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解脱道”与“菩萨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厚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解脱道”与“菩萨道”
  释厚观
  一、前言
  释尊在世时,曾经有一位婆罗门来请问佛:“未来世是不是有很多佛出世?”释尊回答:“是的。”这位婆罗门心想,既然未来还有很多佛,那我可以慢慢来,以后再跟他们学佛吧!说完就走了。走到一半,突然越想越不对,再回头请问释尊:“过去世是不是有很多佛?”释尊回答:“是的。”婆罗门心想:过去已经有那么多佛出世,为何我都没遇上?或许曾经遇上了,但为什么我现在还继续轮回呢?[1]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有幸得人身,也遇到了佛法,是不是应当好好把握机缘,好好来修行呢?又我们是否曾好好想过:为什么要学佛?学佛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杂阿含经》卷14(346经)[2]中,佛说:世间因为有老、病、死,所以如来出现于世;如果世间没有老、病、死的话,如来就不会出现于世。换言之,如来出世目的,主要是要让众生从老、病、死得解脱。
  《法华经》[3]也说:如来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缘,就是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使众生悟入佛的大菩提。所以,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的大乘法门,才是佛法的真实意义,也是如来教化的真正目的。[4]
  从这两段经文可以得知,学佛的真正目的,是要脱离生死轮回得解脱,乃至成佛。欲得解脱,必须发出离心,修学解脱道,才能证得涅槃果。欲成佛道,则必须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才能得如来的无上菩提果。印顺导师曾说:要用学问,不要被学问用。如果学佛失去了佛法的特质—“解脱”、“成佛”,也就不成为“佛”教了。
  有关“解脱道与菩萨道”之修学,这是个大的课题,本文谨以印顺导师的开示,及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为主,略提“解脱道与菩萨道”修学的纲要及其应注意事项,藉此与大家共勉,并请大德先进指正。
  二、解脱道
  (一)出离心
  印顺导师于《成佛之道》中说:解脱道的根本在“出离心”,也就是想要出离生死的坚定志愿。如果没有这种出离心,一切修行,一切功德,都只是世间法。[5]“出离心”要如何发起呢?那就必须体会“诸行无常”,肯定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不永久的、不彻底的。如佛所说:“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6] 因此,修解脱道者,首先必须对“诸行无常,诸受皆苦”有深切的认识,依此而生厌离生死的决心,成为坚定的志愿,而向于解脱道。
  佛适应众生各种不同的根性,而开示各种不同契理契机的法门。不过,大体上,解脱道不出于“戒、定、慧”三增上学。增上戒学是为了修定而持戒,叫增上戒学。增上定学是为了发无漏慧而修习禅定,叫增上定学,又称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是为了得解脱而修慧,叫增上慧学。此三学有相依相因的关系,是求解脱者必不可缺的学程。以下将分别叙述。
  (二)戒学
  增上戒学的“戒”字,梵语(SīLA )音译为“尸罗”[7],原来是“习惯”的意思。如反覆不断地行善,成为善的习性,而产生一种止恶向善的潜在力量,称为“尸罗”。[8] 由“戒”(尸罗)的意义看来,要养成善的习性,产生强而有力防非止恶的力量才是“戒”;如果不能养成善的习性,只是将它看成是约束自己的戒条,这并不是“戒”的本意!
  在家众的五戒,主要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四种性戒,及不饮酒(遮戒)。[9]出家众的戒律则包括了三方面:(1)道德规范, (2)生活规定,(3)僧团公约。
  1、 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主要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性戒的规范。有些遮戒会因地域、时节因缘种种不同而有所开缘,但这类道德规范的性戒,不会因地区、时间、在家出家、男女等不同而有所区别。而且,无论受戒或不受戒,持守则得福,毁犯则得罪报。
  2、 生活规定
  有关食、衣、住、医药等规定,都属于这一类。如果修行者过于贪求衣食精美,专在身体上著想,对施主也容易起颠倒心,生嫌恨心,多生烦恼,多作恶业。所以这一类戒法的修持,首重于“少欲知足”!
  3、 僧团公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僧团也有僧团的规定,如有关受戒、忏悔、羯磨等僧团之运作,这类的规章制度属于僧团公约。为了维护大众的和合与僧团的清净形象,避免外人讥嫌,即使是已证果的圣者,这类的律制仍应遵守。
  4、 小结
  在“道德规范”、“生活规定”与“僧团公约”等戒法当中,尤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这几种道德规范最重要。因为这些道德规范通于在家、出家,通于男女老少,无论受戒与否,持守了即是善,犯了即是恶,是要受业报的。
  在家众,虽然没有衣食等生活规定及僧团公约的律仪,但只要他能持守道德规范的戒,再配合定慧的话,仍有证果的可能。
  反之,如果犯了性罪,不论在家或出家、受戒或不受戒,只要犯了,罪报不免。由此可知:道德规范的持守与违犯,直接关系到业的清净与染污,解脱与轮回,这是特别需要留意的!
  古德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10] 要引发禅定,必须以清净的戒为基础。佛制戒律,除了道德规范、生活规定、僧团公约等“戒律仪”之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律仪,那就是“根律仪”,也就是守护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如见美色而不起淫意,见钱财而不作非分想。时时保持正知、正念。[11]
  (三)定学
  1、 修禅定之目的
  《大智度论》卷47提到修学禅定的目的有四种:
  “如佛说有四修定:一者、修是三昧,得现在欢喜乐;二者、修定得知见,见众生生死;三者、修定得智慧分别;四者修定得漏尽。”[12](大正25.400a5~8)
  (1) 得现法乐住:
  “现法”是现世的意思。修得根本禅,可以得身心轻安乐。有的阿罗汉,是依未到定得慧解脱的,他得到阿罗汉果之后,因为没有根本定,所以想再进一步修定。因为,在禅定中,一些身体的病痛可以减轻,甚至没有感受。这时他修定的目的不是为了断尽烦恼,而是为了得到禅定乐。这样的乐,只是现在世才有,不是寄望来生之乐,所以叫“现法乐”。
  (2) 得殊胜知见:
  《大智度论》说:“修定得知见,见众生生死”,这主要是说修定可以引发神通。神通有六: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天眼通是知道众生未来的生死;宿命通是知道过去的生死。依禅定引发的神通仅能得前五通,最后的漏尽通唯有阿罗汉依无漏智慧才能证得。
  (3) 为得分别慧:
  这里所说的“得分别慧”,主要是“正知而住”,也就是在日用平常当中能够明明白白自己现在在做什么。深入禅定而定心明净的,即使出定以后,定力的余势相随,犹如还在定中一样。这样便能语默动静,往来出入,触处历历分明,于日用平常当中都能“正知而住”。[13]
  (4) 为得漏永尽:
  “漏”是“烦恼”。修解脱道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断尽烦恼,出离生死。而断烦恼,必须要靠智慧。但要引发无漏慧,又必须有禅定为依才行。在经论上经常有个比喻,暗室中有壁画,要看清壁画必须有烛火来照明,但若风太强的话,烛火会摇晃看不清楚,所以需要让它安定,这种安定的力量就是“定”。可是,“定”只是一种助缘,真能破除无明烦恼的还是要靠“智慧”,这也是佛教特别强调智慧的原因。
  2、 禅定与神通
  前面说到修定可以引发五神通,但禅定有四禅、四无色定等,到底是依哪一种禅定才可以引发神通呢?《大毗婆沙论》卷141云:
  “五通者:一、神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天耳智通,四、他心智通,五、宿住随念智通。……地者,在四静虑根本地,非近分、非无色。所以者何?若地有五通所依殊胜三摩地,彼地有五通。近分、无色无五通所依殊胜三摩地,是故于彼无此诸通。
  有说:若地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摄受,彼地有五通。近分、无色随一阙故无有五通。”[14](大正27.727b22~c3)
  由此可知,前五神通是依“四种根本禅”而得,不依“近分定”,也不依“四无色定”。为甚么呢?因为根本禅“止(奢摩他)、观(毗钵舍那)”均等,才可以引发神通。“近分定”定弱而慧强;“无色定”则定强慧弱,止观不均等,故不得五通。
  印顺导师曾说:“佛教对神通的定义比较严格,有些人说他可以看到什么,或者是有什么特异功能,这些顶多只能称为神秘现象而已,其实没有达到神通的标准。真正得到神通的人要得到四种根本禅定;而要得到根本禅,必须离欲界的贪欲、嗔、散乱等烦恼才行!”
  3、 引发无漏慧的禅定(未到定、中间定、四根本禅、前三无色定)
  禅定的阶位,一般说,有四禅及四无色定,此八种“根本定”之前,又各有一“近分定”,另外,在初禅与第二禅之间,还有一个叫作“中间定”或称“禅中间”。在这些禅定之中,要依哪些定才能引发无漏慧呢?
