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近年来宗教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近年来宗教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一、对宗教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相对于其他人文科学来讲,宗教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即使从缪勒1873年于《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也不过120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宗教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很年轻。在国内宗教学界,曾经有这么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宗教研究工作,就是批判宗教神学的工作。近几年来,世界宗教和中国宗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用新的思想来认识和处理新的宗教问题。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门类,宗教学与宗教信仰是根本分开的,它是关于宗教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的概念系统,是以宗教现象为其客观研究对象的学科门类。它虽然要牵涉宗教信仰,但是,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宗教学以科学的方法对宗教问题加以系统的整理,帮助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互相理解,是很科学、很客观的一门纯人文科学。这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取得广泛了共识。国家正式把宗教学列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摆脱了过去那种被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存在的局面。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以及各省属社科部门都设立宗教学研究课题,1995年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了宗教文化出版社,一些研究机构创办了宗教学刊物。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也广泛开展起宗教学研究。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相继成立了宗教学系。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等设立了宗教学本科专业和宗教研究所。其中,四川大学和人民大学的宗教研究机构现已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各院校招收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等不同层次的宗教专业学生。随着宗教学在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设立,宗教学理论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二、对宗教本质的多元界定
  过去我们从观念的层面来界定宗教,把宗教看作是一种对世界的颠倒认识,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这种定义虽正确,但不全面。“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这一命题虽然指出了宗教世界观的性质,但宗教除了教义、观念之外,还有实践和组织;“宗教的本质是救赎”,但宗教学应该揭示出宗教实现救赎所依赖的特殊的宗教力量和方式;“宗教有五性”,文学和商业等也具有这五性,非宗教所独有;“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从宗教发展史来看,鸦片只是宗教的部分功能。很多情况下,我们也看到人民借助宗教力量争取自己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宗教本质的定义出现了多元化趋势,逐渐摆脱了“宗教迷信论”、“宗教残余论”、“宗教渗透论”等观念的约束,不在固守一种解释。李申《论宗教的本质》一文中提出“宗教是这样一种社会存在,它借助非现实的力量,或用非现实的方式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赫宁湘《宗教本质新探》提出“宗教的本质乃是人的终极关切,人们信仰和崇拜的是他们关切的终极存在”。成穷《意义求索与宗教信仰——对当今宗教热现象的一种注解》指出“作为信仰的宗教,是意义求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涉及的信仰对象多为超验的神圣者。宗教是通过对人和世界有限性的超越和对神圣价值尺度的建立来求取意义的。“宗教是一种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更多的认同。按照吕大吉先生的《宗教学通论新编》把宗教当成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宗教体制的综合与统一,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这里吕先生明确指出了“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强调了宗教的文化性。牛苏林《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认为宗教掌握世界的方式既包含着对世界的思维认知,也包含着对世界的感情体验,同时它本身还是一种具体的信仰活动。如果说理论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单纯的、专有的,那么宗教掌握方式的特点则是综合的、大众的,因此必须把它视为一种综合的历史文化现象。张禹东《宗教与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一文指出文化具有宗教性,宗教具有文化性,宗教因其文化性而根深蒂固、流传广泛、影响久远。文化因其宗教性而扑朔迷离、意蕴深刻、绚丽多彩。相对于其他文化样式,宗教的独特性主要在于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在于它是一个包含着宗教信仰观念、宗教教义、宗教制度、宗教仪式、宗教情感体验和宗教伦理道德等要素在内的复杂的系统结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观念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上层建筑,它还是一种社会生活,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于它不仅有制度性规范性因素还有实体性因素。
