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觉悟与发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觉悟与发现
  一
  说说你们对生活的感受。有一次,在饭桌上我问朋友们,你们感到幸福吗?
  他们说,幸福?这可是个很大又很难的问题。有的回答,生活挺有意思,感觉比较幸福。有的回答,说不上或不好说。有的回答,不幸福,生活烦着呢。我问他们,说说,为什么感觉生活“有意思”?为什么感觉生活“烦着呢”?回答幸福的人说,因为比较顺心,所以感觉生活幸福;而回答不幸福的人说,因为不顺心,所以感觉生活不幸福。我再问他们,现在呢?看看,就在现在的这一刻!酒店里,灯火辉煌,设施洁净,佳肴满桌,服务热情,朋友畅饮,觥筹交错。现在这一刻,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回答也是五花八门。这儿都来了好几次,有什么幸福?酒店的环境不错,朋友们畅饮聊天也不错,但要说幸福,谈不上。
  哈哈哈。我朗声大笑。我告诉他们,就在现在的这一刻,我感到很幸福。
  为什么?朋友们问我。
  为什么?我说,来了几次就感到不幸福?心情不错还感觉不到幸福?生活中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从普通的事实中发现和感受到美或者幸福。来了几次就感到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感觉已经麻木了;心情不错还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我们把幸福理解为强烈的享受。幸福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想对生活具有幸福的感受,就必须每时每刻都对生活产生“新奇”的感觉和具有“发现”或“欣赏”的态度。如果我们对生活已经麻木了,或者我们对生活缺少发现或欣赏的激情,或者我们干脆排斥生活,就不可能对生活产生幸福或愉悦的感受。如果我们在“一时一地”中发现不了生活和普通事实的美,就不可能发现生活和世界的“整体”的美。
  看见面前这只杯子吗?
  看见了。
  说说你们的感受。
  这有什么说头?——“我”看见一只“杯子”。
  问题就在这儿。“我”看见一只“杯子”。首先,在你们的眼里,“我”和“杯子”是对立的,我是主体,杯子是客体,主体跟客体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其次,你们用语言或概念来描述你们的行为——“我看见一只杯子”。在你们的描述中,“我”和“杯子”都是概念,而人们一旦用概念来描述事物,事物就被语言包装成了僵死的东西,而成了一种与事物“无关”的僵硬的符号,所以,你们只是“看见”杯子,而不是欣赏杯子。在你们的眼里,杯子是实用的器具,而没有对它产生出欣赏或亲切的态度。而在我的眼里,杯子和“我”之间不是对立的, 我和杯子是“一个”整体。跟你们不同的是,我在“看见”杯子的这一时刻,我从内心中“剔除”了过去的内心中关于“自我”的杂念,所以,我“发现”了杯子,并对杯子产生出亲切愉快的感受。而在你们的眼里,你们在“看见”杯子的这一时刻,你们让过去的关于自我的杂念主宰或支配着你们的内心,所以,你们让杯子淹没在“自我”的领域中。你们是带着贫乏的自我的意识或自己的目的去看待杯子,所以你们没有“发现”杯子。你们所谓看见了杯子,其实只是看见了自己内心中的欲望和幻影。你们是隔着“自我”去看待杯子。
  觉悟就是去除掉隔在我们和世界中间的自我从而发现世界的真相,而发现就是时刻以新鲜的充满激情的眼光和心情看待世界。艺术鉴赏尤其如此。人们常常对面前的事物“视而不见”,却经常追问世界到底什么样。其实,对于人生来说,世界到底什么样这问题并不重要,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发现”当前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问题是能否突破语言和概念以及情绪和欲望的束缚以新鲜的充满激情的眼光和心情看待当前的事物。
  二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心灵往往不是新鲜的,做不到以充满激情的新奇的眼光和心情看待周围的世界,而是以固化老套而又自以为是但实际上已经滞后或麻痹的眼光、思想和心情看待当前的人和事。我们每天上班下班,朝九晚五,接待和处理很多人很多事,下班后回家又是和妻儿一起,第二天又是上班下班。或者,也是朝九晚五,天天按照固定的生活公式参禅打坐、诵经礼佛或参加法会等等。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像流水一样过去。在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做到以新鲜的充满激情的眼光和心情看待身边的人和世界?妻子或丈夫在我们眼中早没了新鲜感,老板、同事、朋友、客户或者香客、僧众、住持等等也早被我们在自己的意识中“固化”为刻板的印象或概念,我们早已对周围的人和世界形成了固定的思想、观念和模式,以至于我们对周围世界中经常发生的变化“习焉不察”,就这样,我们整个的人生不是生活在生动的现实世界当中,而是生活在自己的固有观念和固化的行为模式当中。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固有观念和现实世界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爆发了,于是,我们的生活出现危机,纠纷和破坏占据了生活的主导位置。为了防范或处置生活中不时出现的危机,我们不断进行学习,用从书本上和生活中提炼到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各种思想和观念来武装自己,但是,我们不断进行的学习并没能教会我们有效地平息生活中的矛盾,甚至也没能减少我们内心的痛苦、失望和烦恼。
