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澈见本心(3)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耀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无常心中有真常性
  ※ 无常 ※
  生命是无常的,但死亡却是必然的!
  生命其实是短暂的,年轻终会衰老,强壮的身体会受病魔的侵袭,旺盛的体力将会耗尽,美丽也终将变化为丑陋,所有生命也会步向死亡,老、病、死甚至突然就到,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却都无法阻挡。
  一切事物乍起乍落,成坏得失、鼓励嘲讽、赞美责难,在在影响著情绪,随之快乐悲伤、满足失望、期盼与恐惧。一桩生死恋的爱情,在父母的反对下演出自杀殉情剧,但却于父母允诺的几年后离婚了!这是人心的无常。密勒日巴曰:即将来临的死亡,有如黄昏时树木的影子,飞快消逝,令人阻挡不及。当此刻来临时,除了神圣的佛法之外,谁也阻止不了。
  虽然佛法是胜利的泉源,但毕竟受其鼓舞的人还是少数。许多人都纠结在轮回的悲剧里,在注定的不幸中,互争利益。年轻健壮时,总不曾想到会生病,但病痛往往来得如闪电般急速。当生活在尘世纠纷中,总想不到死亡的降临,但它也如闪电般急遽地劈在人头上。
  ※ 真常 ※
  人身的生、老、病、死,及一切事物的生、住、异、灭,这些现象亘古至今从没有改变过,犹如春夏秋冬四季一样,或长或短的轮回著。这是自然界的大法轮,没有人可以阻挡,乃至千万圣贤及一切觉悟者,皆无法阻挡,他们只是觉知人身的生、老、病、死,及一切事物的生、住、异、灭,这是自然界的大法轮,这些现象亘古至今从来没有改变过。不变谓之常,所以它是“真常”的,也是真理。
  但无知凡夫喜爱年轻,憎恶年老;喜爱健康,憎恶生病;喜爱生存,憎恶死亡;喜爱美丽,憎恶丑陋;取成舍败、喜上厌下……,终把爱憎取舍融入了生活中,使生活不再那么平静、安宁了。或许有些时候会得到快乐,但这些快乐会很快的消失,因为这些快乐是建立在“无常”上,终将会落入老病死的漫漫长夜中。自以为聪明的人们,从生老病死成坏异灭中,加入了爱憎取舍,但此举并没有改变自然界的大法轮,年轻终会衰老,强壮的身体会受病魔的侵袭,旺盛的体力将会耗尽,美丽也终将变化为丑陋,所有生命也会步向死亡,成坏得失、鼓励嘲讽、赞美责难、快乐悲伤、满足失望,期盼与恐惧依然不断的上演著,这有如螳螂挡车,自取灭亡,也没有改变大法轮的前进。
  因为爱憎取舍使人们的心境,落入了生老病死、成坏异灭的轮回中,终于将真常不变的自然界大法轮,变为无常的人间炼狱。无常是源自爱憎取舍的心,若无爱憎取舍心,一切境相本自真常。
  ※ 自性清净 ※
  心体清净,了然常明。
  心体周遍无边,而无实体;
  心体包一切法界,而不壅塞;
  虽经常劫轮回,而不曾失;
  虽证菩提入佛地,而未曾有得;
  虽处娑婆住五浊,而无染净;
  虽具形质现老死,而不受死生;
  虽遍计所执,而不动心体;
  虽行贪憎痴、戒定慧,而无碍心体;
  虽万法丛生,而不为所缚;
  复万法寂灭,亦无所脱。
  尽管随缘现起种种对待之事相,
  而绝待空寂之心体中,仍未有种种相,
  乃至未有净土、秽土,未有佛与众生。
  清净之心体,凡圣不异,本来具足,实无可修。
  ※ 修行 ※
  如果您不相信生死轮回是无常心所幻,则追求悟道之路将遥不可及。生老病死及成住异灭本来真常,至今未有变异,是名境相不动,亦非修行而得。清净之心体,凡圣不异,本来具足,在凡不减,处圣不增,是名性相不动,实无可修。故曰:境不碍心,心不碍境;性相如如,自在本然。
  既然如此,要修行什么?要修行的,是自心妄想与执著所生的习性,称名为无明。长久以来,因妄想与执著所生的无明习性,若非顿根者,岂能一闻而悟?故须以对治法渐次断之。一切修行,皆修习性。
  心体清净,了然常明,佛与众生,无异无别,非修行而得清净,亦非不修行而有染著,心体若此,实无可修。唯众生因妄想与执著,习以为常,故不能显现清净心体。但此心体,实未曾有“染净”,故一切修行,非修此心体,而是修“妄想与执著”之习性。此习性障了众生的法眼,若众生因修习而得法眼清净,则顿见“心体了然常明”。以此心体清净故,见(现)一切世界清净,见(现)一切法界清净,乃至见(现)三千大千世界无不清净。
  大方等顶王经云:佛复告善思:“若说诸行,皆从习致。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习,故修道习;有计吾我,故行大慈,修无盖哀;倚于三界,行三脱门(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慕四大故,行无常空苦非身;以生老病死,求四无畏;用十二因缘,了十二部经;以十八种,行十八共诸佛之法;用十方众,犯十恶故,行十善,求十种力;用三蔽(贪憎痴),故致三达智(天眼、宿命、漏尽智);著六情故,行六度无极(六波罗蜜),六通独步。应病与药,使济危厄,佛犹良医,经法如药,用疾病故,而有医药,无病则无药,一切本空,无形无名,亦无假号,心等如空(心体若是),无比无侣,忽然无际,尔乃应道(契道)。”
  若说诸修行,皆因习性所致,以对治修之,渐至无余习。愿以此上经文为做众生将来眼,或即时得法眼清净。若得法眼清净,则自现金刚心。
  了即业障本来空 不了仍须偿宿业
  业由心生,也可以说由五蕴生,
  若能了此心,
  也就是说若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业障本来空。
  乍看之下会很不以为然,
  因为如果悟道的人,还没有偿完的业障,
  经过这么一悟就没有的吗?
  还是就能让别人替您承担吗?
  还是业障还没有偿完,就不可能悟道?
  当然都不是,自己造的业当然由自己承担,
  也不会消失掉,世尊也不例外!
  人世间难免有善恶诸业,善业、恶业都是业,
  也不能不作善业也不作恶业,
  但最重要的是要自净其意,
  如何自净其意呢?
  就是“诸恶不作,诸善奉行”,然后不思善不思恶。
  也就是说:“善恶诸念”不放在心上,
  心不受善恶业所染,自然心不生业,
  不生业即不生后有。
  另一方面,已生之业,将现种种顺、逆诸境,
  则应以平等心去坦然承受,
  如此内心自然觉得泰然安稳,
  若能如此,则虽受诸受,其内心亦觉无所受,
  无所受即不生后有,
  是所谓:“以无所受而受诸受。”(维摩诘经)
  所以悟道者,虽受顺、逆诸境,其心已无顺、逆之别,
  故其心并无业障,业障对他来说,有、无皆是空。
  故曰:了则业障本来空。
  若不悟者,受顺、逆诸境,而生爱、憎之心,
  此心即是未来善恶业因,
  故曰:不了仍须偿宿业。
  身、心、罪、福本来无
  过去六佛偈:
  一、毗婆尸佛 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二、尸弃佛 偈曰: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三、毗舍浮佛 偈曰: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四、拘留孙佛 偈曰: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五、拘那含牟尼佛 偈曰: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六、迦叶佛 偈曰: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悟此,即身可成佛,
  但成佛亦为妄。
  仅恢复本来清净之本心,
  让真如出缠缚,即名为佛,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现在也是佛,未来依然是佛!
