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大理地区的重要文献和著作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理在唐代以前没有什么文献和著作,有关大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主要以传说的形式保存下来。从唐代开始,始有用汉文记载大理历史和地方风土人情、风物的文献和著作,同时,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本地少数民族文人开始用汉文写作,有了自己的文献和著作,如《南诏图传·文字卷》《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国史》等,其中《南诏图传文字卷》保存至今。明代,大理的文人开始用汉字记白语,有了白文著作,“白”在明代都作“棘’。自唐以来,特别是明清两朝,大理的地方文人辈出,举人、进士层出不穷,文献和著作颇丰。新中国建立后,文人象雨后春笋一样地兴起,科技、文化、教育等事业繁荣昌盛,反映大理的文献和著作不断问世。
  《旧唐书,南诏传》后晋刘响等撰。《旧唐书》共200卷, 右中华书局标点、百袖本、武英殿本等版本,其中常用的是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卷192为《南诏传》,该传仿照 《史记》、《汉书》体例,把南诏的事迹集中地编成专篇,资料多采用南诏初期的史事和其他书籍,均为第一手资料,但编者 未加考证,故时有错误。所记载的南诏资料,贞元以前史事较详,元和后较略。这是研究南诏史最早的正史材料。 《新唐书·南诏传》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有225卷,本书卷222是《南诏传》、《南蛮传》,是专门记述南诏史事和境内民族的专篇,分上、中、下三部分,前两部分记述南诏事迹,后一部分记述南诏境内的各个民族。此传增加 了五代时期难以见到的很多资料,共1万多字,而《旧唐书· 南诏传》仅有2300余字,所增加的资料有南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及风土制度等,多摘录自樊绰《云南志》、徐云虔《南诏录》诸书。是研究南诏历史的珍贵资料。该书有中华书局标 点本、百衲本、武英殿本等版本。
  《新唐书南诏传笺证》王忠著,中华书局1963年3月出版,9.7万字。本书以《新唐书·南诏传》为纲,汇录有关南 诏资料,进行辨伪勘误等考订工作,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推 测性意见,对了解和研究南诏史有一定的帮助。
  《宋史·大理国传》元代脱脱等撰。《宋史》共496卷,是24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历来以卷帙浩繁著称。其中卷488为《大理国传》,是记载宋代大理国史事的专篇。《大理国传》约有文字700字,记载了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至政和年间大理国使者向宋王朝人贡之事和宋王朝封大理国王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等官职的情况,以及南宋时期,大理国和南宋王朝来往的情况。资料十分珍贵。《宋史》有中华书局标点本、百衲本和武英殿本等多种,可供参阅。
  《蛮书》有10卷,唐代樊绰撰,一名《云南志》,《永乐大典》题作《云南史记》。这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唐代有关南诏历史的专著,是研究南诏时期云南各民族历史的重要典籍。《蛮书》的篇卷计分云南界内途程第一、山川江源第二、六诏第三、名类第四、六俭第五、云南城镇第六、云南省管内物产第七、蛮夷风俗第八、南蛮条教第九、南蛮疆界接连诸番夷国名第十等内容。史料多摘录自已佚袁滋《云南志》,资料翔实、具体和真实。《蛮书》现存有明清时期的多种木刻本。
  《蛮书校注》(唐)樊绰撰,向达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5月出版,文中有图表,25.8万字。另又有云南大学文法学院丛书本。向达于1939年来云南,至1942年完成初稿写清本,以后又经过20余年的修改补充,完成此书。是书校注比较精辟,书未有附录、系表、地图、参考书目等,是研究云南民族历史特别是南诏史的重要资料。对樊绰《蛮书》进行校注 或校释的还有赵吕甫《云南志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出版)、木芹《云南志补注》(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出版)一等,可以同时参考。
  《云南志略》共4卷,元代李京撰。这是云南最早的地方志书之一,成书于大德七至八年(公元门仍-1304年)间, 当时李京任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此书未刊行,仅有钞本,到明代中叶以后失传,但是书4卷均著录于云南明代诸方志和王 析《续文献通考》《说郛》等史籍之中,后又辑出。是书中的《云南总叙》中,记录了南诏、大理诸王的世系名号、溢号、 年号及其在位年数等史事,十分珍贵,是研究南诏、大理国的 重要资料。
  《大理行记》共1篇,元代郭松年撰。元世祖至元年间,云南行省成立,郭松年因事到云南并到大理,将在大理的见闻及感受写成《大理行记》一文。当时距元兵进入大理大约30年,大理基本保存大理国统治时期的情况不变,由于段氏统治大理300多年留下的记录很少,《大理行记》即成为研究大理地区民情风俗的重要史料。一此文全文收入《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艺文志》,其后云南的志书均将此文收入。
