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澈见本心问答集(3)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耀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1、问:佛法能合乎自然吗?
  答:有人很反对谈“佛法顺乎自然”。或有人认为世界或自然是从无明产生的。如果把这种观念带入佛经里,会很矛盾的;如果把这种观念带入现实生活里,更是矛盾。而现实生活本身就是在自然之中,佛法则需透过一种玄理才能合理解释(指因误解佛法而违反自然的佛法),这种玄理,其实是带点迷信在里面。吾人是不谈玄理,不谈迷信,而是说实相的。因为真的佛法丝毫没有一点迷信的,而且是坦坦荡荡的。
  诸佛净土不出此心,所谓“摩诃”,就是在比喻此心。摩诃是大的意思,到底大到什么程度才算“摩诃”呢?只要说的出来或写得出来的数字或形容,都不足以代表“摩诃”,也就是没有限量的大。既然是这样,还有什么不在心的范围里。一个火柴盒到底能容纳多少心呢?凡是有所执著火柴盒者,无一不入火柴盒中。也就是说能容纳无可比喻恒河沙数个心还不拥挤。心就是有这么奇妙,以无住故无限的大(超过须弥),以有住而纳芥子。只要心无执著,此心即无边无际,其实仍在自然的范畴里。
  12、问:如何因入定而生慧呢?
  答:不能说定后生慧,若入定后方生慧,则此是痴定,不能生慧。若无定之慧是狂慧,狂慧不能正定,故定慧是一体不可分,慧与定应同时产生,无慧则不定,无定则不慧,是为定慧等持。
  又:定有深浅,只要能与佛经相应即可,最怕自为、自想、自成而违背经典,故要多看经典。不要以为合乎我们的感受的就是佛法,因为我们还在颠倒幻想中。要依佛经为修行基础,否则难免成为魔眷属。或许有人认为尽信经不如无经,这是对佛经不能贯通者的说法,觉者能以一切法皆为佛法。
  又:有些定法是理论上说说可以,若真的实践就会发现它根本就是凭空忆想,须靠幻想来安住这种定,这种定只能说是集中精神,不让杂念窜起,但不能长久如此。这是以神识强压心念,神识不久就会疲劳,杂念复起,无功而返,治标不治本。集中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想识,然后移动此“集中想识”,或脐下、或眉间、或会阴、或玉枕,乃至全身窍门,这是气功修练法。或有一贯道行者练此法,法轮功亦有类似此修行法。这都不是佛法,若能不执,练练身子也不错,若一旦执著,则舍法比取法难,行者务必小心。
  问答篇二十
  1、问:“遗此本明”处,是如何“遗”呢?本自如如,而“惑汝真性”,是如何“惑”法?可否事相上说明惑之所在呢?
  答:“遗此本明”是说妄失本来的明朗自性,而取攀缘心,自此认外尘缘影以为自心,故迷惑真性。如果不识此心而学佛法,学到的只是法尘,非法之真实。故六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2、问:“真心无可修,以息幻强名为修”,请问息妄是何心息妄呢?幻又从何生,是否离真仍有幻?
  答:真心本来具足一切功德,无可修。但无始以来累积的习性(妄念)一时难以降伏,故须起意识心对治习性之妄,是名以幻修幻。故曰:“真心无可修,以息幻强名为修”。但唯除顿觉人,直悟无生法忍,荡然登佛地。而一般行者,亦必须“顿悟圆觉,渐修习性”,修行方才有目标,不致迷失于法海中。
  再则,世间一切生灭现象,它并不自言是生是灭,是行者意识心分别,然后称名为生,称名为灭。然行者所称的生,并不必然是生;所称的灭,并不必然是灭。若仔细观察,彼生或许是此灭,彼灭或许是此生。譬如:狗灭而蛆生,如果站在蛆的立场,是狗灭得好。如屋生则材灭,屋灭则材生,若希望得材者,则视其为材生而屋灭;若希望得屋者,则视其为屋生而材灭。若站在物质不灭的定律上来说,世上的一切何灭、何生?如果真有生灭者,则是意识心依所爱所憎而分别其生灭。若体会真心因无染此识,故平等无别,自然不起生灭心。
  3、问:如您所说,那么念佛、内观、止观、密法,这一切都是意识心止妄之用,不是真心啰?
  答:是的,这些都不出意识心,凡有修整造作之有为法,无非意识心。但若识本心之行者,不会让意识作主宰,故虽行念佛,但知自性是佛;虽行内观、止观、密法,但知一切法性空。如是虽随众生所行法修行,以方便力渐修习性,而自知诸法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相。
  4、问:您所说的心是真心还是意识心?您吃饭睡觉的心是真心还是意识心?
  答:因有某种因缘,才会想说法,故缘起法生,若无缘起,则法不生。一、如说法时,由智转成识,方能说法,故说法是意识心在说法,但并不由意识来作主宰,是故仍处于真心状态,然本心依旧无说无示,故维摩经曰:说法者,无说无示。二、说法时,是由根本智转成后得智(世俗方便智),此智非意识心所成,因心已无染无杂,唯自性流露,称性而谈。故彻悟者,吃饭就只是吃饭,善分别法相,于第一义(本心)不动。
  5、问:慧目云何未净?众生执著众生相的显现处是如何呢?解不真,行证如何真呢?信解若真,还有行证吗?不是信解就是行证吗?
  答:慧目未净,是无明所蒙蔽。执著众生相则显现无明,或曰颠倒见。又:信解若真,还有行证吗?是的,对大根器者来说,信解行证同时解脱,但大多数行者,习气深重,不能顿脱,故须藉种种方便,渐修习性。
  6、问:文字法相乃佛菩萨的清净等流,可令有情众生悟入实相,法执乃有情众生的虚妄分别,是净染二分的差别,不是吗?
  答:因相而成执,若悟“法无相”,则无所执,法本无生,心亦无心,心与色相缘而成法与心,虽生法与心,并不属“染与净”,是爱憎取舍而生意识心,然后幻染又幻净,如此轮回不止徒自疲。不要常执著在三轮(两边及中间)之中,亦不离开三轮,应进一步从三轮中体悟法之空性,所谓“三轮体空”。如:在“染与净及不染不净”此三轮中,去体悟离此三轮中所显现的空性是如何境地,这就是去芜存菁之非非法。让空性自然显露。
  7、请问心性如何释放?
  答:心性不系缚就是释放,这是方便的有为修行法,藉以体悟自性本无缚无解,若能悟之者,自然无释放之心意存在,故曰:虽言释放,无释放之有为心。
  8、问:什么是心性?什么是释放?为什么要释放心性?心性有没有释放,有何不同?
  答:不能解脱就是因为没有获得释放,能释放心性就是解脱。如果以为自己很厉害、很聪明,一直执著不放,就不能体悟什么是解脱。因为一直用意识心主导“解脱”不可得。如果用意识心主导释放,本心即得解脱。只是一直想解脱,而不懂得释放,如何能解脱?系缚者是自己,然后处心积虑的想解脱,而又不了解释放心性,那解脱只是空谈。释放心性正是解脱的如实行,解脱不是名相而已,它是真正的解脱。换个角度来看解脱,才能更显出解脱的意义。
  9、问:“所以知梦即醒,知妄即离,并无次第。”大哉说!但当下承担,立地成佛,古来大丈夫有几人?
  答:除此之外,皆为戏论,如梦中事,于梦中所有作为皆如幻,乃至成佛做祖仍不出幻想中,唯有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如梦之醒。虽言承担,其实它不是有为法的承担,只是不执著,恢复本来佛,是名承担,它只会减轻负担,不会增加负担。
  10、问:无生见吗?
  答:见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灭,既无生灭即不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不生名无念,无念即无灭,无念即无缚,无念即无脱。举要言之:识心即离念,见性即解脱,离识心见性外,更有法门证无上菩提者,无有是处。
  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不乱,不取不舍,不沉不浮,无为无相,活泼泼平常自在,此心体毕竟不可得,无可知觉,触目皆如无非见性也。
  11、问:果真是世间难信之法,这些佛法,皆是佛经有明示的,若不能体悟者,怎么办?
