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萧山寺庙与山水、地名文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李维松
  (一)
  “天下名山僧占多”是个普遍现象,萧山当然也不例外。萧山寺庙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南片、里畈、沙地到处皆有,而集中分布在植被良好的山坞山丘和沿江沿塘一带,可谓依山傍水,尽占山水毓秀。
  萧山寺庙旧时选址一般目的性明确,而且具体位置须请“风水先生”择定。为方便信教群众进香拜佛,以利于宗教的传播,集镇、大村等作为一地的经济文化江、浦阳江三江口,山峙江滨,满目青翠。山巅状如鸡笼,俗称鸡笼顶,可观田畴民舍,三江归帆,渔浦烟火,旧时“萧山八景”中的“渔浦烟光”,即指此美景。螺山寺(资教寺)临近西小江,背靠螺山,山上修竹茂林,郁郁葱葱。“螺山叠翠”是旧时“萧山八景”之一,螺山寺由于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诗篇。此外,《山阴天乐沈氏宗谱》中“池头沈八景”有“社刹晚钟”一景,社刹即指池头沈土地庙。《仙岩楼氏宗谱》中“仙岩八景”有“玄度仙踪”一景,玄度即东晋名士许询(317—420),曾隐居百药山,筑寺采药,炼丹修道,仙踪即包括重兴寺在内的许询在萧旧踪,今遗址可寻。《古越萧邑桃源倪氏宗谱》载“梅里十景”中,有“普寺疏钟中心,往往是寺庙的首选之地。旧时县治及临浦、瓜沥、赭山等地,集中了一批全县著名寺庙。如明清时期被称作萧山四大名寺的祇园寺、江寺、惠济寺、隆兴寺,就建在县城。出于僧人自我修行和道士修练气功、丹药的需要,那些既远离集镇喧嚣、又不完全与世隔绝的山林河滨等清净幽雅之所,便成了建造寺庙的理想之地。当然,萧山寺庙建在沿河沿塘另有祈求水神的原因,拙文《旧时萧山的水神崇拜》已专门记述。
  在名山建造寺庙,是萧山寺庙的一个显著特点。建在山顶的,古道逶迤,石阶曲折,路亭点缀,登寺领风,四野美景尽收眼底。建在深幽山坞的,青山环护,翠竹簇拥,树木森森,溪水淙淙,如入仙境。建在山坡的,大多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绿树掩映。背山面水的,则严谨而空灵,端方而和谐,使人感受到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巧妙融合,透出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宗教理念。明清以来,萧山少数较大规模寺庙逐渐形成了以佛殿为中心的多进殿宇式标准布局,一般在南北纵轴线上,依次建起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方丈室等。天王殿两旁,左有钟楼,右为鼓楼;大雄宝殿左右一般有观音殿、祖师殿。寺庙的后部为禅堂、斋堂、客堂等,也是左右分布。祇园寺、江寺等就是这种典型的格局。也有在此格局上稍作变化的,如航坞山之白龙寺,将观音殿建在大雄宝殿前面。中、小寺庙在此基础上适当缩减,或为前后两殿,或只有正殿,但正殿都较为突出,配以厢房附屋,构成各自的样式。
