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繁兴大用“空不空”论觉性教育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般若繁兴大用“空不空”论觉性教育

前  言

  般若空不空,繁兴大用妙用无边,举手动足日用云为起心动念,都属于人生之大用。
本论所言般若思想,般若妙慧兴发悲智精神,运用到教育学和教育实施,根本具足了心
灵感格的教化和知识培养与精进学习的内外薰修。再进而论到中国儒家教育所谓“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包含了中国道德伦理修身齐家治国敦品美德。如尊
师重道,谦恭和蔼,谨慎行藏,这在佛教许多经典中,都含有这种教化的深义。佛经中所言
所论皆重行为道德之表现;必然是先要求调摄心法,换言之,佛陀教化是以治心为本的教育。
  “夫学般若菩萨,先当起大悲心,发宏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一身独求解脱”
(注1)观乎古德警策可知学佛非闲逸。故佛教虽亦有其消极之一面(止息贪嗔痴),但究竟以积
极救世之精神为核心。佛教基本原理以人为出发点,若欲知学佛之正法思想:“学佛之正宗
,须明人己互相融洽之关系。佛言一切众生,互相缘起,交遍而不可分,息息相关。”(注2)佛
知此理,故昭示弟子:“欲成佛道,先度一切众生”。所以大悲心愿之菩萨,又称为大心凡
夫。因为菩萨为度众生,为悲愿之驱使,愿心所至,地狱不辞;故谓世界有两种人:一凡夫
为业力所转五蕴捆缚,心不自在。二为菩萨为悲心所驱,也会不得自在,不过菩萨有般若遣
荡之功,亦可说无往而不自在。般若照有,菩萨悲愿心生法生,般若照空,显无尘智,此为
般若空不空繁兴大用,具觉性教化之主旨。


一、般若空不空之体用论

  佛教浩如烟海之学说,在印度大乘思想之复兴,总不出“空、有”二门。我国东晋时代
,翻译般若经论称著者,首称鸠摩罗什(三四四--四一三),以罗什门下四圣(道生、僧肇
、僧融、僧睿),论般若境界为后世推重者,当以僧肇为代表。
 
  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无形,真空无名。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
母,为万物之根源。(注3)

佛教谓真空妙有,是空中不空义。若云空等于空无所有,便堕落顽虚空;所谓顽虚空,祗是
否定,而没有否定中的肯定,换言之就是不妙。佛法是妙法,佛学是超越哲学,所以佛学说
空,是妙有真空,用中显体,真空妙有,由体起用。

  上下相依,修无为,息有余,渐至乎如如,如如之理,同本真轨。
非目视,非耳闻,非形色,非幻魂,能为三界之根门,其正者,先离形,次泯情,不依
物,不拘生,可以合大道。
幌荡无涯,含识一体,万物同怀。应则千变,化则众现。不出不没,用无有间。有心无
形,有用无人。示生无生。示身无身。常测不测。常识不识。为而无为,得而无得。镜
象千端,水质万色,影分尘界,应用无极。无形而形,无名而名。物类相感,和合而生
。生而不生,其无有情。众谓之圣,众谓之明。种种称号,各任其名。然其实也,以无
为为宗,无相为容。
或有形而丽,或有语而辨,或有智而聪,或有用而巧;若取以为道者,亦未为善也。有
必不真,作必不常,乾坤尚坏,器物何刚。唯道无根,虚湛常存;唯道无体,微妙常真
;唯道无事,古今常贵;唯道无心,万物圆备;故道无相无形,无事、无意、无心。善
利群品,率益人伦,可谓一切物无不宾(注4)。
大智度论首于“缘起”,重视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
。中论颂偈极言大悲心之重要性,偈云:“故我先赞大悲心。”所谓般若空不空繁兴大用者
,要从空中不空而后兴起大体大用;“盖是般若圆鉴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又“物我用
根,是非一气”。谓外物之有,与我心境之无形,即般若观照,有无俱泯;而是与非,多与
少,有与无,皆意识所涌现,而起分别。儒家谓“无必、无固、无我”,皆教人去执,佛家
一切经论皆为除执;“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注5)。心不附
物,则不被外境所扰,而得心神安静,怡然之乐,皆而培养不为物扰有以致之。
  摩诃衍论云“诸法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中论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
此论非有非无乃中道至理。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已乎。”中道至理可以繁兴大用,
即般若二轮(空、有)、三大(体、相、用)。法宝三藏七千余卷,所言不出空生大觉之般
若妙智。普度众生之菩萨悲,愿亦心色二法空有妙运之境。


