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教“和谐社会”理念的三个支撑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沈善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和谐社会”理念的三个支撑点
  上海市作家协会 沈善增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很有意义。其意义,不仅是积极参与现实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是从文化上、从话语上,给“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阐释,这样,就有可能使这些先进的理念,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人类在新千年的健康的价值观的基础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贡献。
  我之所以对“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给予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就我认识所及,这样的理念,正是以佛教、道家为代表的东方哲学自然的蔓延,是东方文明与时俱进的卮言。以下,我主要谈谈佛教哲学赋予“和谐社会”理念的意义。
  首先,“和谐社会”是从佛教的众生平等、佛与众生平等的理念推演出来的概念。佛教的平等观与在平等观基础上产生的和谐观,不仅是人与人的平等、和谐,还是人与动物、与自然界的平等和谐,所以,和谐社会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不够的,理所当然要把“可持续发展”、“优化环境”、“回归自然”的理念包括进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破除西方制造哲学推演出来的人是宇宙的中心的理念,破除按照人的意志、欲望去改造世界的理念。
  其次,从人类社会的内部关系角度说,要实现平等基础上的和谐,关键在强者要谦下,要有自觉的平等意识。佛与众生平等的理念,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并强调的。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期间,身体力行托钵乞食,就是要教育声闻众、僧侣,去除贡高我慢之心。《金刚经》中佛反复申言:“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厂也是同样的用意。《金刚经》提出了“无住相布施”的理念,这与《老子》中提出的“大者唯小”、“强者守弱”、“上者处下”的理念,都是人类最高的生存智慧、处世哲学,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强权话语盛行的社会,一定是关系紧张、冲突激烈、危机四伏的社会,毫无和谐可言。
  得道修行之人,是真正的强者,他们才能破除我执,既精进又随缘,既特立独行又宽容谦下,以菩萨四摄事乐施度众,所以,实现和谐社会,他们是中坚力量。但得道修行之人,也可能囿于法执,妄生分别,认自己体悟到的道理为绝对真理,结果造成纷争,甚至发展到以信仰为名义的分裂、攻讦与战争,这也是人间不和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佛一再说明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区别,胜义谛不异世俗谛,世俗谛不异胜义谛,第一义谛离于言说,说法都是方便说法、因名假立,因此,《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庄子》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也即这个道理。这是东方哲学独有的真理观、求真意识,这种既坚持独立思考的思想自由,又充分尊重他人的自由思想的观念,在当今西方话语强调所谓的“文明的冲突”的背景下,尤其显得重要。
  归纳起来,从佛教看“和谐社会”,有三个理念与实践的支撑点:同体大悲,无住布施,方便说法。佛教信众以这样的精神去处世行事,对和谐社会的实现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