  关于宗教本质的新定义为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把信仰看作是四要素的综合,就会积极地解决宗教活动场所问题、解决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问题,丰富了宗教工作的内容。
  三、对宗教功能的认识更为客观
  近年来宗教学界对宗教功能作了更客观的探讨。宗教功能是宗教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欧洲和美国的宗教社会学家围绕着宗教的功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陈麟书、陈霞主编的《宗教学原理》(新版)用五个章节的巨大篇幅讨论这个问题,提出了神圣性的基本功能、世俗性的一般功能和实体性的具体功能,它们涵盖了宗教组织的构架功能、神职人员的支撑功能、宗教活动的凝聚功能、神性的强化功能、社会认同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消解功能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功能。对宗教功能的探讨可谓深入、细致、全面。关于宗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功能,学者们主要从宗教对精神文明的作用来阐述宗教的道德劝化功能。董江阳《试论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精神批判功能》一文讨论了宗教的精神批判功能。作者指出,“所谓宗教的精神批判就是指站在宗教的立场上,也就是说以一种与神圣、绝对和无限相关联的眼光,对一切世俗有限事物作出的审视和评判。”宗教的精神批判功能相对于它的其他社会功能而言,属于原生性的、最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宗教的世俗化使得宗教直接影响社会的能力减弱了,这也可以理解为宗教对现代社会的调整性适应。它要求宗教从以往过分关注具体世俗性职能的立场上转移到它的精神职能上来,突显它的精神批判功能。在精神作用方面,宗教不仅是消极地提供“避难所”或“镇痛剂”,还应积极地成为社会的“警世钟”和“清醒剂”,发挥它的劝戒和警醒作用。陈霞《宗教道德的社会历史作用》指出伦理道德在各宗教中、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起过重要的作用。凡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就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凡阻碍社会发展的就具有消极负面的影响,这要具体分析,以便作出公正、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评价。陈霞《宗教和道德关系的结构层次》认为宗教和道德之间有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是神与人的神本性伦理关系,第二层是人与人的人本性伦理关系,第三层是人与自然之间生态性的伦理关系。在人类的自我意识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时,生态性的宗教伦理会越来越重要。
  由于进一步说明了宗教将长期存在,并且国际化趋势更明显,这就给宗教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外交流更为频繁、广泛和深入。对待来华的外籍宗教信仰者,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尽可能把他们的宗教活动纳入我国政府的管理体系。但海外人士信仰宗教的种类很多,而宗教信仰自由在国际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我们应逐步满足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士合理的宗教活动要求。
  四、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关于宗教和科学的关系是宗教学领域里讨论得很热烈而持久的问题。学者们要么强调两者之间的对立,要么强调两者之间的联系,要么采取折中的态度,认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对立和联系兼而有之。《新版》作者提出宗教和科学的关系是随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固定模式,于是历史地把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分为融合、分立、冲突、调适和分有五种关系。作者在这一部分紧扣科学的最新进展,及神学对科学进展的回应,表现了对自然科学的敏锐和特殊兴趣。郭义正翻译的《21世纪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谈到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冲突会日益增多,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合作也会不断增加。李申《论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和科学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冲突之后,早晚会进入一个和平共处时期。宗教专心于人生的事务,把关于自然界的解释留给科学。
  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如何,学界也多有讨论。一种观点认为道德和宗教是相互独立的,一种观点认为宗教和道德是相关的,也有人提出独立的宗教道德。《新版》从人存在的三种纬度,即人与神、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把宗教伦理的结构分为人与神之间的神本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人本性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性关系。三者之间的主次关系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而变化,生态性的宗教伦理正在形成之中,它意味着宗教道德将最终还本于人与神、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和统一。赵敦华《也谈“全球伦理”,兼论宗教比较的方法论:从孔汉斯的<全球责任>谈起》和刘泽亮的《宗教与伦理之间:宗教伦理与世俗道德》都对宗教与道德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五、对宗教根源和发展趋势的再认识