二、般若共不共论

  般若( Prajna )华言妙智慧,然非世间智慧。乃能悟超世谛而启导心无挂碍,以至究
竟涅槃之根本智慧、宿慧、妙智慧,亦名慧命玄心。佛所说一切法,皆属文字般若,而修观
照般若,以显实相般若,三即一,一即三。佛弟子研习佛经,或听法讲解,或讽诵参究,皆
不离闻思修三个历程。但佛教后来发展有顿禅,则不属依此范畴而悟道者,暂且莫论。其实
圆融观照,此三即一,又何尝不是顿悟之境,故曰渐顿一也。
  三般若中以实相为本体,实相即般若体,实相般若,即吾人圆常大觉之真心,此心本无
一切生灭烦恼,吾人若能依般若微妙法门而修证之。由文字而起观照,实地用功,观智明了
,识破诸法虚妄,当体皆空,了无一法可得,则灵光独露,真心显现,一切迷情妄相,当下
销灭,这就是亲证实相般若的境界(注6)。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因观照明了法无相,
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语
言、文字,性本空寂,境界般若,境界即诸法之境界也。境无自相,由智显发,以根本、后
得二智,照了一切诸法境界,悉本空寂。眷属般若,眷属者,即暖、顶、忍、世第一及戒、
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诸法皆是观照慧性之属,故名眷属般若(注7)。
  般若即是吾人宿命所具,奈于历劫生死,意识惑业所薰,遂尔蒙垢,所谓尘劳生死,谁
可得免,此人生之浩叹;悠悠天宇,生之有涯,岁月几何,今既茫然,将亦安托!禅师则瞧
准重点:“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咬紧话头一句,落实思惟,然虽曰如此,能参究彻悟,
并非不有,但,人生耿慨,乃属依然,盖佛法难闻,人身难得,知者尚稀。历代祖师,菩萨
心肠,栖遑终生而为度生布教,多方设置,无量方便,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非示人开佛知
见,悟佛知见,亦承佛陀四十九年说法之婆心。以文字般若(即自心如来后得智中流出声名
文句)为缘,而启发心体上本有大智慧光明为“观照般若”,是修学者之内学进程,至此实
相般若,即真空心体,如明镜无尘,大智度论云:“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窗前
月色满庭阶”,此是何等风光,“夜半忽然忘指月,虚空迸出日红轮”(杰峰禅师句),真
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经谓:“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坛经:“何其自性
,本自清净。”    
  不过人生宇宙,正如园林中之花果树木,高低大小,各各不一,如雨润大地,长养不齐
,是以般若共不共亦复如是。故般若有二种说:一共,二不共。所言共者,谓三乘圣人:声
闻(依苦集灭道),缘觉(依十二因缘)、菩萨(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六度),在等次中各依品位以修以证;如“以苦集灭道为此岸,道谛为舟航,灭谛为彼岸,
是声闻智慧到彼岸”。(因声闻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其所修所证之过程。)“以十二因缘
,三世流办循环无尽为此岸。观智为舟航,缘生性空即寂灭相为彼岸,是缘觉智慧到彼岸”
。(因缘觉乘悟不随生死,而转还灭门)。“以六蔽为此岸,六度为舟航,佛果为彼岸,是
权乘菩萨智慧到彼岸”。(权乘菩萨是从开始六度功德,以到达究竟之智慧。此皆渐悟而修,
等次以进,虽所依不同,但皆能所为藉,故云共也。至若不共三乘人所趣,总以当下一念清
净般若观照,五蕴直下顿见色空一如,一切空,在真空体上,不共三乘人所见之境。故谓“
总以凡夫蕴(五蕴)、处(十二处)、界(十八界)及三乘圣贤所修所证为此岸,以观照般
若为舟航,实相真空为彼岸”(见心经请益说)。其实不共般若之妙慧,既“无智亦无得”
又“以无所得故”一亦不立,何谓云彼岸之名,亦不过方便说法,方便摄受而己。盖菩萨所
