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五台山南路的第一座寺庙严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崔正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五台山南路的第一座寺庙严寺
  崔正森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清末民初时,海内外客人至五台山的道路有东、西、南北四条。其中,南路有三个大门,一是济胜桥,二是阁子岭,三是阳岭。原来,每个大门附近都有一个具有接待性质的寺庙,可惜,现在仅存阳岭旁边的尊胜寺了。幸有,好客的五台县僧俗,为了方便游人休憩,饱览五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五台县古城村的善男信女们纷纷布施集资,发心恢复其村华严寺,使人们尽早地沐浴到文殊的智慧之光、欣赏到台城附近的山光湖影、阁道穿云,带动台城和古城附近旅游经济的发展。以王志峰、霍文亮、刘俊义等同志组成的 复原寺庙领导组,现正积极筹建,组织施工,有望在年底竣工。
  华严寺,在五台县治旧址古城村西南、忻台公路旁边,是从南路至五台山必然经过的第一个华严道场。
  古城村,是西汉置的虑县的旧址,华严寺就在其遗迹城墙边。站在这里的城墙上,即可“朝看黄围雨霁”,夕赏“林泉晚照”,晚观“山城夜月”,昼望“峰山松花”,阴天还可看到“阁道穿云”,银蛇蠕动,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形胜之地。
  华严寺,原名帝君庙,俗名关帝庙,始建于明朝初期。清康熙四十四年菊月(农历9月)<<重修碑记>>云,古城村有帝君庙,其始出于村人之力。以其岁月及久,风雨飘零,木腐砖蚀,砾圮墙摧,尊像残缺,遂由本村明代“名震中州”的杨氏梦弼和王姓、郑姓等望族出资,住持僧法琅任其事,庀材鸠工,未几庙宇焕然一新,尊像端庄严饰,恢复了昔日的兴盛景象。康熙四十四年(1705)至明朝末年才六、七十年,论寺坐高阜,十年九旱,其寺不该零落如此。又现存关帝庙中的神坛上,正中塑有头戴九旒珠冠、腰系真素玉带、身着四蟠龙袍的关圣帝君,前侧有左丞相陆秀夫和关平、右丞相张世杰和周仓,坛下左右为元帅岳上写着“伏魔大帝”、另一面红牌上写着“肃静”二字,后壁和山墙上均为关羽事绩的悬塑。清赵翼<<陔余丛考>>卷35说,明万四十二年(1614),神宗朱翊钧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又封儿子关平为“竭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王”,还赐以左丞相南宋将领陆秀夫、右丞相南宋将领张世杰各一员、元帅南宋抗金英雄岳飞、伽蓝尉迟恭云云。显然,彩塑的尊像、服饰和牌上的“伏魔大帝”四字都是源于神宗对关羽羽的封赐,所不同的是把伽蓝尉迟恭换成了释迦牟尼。这可能是三圣殿将关羽推崇到了儒释道三教共尊的帝君大神,关羽信仰达到了顶盛。同时也说明,该寺是修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4)之后。其实,据复原寺庙来还置的一个铸于明代洪武年间的铁馨,动工时还发现几枚“洪武通宝”铜币。若此,这座关帝庙很 可能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重修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4)之后。
  那么,有没有可能该寺始建于清代初期呢?《新搜神记?神考》载,清顺治元年(1614),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曾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再是,清代十帝中,就有九帝对关羽进行过改赐加封,到光绪五年(1879)时,其封号为“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由此看来,也没有“伏魔大帝”等字。假如此寺是始建于清代,其牌上大字必然是用清代帝王对关羽封号中的几个大字。否则,便是对当今皇上的不敬,谁敢犯此大罪呢?
