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苏州佛寺谈之一·风雅竹堂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苏州佛寺谈之一·风雅竹堂寺
  相传明代吴门才子唐伯虎曾戏作《除夕口占》诗云:“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末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该诗前半部分诉说了自己除夕之夜一贫如洗的穷困凄楚,但后半部分却表现出了无比洒脱的胸怀,一个苦中作乐的才子形象跃然纸上。那么诗中所提到的竹堂寺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寺庙呢,百无聊赖的唐伯虎为什么要去竹堂寺看梅花呢,这些就是本文所谈的主要内容。
  首先从竹堂寺的沿革谈起。竹堂寺原址在今苏州市万寿宫附近,据《吴郡志》载,该寺旧名老寿庵,是王歧公家的香火院。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苏州时,苏州城的宫室几乎全部被烧掉,只有这里因为有金兵将领居住才得以幸存,“吴下古名屋惟此寺耳”,也算硕果仅存了。南宋初年卖国贼秦桧的一个名叫王显道的小舅子做苏州知府时曾经把该地作为自己的私家祠堂,后来这里又成为抗金名将杨存中的别墅。
  竹堂之名源于元代末年苏州著名富人陆志宁。传说当时的陆志宁不但为苏州首富,而且颇有学识,曾经作过甫里书院的山长,当时的名流都喜欢和他一起诗酒唱和。陆志宁酷爱园林,其家园林甲于吴下,当他买下生长着大片梧桐树的这里作为寓馆后就大事改造,刨去梧桐树,代之以自己喜欢的各种竹子,故名之为竹堂。陆志宁晚年看破红尘出家为道,改陈湖之上的瑞云观为宗静观,在此潜心修行,又捐资得到道判的头衔,故时称“陆道判”。陆志宁的妻子也学佛法,出家为尼。传说陆志宁在出家之前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赠予帮助自己理财的两个人,并对他们说:“吾产皆畀汝,惜为汝祸耳!”这两人中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沈万三,后果然因为有钱而丧命,另外一个葛姓富人也没有善终,可见陆志宁料事之准。此事在明人杨循吉的《苏谈》中有详细记载。明人徐源曾经在此大发感慨曰:“回想杨和志宁当时贵富,地在而物改,时已变而竹独存,则万钟千驷之富其于我何有哉!”
  陆志宁出家前把自己的竹堂舍为大林庵,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下令全国清理佛教,大林庵并入万寿寺,永乐年间此地被一宦官得到,后来该宦官把这片土地施舍给僧人弘此宗,正是弘此宗开启了竹堂寺新的历史。
  弘此宗是云南僧人,当时颇有名望。他在永乐年间不远万里从云南到北京朝拜,得到了永乐皇帝的赏识,先被任命为天界禅寺的主持,后来又奉皇帝诏旨云游四方,足迹遍及今湖北、湖南、福建、浙江等地,曾住锡福建天王寺,在天王寺大兴土木重建。后来云游到苏州,在苏州修建了不少寺院,并且重修了早就断了的阊门吊桥,还修了承天寺的万佛阁,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史载“凡方便事力有所及者,无不尽其心焉”,因此“道价益隆,禅芳益茂”,深受苏州当地人的爱戴。弘此宗得到这块地后,特意去京师奏明皇帝想重新在此修建寺院,朝廷特意批准,并赐“正觉”寺额,时为宣德乙卯年。皇帝亲赐寺额,为少有之盛事。“仰承帝训,往践祖庭,士庶具瞻,山川增观,不可无文以表著之。”所以在弘此宗回苏州时,“中书舍人姜君子征得同朝大夫士送上人诗若干篇”,诗写得“锵金戛玉,协韶协护”,并特意请当时翰林学士金问写了《送弘上人住苏州正觉禅寺诗序》。从此该寺正式命名为正觉禅寺。但由于此地美竹掩映,并由陆志宁竹堂而来,故仍俗称竹堂寺。