  佛与众生,平等无二。
  众生误认四大为我,故妄入六道轮回,
  误认六尘缘影是我心,为六尘所染,
  故妄生烦恼障本心!
  其实众生本心清净,
  六尘与你无干!
  心法俱无 即心是佛
  释迦牟尼佛与天竺八祖师付法偈──
  释迦牟尼佛 偈曰: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初祖 摩诃迦叶 偈曰: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
  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二祖 阿难 偈曰: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
  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三祖 商那和修尊者 偈曰:
  非法亦非心,无生亦无法。
  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四祖 优婆崛多尊者 偈曰: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五祖 提多迦尊者 偈曰:
  通达本心法,无法无非法。
  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六祖 弥遮迦尊者 偈曰: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七祖 婆须密尊者 偈曰: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
  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八祖 佛陀难提尊者 偈曰: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
  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悟此,心法俱无,即心是佛!
  布袋和尚 偈曰: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太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凡非圣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究竟只是绝学无为闲道人。
  莫学痴人逐神通,只如犬逐块!
  大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
  执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
  刑其无刑 戒其无戒 法其无法
  坚固的监狱,并不以囚人为目的;
  最终目的,是期待无人被囚,
  因它本不有,是为人而造的。
  严苛的刑法,并不以刑人为目的;
  最终目的,是期待无人被刑,
  因它本不有,是为人而造的。
  严谨的戒律,并不以戒人为目的;
  最终目的,是期待无人被戒,
  因它本不有,是为人而造的。
  深奥的佛法,并不以缚人为目的;
  最终目的,是期待无人被法缚,
  因它本不有,是为人而造成的。
  如果不知此义,
  持戒与持法,都会扰乱清净的本性,
  就如蚊虫常在耳边不得安眠。
  如果无法将识转成智,
  戒与法皆为尘。
  可怜愍者,虽精进修行,
  终其生仍是一身尘劳。
  修行者应知以染识的法转为智慧(般若),
  自然脱去了法尘,使尘不扰其心,
  仅悟取智慧,恢复本来清净的心。(正法也是尘亦应舍)
  此恢复本心的清净,强名为修行。
  自净其意,及常乐我净,为诸佛教义。
  了义之教
  大宝积经:
  “佛告舍利佛: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若宣说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为不了义,若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
  了义教为说佛之知见,直显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余为妄想执著所生,如幻如梦。
  知梦即醒,实无可修。
  因众生习性一时难消,故以一切修行为次第,
  但仍以佛之知见为观念而成熟之。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一大事因缘者,就是如来要开示众生本有佛之知见
  (正知见众生本有),
  要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得成佛!
  如来为菩萨乘说了义教,
  以根大能担荷大法故。
  为人天、二乘者说不了义教(非正知见),
  以器小不堪担荷大法故。
  若以非正知见修持,最上仅为人天之善果,
  将如箭势弱即堕,
  仍在天人等六道轮回中,永不出轮回,
  故非正佛法,名“修福田”。
  若习不了义教者,均不得说法,
  唯恐佛法将辗转化为魔法,不得不慎!
  唯佛菩萨能转正法轮,能处污泥而不染。
  故佛菩萨所造之像乃踏莲花座,
  表能出万法之污泥而不染,是正佛法。
  声闻等避污泥而修,乃断灭法、生灭法,非佛法。
  佛法应为不生不灭之法,因旱地不生莲花,
  是故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
  其造像均无踏莲花座,以契佛法。
  方便法多如恒沙……。
  依每个人的立场及观点之不同,
  为师者可从方便法中,应徒之根机令其切入,
  但为徒者,仍须累积或多或少的“佛之知见”,
  师者方能使力令其悟入。
  如站在“正知见”的立场来看,
  一切的修持,乃至一切法均为次第,
  但修行者,仍须从次第来澈悟佛之知见,
  唯一切的修持及一切法,乃至正知见均不能执著。
  正知见仅须如实知、如实解即可!
  因为这是我们今生曾经走过的地方(非过去世)。
  完全是本地风光,无须做作,更无疑悔。
  只是我们迷失了,因误认四大为我,
  而衍生一切执著与妄想,
  故无法恢复清净的本心!
  譬如:
  “正知见”是个指标,标出彼岸的地点,而非彼岸。
  一切的修持及一切法是一条船,
  到了彼岸则须弃船,及不须记忆指标,
  若坚持不弃船,则不名“登彼岸”。
  故正法亦应舍,应无所住(执著)而生其心,
  此心即清净之本心,即净土,即彼岸!
  故懂实法(了义之教)的人,
  才能使权实一如,才能使权实相融并用,
  方能将了义与不了义汇为一贯。
  故只要知了义之教,即可贯穿一切不了义之教,
  而不了义之教,并不能贯通了义之教,
  且不了义之教是多如恒河沙,
  且像入海算沙,就算能算多么精准,也毫无意义!
