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岳麓山宗教史话》前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岳麓山宗教史话》前言
  宗教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化现象,其影响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塑造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审美趣味和情感,维系民族和文化的身份认同,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此,宗教是理解个人和社会的重要途径,与人文社会科学,如政治学、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和科学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文化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说,“宗教是历史的钥匙”。其实宗教也是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钥匙,因为民族不仅是种族的概念,更是文化的概念,是承载宗教的主体。因此,宗教的知识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实际上居于一种背景知识的地位,应该成为我们人文修养的一部分。
  与宗教在人类文化中的这种重要地位相比,我们的教育和课程体系对宗教知识的重视是不够的,尽管近年来宗教学的研究受到很多的重视,但是从人文基础知识的角度对我国宗教的综合性介绍并不多见,而且在现有的读物中,也以介绍西方宗教的著作居多,对于本土的宗教,反而介绍得少。因此,从普及人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有一些既能反映本土宗教的过去和现状,又能与当前的社会文化相联系的著作是很有必要的。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多种文化的区域,宗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长远的历史,在先秦以前,湖南属于楚国,长沙则属于楚南重镇。长沙,古代滨临洞庭,干里湘江蜿蜒北行,越过崇山峻岭后至此豁然开阔,是楚国越过洞庭,南进岭南的战略据点。其东面与越国的本土浙江和江西接壤,在楚越长达100多年的对峙中,为楚国南界对越最主要的军事防御基地。
  长沙发掘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约3000座,这些墓葬非常集中,基本上都是成批地分布在长沙旧城区的附近。从出土的遗物和遗迹现象来考察,说明长沙此时人口密集,已经有城市出现。
  在湖南,宗教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历史上自先秦以来,长沙一直是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岳麓山又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自然成为了湖南的宗教中心。岳麓山宗教历史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儒、释、道三教于一山。从有历史记载到现在,沿袭1000多年,这在我国历史上还不多见。
  目前,位于岳麓山顶云麓峰的道观“云麓宫”,是长沙市道教协会所在地;半山腰的“麓山寺”,是湖南佛教学院所在地;山脚的“岳麓书院”是儒教的发祥地[1]。
  道家、道教在楚地湖南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根基,据《史记》所载,道家的开创者老子是楚国苦县人[2],道家学说在楚地广泛流传;屈原活动在楚地沅、湘流域一带,他的《天问》篇中,充分体现出道家对天地自然的关注和思考,《远游》篇,则描述了道家修炼时持有的境界;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道德经》,表明西汉时,道家思想在楚地已经广泛传播。
  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曾出土帛书《老子》、《经法》、《十六经》、《称》、《道原》[3]及其他《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十问》、《合阴阳》、《却谷食气》、《导引图》等10多种养生医疗书籍。
  --------------------------------------------------------------------------------
  [1] 儒教是不是宗教,在中国学术界有争论。据英国知名宗教学者,约翰·布克(John Bowker)主编、王立新译《剑桥插图宗教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的说法,儒教被归入宗教。本书所说的儒教,不是具备宗教基本特征的宗教,重在对儒家学说历史文化源流的探讨,为了行文方便,有时用儒教,有时用儒家,如书中经常出现的儒、释、道“三教合一”,与儒家是否宗教无关,特此说明。
  [2] 老子是楚国苦县人,还是陈国人,也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持“老子是楚国苦县人”一说。
  [3] 学者把这些书籍统称为“黄老帛书”
  从道家的图书与养生图书共处一处,说明在西汉时期,当时的道家与养生术已经有合流的趋势。长沙出土这么多方术书籍,至少说明了当时湖南地区,有人在从事方仙养生活动,而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就是后来湖南道教的先驱。
  在东汉时,张陵在四川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同时吸收某些原始宗教信仰、巫术和神仙方术等创立了道教。道教于东汉时期形成以后,由北向南在楚地传播。长沙郡(辖包括衡阳在内的湖南大部分地区)的灵山秀水,吸引着历代高道来此修炼、遏拜、云游。五斗米道的创立者张道陵曾来南岳礼祝融君词,被上清派尊为第一代宗师的魏华存,曾来南岳静修并传述《黄庭内景经》。道教上清派的一位重要传人,南北朝道士徐灵期在《南岳记》记载:“朱陵洞天,名太虚小有之天。周迥八百里中,有青玉坛、光天坛、洞灵源、洞真墟四福地,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南岳“周迥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这一提法,一直影响到今天,其时间达1000多年之久。徐灵期记载的洞真墟福地,即长沙岳麓山。
  南朝时,梁武帝赐金币与徐灵期同期的道士邓郁之,允许他在岳麓山选择幽胜之地,建上中下三观,为修炼之所。《南岳总胜集》引《湘中记》说:(岳麓山)中有抱黄洞,下有洞真观,乃东晋邓郁之修内外丹处,后升真于南岳。每岁至秋,仙鹤常集于洞,至今不绝。
