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究竟一乘宝性论》如来藏思想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郁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199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0年
  【文章标题】《究竟一乘宝性论》如来藏思想之研究
  【英文标题】A study on Tathagatgarbha Doctrine of Ratnagotravibhaga
  【文章作者】郑郁慧
  【指导教师】李志夫
  【文章页数】105页
  --------------------------------------------------------------------------------
  【中文关键词】转依|宝性论|唯识|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有垢真如|无垢真如|阿赖耶识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是以《宝性论》的“转依”思想作为研究探讨的主题。就历史背景与思想史的立场来看,《宝性论》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论述如来藏思想的代表性论书。如来藏思想萌于公元三世纪,盛行于四、五世纪,是从初期大乘进入后期大乘的阶段。当时主流的经典有所谓的“三经一论”,即《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与《宝性论》。
  关于“转依”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说明众生从生死到涅槃解脱的可能性。虽然在《宝性论》书里,并没有明显提到“转依”的方法或细节,但在其建立“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的基础上,衍生出另外一个思考的问题是:众生如何可能成佛? 也就是说,《宝性论》一方面主张“众生皆有如来藏”的普遍性格;另一方面强调众生有无量烦恼,前者为后者所覆盖而不能显露,唯有透过“转依”的过程,众生才能以觉者或佛的状态显现。
  此外,本文亦着重《宝性论》与唯识学派之“转依”思想的关系。两者皆以“转依”作为众生从烦恼到菩提的历程,并作为众生可以成佛的依据。所不同处是《宝性论》以如来藏为转依的所依,而唯识学派则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这也就导致了两者对“转依”论述的进路,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佛法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也是一种生活实践,本文的撰写是希望能够借着既有的文献数据,探究如何将“转依”这个概念落实到现实生命当中,真实地认识自我,以去除心中因妄想执着而生起的种种烦恼。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内容大纲
  第二章 《宝性论》文献之考察
  第一节 本论的作者与译者
  第二节 相关的译本
  第三节 本论所引用的经论
  第四节 现代研究的概况
  第三章 《宝性论》思想之渊源与内容
  第一节 如来藏思想成立的背景
  一. 与如来藏思想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 从心性本净到如来藏说
  第二节 如来藏与如来藏缘起
  第三节《宝性论》的内容架构
  第四章 《宝性论》之“转依”思想
  第一节 “转依”的意义
  第二节 “转依”思想的基础理论
  一.”如来藏”之语义分析
  二. 命题之义涵
  第三节 “转依”的具体实践
  一. 众生性为无量烦恼所缠
  二. 转杂秽身得净妙身
  第五章 《宝性论》与唯识学“转依”观之比较
  第一节 唯识学上的“转依”义
  第二节 “转依”在唯识思想中的地位
  第三节 《宝性论》“转依”观与唯识学“转依”观之异同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一. 工具书:
  水野弘元等编集,《典解题事典―—新.典解题事典第二版》,东京都:春秋社,1983年6月第二版第四刷。
  中村元着,《佛教语大典.缩刷版》东京:东京书籍株式社,昭和56年7月第三刷。
  荻原云来编纂,直四郎监修,《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上、下册,台北:新文丰出版,1988年5月再版。
  二. 经论部分:(按大正藏之册数顺序列举)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
  唐.菩提流志,《大宝积经》,《大正藏》第11卷。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2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卷。
  北凉.昙无谶译,《大集经》,《大正藏》第13卷。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第16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藏》第16卷。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卷。
  尊者世亲造,唐.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29卷。
  尊者众贤造,唐.玄奘译,《阿毘磨达顺正理论》,《大正藏》第29卷。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卷。
  护法等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大正藏》第31卷。
  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大正藏》第31卷。
  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佛性论》,《大正藏》第31卷。
  无着菩萨造,陈.真谛译,《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卷。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大正藏》第31卷。
  诃梨跋摩造,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第32卷。
  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大正藏》第43卷。
  唐.法藏撰,《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大正藏》第44卷。