  一些寺庙建在山丘山坡,山丘低矮,山坡平缓,竹树葱茏,满目青翠。如:管村庙、峙山寺、龙泉寺、罗峰寺、黄山西殿、句践祠、惠悟寺、蜀山庙、镇海寺、禅机庵、敬天竺等,就建在这样的环境里。管村庙,位于楼塔镇管村的纪贤山上。此处驼峰当前,燕溪绕下,回龙腾云,金燕展翅,青松翠竹遍地。管村章氏先祖君彩看中了这个地方,筑宇其间,修禅习佛,因这里“岫香云深”,所以又名岫云庵。龙泉寺坐落在所前镇杜家村茅蓬岗,海拔150米,三面环山,惟东面开阔,可远眺越王句践栖兵之越王峥。周围苍松翠竹,茶果满坡,野花遍地,风景幽雅。闻堰黄山一带山坡低平,植被茂盛,生态环境非常好,是著名的浙江龙井茶产地。新建的黄山西殿,就坐落在平缓的山坡上,依山而筑,殿宇巍峨。所前镇三泉王村的惠悟寺(遗址),位于平缓山岗之上,寺前有千年古井,寺后有民族英雄葛云飞坟墓,四周茶园滴翠,蜂飞蝶舞,景色佳秀。
  一些寺庙建在山坞山麓,另是一番景象。例如戴村镇石码头村的惜谷庙,位于谢山山腰的“太师椅座”上,前临永兴畈的千倾良田,四周茂林修竹,风景如画。临浦镇的后山庙坐落在后山坞自然村村口,民国顾士江在《萧山乡土志》中盛赞后山坞风景佳秀,好像世外桃源。“每年春天,风微水清,桃红柳绿,风景的幽秀,可称为全县第一。”
  浦阳镇的宝寿禅寺,坐落在太平山狮虎峰下。这儿青山环抱,人称龙穴凤巢,茶果丰茂,林木苍翠。一条西北走向的溪水淙淙绕过,被刘伯温称为“伏虎听琴”处。义桥镇的里庵坞庙,左抱云峰山,右环石牛山,位于峰峦叠翠、景色宜人的里庵坞。山墙巍峨高大,环绕着歇山重檐、金碧辉煌的殿宇,倒映在庙前一潭碧水之中。此外,百步寺、太平寺、延庆寺、杨岐寺、张毛庙,以及楼塔的重兴寺(遗址)、河上的广惠禅院(遗址)、城厢街道的净土寺(遗址)和隆兴寺(遗址)等,均建在幽雅的山坞或宜人的山麓。
  南阳清净庵
  一些寺庙建在山巅,寺宇雄踞,孤高挺拔,俯视群山。例如先照寺、白龙寺、兜率寺、云门寺、曹山寺、大岩寺等等。云门寺坐落在海拔597米的云门山巅,沿山溪拾级而上,穿行在幽篁修竹丛中。山顶忽然开朗,大片茶园蓬蓬勃勃,寺前2株古银杏,寺旁3枝古沙朴,苍老而富有生气。若遇晴好天气,萧山南乡美景尽收眼底,还能看到杭州六和塔和流淌的钱塘江。曹山寺位于曹山之顶,穿梅林,过竹径,绕水库,蹬石阶,小憩笑眼亭后,在溪水的伴唱中渐渐登高,经过石壁对峙的“佛门天开”,忽见绿竹掩映之中露出黄墙黑瓦幢幢殿宇,这便是千年古刹曹山寺了。大岩寺(遗址)坐落在大岩山上,大岩山(又名冕旒山)主峰海拔451米,山脚至寺,有788级石阶。拾级而上,一路有竹径古道、狮象管门、两泉天风、凤池泉声、仲秋赏桂、春日观梅、云雾岩茶、岩山晨曦、古刹柳杉等景点,如入山阴道上,令人目不暇接。寺前数亩茶园,平坦开阔,青翠欲滴;寺后一棵栽于建寺之初、树龄已逾千年的古柳杉,十分珍稀,“古刹柳杉”一景即指此。
  所前山头庙
  一些寺庙建在依山面水的地方,尽得山水之灵秀。例如莲华寺地处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口”的老虎洞山,面临湘湖。从定山附近往西北望去,见老虎洞山半腰的悬崖峭壁上,建着一座黄墙红瓦、飞檐翘角的寺院,殿宇歇山重檐,构制恢宏,东侧山坡上高高矗立着巍峨的千佛塔。登寺远眺,江山一碧,烟波浩淼,山峰、佛塔、殿宇、亭阁倒映水中,与云天共为一镜。至湖岭庙建在湘湖之滨,背靠至湖岭,每当晨曦初现,朝霞映在红瓦黄墙上,巍峨的殿宇浮现在湘湖的青山绿水间,显得更加庄美。