依六度,最后之般若一度,即实相真空,能通真融俗,二谛总持。至般若二轮,妙运无碍,
菩萨大悲心愿,行乎其所不得不行,即此妙慧智轮之功德。所谓凡夫以五蕴(色、受、想、
行、识)为阴入之“妄心”。如若一旦豁然自觉,云开月朗,总觉得人生在世,应作自己之
主人,不能逐境情迁,如大海扁舟,无舵飘泊。于是回光返照,顿见本心,不生不灭,如如
自在,般若现前,再向上一著,月圆天心,花枝春满,非从外得。
  “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慧”,离两边,中道慧,是大乘行
人最主要之修习功夫。因为中道慧始能彻证诸法实相之真理,(在唯识学上是无差别智)。
悲智双运之救世者,于此二轮,不能缺一。三藏十二部之经典,亦不外说明此悲智二轮之理
体,并指示众生如何去实践与学习之程序。不过在经典中是因机说教;佛陀于“一念中知无
边众生行知无边众生心”,然后“随其所念一切众生,皆为说法,令增净业而得度脱”:
  堕恶道者,教使发心,在难中者,令精进勤,多贪众生,示无贪法。多嗔众生,令行平
等。著见众生,为说缘起。欲界众生,教离欲恚,恶不善法。色界众生,为其宣说毗[金本]
舍那。无色界众生,为其宣说微妙智慧,二乘之人,教寂静行。乐大乘者,为说十方广
大庄严。如其往昔初发心时,见无量众生堕诸恶道,大狮子吼,作如是言,我当以种种
法门,随其所应而度脱之(注8)。
佛经并非于一部经中具说诸法,有时说大悲心,有时讲菩提心,有时讲无二慧。无二慧之中
道第一义谛,是大乘法之核心,天台家所依之中论三谛偈: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行人修习过程中,悟真空妙理是上求佛道之由,大悲心切是下化众生之动力。二轮法运
,彼岸为功。然此种功力。都要从三心互融合而显,就如前面所说:菩提心、无二慧、大悲
心依中论颂之解说,此三心如鼎足三立,缺一不可。故学佛法、行佛行之菩萨,以此为必需
之法要。大悲心,是为众生拔苦与乐之意思,“不顾自身的安危,奋勇拔一切众生的痛苦”
,经云:“观众生苦,发菩提心”。无二慧,“是离二边的中道慧,唯有无二的中道慧,始
能彻证诸法实相的真理”。菩提心,“菩萨观见世间是苦,立即想到这不是我个人所有的,
而是一切众生所共的,自己固应求得痛苦的解脱,亦应使令众生解脱痛苦,所以发起大菩提
心来,一方面积极的救度广大众生,一方面积极的追求最高佛果。是以菩提心为上求下化的
原动力。由此动力的推动,菩萨所要做的两大工作,就可不断的进行”(此二大工作是大悲心
、无二慧,本论谓般若二轮即此矣)。
  菩萨由于具足二轮动力,加以切实持行,所谓大转法轮,对内众生则转识成智(注9),对外
众生则转凡入圣,唯以度内外众生为务,于般若二轮中,体用互为而起事相。且菩萨愿力无
穷,则悲心无尽,只随悲心所转,菩萨下地狱,亦是情不得已,非下不可,由于悲心所驱使
故(大乘梵网戒经轻戒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与第三十四暂离菩提心戒)。此是佛教大乘思
想与精神之糅合,是“菩萨从般若道进入方便行”,菩萨庄严国土,即维摩经云:“心净则
国土净。”若一个纯洁发心之佛教徒,必应有此种观念,与负起弘法利生之义务,即是如何
庄严自己的国土(心)与如何能成就众生离苦得乐之功德,故菩萨必要发大愿心,由于愿力
而支持悲心之动力,所以悲心愿力,是一而二,二而一之相生连贯性。华严经初地品所说各
种大愿,总括为十愿:1广大胜解供养诸佛,2摄爱正法诱持佛教,3诣如来所供养受法,
4诸菩萨行如实教化,5普化有情令住佛地,6十方世界悉皆知见,7严净国土随机示现,
8同愿同行入大乘道,9行不退道所说不空,10示佛出世充满法界(注10)。华严十地品所说菩萨
之悲心广大如虚空,佛菩萨之悲智心愿,绝非凡人所能测见。
  佛说法至后期,于灵山会上,旨示一乘妙法,开权显实;畅佛本怀,于法华经中,示本
迹二门注(注11),使行与理,原归一辙,故云:“扶律谈常之涅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脱),
乃天台所依之三德秘藏。三德具四德;常、乐、我、净。菩萨至此境界,体用一如,于此妙
心妙行之行持中,四种成熟众之大法,名四悉檀,大智度论云:

  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般若波罗密经,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
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
法藏。

菩萨依此四悉檀,自度度人,观众行,成就众生。法华经药草品云:

  譬如大云 普覆一切 既出于世 为诸众生 分别演说 诸法实相……皆今离苦 得安
稳乐 为大众说 甘露净法……以一味雨 润于人华 各得成实。
天台以纯圆独妙之教,复建立三种止观,摄一切大乘经之法义。菩萨种种方便设施,开权显
实,故方便品说名诸法实相。一切观行教义,不出法华经之本迹二门(本是根本智,迹是垂
迹),权实兼施。由观行明达,所行事相,以用显体,亦由体起用,互起互摄,体大相大用
大。菩萨之悲心,必需具足如是力,如是因,如是缘,始能调御众生。法华经方便品云:“
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教大乘思想之精神:“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教经历数千年,虽经过多少危难与遭劫,乃至近世西方宗教思想之波折与物质文明之
冲激,然而佛教安然仍存,其中坚主要因素,就是佛教本身之严整质朴,而所产生悲智双运
之般若思想与菩萨精神,发自一心净念之澄源。大乘止观法门:自性清净心,其义甚博……
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具足体相用三大。
大乘止观所明三大,乃为宇宙人生中,林林总总,乃至一切日用云为,兴心动念,一切善法
善行,庄严国土,成就人生之伟大理想,创造生命光辉,所谓精神永在,万古流芳,挽劫扶
倾,济人利物之功德,也不外此体相用三大之互摄互彰。因如华严经中之因陀罗网(经云网
孔贯以明珠),微妙光灿,莫可言说。然此三大之行相,乃是吾人心性湛净,如明镜,如海
水无波梼,自照自明,了明自在,故云:

随机不变,体即真如,是为大体。全妄即真心之体,具足过恒河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
,在圣不增是为相大。即此一念心性之体相,不变随缘,能出生大法界(注12)因果,达此十
界因果,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是为用大。

吾人一念净心,能具此三大(所谓大者,即超伦绝待,不可方物之意。)吾人常云小我大我
,小我是佛法中所言五蕴(色、受、想、行、识)三毒(贪嗔痴)而成,大我是般若六波罗
蜜而成。舍小我而成大我,则体大、相大、用大,而其功德则与日月同明,与天地长存不朽
,故经云:“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此言只有大悲心,则一切智慧福报皆随之而
生。
  佛教重行解相应,即以前所说,知识与经验并顾,否则只从经典而理证,必须实践始是
行证。释世尊十二年所修所行,乃至菩提树下成等觉之行证,此为学佛者之最切实师承;吾
人老实学,切实行,即可体证之。