  答:习重者,于此难信之法必生畏怖,因为行者心中对佛法的概念,已经形成某种佛之国度,其实因为观念不正确,所形成的必非真佛国,而是佛经称为“魔宫”,故听闻正法时,有如欲振破其心中的魔宫,而生畏怖。此时必须持经来修正观念,不可固执己见。学佛者多看佛经,据悉:自称是佛教徒的人,有很多人不曾亲自看佛经,佛法虽不在佛经,但佛经能确显现佛法,佛虽没有说法,但佛法确从佛而出。
  12、问:后学不太懂“廓然无圣”的深意,请您指点。出碧岩录。
  答:“廓然无圣”字面的意思是说,尽十方处没有所谓的圣人,这句话是达摩祖师对梁武帝所说的。因为梁武帝内心一直认为自己做了很多功德,所以常认为自己已经不同凡人了,达摩祖师早就知其意了,为了破解梁武帝内心对圣的执著,故对曰:“廓然无圣”。
  其实,真的也没有凡圣之情事,因为为了的说法让大众能觉悟,故暂分凡与圣,佛与众生,以方便说法。所以圣者内心绝不以为是圣者,有这种理解之人,堪名为圣者。圣者非圣者是名为圣者,就是这个意思。为表达到此境地的人,给她一个名称,以别于未到此境地之人,所以圣与凡只是一个区别的名称。非真有圣与凡,故曰:“廓然无圣”。
  问答篇二十一
  1、问:您言“洞悉明了”与“知是幻,是名离幻”,请问是不是还用的意识心。后学以为见闻“觉知”是因相而起的,而“了知”是真心之觉。在现实中,取“在分别否”?分别否正是第六识。书本上言不即不离,还请多加开示。
  答:“洞悉明了”与“知是幻,是名离幻”,此两者同是修行法,既是修行法,即为意识心之作用,同名为幻,故曰修行如幻。一切法本无生,既生出必为幻,而修行亦如幻,两幻相抵,幻灭法亦灭,是名真修行。若不知法是幻,不知修行亦如幻,则两幻相加,幻上加幻,是名迷惑人。
  又:欲离诸幻,须先洞达一切法本无生,既生出必为幻,既知是幻,则无所离,或曰离无所离,或曰不即不离。如作梦,梦见身处很危险的地方,极欲离开,当醒来时,发现只是梦,则无所离,或曰离无所离,或曰不即不离。也就是“以无离而离诸幻”。只要能深解其义,“无所离”,“离无所离”,“不即不离”,“以无离而离诸幻”,这些说法都是同义的,但若只看到文字的表相,则会有不同的意义。
  2、问:“如幻三昧”一文中提到:“对有而不执著所致之无,非洞悉其本无之绝对无。”是否是执著于不执著,亦是执著?又:“而犹著一菩提,或有更甚者,连菩提亦不著,便入空亡与断灭,只因不能洞测‘如幻三昧’。故楞严经曰:‘纵令内守幽闲,亦是法尘分别影事。’”若如您所说,岂非不能用定力压下自己的心识?了知所见皆幻,乃缘起所生,但虽是缘起,还是会有觉受啊,那该怎么办呢?
  答:“对有而不执著所致之无,非洞悉其本无之绝对无。”是说对本无,误认为“有”,然后对“有”而行不执著之法,就是压制法,非彻知其本无,而不加任何对治法,方名究竟法,是无生之法,是佛经所说的甚深微妙法,或曰:世间难信之法。故经中听法者常赞为“不可思议之法”,或叹为“未曾有之法”。再则既知是幻,则任何觉受于本心实无所受,因幻所觉受的亦知是幻,则“内心深处”不为所动,是名不动本尊。故六根虽有所觉受,但因知是幻故,本心无可受之受,虽日理万机,而本心事事无受,自然法法无生,是名悟无生法忍。
  3、问:从实修处请问:通常我们所说如幻,是指观诸法虚妄不实,如幻化事,但是真实起观时,是要如何思惟相续呢?是不是吃饭时,告诉自己:“这是如幻”,好似梦一般;喝水时告诉自己:“这是如幻”,好似梦一般;行住坐卧告诉自己:“这是如幻”,好似梦一般。还是:于静坐时,先思惟色阴如幻、受阴如幻等,先思惟身心,再思惟世界?如何依如幻观“思惟”、“行持”,有没有较具体之修法?比如说:无常观只要观诸法生灭,便可思惟。“幻”要如何思惟?
  答:您是不是感觉佛经明明这样说,但总是与世法难以贯连,甚至与世法脱节?佛经要我们观一切法如幻,但是如何让吃饭、睡觉、行住坐卧如幻呢?乃至如何让结婚生子及赚钱养家如幻呢?没饭吃,饿肚子我们能观之如幻吗?生病所受之苦,我们能观之如幻吗?乃至因此而死亡(非享尽天年),我们能观之如幻而轻易的任自己死亡吗?这是观一切境如幻所生的迷惑。佛经要我们观一切法如幻,非观一切实境如幻,这就是吾人常谈之处。是因为法与境混淆,所产生的迷惑。而有些学佛者认为真实外境就是法,或认为境包含在法之范围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些问题,其实是该我来问他们的。
  吾人认为:外境经六根之作用于色受想行识五蕴中,反映而生的缘影方称为法,所以外境绝对不等于法。现在,吾人就把佛法与世间法连贯起来,以解您之迷闷:饿时就实实在在吃饭;困时就睡觉;行住坐卧就行住坐卧;结婚生子就快快乐乐的结婚生子;想出家就快快乐乐的出家;养家活口就高高兴兴的养家活口。在世间法上就尽人事去做(不要以为出家人就能离开世间法而修行),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修行法门,但是于中不能产生任何忧悲苦恼慢等烦恼,因忧悲苦恼慢等烦恼的清净与否,乃至其次第的分别,此时于心就造就出诸佛净土、或魔宫秽土、或天堂地狱。话说回来,要如何能清净忧悲苦恼慢等烦恼呢?这就是佛陀要我们观诸法如幻的重点。观法如幻就是说:世间法上尽人事去做时,其间所生善恶、成败、起落、生死等等境界,我们要观之如幻,自然这些法动不了本心,因为这些都是外境经六根之作用,于色受想行识五蕴中反映而生的缘影,如果能如实知五蕴皆空,这些法就如梦幻泡影,根本动不了本心,自然不能惹起烦恼,故曰:烦恼毕竟空寂。有如风吹阳光,本然不动;有如竹影扫落叶,不动本然。所以称此为不动本尊,非经抑制而不动,而是本然不动。
  再强调一次:外境经六根之作用,于色受想行识五蕴中反映而生的缘影,方称为法。法是外境的缘影,是故可观为幻。外境以成住坏灭的型态,亘古长存,若观为幻,则与世法相碍,佛法将滞碍难行,勉强行之,则如空中造楼阁,无有是处。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方为佛法如实行者,不碍于念佛、诵经、禅坐、持咒等等有为修行法。不管现今以何法修行,都无须改变它,藉以成就善根。
  4、问:您说“这是观一切境如幻所生的迷惑,佛经要我们观一切法如幻,非观一切实境如幻。”重点是在“不动”两字?也就是说自己在尘世的喜、怒、哀、乐,皆引众生之缘所生,非本性所现,故了知如幻。但是还未达到这个境界时,还须依定力压制自己的颠倒妄想,可是最后,这些都要舍弃,人法二空,不落两边,转智成识。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答:欲达此境界,勿持众生见。这是观念问题,并非久学与初学之差别。若持众生见,就算修行百年,亦难舍众生之习性,最终只是一个没有法行的知解宗徒。若能放弃众生见,或曰不执众生见,则当下即是法行,当下虽未能舍掉众生之微细习性,但已顿脱众生之较粗重的习性。这是实语,请务必相信,并如实行之。另请参阅佛经,如圆觉经等,以坚定信心,脱离众生见,自然慢慢成就远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5、您说:“世间法上尽人事去做时,其间所生善恶、成败、起落、生死等等境界,我们要观之如幻,自然这些法动不了本心,因为,这些都是外境经六根之作用,于色受想行识五蕴中反映而生的缘影,如果能如实知五蕴皆空,这些法就如梦幻泡影。那么请问:一、善恶、成败、起落、生死等等境界,如何观之如“幻”呢?“无常观”与“如幻观”,不是同样的一种观行,善恶、成败、起落、生死,可以观之无常,生灭变异,但是如幻,要如何具体的“观”呢?二、如果能如实知五蕴皆空,这些法就如梦幻泡影。一切的外境,皆是“五蕴”所成,这样观一切外境,如实五蕴皆空,这样应该也是可以。不应在五蕴法之外还有一个“外境”可得,还是您认为外境非是五蕴法?
  答:“外境经六根之作用,于色受想行识五蕴中反映而生的缘影,方称为法。所以境绝对不等于法。”六根与六尘合而生六识,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就是心相,也就是圆觉经所说的,众生聚集六尘缘影以为心相。六根是心与外境相缘的管道,而所生六识只是缘影,并不是实物。如看到树,看到山,只是缘影映入,非树与山进入身中。然后此缘影经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分别,而成八识,正因为六根是心与外境相缘的管道,所以佛经曰:凡是眼所见、耳所听、鼻所闻等等六根所触及的外境,无非是法,而法所聚成的就是心。所以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因为我们都是经过六根才能与外境相缘,所以不管如何,既然是透过六根相缘进入心相的,它就是缘影,它就是法,它就是心。也正因如此,常被误解为外境就是法,进而误推心就是境,所以心就与境分不开,有境就有心,自然无法“对境无心”;自然无法“以无所受之心,来接受诸境”(以无所受而受诸受);自然无法“行众善而心离其业,称名为无业行”。自然心不能离境,而心常随万境转。心随外境转,所以有顺逆诸境,因外有顺逆之境,故内生爱憎取舍之心,故迷惑真心,认物为己。
  6、问:识种或曰种性,就是人往生后,唯一留下的,是生前的浊辱,与生前修行的清净,是为如来种性或众生种性,这些种性载入轮回即名意生身或胜义根,“既然是透过六根相缘进入心相的,它就是缘影,它就是法,它就是心。”正是释尊要指正处:“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您看法为何?
  答:所以世尊要我们体悟诸法空相,特别指出它只是昏扰扰相的缘影啊!若误认为他就是我们的心性,所以迷惑认为心性在色身之内。在身内之心其实是聚集诸缘影的心相,非真性。
  7、问:人往生后以意为身,仍有六根,五蕴仍然作用,继续缘影。身、根即识种,故能依业力往生六道受报,不是吗?