  这里的原因在哪?原因在于,不管我们怎样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知识,都是用一种行为模式来代替另一种行为模式,或用一种思想观念代替另一种思想观念,但不管哪种行为模式或思想观念,都不是对当前的人和事件的充分理解和恰当应对,而是在当前的人和事件出现之前在我们的脑海中就早已形成的固定的滞后的观念和套数。其结果就是,不管采用哪种模式和观念,都导致我们对当前的人和世界做出错误的回应。这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用一种模式来代替另一种模式,或用一种观念来代替另一种观念,而是清除我们脑子里所有的固化的滞后的思想和模式,只根据我们对当前人和世界的充分理解来做出恰当回应。只有这样——从我们的脑子里彻底清除掉所有事先形成的固定的滞后的观念和模式——我们才能做到以新鲜的眼光和心情看待世界,才能根据对当前人和事件的充分理解对现实生活做出恰当的回应。
  三
  影响人们心情的因素除了反应失当和做错事之外还有一个因素,由于我们的心灵积累了许多不必要的欲望或概念的“灰尘”,导致我们的心灵日益麻痹,无法充分或有效地感受到真实的生活的内容,当然也就无法发现或欣赏蕴含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的美。而随时随地欣赏或发现生活中普通事实所蕴含的无所不在的美,是构成人们具有生命的活力和富有内在激情的最重要的品质。
  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
  早晨在上班路上,行驶的车辆,喧嚣的城市,变换的景色,匆匆行走的路人,构成现代城市特有的充满活力的美。但很可惜,此时的我们看不到这种美,因为此时的我们脑子里满满登登,充塞着大量多余的东西,根本没有“空间”和“闲情逸致”来欣赏路边的美景。晚上回到家,下厨房做饭,儿女功课上的唠叨,家长里短的闲扯。好不容易和妻子或丈夫躲进“二人世界”,但且不说第二天还有烦心事,就是没有,对他或她早已“习以为常”,说不定此时我们的内心还充塞着许多白天看见的美女或帅哥的倩影,彼此的内心对对方的身体或语言甚或表情也都是没有“空间”和“闲情逸致”。好不容易外出旅游,这下该有“闲情逸致”了吧?照样没有。我们匆匆赶路,匆匆坐车,匆匆吃饭,匆匆住酒店,匆匆地从身边的各种美景旁路过,根本没有“闲情逸致”在一棵树、一株花或一道溪流旁驻足关注,更谈不上充满激情地进行欣赏。旅游结束后回到家,除了“收获”一大堆疲劳、照片和一个已经空空的钱袋外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就这样,一年四季,光阴荏苒,我们的内心中不但充塞着大量根本无用(岂止无用?简直有害)的观念和模式,还充斥着许多对心灵起毒害或麻痹作用的“灰尘”或“垃圾”。正是我们内心中这些多余的东西,导致我们每天做错事,导致我们的心灵越来越麻木,导致我们本来生机勃勃和纯洁的内心世界日趋萎缩或枯竭。
  打破内心中这种恶性循环的途径:就是“清空”我们的心灵或实现内心的归零。
  四
  是什么东西妨碍人们以新鲜的充满激情的眼光和心灵看待世界?答案是:妨碍我们融入当前事件的内心中任何“多余”的思想、概念、欲望和情绪。正是我们内心中的这些“多余”的东西把我们和当前世界“隔离”开来,从而使我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真相和内心的激情。
  看见面前的这只杯子了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当中蕴涵着我们内心的巨大奥秘。
  如果你把自己看成“主体”,而把杯子看成“客体”,就等于在自己和杯子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思想的鸿沟,这样,你根本无法感受到你和杯子之间存在着的强大的感情联系,换句话说,此时涌现在你心中的只能是“贫乏”的自我,而感受不到生活或生命的内在的美感。相反,如果你能在“看见”杯子的时候,完全摒弃心中所有把你和杯子隔离开来的种种成见和偏见,内心中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念头,而只是用清醒的觉察的目光专注地宁静地看着眼前的杯子,杯子就不会被你“淹没”在自我意识的领域当中或被你分解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替代品”,这时候,杯子就会成为和你平等相待同时你和杯子之间又具有情感联系的整体世界的一部分,你的内心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涌流出对杯子的亲切愉悦的审美的态度,这样你就能感受到在注视杯子的过程中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更进一步,如果你能把对杯子的这种审美的态度和感受“推广”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当前的人和事件的话,你就会对整个世界和生命产生出深刻的鉴赏的眼光和欣赏的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因素或步骤是,“清除”掉我们内心中所有关于自我的偏见和对生活及世界的对立的情绪和看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心“归零”或“清空”我们的内心。内心“归零”或“清空”内心,意味着我们的目标是最终达到心性光明如镜,内心中时刻处于清净无染的自在的纯真的状态。这里,清净无染的意思是我们的心性突破任何思想概念和语言文字的束缚,达到内心中没有杂念;自在和纯真的意思是心性中没有任何自我强迫和意志冲突的痕迹,达到内心时刻处于自在率真的状态。