三、人间佛教赖乎慧命开拓

  太虚大师是提倡人间佛教之现代高僧,所谓人间佛教,即人间净土,乃一切示教与行动
皆为人事间之应病施药,其实佛教有许多异于常人所臆测者,也是事实,唐丰干禅师每出山
门,虎俟于道而为骑出,现代虚云和尚于韶关南华寺山门,为虎说三皈后遣去(注13)。佛教常
称降龙伏虎,以现代之心理看来,似乎极使人怀疑,但事实上,一点都不觉得可疑,只要能
放下机心,万物可亲。如能放下手中的利器,坐下来谈谈,几乎没有不能解快的问题。就将
马戏班的驯兽师来比喻,便可知之。为何他们可以和老虎玩耍,因为他们知道他是它的朋友
,不会有杀害的恶意。佛教等观万物,故不忍相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只人的生命值得
可贵,飞禽走兽,动植飞潜,皆有其生生息息之自然性,悲智的佛陀,要万物相生,故佛教
主张不杀生不忍相残其他生命,但不似齐宣王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故以羊易牛(注14),此
是不究竟之慈悲心病态。佛教相生之道,认为整个世界人类,都是一个大生命,不可分割,
故菩萨以“彼生我生,彼灭我灭”菩萨心肠,是广大无边的宽度,他们视凡有生命之众生,
犹如一个大网,许许多多的网孔线条在交织著,如果任何一根网绳断了,则整个网发生问题
,失去作用,便成障故,即有毛病发生。故佛教之教义及观照之理体,皆以人类生命为尊为
贵,“人身难得”,在佛教中是一句常道的话,既知人类生命可贵,便珍惜之,保护之。若
视人命如草芥,则人性感情僵化,这是冷血的社会。如固执于唯物主义的思想,乃人天所不
许,佛学明心物相融,既非唯物,亦不尽属唯心。心物相融的无畏是冲和共济,和谐的思想。
  佛陀六年沉思体认,当佛陀自己发现此道理之时,即马上悟到此是大众的道理,而非我
个人专利的道理。因此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即无异是珍惜大众的生命;为大众的生命与慧
命故,大菩萨不主张苦行之折磨而鄙视生命,佛教大乘思想之产生,是当时佛陀所觉悟一切
众生同体性,所以佛教之“人身难得”而自尊自贵,乃是等觉齐观,绝非如西方之人生宇宙
观,自观生命之安全,而抗衡外界之抑扬所产生之不安畏惧与机心之防闲。达尔文( Gha-
vles Darwin 1809~1882)作“物种原始”一书,指出整个宇宙的发展和进步,从物
质到生命,从生命到意识,从意识到精神,生物的进化,由简而繁,经由“物竞天择”、“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的原理原则,在人类历史的演变中,是步步进化,
由低而高,由简而繁(见世界史纲)。这是西方文明发展,“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终于演
变成为现代互相争取,继而互相争夺,总之蕴酿斗争,分生而非相生的世界。东方所谓礼让
,民胞物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哲学思想,莫有强烈的冲突。佛教“以慈修身,
善入佛慧”(法华经序品),佛陀夜睹明星,成等正觉时,第一次开口说话便道:“一切众
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充份地表现了人与人之平等观,因此佛教基本的教义“彼生我生,
彼灭我灭”,维摩经云:“众生有病,我有病。”佛教经论可说千余年来与中国文化艺术、
人生哲理如水投水了无痕迹,虽然在每个朝代有辟佛的记载,可是佛学思想是人文思想中的
原理,为什么陶渊明之两句:“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比谢灵运之许多咏山水佳句更来
的出色,此因无他,“自然性”而已。佛教兴于世,行于世,传于后世,从古代以来佛教之
流布从未发现过佛教伤害他人而保全自己,或以逼迫他人而为自己的胜利。对人类固然遵守
戒杀(菩萨为真理则例外),对飞潜动植也不忍伤生,故佛教有戒杀放生之教条(放生乃佛
教礼节中之一项仪式,佛教茹素之戒行,即源于此)。近代西方有两句名言:“若要世界不
战争,除非餐具不见血”,此是至理名言。
  大地平沉后,人类万物,渐渐开始繁殖,从洪荒时代以后,渐渐进化到蛮荒的时代,再
来经历一段段沉长的岁月,再进化到今日物质文明之时代,我们可说是幸福世界。微妙的问
题,往往产生在不可知之中,我们看人类思想的演进,由野处穴居而进入都市城邑与华丽之
物质世界;然而,人又回头想要过著山林野趣之生活,故现世多少人想到山水清幽之处,遨
游憩息,以舒畅心中的劳累。时代带来人类许多物质之享受,但也带给人类许多负担不了之
困扰,这是现代人生中所感受到的苦闷。所谓享受,所谓苦闷,不过是一种相对之名词,在
佛教观之,就是八识中一种意识上之“识变”。因为心中有了欲望之渴求,所以才有要求享
受之对象,既有享受之对象,便有相对的反应,此名生灭法,人世间之林林总总,皆不外是
生灭法中之现象,故佛经云不生不灭无所得故便大自在。
  天台宗大乘止观,言吾人之心识起伏:“波停水现”,谓当海水被风浪涌作时,波涛澎
湃,涌动不平,若风浪平息,则水平如镜,禅师禅诗云:“雁过长空,影沉寒水”,此是一
种“照”境。吾人心中若遇风浪澎涌之时,是失却冰清莹净的境界,倘心思宁静,头脑清明
,自然触事契理,心如明镜。寒山诗云:“寒潭月色,寂而常照,不变随缘,照而常寂,随缘
不变”。所谓清贵之人生,无限风光,在尘不染,不浊不濡,禅门所谓顶天立地之精神,都
要在风光霁月之心中培养。以期慧命开拓,人生净土。


