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青年居士问卷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青年居士问卷调查报告
  妙音智 明 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对佛法发生兴趣,在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经过各自不同的从兴趣到信仰的转变过程,从而出现了青年学佛群体现象。他们由何因缘信佛学佛?他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修学佛法的意义?他们在学佛中所关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及佛教青年居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现状如何?为了对这些问题获得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尝试性地作了一次规模不大的问卷调查,下面就是这次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和情况分析。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能够增进佛教青年对自身和群体的认识,同时也愿为关心这些情况的人们提供一些信息。在这次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的道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及《法音》编辑部的关注,在此谨向他们和一切参与、助成此事的居士和朋友们表示感谢。
  (一)被问卷人背景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出100份(每份一人),实际收回问卷90份,其中北京38份,上海28份,成都24份。背景情况的调查主要涉及了年龄段的分布、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和目前是否已参加工作或走上社会等。以下用扇形比例图显示:
  (二)问卷统计与分析
  1如何接触到佛教和怎样开始信佛学佛
  在回答你是怎样接触到佛教时,有65人(占被问卷人总数72%)选择了“通过自己阅读书籍、思考决择,与朋友讨论或得到良师益友的指点等”一项;有15人(占总数18%)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修气功,认识到佛法的博大精深而开始学佛”;8人(9%)表示是“受家庭的影响(如出身于虔诚的佛教家庭等)”,其余3人表示出于其它因素。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答卷者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和切身体验而接触和接受佛教的。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排除有群体意识相互影响的因素。另外,近年来社会上的“气功热”,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成为相当一部分人接触和了解佛教的渠道;在这当中,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在“走向”气功时,主要是为了探求一些新的或更有效的解释、解决自身的困惑、困扰的途径,当他们接触到佛教或得到已经学佛的朋友的指点或“接引”,同时也看到“气功热”中的一些弊端时,很自然地会发生共鸣而开始转向学佛。而纯粹是受家庭影响而信佛的,在被问卷人当中只占极少数。
  另外,在参加本次问卷的90人中,有38人(占总数42%)在回答选择佛教为自己的信仰前,有没有接触过其他宗教信仰这一问题时,表示“有过一些接触”;过半数的人(53%)表示“没有接触过”;有3人表示“有过密切接触”。
  2学佛与学习、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在如何看待和处理学修佛法与日常学习、工作之间的关系上,选择“学佛不影响工作学习”一项的有16人(占总数的18%);选择“学佛对工作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有64人(占71%);余下10人(11%)选择了“学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前的学习和工作”一项。这一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加问卷的青年居士认为学佛对日常的工作学习没有不良影响,大部分人通过学佛在工作学习上表现得更好。
  统计在学佛问题上如何处理与父母、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时,我们发现99%的家庭知道被问卷人在信佛学佛。在对待他们信佛学佛一事的态度上,34个家庭表示“支持”;8个家庭明确表示“反对”;而过半数(48个)的家庭则采取“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
  学佛之后,55名被问卷人(占61%)感觉与家庭(父母、配偶或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改善了”;30人(33%)感觉没有太大的改变,余下少数对此未置可否,仅有一例表示感觉关系“不如以前好”。
  在回答是否在向家人宣传你的佛教信仰时,75人(占83%)回答“是”,10人回答“否”,其余未置可否。在宣传后的效果上,有48人(占53%)感觉其家人对佛教和他们信佛学佛一事“增加了理解”;20人表示其家人“已经开始对佛法发生兴趣乃至信仰”。
  在择偶问题上,有53人(占总数的59%)明确表示要求对方也必须信仰佛教,其他37人则表示并非必须或未置可否。
  以上情况大致可以说明,佛教青年居士乐于向家人宣传解释自己学到的佛法,而且大部分被问卷的青年居士的家庭在对待他们信佛学佛一事上,基本上是采取开放态度的。青年人学佛后能够改善自己与父母、配偶等家庭成员的关系或保持家庭关系的正常与和睦,这对于逐渐消除社会上对佛教与学佛青年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误解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3佛教青年居士个人学佛基本情况
  主要涉及了五个方面:(1)接触佛教和学佛的时间,(2)每天专修佛法的时间安排,(3)是否经常参加集体佛教活动,(4)有没有找到堪为依止的老师或上师,(5)对出家学佛的看法。下面将问卷统计结果用扇形比例图显示。
  4如何看待和理解学佛的意义
  考虑到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多样性和思考方式以及出发点的不同,在这次问卷中我们只提出了三个题目并采用了“开卷”式,要求被问卷人用一两句话概述自己的答案。这三个题目是:(1)你学佛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你目前在学佛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或障碍是什么?(3)你在学佛中获得的最大收益和受用是什么?
  在回答学佛主要目的这一问题上,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大家的答案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种类型:
  一、倾向于把实现佛教理想,如“解脱生死”、“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成佛”、“普度众生”等表述为其学佛目的的,有52人(约占58%);二、倾向于把学佛的目的表述为探求“宇宙人生真谛”、“完善人生”、“超越自我”、“为人类和一切生命做最有意义的事”,从而把学佛与解决人生终极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有11人。除这两种类型外,其他人则分别表示学佛的目的在于“寻找精神寄托”、“摆脱烦恼”或“修身养性”等等。
  在谈到学佛中的受益时,至少37人表示通过学佛获得了安祥的心态,如感受到“身心的安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以及“心灵的净化”、“烦恼的减少”等等;有39人以思想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为学佛的主要受益,如“明确了生活的目的”、“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不再迷茫”以及“增加了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等等;此外,有11人把改善了人际关系、与他人相处更为融洽等列举为学佛的主要收益。
  在谈到目前学佛中所面临的困难或障碍时:
  (1)38人将其归结为“懈怠”和“烦恼习气”难以克服等自身内在因素;
  (2)19人提出在学佛中得不到及时、全面或有效的指导;3人还提出缺乏可读性强的,即“具有权威性、深入浅出又能指导实际修学的”佛学书籍;
  (3)有15人表示他们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于时间、精力、家庭环境和经济能力等客观条件的不具备;
  (4)此外,有7人感到学佛与现实生活有所脱节。
  5对佛教的当前与未来的思考
  在回答你认为在当前这种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趋势中,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怎样这一问题时,有56人(占总数的62%)认为影响会“越来越大”;32人(36%)认为“难以估计”;只有2人认为会“逐渐减小”。
  在回答你认为学佛对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社会和谐是否有益处时,72人(占总数80%)认为“有很大裨益”;16人认为“有一定益处”;仅一例认为“没有什么益处”。
  在谈到你认为目前弘扬佛法亟需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我们在问卷上给出了四种选项:
  a振兴戒律,保持佛教组织自身的纯洁性;
  b着重培养精通经论的优秀佛教人才;
  c沟通社会,致力公益事业,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力;
  d汲取其他佛教传承之精华,借鉴海外弘法利生之经验,对当前的中国佛教进行一些相应的改革。
  对此,大多数参加问卷者作了不止一项的选择。经过统计,按每项所得选次多少而得到的次序为:a-c-b-d。
  至此,我们向大家呈现了90份问卷统计的结果。由于受时间、人力等条件的制约,我们这次问卷工作在抽样规模、抽样范围和问卷设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欠缺,因此上述统计结果还不足以全面反映青年佛教居士的整体现状。然而,在我们阅读所有收回的问卷时,深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位参加者真诚的态度和对增进佛教青年之间沟通、交流的愿望——如果我们的问卷工作,能够在这方面对大家有所助益,我们的初衷就可以说是达到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