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圣严法师的“心·五四运动”思想述评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丽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圣严法师的“心·五四运动”思想述评
  ——二十一世纪生活新主张
  19四年台湾省佛教法鼓山举行了全球会员代表大会,佛教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开示了“心·五四运动”的内涵,指出这些理念虽是来自佛法的心法,但却不仅是宗教的信仰而是净化人文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其实施的方法。
  台湾省佛教有证严法师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救苦救难菩萨行的慈济为主线;有以星云法师以建寺弘法为主旨;而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接继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又是印顺法师的得意弟子,他创办的法鼓山学者云集,其主旨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佛教”。
  圣严法师指出:多年来法鼓山在心灵建设方面,展开一连串实践活动,每一种都负有净化人心的教育功能,整合起来即为“心·五四运动”,其内容包含四安、四要、四它、四感、四福,配合法鼓山的大普化、大关怀、大学院三大教育而成为全面的教育,总体而言就是“精神启蒙运动的生活教育”,共同揭示21世纪人类生活新主张。圣严法师强调,这个理念是不分宗派、种族、年龄的,而是适合世界上每一个人。
  人类即将跨越到21世纪的关键时刻,有鉴于世纪末人类生活普遍的心灵刁;安和精神匮乏,法鼓山提出“心·五四运动”期望为未来新世纪人类生活的安定与秩序,贡献精神指导方向,为未来人类的生活奠下良好的心灵与环境的基础。
  为什么要推广“心灵环保”的理念?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需要它。
  人的品质若不提升,人类便会成为彼此相残的低等动物;人类社会若不净化,世界便会成为暗无天日的无间地狱。
  如何提升人的品质?如何建设净土?必须通过教育的技巧,来扭转人类的价值观,从自私自利、自害害人的价值观,转化为以成就他人来作为成长自己的价值观,那就是“利人便是利己”的价值观,便是以奉献自己来取代掠夺他人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的转化,主要人类心灵的净化为根本,而佛法又名心法,是专治心病的大法。一般人都知道追求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安全、安定及美化,偏偏忽略了心灵的净化。
  人的行为之所以会破坏自然,污染环境,其实乃是由于人的心态出了问题。大家光想征服自然,而主张人定胜天,却忘了人心不能节制,破坏了环境,必然会自食其果。因此,要以心灵环保来导正人类价值观的偏差;再以礼仪环保来提升人格的尊严;以生活环保来确保生活的俭朴;以自然环保来保护生态的生生不息,以此四种环保,保障人类现在的生命安全,也保障了人类子孙的生存绵延。
  21世纪的科技进步之快速,会极度的惊人,它对人类的命运来讲,究竟是祸是福,对于地球资源的损耗及自然的破坏,难以想象,若再不从人类的价值观的转化,人类心灵的净化着手,而以人文社会的关怀来制约并引导科技的发展,使之为人类服务而非把人类带向毁灭。
  圣严法师推出的“心·五四运动”,将在21世纪的地球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理念中没有一个佛学的专用名词,淡化了宗教色彩,便可让具有各种民族文化及宗教背影的世界全人类共同使用。但是其内涵,即是佛法的心法,那不是宗教的信仰,而是净化人文社会的价值以及实施的方法。它可以深入佛法,却未必会与任何其他的民族文化及宗教背影相抵触,所以这项运动,必将是可久可大的。
  “心·五四运动”即:
  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身——在于生活的勤劳俭朴。
  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
  安家——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
  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环保必须从我们的生活简单化、纯朴化着手。
  能不能要?该不该要?清楚知道的“需要”,化解个人的欲望的“想要”。想…想奋斗了没有?时时觉察自己的心念,安住身心。
  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感谢——顺逆因缘皆恩人。
  感化——知渐愧、常忏悔。
  感动——智慧慈悲对人。
  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知福——知是常乐,安贫乐道。
  惜福——珍惜拥有,感恩图报。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种福——成长自己,广种福田。
  王丽心整理
  《法音》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邮编:100034
  电话:6616188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