  五
  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是我们组织当前行为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清空内心或内心归零并不是要去掉我们头脑中的知识。我们很难否认,除了储存大量的知识外,我们的内心中还储存着大量“不必要”的负担和情绪。对于我们面对的当前的人和事件来说,我们的内心世界像一台复杂的计算机。对于承担某个特定的计算任务的计算机来说,计算过程开始前存储的任何妨碍计算正确进行的符号或数据都是“多余”的,因而在计算开始前必须进行“初始化”或归零。同理,我们在面对当前的人和事件时,内心中事先积存的任何固定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都已经“滞后”,都妨碍着我们对当前的人和事件达成充分的理解并作出恰当的回应,因而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予以“休眠”或“归零”。
  六
  问:我们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像流水一样的变动不居的状态。内心“归零”是不是要把我们的内心活动全部“抹掉”?这可能吗?
  答:内心归零或清空我们的内心,并不是要抹掉我们内心的活动,更不是要使我们的生命处于像沙漠一样的死寂的状态,而是要使我们的心灵和内心世界从一切事先形成的滞后的固定的模式和偏见以及种种问题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恢复我们的内心世界所本来具有的清明状态和充满激情的活力。
  内心归零怎么不可能?要知道,我们的内心的天性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各种欲望和动机相互冲突的战场,恰恰相反,我们的内心世界中的所有活动都是由生命的本性所产生的并且经过生命意识高度组织和协调的非常精密的活动。只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生命机能中的这种强大的自我协调功能被我们自己的偏见“扭曲”了而已。因此,我们内心的各种问题并不是心灵自身的产物,而是我们的偏见从外部“强加”给它的,至少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纵容”和“偏袒”的结果。
  毋庸置疑,生命的意识不但具有观察和适应外部世界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观察和协调内部世界的能力,这是生命最根本的特性。可以说,生命就是随时觉察自身状态和外部变化并随时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生命的最简单形态(单个细胞体)随时觉察自身的需要,并根据自身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和其它生命体及环境间的关系。在单个细胞体的这种自我协调活动的基础上,单个细胞体之间结合成为更大的生命的机体或者机体的器官。在更为复杂的高级的生命机体的内部,植物神经负责觉察机体器官的活动状态和需求并把这种觉察向神经中枢进行传递以及负责把神经中枢的协调和控制指令传回机体的执行器官,神经中枢负责在觉察植物神经和感觉器官传递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并制定和发出对机体的控制和协调指令。神经中枢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觉察机体内部的信息和自身的状态并制定及发布控制指令的过程。这里,机体觉察自身的状态并制定和发布指令的机制构成机体的前意识机制,机体觉察到外部环境的状态并做出和发布协调和控制指令的机制构成中枢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潜意识和显意识机制。显然,在生命的各种活动中,觉察是生命的基础。如果说生命只能觉察外部环境而不能觉察自身的状态,等于说生命无法协调自身和外部的关系,这样,生命体根本无法存在。很明显,意识或生命的觉察是全方位的,“灯下黑”的比喻并不适合对生命或意识的觉察功能的描述。生命的这种特性表明,只要我们真正“看穿”内心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内心困惑以及这些问题本身就都会烟消云散。这是我们的生命的最强大的自然的本性。
  问:既然我们的生命或意识具有强大的自省功能,为什么人们普遍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包括意识不到自己性格、情趣和才智上的弱点?
