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介绍阿含解脱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介绍阿含解脱道(江西靖安)
  代理住持法师引言:
  空海法师以前是一位医生,期间到过很多道场学佛及参加佛教活动,对于佛法产生很多疑问,于是带著这些问题也一直参学佛法、学习佛法,终于对佛法有了比较正确的理念,在佛法的路上,有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最近法师的光碟、书本流通比较多,我们很多同学可能有接触过,法师在弘法、在推动佛法的实际修学方面,推动了很多事业,今天有因缘到江西佛学院,因缘非常殊胜,我们也以三天半的时间,来请法师给我们做一个,阿含解脱道次第的,这样的一个讲座,那么再以实际的修学呢,来让我们体验、感受,这个佛法这个解脱的,这样子的内容,下面我就不多介绍,那么我们接下去呢,恭请上空下海法师,来给我们做开示,非常欢迎,好 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 大家请放掌,我们的代理住持远真法师,教务长、各位学员,各位同修 大家好,好 今天第一次来到,江西省的江西佛学院,来跟大家做解脱道上的互动,这个意义非常的深远,非常的特别,为什么呢,从过去古代,我们江西省靖安县,宝峰禅寺,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道场,这里曾经是禅宗史上,赫赫有名的马祖道一,弘法度众的地方,今天马祖道一的法身舍利,他的舍利塔,就供奉在我们的禅寺的后面,这个含意很深,代表著这里曾经是禅宗,弘法上非常重要的重镇,在中国禅宗史上,马祖道一是非常重要的人物,马祖建丛林,再来呢,百丈立清规,把中国的禅宗推广到遍一切,禅宗在中国曾经非常的,兴盛过,跟这几位祖师大德,都有很深刻的关系,这是过去,那现在呢,现在我们的中心重振的大德,祖师大德,就是我们现任的方丈住持,是我们现在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上一下成大法师,一成长老,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我们也了解,他也尽心尽力在复兴,中国佛教,在重振中国佛教,他为佛教界所做的默默奉献,值得我们敬佩,因为我们也可以了解,他很忙碌,所以在北京的时间比较多,那这整个寺务的推广,就由我们的代理方丈,远真法师,以及几位法师,大家一起把它承担下来,我们这里能够成为一个,教学跟修行并重的地方,昨天跟我们的代理住持,来互动之后,更加了解我们的常住,以及学员、学生一百多位,大家的平均年龄,竟然是二十八岁左右,非常的年轻,代表著宝峰寺,是充满著蓬勃的朝气,未来中国佛教的复兴,未来禅宗的复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对大家的年轻化,以及充满活力,觉得对你们都充满了信心,我们大家一起互相勉励,大家一起来,重振中国佛教,今天为什么说,来到江西佛学院,来跟大家介绍阿含解脱道,意义非常的深远,这其中跟我们的代理住持,以及我们的教务长,他们的这一种开阔的胸襟,有很大的关系,他们饱学多闻,又很年轻,能够广纳、吸收、接纳,不同的看法、立场,能够要请海内外一些,高僧大德,来寺里面演讲、禅修,像今年的夏天,我们这里也曾经邀请,戒谛大禅师,来这里跟大家结缘,带领四念处的禅修,这都是非常好的现象,代表我们这个佛学院,是充满著科学,求真求证的精神,代表我们的胸襟是很宽阔的,世间一切微妙法都是佛法,只要对众生、对大家修行,解脱道上有益助的,我们学院的师长们,就会把这些引进来,跟大家来分享,这种没有闭门造车,没有封锁门户的这一种作风,真的很难得、很难得,所以今天有因缘,在这里跟大家来互动,我也感恩他们的开放的胸襟,这种气度,才让我们今天有因缘,在这里来跟大家见面、互动,来介绍解脱道,对于《阿含经》方面,我现在做个简短的调查一下,你有读过《阿含经》的,请举手,请举手,有读过《阿含经》的,《杂阿含》、《中阿含》,好 好 