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陈冠桥:试论佛教“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8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冠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提要:佛教,作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的解脱之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仰体系、哲学体系与价值体系。“平等慈悲"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理念。其现代价值日益得到充分阐发,本文认为把佛教“平等慈悲"理念运用于缓解人类社会矛盾,必将有助于提升人类的精神素质,满足人类的新需要,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平等 慈悲 和谐 发展 On the Practical Value of Buddhist Concepts of Equality and Mercy Chen Guanqiao   Abstract:   Buddhism, as the ultimate path to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of mankind, is a huge, sophisticated belief system, a philosophy system, and a value system. As a religious belief gradually accepted by billions of people, it has continued over 2500 years, and even particularly in China, it has gone through a history over 2000 years. That has demonstrated its consistent vitality and permanent value. However, we must be aware that the reestablishment and role of Buddhism in a future society are not only a huge difficult theoretical issue, but also a serious pressing one concerning practices.   The fate of Buddhism relies on her positive concern about the society, and its value consists in her impact on the human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Since its departure from the stone ages, the human society has made some unprecedented progresses. But we have noticed that the human beings have been provided the ability to destroy the earth and the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ne hand, the social progress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mankind themselv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nkind themselves have been a threat to the human society'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eanwhile, as we see, modernization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changes such as materialistic life, social system and mental conception. In the effort of modernization, the current society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various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he crisis of beliefs, the degradation of morality, and the lack of conscience. The severe deprivation of humanity has become a major barrier to human progresses and one of the sources of many social problems. That is an unprecedented superior historic opportunity for Buddhism, which regards the universe as a harmoniously functional unity and pursues the transcendence of life, to shape people's souls, and then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os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Equality and mercy"is a fundamental concept of Buddhism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os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the fundamental ethics of Buddhist doctrines, whose roles in the modern society have more and more recognized and enhanced. Equality addresses the respect to other people and other beings without discrimination. And mercy means unconditional concerns about other people and living beings. Equalit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ercy, and mercy is a moral representation of equalit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Buddhist “equality and mercy" as a key to solve social conflicts. Applying them to alleviate the social conflicts will definitely help improve the spiritual quality of mankind, satisfy their new demands, and then advance the society's peace and development.   引 言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必将加速推动东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碰撞和交融,也必将使不同宗教的交往和会遇日益频繁。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宗教对话,化解宗教冲突,也是摆在世界宗教徒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信仰危机、道德堕落、良心丧失等负面现象,精神的空虚,心灵的贫困,是一种人文精神危机,一种价值危机。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成为了当今人类进步的重大障碍,也成为人类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这给佛教提供了调整人的心灵,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空前的历史契机。通过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审视,我认为,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正契合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需要。   一、“平等慈悲"理念的内涵意义

  “平等慈悲"理念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原则,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伦理。平等是指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尊重;慈悲是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关怀。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   (一)平等观平等与差别相对举,是无差别的意思。远在早期印度佛教时期,出身于刹帝利的释迦牟尼就反对婆罗门坚持的四种姓制度,主张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姓平等",宣扬种姓平等观。后来佛教经论还宣扬佛、法、僧三宝,以及心、佛、众生三法平等的思想,认为三宝和三法各自在本质上是无差别的、一致的。佛教还强调众生一律平等,所谓众生平等,是指众生都具有佛性;众生无高低之别,不论亲怨,一视同仁;众生值得怜悯,对众生要有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心。佛教典籍还宣扬“平等大悲"的思想,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中国佛教也极力推崇佛教的平等思想,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 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佛教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张无情有性说,敬畏自然,珍爱自然,摄护自然;还宣扬众生与万物以解脱为终极目标,以进入清净、美妙、庄严的佛国净土为最高理想。这都表现了佛教平等意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神圣性。   (二)慈悲观与平等原则密切相关,佛教还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的博爱精神。佛教在缘起、平等的理念基础上,认为在宇宙生态大环流中,一切众生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人,山河国土则是我们生命的所依,我们应当怀着平等的心态,报恩的情愫,慈悲的心愿,给予众生以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对众生的平等、深切、真诚的关怀和爱护。      佛教宣扬“三缘慈悲"的思想,把慈悲的对象定为三种,进而归结为三类慈悲 :“悲有三种:一、众生缘悲,缘苦众生,欲为济拔。……观诸众生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而起悲心。……二、法缘悲,观诸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悲心。……三、无缘悲,观诸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而起悲心。……慈亦有三:一、众生缘慈,缘诸众生,欲与其乐。二、法缘慈,缘诸众生但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慈心。三、无缘慈,观一切法毕竟空寂,而起慈心。”