  《大智度论》卷17云:
  “九地无漏定:四禅、三无色定、未到地、禅中间,能断结使。”[15]
  (大正25.187c9~10)
  由此可知,能引发无漏慧的禅定有九地:也就是四根本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等前三种无色定,及未到地、禅中间。其中的“未到地”是初禅的“近分定”,它也可以引发无漏慧,故有特殊的名称叫“未到地”或“未至定”。二禅以上的“近分定”及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都无法引发无漏慧。
  为什么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反而不能依著它而引发无漏慧呢?这是因为它的定力太强了,观照力反而变得很弱;要能引发无漏慧,其实是要靠抉择观察的。所以“非想非非想处定”定力虽深,可是却无法依著它引发无漏慧,其理由在此。
  (四)慧学
  1、 闻、思、修、证
  虽然说“依戒得定,依定发慧”,可是,只有禅定,就自然能引发无漏慧吗?其实不然!如果得定就自然能发慧的话,释迦摩尼佛未成佛之前,也曾跟两位外道的老师学习,他们两位禅定都很深,可是为何不能引发无漏慧呢?由此可知,要引发无漏慧,不是只有靠禅定,更重要的,还是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也就是必须透过“闻、思、修”,才能证得无漏慧。其中的“闻慧”与“思慧”还是散心观察;必须要与禅定相应,才能称为“修所成慧”。
  2、 “自相慧”与“共相慧”
  佛教中谈到的智慧很多,大体可以区分为“自相的智慧”与“共相的智慧”。
  “自相”又称为“别相”,主要是观察其个别的相,如观察地的坚硬相,观察水的湿润相。由于仅观察个别的相,故当观察地的坚硬相时,则无法了解到水的性质、火的性质、风的性质等。
  “共相”又称为“总相”,是诸法共通的特性。最主要的“共相”,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诸法的共相。“诸行无常”的“行”就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无论是人或是器世间,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无常的,离不开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如果对“诸行无常”能透彻理解,就不会放下了这个而又去执著另外一个。“诸法无我”的法,则不仅包括有为法,还包括无为法,这一切法都是空、无我。
  或许有人认为,欲得解脱要通达一切智,必须知道所有的别相智慧。可是,一切法那么多,各行各业有各自的专业,要学到什么时候才学得完呢?其实,要得解脱,并不是要了解一切诸法各自的别相,最主要的是要悟得诸法的共相,特别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些共相是我们需要深入通达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有共通的性质──无常。如能深入了解其中一法无常,便能推知任何有为法都是无常的,这就是所谓的“一悟百悟”!如果我们不执著某一事物,却又执著另外的事物,那就表示没有透彻体悟这诸法共相。真能通达共相智慧的,绝不会如此!
  为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者称为“法印”呢?
  如果某部经典合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佛经;如果不合乎这三个原则的话,它就不是佛经。因为我们可以用这三个原则来印证它是不是佛法,所以称为法印。
  但是,还有一个深层的意义,除了印证这白纸黑字是不是佛经以外,还可以用此三者来检测一个人是否解脱、悟道了。如果一个修行者真正体悟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话,他就是解脱者。用这三者来印证他是不是个开悟的人,所以称为法印。
  声闻圣者,以个人解脱为主,个别的一一自相不通达没关系,他只要体悟这共相三法印,就是个开悟者。但佛菩萨要度化众生,除了要通达诸法共相之外,还要善知众生不同的根性,而分别施与各种契理契机的法门,所以对于诸法别相也要善巧了知才行。
  三、菩萨道
  (一)菩萨道之三要则: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88云:
  “云何布施波罗蜜多?谓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自舍一切内外所有,亦劝他舍内外诸物,持此善根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布施波罗蜜多。”(大正7,479c29~480a5)
  此经说:菩萨修布施波罗蜜要“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其他尸罗、忍、精进、禅、般若波罗蜜也是如此。
  印顺导师于《成佛之道》中也说:
  “菩萨行中,不论修持什么,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则:一、要与菩提心相应,……二、要以慈悲心为上首,……三、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别名)。……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离了这三心,或缺少了,什么也不是成佛的法门了。”[16]
  换言之,菩萨虽然要修一切善法,但都离不开这三心: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
  1、 菩提心
  佛是一切智者,“一切智智”即是佛的智慧,菩萨修学要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也就是要发无上菩提心,立志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经论中提到菩萨发菩提心的种种因缘,有的是见如来色身相好而发心修学大乘法;有的则是见如来神通威力而发心;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有的菩萨是因“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而发无上菩提心。[17]这类菩萨见佛法衰微,众生多灾多难,正法需要有人来弘扬,苦难的众生需要有人度化出离苦海。这是最为难得的发心,而这样的菩萨也是最堪为效法的对象。
  2、 慈悲心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云:
  “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大正12,343c1-2)
  “佛”与“辟支佛”都是觉者,但“佛”具有大慈悲心,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待一切众生。经上说:慈悲可分成三种层次: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大慈。
  “众生缘慈”是凡夫的慈悲,虽有慈悲,但是还有众生相,还有亲疏好恶的分别心,尚未得到我空、众生空。
  “法缘慈”是声闻、辟支佛的慈悲,已经有智慧证得众生空,但是还不能广观一切法空,故名“法缘慈”。
  “无缘大慈”是无生法忍以上菩萨或者是佛的慈悲。这里的“缘”是“所缘”的意思,是心念的对象,不是“缘分”的缘。“无缘大慈”是证得我空和法空,没有众生、法的执著,这才是无缘。
  同样是慈悲,为什么有这三种差异呢?其实,主要是智慧的不同。也就是说,以是否悟得众生空、法空,来决定这三种慈悲的次第深浅。所以,慈悲如果没有众生空,没有法空来引导的话,顶多是一般凡夫的慈悲而已。而佛与大菩萨,没有我执、法执,悲智交融,慈悲越广大,智慧越深入;智慧越深入,慈悲越广大。
  印顺导师于福严精舍的山门提了一首对联,上联是“即人成佛,佛在人间,人佛一如真法界”,下联是“因智兴悲,悲依智导,智悲无碍大菩提”。导师特别提到:悲要有智慧来引导,让慈悲不断地升华,由众生缘的慈悲提升到法缘的慈悲,最后更提升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3、 法空慧
  “法空慧”即是《大般若经》所说的“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也就是不求回报,不以众生、诸法为实有,能“照见五蕴皆空”的智慧。这样的“法空慧”与“般若波罗蜜”有密切的关系,以下再详谈。
  4、 小结
  总之,修学菩萨道,都必须以此三心(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相应来修习一切善法。
  那么,菩萨应修学哪些法门?菩萨道包含哪些内容呢?《大品般若经》卷26〈净土品(净佛国品)第82〉云:
  “须菩提作是念:何等是菩萨摩诃萨道?菩萨住是道,能作如是大誓庄严?
  佛知须菩提心所念,告须菩提: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三十七助道法是菩萨摩诃萨道,十八空是菩萨摩诃萨道,八解脱、九次第定是菩萨摩诃萨道,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萨摩诃萨道。
  一切法亦是菩萨摩诃萨道。须菩提!于汝意云何,颇有法菩萨所不学,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须菩提!无有法菩萨所不应学者。何以故?菩萨不学一切法,不能得一切种智。”[18](大正8,407b10-20)
  此经中提到菩萨应修学的法门包括:六波罗蜜、三十七助道法、十八空、八解脱、九次第定、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等。
  “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三十七助道法”即是三十七道品,这是一般声闻道所常修行的项目,包含了“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等。“十八空”是内空、外空、内外空……等十八种观空的法门。“八解脱”、“九次第定”,这些都是修定的法门。“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则是佛的功德。这些都是菩萨应该修学的菩萨道,而且一切法也都是菩萨应该行持的。
  由上所述,菩萨所要修学的法门大略可分成三类[19]:
  (一)菩萨法:六波罗蜜、十八空。
  (二)三乘共法[20]:八解脱、九次第定、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
  (三)佛法: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
  菩萨要度化二乘众生,所以二乘人所修的“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等也要了解。但菩萨修学二乘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急入涅槃,所以虽然菩萨修学二乘法,但仍是与三心相应的,与二乘人以厌离心修学的心态不同!
  另外,佛的种种功德也是菩萨所应修学的,虽然还未圆满,但仍要随分学习。
  而其中,“六波罗蜜”是菩萨的本业,最为重要。由于篇幅有限,底下以“六波罗蜜”为主,略述菩萨行的要略。
  (二)布施波罗蜜
  1、 布施之定义
  《大智度论》卷11云:
  问曰:云何名檀?