旧时压乌山像一颗碧螺镶嵌在湘湖中间,周围绿水、芦苇、浅滩,鸥鹭在湖中起落,白云在湖面飘逸。湘云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与尘世隔绝,不但是参禅礼佛的好场合,也是文人雅士聚会游赏的好去处,晚清一些文人组织的“湘湖吟社”就设在这里。建于平畴水乡的寺庙,则与江河湖泊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例如罗婆寺,位于潘水河旁,寺前有明代古桥罗婆桥,桥旁有古亭——清风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景色殊佳。即使普通村落里,寺庙的选址亦很讲究。太平庵建在傅家墩村西边塘埂上,据《绍兴天乐乡富家墩村志》记载,西山之西曰小甲畈,古有大小数十墩,故村以墩名,曰富家墩(后改名傅家墩)……畈中南北大路,蟠旅曲折,近村罕见。路北尽处,石凳整列,容行人小住者,曰望鹤亭。亭西北数丈,曰太平古庵。
  萧山一些风景秀美的名山,就这样成为寺庙的集中地。最具代表性的如航坞山、赭山及旧时湘湖四周名山。航坞山现有白龙寺、接龙寺、地藏寺、极乐寺、宝善庵、陛下庙,旧时还有兴法寺、开善寺、真如寺、山北土地庙等。地藏寺位于航坞山西南支脉洛思峰下的山坞里,林静山幽,禅意绵绵。赭山旧有“九庙十三庵”之称,“赭山坞里风光好”,寺庙自然就多。今能叫得出名的尚有白马庙、禅机庵、清净庵、闰真庵、一宝庵、关帝殿、城隍殿、龙华寺(遗址)等。旧时湘湖诸山寺庙罗列,名刹多多。西山之麓有隆兴寺、净土寺、德惠祠,石岩山有先照寺,文笔峰下有百步寺(显教寺),杨岐山南麓有杨岐寺,老虎洞山有莲华寺、后黄寺,黄山有黄山西殿,压乌山有湘云寺,越王城山巅有城山寺、句践祠,至湖岭有至湖岭庙,蒙山有东岳庙等等。这些寺庙因湘湖的山水之美而更富禅意,湘湖拥有这些寺庙更显得文化积淀深厚。
  寺庙融入山水之中,便成为山水人文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旧时萧山及各地乡镇的“八景”“十景”中,不少寺庙便名列其中。例如明代县志中“萧山八景”有“文峰拱秀”一景,清乾隆年间《萧山湘湖孙氏宗谱》载“湘湖八景”中,有“文峰积雪”一景。文峰即文笔峰,千年古刹百步寺的黄墙黛瓦,就掩映在文笔峰下幽坞深处的绿树丛中。罗峰寺所在的优罗山,位于钱塘江、富春”一景,普寺即指梅里溪前落谷婆山附近的华严寺。《萧山湘湖孙氏宗谱》载“湘湖八景”有“越城晚钟”一景,越城指古刹城山寺。《桃源孙氏宗谱》载“桃源八景”之一的“非相晨钟”,“非相”指“非相庵”,就是今移址建在羊角尖山上的小湖孙寺。
  萧山寺庙既然建在环境优雅的青山绿水间,得山水之灵秀,便具有一定人文价值和旅游价值。杭州东方文化园以杨岐寺为依托,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新型寺院,游人如织,就是成功一例。正如当代学者罗竹风说:“名山古刹相协调,可供游人观赏、休息;同时所有寺庙所在地,僧侣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形成一个自然风景区,茂林修竹,清流潺潺,真可称世外桃源。”
  (二)