  《大理行记校注》(元)郭松年撰;《云南志略辑校》(元)李京撰,王叔武校注,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民族调查丛书。这是有关《大理行记》、《云南志略》两书的校订、注释的合刊本。《大理行记》记述元初大理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山川、风物、民族及南诏、大理国的佛教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云南志略》记载了南诏和大理国的世系纪 年及云南的地理、风物、物产、民情风俗等。两书是研究云南南诏、大理国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
  《棘古通纪》 又名《棘古通》或《棘古通玄峰年运志》,是用汉字记白语纪录南诏、大理国史事较早的一种地方史籍。 “棘”字又作“白”,同音异体字。此书形成于大理国时期,后失传。明代杨慎懂白语,用张云汉藏本《棘古通》为底本,译为汉语,定名为《滇载记》一留传至今。
  《棘古通纪浅述》是最后演绎《棘古通》的一部云南地方史书,将云南历史延续记载至明末清初。原书系手抄本,无撰者姓名,为剑川赵氏家藏钞本,1953年土改时,收归云南 省图书馆。此书多数内容都与大理有关,如《蒙氏世家谱》、《大理国纪》、《十一总管》、《苍山十九峰名义》、《十八溪名义》、《鸡山志》等,都是记载大理历史和风物的,是研究大理历史的珍贵文献。
  《棘古通纪浅述校注》 尤中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3月出版,12万字。校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书末附录 《南诏图传·文字卷》全文,可供研究参考。
  《西洱河风土记》唐代梁建方撰。此书是唐右武将军梁 建方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率领蜀十二州兵到西洱河招降了河变首领杨敛之后;把征松外蛮和招降西洱河两地的见闻撰录成调查报告,以后先后收录于《通典》、《新唐书南蛮传》、《通鉴》、《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诸书之中。 后由林超民进行精校,编入《云南史料丛刊》第22辑,定名为《西洱河风土记》。
  《南诏野史》此书有诸种版本,最初为明代昆明人倪辂辑,成书于明万历年间,随后以此书为底本,有数种改订本。先后有阮元声《南诏野史》改订本、胡蔚《南诏野史》刻本增订本、王崧《南诏野史》刻本等。今存《南诏野史》诸种版本中,以胡蔚、王崧两个刻本所收内容最详,流行最广。书中主要部分有南诏历代、段氏总管、明代纪事等,多为明代以后研究南诏、大理国、段氏总管的史书所采用。
  《南诏野史会证》 (明)倪辑辑,(清)王崧校理,(清) 胡蔚增订,木芹会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33 万字。此书汇集各方面成果材料,以南诏、大理国500多年社会历史发展为主线,重点对洱海区域的统一、南诏前期的社会经济制度、苍洱会盟和影响、异牟寻的改革、白族的形成、蒙氏王族的民族狭隘性、蒙、郑、赵、杨、段的更迭是改朝换代、大理前期与南诏一脉相承、云南政区的重大变迁、民族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等 10个问题进行笺证,为研究南诏、大理 国史打开思路。
  《徐霞客游记校注》(明)徐弘祖著,朱惠荣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上下册,其中上册附徐霞客像,清代版《徐霞客游记》书影、徐霞客手迹以及有关徐霞客的文物等附图黑白照11幅,全书97.6万字。《徐霞客游记》 共10卷,其中第5卷-10卷为《滇游日记》,大理占了4卷。大理旅游部分,内容极为丰富,从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 到植物:一特产及民情风俗的考察,特别是对苍山、石宝山、鸡足山等名胜考察极为仔细,资料翔实丰富,为后人研究徐霞客 所经地区特别是大理的自然地理和风景名胜以及风情民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校注者从1977年-1983年历经7个寒暑始完 成校注工作,在原稿川余万字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标点。校注,共增加了20余万字的资料。校注资料丰富,补充资料 珍贵,有助于读者阅读原著。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共130卷。这是一部著名的地理书,也是一部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此书按明末清初政区分类,有州县山川、关隘、古迹、地势的险要,还有历代地理的变迁等,引用资料都有出处。该书卷 117 卷为大理府部分,包括今大理州所辖的各县市,详细地记述了这些府州县境内的山川、城镇、名胜古迹,资料翔实可靠,为我们研究明清大理地区的政区、地理和名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白国因由》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大理圣源寺住持增寂裕刊刻,所载为观音开辟大理的十八化神异传说故事。所载神异传说事,多见于《纪古滇说集》、《南诏原始》及万历《云南通志》诸书,为民间传说,有英文纪录(用汉字记白语),至此译成汉文为《白国因由》。观音十八化中的有关南诏部分,最早已见于《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原书版本存圣源寺,“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4年,大理州图书馆将《白国因由》重排铅印,作民族历史文献保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