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泰山宗教文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泰山宗教文化
  泰山宗教的内容琳琅满目:中华传统文化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教,都在起源阶段就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山经历了三教的兴起、繁盛、衰落的全过程。颇具地方色彩的民间宗教也在泰山广泛传播,经久不息。凡此种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泰山宗教文化。可以说,泰山宗教文化在泰山文化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一、泰山宗教基本情况
  泰山古有“神州”之称,“济南府人全,泰安州神全”。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泰安道观佛寺遍布全山,炼师羽士不乏其人,善男信女寒暑不绝。
  历史上,泰山主要有儒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长期以来,它们在这里共存和发展着,以至今天仍庵、观寺院、教堂并存,有“泰安三步一庙”俗话。据调查,新中国成立以前,泰山有400余处庙宇,仅见于《泰安县志》记载的大庙就有188处。约占泰城面积的一半以上。
  泰山宗教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宗教历史悠久,古神今神都有。
  神话是宗教的土壤,是宗教的前史。关于泰山,有许多古代神话,自然神、始祖神兼有之。如泰山玄女、西王母、夷人祖神伏羲、不屈的战神蚩尤、风神飞廉与穷奇、神射手后羿等等。后来又增加了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神祇,以及众多民俗神。
  第二、教种齐全,在中国流传的正规宗教几乎在泰山都有痕迹。
  如佛教有著名的普照、灵岩、朗公、神通、竹林诸寺,供奉释迦牟尼、弥勒、药师、观音、文殊、普贤、韦驮、罗汉等。
  道教宫殿有岱庙、王母池、斗母宫、关帝庙、碧霞祠、三官庙、老君堂、地主祠、阎罗祠等,所祀神仙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真人、太上老君、西王母、后土、地主、东华帝君等。
  为纪念儒教鼻祖,泰山上下都建有文庙,主祭孔子、亚圣(颜回、子思、曾参、孟轲)、及“十二贤人”。
  到了近代,泰安城又兴建基督教堂和伊斯兰教堂,拜祀上帝和真主。这样世界三大宗教,泰山都有了。
  第三、三界(天界、地界、人界)神全。
  如玉皇、天尊、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八仙等,属天神序列。而后土、城隍、酆都大帝、阎王等,属地神序列。象三皇、人祖、泰山老父、孔子、颜子、鲁班等,属于人神序列。
  总之、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泰山神包容的范围都是深远广大的,这种古今兼备、天人合一的神谱结构,在中外名山中绝无仅有。
  二、泰山与道教
  1、道教简说: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等神山,并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业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系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泰山是神仙方士的发源地,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來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時期,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時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黃帝、老子之名來开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黃老道”
  秦汉封禅加速了神仙学说与黄老道思想融合,从而为道教思想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
  在东汉末年,朝政黑暗,官逼民反,天下大乱。公元184年,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梁、张宝称“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率领太平道信徒,以黄巾为标记,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联络旗号,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大起义”。
  在张角组织太平道活动时,另一个大巫师张陵在四川和陕西创立了“正一盟威道教”。正式把老子《道德经》作为传道经典,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用叩头思过、符水治病等方式争取群众,发展教徒。制定了一系列宗教仪式,建立了24个以“治”为名的信徒组织。因凡是入道信徒都要交五斗米,因而道外人称之为“五斗米道”。张陵被信徒奉为“张天师”