  人与法差 法为人病
  “所有立法者,皆有诸过失;若能见唯心,彼不随诸过。”
  ──入楞伽经──
  一切立法(佛法),只为净本心。
  佛法本是甘露,若欲求其它功用,
  则将展转化为毒药。
  可怜愍者,虽勤精进修行,只增益诸病。
  若能用佛法(甘露),洗涤本心(佛),使本心清净,
  这才是真正名“浴佛”,
  这是“浴佛”的真实义。
  寺庙内的“浴佛”是“法相”。
  若能解其义,即名“破法相得实相”。
  否则,著相修行亦无益。
  若能如实知,即可: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六祖坛经──
  佛法与佛教
  佛法浩瀚无边,能遍一切处,亦能尽一切时空。
  不管时代如何的变迁、环境如何的不同,
  皆无碍佛法的受用与修行。
  然教法必须不断的改变,以适应变迁中的环境,
  如果教法没有改变,将不被众所接受,
  佛教则无法常传于世。
  但是不管教法如何的改变,其所显现的佛法是不变的。
  譬如:不管时空的变迁,古月还同今时月,
  而标月指会因所在地不同,其所标之方向亦须调整。
  如此的佛法才是众所要担荷的如来慧业,
  能永续传万代,亦能普传一切有情。
  佛经(教)里没有佛法,但佛法确出自佛经(教),
  所以如果执著于任一教法,必不能见佛法,
  譬如:标月指里没有明月,
  但明月却从标月指所指出的,
  所以如果一直看著手指者,此人必不见月,
  若见月者,则随处可指出明月之所在而不滞一法。
  见法性者自然能依此实性建立万法。
  亦可从万法中见到此实性,故名通达一切法。
  尸罗四义
  尸罗者戒也,旧译性善,华言止得、清凉。
  谈到“戒”,不是可以乱戒的,
  出家人的戒不一定适用于在家居士,
  一定要配合居士的处境与职业,
  但唯一共同的是“尸罗”(戒)本身的实义。
  但少有行者注意到,
  乃至依自己意识心的觉受,来订立戒条,
  致使自己过著战战兢兢的生活,深恐无意间触犯戒律,
  把自己囿于戒律中,不得自在。
  这对修行没有帮助,只有束缚,更不是不放逸行。
  尸罗有四义:清凉、安稳、安静、寂灭。
  任何戒行皆不能离开此四义,否则不名“持戒”。
  此戒又名清净戒,能助行者疾入禅定解脱中。
  十一种燃烧
  身体的健康,需要新鲜空气,和足够的营养,以及健全的免疫系统;空气与营养的供应大都不成问题,而健全的免疫系统,需要有协调的内分泌,以及正常的新陈代谢来支持,当内分泌不正常,新陈代谢滞碍时,免疫系统也同时会削弱或瘫痪。
  只要众生还有性命,自然具有一种功能,能把空气与营养转换成能量,来推动新陈代谢,及协调内分泌,以维持生命现象,这种功能无名无相,但确是存在著,为方便暂称为“性功”,而没有性命的物体就没有“性功”了。
  “性功”越强,内分泌及新陈代谢就会越正常,相对的免疫力就越强。但是“性功”会因为情绪而减弱,佛法称它为“燃烧”(Pajjalita),亦可译为火焰。世间有十一种火常在燃烧著「性功”。即是:贪、憎、痴、病、老、死、愁、悲、苦、忧、恼。换句话说,它正在不断的燃烧著免疫系统。
  贪、憎、痴、愁、悲、苦、忧、恼,我们还可以接受他会燃烧著我们的性功,或许也可以避免,但是病、老、死又是如何能燃烧呢?又有谁能避免呢?其实,是因为我们每想到病、老、死,就产生负面情绪,带来了“燃烧”效果,所以只要我们能认知生、老、病、死,如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自然,就不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能确认生死轮回是幻,根本不存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贪、憎、痴、病、老、死、愁、悲、苦、忧、恼等十一种燃烧,都是现作现报的心业,而且丝毫不爽,不管皇帝或是乞丐,不管大善人或大恶人,这些心业都是现世报的。常有些人会觉得,某位大善人为什么会多病,而某大恶人为何反而身体强壮,这就是不知佛法十一种燃烧之故,也就是不知自净其意,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业由心生,病由业生。”一点也不假,贪、憎、痴、病、老、死、愁、悲、苦、忧、恼等十一种燃烧,此心业正燃烧著我们的免疫系统,所以必须学习佛法,来解脱十一种燃烧,这是增强免疫力之不二法门。
  据最近的医学报导,人类应可健康的活到二百八十岁。因此,解脱“燃烧”的行者,必定可以健康快乐的过一生!
  愿大家平安!
  陀罗尼
  陀罗尼者,华译为总持、能持,
  是圆融的智慧所持之清净法。
  有人误认为是超强的记忆,方能记忆一切佛法,
  其实它是圆融的智慧,贯彻一切佛法之意。
  而佛法并非记忆所能及,亦非记忆所堪,
  惟陀罗尼能圆满佛法。
  陀罗尼是圆融的智慧所持之清净法,
  故能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
  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
  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
  非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
  而是以圆融之清净智,贯彻佛法究竟义,
  方能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
  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
  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
  得此则能不迷失于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
  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
  所以得陀罗尼者,必能信解诸法皆是一相,
  故能以一切法而作佛法。
  诸法无行经曰: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
  “惟愿世尊当说陀罗尼,以是陀罗尼故,
  令诸菩萨得无碍辩才,于诸音声无所畏怖,
  能令诸法皆作佛法,又信解诸法皆是一相。”
  若得陀罗尼者,必能贯穿一切法,
  如念珠之穿线,能串起一切珠(法),
  虽持一珠(法),但已能总持一切珠(法),
  而自无遗珠(法)之憾。
  教相与法相
  教相(佛佛之传递无始亦无终)
  为使佛教传于亿万世,不令断绝,教相必须由无始以前说到不可数劫之未来,也就是说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所以教相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古佛应世绵历无穷不可周知,最近贤劫千佛至于今之释迦牟尼佛,但仅纪录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授记未来佛弥勒佛。(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第四尊佛,弥勒佛是第五位,而贤劫有千佛。)故世尊付于摩诃迦叶“教外别传、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并嘱咐迦叶将金缕僧伽黎衣传授补处,至弥勒佛出世,勿令朽坏,故初祖迦叶付正法于二祖阿难尊者后,乃持僧伽黎衣入鸡足山等候弥勒佛下生。
  这一等要多久呢?有人算出需五十六亿年后,此佛出世,其实是在不可数的恒河沙数年后此佛出世,此事暂不表,对觉悟佛法者来说,时间是不具意义的。
  于过去七佛皆留有偈语,所谓七佛法偈:
  毗婆尸佛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曰: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浮佛偈曰: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偈曰: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无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偈曰:
  佛不见佛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迦叶佛偈曰: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释迦牟尼佛偈曰: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整个教相的过程中,蕴含著众多启示,包括未来佛及七佛法偈,皆能令行者于诸教相中,藉著种种启示悟得佛法,即所谓“藉教悟宗”。若不知此义者,则痴等弥勒佛出世,不得教相之启示,是谓著相修行。
  法相(法法相传)
  法相即实相,实相即无相,它超出教相之外,并与教相相融,即是从摩诃迦叶下传之“教外别传、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从西天初祖至东土六祖慧能,共二十八位祖师,尽管教法不同,惟所传皆斯法。
  佛者梵语也,华言觉悟。佛法即是觉悟之法,二十八位祖师及历代受法之古德,皆觉悟了佛法,以佛法为依归,恢复了本来清净的面目,并照见众生本来成佛(圆觉经曰: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这就表示根本没有众生,既然大家都是佛,自然也没有佛可成,所以经曰:无佛无众生。故二十八位祖师及历代受法之古德,虽成就了佛法,亦不称名为佛。若有称名为佛者,必是著教相修行的谤佛者。所谓出了众生幻又入佛幻。
  持教(教相)与持正(正法)
  持教可令佛法流传万年,续佛慧命。持正可令众生觉悟,了脱生死,解脱烦恼及一切苦厄。这就是佛教与佛法之不同处。如果教相与法相分不清楚,将会迷失于法海里。
  观四念处
  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
  为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种颠倒。
  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
  于想多起我倒,于行多起常倒。
  为让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
  一者、观身不净:
  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
  此内外身者,皆揽父母身体而成,
  从头至脚,一一观之,纯是秽物,
  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著,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者、观受是苦:
  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
  每一根有顺受与违受,有不违不顺受,
  于顺情之境生乐受;违情之境则生苦受;
  于不违不顺境,则生不苦不乐受。
  乐受是坏苦(怕乐坏则苦生) ,
  苦受则苦苦(于苦身上更加心苦),
  不苦不乐受是行苦。
  (虽不苦不乐,但心不能安心于苦乐之生灭是名行苦。)
  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者、观心无常:
  心即第六识,谓此识心也,体性(心识)流动,
  忽粗忽细,忽内忽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
  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者、观法无我:
  法有善法恶法,
  人因执我故,皆把法拿来衡量自我,
  谓我能行善行恶也!