  答:那是因认为六根实有,五蕴非空了,实则六根与五蕴是误识身体为我而妄生的。吾人认为人往生后,唯存识种。这就像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若成就者就是佛种,可自由自在应世,若是非成就者,则善种识往生或轮回中则得善果;若是恶种识,则轮回中将得恶果。
  8、问:以下是您自我矛盾处,请给合理解说:一、“诸大菩萨是应法会而现身的,是佛的化身,为演法而应世的”。二、既然化身(法)能由眼缘入心(因现身),则推翻兄“境实有”论及“外境非法”论。
  答:佛菩萨的化身,与身体不同,正是“意生身”。 什么是意生身:一切诸佛及众生,其心意可大至无边无际,但当执意于一点时,则其心意可小至微毫乃至更小,如有一场十万人的大型演唱会,那演唱者的身上,就聚集了十万个心意,而每个心意皆俱足七情六欲及一切觉受。如维摩诘的斗室,可容纳几十亿个菩萨及狮子座,乃至维摩诘于瞬间即可至阿国。这全都是“意生身”才办到的,这不是执著四大可以办得到的,吾人曾说过:“心念有无碍的本质”,佛、众生无异。不知您有没有以下观经的经验:当聚精会神观经时,忽然间忘了身体的存在,只有一个意念在佛经上游走,这就是意生身在观经。此时会发现“佛常住于世,灵山法会俨然未散”。如亲身参予法会一样的,佛就正对我说法。与一般看经,迥然不同。
  意生身或许就是将来往生后的识种。所以我们骗的了别人,就是骗不了自己的意生身,所以身、口、意一如,就是直心,直心就是道场。
  9、问:圆觉经中十二大菩萨,当时并无肉身存在世间,不是吗?
  答:没错,诸大菩萨是应法会而现身的,是佛的化身,为演法而应世的,并不是法众欲见即能见的,而是菩萨本身为配合佛说法度众生,而使法众能见的。难道您没发现,菩萨是明知故问的,而且好像演戏一样,有条有序的一一出来问于佛,如果换成一般法众,真的连问也不会问,所以佛经大都有演有说的演说法,希望法众能解如来义。
  10、问:人往生后,色受想行识五蕴是否继续缘影?如果继续缘影,没有六根仍能缘影,符合您之论点吗?如果不能继续缘影,是释尊所指的外道论吗?
  答:人往生后,没有身体,没有六根,没有五蕴之作用,也没缘影,唯存一识种,或曰种性,识种若清净则生清净地;识种若遭浊辱,则在轮回中。生前就应证知了,若不能证知即是浊辱。
  问答篇二十二
  1、问:境界虚妄不实、唯心所现的道理为何?
  答:境界的意思是由心所现之一切境相,方名境界。所以境界非外境,而是外境映入心所生之觉受缘影,此缘影是由心所现。缘影非实物,是故为空。故曰:境界虚妄不实、唯心所现。
  2、问:“起信论”中所谈的“境界”,不是不包含外境而是外境的缘影,然外境不是境界吗?
  答:境界是心与外境攀缘所产生的境相,而八风是由此境界所生之境风。外境本身并无八风,而是境界分别所生的八风。当年佛陀悟道说法时,众生与佛同住于此外境,而佛能不为八风所动,但众生于八风中受尽折磨,就是因心里境界的差别,并非外境的差别,所以境界并非外境。
  3、问:不受生,为何生娑婆?不轮回,何来生命缘起?
  答:娑婆与生命的缘起皆为随缘现起之妄相,而心体中实无此相。圆觉经曰:实无身心,受彼生死。故生死如空中之幻花,若能如实知,不久他将如空中之云彩自行散去。所以说:尽管随缘现起种种对待之事相,而绝待空寂之心体中,仍未有种种相。
  4、问:这娑婆世界有多少菩萨呀?有多少是无明缘行的众生呀?大家趁此机会把这笔帐算清楚吧!
  答:佛、菩萨、众生是佛为使众生觉悟圣道而假设施的,一切众生具如来智慧,与佛无异,于心体中实无佛、菩萨、众生,若不知一切众生之心体若此者,虽勤苦修行,乃至具足八万四千细行,皆名无明缘行众生。若以法眼观之,即知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故,自然无佛、菩萨及众生之分别。
  5、问:依您“心体清净,了然常明”一文所谈,则所谓“一真法界”,在娑婆世界中只有“宇宙能量”能说明这种特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受想行识,无无明,无老死,无形无色,但能变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万物,我们证入实相时,是否即是证入“宇宙能量”感应到永恒的存在绝对的真,但是您是无所得的?因为他只能被感应,不能被攫取,即只能以证入的方式来了知,深思!深思!此甚深法义!
  答:吾人所说是法界实相,行者若能无所住而生其心,自然能默契。此心正是吾人所述“心体清净,了然常明”。若不能默契,则必仍有所住而不自知。其义甚深,非宇宙能量,更非关“感应”。
  6、问:何有众生与佛之名?何有佛国净土与娑婆秽土?以上二问皆为方便说。佛与众生同一身,唯心迷悟分。净土与秽土亦同一土,亦唯心眼分。何有轮回之说?因有业力因果而成,或因愿力而来。
  答:是的!这是如来为令众生得知:众生本具如来之德性所作的方便说,如是“众生本具如来之德性”,为无边无量诸烦恼所隐蔽,随生死流轮回不知止,是名众生界。若能除众生相,则名如来界。
  7、问:非圣非凡。非关圣凡;是圣是凡,皆关圣凡。啊!原来这么多的“非非,是是”是必要的……。
  答:“非圣非凡,非关圣凡”。清楚的说是:心体实在没有圣与凡这回事。
  8、问:“心体清净,了然常明”一文。想请教这是您的体悟吗?
  答:这是吾人真实修行多年,由内心所体悟自然的流露,并以文字作适度的表达,其实尚难尽吾意,故还希望有识者,能多做补充。其实,这只是每个人本来具有的心体,丝毫不差,所以会感到特别的亲切,似曾相识。如果尚未到此田地者,是没法了解此地的风光的。但听闻之下,仍可启发些许清净智慧,因是自己拥有的,故倍感亲切。
  问答篇二十三
  1、问:不放逸,是一切解脱法的根本,在大小乘皆是如此。所谓:“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平常如何观照?但言不放逸六根竞逐于六尘,此为要旨。放逸就是我们的怨贼、生死怨家之一。所以对于这样的习气、烦恼需要好好对治一番,于涅槃道,斯可希冀。所以说,不放逸是解脱道之根本。平时,依此“不放逸”之法,自我检讨受持一番,看一看,于五欲(色声香味触)之境,是否“欢喜、赞叹、染著、系著住而不能舍离”呢?依佛子而言,这些都是不该做的,赞叹六尘境界的美妙,通常令众生更加执著颠倒于欲著境界而不舍,所以分辨善、恶知识,也可以依此观察观察,善知识岂会要我们“贪著于五欲”呢?这样的诠释如何?
  答:如果照您所解释出的佛法,如何能行于世间呢?根本就是离世法而行佛法。如果您若真的有自己去如实行,就会发现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务,有如于空中造楼阁,原因是您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有身体就有六根,有六根就须面对六尘。眼可见色,既见色则应不著美丑,非不可见美色;耳可听声,既听音则应不著美丑,非不可听美音;鼻可闻香,既闻香则应不著美丑,非不可闻香味;舌可尝甘,既尝甘则应不著美丑,非不可尝美味;触可触细嫩,既可触则应不著美丑,非不可触细嫩,这是其一。
  而其二者就更要了解了《杂阿含二一二》:彼眼识所可爱乐、染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赞叹、不染、不著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您没有说到的就是这一段:“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解:但于行如是法,获得最第一正等正受后,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也就是终不退减随于眼色,随于耳声,随于鼻香,随于舌味,随于身触,随于意识法。如此佛法方不离世间法。离世觅菩提,如兔角、石女儿。
  2、问:请解《杂阿含二一二》:“彼眼识所可爱乐、染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赞叹、不染、不著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答:“彼眼识所可爱乐、染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是说:眼见爱染著之色,彼比丘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其间并没有说不能看美之色,而是看了以后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也就是说以平等心来看待它,很自然随顺的就能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不需要去牵制自己不去看它。如果以控制的心来使其不能见、听、触、尝、闻、意识到美色,表面上好像隔离了美色,其实那才是真正的执著美色,因为在内心中早已分别取舍了美色,这才是大大的执著了美色,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经曰:以不喜、不赞叹、不染、不著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
  又:“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就是说:但是依这样的法,得到最第一正等正受,终不会退减本来自然随顺于眼色的随缘性,于六根六尘如是。也就是说,终不影响六根六尘的随顺觉性。
  3、问:众生不著色、声、香、味、触,委实也不容易啊!众生的心思如是投射反应自己也控制不了,知易行难,否则,众生学佛也不会退转。愿慈悲再示!
  答:这是知难行易之法,很好修行的,只要如实知即是,无须动意识心去控制。不动意识心去分别取舍其好恶,自然逮得第一三昧正受,并不复杂。
  4、请再释“杂阿含二一二”,就经文所说。
  答:“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
  是比丘见到诸所可爱乐、染著之“色”后,而能不喜、
  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这就是比丘不特别的去分别“美丑”、“爱憎”,自然会“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这就是不刻意分别的平等心,这有什么好玄的。“恬淡修得随缘性,无求养成平常心。”这真的很玄吗?若能修成这样的心境,自然能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只要能修心,使心如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何须控制六根六尘呢?所以经文曰:终不退减随于眼色;除此之外,有谁能真的去控制六根六尘呢?佛菩萨吗?必须知道我们所要控制六根六尘的这颗心,本身就是六根六尘的主宰,所以必须“如实的知道”,不特别的去分别“美丑、爱憎”,自然会“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也就会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5、问:这“平等心”是当下就平等呢?还是修了以后才平等?
  答:这种“平等心”是观念的问题,若说要修,也是修正观念而已,观念正了,当下就平等了。其实也是“我执”在作祟,故失去了平等心。
  6、问:“如实知”的内容是什么呢?如何称为“如实”?“知”什么呢?