好,还是几位教师级的,还有研究生的有接触,绝大多数都还是没有接触,《阿含经》,在北传、汉传地区,大陆或是台湾,几乎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对《阿含经》方面,几乎都很陌生、很陌生,在台湾因为这五十年来,印顺长老,不断的在推动、推广,所以渐渐的《阿含经》,稍微受到重视,但是还是不是很理想,因为在各佛学院里面,能够普遍开课的,还是占的少之又少,前几天在苏州的一所佛学院,有一位法师就跟我谈到,我们这里的开放的胸襟,他也提到就是说,在国内现在《广论》,宗喀巴大师所著作的,《广论》,在各佛学院几乎都会有开课,也普受重视,空海深信再经过几年之后,一、二十年之后,阿含解脱道,也会在各大佛学院倍受重视,以及开这一门课程,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非常重要,《阿含经》,它是代表著二千五百年前,佛陀一代,四十五年讲经说法的核心,以及纪录所有的经典教理,所有的精髓、核心,《阿含经》绝对不是一般人,所流传的小乘经、小乘教,绝对不是这样,在《阿含经》里面,也绝对没有大乘、小乘之分,那是后来的分野,我们可以简单的跟大家讲,《阿含经》是所有南北传,佛教,包括所有大乘佛教经典的,源流、源头、母胎,所有南、北传的,经典、经论、论典,都是由《阿含经》里面,演变出来申论,或是加以补充申论,所有的经典没有超过,《阿含经》的精髓核心,包括《心经》、《金刚经》,都在《阿含经》里面,都可以找到那个源头,源头、源流,所以事实上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在大、小乘之争的过程之中,《阿含经》才在佛陀,灭度五百年之后,五百年之后喔,才渐渐被北传的地区所忽略,在佛陀一代讲经说法,以及佛陀灭度的四百年之间,不管南北传的所有各宗各派,所有的经典核心,都是《阿含经》,这是历史上的事实,我很希望大家能够回到,历史上来了解这个实相,印顺长老,他有著作一本书非常好,希望大家有因缘,也能够去研读,这一本书就是,《印度佛教思想史》,《印度佛教思想史》,还有一本是《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比较深,他把整个佛法的流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这些过程,他都有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加以,深入去探讨,好 今天我们有因缘,来跟大家介绍《阿含经》,这实在是说很有幸,是因为大家有因缘,现在能够听闻,说很不幸,也是这是历史时空的,演变过来,导致大家要听闻到《阿含经》,竟然非常的不容易,这不是我们的错,而是从以前演变下来,无常法流所造成,佛教从正法 ,到像法,到末法,这个大家都可以了解,有这样的一个区分,但可以简单的跟大家讲,正法时期,为什么那时候大家的,修行证果,都很快、很容易,为什么那时候释迦牟尼佛,他本身以及他所领导的,他所指导的这些弟子们,大家要修成证果都很容易,因为那时候解脱道住世,佛陀讲出一个修行的,次第、步骤,从初步到中级、到高级,到修证的整个的修行次第,佛陀都本身过来人,本身以身作则,而且也把这个修行次第呢,步骤,都讲得清清楚楚,让大家可以依此去修、去做,所以只要你经过一段期间的,闻思,再下工夫去修,你就能够容易证悟到,当你证悟到的时候,为法做见证,你本身你整个都脱胎换骨,不证果也难,所以在早期二千五百年前,要修成证果,那都是这一生这一世的事情,只要你积极用功,人人都有可能,人人都有机会,机会完全平等,而且方法、次第都很明显,所以修成证果,那都是指日可待,佛陀就讲不待时节因缘,原始佛法讲解脱,没有讲三大阿僧祇劫,原始佛法讲修行、证果,解脱,没有讲三大阿僧祇劫,强调的,强调的都是这一生这一世,现在你好好的听闻正法,好好的听闻修行的次第,听闻解脱道,你就能够受用,你就能够改变,所以佛陀在经典里面,都会跟我们讲,你好好的下工夫,那你要迈向解脱,那是不待时节因缘啊,随时都有可能啊,中国的禅宗,就是继承了这个解脱的核心,你知道吗,禅宗这个支派,它就是继承了解脱的核心,所以唐、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的解脱者,祖师大德,都不是盼望来生,更不是说到遥远的其他世界,或是未来,不是这样,都是这一生这一世,所以禅宗是非常高峻,而禅宗它就是扣住了,法的核心,扣住了那不可说的那种神韵,超脱语言、文字、名相的,核心精髓,禅宗把它继承下来了,这就是在灵鹫山上,佛陀拈花微笑的深义,正是把那非常深的,佛法核心流传出来,但这个不是空谈,不是玄虚,只要大家好好的深入,闻、思、修之后,有一天你就可以证悟到,禅门禅宗也曾经是,就像佛法的正法,像法、末法这样的流变,禅宗也在中国禅宗,曾经经历了初期,兴盛、极盛到后