  答:那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偏见过于强大而“压倒”了内心中其它部分对自己的真实的认知活动。生命的机体出于维持自身生命的需要,必须对自身的各种活动建立起强大的协调功能,以便整合内部活动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这种整合系统对任何影响其稳定的力量不论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部都进行顽强的抵抗。我们经常在内心中感到的自尊、自负、自信、顽固以及回避或拒绝面对内心缺陷等情绪就是这种整合意志的体现。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包括承认内心的痛苦和焦虑会使机体产生改变自身的愿望,这对机体现有的整合系统是一种威胁。机体的整合意志出于对自身稳定状态的留恋和对任何变化因素的抗拒所产生的对于自身缺陷的拒绝和回避态度,是造成人们不愿意正视自己内心缺陷和痛苦的主要原因。但是,整合意志的这种强大活动只是“压倒”而非消灭了其他活动。这些被压倒而非被消灭的其他活动只是没有上升成为意识的决定,但在生命的其他层次比如在潜意识、前意识或植物神经的层次中这些活动仍然存在,而且这些活动会在机体内部不断储存或积累。当机体中的这些不利因素的积累超过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这些不利因素就会以疾病、不适感、焦虑或痛苦等形式爆发出来。因此,生命的本性不可能被改造,而只会以健康或不健康、自然或不自然的状态表现自己。如果我们通过适当方法,比如对内心活动经常进行清理和自省,就能发现并矫正内心的缺陷及失衡,这样,我们的内心世界就能处于健康的符合生命本性的自然的状态。
  问:如何才能做到内心归零或清空我们的内心?
  答:内心归零的过程是我们的内心从分裂和混乱走向统一和宁静的过程。显然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但也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困难。做到了,几乎像呼吸一样容易;做不到,确实有些难度。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满意?如果我们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或者不认为我们的内心存在缺陷、焦虑或困惑,当然一切无从谈起。但如果我们认为内心存在缺陷或者应该实现内在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内心归零就会和其他方法一起成为我们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想改变自己?或者说,为了改变自己的内心我们愿意付出多大努力?这个问题,我们在走向精神发展的其他道路时同样会遇到。迫切的内心愿望给精神成长提供足够动力,而内在动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实现精神或人格的进一步成长的目标。
  第二、不让自己的内心受“任何”一种理论的控制。内心归零意味着我们的精神和思想“超越”任何观念和思想(包括我们自己的旧的经验)的束缚。如果我们把某种理论或观念看成“绝对”正确的东西,我们就被这种理论“控制”住了,根本无法做到内心超越或归零。这里不受任何理论控制的意思是不迷信或照搬任何权威和思想。人类的任何理论和思想,都是只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都既有其正确的一面又有其错误的一面,我们的内心世界应该随时准备着突破所有理论和思想的错误影响的束缚。在我看来,说某种理论绝对正确和说它绝对错误是“等价”的,都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弄懂这个理论。
  第三、也是最重要或最关键的,就是尽可能做到不带偏见地深入地观察自己的内心,力争做到“看清楚”内心中“每一个”念头生灭的过程和原因。这是内心归零的关键,同时是内心归零过程中真正困难的地方。这里的不带偏见意味着,我们在观察自己内心的过程中只是对内心活动进行第三方式的默默的“静观”或“观察”,而不对内心活动进行任何强制或干预,因为我们对内心活动进行的任何干预都会使我们的内心产生更多矛盾和冲突。而观察内心中“每一个”念头生灭的过程及原因意味着,我们必须随时警觉和仔细观察内心中每一个念头的起落及因素,并且这种关注必须达到非常敏锐非常专注和非常真诚的程度。因为对内心世界的观察只有非常诚实和专注,我们才能看清楚内心活动的真相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不合理性质。在这个观察内心活动的过程中,关键的要点是不带偏见和高度关注以及达到足够的深度。只要我们对内心活动的观察真正做到不带偏见并达到足够深度,人们就能“看透”内心活动的真相和内心缺陷所蕴含的不合理性质,这样,我们就能消除内心的缺陷和失衡。这就是静观或内心归零对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所具有的强大的治愈或改善的效果。
  问:治愈内心缺陷或心理疾病,光是“静观”或内心“归零”就够了吗?
  答:不但“静观”或内心“归零”够了,而且只能是“静观”或内心“归零”。这里,静观就是“默默”地深入地体验和观察自己的内心,以求达到“一眼看穿”内心中的事实真相。这里“一眼看穿”的意思是,通过自己的眼睛“一下子”看透内心的真实和事实真相,而非仅从理论上得知自己的思想不合理。在这个过程中,真正重要的是真知灼见或者说一眼看穿,而不是所谓分析或批判,更不需要在其中掺杂责备、辩解和要求或目标等因素。如果内心中掺杂了这一类活动,就会给我们的内心造成更多冲突或困扰,或者至多是用一种内心冲突来代替另一种内心冲突,这样,我们的内心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这里真正的关键是:我们能否真正做到不带任何成见或偏见地“看清楚”内心中真实的活动。
  必须明白,智慧是真实的内心活动,而概念和抽象只是一种虚构。概念并不能使我们对当前的人和事件做出恰当的回应。概念和抽象是思想和意志的活动,不是生命本性的展开。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当我们内心的决定在违反生命的自然本性的时候,意志才会参与进来“迫使”自我展开行动。在很多情况下,意志过多地参与正是造成我们内心痛苦的原因。内心归零或清空内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清除内心中所有“多余”和“不必要”的活动,其中当然包括清除内心中所有“多余”和“不必要”的意志和情绪。
  问: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许多固化的陈旧的思想和行为的模式?是出于恐惧?还是错误?
