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浅谈菩提道的修学次第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理 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菩提道的修学次第
  理 伟
  前 引
  佛法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了,菩提道的修学一直被佛弟子所重视,并极力的弘扬。从经典与古来大德的著作看,道次第的修学在整个佛法中站有很重要的地位、很高的价值。菩提道的修学是从凡入圣、转迷启悟以及下化众生必不可缺的一条菩萨大道,与世间的学问之道、艺术之道等有着根本的不同,佛法是解脱烦恼的究竟大道。今就以佛法的角度来浅谈“菩提道次第”的内容与实践。
  一、对菩提道的初认识
  “菩提”二字是梵语,翻译中文为“觉”,意思是觉悟了世间的一切是无常的,了知法性的本体是寂灭的,是一种断尽了烦恼的人具有的大智慧。“道”是永往直前、通往真理的道路。意思是说依此佛陀所说的修学之道,可以到达解脱生死的彼岸,究竟证得圆满无上的菩提之果,与佛菩萨无二无别。
  世间上的一切都不能称为大道,因为执着於相的实在性,这样就不能使道遍满虚空,有了一定的范围,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上来说,执相有实体,也不是一条永恒的道路,因为事物都在变化中度过。释迦佛成就的菩提大道是永恒的,常存世间的真理,是符合缘起法的,是存在于世间本来的真理,经说:“法尔如是”,是佛陀用三轮体空的心境发现的一种无相的道,以慈悲的心向世人说明。打个浅显的譬喻:佛陀让我们走这条修学之道,就像是小孩子初生时学走路一样,要有人扶着,慢腾腾的学走,经过一些时间自然的会跑了。修学就是这样的,照佛陀的指导,一步一步的迈进,最终也能到达成佛的目地。所以,道是一个譬喻,能通为义,无论是小孩、还是中年人,一生中每天都在走路,道是生活中不可缺的。学佛的人每天都在不断的觉悟、提醒自已,要具有这样的心态,直到临终的那一刻,以觉悟的心结束生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生到佛陀的世界,或着在来人间度化众生。
  所以,觉悟的心是很重要的,学佛的人应该时刻警觉。
  众生的觉悟之性本来是一样的,没有高低的差别,只是恶业的牵连,投生不同的众生界,迷失了本来的觉性罢了。在六道中,人的觉性比较强大,胜於天道。所以,佛来人间成佛,古大德以“佛出人间”来说明人生的可贵,人生的觉悟比较高,容易教化。从理论上讲:我们与释迦佛的佛性是相同的,与十方如来的觉性也是没有差别的。如释迦佛没出家以前,是个王太子,将要继承王位,但太子因觉悟性比一般人高,后来逾城出家去了,六年苦行,坚行菩萨道。从简单的生活来说,释迦佛在宫中时与我们一样要吃饭、睡觉、学习,只是出家后的修学使他很快的在菩提树下觉悟了法的缘起性,成了人间佛陀。我们如果像佛一样的修学,以正见正知为先导,以戒为基础,以八正道来引导我们,也会成佛的。
  从众生的习气毛病来说,是有着不同的差异。就以人来看吧,三心也是不一样:贪心大的,贪心小的;嗔心深的,嗔心浅的;痴心更不用说了,愚的太愚,聪明的又太聪明了。在从饮食习惯来说:南方与北方的口味不一样,如四川人喜欢吃辣味,甘肃人又以酸、咸为主。这些都是众生的业感所起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这话真不假啊!懂了佛法才知道,原来全是众生业力所感。也只有学习佛法才能真正的明白这句话的究竟意义。
  有情业力的不同,今生的果报也不一样,就语言来说,也是千差万别的。人说人话,其它五道的众生说自已所能听懂的话。其实,语言的表达方式都是一样的,传输着一种心灵的活动,表现在外就是语言。因众生的业报不一,天台人听不懂江苏话,上海人听不懂广东话……,人与人之间就有很多的障碍,所以,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人听不懂其它众生的语言表达,也是人本生的一种业力的障碍。如:猫讲话我们就听不懂,狗讲话我们也不明白什么意思,也许一起的时间长了,惯性的作用,可能会从它们的动作中了解一些狗、猫内心的想法。如果你是证果的圣者,那就不一样了,不但听懂各种人的语言,还可以听明白天人、鬼、畜生,乃至一切众生的语言,还可以谈经论道呢!早年来中国传法的安世高、及稍后的初祖达磨大师等,据记载就是精通鸟兽之语的圣者。
  上来以众生业力的不同,从各方面简单的说了人在修学佛道中的地位,人生修学佛法的重要性,菩提道是以人为本的大道,非其它五道众生可比。我们既然得到了人生,就要珍惜此生的修学,以佛菩萨的修学次第,作为我们的楷模,发大心、学大道、证大果、转大法轮。