来的衰微,这个是有它的因缘,我们今天不是在介绍禅宗史,但是我也为禅宗感到很惋惜,就像为原始佛法的衰没,而感到惋惜,这也是印证佛陀所讲的,无常法流、无常法印,佛法从正法时期,到后来像法,像法就是说解脱道,解脱法呢,渐渐的被忽略了,渐渐的不被重视了,大家慢慢走上学术化,把佛法当做学术在研究,当作哲学在探讨,而实修实证的不是没有,而是比较少了,所以学术化、哲学化的,佛法,你要实修实证,就比较不容易了,所以这时候佛法就渐渐的,进入像法时期,不是说学术钻研探讨不好,不是说不好,而是如果没有导回到,实修实证的话,那还是没办法真正品尝到,佛法慢慢的又流变到,后来的末法时期,末法时期就是因为真正的,解脱道,真正的解脱法被淹没掉了,被埋没在荒草丛林荆棘之中,这一条解脱路,很少、很少有人再去重视,再去实践,那因为清楚的解脱道,已经淹没掉,众生不容易找到解脱法,所以就在茫茫的,佛法大海之中,寻寻觅觅、寻寻觅觅,那因为清楚解脱道,淹没掉之后,就变成要解脱要多久,要三大阿僧祇劫啊,三大阿僧祇劫,我以前曾经换算过,那是至少一百亿年,至少一百亿年,但那个不是佛陀住世时候的,说法,也不是正法时期的现象,而是后来演变,这也是无常法流,也是很可惜的现象,不过也很好,因为无常法流,它从兴盛的时期,慢慢的衰没、衰没,到了后来的极度衰微,但这个现象物极必反啊,物极必反,所以现在正法时期又开始,解脱道又再重现在这个世间,南传、北传,现在又在交流了,大家彼此打开胸襟,我们一起把这个解脱道,把它澄清出来,把它打扫的干净,让更多人可以来受益,所以就像中国佛教,在几十年前非常的衰微,现在渐渐的复苏了,渐渐的复兴了,就像解脱道,代表正法的解脱道,也渐渐的复兴了,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在台湾,要在学院里面,讲这个解脱道是极为困难的,因为都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把它界定为是小乘的,被封杀,还没有听闻到解脱道,还没有听闻到《阿含经》,都被灌输那是阿罗汉的,那是自了汉的,那是不了义的,那是自私自利的,我们不要去学那些,那是小乘的,我们不要去学那些,众生还无缘接触,《阿含经》之前,早就被灌输了很多,不正确的观念,那除非你有求真求证的精神,你才能够突破,才能够去深入要了解实相,不然的话,一般都是人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信,人家别人怎么讲,我们就怎么信,一些有名的祖师大德,一些有名的高僧大德,他们一讲之后,我们就怎么信,所以很难去突破这个障碍,但是空海从青年时期,开始学佛之后,我就秉持著一个求真求证的,精神,除非我亲证,除非我探讨出真理实相,不然的话,别人的言说,别人的说法,我都是保留,不要一下子就论断,也不要盲目的接受,所以今天空海所跟大家讲的,我们这几天所跟大家介绍的,如果你不了解的,或是还不能接受的,或是跟你以前听法,有相反的、有不同的,我也希望大家你就保留,保留一个无限的空间,是对、是错,是真、是假,我们暂时不要下论断,除非你能够亲证,包括空海所讲的所有内容,在你还没有亲证之前,你都把它保留,我们不要一下子,把它讲是对或是是错,让我们自己有无限的空间,这样的话,你有这一种科学的,求真求证的精神,真理就会在你的眼前,不断的越来越清楚,这条解脱之路,就会越来越清楚,你就极有可能这一生这一世,你就能够开悟见法证果,所以鼓励大家,不管佛陀怎么讲,不管别人怎么讲,除非我们能够亲证到,不然我们把它保留,这是学者、学术、科学,这一种研究精神,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好 现在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解脱道,事实上修行是有次第的,佛陀以前他本身走过来之后,然后告诉大家,你们第一步要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都是这样一个次第的,来闻、思、修、证,我们佛教讲说闻思修证,解行要合一,现在我们跟大家介绍的,这个解脱道的特点,也是这样,扣住这个解行合一,闻、思、修、证的完整结合,像我们两年前,曾经在福建有个地方,我们透过一个多月的研习,大家前面三个礼拜,把《阿含经》的解脱道次第,认真的消化,认真的看过之后,然后第四个礼拜,进入实修实证,所以一个月下来,很多人他收获很多,体悟很多,今天我们有因缘,来这里跟大家见面,不是说一下子就开始带禅修,因为如果一下子带禅