  过去,人们对宗教根源的分析比较狭窄,大多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阶级根源已基本消失,剩下的只是传统的影响。辛世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综合许多学者的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存在和发展不仅有自然压迫的原因,而且也有社会根源,如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改革的不适应心理、道德的滑坡、国际势力的影响等。从多角度揭示宗教存在的根源,更容易解释我们国家宗教的五性。武林双《宗教的非上层建筑性》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宗教并不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这也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最明显的表现。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尚未消除的社会和自然异己力量,就为宗教提供了存在的根源,于是传统的宗教也就从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基础。这样,信仰宗教的人们也就立即从传统宗教中找到了现成的宗教形式,而不必去创造新的宗教。作者认为不应该笼统地把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思想看成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即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非上层建筑性。
  在我们国家,一个时期里,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必然消亡的论断,曾是从学界到政界普遍相信的结论。近几年来,有人对此论断提出了怀疑,甚至不同的意见。以前的宗教世俗化讨论认为随着宗教的世俗化,宗教将越来越淡化,并最终消亡。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当今世界上出现的“宗教复兴”和“新兴宗教热”。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宗教信仰者人数持续上升,宗教发展并未出现衰退趋势。1998年第一期《国际基督教传教公报》的统计数字表明,从1990年到1997年,全世界信教人数从42亿增加到47.8亿。至1997年,宗教信仰者占世界总人口的81%。据《国际传教研究公报》统计,至1997年,全世界新兴宗教信教人数已达1.484亿,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2.2%,教派种类上万个,欧洲有1300个新宗教团体,是美国的1/3。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教在中国也出现上升势头,宗教信徒的总的数量增长了。从1980年到现在,宗教信徒的平均增长率为10-15%。中国已有一亿以上的群众信教,宗教教职人员30万以上,还有难以数计的大量人群有自己的民间信仰,其中有2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教。中国现有宗教活动场所85,000个,宗教团体3,000个,基督教有200多个教派,我国有70多个。宗教界人士认为现在是中国宗教的“黄金时期”。
  《宗教学原理》(新版)认为把宗教世俗化看作是宗教毁灭的观点,不符合宗教本身发展的历史。现代宗教的世俗化是宗教历史形态的变化,是宗教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调适。张禹东《宗教与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一文提出世俗化固然表明了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固然也是社会的发展催化而成。但为什么不可以说这也是宗教为了适应、协调社会发展进程,维护自己而作出的主动性调适呢?宗教世俗化的目的不是为了消亡自身而是为了稳固、发展自身。李利安《试论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形态及其发展趋势》预计在21世纪,中国宗教信徒的总人数会增加,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会上升。宗教活动场所的数量将有所增加,尤其是中小型活动场所,而大型活动场所还会继续扩大。《新版》指出当今社会宗教出现西教东热和东教西传趋向,传统宗教发生分化,民间宗教出现复苏及新兴宗教插足当地社会事务,使宗教出现多元化、世俗化趋向、宗教与民族问题互相纠缠的趋向及关于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更为复杂的趋向。冷战结束以来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与危机,多元文化的激荡与融合,以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利用宗教问题对别国进行的欺压与干预屡有发生。过去因两极对峙而长期被压制和掩盖的民族主义意识和狭隘宗教意识,得以复活并日益表面化。民族、宗教矛盾正越来越成为影响地区和全球和平稳定的一个隐患,成为影响世纪之交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变量。当今许多国际热点问题都有深刻的宗教背景和强有力的宗教动因。冷战结束后宗教民族问题的冲突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国际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造成了地区冲突和国家分裂的政治影响。
  对宗教民族冲突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提醒人们注意这一宗教发展趋势。90年代以来,江泽民多次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搞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同时也要学一点宗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善于处理复杂的宗教问题。