  黄巾起义失败之后,“正一盟威道”吸收了太平道的教义和部分仪式,更有效地组织道民,利用天下大乱之机,在汉中地区建立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宗教割据政权。后来,继任天师的张鲁(张陵的孙子)投降曹操,正一盟威道随之发展到全国,其他以巫术为主的民间组织,迅速与道教融合。从此,道教正式以公开合法的宗教组织登上历史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士族、读书人也纷纷信奉道教,甚至连一些皇帝也成了道士。道教的神仙系统、传承制度、宗教规戒,斋醮科仪、服饰法器、符箓样式等逐渐定型。
  隋末大乱,一大批道士宣称李渊父子是太上老君子孙,“真君度世,李氏当王”,道士魏佂等人还亲随左右,为唐朝建国立下大功。唐朝,以道教为国教,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都曾大力崇尚道教。道教进入了空前的鼎盛时期。
  元时,佛教影响增大,在皇帝主持的佛、道三次大辩论中,道教三次辩败,以致道经被焚,宫观被毁或改作佛寺,一大批高级道士被勒令剃发为僧
  明清时期,道教不再受封建王朝重视,各派渐渐失去生机,
  2、道教与泰山
  道教传入泰山始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时张陵创五斗米道。其间,张陵弟子崔文子上山采药炼成“黄赤散九”,于瘟疫流行时救人万计。从此,道教在泰山开始传播。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士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
  在泰山修炼过的著名道士有崔文子、张炼师、邱处机、张三丰等几十人。
  3、道教对泰山的设计
  秦汉封禅泰山,出谋划策的是方士,唐宋封禅泰山,张罗其事的是道士。由于道教把持了封禅这一国家大典,道教也就成了泰山的显教。从岱麓至岱顶,山阳这条中轴线上的形胜之地,基本上都成了道教的据点。
  道教对泰山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文化设计。
  (1)它按照“君人南面”这一政治文化要求,否弃了北坡和东坡两条登山路线,而
  利用南坡的三个断层台阶设计了三重天的天堂,并顺着中溪的山谷,依山就势修筑了一条中轴线,从而使登封泰山的路线完全符合中国政治文化的要求。这条中轴线强化了泰山本来就有的稳重、平衡、对称的山体形象,符合中国人朝天心理的需要。
  在中轴线上,道教通过各式各样的庙宇、楼阁和牌坊的点缀,呼应,把一座自然山改造成了一座充满宗教意境和园林意趣的文化山。
  其中,南天门天梯的改道和摩空阁的建设是泰山人文改造中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十八盘最后一段原先是往东折向碧霞祠的钟楼之下。这种设计一是利用了天然山涧,二是缩短了登顶的距离,三是减缓了最后一段路程的坡度,从效率看是无可厚非。
  但是,元代道人张志纯取直了十八盘的登山路径,让中轴线在最后几百米对准飞龙岩和翔凤岭的山垭迎难而进,笔直向上。
  这样,虽然增加攀登的难度,却强化了朝天的宗教心理和身体体验。它又在山垭处营造了一座体量并不很大的摩空阁,使之成为天梯的一处收煞,成为天堂的明确标志。有了南天门摩空阁,朝天的人就有了一个目标,“朝天神曲”也就有了一个戛然而止的强劲音符。
  (2)道教根据远古信仰中的“中国人死者魂归泰山”和“泰山治鬼”的说法,巧妙利用泰山的地形、地貌,把泰山塑造成了一个包含天堂仙界、人间闹市和阴曹地府的完整宇宙。
  首先,把泰山神神性二元化。泰山神即主生,又主死。
  道士张志纯在蒿里山建祠,使之成为地府。
  4、道教在泰山景观建筑
  5、泰山神与碧霞元君
  泰山神又叫东岳大帝。是道教中的重要山神,山神原来并无封号,以山为名。公元725年,唐玄宗东封泰山时,始封泰山神为“天齐王”;
  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泰山为“仁圣天齐王”,公元1011年,又晋封为“天齐仁圣帝”,公元1291年,元世祖再次加封泰山为“天齐大生仁圣帝”。于是泰山由山变神,由神变王,由王变帝,其地位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泰山神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道教产生后,纳入道教神祇系列。
  在现存岱庙的《五岳真形图》碑上,刻划有五岳的象形符号,并给五岳山神的职司进行了分工。
  分给泰山神的职权最大:“主于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也。”,“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宗伯也。”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改革封禅制,由帝王封禅转而为遣官致祭。公元1370年,在岱庙立碑正名,去掉了泰山神的一切封号。
  封号虽然去掉了,但东岳大帝的称呼仍历代沿用。自明代之后,又称泰山神叫“黄飞虎”,在明人许仲琳所编《封神演义》中,第99回“姜子牙归国封神”中,姜子牙将西周
  与商作战中死去的365位英雄均封为正神,其中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