修的话,就好像说把大家一下子,带到医院里面,然后去开始看病,开始练习看病,实修就像医学院的学生,是要进入医院去见习,去实习的阶段啊,但是医学院的学生,他要来到这样的阶段,他要经历过前面,五年的医学理论的基础,学科的这些基础,他要经过这些闻思的,基础之后,然后才进入实修,才进入实习,见习、实习,所以我们修行路上也是一样,大家把闻、思打好了,然后再来实修,这样你就可以校正,随时都可以校正,我们有没有走偏差,修行这一条路是充满著岔路,还是再提醒大家一下,修行这一条路,充满著很多的岔路,如果我们没有建立起,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正见没有建立起来的话,我们后面就没办法正思惟,正语、正业、正智,正念、正精进…这些,我们就没办法一直发展下去,就好像说前面有稍微一个错,差之毫厘…,失之毫厘,那你演变到后面就会差之千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啊,你一个正见方面错误的话,那你后面的修证,就不容易扣住这个核心,所以八正道是以正见为首,你正知正见的建立起来之后,然后再来你就知道,怎么样去正思惟,正思惟就是止观双运喔,你才知道怎么样去如实观,要来到如实观不容易啊,如果你没有前面的,正知正见的建立,你那个观里面,有很多是错误的,有很多是想像的,而不是如实观,当我们能够止观双运,那我们就能够开启智慧,你有前面的正见,那后面的正定,就能够演变出来,如果前面的正见基础,没有的话,闻思基础不够的话,那我们很多的修定,有时候我们落入在,世间定里面,我们不知道,容易落入在世间法,世间定里面,我们不知道,所以这个解脱之路,是随时要校正的,随时我们都要校正,我们有没有走偏差,包括说我们的出家,我们初发心,我们的出离心,随时都要检验、都要校正,我有没有变质呢,我的初发心,我崇高的心境,有没有变质呢,这个都是随时要校正的,那我们今天有因缘,来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介绍这一条解脱道的地图,就像一个寻宝的地图,今天我们有拿一些书本来,《阿含解脱道次第》,我们有几十本的书本,来跟大家结缘,这是迈向究竟解脱的宝藏图,宝藏图,寻宝地图,不要小看这一本,它可以帮助你找到,非常多的无价之宝,它可以告诉你,佛教的涅槃彼岸,众生寻寻觅觅的,那个终极核心在哪里,怎么走,这一张地图,这是寻宝图,如果我们对一个地方不了解,我们不是要靠地图,不然就是靠问,了解有经验的前辈、善知识,我们才有办法找到目标,解脱之路也是一样,我们讲说三宝、宝藏,经典、经藏,三宝这些,真的佛门里面,充满了非常多的智慧之宝,那这个解脱道呢,就是告诉你,你怎么样走下去,然后到哪里,你可以得到什么宝,到哪里你可以找到什么宝,而这些宝呢,第一个是祖师大德,诸佛菩萨、佛陀,所留给我们的无价的宝藏,再来,更重要的,就是协助大家,去开启每个人的无穷尽的,宝藏,今天有因缘,来这里跟大家结缘,我不是来单纯的讲经,不是单纯的说法,我不是来这里炫耀,我是、我能,都不是,也不是来这里告诉大家,一些单纯的修行法门,怎么样去修,怎么样一门深入,或是怎么样去修行的技巧,那些都只是助缘,那些都只是方便法,今天来这里跟大家结缘,希望能够协助每一位有缘人,去找到你们每个人的,无穷尽的宝藏,就像六祖,他从五祖那里,得到了无尽的宝藏之后,六祖大彻大悟之后,他体会到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个就是发现到了,他本来具足一切的珍宝,跟诸佛菩萨完全一样,每一个人没有资格自卑,因为你、我、他,跟诸佛菩萨都完全平等,诸佛菩萨所有的智慧珍宝,你们也都有,你们也都有,你们本来都具足这一切,真的本来都具足这一切,但是因为你遗忘掉了,你遗失掉了,遗失到哪里,你不知道,还没有找到,或是你隐藏起来,你忘掉了,藏久之后,你忘掉了,那忘了藏在哪里,所以你现在的一个幻觉,一个错觉,你认为自己很贫穷,你认为自己跟诸佛菩萨,差得十万八千里,不只这样,差得很遥远,你认别人很有钱,这是用世间法来比喻啦,你认为别人很有钱,我很贫穷,我没什么钱,你认为诸佛菩萨很有钱,那我们是凡夫业障深,我们业报重,我们没有钱,但空海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这些不是实相,你的本来面目不是这样,这些是我们的幻觉,这些是我们的错觉,这些是我们忘了,忘了我们本来就是,跟诸佛菩萨完全平等,所以如果你真的,了悟真理实相之后,你会发现