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宗教与艺术杂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任继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教与艺术杂谈
  任继春/文 释印严/绘图
  宗教与艺术分属不同的领域,——个是信仰的层面,一个是审美的范畴,功能与作用各不相同。但宗教与艺术又联系密切:宗教形式中含有大量的卓越艺术作品,而艺术殿堂中也充满了深刻宗教信仰。艺术是生命创造出的形式,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审美使生命得到满足。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宗教的核心在于信仰,信仰是人超越自我的内在本性的外现。宗教可以说是人的无限性情感与有限性社会相遇的结果。情感是艺术与宗教相通的内在桥梁。艺术审美与宗教信仰因情感在个体人身上而达至同一,显示出宗教信仰的内在与单一性特点。
  从发生学上来讲,宗教与艺术有着历史和内在的深刻渊源。从宗教存在外在的形态看,各宗教中也都无不充斥着艺术与美。宗教音乐、宗教建筑、宗教器物、宗教舞蹈,都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假如去除宗教艺术,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多少艺术品呢?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从宗教艺术晶中找出所蕴含的内在美。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神庙、中国的佛教石窟、梵蒂冈的教堂,这些雄伟奇丽的宗教建筑艺术遍布整个世界。漫步于这些古老而神奇的宗教场所,仿佛重返久远的历史时空,进入了人类伟大的艺术殿堂。在这里,人们有的是对力量的惊叹,有的是无限的想象,有的是向往崇高的心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忘我的境界、—种艺术的境界、一种审美的境界。宗教艺术中蕴含着无比深刻的情感与意识,其特点通常都是高大、巍峨、庄严,而内在指向的,无疑都是无限。
  其实,宗教是突破人的有限性而指向无限性宇宙与生命意义的界标,是人类无限情感的宣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张扬。它以固有的秩序、规则来评判与否定现实的秩序、规则为己任,而不计较现实的功名与利益,否定现实中自我的唯一目的,指向的是无限与崇高。由此,我们说,从根本上讲,各种宗教场所都是无限时空的凝缩,是——种意义的象征。正是因此,它们才被人们视作是神圣而永恒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那也就只能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难以理解其中的真实蕴意了。
  崇高是人从有限通向无限的重要内在力量。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生前曾多次论及宗教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他讲的宗教主要是宇宙秩序,非传统意义上的有神论宗教),他将人的宗教观分为三个阶段:即恐怖宗教(原始宗教)、道德宗教和宇宙宗教感情。他认为,宇宙宗教感情不仅是科学研究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而且也是创作某些伟大艺术晶的最富于生气的灵感源泉。他对宗教的看法代表了一种深刻的思考,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人自身有一种向往崇高的内在之情,所谓肃然起敬、为之动容、热血沸腾,这些是激励人奋发向上、勇于献身、勤于创造的巨大力量。应该指出的是,对崇高的共鸣源于人自有的内在的崇高之情。没有崇高,也就无从谈起壮美,审美便会留下巨大的缺憾。
  宗教中不仅含有人对无限性的追求,同时还含有人的内在自然本真。从人生意义的方位上看,宗教上的真实,可以说是最高意义上的真实。显然,这种真实是一种全新的人生境界,而且应是情感之真而事实之真。李泽厚先生指出,“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与开放性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时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艺术所具有的这个重要特点,正是人的生命特征的体现。也就是说,由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不同的阶段,组合而构成完整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宗教对时间与空间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特别是对时间的看法,几乎每个宗教都有明确的理论论述。举例来说,佛教中的“三世佛”,就是一个明证。应该说,在这一点上,宗教与艺术恰有异曲同工之妙,真可谓殊途而同归。深入分析归纳便会看到: 宗教与艺术既是人类可以回顾的生命历史,又是充满生机的当下现实,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向无限希望的生命未来。
  宗教与艺术在审美境界因情感达至同一。应该看到,情感是基于现实(情感毕竟是现实中人的情感)而又超越现实(情感指向无限而使人超越自我)。它有功利的一面,但在审美本质上,却又是超功利的。宗教植根于现实人生(宗教是现实中人的宗教),是对人生命的真诚感悟,但又以其自身所特有的对世俗的评判与否定功能而超越社会现实。在审美境界里,由于情感的相同源头,使宗教与艺术达至同一。在这一点上,应该说中国佛教禅宗最具代表性。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外别传,见性成佛”。“脱有形似,握手已违”。这种诗—‘样的语言,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削弱,但它反映出来的,却是极为深刻的思想与认识。应该说,中国禅宗的创立,使佛教经历了长期的理论创建后,重新又回到了它最初的起点,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禅宗使佛教返回到了人生第一义:“法不他在”,“即心即佛”。在这“即心即佛”的全新境界中,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无处不在,法寓于万物之中。而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语),则又标志着进入一种新的更高的超然之境。我以为,禅宗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越,而且是个体自我的超越,从而使人处于无物、无他、无我的超意识的无意识状态之中。因此,与其说禅宗是思辨的宗教哲学,不如说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境界。
  个体使艺术审美与宗教情感的同一得以实现。张育英先生在《谈宗教与艺术关系》中提出,“如果把宗教与艺术,放到人类发展历史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与艺术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张先生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与思考。我以为,其实,艺术审美与宗教情感的同一,更重要的是在人的个体上的实现。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审美从根本上讲,是纯个体性的。李泽厚先生认为,“艺术是感性的自我意识,这意识由于不离感性,从而是个体的领会,而非公共的语言”。其实,艺术审美是个人面对的一个自由而又自在的世界,而且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我们说艺术审美是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是“各美其美”(庄子语)。虽然,美的形式的依存(需要指出的是,依存还不是美本身)指向的是具体存在,有其普遍性或客观性,但美本身无疑是个体的直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美只对心灵开放”。在艺术审美意义上,个体即全部。其实,作为人来说,“每一个个人都代表着全人类”。每个人“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且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宗教信仰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单一性的。审美因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直觉能力等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也。同样,宗教情感与艺术审美有类似之处,完全是个体的体验与创造,是有限指向无限,是个体的人的自由意志的张扬,因而,存在差异性也是自然而然的。宗教信徒的众多,宗教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及宗教存在的世界性,这些只是宗教存在的外在形式。就宗教信仰而言,只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上帝在我心中”概括出了宗教信仰的本质特征,也道出了宗教信仰的真谛。从根本上说,宗教信仰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单一性的,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它源于人的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在这个意义上,宗教中的“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理论的意义,不仅是非凡的,而且是极为深刻的,展示着生命本质的奥秘。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些绝不是什么概念的同义反复,而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刻直觉与洞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既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其生命意义方位上,同时又是个体主体性的独立存在。鉴于此,我以为,宗教中的平等与自由观念,绝不能仅仅被视作是天国里的虚幻理想,而更应该被视为现实的生命尊严的当然诉求。我理解,个体的生命尊严,正是生命本质意义的真正所在,或许这也就是宗教信仰自由的真正源头和内在依据吧。
  (作者系国家宗教局二司副司长)
  责任编辑 田悦阳
  摘自:《中国宗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