  由于泰山神的神威上通天庭,下连地府,所以历代帝王纷纷朝拜泰山,乞求保佑。公元1748年春,乾隆奉皇太后首谒泰山神时,在岱庙内举行隆重三献典礼。开始是迎神,乐奏“迎神祈丰曲”,帝上香三次,行二跪六叩之礼;接着是初献,乐奏“初献华丰之曲”,帝跪听读祝官宣读乞求泰山神保佑帝座永久、天下太平的祝文,再捧刻有祝文的祝板跪放于帛匣内,行三叩头礼;初献礼毕后,乐奏“亚献兴丰曲”,献爵官将盛有御酒的爵献于神案上,帝再行叩礼;
  亚献礼毕,乐奏“终献仪丰曲”,礼官将御赐祭品均陈列于祭案上,帝再拜;终献礼毕,乐奏“送神赐丰曲”,帝行二跪六叩之礼,各礼官捧香、帛、馔等祝礼依次送入燎炉内焚烧,供泰山神享用。
  因泰山神是皇帝拜谒的最尊贵的神,所以历代帝王对泰山神像也备加重视,屡经修饰。隋文帝时,在岱庙内置大石像,唐代更为玉像,金代雕为白玉石像,明清为铜胎泥塑像。神像偶屡毁,1928年像毁,1944年重塑,1966年再毁,1984年又塑。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泰山圣母、泰山娘娘、泰山奶奶。”宋真宗皇帝封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则称“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为“真人”,女子则为“元君”;泰山老母上通乾象,降灵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据《岱览》载:秦始皇封禅泰山时,丞相李斯在岱顶发现一尊石雕女像,遂称“神州姥姥”,并进行祭奠。宋真宗封泰山时,因浚疏山顶泉池,发现了一尊损伤了的石雕少女神像。真宗令皇城使刘承珪更换为玉石像,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在池边建石龛保护,建昭真祠(今泰山碧霞祠)进行祭奠,其泉源就叫”玉女池“了。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
  一说碧霞为东岳大帝之女。此说晋时已有之,最早见于张华《博物志》、晋干宝《搜神记》。
  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
  —说为汉代民女石玉叶。
  一为汉仁圣帝前的玉女说。
  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在民间广为流行宣扬叙述泰山娘娘灵迹的《泰山娘娘宝卷》,道教也奉为教门经籍,纳入道书之列。
  碧霞元君的称号,也并非泰山娘娘的独有,南方的天妃顺懿夫人也有此号,《封神演义》又说余化龙为主痘碧霞元君。直到近代,碧霞元君之名才为泰山娘娘专有。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信徒以之为奉神,祷之即应。
  泰山的景观有许多关于泰山老母的传说
  另外,民间传说的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不仅在泰山有上、中、下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留存至今的大型元君庙有山西太原、山西晋城、山西蒲县、山西万荣、河南新乡、陕西西安等7处。
  泰山碧霞祠奉祀碧霞元君、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其神三位一体。或说皆为元君化身,或说系三姊妹,或说眼光、送子两神为元君下属。传说眼光娘娘主治眼疾,又演化为无病不治。也有说眼光娘娘主光明的,延伸为主宰人的前程,所以求富求贵求平安者不乏其人。“送子娘娘”,顾名思义即赐子的神,而且她还能保佑儿童健康成长。泰山有“拴娃娃”、“压枝(子)”习俗,都是此信仰的流演。
  碧霞元君的圣诞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日,一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是时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庙观均要举行隆重的庆典。
  据传,唐代泰山女道士张炼师,久居玉女池,说明那时就有不少人祭祀泰山老母。到宋就兴盛起来。苏辙诗”车途八方至,尘飞百里内”。
  明农礼部尚书和文阁大学士王锡爵,在《东岳碧霞宫碑》中描绘了人们朝拜泰山老母的盛况。“齐鲁道中,顶斋戒弥陀者声闻数千里,策敝足茧而犹不休,问之,曰:‘有事于元君'。问故,曰:‘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
  清人韩锡胙在《元君记》中说:“统古今天上神祇,首东岳,东岳祀事之盛,首碧霞元君……自京师以南,河淮以北,男妇日千万人,奉牲牢币喃喃泥首下。”
  明朝史学家王世贞在《游泰山记》中更是绘声绘色的描写了冬夜朝山的盛况“其初游泰山为正月底,夜宿岱麓,半夜推开北扉而望,宛如一条长长的白绢,自山趾上至绝顶;又似聚集了数百斛萤火虫于囊中,光熠熠不定。问其情况,原是士女礼土元君者,手提灯笼,鱼贯而上。其颂祝之声,隐隐可以听到。
  泰山碧霞元君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尤其是明清以来,她在民间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泰山主神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是泰山精神的象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泰山奶奶,为什么古代民间十分崇拜泰山奶奶呢?