  答曰:檀名布施心相应善思,是名为檀。
  有人言:从善思起身口业,亦名为檀。
  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譬如慈法,观众生乐而心生慈。布施心数法亦复如是,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大正25.140c16~21)
  什么是布施(“檀”是梵文的译音)?《大智度论》举了几种定义。第一个解释是,需要有一个布施的心,而且是善的念,这才叫布施。第二种解释是,只有善心还不够,还要具体表现在身口行为上,那才做布施。第三种解释是,要有信,也就是内心要清净;有布施的对象──福田,如长者、孤苦无依的人,或病人等;有财物;这三事和合之外,还要把自己的悭贪也舍掉,这才叫布施,不是只有舍财而已。
  以上是财施。此外,《大智度论》也对法施下了定义,如《大智度论》卷11云:
  非但言说名为法施,常以净心善思,以教一切是名法施。譬如财施,不以善心不名福德;法施亦尔,不以净心善思,则非法施。
  复次说法者,能以净心善思,赞叹三宝,开罪福门,示四真谛,教化众生,令入佛道,是为真净法施。
  复次略说法有二种:一者不恼众生善心慈愍,是为佛道因缘。二者观知诸法真空,是为涅槃道因缘。在大众中兴愍哀心说此二法,不为名闻利养恭敬,是为清净佛道法施。(大正25.144a3~12)
  虽然法施包括很多种:有的是教导世俗的才能技艺;有的教导二乘的解脱法;有的教导大乘成佛的法门,但真正的法施,并不是只有言说而已,还要有清净心、慈悯心,不求名利供养,不自高轻人,以般若、大悲心相应,开示声闻法、大乘法,这才是真正的法施,如果内心不清净的话,那就没有达到真正的法布施。
  2、 布施波罗蜜应具备的要项
  《大品般若经》卷5〈问乘品(摩诃衍品)第18〉云:
  云何名檀那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内外所有布施,共一切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无所得故。(大正8.250a9~13)
  此经说到,要成为布施波罗蜜,需具备几个要项:
  (1)“以应萨婆若心”:“萨婆若”是“一切智”,也就是佛的“一切智”或“一切种智”之意。“应萨婆若心”就是要发上求佛道的“菩提心”。因此,要成为布施波罗蜜,第一就是要发大乘菩提心。
  (2)“内外所有布施”:除“外财”的布施外,菩萨慈悲救度众生,必要时也能舍身体性命的“内财”来布施,更重视内心悭贪烦恼的去除,那才是布施最主要的用意。也就是说,布施不是把东西舍出去就好,而是连内心的悭贪烦恼也要一起舍掉,才是真正的布施。
  (3)“共一切众生”:这是指因布施得到的福德,不是自己独享,而是要与一切众生分享。
  (4)“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布施的福德,不是只求今世或后世的福报,也不是求将来入涅槃,而是要成就无上的佛道。
  (5)“应无所得故”:“无所得”就是“法空慧”,就是与般若波罗蜜相应的智慧。
  3、 三轮体空
  《大智度论》卷12中讨论到什么是布施波罗蜜满?其中提到三轮体空(施物、施者、受者不可得)才名为布施波罗蜜满。[21]
  如果无法将“施物”观空的话,就容易分别布施的东西是多或少,是精美或粗劣,是贵重或便宜。像这样执著施物实有的人,他还愿意将所得的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享吗?
  如果无法将“施者”观空的话,就容易执著是“我”布施的,希望他人能回报,或希望得到他人赞叹,如不顺己意,就容易起“嗔恨心”或不再行布施了。
  如果无法将“受者”观空的话,就容易对“受者”产生分别心。对喜欢的人,供养丰厚,起染爱心;对不喜欢的人,则产生轻慢心。真正的菩萨行者行布施时,对受者不但起慈愍心又皆视之如佛。
  像这样,若无法以法空慧来观照施物、施者、受者是空的话,便容易处处执著法相、我相、众生相。有了我执、法执,便不能出离三界而趣入佛道了。这样的著相布施,只能称为“世间布施”,不能成为“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
  (三)尸罗(持戒)波罗蜜
  1、 尸罗波罗蜜的内容
  《大品般若经》卷五〈问乘品(摩诃衍品)第18〉云:
  云何名尸罗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行十善道,亦教他行十善道,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尸罗波罗蜜。(大正8.250a13~16)
  或许有人一提到菩萨戒,就会想到“梵网经菩萨戒”或“瑜伽菩萨戒”。其实,初期大乘经提到的菩萨戒是以“十善道”为主要内容。十善道包括:
  身: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
  口:1.不妄语,2.不两舌,3.不恶口,4.不绮语
  意:1.离贪欲,2.离嗔恚,3.离邪见
  要成就尸罗波罗蜜,还是必须三心相应。第一,要发菩提心,求证无上菩提。第二,不但自己修十善道,还要教别人来修十善道,这是大悲心。怜悯犯戒众生,不加轻慢而应救度。如轻视毁犯,由于意识上的对立,不容易教化他,也就失去菩萨利他的方便。第三,“无所得”,般若波罗蜜相应,与空的智慧相应,于持戒、犯戒不可得。
  2、 十善道的特色
  有人认为:十善道仅有十个戒条,而“不饮酒”、“过午不食”、“不杖打众生”这些戒条都没有包括在十善道中,如果说只以这十善道作为菩萨的尸罗波罗蜜的话,那不是嫌太少了吗?如《大智度论》卷46云:
  问曰:尸罗波罗蜜则总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所谓不饮酒、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摄,何以但说十善?(大正25.395 b18~21)
  针对这个问题,《大智度论》回答如下:
  答曰:佛总相说六波罗蜜,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不饮酒、不过中食,入不贪中;杖不加众生等,入不嗔中;余道随义相从。
  戒名身业、口业,七善道所摄。十善道及初、后:如发心欲杀,是时作方便,恶口,鞭打、系缚、斫刺,乃至垂死,皆属于初;死后剥皮、食啖、割截、欢喜,皆名后;夺命是本体;此三事和合,总名杀不善道。以是故知,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大正25.395b21~29)
  “不饮酒”与“过午不食”虽未见于十善道之戒条中,但是却含摄于“不贪”中;“杖不加众生”则含摄于“不嗔”中;而且“杀戒”并不是限于“夺众生命”那一刹那而已,杀生前与杀生后之一切身口意都包含其中。如断众生命之前所起的杀心(心业),恶口、讥骂(口业),鞭打折磨(身业);以及死后的心喜(心业),赞叹(口业),鞭尸、食肉(身业)等,都应该包含在“杀戒”当中。同样地,盗淫妄等“本体”及“初”、“后”也是如此。这里所说的“初、本体、后”,玄奘译为“加行、根本,后起”[22]。
  为什么要提到“加行”与“后起”呢?因为“加行”、“后起”,影响业报的轻重非常密切。例如,我们在还没有布施出来之前,内心已经酝酿多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有的人是待在家里,等有贫穷人来乞讨才给;有的人是即使来乞讨了也不给;有的是贫穷人还没上门来,他就想到外面有人饥寒受冻,主动要去救济的。同样是布施,可是心念不同,态度、慈悲心的程度也都不一样。所以“加行”很重要,对果报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后起”也是。有的人布施之后感到后悔,以后不再布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福德是会缩减的!可是有的人布施之后,反而起欢喜心,并让它相续、增长,希望日后还能继续行布施。
  总之,“加行”、“根本”、“后起”,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影响我们业报的轻重。
  由此可知,“十善道”是个纲领,并不限于文字上所列的十个项目而已,一切“加行”、“后起”也包含在这戒法之中。就此意义而言,十善道是总相戒,包含了无量戒法,含摄了五戒、八斋戒,乃至比丘戒等,举凡“加行、根本、后起”等一切,皆纳入戒法之中。菩萨要具足尸罗波罗蜜,应掌握这个原则,否则只持守十个戒条怎么能说具足圆满一切的戒行呢?
  除此之外,《大智度论》[23]还提到多项十善道的特色[24],略举如下:
  (1)出家众的比丘戒与比丘尼戒男女戒条有别,也有年龄与身体上等种种规定,不是人人都能受具足戒的。而十善道则不受性别、年龄、身体等限制,是人人皆可受持的戒法,是在家、出家共学的法门,唯一的不同是在家不邪淫,出家众则是不淫。
  (2)十善道适用的范围很广,随著修行者的发心善巧不同,所得的果报可通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3)十善道可作为菩萨尸罗波罗蜜的内容,但如果只以“增上生心”或“出离心”来修十善道的话,不足以称之为菩萨戒。必须1、发菩提心,2、大悲心自行化他,3、与无所得性空慧相应,能具备此三者才可算是菩萨的尸罗波罗蜜。反之,如果菩萨犯了十善道,退失菩提心,向二乘地的话,就是破菩萨戒了![25]
  (4)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其他律仪是不恼众生的远因缘。
  (5)菩萨的戒法是尽未来际,其他律仪仅是一日一夜或尽形寿而已。
  (6)即使如来未出世仍有十善道;而比丘戒等律仪必须存在于有佛时代,而且是处于恶世,众生有犯罪因缘时佛才会制定。由于比丘戒等律仪不是永远存在的,故称为“客”或称为“新戒”;而十善道于有佛无佛常有,故称为“主”或称为“旧戒”。
  (7)十善道是道德规范,属于性戒,与善恶业道有关,故不论在家、出家、受戒、不受戒,守之则清净,犯了就是污染,要受恶的果报。其他的律仪,有的是与性罪有关的道德规范,但有的是生活规定等遮戒,只要如法忏悔,不一定会受后世果报。
  (8)声闻戒重在身口,而菩萨戒除身口外,更重视意业的清净,而十善道中含有“不贪、不嗔、正见”等三种意清净,以之作为菩萨尸罗波罗蜜的内容有其特殊的意义;如果只是身口清净而意不清净的话,不能算是真正的戒清净。唯有意念的清净才是真正的“尸罗波罗蜜”,否则顶多只能称为“尸罗”而已,不足以称为“波罗蜜”!
