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华严钟浮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人们都知道北京有个大钟寺,那里有一口明永乐年间的大钟。但鲜有人知的是,大钟寺的大钟是从万寿寺迁移过去的,关于这口大钟,还有许多曲折的故事。
  大钟铸于永乐年间,钟体通高6.75米,直径3.3米,重46.5吨。钟体内外遍铸了汉文及梵文佛经、佛咒,共23万余字。当年明成祖靠发动政变取得政权,掌权以后,信奉佛教的他,为了巩固政权,大兴佛事。最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就是亲自编写了《神僧传》和《御制诸佛名称歌》。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御制诸佛名称歌》撰写完毕,明成祖命人将这部著作镌刻于一口佛钟之上,次年正式动工。不想,这口大钟一铸就是9年,待浇铸工程完成时,已是明宣德二年(1427年),距离明成祖驾崩已经3年了。这口钟被命名为华严钟,因它周身刻满佛教经文,被当作佛经文献的一种版本而被收藏在汉经厂。
  明万历六年(1578年),万寿寺竣工,它才得以从皇城内移出。但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移钟之事都还没有实施。按理说万寿寺取代了汉经厂,华严钟也就应与汉文佛经文献一同迁出,迟迟未动,究竟是何原因?原来只因移动这样一口巨钟并非易事,按当时的规矩自然要择吉而行。根据择吉结果,移钟时间定在万历三十五年六月十六日午后举行。
  移动数十吨重的大钟是个浩大的工程。根据袁宏道《万寿寺观文皇旧钟》记载,移钟当天,“道旁观者肩相摩,车骑数月犹驰逐”,上百头牛牵引拉动钟体,整个移钟过程用了数月的时间,引得京城百姓前来纷纷观看,几乎万人空巷。
  华严钟移至万寿寺后,安置在寺院东侧前端。寺院每天派6名僧人于晨昏时分撞击大钟。由于华严钟质地精纯,钟声非常洪亮,音色、音质优美,《长安客话》记载,大钟“昼夜撞击,声闻数十里,其声舷舷,时远时近,有异他钟”。京城很多地方都能听到从万寿寺传来的钟声。如此一来,万寿寺名声大振,京城人士纷纷到万寿寺一睹御钟风采,大钟成为万寿寺的标志。
  在万寿寺举行为皇帝祝福祝寿的佛事活动时,都会撞击大钟,为皇帝和皇朝祝福。然而,即便有大钟祈福,也阻挡不了统治者的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天启皇帝上台不久,天下大乱,明王朝的统治危在旦夕。
  那时,有传言说京东青龙方多为官府之所,京西白虎方多为庙宇之地,白虎头上钟声长鸣,是白虎方势头过旺的表现,如此则东西方的平衡被破坏,造成社会之动荡。这种把社会动荡的原因归咎于击钟的说法越传越盛,无奈的明朝皇帝只好下令将华严钟楼撤除。从此,万寿寺大钟不再传出鸣响,华严钟席地而卧,无任何遮拦。虽然不复鸣钟,但明朝没落的结局并未改变。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华严钟卧地20余年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雍正皇帝下令复悬华严钟。同年四月,有大臣勘察后上奏折给雍正皇帝,认为华严钟适合安放于在城北新建的觉生寺(今大钟寺)。因为觉生寺在畅春园的东南方,该寺共有5层,第五层在五行中属土,其后加建钟楼有金土相生之宜。这觉生寺是雍正皇帝刚刚敕建的,臣僚的这种安排多少有取悦于雍正之意,果真得到了批准。经过测算,此次的移钟吉日是10年后的癸亥年冬天。但是,雍正皇帝和明成祖一样,未能等到移钟之日。
  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按雍正帝遗愿,将华严钟从万寿寺移放至觉生寺。当时天寒地冻,工匠们巧妙地运用地面冰水,用牛群拉动大钟在冰面滑行,比起将大钟移往万寿寺时要轻松许多。华严钟乔迁新居以后,只在祈雨时才被敲响。(信息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