  答:“如实知”是不特别的去分别美丑、爱憎,自然会“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真正的去改变观念,不可固执“我执”。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时,接触世法,我们只有“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不须刻意闪避烦恼境,只要尽人事后,所得结果,若如意则“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若不如意则“不忧、不怨叹、不染、不系著住。”不管如意不如意,皆无须在意,因为我们已经尽了人事,自当无烦恼,自然佛法不离于世间法。
  7、问:“只因为观察到贪爱染著,就知道有过患、有漏失、有苦。所以很自然的就会知离染、知舍,不喜,不赞叹,不系著。也因为能够离于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所生贪爱,就能够有以下的成果可期:“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 (因为平息了“使心意散乱的六根浮动的因素”之缘故),是吗?
  答:这种说法,太天真了,纯理论的。因为只要一开始修行,就会发现到观察“贪爱染著”的心,就已经入了“贪爱染著”,分别了贪爱与憎恨,然后又生离“贪爱染著”的心。生贪爱与离贪爱是同一颗心,既是同一心,如何能以心离心呢?所以只能越离越生,越生越离,是一种矛盾的修行法,是生灭法。生法与灭法同此一心,故只要知无生,即无可灭,是故无生无灭即是佛法,生灭法非佛法。
  8、问:收摄六根、控制六根,以心为主,就是在修心,是吗?
  答:收摄六根、控制六根,就是在扰心,不是在修心试问:“收摄六根、控制六根”,这方法真的能修吗?
  您认真修过吗?能一直如此吗?您最多能连续修几分钟呢?如果不能于十二时中皆能修行的法,算是佛法吗?但依吾人所知,用此法修行几天下来,会出现精神问题,越认真就会越严重。
  9、问:“以无所受之心境而来承受诸受”是怎样的情形呢?
  答:以无所受之心境而来承受诸受,故虽有所受,而其心无所为。此法并不玄,只是提升了我们的心境。如玩大富翁之游戏,我们都会尽力得去赚很多钱,但不一定能如意,万一破产了,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烦恼。若赚大钱,我们也不会太过高兴,也就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皆能以“无所受之心境而来承受诸受,故虽有所受,而其心无所为。”这样我们不但不会牺牲此生,过得消极的生活,还会积极进取的享受人生,自由自在,不为法所缚。因为这有如空中花、梦中事,为何要“缮性于俗”呢?
  10、问:极微若是因缘所生,怎会永远存在呢?极微若不是因缘所生,也不应是自然有的,那如何来呢?
  答:极微亦非空,要把物质说成是空的,您不觉得这样说很牵强吗?一切因缘皆由心生,而心由六尘缘影所成,故如影如幻。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如此的六尘缘影的心相空,怎会变成外境物质空呢?如果外境物质空,所映入心内应是空无缘影。既有六尘缘影,相对的必有外境物质,方有缘影。我们的烦恼究其原因,并非外境,外境的本身实无过错,而是心的本身,因分别六尘缘影而生爱憎取舍惹来烦恼的。若能观六尘缘影是空花相,自然无爱憎取舍,烦恼亦将因无著而自消失。当不被六尘缘影所困扰时,我们就可当下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无所受而受诸受”,此句出自维摩诘经。也无须避六尘而修,无须学狂子投暗室,无须趣野外寻幽静。这才是大乘佛法的精华,不在乎外境的有、无。
  11、问:物质与能量,能互相转换,可以说物质若转成能量时,物质是空的吗?
  答:质能互换,当然也是存在的东西,否则,为什么不能空能互换?能量也是存在的东西,为什么硬要说是空呢?其实这些与佛法不是很相关,佛法是甚深的心法,佛法的“缘起”说,是心的缘起,不是物质的缘起,心无形实无可比喻,但为方便说法,才以有形的物质来比喻,只要取得其真实义即可,无须追究物质的缘起,因为这不是佛法的本意,且物质的理论,将会被不断的推翻,而究竟法是屹立不摇的,他有无限的有效性及一致性,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失效或不一致。
  12、问:您对于心经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了解似乎不够,大乘之门不容易入,所以不知外面一切“色法”物质界“即是空”,能是存在的,但“能”之生成还是不出心念,所以一切都是唯心所现,是吗?
  答:色受想行识五蕴出自心,既从心出就是缘影。心经是解说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其中“色”是五蕴之一,是外境的形色缘影,非指外境,故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果色是指物质,那么心只有四蕴,不应说五蕴,心所面对的外境如果是空的话,那么应没有任何缘影能摄入心中。如果心中有形色缘影的话,那么必定有真实外境在。如果没有外境,而心能生形色缘影的话,那应称为幻想。所以心经是说心空,不是外境空。如果这样下去,矛盾的解法会不断的发生。其实要求证于佛经也不是很困难的事,只要把自己的观念带入四、五本佛经,而能贯通不悖,即可印证。若稍有疑惑,则须修正自己的观念,不可曲解佛经来迁就自己。因为佛经不会故布迷阵,也不会用迷团让我们猜,若能如是,是为佛所印可。
  心经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少数译经者,为了迁就自己的“外境非实有”观,而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译为色不离空,空不离色,其实不异即是同的意思,“色同于空,空同于色”,因色是缘影故空,故曰:“色同于空,空同于色”,否则当时译经之高僧,应直译为:“色不离空,空不离色”。如此色、空是二,不合于佛法。
  问答篇二十四
  1、问:原始佛法中说持戒,若没有“正见”,就算是破戒,而不是持心戒之意。所以举四种情形,是行为持戒,心理却有错误的看法,如:说有我论,身见不灭,取众生相,见有众生相,见有所得这四种邪见。所以就持戒,也不能算持戒,而是破戒。若说“持心戒”,容易让人以为是一种“控制心识活动”的行为,会让人产生大误解,不是吗?
  答:说有我论,身见不灭,取众生相,见有众生相,见有所得,就是不持心戒。善持戒者,应离诸识,方名清净无漏戒相。行者不能不知,也不能因众生难以信解而不说实法,如大宝积经所言:四种破戒比丘似善持戒,这是心戒,故戒无戒相,所以凡夫不知不觉,不能分辨,以为是善持戒者。如常有修行者,虽具足持戒,但于大小罪中,心常怖畏,如是行者,即是“初破戒似善持戒。”
  2、问:“说有我论,身见不灭,取众生相,见有众生相,见有所得,是因心中有邪见而产生的。”这种错误的见解,并不是持戒可以解决的,而是要闻思修才能破除。“持心戒”容易让人以为是保持某种心念,保持某种善念,产生误解,不是吗?
  答:楞伽经云:“诸有立法者,皆有其过失,若能知唯心,彼不堕诸过。”
  3、问:什么是真心?
  答:真心就是本来的心,天真的心,离污垢、离清净、离种种文字言语相,不识一切佛法之一种平怀,本无可比喻,“真心”是用来形容它的文字,不是另有一个真心在。本自无性,并非妄心相对的另一边,知妄就离,离妄就是真,真与妄是同体,也就是没有妄即真,不用在求真。
  4、问:什么是生灭心?
  答:若能常处真心无妄中,则一切不善法即不能生,不生一切不善法,自然不需要生一切善法对治之,这就是无生法忍。反之,若生不善法如贪憎痴、生死心、懈怠、杂乱心、犯心……等,就须生一切善法,如戒定慧、涅槃心、精进心、禅定、持戒……等对治之。如此先生不善法,后生善法灭不善法是名生灭心,这种生灭法只是方便法(佛法的包装),并不是佛法的真实义。真正的佛法是不生不灭,也就是须悟无生法忍能远离生灭法。否则,生生灭灭何时能了义!
  5、问:真心与生灭心有何差异?
  答:从上面可以看出真心不受任何意识心的干扰,次可看出生灭心,是因意识心生与灭的作用而产生的。
  6、问:如何了知学人的行持是真心?还是生灭心?如何以真心起修?
  答:佛说一切法,若能体悟其究竟无生法忍,就是真心修持者,若生起一切不善法,复又生起一切善法灭之,如此因意识心起一切不善法,复意识心又起一切善法对治之,就是生灭心行生灭法。如此以幻修幻,修成幻果,聊表安慰而已,并非佛法真实义。故经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也就是说:生灭泯灭了,不复灭就是乐(寂是停止的意思)。真心实无可修,以息幻强名为修,修与被修同是意识心的作用,修与被修同名为幻,故圆觉经曰:修行如幻。
  天竺十祖胁尊者偈曰: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
  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这是甚深真实法,若能体悟者,并不会打乱现所行之一切有为法,因他不碍一切有为法,若有所碍,则必非真体悟。
  7、问:若是妄想与执著之习性,障了众生的法眼,此习性岂不与吃饭睡觉等同,那就好办了,如何会累劫轮转不休,无法至彼岸呢?
  答:吃饭睡觉呼吸乃至见闻觉知,这怎能称为妄想执著之习性呢?它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与生俱来的,而妄想与执著,并非生存所须,如果能降伏其心,使心无所执著,自然能不再妄想与执著。无妄想与执著,方能好好的吃饭睡觉;不能好好吃饭睡觉,不是菜色不好,也不是床铺不好,而是心情不好。
  “心体清净,了然常明”,是如来正因地,也是众生清净觉地,是因地非果地。若因地不真,一切修行皆是徒劳的,也就是六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修行之一切法,皆为对治法,如圆觉经所说“以幻修幻,幻尽法亦寂”,或称“病药对除,病愈除药”,意在恢复其本无、本空,故万法究其根本,是为空相,若悟万法空相,即见其本性。
  8、问:顿法会告诉你,习性是幻,何需修治?以习性为病,你即是病,不是吗?