  (四)羼提(忍)波罗蜜
  1、 “忍” 之意义
  “羼提”的梵文是 (KZāNTI) (KSHāNTI),中文意思是“忍”。忍,在梵文中有主要两种意义:一是“堪忍或忍辱”,这是属于“意志”上的忍耐,是一般最普遍、常用的。另一是“认可”:认可或深切的体认,确认事理,这是属于“知见”上、理解上的。
  《大智度论》说到的忍有二种:众生忍、法忍。
  A、众生忍:
  《大智度论》中,依修忍的对象而将“众生忍”分为三类:
  (1)对恭敬于我的众生,不产生爱染:一般谈忍辱,多谈到对打骂、毁谤等的忍耐,但是《大智度论》也提醒,对恭敬供养我们的人也要能忍,否则容易产生爱染等烦恼,所以《大智度论》称之为“软贼”[26]。所以,忍不只是忍辱而已,恭敬供养我的人也是要留意。[27]
  (2)于异性中除去情欲,不生爱著。[28]
  (3)于加害于我的众生,不起嗔恨。应多思惟“一把无明火,能烧功德林”;“是我先世所作之恶报,今当欢喜偿还”;“若不忍今世苦,后世堕恶道其苦更多”;“不忍之人,贤圣善人之所轻贱;忍辱之人,为小人所慢;二轻之中,宁为无智所慢,不为贤圣所贱”;“行者学佛,应学释尊本生—忍辱仙人,令嗔恨心不起,而更行慈心”。[29]
  B、法忍:
  有关“法忍”的内容,《大智度论》提了许多种说法[30]。如: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风雨寒热等苦,以及对佛法(如三法印;无常、苦、空、无我等)的体认等都是法忍。而最深彻的是“无生法忍”,体认诸法无生性。所谓“花开见佛悟无生”,悟无生就是悟了无生法忍,因此无生法忍的忍,不是忍辱,而是一种知见上的体认,体认到诸法不生不灭的智慧。
  2、 忍波罗蜜
  《大品般若经》卷5〈问乘品(摩诃衍品)云:
  “云何名羼提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具足忍辱,亦教他行忍辱,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羼提波罗蜜。”(大正8.250a16~19)
  这里说到,菩萨修忍波罗蜜,还是要三心相应:“应萨婆若心”是发大乘菩提心;不但自己修忍辱,也要教他人修忍辱,这就是与大悲心相应。“以无所得故”,是说修忍,不要著相,不见忍辱法,不见己身、不见骂辱人,三业清净。于身,不加恶于对方;于口,不出恶言;于意,不生嗔恚、心无所疑。能这样与三心相应,才是菩萨的忍波罗蜜。
  3、 住地菩萨得无生法忍
  《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都说菩萨得无生法忍是在七地,《华严经》则说在八地。当菩萨得无生法忍时,体悟到众生空,但觉得众生是空,本身也是空,那有什么好度呢?于是动心欲入涅槃,此时诸佛劝请,希望菩萨还生本心向佛道。如《大智度论》卷10云:
  如七住菩萨,观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如是观已,于一切世界中,心不著,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槃。譬如人梦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劳,生患厌想。在中流中梦觉已,自念言:何许有河而可渡者?是时,勤心都放。
  菩萨亦如是,立七住中,得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以右手摩其头,语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共入涅槃!
  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大正25.132 a19-b4)
  《大智度论》这段文是引用华严的《十地经》,所以虽然《大智度论》译文是“七住”,其实就是“七地”;龙树菩萨另有一部论叫《十住毗婆沙论》,虽名为“十住”,其实是注解华严《十地经》的。
  菩萨在七地时,因体悟到众生空,所以想入涅槃。这时十方诸佛现身劝说:“好不容易一位菩萨发大心,证得无生法忍,却想入涅槃。如果入了涅槃就成了阿罗汉,这是非常可惜的!你应当回忆以前发心的本愿是要度众生。虽然这时知道一切法是‘空’,可是众生还不了解空。这时,怎忍心自己入涅槃去呢?那么多众生护持你、供养你,让你无后顾之忧的修行。你应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共入涅槃!”诸佛就这样激发他的本愿。
  另外,诸佛还问:“你具足佛的相好庄严了吗?具足了佛十八不共法等一切佛功德了吗?”
  佛从这两方面来劝说无生法忍菩萨:一是希望菩萨念本愿,悲悯众生苦,二是念佛的功德未圆满,不应就此入涅槃。这时菩萨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此后,才是真正的不退转,不退转入二乘!
  4、 无生法忍菩萨,舍末后生身,得法性生身
  《大智度论》卷74云:
  是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大正25,580a14-16)
  菩萨有两种身:生死肉身与法性生身。
  “生死肉身”:有时又称为“结业生身”,也就是“烦恼”(结)与“业”所感得的肉身。若断尽烦恼,就不会感得三界生死身了。
  “法性生身”:是菩萨得无生法忍之后,以慈悲、本愿及习气所感得的法性身,这样的法性生身是能神通变化自在化生的。如《大智度论》卷27云:
  菩萨得无生法忍,烦恼已尽,习气未除故,因习气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慈悲为众生故,亦为满本愿故还来世间,具足成就余残佛法故。十地满,坐道场,以无碍解脱力故,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大正25.261c22-27)
  要修学无量法门、度无量众生,都需要这个身体。这里就提到有两种身:一是“生死肉身”,另一是“法性生身”。
  当我们还没有得到无生法忍以前,烦恼尚未断尽,都依“生死肉身”(结业生身)往来世间,在这世间上学种种法门、度化众生,累积福德、智慧资粮。
  但如果得了无生法忍之后,所有烦恼都已经断尽,这时即使有旧的恶业,因为没有了烦恼的滋润,也就不会感得恶果。像阿罗汉“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不会再感得生死肉身了。可是,得无生法忍菩萨还可以感得“法性生身”,可以神通变化,自由自在化生,再来世间度化众生,积集佛之一切功德。
  (五)精进波罗蜜
  1、 精进的意义
  《大智度论》卷30云:
  “凡得胜法非无因缘,皆从精进生。
  精进有二相:一能进生诸善法;二能除诸恶法。……
  复有四相:已生恶法断之令灭;未生恶法能令不生;未生善法能令发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长。如是等名精进相。”(大正25.281b7~12)
  “精进”一般认为是很勇猛地从事某种行为,称为“精进”。可是在佛教来看,要看勇猛的内容是什么?佛教所说的精进,重点是在“断恶修善”,如果我们再怎么精进,再怎么不休息,若没有断恶法修善,称不上精进。
  《十住毗婆沙论》对“四正勤”有很好的譬喻:
  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断流水。
  增长于善法,如溉甘果栽。未生善为生,如攒木出火。
  世间善事中,精进无障碍,诸佛说是人,名为勤精进。[31]
  (1)已生恶法令速断,如受毒蛇之害,必须赶快去除,才不会有生命危险。
  (2)未生恶法令不生,如洪水尚未氾滥成灾之前,预先作防范。
  (3)已生善法令增长,不是保持原样就好。如种树,不是种下去以后,就不去管它,而是要善加护念,令其不断地增长。
  (4)未生善法令速生,如攒木取火,要一鼓作气,中间不能休息,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2、 精进波罗蜜
  《大品般若经》卷5云:
  云何名毗梨耶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行五波罗蜜勤修不息,亦安立一切众生于五波罗蜜,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毗梨耶波罗蜜。[32] (大正8,250a19-23)
  “精进波罗蜜”必须具备三心相应:1、发菩提心;2、大悲心相应,自己精勤断恶修善,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等五波罗,也安立一切众生于五波罗蜜中;3、还要与空慧相应,不执著精进相,才是菩萨的精进波罗蜜。
  如释尊举他自己的例子说:释尊成佛之前,于无量劫中行布施,不只是外财的布施,且是身命的布施;也精勤修持戒、忍辱、禅定和智慧。无量劫来,都是这样精进的修学,而且供养无量的诸佛。虽然这样精进,可是一直没有得到佛的授记,为什么呢?因为“身口心,起精进相故”,也就是还执著有个身口意三业精进相的缘故。如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卷4云:
  梵天!我念宿世一切所行,牢强精进持戒头陀,于诸师长供养恭敬,在空闲处专精行道读诵多闻,愍念众生给其所须,一切难行苦行殷勤精进,而过去诸佛不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所以者何?我住身口心,起精进相故。
  梵天!我后得如天子所说牢强精进故,然灯佛授我记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是故梵天!若菩萨疾欲受记,应当修习如是牢强精进,谓于诸法不起精进相。(大正15.57 a25-b5)
  释迦菩萨一直等到见然灯佛的时候才得到授记可以成佛,因为他那时不再有身精进、心精进的种种差别,才得无生法忍,这时才是真正的精进波罗蜜,才得到然灯佛授记将来会成佛。[33]
  3、 越快得解脱者一定是越精进的人吗?