  二、生活中如何实践菩提道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五浊恶世,离人间的佛陀是很远了,听不到佛陀亲口的教法,不能像舍利弗、阿难那样的有福报。虽然,我们的福薄慧浅,但是佛陀的教法确流传到了我们的内心,我们可以依教奉行。《大智度论》说:“佛法从三处闻:从佛闻、从弟子闻、从经典闻。”佛陀有着与我们一样的色身,有生、老、病、死,但法是亘古至今不变的,有历代的高僧大德们弘传在世间,我们可以学习。但菩提道是广大而又甚深的,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此道,必先有一翻新的认识。(一)、慈悲相应:佛法是信智合一的教法,佛陀出世的目的,是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断除烦恼,圆证圣果。慈悲是佛法的修学纲领之一,是每个弟子必修的课程。慈是“与乐”,是说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要时时想到我们是为众生能得安乐而学佛的,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要得到自在而学佛,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也能进入佛门,发大心学习佛道,共同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而努力。悲是“拔苦”义,是在与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引导他们,彻底的解脱生死烦恼,从一个凡夫进入一个四果的阿罗汉圣者,从而发大心修四摄六度,破除无明,证得菩萨的广大慈悲心——“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已求安乐。”慈与悲是先后相连,始终贯通的,如人的双手,鸟的两翼,是缺一不可,否则,就不会究竟圆满。(二)、心量广大:我们的心量为什么不能广大,因为贪、嗔、痴三种烦恼的关系,此三心随我们入生死、入苦海,只因习气的缠缚,没办法觉悟,头出头没,轮回六道中。幸好,今天遇到了佛法,以佛法为明灯,断除三毒烦恼。就贪心来说,我们应该想到,财物贪的越多、地位贪的越高,仅能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已,何况,众生的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而众生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自已的生命),都是变化无常的,有得到就有失去,贪什么?只是会更多的发现自已无始以来的毛病习气罢了。嗔心与痴心也是一样的,不以佛法来洗涤,只能轮回六道中,驴胎马腹,造作恶业。
  成佛这条路我们怎么修?首先要让自已的心量扩大,不要以过去的狭窄心胸,堵塞了我们的心量,抹杀了菩提心。心量无限大,就如虚空一样,灵明洞彻,无有边际。这是什么道理?是说一切有相的都是有限量的,只有如虚空一样无相的心境,才是没有变化的菩提心,具有容纳万物的心胸,才是学佛者应有的态度。打个比喻来说吧:如桌子,是物质形成的,是有障碍的,在桌子里面就不能在装一个桌子进去。我们如果发的是广大如虚空的心,就会容纳一切,好的坏的,美的丑的。说彻底一点,心量不大,就是自已的烦恼习气在作祟,就是修学佛法的大障碍,大绊脚石。(三)、度生心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叫堪忍器界,是说我们这儿的人(众生),生活在煎熬的环境中,难得接受佛法的修学,在各类环境的逼迫下,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在佛菩萨的眼中,我们这些众生是很可怜的,因为我们没有修得佛陀的境界,不能以智慧观照世界,都以自已的想法看待一切人,一切事,还觉的很满意,其实很可怜;就如我们看其它低级的动物是一样的,在愚痴中度过生命,但它们不以为痴,不以为苦,反而乐在其中。
  今天,我们遇到佛法,是宿世的一点善业因缘,我们要把握好机会,好好用功,不让光阴空过,了解佛陀的教化,进一步的发大心教化有情。菩提心是难发的,度众生不是简单的事儿,那怎么办呢?只有照佛菩萨的教导奉行,以自已的能力而发心,不急不燥,到因缘成熟,认识深厚,才算是真正度生的开始。所以,“度生心切”不是说要赶快度尽众生,而是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真诚的心来对每一个众生,不要像墙头草一样的,东风吹向东倒,西风吹向西倒,对佛法没有全体的认识,只是随着自已错误的想法,大谈特谈,盲目行事。也不是像盲人摸象一样的以偏为全,以少概多。要内修与外弘,紧密相连,不偏左,也不偏右。
  所以,对佛法的认识与体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究竟成就菩提道的内容
  菩提道的究竟成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如从智慧的成就说;也可以从福报的广大圆满说;也可以从发愿的甚深说,总之,如佛陀是“两足尊”就可以圆满的代表菩提道的究竟成就。菩萨虽有五十二位的不同,道的深浅也稍异,但从究竟义来说,在菩提道上还是欠点火候,不能成为最究竟、最圆满、最广大、最甚深、最微妙的菩提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乃能彻证菩提道的圆满资粮。