  唐代高道司马承帧来南岳衡山修道,五代时著名道教学者谭峭,曾于南岳修炼辟谷养气术;武陵(今属常德)境内的桃花源亦为道教胜地,据学者考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即取材于当地的神仙传说和道土之言;元代湖南藉道教学者李道纯,融会南北内丹修炼之法而创立中派,为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道家道教还曾对石头希迁、周敦颐、王船山、魏源、曾国藩、毛泽东等湖湘人物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道家道教对湖湘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戏曲、中国医学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公元前,外来的印度佛教开始传入汉地,当时人们只把它看成神仙方术的一种,佛教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能不向当时占有支配地位的儒家靠拢,并在哲学思想上依附“老”“庄”和玄学。三国时期,大批印度和西域僧人来华,从事译经、传教的工作,这为以后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广泛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南北朝时,由于佛教受到帝王的信仰和重视,印度佛教经过改造以后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逐渐在民间扎下根来,并取得重要的发展,至隋唐时代达到了鼎盛,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特点的中国佛教的宗派和学派。
  湖南地区有高僧活动,据可靠记载,始于东晋。其时高僧的活动只分布于两地:一在长沙岳麓山,另外一处在武陵平山。梁释宝唱所撰《高僧传》卷四有《晋剡葛岘山竺法崇传》称之“尝游湘川麓山,山精化为夫人诣崇请戒,舍所住以为寺。居之少时,化洽湘土”。以此判断,则麓山寺则为竺法崇所建。梁慧皎编写的《高僧传》以及宋代志磐著《佛祖统记》等书,都有涉及湖南佛教传入时的记载,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断定,外来湖南的第一个僧人是来自浙江省嵊县附近葛岘山的竺法崇,创建的第一个寺院是长沙麓山寺,佛教传入湖南始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1]据说这是湖南最早建立佛教庙宇的文字记载。后被写入今天的《湖南省志·宗教卷》(湖南人民出版让1999年版)。
  竺法崇活动的具体年代,目前学界尚有争议[2],但不管竺法崇活动是在西晋还是东晋,麓山寺号称湖南第一寺庙、第一道场是没有争议的。
  以此可见,南朝前期湖南的佛教中心无疑是在长沙。两晋至五代的佛僧,在麓山与湘水之滨,先后建有道林寺(南北朗,岳麓山下)、莲花寺(唐,驿步门外)、泐潭寺(报恩)寺(唐,新开门内)、铁佛寺(唐,城北)、景德寺(唐,麓山之北)、报慈寺(唐,城东)、开福寺(五代,新开门外)等大小寺院十多处,皆规模宏丽,布局疏朗,殿阁巍峨,气势壮观,为古城名宇巨刹。
  --------------------------------------------------------------------------------
  [1]据传统说法,是高僧竺法崇到岳麓山建寺,但他到岳麓山之前,山上已建有神庙,只是这座庙是用来祭祀山神的。竺法祟来了以后,山庙的主持者皈依了佛门,并把这座山庙献给了竺法崇。
  [2]现在有学者考证,与竺法崇往来的孔淳之,是刘宋初年比较著名的高僧,除《宋书》、《南史》专门为他立传之外,在其他传记中,也能不时看到孔淳之的名字,《宋书》中说的永嘉,是宋文帝的年号,这就说明他们都是出生于东晋后期,活动于东晋未、刘宋初。西晋泰始四年为268年,宋永嘉元年为424年。
  活动于衡阳的高僧,直到陈代始有。据《高僧传》本传记载,南朝陈光大年间(567—568),慧思将四十余僧径趋南岳,南岳遂成一佛教要地,在南朝后期,已经成为湖南的佛教中心。
  岳麓书院在岳麓山下,原名岳麓山书院,宋大中样符八年(1015),以宋真宗赐额,始称岳麓书院,其前身是佛家和尚为儒家士人设置的读书场所。据南宋岳麓书院副山长,欧阳守道《赠了敬序》记载,僧人智璇等“念唐末五季湖南偏僻,风化陵夷,习俗暴恶,思见儒者之道,乃割地建屋,以居士类,……时经籍缺少,又遣其徒市之京师,而负以归”,使得“士人得屋以居,得书以读”,形成了一个略具规模的教育场所,岳麓书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因袭增领”而成的。僧人祟尚儒者之道而办学,说明儒学对其有深刻影响,而书院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建,也势必吸取其禅林经验,这段历史恰是自晚唐以来开始的,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大融合的反映。
  宋开宝九年(976),知州朱洞和通理郡事孙逢吉,接受刘鳌的建议,接管智璇设立的办学设施,扩充规模,增置图书,创立书院,计有讲堂五问,斋序五十二间,广延生徒肄业其中。到咸平二年(999),李允则继任潭州知州,他“询问黄发,尽获故书;诱导青拎,肯构旧地;外敞门屋,中开讲堂;揭以书楼,序以客次;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请辟水田.供春秋之释典;奏颁文疏,备生徒之肄业”,使书院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李允则的努力,不仅奠定了岳麓书院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部分构成的基本格局,标志着强化了教育教学功能的书院规制的形成,而且促成了湖湘坚持兴学、发展文化事业的社会风气和与礼乐之邦洙泗、邹鲁比高的自豪感。这种风气和心理机制的形成,正是岳麓书院得以保存和绵延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儒、释、道是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融合与斗争,特别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三教合一”,构成了中国近干年来思想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
  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形成了一个以崇拜天帝、祖先为主要特征的宗法性宗教,这是儒教的前身。在先秦时期,儒学则是一种以政治、伦理为仁的学说,它缺乏哲学的内涵,疏于思维和论证的方法,因此在战国分立时代的百家争鸣中没有占居主导地位。
  汉初统治者推崇黄老之说,汉武帝定儒教于一尊后,出现了两汉经学,经学是对儒学的第一次改造,他们在解释儒学经典中提出一套以“三纲五常”为基本法度,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并附以阴阳五行学说等等的思想体系,经学家们在他们的儒学中引进了神学的内涵,儒学开始儒教化,他们对至圣先师进行祭祀,使孔子祭礼成为和天地百神、祖先崇拜并列的三大祭祀系统之一。