  《大智度论》还强调,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伦理原则: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智度论》,《大正藏》卷25下。   慈悲是佛教的特殊理念,它与有些流派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的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应当说,虽然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但佛教的慈悲观念、博爱精神,在思想上更具有感召力,在实践上更具有驱动力。因为佛教的慈悲富有实践性,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间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公益事业,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都发挥了滑润剂的作用,为弱势群体,为下层劳苦大众缓解了困难,减少了痛苦,带来了希望。   二、“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其现代价值日益得到充分阐发,并经创造性诠释后其作用开始彰显。把佛教“平等慈悲”理念运用于缓解人类社会矛盾,必将有助于提升人类的精神素质,减少人类的现实痛苦,满足人类的新需要,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   (一)协调人与人的矛盾,维护世界和谐与和平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人与人的关系重要问题有二:一是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利益冲突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动乱冲突,此起彼伏;更有甚者,近年来恐怖主义等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又日趋严峻。二是南北贫富差距更加扩大,世界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贫困,甚至饥寒交迫,难以度日。从理论层面来看,佛教“平等慈悲”理念,对于化解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佛教的平等理念强调人人本性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尊严的平等。平等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和平。佛教的人我互相尊重的思想,有助于人类和平共处,追求共同理想,建设人间净土。和平来自对人我平等的深切体认,和平从平等中确立,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和平是真正的、巩固的和持久的和平。佛教的慈悲思想体现了对他人的同情、关爱,也是远离战争,维护和平的。自从太虚法师大力倡导人间佛教以来,中国佛教一直关注世界和平,渴望世界和平,呼吁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当代佛教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在推动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南北贫富悬殊,一部分人的生活贫困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弱势群体和下层劳苦大众的生存,还将因此而构成动乱的根源,并直接威胁到地区和平与世界和平。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为化解这些问题提供了指针。佛教一贯重视慈悲济世,帮助人解除痛苦,给人以快乐。佛教的布施是重要的修持法门,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于人,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和智慧,为他人造福成智。当前两岸佛教都着力发扬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慈大悲精神,充分发挥佛教的慈善救济的功能,扶贫济困,施医送药,赞助“希望工程”,教化失足者和罪犯等等,使受救济者既得到物质的援助,也得到精神的提升。    可以预见,若能高扬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以及相关的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道德规范,使之普及于民众之中,渗透到各类人际关系之中,必将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诚信的关系。   (二)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和发展。如果说,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则不仅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赖以生存与延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全面的良好的保护。大量事实表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类有时也会走上一条与自然相抵触的道路,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甚至野蛮的掠夺,正在严重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变人类生息长养的生存环境,从而也就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目前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和尖锐性,但是在认识深度上有待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有待调整,而在这些方面,佛教“平等慈悲”理念也有一定的参照价值。佛教基于缘起论而高唱的尊重他者、尊重异类、尊重生命,众生一律平等、众生悉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观,从根本上承认他类生命的生存权利,这不仅和那种滥杀异类、任意糟蹋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径不同,也有别于那种以为保护环境是人类对弱者的怜悯、恩赐的观点。佛教的众生平等观,既和“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也有别于“环境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基于众生平等的理念,佛教还提倡素食、放生等行为,这既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精神康泰、清心少欲、澄心静虑,也有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可见,若将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应用、落实于生态学,无疑将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生态伦理学说。   结 语

  总之,当今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及其引发的矛盾,关乎整个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涉及社会、经济、制度,也涉及科学技术,还涉及人类的心智。佛教可以从某些方面提供世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所缺乏的解决思路,这就是高度重视人自身的心灵建设,以调整人的价值取向,改变人的心态,转换人的意识,提升人的智慧,从而有助于人类社会诸多矛盾、问题的解决。由此,我们还想再次强调,佛教“平等慈悲”理念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就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的思想资源并作出应机应时的阐释,需要不断加强对现代社会的关注,需要对社会新出现的重大问题作出及时的应对。我们认为,佛教“平等慈悲”理念无疑是具有现代价值的,而佛教“平等慈悲”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真正落实和充分展示,关键在于人们的努力,也有待于人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吕 澄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年   《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 智敏上师著   《法雨清流》 夏坝仁波切著   《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   《大乘义章》,《大正藏》第44卷   注:   1 《古尊宿语录》卷33下,中华书局,1994年。   2 《大乘义章》卷14,《大正藏》卷44,743页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