  善恶法中本无有我,
  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
  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
  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禅是梵文,华言思惟修,亦云静虑。
  是定慧之通称,非专指某宗派。
  实法与权法之相融性
  从佛经上所理解的佛法中,常有许多看似矛盾的佛法。
  如曰:须断烦恼;
  复曰:烦恼即菩提不可断。
  曰:须修行成佛;
  复曰:诸法无行、无佛、无众生。
  曰:须勿使惹尘埃;
  复曰:心性始终清净,何处有尘埃。
  曰:须以戒为师;
  复曰:若人分别戒,是则无有戒;
  若有见戒者,是则为失戒。
  曰:须断贪恚痴;
  复曰: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
  诸法即贪欲,知是则成佛。
  贪欲及恚痴,无有能得者,
  是法皆如空,知是则成佛。
  此等众多似矛盾之处,
  有人穷其智慧而不能知,
  竟以极偏之思想,谓曰:大乘佛法非佛说。
  并以小乘法苦行,以苦言乐,非“常乐我净”,
  自失佛智,诚为可惜之至!
  究其因,乃是不知“实法与权法之相融性”之咎!
  若说众生是未来佛,是权说(方便说);
  若说众生本来成佛,是为实说。
  若说众生受六尘识污染,故不能清净是权说(方便说);
  若说众生本来清净,乃至一切清净,未曾有染著,
  一切染著只是妄见,故常幻染又幻求净,是为实说。
  若说众生常在生死娑婆中,
  须趣涅槃极乐土,是权说(方便说);
  若说众生本无生死,
  虽有四大聚本非生,虽复四大散亦非死,
  众生依然无量寿(常涅槃),是为实说。
  若说众生须渐次修行,增上功德是权说(方便说);
  若说众生本具足一切功德严身,
  无行亦无止亦无渐次,是实说。
  既然是这样,佛为什么要说权法,让众生迷惑?
  因为从实法上来看,实法是真无为法,
  (离开一切假设施而说的有为法与无为法故曰:
  真无为法)
  常令无智众生无著手修行处,
  它是以觉妄为修,以妄灭为修成。
  对积习深重的众生,诚难取信,
  故世尊也称实法为世间难信之法!
  听法者称实法为不可思议之法,或叹未曾有之法。
  因为实法正好相反于众生的颠倒想。
  故实法诚难取信于众生,但它是为“正法”,
  亦为难信易行圆满之法。
  既然,实法是世间难信之法,自然难传法于世间万年,
  故智慧圆满的觉者,依循众生的想法(颠倒想),
  说了众多的权法(故权法是易信、难圆满之法),
  而这些八万四千权法差别非常大,
  但皆以实法为目标而说。
  举例来说:
  先把佛的格降为人,把人的格降为能听言语的犬,
  如人说很多道理给狗听,如救人行善可以有人格,
  但狗并不相信故不做,
  只做一些符合自己的欲望(填饱肚子),
  但人不得已为了渡狗成人,
  故想出了法子,依循狗的欲望(权法),
  对狗说:如果你服从主人的命令就给食物,
  如果去分别出活人与死人的气息就给食物,
  如果……这样渐次逐步的训练成救难犬、导盲犬等,
  成就救人行善的事实(实法)。
  这就是实法与权法的相融性,
  权法是依众生的欲望(颠倒想)而说的,
  实法才是众生需要达到的目的,
  但不知实法者,常会迷失在权法中,
  (求功德、求清净、求涅槃、求生净土,
  乃至求成佛的欲望;不知本来成佛,
  本来具足一切功德,自性涅槃,本自清净、常在三昧。)
  以欲望为目地。自失佛智!
  故众生虽修习权法,仅以权法(欲望)为修习动力,
  终不执著权法(欲望),方能行实法之务,
  如此权法与实法,相融并行而无碍,称名为如法行,
  唯除顿觉人,可直行实法,顿见本性!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这是空性或本无的形容,正是万法的不变本质,
  但看在众生无明(憎爱取舍)的眼里,
  妄见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
  须注意这只是幻见,如梦之未醒,
  只要众生无明未悟(未醒)时,
  是看不到万法空相的本质,
  既然是看不到,以众生自以为是的我执中,
  此真实之法,成为众生难信之法!
  自然之道──真理
  佛教,大都依两千多年前,
  释迦牟尼佛悟道后所说的法,来了解真理。
  而佛所说法,则追溯至无始以前,
  包括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及未来星宿劫。
  在释迦牟尼佛(约两、三千年)之前,
  没有佛经,没有佛教,
  但自然界仍存在著一个万物共有的“道”,
  (或名真理)
  已不知几亿年了。
  应该更久,就叫“无始”吧!
  很多人们都可以感受到“道”的威力。
  若人们合“道”而行,
  则可与自然合而为一,生死无惧(不求死,不贪生);
  若背“道”而行,则痛苦纷然而至。
  但自然之道仍继续著,并不会因人而改变。
  故这些苦是枉受的,
  因人也是自然之产物,没有人可以脱离自然,
  包括“觉者”与“众生”,都离不开自然之道。
  “觉者”悲愍“众生”因不识“道”,
  枉受无限痛苦,
  一次又一次,不能觉醒,
  故说法设教,欲使众生认识“道”;
  若众生迷于法、迷于教,则无法理解“道”。
  因“道”本无法相、无教相。
  若著相修行,则终生不见道!
  此“道”不会因信仰不同,或不同宗教而改变,
  此“道”应是万教所共有的,
  若所悟之道背离自然之道,则是邪道!
  自将矛盾而瓦解。
  智者学道,是为顺应自然;
  愚者学道,妄想改变自然。
  不知自然是永远不变的!
  能改变的,是我们善随境而变的“心”,
  所以,佛法著重心法。
  道与法混淆不清则观经难了义
  在不可知的几亿年来,
  “道”穿越古今及未来,直到永远……。
  当中显现一种无形恒久不变的常理,
  此常理为互相授受,故强名曰:“道”!
  “道”,有其真常不变之性,
  故万物依此“道”而生生不息!
  正当时,“道”虽存,而无其名,更无一切法。
  人们依其欲望之心分别好恶,而生取舍与爱憎。
  爱取不著,欲舍不去,故动荡其心,使心不安!
  进而妄生贪、憎、痴诸法,
  故生种种烦恼,堕入诸苦中!
  久而久之,心随外境轮转!
  至此,真常妄为无常,舟行妄为岸移,
  故佛曰:颠倒众生。
  佛知此真常之道,
  而欲使众生认识此“道”,免受轮转之苦。
  但“道”本无形、无相、无法、无名,又无可比拟,
  只能“设指标月”(设法显道)。
  故佛所说一切法,是“指”(法),非“月”(道)。
  解深密经曰:
  “一切法,乃是本师假施设句,不成实故。”(非实相)
  所以这些指示(法),
  会因众生所站立场(根性)不同,而有不同方向,
  更不能执著任何一法,
  因道本来就不是法!