  世友菩萨造,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大正藏》第49卷。
  唐.道宣撰,《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卷。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
  三. 中文专书:
  中村瑞隆着.译丛编委会译,《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台北:正闻出版,1988年6月。
  玉城康四郎主编.李世杰译,《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开展》,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4月再版。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市:天华出版,1992年1月。
  林朝成.郭朝顺等着《佛学概论》,台北市:三民书局,2000年2月。
  姚卫群着,《印度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年11月第一刷。
  高崎直道着.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台北:华宇出版,1986年6月初版。
  郭朝顺等着,《宗教与心灵改革研讨会论文集》,高雄道德院,1997年。
  谈锡永译,《宝性论新译》,香港:密乘佛学会出版,1996年12月初版。
  霍韬晦着,《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图书,1989年12月再版。
  释恒清着,《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1997年2月初版。
  释印顺着,《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1992年5月修订一版。
  释印顺法师,《胜鬘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年9月14版。
  四. 日文专书:
  小川一,《佛性思想》,京都:文堂书店,平成3 年5月第二刷。
  宇井伯寿着,《大乘佛教研究6.宝性论研究》,东京都:岩波书店,1979年2月第二刷。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Ⅰ》,京都:法藏馆,1988年12月第一刷。
  五. 英文专书:
  Brian E. Brown,The Buddha Nature:A Study of the Tathagatagarbha and Alayavijbana,Brown,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91。
  Diana Paul,The Buddhist Feminine deal:Queen Wrimala & the Tathagatagarbha Madison,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1980。
  E.Obermiller,The Sublime Science of the Great Vehicle to Salvation,Being a Manual of Buddhist,Acta Crientalia IX-3,4,1931,p81-306(Reprint,Shanghai,1941)。
  J.Takasaki,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 (Uttaratantra),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agatagarbha Theory of Mahayana Buddhism。
  Paul Griffiths,ed. Buddha Nature Treatise:A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Minoru Kiyota,Buddhist Books International,1990。
  Sallie B.King,Buddha Nature,N.Y., State Univ. of New York,1992。
  六. 博硕士论文:
  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以“缘起”“dhatu-vada”为中心之省察,政大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3月。
  林芳敏,《大乘止观法门如来藏思想之研究》,华梵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6年9月。
  郑以芳,《妄心之研究―—赖耶现象论与心理论的源起与发展》,文化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年。
  七. 期刊论文:
  方立天,《印度佛教心性思想述评》,《哲学杂志》第14期,第40-74页。
  李幸玲《六朝神灭不灭论与佛教轮回主体之研究》,《国研所集刊》第39号,台北市: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95年6月。
  李叔玲,《唯识学上转依义研究》,《慧炬》第266期,1986年9月,第26~31页。
  吴汝钧,《如来藏思想》,《狮子吼》第32卷.第11/12期, 1993年11月,第8-19页。
  徐典正,《论转依》,《中国佛教》第33卷.第9期,1989年9月,第8-16页。
  徐典正,《阿赖耶识与种子之关系研究》,《中国佛教》第31卷.第10期。
  陈水渊,《〈摄大乘论〉的“依他起性”初探》,《中华佛学研究》第一期,台北市:中华佛学研究所,1997年3月。
  叶阿月,《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清净说》《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23期,1974年10月,第117-184页。
  叶阿月,《“vijbana”(识)与”vijbapti”(表识)的研究》,《台大文史哲学报》第29期,1980年12月,页105。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中国学人》第6期,1977年,第39-54页。
  霍韬晦,《唯识五义》,《华冈佛学学报》第六期。
  释果海,《体认大悲心谈心理建设―—认识唯说转依之重要》,《中国佛教》第32卷.第12期,1988年11月,第15-19页。
  释恒清,《《佛性论》的研究》,《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1993年11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