  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封建帝国,幅员辽阔,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缤纷,儒、释、道在这个时期都有重要的发展,进入了繁盛时代。纵观这个时期,由于各代帝王信仰的不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儒、释、道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或抑或扬,但总的说来,对宗教是采取扶掖、支持、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儒、释、道虽然在在政治上呈现出鼎立的局面,但三教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迎合大唐帝国大一统的政治的需要出发,也不时提倡“三教无阀”、“三教归一”或“会三归一”等等。
  宋以后,儒、佛、道三教之间的融洽关系日益见深,“合一”的思潮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主流。
  在宋明时期,儒学经过了第二次改造,出现了理学。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理学仍然以孔孟倡导的伦理思想为核心,它虽然竭力排斥释、道,但实际上仍然“出入于儒道”。理学派的“援儒入佛”、“儒道契合”使儒学在很大程度上佛学化、禅学化、道教化,使三教之间的鸿沟,变得越来越小,终至蔚成一源。
  明以后,佛教与道教衰落,理学勃兴。理学以孔子的伦理思想为核心,摄取了释、道的
  大量哲学思想、思维形式和修持方法,使三者密切起来,难解难分。入清以后,儒、释、道没有重大的变化,影响及今。
  “三教合一”除了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外,还有着自身理论的种种特点。封建统治阶级深深懂得,儒、释、道三家对维护封建统治这一根本任务是不可偏废的,三者有着各自的特点,起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儒可以治国,佛可以治心,道可以治身。这正如清朝雍正皇帝在1731年所发布的上谕中概括:“域中有三教,曰儒、曰释、曰道,儒教本乎圣人,为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经大法,而释氏之明心见性,道家之炼气凝神,亦于我儒存心养气之旨不悖,且其教旨皆于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亦有补于治化。”
  在三教关系中,儒家一直处于正统的地位,他们宣传的“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立国之本,道统是维护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的精神武器,因之显得特别重要。唐太宗曾说梁武帝信佛,甚至到佛寺舍身为奴,但是梁武帝在做皇帝后就为孔子立庙,置五经博士,这可看出梁武帝也懂得儒学对他治国的重要性。儒、释、道提出“三教合一”,虽都是立足于本教,而融入其它两者,但实行的还都是以儒为主,佛、道携手为辅的组合形式。
  岳麓山自宋以来,儒、释、道共处一山,相安无事,彼此共生共存,三者之间没有发生过厉害冲突。这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儒、释、道三者之间有相融性、共生性。期间虽因战乱,屡有兴废,但“屡废屡兴”,却是岳麓山儒、释、道的一大特色。最近的一次兴起,是上世纪80年代,从山下的岳麓书院开始,然后半山腰的麓山寺、再到山顶云麓峰的云麓宫。从那以后,儒、释、道再次共处一山,至今已经20多年过去了,相安无事,彼此共生共存。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对很大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一直提倡无神论,但在一部分人的心中,宗教传统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在旧中国影响相当广泛,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宗教意识与社会的主体意识形态有着尖锐的矛盾,但仍在发挥着其积极的社会功能。
  宗教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世界观,通过塑造人们的基本信仰和情感,使一些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得到整合,同时宗教又通过把社会规范神圣化,来敦促教徒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整合。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要求社会成员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监督人们遵守的手段,主要是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宗教积极劝人向善,宣传因果联系,善恶必报。宗教通过对教徒进行道德教育,提出道德要求,使其恪守社会公德,服从政府的政策法令,从而有助于维持局部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控制得到加强。
  宗教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长期以来,宗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等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由宗教界人士世代保存下来的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名山古刹,是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本书是一本乡土历史文化的普及性著作,以一般读者为阅读对象,因此,也很少涉及学术上的争论。本书的内容是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了最新的考古和历史资料,对宗教的描述力求本于其经典文献。为了增加本书的可读性,书中有些精美的插图,插图中有反映宗教人物和宗教活动的古代绘画,有表现宗教建筑和雕塑的图片,还有反映当代宗教生活、文化风情和自然风光的图片,能给人视觉上的一种直观感,增加阅读的信息量。宗教作为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信读者在读了本书之后,对研究和了解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
  作者
  二○○七年四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