  答:其实,不单指习性是幻,无明也是幻,烦恼也是幻,贪憎痴、戒定慧,乃至任何修行,何者不是幻呢?所以一切修行即为次第。如果您有所觉悟,当不难看出“顿法”亦为幻,这不是用拼凑可以理解的,知者当下应立知!
  9、问:烦恼是否为菩提?若是为何?若不是为何?
  答:悟知烦恼是幻,幻即无实体,若此,何者非菩提?
  10、问:只解空义,不解幻性,如何是幻性?
  答:幻性即实性,不二之性是实性。
  问答篇二十五
  1、问:佛果真不断烦恼吗?“生老病死”无从断起,“忧悲苦恼”也不须断吗?
  答:烦恼因误认六尘缘影为实而起,若能澈知六尘缘影是空幻无实的,烦恼自然无处可生,所以六尘烦恼皆无实性,故以“不即不离”强名为断烦恼。若行“断烦恼”之有为法,静心思惟,其实就是执著烦恼之义。故曰:以不住烦恼故,烦恼如空中之云彩,自结自散,有谁还会去在意空中之云彩何时结?何时散?以是义故,佛永断烦恼。又:生老病死并非无从断起,若能澈知四大非我,生老病死徒留名称而已,亦无实性,自然不生老病死而本自无。
  2、问:“正知见的体悟”一文中说,“佛为让众生悟知此事,以是义故,佛说万法。”佛一生说法,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悟知而不入,犹登堂而不入室,实憾事,不是吗?
  答:此处悟知是指澈知,若能澈知,则非关“开、示、悟、入”,佛一生说法,为一大事故,即佛之知见,若悟此知见,即知本然如此,遍地皆菩提法,岂有出入?
  3、问:文中又提“随业受报,枉受轮回,不能自止,然虽处轮回中,其身中之觉性未曾有轮回。”若不轮回,那随业流转的是谁?
  答:因依著众生见,而现轮回与不轮回,实本无轮回与轮回者,时间未曾间断过,只是看著四大的聚散,与环境的改变,我们称之为轮回,如果不依住四大为我,何处有轮回?一切的轮回只是冤枉承受的,若能不依众生见,轮回与不轮回实不存在。若能了四大无我(人无我),六尘缘影非我心(法无我),则业障本来空,做个无业人,逍遥于万法之外,岂不快哉!有身与无身无碍我实性,六祖曰:身来身去本三昧。
  4、问:如果不依住四大,何处有觉性?佛性?
  答:佛性实与四大无干,身有、身无本无碍,能依四大者,本身就是佛性,将来所依的四大散了,此佛性并无灭。行者要依归的是此佛性,不是归四大。所谓皈依自性佛(觉),皈依自性法(正),皈依自性僧(净)。念佛者,正是弥陀念弥陀,若能如此,身来身去本三昧。
  5、问:若觉性就是佛性,则如您所说“佛性实与四大无干,身有、身无本无碍,能依四大者,本身就是佛性,将来所依的四大散了,此佛性并无灭。”那觉性就是永恒无灭啰,是这样吗?
  答:觉性就是众生的清净觉地,也是如来本因地。不灭是方便说,实不能以生灭论之。请参考拙著“观察自性实相”。又:觉性实不能以生灭论之,生灭是意识分别之产物,觉性离一切意识分别,暂得用“四大聚时,非觉性生,四大散时,非觉性灭”来说明。
  6、问:心地不随著顺逆之境而所牵引,当境界逼身的时候,能不被境界所惑动,身心泰然,顶天立地,从容不迫,乃能遇境界不为境界所转,还能转境界,于一切时中,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您看法为何?
  答:这是知解宗徒。须知,一切境界、一切六尘如空幻,空幻如何逼身?如何惑动?若言逼身,若言惑动,则必误认空幻为有,即是妄见。若妄见,则将妄用功,哪来的“身心泰然,顶天立地,从容不迫”?这根本就是从知解来的。若真见性者,则游戏一切万法无有碍,不叫万法不生,亦不叫心不动念。若真见性者,则不除贪憎痴,不断烦恼,不求菩提道,因为自性本无贪憎痴,本无烦恼,烦恼如空幻等,如何断除?因为此心性就是菩提,还求什么菩提?如此方名:身心泰然,顶天立地,从容不迫,纵横自在。
  7、问:“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不乱,不取不舍,不沉不浮,无为无相,活活泼泼,平常自在,此心体毕竟不可得,无可知觉,触目皆如,无非见性也。”几千年来都是这么说,也只有这么说,说不出个具体的名相,懂得说他悟了,不懂得还是不懂,悟者说不懂的程度低,还要几劫的修持才懂,何时才能说出个什么来呢?
  答:若能以直心来观古德见性论,此心体只是很平常,如三岁孩童之天真,只是吾人分别心太重,妄见太深,执著太甚,故失去了本来面目(三岁孩童之天真,只是比喻)。“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不乱,不取不舍,不沉不浮,无为无相,活活泼泼,平常自在,此心体毕竟不可得,无可知觉,触目皆如,无非见性也。”因有妄执故,而不见此心体,并将如此心体的形容,变成遥不可及,实在是不可思议!
  8、问:真心有如光明,妄心有如黑暗,光明显现时,黑暗消失,黑暗出现时,光明隐没,这叫一体两面,是吗?
  答:妄本无性,如何能与真心一体两面呢?妄是真心的错误认知,并非实有,若能得正知见,妄即是真心。若以一佛乘的立场观之,乃至妄心深重的众生,其真心本无增减,本自具足,何有妄心据其一面呢?真妄不二,您却分为二,光明与黑暗,真与妄,这样对治,如何能了是妄。只是误认,如幻见老虎食人,一场惊慌后,定神一看,只是一张画,当下即无妄,无妄即真,当时的妄虎并无实体,而能妄者,正是汝之真心,所谓妄即是真。如果把真妄分为二,或一体两面,这就须展开一场真妄之战,或光明与黑暗之战,不管用什么战术,因为您已经把妄看成实体了,形成了对治法,就算汝每次都赢,妄依然存在,没完没了,故称不了义。站在一佛乘的立场来看,汝就像举刀杀幻虎,幻虎死了一只又来一只,因为您之能所已立,能杀与所杀,将不断重复演出,无有了时。
  再举一例:如人锄草不除根,纵然勤奋不懈,十坪草地虽也照顾的寸草不生,且经三大阿僧祇劫皆能寸草不生,但若失照顾,虽经三大阿僧祇劫,三十天后,杂草又长出,永无了时。这就二乘之不了义法,所以说真妄不二,方名一佛乘了义之教。
  您所说是二乘的见地,吾人所说:应体悟妄心即是真心,两者同体异名,若除妄别求真,此真亦妄。须真妄两忘,方名觉妄,觉妄即真,如是名为“真妄不二”义。
  9、既然是如幻,众生为何还会被车撞?请详细说明。
  答:众生实在是够可怜的,先前是被外境催眠,为外境所苦,后听说学佛法可以离苦得乐,因为众生妄执成习,佛法为让众生无所住、无所执,佛为众生说“诸法如幻、诸法空相”,使众生能暂离执著,暂不受诸苦,但需求了悟,方能永离诸苦,无奈众生不求真悟,反被佛法催眠(执著法相故),虽暂得不受诸苦,但却与真实外境冲突,有无智行者甚至摄制了见闻觉知,不敢起诸想,以为这就是修行,乃至一心想去体会“真如”,而不知“真如真用”,整天与佛法玩捉迷藏,若真悟者,即知“真如”与佛法风马牛不相干。
  修行前,见境是境;学法后,见境不是境;悟道后,见境还是境。于世法上,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即是默契“真如真用”;若不知“真如真用”,就算体会真如,又何用?
  执著法相者,以为真实外境皆是幻(见境非境),是故于世法上,不能尽人事,不能于世法上行佛法,故生此疑曰:既然是如幻,众生为何还会被车撞?佛法与世法相碍,窒碍难行,枉费一生。
  问答篇二十六
  1、问:先知穆圣说:“在人身上有一块肉。如果那里安康,则全身安康;如果那里有了病,则全身有病。那块肉就是人的心。”请问如何解说?
  答:所谓“业从心生,病从业生。”一切善恶诸业,皆由心生,业既生,自然伴随著众多烦恼,不管是恶业或善业皆然,众人大多以为,只有恶业才会伴随烦恼,其实善业也一样能伴随烦恼,所以佛教导众生以“无业行”,方能解脱烦恼。若不能解脱烦恼,就算终生行善业,亦不名如法行,仅得一些福报而已。况且,其所背负烦恼的一生之中,必定多病多苦,试问:有烦恼的您会比没烦恼的您多病多苦吗?如果是的话,就印证“病从业生,业从心生。”同时也印证:先知穆圣说:“在人身上有一块肉,如果那里安康,则全身安康;如果那里有了病,则全身有病,那块肉就是人的心。”
  所以七佛通教曰:“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就是能解脱善恶诸业,是为“无业行。”无业自然无烦恼,无烦恼自然健康一生,乃至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常看到社会上有许多一生行善的长者,身体或精神方面都不一定能比一般人健康,就是不知“自净其意”之故。另一方面,有许多法师都没有教授其“功德主”须自净其意,乃至一直在众人前赞扬其功德,殊不知如此的行为,会使修行不深的“功德主”被善业所拘,一生不能解脱。虽得其福报,却为心业所苦。所以在此奉劝诸行善者,务必能“自净其意”,自然能行“无业行。”
  2、问:“一实境界”一文所提的实修信解,难信!难证!唯达者能知。此文,非人(菩萨)境界,难入其门吧?