  《越绝书》称“吴越多淫祠”。萧山本属越地,自古多寺庙。来裕恂民国《萧山县志稿》记载的寺庙宫观达306座,其中道教建筑13座,佛教建筑293座。这些寺庙,有的是乡人肇基发族、建村定居之初时建造的;有的则是村落渐渐兴旺起来后,为求得宗教心理需求而建造的。因此,寺庙作为宗教礼制建筑,旧时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关系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天长日久,有的寺庙衍化成为地名,寺庙文化便深深地融入萧山地名文化之中而久传不衰。
  以寺庙直接作村名的不在少数。这些寺庙大约与村庄同时建造,有的甚至建得比村庄还早些。义蓬镇有花神村,这里原为钱塘江滩涂,开垦之初适宜植棉,为求棉花丰产特建花神庙,后来到这里开垦植棉的人越来越多,遂成村落,村以庙名,唤作花神村。对于大多数村庄来说,由于缺乏文献资料,如今难以确定村与庙究竟孰先孰后了,这本无妨,千百年来村名借用庙名却是不争的事实,有的至今仍在延用。
  戴村镇盛家村有安山庙自然村,因安山南麓有庙,故村以庙名。河上桥村,相传村东南的白墅寺和尚在永兴河上造了座桥,名“和尚桥”,后村以桥名,因“和尚”、“河上”谐音,所以叫河上桥村。大湖头村有镇龙庵自然村,郁家山下有庙山头自然村、花女庙自然村,冗里村有新庵自然村等,村名都与寺庙庵相关。
  楼塔镇桥头村有和尚坞自然村,因山坞建寺,多有和尚出入,故名。岩山村有重庆寺自然村,该村镜台山下原有东晋古刹重兴寺,乡音中“重兴”、“重庆”不分,故名重庆寺村。
  河庄镇有城隍庙村,因村里建有城隍庙。向公村建有相公殿,供奉水神张老相公,“向”“相”谐音,故村以殿名,取名向公村。
  此外,义桥镇郭村有观音桥自然村,因村中有观音桥,桥畔有观音殿;蚕花村,村里有蚕花庙而名。河上镇下门村有张毛自然村,村所在的山坞建有张毛庙而名。浦阳镇王家村有观音堂自然村,村中原有观音堂。蜀山街道前章村有章村庙自然村。新塘街道杜家塘有庙里王自然村。北干街道有龙王塘村,因北海塘横贯其村,塘上建有龙王庙。坎山镇昙华村,因村里建有昙华庵;张神殿村,村内建有张神殿。益农镇镇龙殿村,村里有镇龙殿。这些村子或村以庙名,或村以殿名,数百年来村名与庙名紧紧捆在一起。有的以寺庙作名的村子,村名又有延伸,如靖江镇,以靖江为中心延伸出靖东村、靖南村,原大园片还有靖一村等。
  有的村以寺庙的方位作村名,如庙前村、殿后村、寺东村、庵西村等,说明村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寺庙作为参照物,由此可见寺庙建筑在地名文化中的地位。例如,坎山镇工家村有庙前自然村,北干街道荣联村有岳庙前自然村,义蓬镇有新庙前村、后新庙村。临浦镇通二村有两个自然村,分别位于西施庙的前面和后面,这两个自然村便叫庙前下段村、庙前上段村。新塘街道城郊村(朱家坛)有庙东金自然村,五联村有庵前胡自然村。衙前镇南庄王有庙前周自然村,田里胡村有庙前自然村等。

  一些以寺庙作名的村子发展迅速,成为某一地区的中心村,历史上乡镇等政区便以它作驻地,并用寺庙名作镇乡名,直到今天还有几个镇乡在沿用。河上镇,俗称河上店,又叫和尚店,传说因和尚开店而得名。唐朝末年今河上店西南的黄通岭脚,有座广福寺,寺僧数百,香火旺盛,和尚除佛事外,又在街上开店经商,后开店的地方便叫和尚店了。靖江镇,借用所在地靖江村之名,而靖江村因村中建有靖江殿而得名。1992年撤扩并前有个甘露乡,甘露乡以所在地甘露村作乡名,而甘露村因村里建有甘露殿而得名。