  《大毗婆沙论》卷101云:
  依狭小道而得解脱故,名时解脱。狭小道者,谓若极速,第一生中种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脱。余不决定。
  依广大道而得解脱,名不时解脱。广大道者,谓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如麟角喻。佛乘经三无数劫而得解脱。(大正27.525b14~21)
  《大毗婆沙论》主张:行声闻乘者,快的话三世得解脱,慢的话六十劫,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他是六十劫才得解脱的。其实他以前是修菩萨行,因为在舍眼球的考验中,才退失菩萨心的。[34]行辟支佛乘者,最快需要四世,最慢一百劫。《大智度论》[35]的说法也和《大毗婆沙论》相同。
  《大毗婆沙论》主张:修佛乘者,要经三大阿僧只劫才得解脱。严格说来,依据说一切有部的讲法,是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最后才在菩提树下断尽烦恼成道的。可是,《大智度论》卷4则说:“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于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大正25,92b7-9)《大智度论》认为不应以有量心来修学菩萨道,应该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度众生。
  大家都知道,佛乘最利根,中根的是辟支佛,比较下根的是声闻。可是为什么愈利根、愈上根的大乘菩萨,反而比较慢得究竟解脱呢?
  其实《大毗婆沙论》卷101提供了我们一个线索:“狭小道者,谓若极速。第一生中种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脱。……广大道者,谓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如麟角喻。佛乘,经三无数劫而得解脱。”(大正27,525b15-21)
  又如《大毗婆沙论》卷83云: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声闻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独觉菩提唯经百劫修加行得。如来大悲三无数劫,修习百千难行苦行然后乃得,故名大悲。(大正27,428b26~29)
  也就是说修狭小道的声闻人只重在自己,所以较快得解脱;而修广大道的大乘菩萨,他不但自己得解脱,还要以大悲心度化众生。虽然声闻人也有修广大道的,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修加行,有“悲”心,但比不上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修习百千难行苦行而得“大悲”。虽然最后都是得解脱的,但是“悲”与“大悲”不同,修行的时劫也会有所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譬如有一间房间,里面有很多人,突然房子失火了,有的人很快地跑出去了,他跑出去以后,就不再进来了。有的人失火之后,他顺便拉两个人一起走。另外,有的人他会引导其他人逃生,且带人逃出去以后,又进来了,如此进进出出,一直到最后,不得已的时候才离开!虽然最后大家都安全出去了,都得到解脱,可是菩萨为了多利益众生,他花的时间更长,而把自己放在最后。为什么他花那么长的时间呢?事实上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
  (六)禅波罗蜜
  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是声闻人修学的定法,菩萨誓愿学习无量法门,所以,这些禅定也是要修学的。但菩萨的“禅波罗蜜”与外道、二乘的“禅定”有什么不同呢?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则对“禅波罗蜜”下了一个定义:
  “云何名禅那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以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亦教他令入诸禅,以无所得故。”(大正8.250a23-26)
  要成就禅波罗蜜,如前所说,必须三心相应:“应萨婆若心”,是菩提心相应。“教他人入禅”,是大悲心。“无所得”,是般若相应。除此三心之外,禅波罗蜜又多了一项,就是“自以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意思是说还要具有方便力。
  1、 菩提心相应
  凡夫修学禅定是希望得禅定乐,或希望生天,发的是“增上生心”。二乘人修学禅定是希望出三界得解脱,发的是“出离心”。菩萨修学禅定是希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的是“菩提心”。
  2、 慈悲心相应
  《大智度论》卷17云:
  “若人闻禅定乐胜于人天乐,便舍欲乐求禅定,是为自求乐利,不足奇也。菩萨则不然,但为众生,欲令慈悲心净,不舍众生。菩萨禅,禅中皆发大悲心。”
  (大正25,188a3-7)
  “外道、声闻、菩萨皆得禅定。而外道禅中有三种患:或味著,或邪见,或憍慢。声闻禅中慈悲薄,于诸法中,不以利智贯达诸法实相,独善其身,断诸佛种。菩萨禅中无此事,欲集一切诸佛法故,于诸禅中不忘众生,乃至昆虫常加慈念。
  (大正25,188a19-25)
  外道虽有禅定,可是有贪著禅定乐、邪见、憍慢等过失。声闻也有禅定,但慈悲心薄弱,不广观诸法空相,重于独善其身。
  菩萨则积集一切佛功德,虽于禅定中,仍然发大悲心不舍众生,即使是昆虫或小鸟,也常加慈悲护念。
  此外,菩萨以禅波罗蜜力,以天眼观十方五道众生,因观众生苦而生悲心,为解众生苦而精进求佛道,这都是二乘所不及的。[36]
  3、 无所得般若相应
  《大智度论》卷17云:
  “菩萨观一切法,若乱、若定皆是不二相。余人除乱求定。何以故?以乱法中起嗔想,于定法中生著想。……菩萨不取乱相,亦不取禅定相,乱、定相一故,是名禅波罗蜜。”(大正25,188c27-189b2)
  “乱”就是散乱,包括粗重的散乱及微细的散乱。“味”就是味著,贪著禅味。
  于乱法中容易起嗔想,于定法中容易起味著,一般人都希望除乱求定,不能将“乱”与“定”观空,所以散乱未得定时容易起嗔恨,一旦得了定,又容易起贪著。可是,菩萨能以无所得的般若智慧观“乱”与“定”都是诸法空相,所以能将“乱”与“定”作平等观[37],能这样与般若空慧相应,才是禅波罗蜜。
  4、 方便力
  一般人修得禅定,但未出三界,当临终时,禅相(业相)会现前。如果是得到初禅的就可能生到初禅天;如果得四禅的可能生到四禅天,各随禅定去受生。可是菩萨有方便力,能不随禅定受生。如《大智度论》卷17云:
  “于此禅中,不受味、不求报、不随报生,为调心故入禅,以智慧方便还生欲界,度脱一切众生,是时禅名为波罗蜜。”(大正25,187c25-28)
  菩萨随禅力受生色界、无色界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还要还生欲界呢?《大般若经》提供了一个线索,如卷592云: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云何方便还从定起?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勿由定力生色、无色长寿天故,勿色、无色、静虑、等至引起彼地续生之心,为护彼心令不现起,还入欲界非等引心。由起此心还生欲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引发无边菩提分法。生色、无色无如是能,上二界生身心钝故。由斯菩萨方便善巧,先习上定令善纯熟,后起下心还生欲界,修集无量菩提资粮,至圆满已,超过三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大正7,1064 c29-1065 a14)
  此经说到,不要因定力而生到色界、无色界去,因为此二天界的寿命很长,如生到“长寿天”[38]的话,不容易再亲近诸佛、听闻佛法,不能引发无边的菩提分法了。
  如生到色界、无色界,就无法广度众生了。如印顺导师说:
  “二禅以上,都是离群独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宫殿,不像人间有一共同的器世界。”[39]
  “修禅定当然是殊胜的,但在修行时,厌离五欲,或者隐遁山林,专重自己的定乐,走向独善的途径。等到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这对于实现和乐人间,而趋向化度众生的菩萨行,是不大相应的。”[40]
  印顺导师特别提到: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而且有能力生到色界、无色界的众生,彼此都有禅定,没有什么需要你救济的。这样的环境,是与菩萨行不相应的。
  反之,欲界众生有种种苦难,佛也在人间成佛,所以《大般若经》中,劝修行者勿起色界、无色界续生之心,应该还生欲界,亲近诸佛,度化众生,广集无量菩提资粮,等圆满之后,才超出三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为什么菩萨不随禅生?因为菩萨不爱著禅味,又有大悲心想度欲界众生,所以能不随著原来的禅定报去受生。菩萨学禅定,是为了调心而修禅,可是他还能够用方便力来欲界,同时又以大悲心度化众生。
  因此,菩萨修学禅定,必须与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力,无所得般若相应,这样才是菩萨的禅波罗蜜。[41]
  禅波罗蜜的内容很多,以上所列的只是一些基本观念,详细可参见《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7c18-189c27)的内容。
  (七)般若波罗蜜
  1、 般若波罗蜜的重要
  (1)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
  《般若经》言:“欲得诸功德,皆当学般若波罗蜜”;然而,诸功德皆是众行和合所成,为何独赞般若?《大品般若经》卷14云:
  “佛告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般若波罗蜜能示世间相。是故佛依止是法行,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法。何等是法?所谓般若波罗蜜。诸佛依止般若波罗蜜住,恭敬、供养、尊重、赞叹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大正8,326a7-12)
  《大智度论》卷18亦云:
  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
  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大正25,190b28-c2)
  “般若波罗蜜”能出生诸佛,连诸佛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所以“般若波罗蜜”是诸佛的母亲,而佛是众生之慈父,所以“般若波罗蜜”是众生之祖母。
  (2)五度若无般若波罗蜜相应,不得“波罗蜜”名字
  《大品般若经》卷11云:
  “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胜檀那波罗蜜、尸罗、羼提、毗梨耶、禅那波罗蜜。譬如生盲人若百、若千、若百千而无前导,不能趣道入城。憍尸迦!五波罗蜜亦如是,离般若波罗蜜,如盲无导,不能趣道,不能得一切智。憍尸迦!若五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将导,是时五波罗蜜名为有眼,般若波罗蜜将导,得波罗蜜名字。”(大正8,302b24-c3)
  大乘的般若波罗蜜胜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波罗蜜,这前五度譬如生下来就看不见的人(生盲),如果没有明眼人引导的话,是不能够到达目的地的。同样地,“五度为盲,般若为导”,五波罗蜜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来引导的话,是无法趣向佛道的。布施等前五度如果没有与般若波罗蜜相应的话,那顶多只能称为“布施、持戒…”而已,不得称为“波罗蜜”。所以学一切法门,都要与般若波罗蜜相应。[42]
  2、 般若与五度的关系
  般若波罗蜜之殊胜,经论中到处可看到对它的赞叹。或许有人会起疑:既然般若波罗蜜这么好,是不是只要修般若就好,其他的法门就不用修了呢?如《大智度论》卷59云:
  帝释意念:若般若是究竟法者,行人但行般若波罗蜜,何用余法?