  答:奇哉!奇哉!“一实境界”,实为众生本来如是之境界,而众生依著意识心分别之境,因而远离了“一实境界”,走进了虚幻不实之境,如今发觉有异,急欲离幻归真,无奈又妄见“一实境界”离我甚远,实又生一妄。冷静思惟,将会发现“一实境界”从未离开,就在反掌之间。如刀之锋与背,如手掌与手背,它们是同时存在著,真的只在反掌之间,立即可见真实境界。虚幻境界是依真实境界而建立的,所以它们是同时存在著。当幻境灭时,实境即显现。故圆觉经曰:“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又曰:“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3、问:心性如何能被束缚,又能被释放?是谁在束缚谁,谁又能释放谁?是谁能恢复其本?
  答:心性以执著名为束缚,以不住名为释放,束缚者与被束缚者,释放者与被释放者,四者同为一心,以不住、不守,自然恢复本性,或曰:以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自性从来未曾有污染,一切染净,如翳幻见幻花,根本不存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故,若能不执著,则本性自然清净。名为恢复其本。
  4、问:您说:修圆觉者,不应“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心如木石,这是束缚心性。应释放心性,使之恢复其本,不生不灭,清净本然,自在真如,如此方名“无所住而生其心。”
  答:但谈次第阶梯之事,岂是圆满了义之教?如来境界,动静皆如,“静寂清澄,志玄虚漠”,本来如是。若言:“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是不解法界性,法界性如虚空但无虚空之相。譬如:虚空无处不在,故若解虚空者,应说虚空不即不离,所以“静寂清澄,志玄虚漠”,本来如是,犹若虚空,岂可曰:“守之不动,亿百千劫。”。“静寂清澄,志玄虚漠”,何守?何不守?何况守之亿百千劫。若能守则绝非“静寂清澄,志玄虚漠。”不能守亦非“静寂清澄,志玄虚漠。”是不解本来如是之“静寂清澄,志玄虚漠”之义。
  5、问:听说某禅师生病时,原本自以为法行人,所以不愿求佛哀佑,快撑不下去了,只好念观音圣号,后来终于承认了一件事,什么事呢?只有念佛方能往生净土。
  答:念菩萨或称佛名号,是在扫除内心的恐惧与忧愁,可断烦恼,所谓“念佛扫尘埃”。不是要求佛如何的礼遇您(搞特权),那别人怎么办?须知:佛视众生平等无别。佛经顶多是引进门,修行就靠个人了。如此的理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6、问:说了胜不说,做了胜不做,说做皆著相,著相化三千,不是吗?
  答:说做皆不著相,自然荡荡无三千。有益之事尽量做,尽量说。意识心不生,真如常住,何相之有?
  7、问:断烦恼之法如下:衣食住行不缺少,可减一半烦恼。诸恶莫作善奉行,又再一半。行住坐卧动心少,又再一半一半。常常念阿弥陀佛,又再一半一半一半。行无为法常打坐,又再一半一半一半一半。有善根福德因缘,又再一半一半一半一半一半。随遇而安听天命……。这样可以断烦恼吗?
  答:善哉!但依此修,不堕三恶道(饿鬼、畜生、地狱道),若欲永断烦恼,则须悟无生法。否则若有一天,衣食住行缺少,可加一倍烦恼。无力行善,又再加一倍烦恼。因老病卧床动心多,又再加一倍烦恼。因昏迷或意识不清不能常常念阿弥陀佛,又再加一倍烦恼。不能常打坐,又再加一倍烦恼。终至烦恼复生,故您所说,是烦恼生灭法,是轮回法,是对治法。先有烦恼生起,后行灭烦恼之法,就是生灭法,非佛法。那就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但依此修不堕三涂。应悟“烦恼无生法”,来永断烦恼。现介绍佛断烦恼之法给您参考:佛不断烦恼,只是澈知烦恼如梦幻无实性,以烦恼无实性,故无须断。以不断故,自然不住烦恼。断烦恼若静心思惟,其实就是执著烦恼之义,以不住烦恼故,烦恼如空中之云彩,自结自散,有谁还会去在意空中之云彩何时结?何时散?以是义故,佛永断烦恼。如是之法,是究竟烦恼无生法。“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问:您说得不错,很有道理。佛不断烦恼,佛永断烦恼,因为他是佛吗?我是凡夫吗?“不执著”,说易做难。希望您多赐教!
  答:我们常执“众生相”看佛经,并讨论著佛法,每每看到佛说甚深法,以为只有佛菩萨方有如此见地,然后,就以为自己不可能修行至此见地,如此,就是执著「众生相”,也因此更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难道忘了我们就是要学习佛法,并不是要学习众生法,如果让我说的话,纵使我们都行菩萨法,其实还是委屈了我们的佛性,一切众生本具如来德性,就是因为执著与妄想不能证得。众生的观念常在颠倒妄想中,所以“正知见”看在执著「众生相”者的眼中,恰恰是相反的。也因此常常使行者不能信入,所以我们常常在经典里看到,甚深法是众生难信之法,而众生听闻“甚深佛法”,皆叹不可思议,这就是行者执著「众生相”听法之故。
  9、问:请教;“还应具备无所不得”是什么呢?是有漏、还是无漏?还是……我们再圆满觉性中,再求无所不得呢?请解惑!
  答:无所不得非求而得,是以无所得而得,是圆满觉性本具足之正遍知,亦是从般若而生,若缺此则是有漏智,有漏智则无法圆满觉性,非于圆满觉性中,再求无所不得。实相是无所得,与无所不得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若悟得无所得时,也同时知悉无所不得。如刀锋与刀背,得时同时得,不分彼此。但得时不曰得,因本具足故。
  问答篇二十七
  1、问:可否请您开示宣称经中之王的法华经?
  答:末学略述法华经之要,提供参考!
  (一)法华经说明了方便法与实法之相融性,并指出方便法,只是为引导进入真实教义而假设的教义,故有坚信并执著方便法之五千众退席。
  (二)三世诸佛为一大因缘故而降临世间,此一大因缘即是佛的智慧,让众生悟入佛智,与佛无异。
  (三)宣说众生皆可成佛。且仅有一佛乘是成佛之法,是诸佛如来秘密之藏。换句话说,也是众生难信之法。故其间有很多比喻品,为使众生相信自己确实可成佛。也因为是众生难信之法,故自然会有很多人不相信佛所说,唯法华经中确有“般若”于其内,希望您于中悟得般若,依此般若,自然能通达十二部经。若能悟般若者,伪经自有真;若不能悟般若者,真经亦若伪。
  2、问:如何分辨真经与伪经?
  答:“若能悟般若者,伪经自有真;若不能悟般若者,真经亦若伪!”所以请依照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一门深入,唯须与佛经相照应,必有悟道的一天。不要怀疑其他行者的法门,或经的真伪,因为尽人寿去求证也无法取证真伪。求证真伪经就让知识学者去求证,行者应求经中之般若。因为这是需专业知识的,就算求证真伪,对求般若者毫无益处。
  3、问:读完,忘光光的是真经。忘不掉的,是伪经。您以为如何?
  答:吾人另有一说:读完,忘光光的是因识已转成智。虽似无得,但心更为清净了,是为无得之得。忘不掉的,是意识心在作祟,虽似得到不少,但心更混浊了,似有所得,实失掉了清净。
  4、问:就“习气”来说,看过的有的形成记忆,有的忘掉了,但总归还是会变成“习气”吧?
  答:如果我们所看的好书或一出好戏,看完后我们会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如果我们看一场武侠片,看完后会有“正义凛然”的感觉。如果看到电视新闻乱伦案、绑票案、凶杀案,我们会有“道德沦落”的危机感。乃至一些政治争夺等等,这些事情我们看在眼里,不管记不记得,都会汇成一种“觉受”,深植在内心里,这也许就是一种“习性”的累积。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内心混浊。虽说不出原因何在,但是总觉得很难受。也算是一种不知原因的束缚,或许也可称为习性。如果观看佛经,并经由佛经得到般若(清净之智),有时虽忘记了佛经文,却得到一种很舒适的愉悦或称法喜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得到清净之智,适时的清净了一些习性,所以会有愉悦的感觉,佛经称此为“薰习”。所以观看佛经,不会累积习性,反而可以“薰习”,让习性脱落,唯除把佛经当知识研究的人,反而会使心混浊。
  5、若万法常寂,则世无忠良,家无孝子。佛子未得佛法之利,反受其害。您的看法呢?
  答:您解的离谱了!只认得身境,不识得心境,千万竹影何能扫得落叶?心若著境,万法不能寂,忠家无孝子,孝家必有私,灭亲称大义,奸臣得大赏,古今无完人。万法若常寂,则无境界可著,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忠孝仁义悌皆能尽力而为,自然无憾、无怨、无悔,故其心清净。
  6、问:有关“若无心,也一样不能显现六尘缘影”:有一法界名“非想非非想处”,不能显现六尘缘影,此法界还有心吗?
  答:任何境界、任何法界,乃至三十三天皆由心所显现,若无心即不能显现各种境界,“非想非非想处”亦然,不是“非想非非想处”就代表此境界无心,唯木石无心。何以故?心如虚空,摩诃(至大无边)虚空,无有任何法界能出此虚空,否则此心不名虚空。
  7、问:能显现六尘缘影是真心还是妄心?