  六、宗教学理论教材的更新
  宗教学理论在这几年内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教材的更新。“宗教学原理”是宗教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它用一定的模式和方法研究宗教现象,使宗教能够被人们理解。1991年罗竹风任主编、陈泽民任副主编编辑出版了《宗教学概论》,陈麟书教授1988年出版《宗教学原理》(修订版),《宗教学通论》于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三本书是几年前国内比较普及的教材。随着宗教学的发展,这些教材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变化。1999年,陈麟书教授、陈霞教授主编出版了《宗教学原理》(新版),1998年吕大吉先生出版了《宗教学通论新编》。这两本新出版的宗教学理论著作对宗教在这几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新的总结和概括,是中国宗教学术研究的新的里程碑。它们广泛而又认真地吸收了西方百余年来各派宗教学的优秀成果,结合世界各种宗教尤其是中国宗教的历史与现实资料,提炼出宗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筐架。《新编》突出“宗教四要素说”,全书围绕“四要素说”展开。《新编》出版不久,学术界围绕宗教的定义、宗教的分类和完整的宗教史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较为热闹的讨论。而《新版》着眼于新的时代特点和国际局势,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宗教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宗教现象的客观规律、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宗教的世界性变化和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问题做出了具有说服力的新的理论概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既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校文科教材,又是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学术专著。
  七、加大了对国外宗教学的介绍力度
  近年来,学者们更注重对西方宗教学理论的介绍、翻译和总结。宫哲兵“宗教人类学的现代转变”介绍了现代宗教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从研究未开花民族的宗教转变为研究文明国家和发达社会的宗教。在研究学派上,从进化学派、社会学派、功能学派过渡到结构学派、象征学派。在研究方法上,从静态过渡到动态,从局部过渡到综合,从实证上升到哲理。何光沪《宗教学百年鸟瞰》回顾了截止20世纪末的宗教学发展概况,作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将宗教学研究归结为三大阶段,即用实证性的“描述性”方法排斥其他方法的“一元”阶段,接受哲学的“规范性”方法的“二元”阶段和重视理解的“对话性”方法的“三元”阶段。高师宁《范德莱乌的宗教分类》一文介绍宗教现象学家范德莱乌根据信仰者与信仰对象之间的关系而把宗教分为遥远型、逃离型、斗争型、形式型、无限型、虚无型、意志型、威严型、宁静型、躁动型等类型。近年来,各地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宗教学名著,这对宗教学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存在的问题
  严格说来,我国的宗教研究还处于初创阶段,宗教学学科体制的建立还不完备,如宗教心理学、宗教现象学、宗教对话学、宗教生态学、宗教人类学等分支学科还几乎是空白。另外,目前对宗教学的研究,学者们更多地关注思想文化层面,而对宗教现状有所忽略。对宗教学的前沿课题缺乏必要的研究,如宗教与生态问题、女权主义神学、新兴宗教、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宗教伦理与科学、宗教与国际和平等方面还需作大量的研究。也许是我们的理论与实际有所脱节,也许是对理论成果的介绍不力,亦或学者们对宗教理论的重视不够,在进行具体宗教现象研究时,对宗教学理论的应用不充分,宗教学理论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由于中国的宗教学起步较晚,对许多宗教现象、宗教问题进行分析的理论准备不很充分,对西方百余年的宗教学研究历史和理论成果的应用还显得不足,对国外宗教学研究的介绍也不全面、不系统。在宗教学产生的一百多年中,宗教学在西方取得了巨大发展,研究方法从早期的比较研究、人类学研究发展出了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现象学、宗教哲学、宗教对话学、比较宗教学、宗教生态学、女权主义神学、宗教语言学等多角度的研究方法,著作也可谓汗牛充栋。我们应该选取理论水平高的、影响大的代表作品,对之作更深入、更成体系的介绍和翻译。
  目前的宗教理论大多是以基督教经验为基础的西方宗教理论,运用的是以基督教神学概念系统为主的西方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国学界基本上停留在介绍西方学说的水平,基于自身经验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宗教学理论研究尚未开始。一些国外的学者则提到,如果我们谈中国宗教,则需要找一个新的名词。因为“宗教”一词来源于西方,应该寻找另外一个词来让我们了解我们所要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的词。随着宗教学各分支学科如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民间宗教信仰等研究的深入,建立中国宗教学自己的体系应该成为学者们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国内宗教学学会的会议没有定期召开。学者之间、高校之间、相关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合作,导致重复劳动和效率低下。在目前我们国家宗教学刚起步,资料不充分,人力有限的情况下,重复研究是一种浪费。如果能更好地协作和分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