  佛答:菩萨行六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用无所得法和合故,此即是行般若波罗蜜。若但行般若,不行五法,则功德不具足,不美不妙。譬如愚人不识饮食种具,闻盐是众味主,便纯食盐,失味致患。行者亦如是,欲除著心故,但行般若,反堕邪见,不能增进善法。若与五波罗蜜和合,则功德具足,义味调适;虽众行和合,般若为主。(大正25.480c22~481a3)
  针对这个问题,《大智度论》作了这样的比喻:
  有个人听他人说,食物加上盐的话,味道会更鲜美。于是这个愚人就抓了一大把盐直接吃起来了,结果感觉咸苦不堪,难以下咽。[43]
  以这个来譬喻,盐就像般若波罗蜜,我们不能只是纯吃盐,而不吃其他食物。同样地,我们不要只修般若波罗蜜,而将其他的五度偏废了!如果只有修般若而不修五度的话,功德不能圆满。五度必须与般若齐修,而以般若为主导。
  又《大智度论》卷29云:
  “五波罗蜜,殖诸功德;般若波罗蜜,除其著心邪见。如一人种谷,一人芸除众秽,令得增长,果实成就。”(大正25.272c2-4)
  就像一块很肥沃的土地,要得到果实是很容易的,但对杂草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生长环境。所以我们在种谷的时候,同时也要除杂草,不然杂草往往长得比果实还要快。这种比喻非常恰当,五波罗蜜是“殖诸功德”,般若波罗蜜则是“除其著心邪见”,也就是要将种种功德加以净化。但我们不能只除杂草,还要种植有益的植物才有收成,所以除了去恶业之外,还要积极种善根。印顺导师说的好:“般若摄导万行,万行庄严般若”,“般若”与“五度等菩萨行”这两者需要紧密配合才行。
  3、 菩萨的般若波罗蜜与二乘般若之比较
  《大品般若经》卷1〈习应品三〉中,舍利弗问到:“二乘智慧与佛智慧无有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性空,为何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智慧,胜过二乘呢?”
  佛陀认可二乘智慧与佛智慧在无生性空上并没有差异,但是佛陀以反诘的方式问舍利弗:“(1)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心念:当以道慧利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度一切众生。而二乘人有如是事吗?(2)菩萨立志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而二乘人有吗?(3)菩萨广学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力、十八不共法,发愿要净佛世界。而诸二乘人有发这样的愿吗?”
  舍利弗皆答:“不。”
  因此佛作比喻:“二乘人的智慧如萤火虫,而菩萨智慧如日光。虽同样能照物,但能照的范围大小不同。”[44]
  又《大智度论》卷79云:
  “除佛,诸菩萨空行胜于二乘。何以故?智慧分别利钝,入有深浅故,皆名得诸法实相,但利根者得之了了。……复次,声闻、辟支佛无慈悲心,无度众生心,……非但以空行故与菩萨等。复次,二乘得空,有分有量,……又如毛孔之空,欲比十方空,无有是理!”(大正25,618c3-17)
  由此可知,二乘所悟的空与佛菩萨所悟的空,在“质”上并没有不同,但在“量”上,则大小有异。所以《大智度论》比喻说:二乘人的智慧与佛菩萨的智慧比起来,就如毛孔空和太虚空一样,相差太远了![45]
  另外,《大智度论》也提到菩萨智慧深彻,能观“世间即是涅槃”,而二乘不能。如《大智度论》卷19云:
  “声闻辟支佛法中,不说世间即是涅槃。……
  菩萨法中说世间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诸法故。如佛告须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中论》中亦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槃。”(大正25,197c29-198a9)
  《大智度论》明白的说到:“空即是涅槃”,而引《中论》〈观涅槃品第25〉[46] 的偈颂来说明“色即是空”与“世间即涅槃”。一般人以为离色别有空,离世间别有涅槃;其实色是本性空的,“空”也不是离色以外另有一个空,而是即色明空,体会到世间之究竟实相 ( 实际 ) 与涅槃之究竟实相都是如幻性空,无碍无别的。
  《大智度论》卷86亦云:
  “声闻人以四谛得道,菩萨以一谛入道。佛说四谛皆是一谛,分别故有四。……声闻、辟支佛智慧,观色等五众生灭,心厌、离欲,得解脱。菩萨以大福德智慧观生灭时,心不怖畏,……菩萨舍生灭观,入不生不灭中。”(大正25,662b24-c13)
  声闻人作四谛差别观,未能观世间即是涅槃,故于五蕴等观无常、苦等,而厌离世间、欣向涅槃。但菩萨能通达四谛皆是缘起、空、无自性,不离有为说无为,能作四谛平等观。[47] 因苦谛 ( 世间无常生灭 ) 与灭谛 ( 涅槃不生不灭 )不作差别观故,知生灭实相即是不生不灭,得无生法忍入菩萨位。虽观生灭而不起怖畏故,不需要厌离世间,也不必去欣求另外的涅槃了!
  二乘也有无漏智慧,那么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呢? 《大品般若经》卷5云:
  “云何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不著一切法,亦观一切法性,以无所得故;亦教他不著一切法,亦观一切法性,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大正8,250a27-b2)
  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如前五度所述,也必须与三心相应。“应萨婆若心”是发菩提心。“不著一切法,亦观一切法性,用无所得故”是般若空慧。“亦教他不著一切法,亦观一切法性,用无所得故”,这是大悲心相应。具足这三心相应,才是菩萨的般若波罗蜜。
  综上所述,虽然说二乘也有无漏智慧,但是二乘的般若重在证空慧、了生死,无大悲心、厌离世间,不观世间即涅槃。大乘的般若,则是以三心 (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空慧) 相应,广学一切善法,能观世间即涅槃,不厌离生死,而能在世间久度众生。
  四、结论
  以上探讨了“解脱道”与“菩萨道”的修行要略及基本概念,现大略归纳如下:
  (一)解脱道:二乘人主要是以“出离心”来修学“戒、定、慧”三增上学。
  1、戒增上学:戒法包含“道德规范、生活规定、僧团公约”,其中以“道德规范”最重要,因为关系到善恶业报,必须严格遵守。除了“戒律仪”之外,守护六根的“根律仪”也要清净,修禅定才能成就。
  2、定增上学:修禅定有四个主要目的:(1)为得现法乐住,(2)为得殊胜知见(五神通),(3)为得分别慧,(4)、为得漏永尽。要得五神通,必须以四根本禅为基础。要引发无漏慧,则必须有九地(未到定、中间定、四根本禅、前三无色定)的禅定为依止才行。最高的无色定(非想非非想定)定力虽深,可是观照力薄弱,无法依著它引发无漏慧。
  3、慧增上学:要引发无漏慧,不是只有靠禅定,而是必须透过“闻、思、修”,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才能证得无漏慧。其中的“闻慧”与“思慧”是散心观察;必须要与禅定相应,才能称为“修所成慧”。佛教中谈到的智慧有“自相的智慧”与“共相的智慧”,要得解脱,必须体证“共相的智慧”才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共相”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二)菩萨道:菩萨誓愿学习无量法门,主要是以“三心”(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空慧)相应来修学“六波罗蜜”。
  1、布施波罗蜜:
  (1) 内心清净,平等布施,不只是舍财,也要舍悭贪等烦恼,才是真正的“财施”。
  (2) 以清净心、慈悯心,不求名利供养,不自高轻人,开示声闻法、大乘法,这才是真正的“法施”。
  (3) 布施时,要发菩提心,与大悲心相应,三轮体空(施物、施者、受者不可得),福德果报与一切众生分享,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名为“布施波罗蜜”。
  2、持戒波罗蜜:
  (1) 初期大乘经及《大智度论》等大乘论提到的持戒波罗蜜都是以“十善道”为主要内容。
  (2) “十善道”并不限于文字上所列的十个项目而已,十善道是总相戒,包含了无量戒法,凡是“加行、根本、后起”等一切,皆纳入戒法之中。菩萨要具足尸罗波罗蜜,应掌握这个原则。
  (3)十善道是是道德规范,属于性戒,与善恶业道有关,故不论在家、出家、受戒、不受戒,守之则清净,犯了就是污染,要受恶的果报。
  (4)十善道可通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必须三心相应才是菩萨的尸罗波罗蜜。反之,如果菩萨犯了十善道,退失菩提心,起二乘心,想急证二乘果的话,就是破菩萨戒了!
  (5)十善道中含有“不贪、不嗔、正见”等三种意清净,如果只是身口清净而意不清净的话,不能算是真正的戒清净。唯有意念的清净才是真正的“尸罗波罗蜜”,否则顶多只能称为“尸罗”而已,不足以称为“波罗蜜”!