  明代中晚期的竹堂寺是当时的书画家和诗人的钟爱之地,当时的吴门画派主要人物和苏州名士都在此吟诗作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沉淀,在苏州文化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先从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谈起。沈周和竹堂寺渊源颇深,至今尚有其《竹堂寺探梅图》真迹留存。在该图中还题有沈周的长诗,《己未春与天台李秋官、吾苏杨黄门同游竹堂古石上人梅东房,时梅烂开,小宴花下赋此》:“竹堂梅花一千树,香雪塞门无入处。秋官黄门两诗客,骑马西来为花驻。野翁攜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吉祥牡丹清本欠,定惠海棠幽亦未。只凭坡口诧繁华,似恐同花不同趣。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只愁此纸卷春去,明日重寻花满地。”并题识云:“竹堂寺与李敬敷、杨启同观梅,因作是图以志握手言欢之雅。时成化乙未冬月沈周。”
  吴门画派的另一干将文征明也酷爱竹堂寺,他留下的关于竹堂寺的诗很多,如《秋日过竹堂寺》云:“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闲情坐有僧。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劈新橙。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文征明还有《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之一·竹堂寺寄无尽》:“城东古寺万枝梅,一岁看花得几回。竹径三年无我迹,松门此日为谁开。还应坏壁余诗草,只恐荒碑蚀雨苔。凭仗山僧悬木榻,长安倦客拟归来。”另外文征明还有《新正六日同子重晚步至竹堂》、《同子重晚步过竹堂》、《竹堂》诸诗,另外还有吴子孝《冬日访衡山不值,闻与诸子宴集竹堂兰若却寄》诗和陈纯《竹堂寺侯文师不遇》诗,可见文征明确实很偏爱在竹堂寺消磨时光。
  喜欢在竹堂寺消磨时光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唐伯虎,本文开头的那首诗就说明了竹堂寺在他心中的地位。唐伯虎还经常和师友一起游览竹堂寺,正德六年(1511),四十二岁的唐伯虎陪着自己的老师王鏊来竹堂寺欣赏梅花,两人赋诗唱和,至今流传下的唐伯虎《墨梅图》上还题着这首名为《竹堂看梅和王少傅韵》的诗。诗曰:“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对酒赏梅弄墨,实为风雅之至。在顾文彬的过云楼前厅事的银杏围屏上曾经镌有文征明画的《竹堂寺牡丹图》,上有文征明自题诗云:“一种高情点笔中,依然水墨见春风。前身应是无尘染,一笑能令色象空。”在这幅画上面有唐伯虎题记云:“三月十日,偕嗣业、征明、尧民、仁渠同饮正觉禅院。仆与古石说法而诸公谑浪,庭前牡丹盛开,征明应为图之,唐寅记。”张霞芳的《红蘭逸乘》还记载竹堂寺为唐伯虎和祝枝山读书的地方,直到道光年间石琴台尚存。
  唐伯虎、文征明的好友、著名书画家王宠也经常在竹堂寺赏玩,他的《雪宴竹堂寺》诗云:“远公偏爱客,高会兔园才。画室香貂满,天花宝树开。林端迷堑谷,象外澈楼台。对此复能醉,长歌甘草莱。”名士吴宽家和竹堂寺很近,“徒步可至”,想自己到老了时“策杖与故旧子侄同游于此,即事赋咏,其乐有日也。”