  复次,由原山西省副省长白清才主编的《山西寺庙大全》第1341页五台山县关帝庙条下说:“关帝庙,古城村西口,清康熙四十四年、道光年间两次重修。正殿3间,内塑伏魔大帝,周仓、关平侍立两侧。殿台东侧还有木雕释迦像一尊,轻微破坏。”又殿内有同治元年(1862)菊日是(农历9月)的“伏魔大帝”立匾一块,还写着“住持义馥、义利”,徒弟“大深入细致 、大儒、大沛敬叩”等字。由上二条看来,此庙虽然清代三次重修,也没用清代9帝对关羽封号中的只字。所以说,该庙很可能是始建于明初。
  又,从《山西寺庙大全》这刚“殿台东侧还有木雕释迦像一尊”看来,自康熙四十四年(1705)住持僧人法琅重修直至同治元年(1862),该庙已演变成了佛寺中的伽蓝殿。从现存寺庙遗址勘察,帝君庙对面为戏台,自西向东的中轴线上依次有三个殿基,按一般寺庙布局和老人们的回忆为天王殿3间、文殊殿3间、华严三圣殿5间。以其自同治元年(1862)重修以来,至今已有个半下世纪了。此间,社会变革,战乱频仍,经济萧条,发民不聊生,谁还顾及修葺寺庙呢?所以,木雕释迦像就被移到了关帝殿中,确确实实被关羽保护起来了。这是因为,关羽不仅是儒家忠义勇武的“武圣”,而且还是道教的“帝君”、“天尊”,其实早在隋代时,他就皈依了佛教,成了大名鼎鼎的护法伽蓝。《佛祖统纪》卷6《四祖到台智者》条载:隋开皇十二年(592)十二月,智者大师至当阳金龙,于池北一株大树下趺坐人定,“见二人威仪如王,长者美髻髯而丰厚,少者冠帽而秀发。前致敬曰:‘予即关羽,汉末”纷乱,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孙权自保。予义臣蜀汉,期复帝室。时事相违,有志不遂。死有余烈,故王此山。大德圣师何枉神足?’师曰:‘愿哀悯我愚。特垂摄受。此去一舍,山如覆船,其土深厚,弟子当与子平建寺化拱,护持佛法,愿师安禅,七日以须其成。’师既出定,见湫潭千丈,化为平址;栋宇焕丽,巧夺人目。神运鬼工其速若是,师领众人居,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曰:‘弟子今日获闻出世间法,愿洗心易念,求受五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秉炉,授以五戒。于是,神之威德,昭布千里;远近瞻祷,莫不肃敬。”从此,关羽受了五戒,皈依了佛教。同书垒载,开皇十四年(594)七月,智者大师复晋王杨广书曰:“栖霞咫尺,非关本譬。天台既是寄终之地,故每属弟子,一旦无常,愿归骨于天台。昔愿创伽蓝,故欲遣修葺,方乞寺名,屈作檀越。王答:‘皆许之’。”从此,关羽就开始被神化成了佛教的护法伽蓝。
  关羽生前随刘备转战南北,施展了忠义勇武之德,殁后两次显圣,显发了护教佑民的爱国精神。所以,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成了理想的神和道德的化身。因此封建帝王为了帝祚延长、皇图永固,就建庙祭祀;官贵士庶为了爵禄,疗疾,驱邪、经商、祈福、祷雨,也都建庙塑像,祈求护佑。于是,在宋代释道两教趋于衰微的情况下,关羽信仰就乘机兴盛起来了。诚如一付关帝联曰:“汉土封伏魔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源直天尊。”关羽自生前汉代的“汉寿亭侯”到死后隋代的“护法伽蓝”、宋代的“忠惠公”、“武安王”、“至道真君”,再到明代的“三界伏魔大帝”、“帝君”、“天尊”、清代的“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步步升高,青云直上,成了与“文圣”孔子并列的“武圣”,与“太上老君”老子并列“天尊”,成了儒释道三教的大神。所以,祭祀关羽的殿堂庙宇就遍及郡国州县、乡邑闾井。若就山西而言,现存关庙就达1500余座,若加上建筑遗址可见者,就达到了2200余座。至于明、清时期,估计可达万余座。因此,建议在恢复华严寺的过程中,也要复原了明代关帝殿配置的尊像,将释迦牟尼请归尊位,以更人们在朝拜“华严三圣”时,也祭祀这位我们中华民族的“圣人”、“神人”,以进行开启智慧的德化教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