  答:应该说,人们发明和形成僵硬的内心模式的根本原因是出于恐惧,但造成的后果却是滞后、错误和麻痹。对于人们应对当下的人和事件来说,任何事先形成的内心执著都滞后于当前形势,因而都是促使我们做出不恰当反应的根源。但没有执著意味着没有立足点或立场,这会在人们的内心引发很大的恐惧。为了克服内心中的自我对失去存在基础的恐惧,我们的意识必须“抓住”些什么东西。而在人类的所有思想中,最适合人们用作自我存在基础的观念莫过于我们对生命的真实性的确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大多数观念的真正作用就是论证自我存在的真实性。这一点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没有多大区别。在古人的意识中,祖先和灵魂是很严重的禁忌,因为这些东西使他们面临或联想到死亡和对死亡的恐惧,因此,他们用很隆重的仪式把自己和祖先以及灵魂“隔离”开来。与古人不同,现代人发明了另外一些东西来克服内心的恐惧,这就是现代人的经验、自我、理性、科学、物质这些观念产生的真正根源。表面上看,现代人崇拜这些观念是崇拜科学,其实说穿了,这些观念仍然出自人们为了推翻对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疑问。
  过去的经验应用于过去是正确的,但这并不能保证用之于未来也是正确的。自我是现代人观察世界的最高裁判和最根本的出发点。但自我是什么?或什么是自我?自我是身体抑或精神?还是情绪抑或逻辑?还是这些方面的综合?对于这些问题没几个人能确切地回答出来,包括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自己。如果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这些答案并没能使他们生活得幸福。在西方的历史和现实中,生活不幸福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比比皆是,可以说,他们所面临的人生问题跟普通人并没什么两样。理性是什么?是逻辑?科学?还是自我或人类至上?无可置疑,理性和科学能使我们得到面包,没有面包我们无法生存,但只有科学、理性和面包并不能使人们生活得幸福。同样,物质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指“客观存在”,也就是说我们自身是一种客观存在意义上的真实,但人们对自我的这种物质性的真实的理解并不能使我们感到幸福。迄今为止,人类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或观念已经被证明为绝对正确,而且,这些观念也并没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内心中对自身生命的存在或价值的深刻的疑惑。
  应该说,当初人们创建理论的初衷是为了给人们的行为和内心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但要做到这一点,不光理论本身必须“正确”,而且,人们还必须“正确”地看待理论。理论“正确”的含义是理论的前提和结论都必须真实,而人们“正确”地看待理论的含义是人们必须全面看待理论正确和不正确或者适用和不适用的“二重性”。对待任何理论,如果我们不恰当地扩大它们适用或不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可能坠入“绝对化”的陷阱。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想法的真正动机,是害怕别人“瓦解”自己的思想要素,而思想要素的任何变动,都可能意味着机体的整合系统面临变革或崩溃的压力。出于对变化的恐惧和整合系统对自身稳定性的留恋,人性抵抗任何来自外部或内部对“变革”的要求,这就使得人性对于自身的存在以及怀疑和恐惧产生各种执著。人性的怀疑和恐惧是人性对自身执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些执著的后果就是,随之产生出一系列人性关于自我存在进行辩护的理由和内心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在生活中产生出无数失误、困惑和痛苦。
  七
  渐悟和顿悟。
  渐悟指对内心世界较浅的觉悟,顿悟指对人生和世界真相的彻底或重大的觉悟。在这个内心世界改变的过程中,个人经验和感悟是产生渐悟和顿悟的主要基础。这里的个人经验和感悟的意思是个人自己的体验、情绪、感受和强烈的内心“震撼”。很多人认为,觉悟主要是积累知识和学习书本的过程,其实这是精神发展的误区。实际上,知识只能组织我们的行为,但决不可能决定我们的情绪。充其量,知识可以告诉我们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不正确,但无法“命令”我们的内心产生哪些情绪或不产生哪些情绪,而正是内心中深刻的情绪上的感受和变化是顿悟得以产生的最重要的力量和基础。