  泰山与佛教
  1、佛教基本情况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
  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于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于社会环境,而是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
  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所以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和修持戒、定、慧三学,才能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就叫做“涅槃”或“解脱”。
  公元前三世纪,由于阿育王的信封,佛教在印民间内外得到广泛流传。公元二世纪,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扶持下,佛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
  2、佛教传入泰山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接着,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中元年(公元56年)东封泰山;继而汉章帝刘炟于元和二年(公元85年)、汉安帝刘祜于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均二月东巡至岱宗,烧柴望祭山川。于是泰山开始有了佛教。
  据《高僧传》载,公元351年,高僧朗公在泰山东北麓的昆瑞山创建了泰山地区的第一个佛寺:朗公寺,并讲经布教,很快发展到“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由于朗公“孜孜训诱,劳不告倦”、“戒德冰霜,学徒清秀”,朗公寺很快成了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
  前秦国王符坚、北魏太祖皇帝、后燕慕容德都很支持朗公。
  隋文帝杨坚将朗公寺改名为神通寺。
  佛教在泰山历经魏晋南北朝四五百年,寺院渐多,古迹遍布,随后创建了灵岩寺、神通寺、光华寺、普照寺及谷山玉泉寺等。
  泰山经石峪和徂徕山映佛岩刻上了举世闻名的《金刚经》、《大般苦经》、《般若波罗密经》等经典梵文。
  泰山北麓佛慧山黄石崖上,分布着石窟摩崖造像85尊
  由于佛教的发展,佛经的翻译与研究也日渐发展,使佛教到隋唐时进入鼎盛时期,泰山相继又创建了藏佛寺、资福寺、法华寺、竹林寺、无封寺等禅院。
  作为泰山佛教活动中心的灵岩寺为唐大臣、史学家李吉甫誉为“域中四绝”之一。其间,石窟造像活动也达到了高峰。岱阴玉函山及龙洞绝壁上都有隋代造像。灵岩寺方山证盟殿内刻有唐代释迦牟尼坐像。
  岱阴神通寺千佛崖,有大小唐代造像220尊,丰满健美,慈祥和蔼。尤为明显的是南端石窟内唐太宗之像。
  宋代时,因宋真宗封泰山后道教极盛,泰山神被捧为“天齐仁圣大帝”,泰山老母也开始争占地盘,故使佛教处于低潮。宋之后,佛教某些基本教义为儒家所吸收,这时泰山道教也并融儒释,又加泰山儒学历代不息,故使佛教时兴时衰,但
  在泰山仍有很大影响。金代岱阴佛爷寺大兴修建,金章宗皇帝赠额:“玉泉禅寺”。
  明永乐间,高丽僧满空和尚航海来中国,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登泰山访古刹,重建竹林寺,复驻锡普照寺,四方衲衣受法者数千人。清康熙间,诗僧元玉卓锡普照寺,又大加拓建。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曾遇到多次灭佛事件,教徒称之为“法难”。大的灭佛事件有四次: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运动。这几次灭佛运动对泰山佛教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下令于全国废佛。这时灵岩寺寺殿尽毁;
  北周武帝在位时下令“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武帝仍令齐境内尽毁佛教,北方寺像扫地悉尽。泰山经石峪大字刻制时,恰逢此次灭佛运动,遂中途而止,所以金刚经文未能完成。
  唐武宗(公元840-864年)时实行灭佛。凡毁寺4600余,归俗僧尼26万人,收良田数千万顷、奴婢15万人。如今岱庙所存唐代经幢chuáng上记述了这次灭佛运动对泰山及泰山周围的影响。
  五代后周世宗(公元954-959年)限制佛教发展,裁减寺院,严禁私自出家。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废寺3336所。
  3、泰山上的佛、道之争
  1985年在人迹罕至的岱顶舍身崖下,意外地发现了一躯摩崖造像。内雕文殊菩萨骑狮子,南向。根据风格判断,是距今1600多年的北魏时期所造,这是泰山顶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的佛像,这种地点的选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佛教在泰山的处境和地位。