  3、忍波罗蜜:
  (1)“忍”有两种意义:一是“堪忍或忍辱”,这是属于“意志”上的忍耐。另一是深切的体认,这是属于“知见”上的。
  (2)《大智度论》中说到的忍有二种:众生忍、法忍。
  A、“众生忍”又依修忍的对象而分为三种:〈a〉对恭敬我的众生,不要产生爱染;〈b〉于异性中除去情欲,不生爱著。〈c〉于加害于我的众生,不起嗔恨。
  B、“法忍”的内容包括: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风雨寒热等苦,以及对佛法(如三法印;无常、苦、空、无我等)的体认等,而最深彻的是“无生法忍”,也就是体认到诸法不生不灭的智慧。
  (3)《大智度论》说七地菩萨证得“无生法忍”,此时观众生空,欲入涅槃。这时诸佛劝请,希望菩萨念本愿,悲悯众生苦,并思惟佛的功德尚未圆满,不应就此入涅槃。菩萨经佛的劝请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此后,就不再退转入二乘了!
  4、精进波罗蜜:
  (1)佛教所说的精进,重点是在“断恶修善”,主要的是“四正勤”:(a)已生恶法令速断;(b)未生恶法令不生;(c)已生善法令增长;(d)未生善法令速生。
  (2)释尊成佛之前,于无量劫中精进行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和智慧,而且供养无量诸佛。却因为还执著有个身口意三业精进相,所以一直没有得到佛的授记;直到见然灯佛时,不再分别身精进、心精进,才得无生法忍,这时才是真正的精进波罗蜜,才得到然灯佛授记。
  (3)行声闻乘者,快的人三世得解脱,慢的六十劫。行辟支佛乘者,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但修佛乘者,要经三大阿僧只劫乃至无量劫才得解脱。这主要是修狭小道的声闻人只重在自己得解脱,所以较快达到目的;而菩萨是修广大道的,他不但自己得解脱,还要以大悲心度化众生,所以较慢得解脱。
  5、禅波罗蜜:
  (1)要成就禅波罗蜜,除了三心相应之外,还要有方便力。虽然菩萨能修得种种禅定,但却不愿随禅力受生色界、无色界,反而以方便力还生欲界。
  (2)《大般若经》说: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寿命很长,如生到“长寿天”的话,不容易再亲近诸佛、听闻佛法,不能引发无边的菩提分法了。印顺导师也说:“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这对于实现和乐人间,而趋向化度众生的菩萨行,是不大相应的”。因为欲界众生有种种苦难,佛也在人间成佛[48],所以菩萨不希望生色界、无色界,反而以方便力还生欲界,亲近诸佛,度化众生,广集无量菩提资粮。
  6、般若波罗蜜:
  (1)般若波罗蜜被尊为“佛母”,诸佛皆尊重、供养般若波罗蜜。“五度为盲,般若为导”,五度若无般若波罗蜜相应,不得“波罗蜜”名字,可见般若波罗蜜之重要。
  (2)五波罗蜜是“殖诸功德”,般若波罗蜜则是“除其著心邪见”;印顺导师也说:“般若摄导万行,万行庄严般若”,“般若”与“五度等菩萨行”这两者需要紧密配合才行。
  (3)二乘的般若重在证空慧、了生死,无大悲心,于四谛作差别观,未能观世间即是涅槃,故于五蕴等观无常、苦等,而厌离世间、欣向涅槃。但菩萨智慧深彻,以三心 (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空慧) 相应,广学一切善法,能观“世间即是涅槃”,能作四谛平等观。对世间与涅槃不作差别观故,不需要厌离世间,也不必另外欣求涅槃,而能久在世间度化众生!
  (三)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
  《十住毗婆沙论》说声闻、缘觉与佛这三乘圣者都可以断尽烦恼,同样都可以得无余涅槃;于是就有人问:既然三乘圣者最后都是入无余涅槃而没有差别的话,那么菩萨何必于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来修学大乘呢? 一个大劫已经够长了,何况像恒河沙那样的大劫!要在这样的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修学菩萨行,那太辛苦了,太难了,不如以声闻、辟支佛乘速灭诸苦,早得解脱!如《十住毗婆沙论》卷1云:
  问曰:三乘所学皆为无余涅槃,若无余涅槃中无差别者,我等何用于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声闻、辟支佛乘速灭诸苦?
  答曰:是语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诸菩萨效汝小心,无慈悲意,不能精勤修十地者,诸声闻、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复无有三乘差别。所以者何?一切声闻、辟支佛皆由佛出,若无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诸佛?若无诸佛,亦无法、僧。是故汝所说者,则断三宝种,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听察。……如是声闻、辟支佛、佛烦恼解脱虽无差别;以度无量众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萨十地故,有大差别。(大正26,20b15-c23)
  针对这个问题,龙树菩萨回答:你说的话太过怯弱,不是大悲有益之言语。如果诸菩萨都像你一样发小乘心,没有慈悲意,不精勤修学菩萨十地的话,那么,诸声闻、辟支佛[49]怎么能得度呢?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的话,正法从那里听闻而来?大家都只求开悟,那谁来弘法?如果大家都只顾自己解脱,那么佛法怎么延续下去?
  菩萨是发菩提心,渐渐修学十地而成佛的。如果没有菩萨来修十地的话,当然没有佛了!如果没有“佛”的话,当然也没有人体悟无上妙“法”,更没有人去组织“僧团”了!所以没有佛,也就没有法、没有僧,那就没有三宝了。因此龙树菩萨说:“是故汝所说者,则断三宝种,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听察。”意思是说:如果大家都跟你一样不发大菩提心的话,佛法的传承将因此而断绝,轮回中的芸芸众生又该怎么办呢?
  因此,声闻、辟支佛与佛,虽然在“断烦恼、得解脱”上没有差别,但是从另外几个角度来看,还是有些不同的。
  1、从“智慧”来说:三乘圣者皆断我执,证得“我空”,所得的“般若慧”差不多;然而度化众生的“方便慧”,当然是菩萨比较善巧;因为二乘比较著重在“共相”的解脱,而菩萨除了深入了解“共相”之外,因为要度化各种不同的众生,以必须对“自相”(别相)的应用上多一点善巧。
  2、从“悲愿”来说:虽然也有阿罗汉证悟之后随缘度化众生的,但是因为阿罗汉三界烦恼都断尽了,一旦入灭之后便不会再来三界受生了,即使他非常积极度众生,顶多也只是一生一世而已。而菩萨则发愿于无量劫久住生死,以大悲心度无量众生,比起二乘来说,时间特别长,度化众生的量也大多了。
  3、从“断烦恼、习气”来说:声闻、缘觉虽断尽“烦恼”,但习气未除[50];佛不但断尽一切烦恼,更断尽一切习气。
  4、从“具足功德”来说:佛具有十力[51]、四无所畏[52]、十八不共法[53]、大慈大悲等功德,这是二乘少者所不及的。
  印顺导师提倡“人菩萨行”,主张以人身直行菩萨道,于《印度之佛教》[54]提到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著作,以“缘起性空的深观”为基础,大力阐扬“菩萨的广大行”,智慧、慈悲兼修,深观、广行并重,非常值得菩萨行者参考。龙树菩萨所谈菩萨的伟大精神,印顺导师归纳起来,有三点是特别值得我们效法学习的:
  1、“忘己为人”:发菩提心,利益众生。
  2、“尽其在我”:强调自力,淡化他力。
  3、“任重道远”:发长远心,不求急证涅槃。[55]
  为了“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大家共同发大心吧!