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佛不增啊,在凡不减啊,成佛的人,他没有跟比各位增加什么,凡夫没有比诸佛菩萨,减少什么,就只有一个差别而已,就只有一个很单纯的差别而已,你是有找到,还是没找到而已,你是明或是无明,这样而已,如果你清楚了,你明了,也就是你找到了,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你的啊,本来就是你的,你只是把它找回来,找到了,你发现你本来就没有缺失啊,没有缺少什么啊,所以修行的重点就在于转念,把无明转为明,把不了解转为了解,如果错用功的话,修行会变成在练功夫,如果你能够扣住核心的话,那真的很快,你把那些不清楚的,对这个解脱道,对寻宝地图不了解,你把它弄清楚了,弄清楚之后,那你就知道,哪里是有岔路,我来到这里,我应该怎么样来筛选,怎么样来选择一个正确的路,如果你没有寻宝地图的话,那你在茫茫大海之中,就像在海里要捞一支针,没有寻宝地图的话,就像在海底要捞针,你怎么捞得到,很难,所以就变成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你清楚的知道,喔 我遗失在哪里,人家也告诉你,你遗失在哪里,指引你朝这个方向去做,去寻找的话,很快你就能够找到,所以今天空海来江西佛学院,跟大家结缘,我希望送给大家的是,开启这无尽宝藏的钥匙,送给大家的是这寻宝的地图,把寻宝地图呈现给大家,也把钥匙呈现给大家,你只要愿意去尝试,愿意去修、愿意去做,很快你就能够找到珍宝,那这个有一个先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我们要能够归零,在解脱道我们第一章,就提到归零,归零,各位有没有这一张蓝色的,《阿含解脱道次第》的目录,这一张目录,你们可能用影印本,单张的 ,如果有书本的话,就是目录,有一张单张的,阿含解脱道VCD的这个目录,这一张总共有八十四片,这就是我们在台湾,跟大家介绍解脱道的,讲解整个解脱道的课程,里面也有,整个VCD里面,都有详细的讲解,也有配合幻灯片,让大家可以清楚的了解,如果你有的话,请你打开一下,大家手上有没有?,有,请你看一下,这个VCD的目录,一。二、三、四,是代表第几片的内容,我们这次我们会来播放,播放一些来让大家参考,第一个介绍佛法流变史,佛法流变史,就是帮助大家去厘清澄清,因为一般佛教界,对《阿含经》,有很多错误的判断,有很多错误的理解,这一张是帮助大家,协助大家回归到原始佛法来,重视原始佛法,重视《阿含经》,这个佛法流变史,再来第二片、第三片,讲的是归零,第○张 归零,这就是因为我们在成长,一路成长的过程之中呢,我们接受了很多的观念知见,有很多是正确的,也有很多是不正确的,那我们现在,不管是正确不正确,我们现在暂时把它放下,大家不要带著成见,这一点很重要喔,大家不要带著成见,空海讲的是对、是错,你们也都不要预设立场,都不要预设立场,我们就像一个瓶子,我们先把瓶子清倒干净了,清倒干净了,然后重新来装填新的,然后加以去检验,记得喔,空海讲的是真是假,是对是错,大家都不要预存立场,也不要一下子就下论断,保留无限的空间,你来听闻之后,希望你们去检验,就像一张宝藏图给你,是真是假,希望你去检查看看,去走看看,那你亲证之后,你真的证悟到了,你才说空海这个人所讲的,是所言不虚、真实不虚,不是别人告诉我们,灌输我们,而是大家去亲证,所以请大家在这几天,请大家尽量的把我们过去的,观念知见,暂时的放下,不要预设立场,归零,以一个清净的心来听,前面的两天,我们以闻、思的基础为主,跟大家介绍《阿含经》的特色,精神特色,然后后面的一天半,我们来以重视实修,用四念处的修行方法为主,然后配合一些重点精华的,讲解,让大家对这个原始佛法的,闻、思、修、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一开始就勉励大家归零,第○张就是归零,这个归零就像,大家现在有渐渐使用电脑喔,电脑有时候会中毒,会有病毒嘛,电脑病毒,那个病毒入侵的话,一个电脑接受病毒入侵,它还有没有办法正常运作,有没有办法,没办法,如果你这个电脑里面的病毒,轻症的话,比较轻的话,它是运作到这个范围的时候,它就是错误的演算,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你是没办法运算的,甚至把很多的资料都腐蚀掉,我们这一部头脑,我们这一部头脑,比当今最精密的电脑,都还更精密好几百倍,我们这一部头脑,但是大家不容易去觉察到,我们这一部头脑一样喔,里面有很多是