四、般若智照乃转识成智之门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是生存在世间之生命,故通常称一生数十寒暑;以时间言,
由生至死是一生(故云分段生死)。但在佛法上不是如此的简单,佛教不祗如儒家之研究人
生,需有理性道德;还要研究人生之缘起及人与生俱来之识种等等问题。在唯识学上有极微
细之分析,是为解释人之所以要具有仁慈智慧,故儒家亦说“仁者人也”。孔子说:“克己
复礼为仁”,依太虚大师论“人生”谓:“此仁乃指人之性德,亦指为君子或成仁的意思,
如孔子说之‘君子而不仁者未有之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如是观察,古来圣哲极重视
有性德之人格,所以人是应保持“仁”之理性道德,乃能永久不失去“人”之所以为“仁”
的德性。否则,不但不能养成有德性的仁人,而且人与人之间还不免会发生冲突及种种残害
不仁的事来。于眼而观,现世界人类之悲惨现象,即因未有完成人格之仁人,没有成仁,所
以不能尽行“人道”。没有成仁,没有尽行“人道”之人间,当然许多使人不堪设相之事也
会发生,极惨酷之经验时,便会感到简直是人间地狱之可怖可畏!所以佛教对于一个人的研
究,探本寻源。佛陀当年舍弃皇宫,六年苦行,乃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一切经历,所思所
想,不外是人之间题──心识之解剖。
  佛教对于人生的研究,亦即人“心识”所引起之善恶世界的追究与分析。此在唯识学上
,是属心体中“析空”之教理。唯识建立万法唯识所变,故万有不离于识,此识之作用极繁
灏,今兹略分析如次:
┌─前五属现量,唯得本体,不能成系统之知识。
┌─可体验的转识│
│ └─第六通三量,可得系统之知识,而不能永久。
  识 │
  │ ┌─坚住性─┐
└─不可体的本识├─无记性─┤受熏......持种......相续转变,不失不坏。
└─普容性─┘
  于一识中从其各部分运用不同,区分为八:吾人日常可体验者,唯前六识,如眼见色,
耳闻声,乃至身觉触,此唯属现量,得诸法自相,不能了其差别,故不能形成有系统之
知识,能前后贯穿,由各种经验中得有系统知识者,为第六识,故此识能遍缘三境,通
乎三量,功能最大。心理学者以为脑能思量记忆,在唯识家观之,脑但为有质碍之物质
,断不能起此无碍之作用,或可为意识所依;徒以意识无可认识,心理学者,不得已推
之于脑耳(注15)。
而此种识,亦即十八界之生死出没中,周旋来去之根身。吾人于生死来往中,就依此根身而
出凡入圣,或出圣入凡,或永久沉滞在凡夫之愚昧无明中,恶业缠缚,生生世世苦恼相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