义桥镇,镇名虽不直接取自寺庙名,却与寺庙有不解之缘。相传古代有一秀才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生活维艰,幼时常得到优罗山上罗峰寺和尚的接济,后考中秀才有了出息。为报答和尚当年接济之义德,秀才在优罗山山麓小河上建一座桥,用“义举”方便乡人往来,取名“义桥”,后镇以桥名,叫义桥镇。撤扩并前戴村区有个永兴乡,1951年时永兴乡前身叫白墅乡,1958年曾设“白墅管理区”。以白墅寺作乡名历史上早有先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萧山县就有孝悌乡白墅里建制。这一切皆因当地有古刹白墅寺的缘故。党山镇名与寺庙亦很有些渊源。相传旧时党山沿塘一带常受钱塘江潮浸水漫之苦,一日,观音菩萨借用一座小山,方才挡住潮水,保佑了一方平安。因“挡”、“当”、“党”谐音,后人便称此山为党山,在山上建镇海寺,供奉观音。后村、镇皆以山名,唤作党山。原云石乡的名称是以附近两座高山,即云门寺山和石牛山的第一字组成。而云门寺山,因海拔597米的云门寺山山巅建有云门寺。可见,原云石乡名与寺庙也有关系。
  寺庙作为地形地貌、山水自然实体地名的,也很常见。上述党山、云门寺山便是一例。又如道林山,因明朝时山上建有兜率寺,树木葱郁,佛事兴旺,故名道林山。临浦镇的峙山,又名觉海山,因山阳有觉海寺而名。蜀山街道立新自然村有个三面环山、风景幽雅的山坞,坞中有座王坞庙,故坞以庙名,叫王坞。临浦镇三峰村后山坞自然村村口有座庙山,山前有土地庙,庙山因此得名。进化镇天乐村肇家桥自然村有座山岗叫寺岭岗,岗前建有等慈寺,故名。义桥镇塘坞村有座里庵坞,因坞里建有古庵而名。所前镇老街有座小山,明代山上建观音阁,起到导航西小江过往船只的作用,这座小山便被后人叫作导山。南阳镇赭山有座禅机山,山上建有禅机庵,山以庵名便叫禅机山。浦阳镇灵山村高庄里自然村有座关王岭,因岭上建有祀奉关公的关王庙。
  此外,有的象形山名以寺庙或佛教文化作为参照物,使得山体透露出幽幽禅意。戴村镇有座佛山,远看状如诵经念佛僧人。所前镇有海拔79米的小天竺山,此处林竹葱茏,山坞清幽,仿佛佛国胜境,故名。楼塔镇香炉尖山、戴村镇和尚顶山、进化镇千丈金岗山等等,山名皆与宗教专有名词相关。同样,有的江河名也与寺庙有关。如益农镇有久裕庙横湾、镇龙殿湾等,沙地区称小河为湾,湾名取自附近的久裕庙和镇龙殿。瓜沥镇有条东灵寺江,江以寺名。衙前镇同富村有条庙西河,因河在塘头土地庙之西而名。
  萧山地名中,还有一种由寺庙名与人工建筑、基层组织等构成的地名,如桥梁、大路、街巷、居委会等。居民委员会如城厢街道竹林寺居委会、江寺桥居委会、万寿桥居委会;河庄镇城隍庙居委会等等。街巷名如城厢街道万寿桥下街、江寺路、竹林寺弄、祇园寺弄、庙西王弄等。庙西王弄,位于原城隍庙之西,弄内以王姓聚居,故名。临浦镇有觉海路、火神塘路、大庙前、觉斯庵弄等。新街镇有小庙北弄,坎山镇有草庵弄,南阳镇赭山老街有禅机弄,靖江镇有靖江殿路等等。桥梁名如楼塔镇回龙桥,城厢街道惠济桥、江寺桥、万寿桥、道源桥、罗婆桥,益农镇镇龙殿桥,坎山镇张神殿桥,靖江镇张神殿桥、甘露桥,河庄镇城隍庙桥等等。
  寺庙与萧山地名结下不解之缘,耐人寻味。
  (作者单位:萧山市志编辑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