  参考书目
  一、原典
  1、《杂阿含经》,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2册。
  2、《大般若经》,唐.玄奘译,大正藏第5、6、7册。
  3、《大品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册。
  4、《妙法莲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9册。
  5、《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5册。
  6、《十住毗婆沙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6册。
  7、《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27册。
  8、《俱舍论》,世亲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29册。
  9、《中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0册。
  10、《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大正藏第30册。
  二、现代著作
  1、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新竹,正闻出版社,1981年5月。
  2、印顺导师《学佛三要》,新竹,正闻出版社,1981年7月。
  3、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新竹,正闻出版社,1985年10月重版。
  4、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新竹,正闻出版社,1994年6月。
  5、印顺导师《华雨集》第3册(《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新竹,正闻出版社,1993年4月。
  6、释厚观〈《大智度论》的戒学思想〉,收于《谛观》65期,台北,谛观杂志社,1991年4月25日,p.1~p.29。
  7、释厚观〈《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收于《护僧》第6期,高雄,中华佛教护僧协会,1997年1月15日,p.30~p.43。
  8、释厚观〈印顺导师赞叹的菩萨精神〉,收于《印顺导师百岁嵩寿祝寿文集》(论文篇),新竹,福严佛学院,2004年4月,p.1~p.31。
  --------------------------------------------------------------------------------
  [1]《杂阿含经》卷34(946经),大正2,242a8-27。
  [2]《杂阿含经》卷14(346经):“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等正觉不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知见,说正法律。以世间有老,病,死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大正2,95c18-24)
  [3]《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第2〉:“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正9,7a21-28)
  [4] 参见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255。
  [5] 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133-p.135。
  [6]《杂阿含经》卷17(473经):“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大正2,121a3-11)
  [7] 参见拙作〈《大智度论》的戒学思想〉,收于《谛观》65期,1991年4月25日,p.1~p.29。
  [8] (1)《大毗婆沙论》卷44:“尸罗者,是数习义,常习善法,故曰尸罗。”(大正27,230 a4-5)
  (2)《大智度论》卷13:“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大正25,153 b9-10)
  [9] 性戒: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四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其自性就是罪恶,人若持守不犯则得福,毁犯则受罪报,故称为性戒。
  遮戒:如不饮酒戒。饮酒本性虽非为罪,但酒能乱性,败坏众德,能犯诸戒,亦障碍正念正知,故佛遮止,令不得饮,故称为遮戒。
  [10] 参见智者大师,《妙法莲华经玄义》卷3,大正33,717a6-7。
  [11] 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191~p.196;《瑜伽师地论》卷23,大正30,406b20~408a14。
  [12] 有关修定之目的,另参见:《俱舍论》卷28,大正29.150a16~18:“契经复说四修等持:一为住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诸漏永尽修三摩地。”印顺导师:《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p.151~159(收入《华雨集》第3册);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316:声闻人修定的目的是:1、得现法乐住;2、得殊胜知见;3、得分别慧;4、得漏尽解脱。大乘行人修定的目的是:1、引发身心轻安;2、引发神通等功德;3、能深入胜义;4、作饶益众生的种种事业。
  [13] 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4(大正30,413c29-417a17)。
  [14] 另参见《俱舍论》卷27,大正29.142c~143a。
  [15] 另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61,大正27.816c29~817a5;大正27.818a19~b16;《俱舍论》卷28,大正29.149b~c。
  [16]《成佛之道》(增注本)p.273。
  [17]《佛说如来智印经》大正15,470b22-c4:“有七法发菩提心。何等为七?一者如佛菩萨发菩提心。二者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三者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四者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五者布施时自发菩提心。六者见他发意随学发心。七者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庄严,若闻发心。弥勒!如是七因缘发菩提心,(1)如佛菩萨发菩提心,(2)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3)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发此三心,能为诸佛菩萨护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转地成就佛道。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
  另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259 ~ p.261;《十住毗婆沙论》卷3〈发菩提心品第六〉,大正26,35a;《十住毗婆沙论》CBETA电子版(T26, no. 1521(十住), p. 35a26-35b07)《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2,大正26,240b15-b26。
  [18] 参见《大智度论》卷92,大正25,705b23~c4;大正25,707a1~13。
  [19] 参见《大智度论》卷52,大正25,430a17-22。
  [20] 三乘共法:声闻乘、缘觉乘、佛乘所共通修学的法门。
  [21] 参见《大智度论》卷12,大正25,147b5~150a25。《成佛之道》(增注本)p.289 ~ p.290。《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1c5~27)亦提到三轮体空布施,以般若波罗蜜方便回向故,虽少施而得无量无边福德。
  [22]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13(大正27.583b~584a);《俱舍论》卷16(大正29.84c~85a)。
  [23]《大智度论》卷46,大正25.395b29~c18。
  复次,是菩萨生慈悲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布施利益众生,随其所须,皆给与之。持戒不恼众生,不加诸苦,常施无畏。十善业道为根本,余者是不恼众生远因缘。戒律为今世取涅槃故,淫欲虽不恼众生,心系缚故为大罪。以是故戒律中淫欲为初。白衣不杀戒在前,为求福德故。菩萨不求今世涅槃,于无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诸功德。十善道为旧戒,余律仪为客。
  复次,若佛出好世,则无此戒律。如释迦文佛,虽在恶世,十二年中亦无此戒,以是故知是客。
  复次,有二种戒:有佛时或有或无;十善有佛无佛常有。
  复次,戒律中戒,虽复细微,忏则清净;犯十善戒,虽复忏悔,三恶道罪不除。如比丘杀畜生,虽复得悔,罪报犹不除。
  如是等种种因缘故,但说十善业道。亦自行,亦教他人,名为尸罗波罗蜜。十善道:七事是戒,三为守护故,通名为尸罗波罗蜜。
  [24] 参见拙作〈《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护僧》第6期,1997年1月15日,p.30~p.43。
  [25]《大智度论》卷80:“菩萨有二种破戒:一者十不善道;二者向声闻、辟支佛地。与此相违,则是二种持戒。”(大正25.624 c4-5)
  [26]《大智度论》卷14:“恭敬供养虽不生恚,令心爱著,是名软贼。是故于此应当自忍,不著不爱。云何能忍?观其无常是结使生处。”(大正25,164b24-27)
  [27] 详见《大智度论》卷14,大正25.164b22~165b20。
  [28] 详见《大智度论》卷14,大正25.165b20~166b27。
  [29] 详见《大智度论》卷14,大正25.大正25.166b27~168a27。
  [30] 《大智度论》卷15,大正25.168b8~172a15。
  [31]《十住毗婆沙论》卷15,大正26,106c17-22。
  [32] 有关“精进波罗蜜”,另参见《大智度论》卷16,大正25?174b26-180b7。
  [33] 另参见《大智度论》卷16,大正25.180a13~b7。
  [34] 参见《大智度论》卷12,大正25,145a18-b1。
  [35]《大智度论》卷28:“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声闻疾者三世,久者六十劫。”(大正25,266c14-15)
  [36] 参见《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9c9~18。
  [3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菩萨摩诃萨住诸法等中,不见法若乱、若定。”(大正8,248b15-16)
  [38] (1)有关“长寿天”,《大智度论》卷38云:“长寿天者,非有想非无想处,寿八万大劫。或有人言:一切无色定,通名长寿天;以无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处故。或说无想天,名为长寿,亦不任得道故。或说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著味邪见,不能受道者。”(大正25,339a6~11)
  (2) “长寿天”也是“八难”之一。“八难”: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诸根不具、生邪见家、生于佛前佛后。
  [39]《成佛之道》(增注本)p.94。
  [40]《成佛之道》(增注本)p.124。
  [41] 参见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12。
  [42] 参见《大智度论》卷34,大正25.314a18~b18。
  [43] 《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4a13-26)也有类似“纯食盐”的比喻。
  [44] 《大品般若经》卷1〈习应品第3〉(大正8,222a10-b13)。
  [45] 《大智度论》35 (大正25,322a10-11);卷79 (618c14-18)。
  [46]《中论》卷4〈观涅槃品第25〉:“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大正30,36a4-11)
  [47]《大品般若经》卷26〈差别品(四谛品)第84〉:“是四圣谛平等故,我说即是涅槃。”(大正8,412a 14-15);《大智度论》卷94:“知是四谛药病相对,亦不著是四谛,但观诸法如实相,不作四种分别观。”(大正25,721a29-b2)
  [48] 《增壹阿含经》卷26〈等见品第34〉:“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大正2,694a4-5)。
  [49] 辟支佛虽然说在没有佛的时候能无师自悟,但其实之前他都曾值遇诸佛,种下得度因缘,因为当时没有得解脱,隔了几世以后才得解脱。得解脱的那个时候,佛没有出世,就是辟支佛。参见《瑜伽师地论》卷34,大正30,477c15-478a5。
  [50]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6,大正27,77a24-b4;《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0c2-25。
  [51] 十力:(1)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4)根胜劣智力,(5)种种胜解智力,(6)种种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随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尽智力。(参见《大品般若经》卷24,〈四摄品第78〉,大正8,395a10-18;《大智度论》卷24,大正25,235c22-241b;卷25,大正25,245c6-246a13;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421)
  [52] 四无所畏:(1)说一切智无所畏,(2)说漏尽无所畏,(3)说尽苦道无所畏,(4)说障道无所畏。(参见《大品般若经》卷24,〈四摄品第78〉,大正8,395a18-b13;《大智度论》卷25,大正25,241b-c20;246a13-22;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53] 十八不共法:(1)身无失,(2)语无失,(3)念无失,(4)无异想,(5)无不定心,(6)无不知已舍。(7)欲无减,(8)精进无减,(9)念无减,(10)慧无减,(11)解脱无减,(12)解脱知见无减。(13)智知过去无著无碍,(14)智知未来无著无碍,(15)智知现在无著无碍。(16)身业随智慧行,(17)语业随智慧行,(18)意业随智慧行。(参见《大智度论》卷26,大正25,247b-255b25;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54]《印度之佛教》〈自序〉p.6~p.7:“印度之佛教,自以释尊之本教为淳朴、深简、平实。然适应时代之声闻行,无以应世求,应学释尊本行之菩萨道。中期佛教之缘起性空(即缘起无我之深化),虽已启梵化之机,而意象多允当。龙树集其成,其说菩萨也:
  1、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其精神为“忘己为人”。
  2、抑他力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为“尽其在我”。
  3、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为“任重致远”。
  菩萨之真精神可学,略可于此见之。”
  [55] 参见拙作〈印顺导师赞叹的菩萨精神〉,《印顺导师百岁嵩寿祝寿文集》(论文篇)p.1~p.3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