  画家诗人以外,学者们对竹堂寺也青睐有加。万历年间,大哲学家管东溟(名志道、字登之、太仓人)就居于竹堂寺讲学,直到去世。在佛家禅宗语录《水月斋指月录》的序中,编者常熟人瞿汝稷回忆了自己在竹堂寺听管东溟讲学,“岁乙亥夏。侍管师东溟先生。于郡之竹堂寺。幸以焦芽与沾甘露开蔽良多。”乙亥为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而大名鼎鼎的钱谦益也在竹堂寺里听过管东溟的讲学,在他的《牧斋初学集》卷49《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晋阶朝列大夫管公行状》中也记载了这件事:“谦益少游于梁溪,顾独喜公之书,私淑者数年,丁未之秋,执弟子礼侍公于吴郡之竹堂寺。”丁未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是年管东溟去世,可见管东溟在竹堂寺讲学长达三十二年之久,直至在此去世。
  竹堂寺对文人墨客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这里环境优美,有山林野趣。当时苏州城东南一带比较荒凉,据时人吴宽记载;“吴城中分四隅,惟东南居民鲜少,自巷珙外弥望皆隙地,大率与郊野类。”当时苏州的寺庙大多“穹门广殿,长廊杰阁,土木之功,穷极侈丽。”竹堂寺虽然面积也有百余亩,但寺僧不事张扬,只有几间僧房,“屋才数楹,于奉佛居僧仅足而已。其外悉用以树艺,其徒特食其所入以自足,不鼓其说以求人,其亦贤于其类者哉。”“地既幽僻,入其寺竹树茂密,禽声上下,如在山林中,不知其为城市也。”明人徐源也记载竹堂寺“嘉竹蔓延,幽禽密树,游其间若在山林。”文震孟对竹堂寺也十分喜欢,在《先待诏竹堂寺募缘疏并图卷跋》中记载:“竹堂寺居吴城闤闋中,与郡邑比壤而翛然澹广,古木森郁,如烟岚深壑。”由此可见竹堂寺的野趣确实很吸引人。
  野趣而外,竹堂寺风景的优美还表现在寺内的花木上。竹堂寺以竹闻名,“志宁故大家,在当时园亭最胜,尤好植竹,至今美竹蔓延不绝。”但是其最著名的是寺里的梅花,竹堂寺里遍值梅花,成为苏州当时著名的赏梅胜地。史载竹堂寺当时有梅千本竹千个,前述众多吴门画家诗人都有在竹堂寺赏梅的经历。除上述诸人多次提到在竹堂寺看梅花外,张献翼也有《竹堂寺观梅忆懋上人》诗,在当时人的诗文中也多记载到竹堂寺观梅事。正是竹堂寺有这样优美的风景才能够吸引文人学士经常在竹堂寺聚会吟诗作画。
  二是竹堂寺的僧人颇事风雅。开山主持弘此宗本来就是名僧,弘此宗以后竹堂寺主持是其弟子福喧,福喧以后其弟子祖镇在成化壬辰年被推为主席,祖镇清修澹泊,“有戒行,能守其业“,名士吴宽和祝允明曾经和祖镇“座谈竟日,留诗而还。”可见祖镇也是一位风雅的和尚。他主持竹堂寺三十多年,寺的规模有所扩大,但是仍然“宽衍洁清,幽雅成趣”。竹堂寺后来有主持名福懋,字大林,史载其“少有戒行,画学倪迂,书宗智永,清绝可爱。尝游文太史征明之门,声名藉甚。”“缁素咸归向焉。”当时的官员也争相延请,但是他“视之泊如,不涉世味。”只是专修静业,吟诗作画,并有诗集传世,一派名士气质。其后的主持圆晓字虚白,也喜风雅,“能草书”,“净业不减,薰修有闻”,所以被聘为竹堂寺主持。吴中文坛巨擘王世贞和圆晓交情很好,王世贞有多首诗赠之,如《虚白上人出关后走笔问之》、《送虚白上人主竹塘寺》、《病后承伴松、虚白二上人以法语见示辄成三绝奉报》、《晓上人自江右来谒敬美赠之诗,盖谓余方杜门不易见倚韵立绝二首》、《晓上人自云能草书转法华千遍谒补陀落迦者再矣告余且将复往走笔反前韵止之》等,王世贞还为竹堂寺写了《吴郡正觉禅寺重修大雄宝殿疏》和《文待诏修竹堂寺募缘疏跋》。