  答:能显现六尘缘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别六尘缘影而生爱憎取舍,称名为妄心。若于六尘缘影知是空,而不生爱憎取舍,称名为真心。所以真心与妄心同体而异名,或曰:不一不异。
  8、问:佛性需要“养”吗?如不“养”,佛性会消失吗?
  答:当然三世诸佛不需要众生的供养,佛性更不会消失,但基于“教相”之所需,我们要供养诸佛。既然是教相,自然有其真实义,也就是众生要供养的是自性佛(非他佛),自性佛要如何供养呢?就是常持平常心,或曰清净心,则佛性自然得到供养,所谓“怡情养性”。若佛性没有得到供养,也不会消失的,哪有那么舒服的事?还有众多烦恼等著受的呢!
  9、问:有人认为:能显现六尘缘影是妄心,五蕴的识蕴的识变。您认为:能显现六尘缘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别六尘缘影而生爱憎取舍,称名为妄心。两人看法差异在哪?
  答:能显现六尘缘影即是心,本非真非妄,但分别六尘缘影而生爱憎取舍,称名为妄心。如果显现六尘缘影即是妄心的话,那要除妄就是要断灭六尘缘影,也就是要断灭见闻觉知,才能除去六尘缘影,这就成了植物人,也就是成了断灭法。仔细观察,外境与六尘缘影有何过错?是错在爱憎取舍的心,故只要降伏执著分别六尘缘影而生爱憎取舍的妄心,即可恢复清净的真心,心本无真妄,因贪执故称为妄,离妄即恢复本心,为方便解说,故暂称为真心。而五蕴所成之六尘缘影,本来空无,何妄之有?
  10、问:境从何生?请问你的心和能生境的心,是一还是二呢?如果是一,为何有心来显境,而且境常存呢?如果是二,那不是违背佛法一合理相,及楞严经中的心物一元呢?
  答:凡夫见境是境,因为不识佛法;修行中见境不是境,因为心存佛法;觉悟究竟者,见境还是境,因为心无佛法(正法亦应舍),恢复本来面目。
  正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
  执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
  执法以为道者,必定见树非树,终将不见道。不执法者,悟后还同未悟时。
  11、问:见境还是境,是不是也是一种执呢?执境以为境。悟后还同未悟时,是不再起妄了,不起妄怎会有境存之妄呢?
  答:如果外境真能由心生,而不需真实外境作为所缘物的话,那大家都很快乐了,何处有苦海?又何必费心修行呢?我们可以由心生出一栋摩天大楼来住;我们可以由心生出大量钞票来用;我们可以由心生出双V轿车来开;我们可以由心生出一处佛国净土,供一切众生住;我们可以由心生出漂亮的衣服来穿……。然而事实上皆不然,三世诸佛亦不能。拿出警觉心,不要因误解佛法而掉入佛法的深沉催眠中,伤害了慧命。心仍然要依著真实外境为所缘,心才能生起种种的形形色色,及各种境界。心不能依空而生起种种外境,如果是这样,应称为幻想,不可称为境。若失去真实外境的依恃而凭空幻想,这是很危险的啊!这样的误解,将会进入宗教的催眠,若严重者即如恐布分子的攻击者,纵使自己牺牲了生命,纵使伤害了无数无辜的性命,但教徒还是认为这是一场光荣的圣战,这也是误解宗教而受到严重的催眠(洗脑)所致,而自己不觉不知,当然正确佛法不会如此。
  12、问:楞严经云: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山洎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又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便有内外境之别,便起分别心,非佛陀所说不二之法。若做是论,许多经典是读不通的吧?
  答:色是五蕴之一,也是心中所生之物。聚缘内摇趣外奔逸而生万法,万法也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生,所以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灭。但心既生万法,则万法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而心灭时是万法灭,非真实
  外境灭。所以六祖曰: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因为心生种种法生。心能生万法,佛经从没说过心能生真实外境。心所生是外境的缘影,一切见闻觉知也不出五蕴之外。对植物人来说,见闻觉知没有作用,故色受想行识也没有作用,但此时并不表示没有外境,因为外境还在对他做医疗啊!只是没有六尘缘影。我们怎能睁眼说瞎话呢?怎能说真实外境都是心幻出来的呢?我们对外境所摄入心的六尘缘影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一栋房子,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缘影,都会显示一栋房子,不会显示出一辆车。所以“色”,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圣贤与凡人不同的,是对六尘缘影的感受(五蕴)不同,爱憎取舍也不同。所以修行是修行色受想行识五蕴习性,不是修本心自性,更不是修行外境,所以方便说对于外境(世间法),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就是最高的修行法。如果能存这样的观念,保证可以贯通一切的佛经,心经就像白话一样。
  13、问:经中不是说“返照五蕴内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无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间,永离诸苦”吗?
  答:经中分明说“返照五蕴内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无物。”色受想行识五蕴,即是心之作用。主旨是在修行五蕴,令五蕴空,自然“身心世界洞然无物。”不在修行外境,令外境空无一物,而是“身心世界洞然无物。”并非外境世界洞然无物。当体悟五蕴皆空得心清净时,还要令娑婆世界化为佛国净土,岂可让外境世界也空掉呢?
  了知色唯是心,别无实色,“一切根身器界。皆如空华梦物。”这是万法唯心的写照。“一切根身器界,皆如空华梦物。”一切根身器界,即是五蕴,五蕴如缘影故皆如空华梦物。山河大地不自言是山河大地;草木流水亦不自言是草木流水;树木荣者荣,枯者枯,而不自言荣、不自言枯;四季忽冷忽热,而不自言是春夏秋冬;天色有暗有明,而不自言是白天是夜晚;万物成坏住灭,而不自言成坏住灭。这样的外境本平等无别,透过心之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分别觉受后,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生出森林流水,生出荣木与枯木,生出春夏秋冬,生出白天夜晚,生出成坏住灭。这些都是色法。所以色法是由心生,不是外境由心生。这些色法本来是空的,故曰:“五蕴皆空”,“万法皆空”。此时,“五蕴皆空”,“万法皆空”,故心体清净,了然常明。但因识的妄分别,取荣树舍枯木,乐白天而厌黑夜,喜四季如春而厌秋夏冬,取成住而舍坏灭,取、舍、爱、憎。因此烦恼,束缚逐渐坚固。再也不见“清净了然常明的心体”。然而外境依然如前,平等无别,但是众生之意识心已经冤枉承受了一切苦厄。
  若于此不能信入者, 请暂时把话包起来,以后会用的到,到时候再打开它,必定受益匪浅。只要您是一个精进修行者,到时候必能悟道,请别忘了遥向西方行个礼。
  问答篇二十八
  1、请教:物不迁论第一云:“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想问您自己的体悟!请您不吝赐教!
  答: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物不迁论”,其实就是“物不动论”。这些外境之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一般人认为这些流动是必然的,但其实不然。凡人因为处于外境之流动中,其心亦随诸动而不能静,为使心静,进而企图抑止此动而求心静,然而此动岂能止呢?所以必须由诸动中求心静,自然虽外境动而心常清净不动。亦不离流动的外境来求心静,故能虽静而不离动。如何能做到“外境动而心常清净不动”呢?
  拙作中,“真不动”一文可以解释。
  2、问:了即业障当体空,非是汝说断灭见,所以仍须偿宿业,不昧因果是正见。其实对一个开悟的圣者而言,偿还业债等于是在洗三温暖一样,只能用一句话形容“蚊子叮牛角,不痛不痒。”
  答:“了即业障本来空,不了仍须偿宿业”。这是如实见,不是断灭见。假设众生与佛同处于一样的顺逆诸境,对佛来说,不会觉得何者顺?何者逆?因为觉悟的人自己先无爱憎取舍之心,所以不生顺逆的觉受。而众生则不然,五蕴习性的爱憎取舍,自然现顺逆诸境。所以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五蕴觉受,就有佛国净土与娑婆秽土之别。就像“一水四见”,境同而觉受不同。故修行是修五蕴习性,不是修境,更不是修自性。
  3、问:众生是佛吗?
  答:圆觉经曰:“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因众生本来成佛故,大家都是佛,实不为过。但众生因妄想与执著故,不敢承担,所以所见皆为众生见,所行皆为众生行。“承担”不只是一句口头禅,若真能承担,就表示能担荷如来正知见。佛为一大事因缘故,降生于世,一大事者即佛之知见。若能承担佛之知见者,自然能薰习五蕴习性。习性既脱落,则清净本性自然显耀,“娑婆秽土”化为“佛国净土”。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4、问:您提到“佛国净土”与“娑婆秽土”之别,请问现今世界是“佛国净土”,还是“娑婆秽土”?
  答:“佛国净土”与“娑婆秽土”同时存在,唯觉悟者所见皆为净土,见众生本来成佛。未觉者所见皆为秽土,只见众生不见佛。
  5、问:您说法的时机如何?
  答:吾人随缘而说,且所说不只是针对某一人。虽有难信之法,或有不可思议法门,唯不强求相信,因各有其根器故,所以通常会注明“提供参考”,或“请各取所需”。吾人大都谈实法,若偶有方便法,也是为显示实法而谈的。为什么实法会成难信之法呢?因为实法与众生知见常常是相反的,所以佛称“众生知见”为“颠倒妄想”,所以实法变成众生难信之法。
  6、问:“四大聚散本来即是自性之生灭相,相生相灭皆不碍自性,自性它就是相的本质;相,只是自性的变化而已。”不是吗?