  4、泰山现存著名佛寺
  泰山现存著名佛寺有灵岩寺、普照寺、谷山玉泉寺、竹林寺及四门塔、经石峪等佛迹。
  灵岩寺位于山东济南市长清县方山(又名玉符山)之阳灵岩峪中。据载:朗公351年在泰山琨瑞山创建神通寺后,常到方山“讲经,曾使得猛兽归伏、乱石点头”;后来朗公又率众来方山开山建寺,取名“灵岩寺”。北魏太武帝446年灭佛法,寺院被毁。至520年法定和尚又在方山之阳甘露泉西侧重建灵岩寺,寺院初具规模,法定被誉为“开山第一祖”。唐贞观年间(627~649年)高僧慧崇将寺院迁至西南山麓。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始移建于现址。
  从整个山东来说,灵岩寺在佛教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泰山的历史也是包含有灵岩寺的一部分,灵岩寺本身就是泰山的一个延脉,当时的佛教在山东是非常兴盛的,唐宋时期记载,灵岩寺的僧众,最多时要达到上千人。
  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到泰山封禅时,曾住毕于此,宰相李吉甫把灵岩寺和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七霞寺合称为域中四绝,并且置于四绝之首,足以说明灵岩寺在当时的声望。
  佛像周围,充满人间气息的罗汉塑像,却独树一帜,这些比真人稍大的罗汉,
  大多是宋代主持灵岩寺的妙空禅师,公元1124年在苏州塑成后运到这里的,原有500尊,现在只剩下40尊了。
  灵岩寺墓塔,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墓塔167座,墓志铭81块,墓塔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类型之丰富,造型之优美,在中国塔林中实属罕见,尽管数量仅次于少林寺,但是灵岩寺的石塔林比少林寺的砖塔林更有特色。
  规模庞大的灵岩寺墓塔林,为研究中国的佛教历史,和墓塔建筑艺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这里墓地的阴森气氛,已被建塔人的创造性所冲淡,漫步塔林,犹如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这些埋葬着1300多年历代主持高僧骨灰的墓塔,标志着佛教在泰山绵延不绝的历史。建于1200年前的慧崇禅师塔,是塔林中最早的一座,也是灵岩寺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塔身为全石结构,高5.3米,东西两侧各有半掩式假门,东门中雕有一执仗老妪做推门而入状,西门中雕有一年轻女子做出门状,这一老一少,一进一出,也许象征着佛教的人生轮回转世。
  辟支塔辟支塔挺立於千佛殿西北部的萬山丛中。辟支塔始建於宋代公元994年,历時六十三年。塔高五十四米,是八角九層的楼阁式磚砌建筑。一至四层为空心,由塔心柱设登塔楼梯,可循級而上。自第五層起,塔心柱与外牆合二為一,成為實砌塔体,上下塔梯口處在塔体平檐,要在出口處平檐上向右繞轉九十度,才能登臨上一層的塔梯入口
  辟支是佛的称呼,意为“独觉”。塔的下部为石砌基,四周雕有阴曹地府和各种酷刑,估计和泰山地狱传说有关 灵岩寺在唐宋之后,一直是禅宗的五宗之一,朝洞宗的重要寺庙,朝洞宗后来传到日本朝鲜,灵岩寺的名声也就随之东渡,今天仍时常有日本和朝鲜,前来祭拜灵岩的僧人。
  泰山佛寺为避免与道教争锋,选地一般都在岱阴或泰山的西北麓或东南麓,建在泰山之阳的只有两座,而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位于环山路北、凌汉峰前,取“佛光普照”之意而得名。依山而建,涧溪环绕,清人有“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寺创建于六朝,或传创建于唐。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组成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
  山门前高台垒砌,石狮对峙。门上悬匾。匾曰:“长松筛月不辨今古,黑豆未芽何分儒佛”
  中有明正德年间《重开山记碑》,介绍高丽僧满空航海到中国后重建泰山竹林寺、普照寺的概况
  又有清光绪年间《重修普照寺碑记》,记清初名僧元玉等人住持事迹
  六朝松,相传为1500年前的六朝遗址,松干粗大肥壮,无数长枝盘曲四伸,倘若能在月夜到此一游,月光透过树冠,如同碎银铺地,别有一番情趣。松下的筛月亭,取的就是古诗长松筛月的意境。
  康有为诗
  “岱宗尚有六朝松,凌汉峰下青未了。慎勿雷雨化龙去,折取一枝度群峭。”
  郭沫若诗
  “六朝遗植尚幢幢,一品大夫应属公。吐出虬龙思后土,招来鸾凤诉苍穹。四山有石泉声绝,万里无云日照融。化作甘霖均九域,千秋长愿颂东风。”
  一品大夫松,本名师弟松,是李修和尚入庙时所植,李修亲切的称呼它为师弟,并且还写过一首很动感情的诗,“僧栽松,松荫僧,你我相渡如同生,松也僧,僧也松,依佛门论弟兄”,这棵当年幼小的师弟松,由于李修和尚倍加爱护,后来长得气度不凡,有人叫它一品大夫。
