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封开佛教研究之斑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戴胜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封开佛教研究之斑窥
  戴胜德
  省文史馆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
  对于佛教传入中国,古来没有一致的结论,一千多年前,我国的僧侣到印度天竺拜佛求经,要越过八百多里的大戈壁沙漠,翻过阿富汗境内大雪山进入印度,沙海茫茫,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野极望,唯有遍布枯骨的“陆上丝绸之路”,这是一条漫长、艰苦、充满危险而成年累月的历程。
  然而,早在东汉时代,古广信多埠,船只可达南洋、西亚。古广信自然而然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交汇处”。印度佛教以及海外各国的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南亚经东南亚、南海口的广东的徐闻等地港口传入,再沿珠江、西江、桂江,过灵渠,而北上转入“陆上丝绸之路”东传中原,传入中国。由此,扼西江的古广信便成为中原学术文化与外来学术文化交流的重心。
  早于玄奘法师西行求经的东晋高僧法显法师,由陆路涉沙漠,徒步赴印度求经,至义熙十年(414年)八月,由海路冒风险乘船归来,前后足足十五年。法显法师所乘大商船遇风浪大作,船只漏水,漂流了九十多天。至次年四月,又继续向广州方向进发,在海上航行一个月左右,又遇上连续阴天,黑风暴雨,船只又迷失方向,这是一次失败的航程。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佛教输入地问题,作出不为传说法束缚的新见解。梁启超认为佛教是从合浦、徐闻为海行起点开辟的海上通道,也即今人所称的“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即佛教由海上而非陆,通入中国的观点,早已引起史学界的重视。《中国佛教史》这样记载:“从南北朝到唐宋期,中印和中斯的高僧相互往返,弃陆路而取海路的相望于道,络绎不绝。”南朝时代“始祖菩提达摩、智药三藏法师从印度坐船到中国来,将大乘佛教传到震旦(中国)”。史书记载,从海路入华的名僧有求那跋摩、求那跋罗、昙云竭、真谛等人。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在1998年确认以公元前2年伊存口授《浮屠经》作为佛教初传的历史标志。也确认,有少数热心传教的印度佛徒或通好使臣,商人、海客等,由印度泛海至安南,由安南沿海至合浦,由合浦而南流江,北流江、浔江而达古广信。再沿桂江北上中原。在古广信曾经流传一个民间故事,古时有一位碧眼虬髯的仙人(印度僧人)常在石头上坐禅念佛,他就是从天竺到广州传经弘法的始祖达摩。《中国佛学史》载述:由于交州(史称交趾,公元203年改称交州) 于印度相距不远,在南朝从事译经的僧侣中,很多来自古印度、扶南等国。
  佛教在东汉时刚从国外传入,中国人尚未很愿意接受佛教的学说,对佛教还有许多抵触甚至是攻击的情绪。正是在广信(今封开)这样一个当年的学术文化交流重心之地,出了一位叫牟子博的学者。他生于公元170年,汉献帝时随母从中原迁到广州,后来在广信(今封开县)落籍定居。他早年学习儒家经传,博览诸子百家之书。他对儒家和道家学说都非常精通。来到广信(今封开县)以后,更专心研究佛教学说。他以宾主问答的形式,写成了共三十七章的《理惑论》。他前所未有地第一次把佛教原称“浮屠”翻译为“佛”。且用儒家和道家的学说、观点来解释佛教教义,虽然和原印度的佛教教义有许多不相符之处,但却使佛教这一外来宗教中国化了,为佛教在中国的生根发展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正是牟子把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精华与佛教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牟子用他的《理惑论》确立了其将佛教中国化第一人的地位。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理惑论》的作者 “调和佛道儒,使三派并存”。 在黄权《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一文中,有这样的结论:“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是:源于扼两广要冲的封开,渐移三江总汇的广州,北上南北交通重镇韶关,然后扩散到全国。推动这个进程的重要人物是牟子……惠能及其弟子们”。