  答:自性本不生不灭,何来“四大聚散本来即是自性之生灭相”?自性本无相,何有“自性它就是相的本质;相,只是自性的变化而已”之说?自心著相方现相,若不著相,则自性本无相。您如是说,有违佛语。
  又:“自得法”,“自证法”,“自身内证法”皆同义,是译者不同而已。大乘入楞伽经卷四曰: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我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不说是佛说。’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语?佛言:‘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自证法及本住法……。”又曰:“大慧!诸佛如来内证智法,常恒清凉不变……。”
  7、问:“自心著相方现相,若不著相,则自性本无相。”如是说,是否有违佛语?自性若不著相时,是谁在说不著相?说“自性本无相”,岂非又著相?不是在自打嘴巴吗?波浪是海水,海水并不一定是波浪。佛性与四大亦是此种状况。难道四大自外于佛性吗?
  答:自性如虚空无内亦无外,但四大不属自性,若四大散时,自性还有四大吗?自性若依著四大而不自知,到时候,一棺两尸:一条是肉身,一条是法身。
  又:佛性如海水,六识如波浪,哪有四大如波浪之说?圆觉经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拘留孙佛偈曰: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8、请解释您所谓的“不著文字相”是指什么意思?“不著文字相”与“著文字相”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比如:我说“请坐下”,那么您会听成“请躺下”,还是“请蹲下”,还是“请起立”?若是听成“请坐下”就是著文字相吗?文字就是一个思惟的表达而已。而“微笑”难道不成不是文字?您没听过“肢体语言”吗?难道“肢体语言”不算是语言?
  “ 到时候一棺两尸,一肉身一法身”,咦?您不是说“自性实相”是名法身、是名化身、是名报身、是名般若。既然它们都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字,当然一棺就不只两尸了。而是法身、化身报身、连般若、清净法界、本来面目都被放到棺材里面了。
  答:三身实为一体,此体是名法身。为了方便说明、分别、讲解,方分为法身、化身、报身、般若、清净法界、本来面目等等。如果执著文字相的人,会声称“法身无体,怎能称为体?自性如虚空,哪来这么多东西。”,不知法身无体,为方便称为体。不知自性无名,为方便称为法身、化身、报身、般若、清净法界、本来面目,都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论述自性本体与作用的名称。虽有众多名称,而其性一也。
  又如:佛所说万法,其实是为解说一实之法,而所解说的一实之法,是名无法,所以如果能解如来义者,听完万法后,不执文字、言语相,即能了悟“佛无说法”。“智慧的传承”须靠文字及言语,乃至一切表示,智慧的本身不是文字,不是言语,不是任何表示。所以如果执著「文字及言语乃至一切表示”,就不能悟取智慧。
  “智慧的传承”,可以用很多的方法,自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名称,但是须了达其性一也。如果能体悟“佛智”者,可以依此“实性”建立万法。所以说:修行需要佛法,悟道则非关佛法。
  问答篇二十九
  1、问:“知一切法相只如虚影,毫无实质,无所谓生。譬如镜中假相。”对吗?
  答: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不入断灭。万法本无生,虽生亦无实性。若能澈知其本无生,于其无生而生之间,自能生般若智(清净智),得此般若智后,则不管其万法之有生无生,亦能自在无碍,如佛菩萨一般,所谓“百花(法)丛里过,片叶(业)不沾身。”六祖曰:“身来身去本三昧”,有身无身一样自在。又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其身虽处轮回中,其心已无轮回,自然能见尘非尘,是名见如来。但若虽能观身心如幻,而以对治心除幻,不能澈知其幻,进而以压抑手段令心“观身心如幻”,不能彻底的知道身心本来就是幻,则幻虽灭,觉性亦受到抑制,于是般若无由而生,因而入于断灭。遇境则又堕,非究竟。因无清净智故,触境即染。因怕染故,即须无时无刻压抑之,是谓法缚,无能解脱。
  心地观经第八发菩提心品曰:“善男子!以何因缘,立空义也?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而说是空。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者,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何以故?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空,无因无果,路伽耶陀(顺世外道,倡极端唯物论),有何差别。”所以要真实观“诸法空相”,不可以任何意念,让诸法空,应知诸法本自空寂,不可作意令空,否则是名“空见”,不解空义。作“空见”,即入断灭。
  2、问:请教:如幻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幻即真,真亦幻,真幻不二。知幻即真,入真知幻,是否契理?
  答:上文是说“心”,下文是说“境”,略有不同。
  3、问: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谓色空不二,非有非无。一切色相皆均为真空妙体之用,而有所显现;而真空妙体亦不能离色相,才能显现其用,是以绝非离开色相别有空相。就此而论,古德作喻:(水波无二)水即是波,波即是水,离波即不可得水,离水亦不可得波。是而不执色相为实,亦不能偏离色相,废有而著空,方契中道之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一段是要破缘觉乘的法执,指十二因缘法也是空的。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看穿宇宙万有都是空相,一切皆不可得,从而不著相,不取法,心性也不著,真心、真性也不可得,所以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成佛,不在空,亦不在有,仅是(不著相)对于色、空采“不取不舍”随缘取用而已!
  文字原非障,实为修道根,
  所修亦不执,次第断毒尘,
  是故佛所证,喻为金刚心,
  顶礼诸圣众,洒我以甘霖。
  您看法为何?
  答: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谓色空不二,您忘记了心经想表达的“般若”,须能于知“色空不二”之间悟得般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果不能深入其法义,是不能得般若的,无般若即入断灭。不管是色非色、是空非空、色空不二,依然是入断灭。了知中道义而能不执,若执色空不二,也是执。佛为灭众生烦恼而说空义,若于空义中不得般若,则烦恼不能灭。知是义者,方名“无所住而生其心(清净心又名般若)”。 (清净心只是形容词,不是真有个清净心在。)入断灭者,即“无所住而不生其心”。
  兹以心经作个比喻,提供参考:世间之成住坏灭、生老病死、爱憎取舍,形成非常大的烦恼波浪,而烦恼波浪源自于心的分别,故佛说空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让众生从中体悟,抹平心之波浪,于抹平波浪中产生清净智,(波浪是源自此心,不是境,所以要抹平的是心,不是境。)心清净故,彼岸即至,如此方名“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即以大智慧度过彼岸。
  4、问:反复详参您的观点,得到以下言论,是否与您相契?若不对,请再指正!
  一、是否如圆觉经所说:“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二、是否为空其执著,非空其性理?
  答:大略如此,虽“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但须理事相契,理事相契,假名为修行,能契者无行亦无证。若能理事一体者,其根大利,是为顿觉人。
  5、问:请详述心、境之不同:如“心如工画师,能造诸世间……。”
  答: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六尘缘影即是心,能为所映者即是境,如眼见外境即生缘影,余五根亦复如是,众生聚集六尘缘影以为心。若不依外境而凭空生出者,即是幻想,不是外境。“心如工画师,能造诸世间……。”各人心的觉受不同,虽同处于一样的世间(境),但个人所造化(觉受)出来的世间(境)不同,也就是所觉受的境界不同。所以会造化出多种不同的世间。如汝所见之世间,与别人所见的世间不尽相同,乃至有天堂地狱之差。如六祖曰:此地不异西方。或曰:西方在眼前。而众生认为此地如苦海,其实都是心的觉受不同。故曰:心如工画师,能造诸世间……。”
  6、问:执著于有一个“常乐我净”,就会更执著于我,更与贪嗔痴相应。只有“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修观才有办法断我执,断法执,是吗?
  答:“常乐我净”是形容如来法身所具备四德的名词,只是让行者了解如来法身之德相,且是众生本来具足的东西,不是因修行而得,也不是不修行就失掉了,没有执著的问题,而是要认真的去了解这本来的面目,否则将会相见不相识,错失见道的时机。众生因为妄想与执著故不能见,只是不能见,并不代表此四德不存在。因众生于无生(无生死轮回)中,妄见生灭(妄见生死),依于此生灭(生死)中,生烦恼无明,妄见人、法“无常、苦、无我、不净”,其实其自性仍具四德“常乐我净”。故涅槃经曰:“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所以“常乐我净”如来法身所具备的四德,没有执著的问题,而是要认真的去了解这本来的面目。更重要的是“无常、苦、无我、不净”,并不与“常乐我净”对治,因为它是妄见的,如空中花、水中月。
  7、问:“一切缘起中显现出来只有清楚明白(我们称为知),且无须清楚明白什么”就是修行?“当您在这个状态中时,您自然就是清楚一切的过程”,这样对吗?只要知道一切皆幻,亦无一个“恒常的我”在操作一切,所以不随一切感觉、情绪、观念、外境……而去,就是无住吗?
  答:其实不然,我们必须先知道目的,方能下手修行,这样的修行才有效。只知道方法,而不知目的行者,很容易误入歧途而不知,因为他会把方法当成目的,并住于方法中,而自以为“无住”了,因为方法尽是叫人无住,所以他会以为不管如何,“无住”就对了。并且告诉自己连“无住”的心也不能存在。有更厉害的行者,还可以做到“三轮体空”,也就是说:住、无住,及无无住,三轮皆空无所著。但是若不知“无住”所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即是入顽空。这即是吾人常提的一句偈:
  正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
  执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
  以灭烦恼故,佛说空义,烦恼灭已,空、有皆无碍。为除无明故,佛说幻义,无明灭已,幻、实皆自在。为了轮回故,佛说涅槃义,轮回既了,生死涅槃岂有碍?为恢复无染心,佛说无住义,清净心既现,岂关住与无住?为觉悟众生,佛说有佛法,众生既悟,实无一法,然万法皆可说。所谓“真空不空”,“无所住而生其心”,“真空妙有”,“幻即是实”,“色空不二”,方不落顽空或无记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