  研究一下元玉,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佛教在泰山的最后演变。作为佛门弟子,元玉在这片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所追求的就是援儒入佛,他在普照寺重修碑的碑文中写到,儒家仁厚德即释氏慈悲心,所以他开堂说法,
  总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元玉认为:“忠臣孝子之心即佛心也。”力图把出世主义的佛教,变成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世俗宗教,“引泉种竹开三戒,原是归如尽五贤”,筛月亭上的这副对联,明显的点明了元玉要把佛教归入儒家门庭的愿望。元玉有一段关于泰山的名言,表达了儒家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理想:愿天下人泰,泰山世世泰,愿天下人安,泰山世世安。若是一人不安,便是泰安不安,若是一人不泰,便是泰安不泰。
  元玉主持普照寺数十年,其起床后烧三瓣晨香,第一瓣香不是敬佛祖,而是祝皇上万寿无疆。元玉自称“虽已为佛氏之徒,然不能轻忘孔氏之道,以为诸道之根本指归”。时人评价元玉“其行释也,其性儒也。”
  元玉“援佛归儒”,一方面反映了三教融合的关系,斗母宫既供道教之元君,又供佛教之菩萨,徂徕山二圣宫,孔子、老子共享香火的原因。
  四门塔景区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地处柳埠国家森林公园。气候属季风气候,地形属山陵地形。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郎公和尚曾在神通寺做过主持,景区内有隋代的四门塔,唐代的千佛崖和龙虎塔,唐以后的主要遗迹有元、明、清代的碑刻、故墓、塔林、涌泉、瀑布、竹林;景区内的金牛山空中花园,每年夏季为夏令营基地和农业生态游基地。
  四门塔
  位于济南历城县柳埠村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东侧。此塔为隋大业七年(611年)所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单层方形石塔。塔建于5.5亿年前的寒武系页岩之上,塔身为当地大块石岩砌成,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明清以来习称“四门塔”。
  塔顶有二十三行石板层层收缩迭筑,成四角攒尖锥形。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等构成塔刹。塔室中心有方形塔心柱,16根三角形石梁顶住塔顶。
  龙虎塔因雕有龙虎而得名,与四门塔的深厚方拙相比,龙虎塔生动华丽,四周刻有火焰纹样的券门,门两侧雕有一手持剑,一手托塔,脚踩夜叉的四大天王像,门上和四角有罗汉、飞天、伎乐、龙虎等精美的高浮雕。四角各有佛像一尊,是一座融优美的建筑造型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于一体的杰出佛塔。
  在神通寺遗址以南的灵鹫山腰,有一座盛唐遗物,即称为海内孤例,绝无仅有的九顶塔。它的形制特殊,基本上属于亭阁式塔,但塔顶又分建九个密檐式小塔,塔身是等边八角形,每条边作弧形向内凹入。塔檐就像一朵数十层花瓣次第展开的莲花,在此托举下,八座近三米高的三层小塔,环绕一座5米多的中心塔,犹如一簇含苞欲放的花蕾。
  在斗母宫东北方中溪支流的一片大石坪上,镌刻着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大字遒劲古拙,篆隶兼备,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经石峪
  因刻经而得名,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按佛家之言,金刚是金中之刚,般若是智慧,波罗密是彼岸之意。即要用智慧断除烦恼,便能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金刚经》5000全文余字。经石峪刻经仅存2500(现为1000)余字。1982年泰山文物管理部门在经文石坪四周架设了石栏,既防践踏破坏,又可环栏欣赏,使高山大峪更加壮观
  玉泉寺
  该寺名称繁多,因南有谷山、东有玉泉,故名谷山寺、玉泉寺,亦名谷山玉泉寺,俗又称佛爷寺。它位于岱顶北,直线距离6.3公里,山径盘旋20余公里。南北朝时由北魏高僧意师创建,后屡建屡废,1993年在旧址上重建大雄宝殿及院墙。
  大雄宝殿建于层层高台之上,抬头方瞻。殿内祀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泥塑像。寺院内有唐植银杏三株,参天蔽日。树下有元代杜仁杰撰、严忠范书《重修谷山寺记》碑及明代《田园记》碑。环望院内,大殿高耸,古树挺拔,碑碣肃立,一派古刹风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