  如不能执著任何一“指”,
  因“月”本来就不是“指”。
  故吾常说:
  正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
  执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
  当众生见此“道”时,
  将发现一切法,均指向此“道”,
  (一切所指,必以月为标。)
  自然能贯通万法,而无滞无悖。
  始知权实不二,心境自如,色空不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自度一切苦厄!
  浅谈 胜义谛与世俗谛的融合
  如果“胜义谛”无法融入“世俗谛”,
  或不能落实于现实生活中,就不能算是佛法,
  更何况是佛法中的“胜义谛”!
  一切法均不可执著,
  是指内心对好坏、善恶、成败、生死等等所生之境界的执著,
  并非对世俗外在一切有为法的执著。
  也就是说,同样尽人事去做一件事情,
  对所生之结果,不管是成、是败,
  内心可以有所执,也可以不执著。
  不执著者则无碍,内心恒常清净;
  而执著者将为“八风”所扰。
  有人说:
  “就拿自己来说好了,我是个学生而已,
  所要做的只是把书念好,
  但却需因此去计较,去争,
  去算那相差零点几的分数……,
  毕了业踏出社会,
  为了自己的工作、事业,须要去和人争,
  成家后更要汲汲营营,缁珠必较,
  又怎能不执著呢?”
  又有人说:
  “虽然是一学生,但却饱受经济之苦,所以到处打工。
  导致心中最常想的竟是‘钱’!
  真是对不起‘阿弥陀佛’!
  也常用佛号治心,但就是不成功,
  可以说真是麻烦透顶。”
  如果了知“胜义谛”后,对“世俗谛”的处世态度是:
  “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
  其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事”,
  若超出能力范围的就“听天命”,
  自然就会“没烦恼”。
  此二人所谈的,均属“尽人事”的范围,
  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应尽力争取,
  但只要尽力了,不管成败,均能无怨无悔,
  这就是不执著的表现。
  只要不执著,就没有“八风”,
  没有“八风”就没有烦恼。
  有人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执著,终于成功了,
  这是“尽人事”,并不是境界上的执著。
  “金钱”是很重要的,
  第一“巴肚”,第二才“佛祖”,
  修佛法者,应知打工和服务社会是并行的,
  尽心尽力、心甘情愿的去赚钱,
  既然尽力了,得失就“听天命”了,
  更无须烦恼,这才是“真修行”!
  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
  为追求佛法隐身于丛林中,却心不能舍富贵情欲,
  则不名修行。
  若不能克服自心之富贵情欲,又强不从者,
  这样内心将受到双重伤害。
  受到双重伤害者,不能长寿又不能成就佛法,
  将比修行前更不能安心立命,不如归去顺应世间人情。
  凡不能畅适自己的意志,又不能颐养天年者,
  均不是通达佛法的人。
  若能领悟无上佛法而得正知见者,
  他虽不刻意修行佛法,
  而佛法无时无刻就像影之随形,并不离开他,
  且不碍其一切行动,
  故无论入丛林、或出江海、或居家、或任何场合,
  均不失佛法;但他仍随心所欲,一任自然,畅其悠游,
  忘却了自我,忘却了佛法,
  然已默契了无上佛法,
  故虽齐修万法,而无一法可修,无一法可得。
  故曰: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
  轮回观与进化论
  乍看之下,轮回观与进化论似有所矛盾,
  致使许多资深佛教徒,
  担心自己的轮回观与进化论相碍,而受到质疑,
  故撰文大力批判进化论是谬论,
  与基督徒一样,批判达尔文的进化论。
  若深入探讨自己所理解的佛法,是不是究竟的轮回观,
  如果是的话,就无须担心“进化论”被证实与否!
  其实若能悟得“正知见”,
  即知轮回是不可执著的一种法,也是空华,非实相!
  也就是说,虽现为人身,而心恒作是念:
  四大无我,我毕竟无生,而轮回是执“四大”而有,
  故轮回是妄生相,
  不以四大的聚散为生死,即无轮回境界。
  若取“轮回妄生相”,妄作分别,
  是著相修行,非真修行!
  应深悟轮回,分别邪正,生决定信,
  无复重随轮回境界──圆觉经。
  坛经曰: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从中道义看谦虚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很让人认同的!
  但骄傲与谦虚,会不知不觉的同时存在。
  谦虚是存在于表相;
  而骄傲却同时存在於潜意识里。
  曾有一哲人说过一句话:
  “骄傲是很难克服的心态,
  甚至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谦虚而感到骄傲。”
  的确,支持谦虚的力量,
  正是来至於潜意识里一股骄傲的力量。
  或许有人不相信,但它确是如此的,
  所以,若以谦虚来对治自己的慢心,是很难成就的,
  更加深了慢心在内心的地位。
  谦虚是儒家思想很重要的理念,
  但过份的谦虚常显得有些失真或不自在。
  佛法是宣扬不生我慢的,
  也就是不卑不亢而无求的中道义,来消除我慢,
  并不以对治法来断除我慢,须直令我慢不生的,
  以平常心来根除我慢,
  故仍不失自在的本质。
  只要以不卑不亢而无求的平常心,来待人处世,
  即是中道义,即是无为法,即是无生法忍,
  自然能自在无碍,圆成佛法。
  从自己做起,莫管他人谓我谦虚或慢人,
  自然成无业人。
  转识为智
  道,无形、无相、无名。
  佛或证道者,为授受此道,故安其名曰:“道”。
  道,虽不能一语言中,但仍然可以说法来显“道”。
  而说法须附诸文字、言语,及任何表示,
  透过六根、六尘、六识传递,始能传授予众生。
  但此时众生所受之法,已经染著诸识了,
  就算是以不二法门,或见性之论,或第一义,乃至最上乘法,
  甚至默然、拈花微笑,均有染识之迹,
  故众生须将识转为智(般若),
  也就是说脱去法尘,悟取智慧,
  始能圆满完成道的传授。
  众生透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为成所作智,
  就像镜子,把万法、万象映入心(接受佛法),
  后依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
  此妙观察智,可善分别一切法,而不执著一切法,
  复依第七末那识,
  此识为我执的根本,须转为平等性智,
  此识须去我能、我所,使诸法平等,使心离一切分别,
  故最难转,但必须转处不留情。
  复依第八阿赖耶识,或有称“根本识、种子识……”,
  此识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
  无论有身或无身,此识无没,即无灭之意。
  (旧译阿梨耶,梵语“无没”,即不失之意)。
  须转此识为大圆镜智,
  使其虽应万法、万象,而不染万法、万象,
  亦无染、净之名,则自性清净。
  自性清净则法身清净,
  法身清净则法界清净,
  法界清净则六尘清净,
  六尘清净则一切时、一切处无非净土。
  有身无身本三昧。
  何谓法尘?