错误的方程式,有很多是病毒,有很多是错误的观念知见,在我们的大脑里面,在运转运算,但是我们不知道,所以佛陀不断的提醒我们,要自净其意,自净其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为什么要自净其意,这个自净其意就是说,你要常常帮我们这个,最精密的电脑、大脑,要帮它扫毒啦,帮助我们这一部最精密的,电脑,把里面的错误的方程式,找出来,然后把它校正过来,把我们里面的病毒,头脑里面的无形病毒,把它清楚净化,自净其意,非常的重要,如果这一步没有扎扎实实的,去做的话,那你带著错误的方程式,在运算,你怎么运算出正确的结果,出来,没办法,所以在《四十二章经》里面,佛陀就叮咛我们,切莫信汝意,有没有看到这一段,《四十二章经》里面,佛陀就叮咛我们,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果已,方可信汝意,这一句话真的是,非常强的一个提醒,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的相信,我们的判断,因为在我们的意识田里面,装填很多错误的运算方程式,如果你没有去净化,没有去觉察到的话,我们很容易被我们的,意识判断所误导,我们不知道,我们里面错误的观念知见,如果没有校正过来的话,那我们是用错误的观念知见,在看这个世间,结果你活在梦幻世界里面,不知道,我们用错误的观念知见,在看人、事、物,构筑出苦海,我们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我们都一直在怪外境,那是不正确的,以高标准来讲,这叫做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不是外境颠倒,是我们的观念知见的颠倒,所以修行的核心,是在把我们的病毒扫除掉,把我们的错误的方程式,把它校正过来,把我们错误的观念知见,把它校正过来,佛陀把这个历程,归纳出十个结,十个结,就是众生心中,十个非常错误的方程式,十个很严重的病毒,你不要说我没有啊,我没有啊,如果你没有的话,那你就是成佛的人,如果你头脑里面,你的思惟里面没有病毒的话,你就是一个解脱自在,非常快乐,大安心、大自在的人,如果你还有苦,还有烦恼、还有不安,那表示我们的脑海中,还有很多错误的病毒,很多的错误的观念知见,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照见到,这也是一种明心见性,这几天有因缘,我们会跟大家介绍,禅宗一直在追求的明心见性,你的心,这一面镜子,如果不明的话,你没办法看到真理实相,你也没办法看到我们大脑,我们的脑海意识中的,错误的方程式,那你没办法看到的话,我们会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我们不知道,所以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能够明心,能够去看到真理实相,能够把我们里面的污垢,清洗干净,把我们的贪嗔痴、我慢,这种种结缚净化了之后,那你以一个完全健康的电脑,完全健康的头脑,完全健康的思惟,来看这个世间的时候,这时候你会发现到,啊 原来过去是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啊,这时候你就可以亲证,《心经》所讲的世界,远离颠倒梦想,这时候,你很快你就会发现到,你就处在涅槃彼岸,来到《心经》所讲的,究竟涅槃,这个不是玄虚,不是遥不可及,更不是说要几百亿年之后,或是几百万年之后,或是几百世之后,都不是,而是这一生这一世,只要你真的能够心净,清明了,能够来到明心的阶段,清楚的了悟宇宙的运转法则,我们身心内外的运转法则,佛陀把它归纳出“三法印”,你能够清清楚楚的,去了解“三印法”,而且亲证,证悟到“三法印”,这就是为法做见证,真的见法,也清楚的照见我们内心的,种种结缚,我们内心的错误的方程式,错误的思惟模式,能够把它找出来 净化了,那我们的意识田里面,完全的干净,自净其意到完全干净,那这样我们就完全一个,健康的心灵来看这个世间,完全没有染污,回到本来面目,那你清楚的照见过去的,颠倒梦想,清楚的照见自己真的,当下就处在涅槃彼岸,处在清净的净土里面,这都是可修、可证、可达,只要大家能够归零,我们这短短相处的几天,你会也很大的突破,预祝各位法喜充满,谢谢大家,谢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