因此,不管多么正确的理论、思想或学说,在它们没有被我们的经验以及个人感受和情绪“同化”为自己的感悟之前,它们的特点仍然只是抽象,也就是说,它们仍然属于别人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经验、能力和特征是渐悟和顿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心灵的升华、鲤鱼跳龙门、革命性的飞跃、破关而出、豁然开朗这些词语可以描述渐悟和顿悟的过程。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不论渐悟还是顿悟,都不是用形式逻辑所能描述的现象,而是一种超逻辑的内心世界的飞跃。三段论只能从一种已知的知识中推导出另一种旧的可能的知识。同样,除非我们对归纳的对象获得突破性发现,否则,归纳的过程也产生不出新的知识。换句话说,形式逻辑主要是对已有的思想和知识的整理和表达的工具,依靠形式逻辑产生不出新的境界或见解。而渐悟或顿悟的要点恰恰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获得全新的前所未知的状态、秩序或感悟。为了获得全新的革命性的内心体验和境界,我们必须在形式逻辑之外寻找产生渐悟和顿悟的来源。
  从某种意义上讲,渐悟和顿悟是过去的我“死”了而全新的我“生”了。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过去的我一起“死亡”的是内心世界中过去的旧的秩序和观念,代之而起的是内心中全新的观念和秩序。我们的内心世界很像一条汹涌的大河。在多数情况下这条河流畅通无阻,但在有些情况下,这条河流会由于河道堵塞或别的原因而产生重大危机。觉悟或顿悟很少出现在我们的内心感到心满意足的时候,而更多产生于内心遭遇重大危机以及我们奋力战胜内心危机的紧急关口。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在精神生活中遭遇到的重大挫折和内心危机更有可能促使我们产生对自己和世界的重大的顿悟。我们内心的法则跟河流有相似之处。内心世界中汹涌的思想、观念、情绪和意志的洪流,只有在本身积聚起强大力量奋力冲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杀出重围或突破前方坚硬的岩壁找到灵魂的全新的前进方向。
  顿悟或渐悟的产生类似于我们“绝处逢生”的情景。当生活中的问题或危机把我们逼入“死角”,旧的内心以前存储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或危机,而这些问题或危机又必须得到解决,否则,我们的生命就会被这些问题或危机搅得坐卧不宁甚至无法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想被这些问题或危机毁灭,就只能动员起内心中所有力量向这些危机或问题发起冲击。顿悟或渐悟很可能就产生于我们的内心向原来看上去不可战胜的“障碍”发动的近乎疯狂的攻击的过程当中。顿悟或渐悟的产生过程还有些类似于我们“拉弓射箭”的情景。当我们的内心面对危机或问题把“弓弦”拉得很紧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积聚起内心中的全部力量准备向对面的“死敌”发起全力攻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们的内心已经为燃烧自己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又由于某种外在机缘,此时心灵一旦放松,我们内心所扣着的的心灵之箭就会直奔并“洞穿”标靶。所以,顿悟或渐悟既不会出现于心灵完全松弛的时候,也较少产生于心灵完全紧绷的状态,而更多时候表现为精神上在长期坚持后出现的内心中电光石火的“灵光一现”,或者出现于内心中充分紧张后骤然放松的刹那。正是内心中出现的这种“灵光一现”,常常把我们带入全新的内心体验。
  根据生命抽象程度的不同或普遍性程度的差异,人性可以区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觉知或观照的层次、生死意志的层次以及自我认知的层次。其中:觉知或观照指意识觉察的能力。对此,《心经》谓之为“观”,观看之观;我们谓之为“照”,照耀之照。在这个层次,意识或生命只是默默地“观”或“照”。但是,就是在生命的这种静默“观照”的过程中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及可能。在这个层次中,生命根据自己的本性开辟生命的途径。除此之外生命再无其他活动。很明显,在这种静默“观照”的层次中,生命没有概念、思想以及冲突和排斥等意志的活动。这种“观”或“照”是生命最普遍的形态,同时是生命其他层次活动的根本及基础。最高的顿悟就是挖掘出或发现意识当中所蕴含的这种最基本的生命的本性,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见性”。生死意志指生命的主体意识或生命进行自我协调的中心或意志。在这个层次中,我是主体,世界是客体。正是生命的这种主体意识把我们和世界区分开并对立起来。这是这一层次中生命活动的最根本的内容。在这个层次中,延续生命惧怕死亡成为生命的根本焦虑。显然,人们关于自我的哲学概念很多属于这一层次。在思想上和情绪上都领悟到并接受死亡是觉悟的重要成果,达到这种觉悟能够使我们的生命进入超越自我的更为广阔的境界。而自我认知的层次则指我们在自我意象中对自己所作的描述或概念,包括自我认定、内心焦虑以及内心中对自我的价值及核心特征和存在基础所作的主观认定。觉悟的最低限度是修正错误的自我概念或自我概念中与事实不符的部分,而真正的觉悟是彻底清除内心世界中所有多余或不必要的执著和束缚,进入并安住于“觉察”的境界,并且,根据纯粹的“觉察”来指导或决定我们的行动。