  有相就有尘,法相就是法尘。
  故曰: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离诸法相,方能洗去法尘,
  否则著相修行,纵得三十二大人相,亦为魔眷属。
  佛本无相,为传佛慧业于万世,
  故以铜、木、泥造其像,以其像入于寺殿中。
  既有相,即蒙尘, 故设拂尘,
  以拂去佛尘,使之一尘不染,方契法义。
  佛即心,心本觉,若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
  法本身就是尘,
  故金刚经曰:正法亦应舍。
  打个比喻来说:
  如用肥皂洗手,洗去手上的污垢后,
  也要冲掉肥皂,擦干双手,才算洗干净。
  因为肥皂水也是污染源。
  如用法水洗涤本心,而不留半滴法水在内心,
  本心才能真正的清净,因法本身也是尘。
  如此洗涤本心,称名为“浴佛”。
  寺庙之“浴佛”只是法相的启示而已,非真正的浴佛。
  若不明此义,天天到寺庙“浴佛”,也无路用。
  实论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之修行目的及方法
  佛教自从进入文字上的辩解后,即出现大、小二乘的区别对立,且几百年来争议不断,大乘经典直接说出“欲行大乘须远离声闻、缘觉二乘”,而小乘行者,则循历史资料,急欲证明大乘佛经是“伪经”,来推翻此说。因为大、小二乘的行者,少有真能贯通大、小二乘者。虽常听言“法无二乘”之法句,但于实修上,并不能如实的理解其共通处,故常生疑惑。因此,常有回小向大,或回大向小的事情发生。但这些行者,并不一定对大乘或小乘有信心。曾经有“有神论”的专家与“无神论”的专家,进行一场辩论,双方滔滔不绝,口沫横飞,激辩不能罢休,最后也分不出胜负,但是“有神论”者回去后,就把神坛上的神像全部清除掉,而“无神论”者回去后,就大设神坛请一些神像回去供养。然而,并不表示此两者真的对“有、无神论”有信心。同样的回小向大,或回大向小的行者,也一样很难对现有的修行法,有坚定的信心。
  虽然大、小乘的行者,常在滔滔的雄辩著,但是都仅限于经文上的或历史上的,很少看到有实修上的辩论,或许对自己的大、小乘行法只是一知半解。或许连修行的目的都不知,只是在方法上辩论,修行方法纵有不同,但是至少修行的最终目的“成就圆满佛性”,应是可以得到共识的。如果可以的话,就从如何实修方能达到“成就圆满佛性”的实修方法说起,不分大、小乘,只要真能达到“成就圆满佛性”就是好佛法。不过,法无高低,人根有深浅,所以根浅者,须要借助一些方便法来对治,以减轻对众生习性的执著。但对治法只是更换执著,藉以减轻执著而已,并不是解脱,所以方便法亦不可多执。
  欲“成就圆满佛性”,应从“断烦恼”修起,也是佛教徒发四弘誓愿文之一:“烦恼无尽誓愿断”,以实修“断烦恼”之方法,让大、小乘能融为一炉,以理解真正的“法无二乘”,使初学者或回小向大,或回大向小的行者更具信心。
  概说 修学观念
  修学当中,难免会走一些冤枉路,最好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应时时的、真正的不执一法。它不是口头禅,应如实的行入心中。佛法不是师父说的就算,师父是会让我们少走一些冤枉路,但有责任的师父,会嘱咐徒弟持经不辍。持经有扶正、净念、修习之功德,不需刻意的去记忆经文,但必须用心去理解,不要轻易的放过每一段。当某一段不能理解时,须再重新看一次,若仍看不懂,则须请向师父请益。若未有师父,则查佛学辞典(网路上很方便),务必要通达佛经所说的法,因为我们于佛经生疑的地方,常常是我们的颠倒见,与佛经的正知见冲突的地方,此时应放下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取得正知见。有时我们会不经意的跳过去,造成断章取义,有时会把经文曲解来迁就自己的见解,这是常犯的错误。
  如此的话,就算苦读十年经书也无有益处,甚至巩固了自己的颠倒见而不自知,终至不能自拔及无人能拔,这是很可惜的事。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大家都知道,名师不一定是明师,我们或许会认为,自己的师父会比别人的师父好,其实这是错觉,真正明心见性的师父少之又少,就算有,以初学的阶段也难以辨别。但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十分的敬重师父,师父可以告诉我们经验,让我们少走冤枉路,但我们要遵循佛经的教理,因为佛才是真正无误的导师。
  再来,初学时佛经不要看超过十部(本),但以经文有明确交代是了义经者为优,如圆觉经、金刚经、心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诸法无行经、楞严经、楞伽经等等,还有六祖坛经、传心法要等等。看似很多,其实只要取一本(建议用圆觉经),一次又一次的去理解它,直到完全了解经意取得正知见。但要如何知道自己所得的是正知见呢?就是要拿其他的经典来观,如果不能贯穿经意,就是代表知见未彻。此时,须再去理解圆觉经,或从不能贯穿的经文中去理解,若得正知见者,经与经是可以贯通的,乃至未曾见过的经典皆能通达。
  这是从经中取得正知见的部分,当然这只是“佛之知见”信、解的部分,确定无误后就开始行、证“佛之知见”,就是所谓的因地法行,所以了解“佛之知见”是修行的开始,如果没有正因地,真正的修行可以说还没有开始,此时一切的有为修行法如坐禅、诵经、礼佛、持戒、修慧、朝山、观行、持咒等等,只是暖身运动,但是也不能小看这些暖身运动,因为当信解“佛之知见”后,行证的功力就要靠这些暖身运动的扎实与否了。愈扎实的行者,行证“佛之知见”的能力越强,惟除顿觉人,“信解行证”是一起的,可以闻法即证悟,但一般人平时仍必须做“暖身运动”。惟任一有为法皆不可执著,须知它只是在锻炼我们法行(心的执行),或曰:如实行的能力。
  如来
  自性动不动皆为如,
  自性能生万法,亦能泯万法。
  心意识动焉?
  若于此动中觉了诸相虚妄,
  则动与不动皆无碍自性,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其来无所来,去亦无所至,
  众生为相所惑,故说如来“藏”;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悟与不悟,此中不同者;
  不悟随识而转,以有所得心,
  故有识之分别,意之传送,心之含藏;
  若悟,动中有不动,
  于心意识变化之中,更无取著,谓之不住生心。
  此方为真正如也,故离作止任灭四病。
  若能深悟此理,自然能跳脱动静之理趣,
  而达动静皆如之意境。
  圆觉经云:
  “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曰圆觉,
  流出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般罗蜜,教授菩萨,
  本起因地,皆因清净觉照,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圆觉者,于一切动中,知万法不离自性,
  如是深入,远离于心意识之分别,自性恢复光明显耀。
  修圆觉者,
  不应“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
  心如木石,这是束缚心性。
  应释放心性,
  使之恢复其本不生不灭、清净本然、自在真如,
  如此方名“无所住而生其心”!
  生死事大油钵不倾
  徒问曰:如何得无心?
  五泄师曰:倾山覆海晏然静,地动安眠岂采伊。
  古印度国王问悟者曰:真可于五浊恶世得无心乎?
  悟者曰:不迷于世,即获无心。
  王曰:如何不迷于世?
  时,王宫正宴请使节及官员,
  有歌妓歌舞狂欢,场面热闹,
  悟者请国王提一死囚,
  令其持盛满油的油钵绕王宫一圈,
  若油钵溢出,人头落地,并令力士持刀随其后,
  若油钵不倾,还其自由。
  囚者持钵谨慎绕宫一圈,
  歌舞狂欢仍持续著,钵竟不倾。
  悟者问囚者曰:绕宫时何所见?
