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陆象山心学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盛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陆象山心学之研究
  吴盛林
  【中文摘要】
  我国思想向以儒家为主流,与我国文化结合为一体,国人安身立命于兹,有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感。盖儒家思想以人性为本,以人生为范畴,配合我国地理环境与时推移,而沿续二千余年,掌握中国人心性之特色,故能领导诸子百家而为我国文化之主体。
  然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土,影响甚大,将我国文化原有之领域逐一侵占,今日之自由中国几全为其所征服矣。吾人非泥古不化之人,并非一味抗拒西化,忽视今日世界文化整合之潮流。东西文化整合必须双方付出同等努力,方能滋润出一崭新而合乎全体人性之新文化。以佛学传入中国为例,佛学本为一外族文化,然经中国才俊之士吸收转化而有所谓中国佛学之产生,今日印度佛教已为印度教所淘汰,然中国佛学依然滋润世道人心。故吾人处于今世而不愿随人脚跟打转,必须重新反省儒家之精义,为中国文化保留此一智慧,使中国文化能于东西文化整合中占有一席之地。象山思想之产生,虽有北宋诸子为其前导,然象山思想之精神实与北宋诸子有别。盖象山于孔孟殁后千余年而直承孔孟之道,实为一豪杰之士也。故欲明象山思想必先明孔孟之道,此为第二章至第六章之所以作也;以上四章除能知象山学说之渊源,亦能表彰孔孟思想之特色。第七章以下,针对象山及当时思想学术而作一申论,除正描写象山思想外,并由程朱与佛学,衬托象山心学之特色也。结论则兼采西方现代思想大家海德格之观点,为心学之发展预留田地,以便将来从事于东西文化比较而发扬儒门心性之学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佛教的同一律
下一篇:漫话酥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