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李向平教授:当代中国的“三国演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写给“佛学是否为国学之争”?

当前很热闹的“国学热”,近似为一场社会思潮。很遗憾的是,同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佛教、道教等,均难登堂入室,同唱高雅。
其中的缘故,自然就具有深刻的意义了。
1),国学热的种族背景和话语要求。国学如同国粹,国粹与中华民族紧密相关,所当以文化正宗的儒学为主体,兼顾天下国家的信念复兴。特别是近年来儒教复兴,几乎就是这类的问题的直接反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似乎就必以儒教为皈依,为正宗。如此就难免局限于了国学热的视野与胸怀。
2),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要求。章太炎在二十世纪初叶曾经说过: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二是用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目前的国学,似乎就局限于章太炎的第二句话。国粹——种姓——爱国。真有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文化排斥特征。甚至有学界朋友呼吁国家权力要注意使用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以维护正宗文化地位云云。甚至有学人为了儒教的复兴,不惜子子孙孙等待汉武帝的再世。如此,唯我正宗的国学热之中,何来多元的、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学术重建?!
3),国学热内涵的意识形态特征。
本来,文化传统的复兴,无可非议。然其必然要与种姓、爱国等等主义结合在一起,可能就会产生更加复杂的内涵出来,比如,对于外来文化、对于宗教的非议、排斥。这样,章太炎的话,就只剩了一句了。宗教-信心-道德的问题,似乎就全交给了国学。国学独当一面,成为一种治理国家、社会的权力,甚至是已经意义化、精神化的权力关系了。这样就构成了难免的意识形态特征。在此语境下,凡非正宗者,皆非国学者也。何况中国人常常以非宗教、为中国文化之理性、人文特色而自豪,以宗教信仰之淡薄为骄傲,何苦还要来一番国学之中的宗教之争呢?!许多儒学家不喜好宗教一语,极力反对儒学为儒教的议论,即可从中窥豹一斑。
基于上述考量,我们似可不必斤斤计较于佛教本为传统文化,不懂佛教不懂中国文化等等议论了,关键还有一个意识形态的考量藏在背后,与其他文化、信仰叫劲。天-祖为核心的儒教信仰,修齐治平的文化要求,佛教本不具备。
曾记得2007年10月间,国内佛教界对炎帝的一番祭祀,好不热闹,但影响平平。虽然是佛教因此而有民族主义化之嫌,但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啊!更何况,国学还不一定就是社会价值的正宗。我很关心的反倒是,佛学是否为国学的问题之中,是否会包涵了儒-道-释诸神之争,呈现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领域之中的另一种三国演义呢?
此类问题,似乎不为佛教是否国学之论,却亦不得不视为国学与佛学之深层关系者也,值得三思。


标签:佛教观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