  觉悟是超逻辑的。顿悟或渐悟不是寂静、孤独、规定、专注或者喧闹、群体、自在、复杂的相似或反面。渐悟或顿悟不是知识的积累,也不是采用形式逻辑进行的推理,也不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目标或设定。目标或设定并非顿悟或渐悟,而是对旧的经验或知识的修正或延伸。真正的顿悟或渐悟必然把我们带入全新的内心体验。渐悟尤其顿悟跟凤凰涅槃的传说类似。凤凰涅槃是在烈火中死亡后的永生。我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在旧秩序彻底死亡的地基上才能产生出全新的革命性的内心体验和秩序。准确说,在觉悟中内心的新生和死亡同时发生,旧秩序死亡的瞬间就是全新的内心秩序的诞生。
  八
  巅峰体验。马斯洛。觉悟和发现。
  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生理、安全、社会归属、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这五种需要,其中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会使相对较高级的需要“自动”成为需求的中心,从而引导和激励人们到达更高层次的生存状态。尽管马斯洛的学说具有许多重要价值,但这种观点并非无懈可击。按照上述理论,历史上和生活中的所有领袖都应该处于较高甚或最高的生存状态,因为作为领袖或领导者,他们的生理、安全、社会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事实并非如此。人们恐怕很难说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领导人都处于最高或较高的生存状态或具有最高或较高级的人格特征。与这个理论不符的是,另外一些人在较低需要并未得到全部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反而表现出对较高或最高生存境界的顽强的追求。但是,马斯洛理论中对巅峰体验的描述,倒是说出了人们达到高度精神解放状态时所具有的共同的内心感受。
  按照马斯洛的描述,巅峰体验是这样一种内心的状态:精神高度协调与完整,与世界融为一体,处于能力的顶峰,率真单纯,毫不费力和得心应手,全神贯注于此时此地的体验,摆脱阻碍、抑制、畏惧和怀疑,体验到价值、自爱和自尊,诗一般的神秘和狂喜,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可替代性,处于负责、主动和创造的中心。对于马斯洛的这种描写,我们在禅宗大师们对世界的顿悟经验中也能感受到这些特征。这种巅峰体验的精神状态,正是觉悟和发现的心灵所具有的必然特征。这种状态应该成为人们的内心世界和人格修炼以及精神发展的最高目标。
  九
  执著的本质。
  应该说,人们的天性中都包含着达到这种巅峰状态的潜质,只是人们的内心被太多的执著和欲望捆住了手脚,这就好像一块美玉被埋没在尘土或污泥当中,不但没闪耀出玉的光辉,时间久了连自己都忘记了玉的本质。人们内心的执著是造成这些错误的思想和情绪的“罪魁祸首”。
  执著的本质是恐惧,而恐惧的实质是我们对外在对象和条件的依赖。我们害怕失去这些外在的对象或条件。因此,内心执着的真正根源是依赖。我离不开某个女人,我害怕失去她,失去她我无法生活,因此,我执著于某个女人。这种执著我们称之为爱情。我离不开财富,我害怕失去财富,失去财富我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因此,我执著于财富。这种执著我们称之为责任。我离不开权力,我害怕失去权力,失去权力我享受不到尊重,因此,我执著于权力。这种执著我们称之为荣誉。当然,我们所追求的权力当中还包括固执、虚荣、傲慢和侵犯等范围更广的东西。由此不难看出,一般人所说的对这些东西的所谓非有不可的人性的执著,其实是我们的内心虚构的对于世界和他人的过于夸大的恐惧和依赖。人性的这种因为恐惧而产生的对于世界和他人的依赖,实际上早已超出我们和世界所必须保持的真实关系的范畴,而成了对我们自己和他人都产生深重伤害作用的强制和束缚。不是吗?我们是离不开爱情,但不是离不开某个男人或女人。如果我们和某个男人或女人在一起时没有爱情,这个男人或女人离开我们又有何妨!我们是离不开一日三餐,但不是离不开亿万资产。如果过多的财富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势带给我们自己和周围人的不是幸福和好处而是沉重的负担和痛苦,失去这些财富又有何妨!我们是离不开跟周围世界的自然的情感联系,包括离不开亲近他人和被他人所亲近的情感的纽带,但不是离不开在政治或社会的意义上依附于他人或被他人所依附。既然如此,在政治或社会的意义上失去权势又有何妨!