  开经偈说:“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的教法是随众生的根机而说的,有浅有深、有广有略,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得到的法味也不同。我们从语言文字上所得到的智慧,只仅仅是一种对法的最初认识,如果要真实的体会法的体性,了解如来所说的真实究竟义,那必定要亲证如来境界。所以文字般若是认识世间万物的一种工具,是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变化与因果关系的一种说明而已。有了从文字的进入,我们可以更进一层来观察世间是由缘起而生,缘散而坏灭的理论,是一种无常的变化,相对的存在,这样的观察,我们悟到了性空不碍缘起,缘起不碍性空的一体两面性。通过文字,我们可以从有相的物质现象,观察无相的本体,从分别而入无分别的状态,一切相都破除了,已往的错觉也不见了,原来全是骗人的把戏。离开了我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外境迷乱,身心安乐自在,法喜充满,体会到了如来真实之义。这在佛法中称为“观照般若”,是一种内心宁静的观照世间的功夫。如水中月,见而无法抓取一样,但内心见法而充满欢喜感受。
  进入观照般若的功夫后,进一步来修证实相般若,如能体证,就与佛相通,无二无别。这时候只留下了一个干干净净,完全圆满的,不受染污的清净本体,有人称为“觉性”、“佛性”、“菩提”,这也是学佛人向往的目标。到了这个时候,才是我们真正的成就菩提道的境界。但菩提道的成就也有深与浅的不同,小乘的初果修行,次第断尽见思惑到四果阿罗汉,也算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大乘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到烦惑尽净,证圆满佛果,才是究竟的菩提道。
  初修菩提道的行人,必先从小到大、从浅入深,即使我们仍然有个执着实有的心,还是要慢慢的看开放下,随自已的功夫到家,就会证得菩提果。譬如说;最初的修行是执着很大,对地位、名利、钱财的执着太深,时时为了自已的私心而为出发点,每每不能想到如何关心照顾别人。随时间的修进,以佛法的慈悲为道理,从关心一个人开始作起,慢慢地就会关心到两个、三个、四个人,甚至关心更多人,这就是菩萨的发心,也是成就菩提道的修学次第。中国的古德,很多就是从这样的关心他人开始的,这就是慈悲心的开发,体会到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众生平等,皆有佛性。换句话说:舍弃一个众生,就是等于放弃了一尊未来佛。
  众生是有见闻觉知而产生了对万法的执着,分别善恶、美丑,多一分的众生对法的看法是一种错误的感受。所以,佛法是教化众生最好的、最究竟的方法,也只有佛法才能使众生彻底的脱离苦海。如印光大师说:“儒、耶、道、回,世间人天之教而已”。
  佛陀的成就是圆满的。具有法身、报身、化身的能力,可以随国界的不同,众生习性的不一,示现各种教化的方式。法身是如虚空一样的广大明净,无形无相;只要众生的心量广大,圆满无污,法身就在你身边;报身是一种佛陀慈悲的表现,为发大心的地上菩萨,示现的一种教化身,凡小不可得见,唯有大菩萨方能定中求见;应身则不同,是为任何众生都会显示的一种方便身,只要心诚学佛,内心清净,或在梦中,或不在梦中,求佛者无不满其所愿,如月印水,皆可得见。经中说:“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就是说十方诸佛与释迦佛的化身遍满法界,千处祈求千处应。从这儿我们可以明白,十方佛的净土是相通的,因为佛的境界是无限量的,证得的佛果是一样的甚深圆满,无有障碍。
  在菩提道的成就上,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是必不可少的修学指引,文中大师以十种心为菩提之因,何等为十?如下:
  一者、念佛重恩故。
  二者、念父母恩故。
  三者、念师长恩故。
  四者、念施主恩故。
  五者、念众生恩故。
  六者、念生死苦故。
  七者、尊重己灵故。
  八者、忏悔业障故。
  九者、求生净土故。
  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以上十心为发菩提心,认识菩提心,成就菩提心来说,都是很好的接引方法,因所学有限,等待以后有缘再谈其中内容。
  总 结
  上来从认识菩提心的重要性,谈到了在生活中如何一步一步的实践菩提心,此中就从三个方面,慈悲相应、心量广大、度生心切分别说明菩提心的如理实践;再进一层说明了菩提心的究竟证得与成就,以不同的角度,简略的说明了从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的修学次第。以深浅的不同说明最终证得菩提大果,发广大心,转大法轮,击大法鼓,吹大法螺的修学历程。
  浅谈菩提道的修学次第
  前 引
  一、对菩提道的初认识
  菩提、道二者的关系,论与世间道的不同。
  二、生活中如何实践菩提道
  (一)慈悲相应、(信智合一)
  (二)心量广大、(世事无常)
  (三)度生心切、(不急不燥,脚踏实地以待因缘)
  三、究竟成就菩提道的内容
  文字般若(眼目)
  观照般若(寂静)
  实相般若(体证)
  法身(清净)
  报身(圆满)
  化身(有求必应)
  总 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