  对曰:惟见一钵,余了无所见。
  王问悟者曰:奇哉!诺大场面,为何无所见?
  悟者曰:为生死事大,油钵不倾,
  故纵使热闹异常,亦了无所见。
  王者有所悟曰:善哉!
  若识生死事大,虽处尘劳,不迷于世,即常得无心。
  悟者曰:善哉!无心即真心。
  故随缘而为万差之诸法,
  而不失真如自性,是谓不变真如。
  惟须解行相应,自然动静不离寂。(无心故寂)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阿含经论云:
  小乘诸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
  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
  大乘经论云:但有一法印。
  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
  若无实相印,是魔所说。
  小乘经论明生死与涅槃异。
  生死以无常为初印,无我为后印。
  此二印印说生死,涅槃但用一寂灭印,
  是故须三法印。
  大乘经论以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不二不异。
  维摩经曰:一切众生常寂灭相,即大涅槃。
  又云:本自不生今则无灭。
  也就是说,身体是四大假合,隶属外境,非我所有,
  四大的聚散,非我之生死,自性本不生灭。
  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是寂灭,
  四大非我有,是故四大本来“无我”,
  唯存此觉性,觉性是名真我,
  若不误以身体的生老病死,为真我之生老病死,
  则本无“无常”,既无无常则显现“真常”实性,
  既然心性本来无我、心性本来真常,
  则心性真常、无我相,唯是一实相。
  是故常寂灭相即大涅槃。
  得实相之印者,
  仍具备(通融)无我、无常、涅槃三法印,
  乃得名为了义大乘也。
  世尊于说法华严经时,直显一实相,
  为众生本具如来德性,不生不灭,自性清净,
  无障无碍,犹若虚空,绝待不二。
  唯法众闻此法心生不信(实相法亦为众生难信之法),
  是故说法二十一天,被迫停止。
  世尊次于说阿含经时,
  与众生同立场以有身心之见,说易信之法,
  故说身为易朽之法、如过隙白驹、如聚沫等等,
  是身不能久留,是谓是身无我、无常,趣入涅槃。
  先以欲牵之,终令入佛智。
  若习大乘者,当先于此脱落身心,
  即能会得“如来四德”──常、乐、我、净。
  但亦不可执著,因其本自有之,不曾失落;
  若执之者,则为意识心所遮,不得见此四德。
  真如之内证
  真如亦名实际,名一切智,
  亦名一切种智,名不思议界,
  亦名不二界。
  超过一切文字言说,
  若以文字言说,则易落意识思惟中,
  真如非识所行,故不能以文字来形容它,
  但唯自心所内证能契真如,
  能自内证者,即证知自心始终无垢无染,
  清净微妙,恒常不动,性无生灭,
  出世入世,自性常住。
  证此法性,则心常得安稳、清凉、安静、寂灭,
  如是名为证真如,自具足一切功德。
  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此为最胜第一义。
  虽从佛法中得闻所成慧、思所成慧,
  但若不能依此慧自内证者,如说食不饱终须餐,
  但以自内证为餐。自内证可成熟佛果。
  宝雨经 卷第六曰:
  止盖菩萨白佛言:
  “世尊!云何于此法中现证,即是自内所证?”
  佛言:“善男子!应以出世间般若自内所证。”
  止盖菩萨白佛言:“世尊若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
  如是证法,为内证乎?”
  佛言:“不也。终不但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
  如是证法,为内证也。”
  佛法就是觉悟之法
  佛法即是觉悟之法,
  就是觉悟众生本来已经具足的、无缺的德性,
  与佛无异。
  纵说多种方便,
  如人无我、法无我、诸法空相、无所住……等,
  乃至甚深微妙法,
  无非是要觉悟“众生与佛无异”,
  或称为见性、见如来、见佛、见本来面目。
  如果能把佛所说的方便法,
  如实的行于心地,
  让这些正确的观念(佛之知见),
  代替原本的众生见地,
  此时,
  心地就聚集诸正知见所成的清净见地,称名为法身。
  依此法身,即可显现自性,
  有如见到阳光,就自然能见到太阳。
  因为这些方便法,
  是依自性本体(实性)而说(建立)的,
  也就是六祖曰:依此“实性”而建立万法。
  若见性者,则会赞叹自性本具之功德,
  将会体悟:
  心体周遍无边,而无实体;
  心体包一切法界,而不壅塞;
  虽经常劫轮回而不曾失;
  虽证菩提入佛地而未曾有得;
  虽处娑婆住五浊而无染净;
  虽具形质现老死而不受死生;
  虽遍计所执而不动心体;
  虽行贪憎痴、戒定慧而无碍心体;
  虽万法丛生而不为所缚,复万法寂灭亦无所脱。
  尽管随缘现起种种对待之事相,
  而绝待空寂之心体中,仍未有种种相,
  乃至未有净土、秽土,
  未有佛与众生,未有凡与圣这回事。
  如六祖赞曰: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若不知这些方便法,
  是为了觉悟:“众生本来已经具足的、无缺的德性”,
  与佛无异而方便说的法。
  故法的本身非自性,
  所以因为误解,
  就以为若能让自己行“无住法、诸法空相”,
  就是见自性;
  以为空无就是自性,如此是名知解宗徒。
  所以知解宗徒所形容的“自性”,了无生机,
  犹若会活动的石头,
  有更甚者,认为这就是无生法忍,实为断灭法。
  自性原本光明自在,活活泼泼,
  一切物质,一切六尘,一切法,一切时空不能碍,
  故见性者,其所为与其所不为,无非佛法,
  一切时一切处无非道场。
  证五蕴皆空
  证五蕴皆空不是灭五蕴成空,此两者大有不同,
  五蕴不能灭,五蕴灭即成植物人。
  只是证明五蕴真的是空无所有的,
  只要证知五蕴皆空,见闻觉知自然能自在的发挥,
  因为它只是幻影,非实有。
  既然证知是幻影,
  就不须灭,也不须逃避,也无所畏惧,
  更能令一切烦恼无生,能渡一切苦厄。
  只因若干行者,不能证五蕴皆空,
  故误认五蕴实有,才妄想要灭五蕴,
  然五蕴实不可灭,因它只是缘影,如何灭?
  譬如:有人妄见五根长竹竿打过来,就闪闪躲躲,
  到最后心想干脆就要把竹竿毁掉,
  但是不管如何也毁不掉它,
  时,有一个过来人告诉他,
  那五根竹竿只是对溪一颗竹林的影子而已,
  它伤不到你的。
  但是那人根本不相信,
  所以过来人就告诉他说,
  若不信的话,你自己小心的去求证,
  此人,经求证得知五根竹竿只是影子而已,
  豁然回复本来样,
  不再想去灭五根竹竿影子,因此恢复大自在。
  所以证“五蕴皆空”,即能渡一切苦厄。
  并非灭五蕴成空,而成植物人。
  众生是佛
  一切众生本具觉性,空明朗净,
  虽目前自认是众生,实与佛无殊别,
  但无始以来,未曾觉知,
  妄认身为我相,妄认六尘缘影为我心,
  故生爱憎等情,随情造善恶诸业,
  随诸业受报,长受轮回不知止!
