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建国以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自五台山回到人民手中至八十年代初的三十多年中,五台山佛教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妥善保护,也经历了两次较大的交革与挫折。第一次是建国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据记载,1946年,五台山中心地区附近的24个行政村(由106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平地43顷13亩,坡地293顷60亩,荒地110顷31亩,大都属于寺院所有。8600多名农民,特剧是台怀地区的农民,绝大多数属于寺院佃户,寺院同广大
  农民在经济上存在着长期的尖锐的对立。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境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台怀地区的农民将寺院当作地主庄园加以清算,历史上形成的寺院在经济上的特殊地位才得以彻底改变,诸多流弊始得杜绝。
  台怀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日本侵略军疯狂践踏佛教圣地之后进行的。当时,境内佛教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民主政府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发放了救灾粳食180余石,生活困难的僧尼均得到了照顾。
  据1946年统计,84名喇嘛中的53名,278名和尚中的180名均参加了生产,仅显通、塔院两寺的僧人,开荒旣达97亩,收获莜麦、蚕豆、小麻等39石、山药26000多斤。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报载,台麓寺附近几十个山庄的农民,祖祖辈辈租种着台麓寺的出租地,清算时,由铁堡等六村选出五十多个代表,组成清算委员
  会,前后斗争五天,算出庄地九处,边币一亿余元,粮食140余石。1946年6月,寺院地区的青、黄庙僧群,选出代表建立起清算委员会,向曾为日伪政权操纵的佛教组织“青黄庙复兴委员会"和“僧会”,清算出银元总计12000余元,边币330万元,投入生产自救。僧尼300余人,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这一运动,使佛教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虽有某些寺院遭到破坏,但从整体上看,五台山仍不失其佛国风貌。
  第二次是十年动乱的浩劫。十年动乱前,三百余名僧尼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并在保护寺庙文物、绿化台怀山河方面做出了贡献。十年动乱开始后,佛教寺院被当作旧文化成为破除的对象,佛教僧侣被当作牛鬼蛇神成为批斗的对象,许多殿堂的门窗被砸坏,经像被焚烧。1966年9月,太原、大同等地学校的49名学生,在台怀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造反"活动,搜查了广济茅蓬等寺院,揪斗了能海法师等僧人,致七处寺庙遭到破坏,能海法师被斗身死。境内的各造反组织,对佛教寺院亦有程度不等的破坏。当时,289名和筒喇嘛被强制迁送回原籍,26名中上层僧人被批斗,并使一人身残,二人死亡,五人自杀。若大五台山佛教圣地,仅留无家可归的老弱僧尼60余人。这场风暴,使佛事活动全部中止了。这是五台山佛教历史上的又一浩劫。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扰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境内佛教得以恢复并进行正常活动的根本保证。1946年,共有僧尼三百多人。建国后,进入五十年代,很快增加到445人,此建国前夕的90余人增加将近四倍。从1952年起,先后拨款二十余亿元(建国初期币值)补修寺庙。截至1955年7月,新塑和补塑佛像
  1260尊,使主要寺庙大体恢复了原状。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政府的宗教政策得以重新贯彻执行,十年动乱中被批被斗的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能海、副会长灵众及其他被诬僧人得到平反昭雪;被抄查的僧尼个人财物得到清退;被迫还俗的僧人中,愿回寺院者都回寺院。于是,佛事活动亦很快得到恢复。据统计,八十年代初期,境内僧尼,除老病圆寂者外,共有113人,其中93人聚居于台怀寺庙,2O人散居在东冶、东寨、法华、灵境等地。为使佛学研究后继有人,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2年接收内蒙、吉林、四川、广东、贵州、福建等地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16人为五台山僧人。于此,境内佛教出现了新的转机
  。
  土地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五台山佛教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使它以全新的面目出现于世。这种转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寺院不再经营农业、工业和商业,成为纯正的佛事活动场所。其二是僧人不再充当都官、杂工和掌柜,没有特权,也不受歧视,成为人民的一员。他们同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一样,享有和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僧人的生活,不再依靠经营农业、工业和商业,也不再依靠布施,国家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费15—40元,吃粳食由国家供应。除佛事活动外,他们自觉地担负起了保护文物和绿化祖国山河的任务。据统计,截至1981年,台怀地区僧人的成片林二万多亩,零星植树十万余株。建国以来,境内僧侣先后有三十多人次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台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委员会委员。其三是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改交,僧俗之间的利害冲突,得以清除,始能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这个历史性转折,为境内佛教从民国末期的衰落中开拓了纯正的广阔的道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