  这里真正的关键是,我们的人格和内心世界是不是摆脱了对周围世界和他人的盲目的恐惧和依赖,因而是不是摆脱了内心中所虚构的对于世界和他人的对立的情绪和畏惧。一句话,我们的人格和内心世界是不是实现了完全独立和自足?如果做到了这些,人性中的所有恐惧和执著就都会烟消云散。
  十
  克服自己的局限。真诚地认识自己。
  我们每个人认识我们自己吗?这个问题看似可笑,其实,世界上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并不多。你认识你自己吗?我认识我自己吗?他或她认识他或她自己吗?细想想,不见得。
  有一次,公司组织干部体检,我们几个在医院的走廊上嬉笑。轮到我做心电图检查。看着计算机嘎吱嘎吱打印出的自己心电图的曲线,我忽然感到非常陌生。原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是由这些血压、心跳、抽象的曲线、毫无生机的纸张和计算机打印出的这些陌生的表格所“组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想、欲望、意志和念头深陷在情绪的洪流之中,很少有机会跳出情绪的束缚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我是谁?我是什么?姓名、职业、性别、家庭、单位名称、社区、街道、门牌号码、身份证、出生年月、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办公电话、手机号码等等,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而这些东西在有关部门那里不过是些没有生命的符号。这种感觉有点像演员观看自己出演的影像。在当时表演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完美,但等到以第三者的眼光审视时却发现原来自己当时的演出有很多遗憾。这种“第三者”或“旁观者”的角度会使我们对自己和生命产生许多有价值的清醒的睿智的看法。跳出自己的圈子以“第三者”的眼光来观察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正是精神发展和人格修炼的起点,也是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你了解你自己吗?你了解你自己到底想要或想干什么吗?你了解你自己的内心吗?你了解你自己的欲望、动机、情绪、念头、恐惧、喜好、厌恶以及种种内心最深层次的情感或感性的活动吗?或者,你了解你周围的人吗?你了解你的配偶、子女、父母、同事、朋友、老板、上司、客户吗?你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吗?他们的喜好、厌恶、动机、情绪、欲望、行为、目标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你了解他们习惯性的动作或表情后面内心的想法吗?你了解你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或她们的强项和弱项吗?你了解你和他们或她们的需要吗?如果你“不知道”或知道得“不多”,那么,你如何决定或筹划自己的行为并使自己到达你想达到的目标?当代西方研究的结果是情商是人们成功的关键,其在成功中所占重要性的比重达到60%,而决定情商的四个主要因素是自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知人的能力以及关系管理能力。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所说的“百战不殆”,应该既包括竞争也包括合作,既包括智力和意志以及技巧方面的竞赛,也包括情感和思想以及情绪上的交流,总之,指人们到达想达到目标的最后的效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自古以来成功的自我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核心及精髓。其中,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同时,自知是自我改进的基础,因而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基础。连自己都不认识,何谈认识别人?连对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都不清楚,何谈了解别人的强项和弱项,何谈进一步发展或完善自己?
  克服自己的局限,真诚地认识自己,这是精神修炼的核心。只有我们的心灵已净化到一定程度,否则,我们不可能到达发现或觉悟的境界。
  十一
  行为是心理的显现。
  和自然界中物理定律的强大作用一样,人类的心理因素及其规律对于人们的行为同样有着强大的决定或制约的作用。人类认识史上许多非常抽象或深奥的问题其实都是从人们的内心世界中产生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思想无论从具体的科学到抽象的哲学,或者从世俗的享乐到对宗教和上帝的想象或奉献等,无一不是从“自我”的角度观察或处置世界及生命的产物,而古代东方思想则从净化和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入手最终到达“无我”或“超我”的精神的高度。似乎可以说,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侧重研究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是人类的精神医学;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说着重探索正常或优秀个体的心理现象和精神规律,是大多数正常的人类个体的精神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理论假说;而以佛家为代表的古代圣贤思想则可说是达到无我境界的思想学说和内心的培训课程。
  情商,社会智力,情商与智商的统一,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关系管理。这些,是现代人探讨成功途径时经常使用的概念。其中,客观而诚实地觉察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想法,是治愈人们的精神疾病和提升个人能力及情商的基础。而客观地看待自己,或者站在别人或第三方的立场上仔细敏锐地觉察和辨识内心中的欲望、情绪、意志和动机以及内心中每一个念头产生和消灭的过程及原因,是古代佛家发明的人格修炼重要的途径和基础。从根本上讲,佛家所讲的内观就是觉察自己的内心,就是通过觉察自己内心中错误的情绪和念头来净化自己的内心和发现世界的真相。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说得千里,不如行得一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精神修炼或人格发展的关键是实践。离开实践,再好的理论都“于事无补”。
  不论出于世俗的目的还是出于宗教修炼的目的,认识自己然后超越自己,是使人生达到更高境界的最重要的途径。或许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智慧还是古希腊哲人所发出的那句很古老的口号:认识你自己吧!!愿我们都在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上达到更幸福的美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