: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李世杰,《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开展》,台北:幼狮,民80。
  释圣严,《天台心语》,台北:法鼓文化,民91。
  静权大师,《天台宗纲要》,南投:莲因寺,民76。
  鎌田茂雄著;转瑜译,《天台思想入门》,高雄:佛光,民78。
  聂秀藻,《原始佛教四谛思想》,高雄:佛光,民76。
  刘贵杰,李开济合著,《佛学概论》,台北:空大,民90。
  蒋永福,李景正合著,〈论知识组织方法〉,《中国图书馆学报》,1期(民90年1月),页4-5。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31: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台北市:华宇,民77。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27:唯识思想今论》,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释睿理,《佛学概论》,台北:普门文库,民71。
  《成实论. 卷9》,《大正藏. 32》。
  常盘大定著;释印海译,〈中国佛思想史〉,《世界名著译丛. 31:中印佛教思想史》,台北市:华宇,民77。
  张曼涛,《涅盘思想研究》,台北市:大乘,民70。
  于凌波,《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讨》,高雄市:妙林,民89。
  释演培,《成唯识论讲记. 五》,台北:天华,民78。
  木村泰贤著,释演培译,《小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市:慧日讲堂,民79。
  释日慧,《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上、下册》,台北:慧炬,民88。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53-54:佛教根本问题研究(一), (二)》,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舟桥一哉著,余万居,《业的研究》,台北市:法尔,民77。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36-37:佛教哲学思想论集(一), (二)》,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表1:架构总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