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智顗的前期著作与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智顗的前期著作与思想
  天台智顗或智者大师的哲学,是中国佛学中重要的哲学体系。其中极重要的一环,便是他的心灵哲学。所谓心灵哲学,是对心灵问题作系统的、哲学的处理。智顗的心灵哲学,无论是就观念或实践言,都具有极其深厚的造诣。本文的主旨,是要探讨一下智顗的思想在早期或前期中的心灵哲学,在这方面,日本学者做了不少研究。我们会尽量参考他们的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探究。
  我们在另文〈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开首时提到,日本学者佐藤哲英在其《天台大师の研究》中,把智顗一生六十年的生涯,分为前期(五三八——五八五,智顗由一岁至四八岁)与后期(五八五——五九七,智顗由四八岁至六十岁)。其中更加以细分,前期时代分幼少时代(五三八——五五五)、修学时代(五五五——五六八)、瓦官寺时代(五六八——五七五)、天台楼隐时代(五七五——五八五);后期时代则分为三大部讲说时代(五八五——五九五)、晚年时代(五九五——五九七)。我们这里所谓的前期,便是指智顗由一岁至四八岁的时期。
  我们在该文又提到,另一日本学者日比宣正参考了佐藤哲英的见解,认为智顗的前期著作包括《次第禅门》、《小止观》、《方等三昧行法》、《法华三昧忏仪》、《六妙法门》、《觉意三昧》、《法界次第初门》、《禅门口诀》、《证心论》、《请观世音忏法》。我们这里的研究所根据的资料,大抵亦以这些著作为主。佐藤哲英以为,在这些著作中,应以《次第门禅》为主轴(1),即是最重要的。它以渐次止观的形式来统摄禅的实践法。我们以为,就观念与实践而言,《六妙法门》与《小止观》也很重要。前者隐藏著智顗后来发展成熟的三观思想,后者则是作为天台三大部之一的《摩诃止观》的先导。实际上,关于《六妙法门》,佐藤自己也指出,六妙门本来是小乘的禅法,以数息观为中心,规定为数、随、止、观、还、净六个事项。智顗则将之采入其实践道中,亦把世出世、大小一切禅法悉数收入自家的体系中,俾能知了实相,由初浅以迄于后深这样顺序地悟入对实相的妙观,建立圆教行者所修习的禅法,扬弃旧有的世间禅与小乘禅的模式。(2)至于《小止观》,佐藤则指出,智顗在前期时代,以禅来统括实践法;在后期时代,则以止观来该摄实践法。《小止观》以三止三观的止观形式来总结渐次第的禅法,可视为由《次第禅门》至《摩诃止观》的过渡期的产物。(3)
  智顗思想的前期,跨越相当长的时间。他的前期著作,能否分出先后次序呢?另一日本学者新田雅章以为,智顗的著作活动,是在瓦官寺时期开始的,这时期的主要著作,有《次第禅门》、《方等三味行法》与《法华三昧忏仪》。在他到天台山楼隐时期的前后,则写有《六妙法门》、《禅门口诀》与《觉意三昧》。此后。他在天台山楼隐,则写有《法界次第初门》与《小止观》。《小止观》后,则进入思想圆熟的后期了。(4)
  现在有一个问题:在智顗前期的思想中没有转进呢?抑或保持着一贯平稳性呢?新田雅章以为,在智顗前期的思想中,有着显著的转变。在《次第禅门》与《方等三昧行法》中,特别是在《次第禅门》中,智顗是以渐次的形式以把捉实相,把一切法类别为息、色、心三方面,渐次观察这三者,最后达致一切法当体是无自性、是空的认识。其后他着重观心,以实践作为他的思想的骨干,这主要展示于他的《法华三昧忏仪》、《六妙法门》等著作中。新田以为,这种重实践的观心方法,与前此的以渐次的方式来把握实相,在思想上有质的差异性。此后,智顗即以三观、三谛作为他的思想的骨干来建立他的实相论,以三谛作为实相当体,而把捉这实相当体的方法,则是三观,因而真理与实践之间有密切的关系。(5)真理即是实相,实践即是三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