  不过,至于牟子之说,似乎学术尚在争论,异说纷纭。牟子博与牟融是否为同一人,尚无定论。《理惑论》原收在陆澄《法论》中,只知作者姓牟,无名字,书名下有一副题‘一云苍梧太守牟子博传’。似乎作者姓牟名子博,书是被看成为记传体。此后,《隋书》〈经籍志〉将此书收在儒家著录中。说《牟子》两卷,题为牟融著。牟融,是汉章帝时的太尉。收录在僧祐《弘明集》卷一的《理惑论》,作者题为汉?牟融撰,也是加注‘一云苍梧太守牟子博传’。另依书中序文所载,牟子博览经传诸子,后与母避乱于交趾,二十六岁时归返苍梧,执意不仕。又遭逢母丧,遂归依佛道。以有感于世俗非难佛教者甚多,为令世人明了佛教的真理,乃撰本书。不过,梁启超作《牟子理惑论辨伪》,批评它“内容既伪,文字也坏”,认为本书乃东晋刘宋时人所伪撰。吕澄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亦主张应属伪书。日本也有学者如常盘大定就认为是宋?治城寺慧通假托牟子的伪作。总之,异说纷纭,不一而足。
  古广信所传的佛教主要是禅宗及净土宗。禅宗系南朝宋末天竺僧达摩来华创立,以专修禅定(静心止念)而名禅宗。至五祖弘忍时分为南北两宗:北方神秀主张渐悟说,南方慧能主张顿悟说,有“南能北秀”之称。慧能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了佛教其它教派,乃尊为六祖。慧能门下有南岳怀让创曹洞、云门、法眼三系;青原行思创沩仰、临济两系。南宋后,惟曹洞、临济两系盛行中国,并流传到日本。
  净土宗又称“莲宗”,北魏山西玄中寺云鸾和尚立宗,以“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为典据,认为阿弥陀佛(即弥勒佛)是“三世”中未来世界的佛,与释迦牟尼和如来佛地位相等同。大力提倡凭借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唯一出路,以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为修行。
  在广州有“未有广州,先有光孝”,说明光孝寺在广州的历史地位。不过光孝寺早在唐初时,为鄂国公尉迟恭所建,但不是建在广州,而是建在广信。也就是说,广州的光孝寺前身是建在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所置的广信。去年,封开曾想恢复光孝寺,易名为“广莲寺”,可惜至今未竟。
  说到广信的光孝寺不得不提到唐代继玄奘法师(唐僧)后的第二位杰出高僧——鉴真和尚。玄奘法师西行印度求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佛学,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两人对国际佛教事业、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鉴真和尚已成日本律宗的创始人。
  鉴真和尚于748年第五次东渡不成,从海南返扬州途中,他知道广信佛教活动很兴旺,早在东汉末就出现了一位佛学者牟子,又是中国第一部佛学论著《牟子理惑》的诞生地,因此,他特意来广信传经说法。唐天宝八年(749年),鉴真率众僧徒及日本来唐留学人员荣睿、普照等共35人到达广信。当天,城内的僧、尼及乡绅父老等人,齐到码头迎接。62岁高龄的鉴真和尚,身披袈裟,手持锡杖,慧眼坚毅慈祥,在众僧的簇拥下,在一片喃喃的诵经梵音中,神仪内莹,妙相徐徐降兹码头,双掌合十,频频向欢迎的人群施礼致意。苍梧知县亲自奉迎,就在光孝寺设斋供奉。鉴真和尚即在光孝寺设坛进行讲经授戒。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记,即“为人民授菩萨戒”,鉴真在授菩萨戒中指出“……出家人自力更生,不要依赖化缘过日子,要以身作则,弘扬佛法,普渡众生”,鉴真还在广信传扬了独特的医学知识。一连几天前来听律受戒的人群日夜络绎不绝,这是广信佛教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事。
  唐初,广信“越人,信祥而易杀,傲化而偭仁。病且忧,则聚巫师.用鸡卜。始则杀小牲;不可,则杀中牲;又不可,则杀大牲;而又不可.则诀亲戚饬死事,曰‘神不置我矣’,因不食,蔽而死。故以户易耗,田易荒,而畜字不孳。” 柳宗元倡导佛教,更使广信一带佛教盛行。他四处搜罗僧侣,住持讲经布教,以感化周围广大壮族群众。寺中僧尼的食用均由政府无偿提供,后来为使寺内僧尼有固定长久的经济来源,柳宗元又以官府名义拨给寺院山林土地,让寺僧收租食用;“辟地,南北东西若干亩,凡林木若干本,竹三万竿,圃百畦,田若干畦。”柳宗元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广信地区佛教的发展。
  到了宋代,广信佛寺兴盛,已建有如光孝寺、冰井寺、开皇寺、庆云寺、广法寺、圆明寺等……尤其出了一位学问僧契嵩而闻名于世。僧契嵩字仲舆,他“诗如老杜”,“千年犹可照吴邦”,著有《镡津文集》存世。宋神宗任命他为相当于国家佛教协会会长的僧录司僧正之职。宋仁宗赐号“明教大师”。他受业、修持的广法寺占地广阔,专修有藏经阁,收藏有神宗、仁宗给他的书信、御札数十轴,成为全国佛教研究的中心。
  作为古广信初地的封开人杰地灵,贯通古代中国与西方的交通路线,素有“海陆丝绸之路”连接的交汇点的美誉。而具有支持佛教由海上通道传入中国的新论点丰富资料,也是顺理成章,意料之中的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