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拂尘除垢话扫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果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拂尘除垢话扫地
  文/果常
  当冬风飒起,枝头上的绿叶片飘零时,又是即届除旧布新的岁末时节。旧的一年过去,迎接新的一年到来,除了环境要大扫除外,人心在汲汲营营走过一年后,也需作番回顾与反省,以便来年计划一个重新的、成功的开始。
  提到年终大扫除,就自然会想起 师
  父上人作的〈扫地歌〉,词曰: “扫地,扫地,扫我心地,扫尽虚空,不留余地;从里至外,自他两利,扫地,扫地,扫我心地。”〈扫地歌〉是人乘佛子们都知晓的,词曲易学易记,上至七十老翁、下至三岁孩童都能朗朗上口,短短几句歌词却已含括由里至外、由小至大、由浅入深的修行之义,是足以让人终身修当冬风飒起,枝头上的绿叶片片飘零时,又是即届除旧布新的岁末时节。旧的一年过去,迎接新的一年到来,除了环境要大持的法要。
  这首扫地歌,是师父上人甫出家未久时所写的。记得师父上人曾说过,早期和师公东初老人在文化馆时的生活,十分简单却悠闲惬意,师公只收了两名弟子,一位是圣严法师,另一位就是师父。师公教育两人的方式完全不同,师父说,他刚到文化馆的第一晚,就受到师公的特别礼遇,夜晚睡的卧铺是旧竹床,一翻身就伊呀伊呀作响;想当然尔,第二日清晨天未亮,师公便来耳提面命一番了。师父开玩笑地说,从此之后,他也就练了一身夜夜“似睡非睡”的功夫。再则,师父喜欢看书,师公却要师父别作“有脚书橱”,应该多为常住服务,修福、修慧、修庄严,〈扫地歌〉也是在这样“折其心志”的教导下有所体会而写出来的。师公对师父的生活教育影响很深,而师父果然不负所望,不但在动中修持,更立下了菩萨的大愿力--
  生生世世来娑婆世间作清道夫,行菩萨道净化人心,直至弥勒菩萨成佛。
  要说扫地法门,佛陀时代的周利槃陀伽(译为大路边)尊者该是鼻祖,尊者就是经由扫地而开智慧乃至证得圣果的。在《阿弥陀经疏》中有记载这么一段因缘:
  周利槃陀伽初出家时,常被人取笑,因为他总是记不得释尊的教导,即使是短短的四句偈也背诵不起来,他的哥哥槃陀伽(译为小路边)比他早先出家,见他如此愚钝,不能持诵一句一偈,就要叫他还俗。正在扫地的大路边被哥哥赶到山门外,内心十分难过,但他实在不愿还俗,想到自己天生的愚蠢曚昧,不禁悲从中来,就站在祇洹门外,嚎啕大哭了起来。
  释尊知道周利槃陀伽被趋摈在山门外悲泣不止,十分不忍,观察他的因缘,知其道根将熟,就叫侍者唤周利槃陀伽进来。原来,周利槃陀伽其实是个大根器的久修道人,只因宿世吝法之业果,障蔽了智慧而变得愚昧,于是释尊教导周利槃陀伽“扫地法门”。释尊指指周利槃陀伽手上还拿著的扫帚说:“这扫帚,又号为除垢,以后你每天扫地时,边扫边念‘除垢’,看到扫帚,就思惟除垢之义。”
  周利槃陀伽依教奉行,三个月后果然悟解,证得阿罗汉果,摇身一变,成为辩才无尽、义持第一的大比丘。
  尊者周利槃陀伽之所以能够转凡成圣,除了释尊观机逗教的殊胜因缘外,主要还在于他自己对于扫地除垢的了悟,如经所谓:释尊教导‘日诵之得扫,忘帚乃即思惟此名除垢之义,除者应是清净,垢者应是身中结缚。’周利槃陀伽除了扫地之外,时时刻刻都在思惟这除垢之义,方于道根成熟之际忽然悟解。吾人一般扫地,是只知清扫外在污垢,不知要清净心中结缚,所以即使是年年大扫除,勤奋努力地洗新革面,年复一年仍旧是在烦恼业流中轮转。
  学佛修行,难就难在当下的断烦恼。烦恼习气是不容姑息的,即如扫地歌所谓,扫心地,要扫尽虚空,不留余地。曾经有位品性善良的学生,一时不慎犯了大错,向师长忏悔,流著泪说:“我下次不敢再犯了。”但这位长辈却是二话不说地赏他一耳光,原因是,他要这个孩子不能再犯第二次,当下就要改过。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常常纵容恶习一犯再犯?我们心中的烦恼杂染、不善根与种种结使,不正是因为如此地相互连结而缠缚难断
  释尊教导佛弟子们要时时自我觉照,观察到内心的污染过患时,应即舍离除断,如于《布喻经》有谓:
  诸比丘!知贪与邪贪为心之染污,比丘舍断贪与邪贪;
  知嗔为心之染污,而舍断嗔;知忿为心之染污,而舍断忿;
  知恨为心之染污,而舍断恨;知覆为心之染污,而舍断覆;
  知恼为心之染污,而舍断恼;知嫉为心之染污,而舍断嫉;
  知悭为心之染污,而舍断悭;知诳为心之染污,而舍断诳;
  知谄为心之染污,而舍断谄;知顽固为心之染污,而舍断顽固;
  知急躁为心之染污,而舍断急躁;知我慢为心之染污,而舍断我慢;
  知过慢为心之染污,而舍断过慢;知憍慢为心之染污,而舍断憍慢;
  知放逸为心之染污,而舍断放逸。
  我们内心的染污恶法常常会随境而起,没有面临人事物的问题时,表面看来风平浪静,就如同地上的灰尘不扫除不知其深厚,一旦风起尘扬,就是漫天灰烟。
  师父上人生前常叮咛我们学佛人要断习气,不要累积自己内心的不善种子,不要累积不满与怨恨。人事的烦恼多是由爱憎而起,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生起爱憎的烦恼?每当看到对方或对方的行为,内心就会有所起心动念,这就是爱憎分别累积的结果,自己应当要好好觉察,“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师父上人对弟子们的教法,是相当生活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扫地歌只是其中之一。师父住世时,为了弘法圣业,为了亲身教育弟子,常年都是马不停蹄地海内外奔波。有回,师父回到文殊院,中午在芝兰室休息,虽然血压已明显上升,实在该好好休息,但仍然交待侍者要和几位弟子谈谈。我们几人来到芝兰室,见师父上人脸上虽无倦容,额上却已敷著冰枕,于是恳请师父休息,日后再谈,师父只是微笑著说:“没有关系,你们坐下吧。现在不和你们谈谈,将来你们会说师父在,却没教你们。”其实,师父上人无时不是在用身教、言教乃至将佛法化为文字般若来教导我们,如果说,弟子在修行上没有长进,那是自己不用功或不够用功的缘故。想到师父的教导,对于师恩,也唯有在法上的修习努力再努力了。
  师父上人吟诵幸福童子〈扫地歌〉的宏亮音声,就像他老人家的叮咛般,会永远伴随著我们,不会忘记;也愿师父上人所度化海内外的上万名出家在家弟子,都能铭记师父的菩萨行愿,生生世世追随 上人净化人心的脚步坚定行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