  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记载,明代中期竹堂寺还有高僧雪梅和尚住锡。雪梅和尚本是苏州人,嘉靖年间云游金陵(今南京),在报恩寺和丛桂庵十多年。相传他踪迹神秘,不受佛家清规戒律约束,酷好饮茶,每天能饮二三十碗之多,并且也喝酒吃肉。每见到法师据高座讲经,便笑道:“乱说,乱说。”有时也和这些讲经的高僧辩驳几句,往往会问得他们张目结舌,甚至连汗都急得流出来了。雪梅和尚擅长诗文,诗集的自序中他把自己比作当世的寒山、拾得。他专修净土宗,也讲《四书》和《周易》,都有不少让人佩服的见解,融合释、道、儒三教,学问自成一格。雪梅和尚后来住锡竹堂寺,僧腊八十余年时,忽然有一天宣称自己要在某年某月圆寂。众僧人和信徒忙不迭地为其准备后事,得到了不少银子的施舍,他将余下的银子都在酒家里挥霍一空。到那天后,僧俗云集竹堂寺准备给他送葬,雪梅和尚突然取笑他们说:“你们布施不过三分五分银子,要算功德,便来逼迫老僧性命,尚早,尚早。”说完哈哈大笑。众人颓然四散。又过了几天,雪梅和尚端坐龛中,让一群小和尚在边上大叫:“老雪梅,老雪梅,今日不归何日归?”雪梅和尚应声而答:“今日归矣。”说完就鼻垂下坠而死。雪梅和尚一直到死都不愧方外名士的美称,为风雅的竹堂寺平添了一段神秘的传奇故事。
  明朝末年,竹堂寺已经走渐渐没落了,引以为豪的梅和竹已经没有了,但是唐伯虎画的达摩像并书写赞和文征明画的半壁大的《寒林图》、《募缘疏并图》及沈周大幅的《竹堂寺探梅图》真迹仍然留存于竹堂寺中。文震孟见时已经“败垣荒草寂寥”了,也只有慨叹“兴废有时”了。唐时升见到的竹堂寺已经是“古寺依荒草,凄凉断客行。阴虫吟画壁,宿鸟入雕瓮”了,一派破败景象。清初的竹堂寺更为破落,时人徐崧有《过竹堂寺有感》诗:“蔬圃青青半寺基,老僧寥落屋倾欹。和王别墅全无迹,陆氏高名久不知。水畔岂曾新种竹,墙间应剩未残碑。空门尽道能消遣,如此沧桑亦可悲。”黄承圣《同徐松之、陈鹤客过竹堂寺》:“荒颓西近故宫基,不见前贤最胜时。树色映花频置酒,莺声和管共题诗。名园隔代成僧舍,废寺何人忆习池。高士同来春正霁,轻风淡荡水涟漪。”张大纯《同臞翁闲步正觉寺》:“步蹀寻春野寺边,杨和王迹已萧然。山光半入松糜粥。鸟语空飘榆荚钱。雨滴落花残瓦外,风摇细竹剩碑前。伟长莫话沧桑事,故国铜驼正可怜。”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江苏巡抚吴存礼在竹堂寺基上创建万寿宫。竹堂寺仅存东西两院,后来分成东、西两寺,东竹堂寺在今凤凰街北段一带,西竹堂寺在今公园路一带。唐伯虎画的达摩像和文征明画的《寒林图》因为万寿宫的修建而毁坏了,而沈周的《竹堂寺探梅图》真迹和文震孟跋文征明募缘疏石刻仍然藏在西竹堂寺中,但是后来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也从竹堂寺中消失了。
  清代竹堂寺风光不再的同时,也出现了不法和尚,如《清史稿》卷357《熊枚传》就记载了乾隆五十八年(1793)熊枚作江苏按察使时逮捕了一向横行霸道的竹堂寺僧人恒一。
  宣统元年,竹堂寺一度有重振迹象。当时的主持是听泉大师,他年少时从陆研北先生游,书法工绝,慕寓公罗台山、苏州名士彭尺木、汪大绅三先生及其宗人香闻居士之风,被儒服时即禅学,妻子因此离异,他就带儿子一起到阳山的兰风塔院削发为僧,告别俗世。听泉大师当时和释觉阿并称高僧,释觉阿以诗名,而听泉大师以书法驰名,两人十分友善,晚年才进城主持西竹堂寺。民国二十年(1931)西竹堂寺由僧念之法师主持,虽然当时开辟公园路时遭到了较大破坏,但尚有殿宇二十多间,僧众二十余人,为当时苏州小有名气的丛林之一。而东竹堂寺也还有殿宇十多间留存。
  抗战前后,西竹堂寺渐渐败落为客僧聚居之地。东寺五十年代中期改为尼庵,后改为民宅。西寺在解放后陆续改为民宅、苏州戏具服装厂,1979年归苏州市文化艺术用品厂,曾经历过无数风雅的竹堂寺最终走向了历史的深处。
  附注:该文发表于《苏州杂志》2006年第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