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以义求财物 无有贪利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所行赞》卷一中说,“以义求财物,无有贪利心。”意思是说,寻求物质利益要讲道德,取之有道,不能贪利而忘义。
在这里,我先讲一个佛普度贪利之人的故事。从前,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个店里见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心想若能带回寺里,开启佛光,记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老板偏又是个贪心之人,见佛喜爱,便要银500两,分文不能少。佛淡然一笑,没说什么走了。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说索性多花点银子买下它就是了。
佛说:“我佛慈悲,此人欲壑难填,贪心太重,不讲诚信,此种人存在世间既坑人又害己。我们若多花钱买下他,只能助长他的贪欲,使他变得越来越虚伪,那是害了他。我们要普度他,去除他的贪心和虚伪,圆满他的人生。”
众僧问,那师傅打算如何普度他呢?
佛说:“让他忏悔。”
“如何让他忏悔呢?” 众生不解地问。
佛说:“天理尤存,当有办法,你们只管按我吩咐的去办就行了。”
于是,佛派第一个弟子下了山,去那家店里买佛像,咬定450两银子一文不加。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又下山去店里买佛像,最高出价400两。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只到第九个弟子第九天下山时,给佛像的报价已经低到了20两银子。
一天天下去,眼见着一个个买主给的价越来越低,店老板很是着急,每天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不该抱着坑人骗富之心做生意。到第十天时,他想今天若再有人来,不管给多少钱,都会卖掉。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以50两银子买下佛像。老板高兴的不得了,当即成交。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施主当节欲止贪,适可而止。善哉,善哉!”
店老板彻悟,当即叩谢。从此开始童叟无欺,诚信交易,赢得很好的口碑,生意也一直做得很好。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五中说:“贪人我积聚,得不生厌足。无明颠倒心,常念侵损他。现在多怨憎,舍身堕恶道。是故有智者,应当念知足。”这段经文告诉人们,贪欲太盛,会滋生侵吞他人财物之念,从而步入邪道。因而明智的人,应当明白知足者常乐的道理。《出曜经》卷四中也说,“无厌有何足,不足有何乐。无乐有何爱,无爱有何乐。”意思是说,对财产金钱贪得无厌的人,永远不会满足,因此就不会有快乐;没有快乐的人也不会有爱心,没有爱心的人生活就不会幸福快乐。《法集颂经爱欲品第二》中说得更明白,“贪财为爱欲,害人亦自缚。”告诫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贪求,不仅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会使得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诚信经营、以义取利应当成为基本的准则。近代西方学者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是无形之手,它具有天然的自动调节机制。后来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又加入了政府这个有形之手。而我认为,要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长久的发展,还需要引进道德这个无形的手,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荣辱观”——以诚信经营为荣、以坑蒙拐骗为耻,以正当经营为荣、以违规经营为耻,等等。当这只道德之手足够大、足够有力的时候,它可以解决许多前两只手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诚信、以义取利等问题。
其实不难明白,做到“以义求财物,无有贪利心”,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才会更坦诚更放心;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更有序更规范;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和谐更美好。可喜的是,当今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都把诚信经营、永续发展,作为事业发展坚守的理念。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才取得了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里提出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可以说是对“以义求财物,无有贪利心”思想的深化和延伸,为这一朴素思想赋予了与时俱进的进代精神。让我们以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诚实守信,反对见利忘义,为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