  然虽在轮回,其身中之觉性依然未曾有生死,
  如梦中见自己生生死死,而其本身安然无恙,
  若能悟此觉性即是法身,非关四大与缘心,
  则即时可超脱轮回。
  虽仍具此臭皮囊,
  但其心已不以四大为我身(即人空),
  不以缘心为我心(即法空),
  故无常(业障)不能拘,
  虽回入尘劳,但已了脱生死,
  人法俱空,而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
  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
  妄念若起亦不随,
  直至微细习性及烦恼一切寂灭(不灭而自灭曰寂灭),
  则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即随机大用,渡有缘众生名之为佛。
  但以空寂为体,自然业不能系,
  正是悟理之人,朝暮行心修习止观之旨,
  乃万法之总持。
  众生本是佛,根无大小,
  若不信者,即是在妄想中未能出,
  冤枉承受一切苦厄,那就要继续以幻除幻假修一番,
  到无量劫后终至悟道,所悟也只是此道而已。
  白话“道一禅师语录”
  首先来谈谈“色”,色是五蕴之一,
  是“心”经由六根缘于境所生的一种觉受“影像”,
  也就是圆觉经所说的六尘缘影。
  色受想行识五蕴,
  皆是“心”经由六根缘于境所生之心的作用。
  所以五蕴皆是以心为其主体,外境只是其所缘。
  心如一面镜子,镜子所照到的外境,
  必定会显现在镜子里面,
  镜子里的缘影虽与外境一模一样,
  但一个是六尘缘影(色蕴、镜上痕),一个是外境,
  所以色不是外境,
  色是五蕴之一,外境不是五蕴之一,
  这样就可以了解“色即是空”,
  因为它是虚幻的六尘缘影,而外境如昔非无。
  所以若知“色即是空”,即知五蕴皆空。
  因为我们的一切烦恼、束缚、爱憎取舍,
  其实是来自五蕴,并非来自外境,
  外境实无过错,外境只是心所攀缘处,
  所以能照见五蕴皆空者,
  即能度烦恼、束缚等等一切苦厄,
  也是心经所要表达的。
  好了,现在进入主题:
  “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
  释:一法即是一心,森罗万象乃至十方世界,
  唯是一心所反映的。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心,”
  释:凡所见到的六尘缘影,同时也就是见到心,
  心不会单独的显现心,应物而现心。
  若无六尘缘影,我们不会见到有心,
  因为心无形无相,若无六尘缘影,我们见不到有心。
  同样的,若无心,也一样不能显现六尘缘影。
  这里做个比喻,
  如风无形无相,我们看不到,
  但如果见到叶动尘扬,我们即知有风。
  同样的若无风,我们也见不到叶动尘扬,
  这就是解释:
  “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见色。”
  “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
  菩提道果亦复如此,于心所生,即名为色,
  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若了此心,乃可随时著衣吃饭,常养圣胎(佛性),
  任运过时(日),更有何事?”
  释:既然知色是外境的缘影如空花(五蕴皆空),
  自然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
  菩提道果亦复如此,
  于心所生就是六尘缘影就是空,
  所以万法虽有所生犹如不生。
  若能了此无生心,乃可随时著衣吃饭,
  乃至十二时中常养圣胎(供养佛性),
  任运过时(日),更有何事!
  “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释:心地任您随时说,
  只要知道菩提大道只是平常心,
  自然事理俱无碍,当万法生时即如无生。
  故曰:若了此心,即知万法本无生,事理俱无碍,
  有事无事,万法常寂,其心恒常清净。
  无我真性
  佛菩萨观众生为我相所碍,执我故为了护我,
  衍生爱憎取舍,复生一切烦恼,
  是故教诸众生,修无我法。
  又,佛菩萨观诸众生佛性,常为无量烦恼所覆,
  为断烦恼故,
  教诸众生修空性,故说诸法无我,
  以泯烦恼显现佛性。
  有诸行者,舍本逐末,
  不识本心,一味的修无我,
  于诸法、诸行中,以无我断灭义修诸行门,
  令诸行无我,而断灭了能行的“无我真性”,
  是故不能显现佛性,
  不知如来真实义故。
  如:以为法船即是岸,故永不能登彼岸。
  修“无我”行者,
  需善分别一切法,非绝对的无我,
  仅修行泯去意识心上的我执,
  非去除本体上的“无我真性”,
  更不是断灭的无我。
  行者慎思之!
  大般涅槃经卷八──如来性品第十二
  经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以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见得,……如来亦尔,为度一切,教诸众生,修无我法,如是修已,永断我心,入于涅槃。为除世间诸妄见故,示现出过世间法故,复示世间计我虚妄,非真实故,修无我法,清净身故。
  ……如来亦尔,为修空故,说言诸法悉无有我……众生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不识如来微密宝藏,修学无我,如非圣虽说有我,亦复不知我之真性,我诸弟子亦复如是,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修学无我,亦复不知无我之处,尚不知无我真性,况复能知有我之真性?”
  修习无我 名为颠倒
  “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修习无我,名为颠倒。”
  真性本然无我,此无我非对有我而说无我,
  是离意识(有无)分别之无我,
  是绝然的无我,然非修习而致无我,
  亦非由无我下手修行而得无我,
  若从无我下手修行,
  能修及所修,或修与无修,本身即是有我,
  若不知此义,纵有功夫了得,仅修成断灭无我。
  非真性无我。
  真性本然无著,亦复如是,非修习而致无著。
  只要有所修行,即是有我,
  是故不能由无我入手修习,否则是名颠倒。
  因为修行即是佛性,无性即不能修,
  是故能修无我者,无有是处。
  佛性启用即是法性,亦名法身,
  能生万法故,佛法有我。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  如来性品曰:
  世间之人,亦说有我;佛法之中,亦说有我。
  世间之人,虽说有我,无有佛性;
  是则名为于无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颠倒。
  佛法有我,即是佛性。
  世间之人,说佛法无我,是名我中生无我想。
  若言佛法必定无我,
  是故如来来(诃责之意)诸弟子,
  修习无我,名为颠倒。
  破相护法论
  法本无相,无可说,为度众生故,佛说一切法。
  佛虽说万法,契会者应知佛无所说法,法无可说故。
  佛所说只是法相,契会者能破法相而得实相,
  实相即无相,无相即无可得,
  仅悟取般若(清净智),
  恢复本来心(般若能令知见脱落,得以恢复本心),
  实无一法可得,以无得而得。
  破相护法论以金刚经最胜,
  有相即生执著(住),无相即无所执著,
  譬如:虚空本无相,实无可住,
  但落入意识心后,产生虚空相,有相就有执;
  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落入意识心后,产生无住相,
  又落入“无住”执,非真无住。
  佛所说一切法,只是形容词,非真有一切法,
  是称名为一切法。
  故曰:一切法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如: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也就是说,不是真有众生,
  为说法故,暂名为众生。
  因众生本来成佛故,
  实无众生,以无众生故,亦无佛。
  金刚经曰:“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若执法相者,即失正法,
  能破法相者,是名护持正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