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早期的布袋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早期的布袋像
  早期的布袋像由于年代久远而佚失不可得见,但是所幸今日有两件得以让我们窥见早期布袋像之一般的作品存留下来。
  其一是传熙宁年间(1068—1077)崔白所画,上刻元佑三年(1087)苏轼题跋的布袋和尚像(苏轼赞云:“熙宁间,画公崔白示余布袋真仪,其笔清而尤古,妙乃过吴矣!元佑三年七月一日眉山苏轼记。”然其书法风格不似苏轼之风。)。图中,布袋和尚穿着敞襟的袈裟,袒露肥胖的胸腹,下身系裙,以向左微侧的立姿作踽行状。他的头部微微下俯,上顶头光;左手荷杖,而杖上系着布袋。全幅以白描手法绘成,头部与手部的描线较为谨细,无顿挫和粗细变化;衣纹、木杖和布袋则用较为自由流畅的描线为之,可以看出画家意图利用具轻重粗细变化的线条,来描绘物体的质感与动态。姑不论其北宋定年的真伪,这张布袋像和后世我们所习见的布袋和尚像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布袋的面部表情相当奇特,双眼直视,嘴角向下,不仅没有我们平日所看到的笑容,甚至予人以闷闷不乐而心事重重的感觉。加上其凹凸不平的后脑、额角和下颚,更令人觉得异样。
  其实,在许多文献中,并没有任何一条载有布袋和尚曾经笑过(不论是微笑还是大笑)的记录;而且还将布袋描述为「蹙额皤腹」。因此这张传崔白所画的布袋和尚像,在人物特征的描绘上,明显地较为贴近文献记载的描述。而上述布袋额角的凸起,大概就是在描写所谓的「蹙额」。此外,本件布袋像在人物比例上,也有异于后代作品之处。首先,头部在身体比例上所占的份量较小,较为合乎真实的人体比例;且头形较长,呈椭圆形,此和今日所见的浑圆头形不同。再者就是布袋的身形较后代所见者削瘦,腹部虽突,但并不浑圆硕大,甚至还小于胸部。凡此种种,都在暗示本件作品成于布袋图像尚未固定的年代;而最早的布袋像,或许和我们的想象有相当的距离。
  另外,有一件上有金代“元光癸未(元光二年,1223年)”题赞的布袋像,可做为补充资料。
  元光癸未的布袋和尚,在年代上虽然较晚,但仍然遵循着早期的模式,鲜明地留下了熙宁本的影子。其微俯其首,左肩荷杖与布袋,右手稍张并伸两指的姿态,以及五官挤在脸部中央的面容特征,甚至描写人物所取的视点角度也都相同。然而元光本在细节上却明显地加入了后代的因子。第一,布袋的头身比例差距变小,夸大了头部的比例;并夸张地使用浑圆的轮廓描绘出布袋的头部、身体和腹部,又省去了颈部的描写,在下巴处加入了两道孤线加强脸部的肥硕,使布袋和尚矮胖的身材,以及便便的大腹更加突鼓。第二,原来在熙宁本中尚可以分辨粗细顿挫的描线,在此本中失去了强弱粗细之别,并在笔描线条上出现板滞疏落的情形,不仅没有衣纹和头脸描法的区分,也无法表现各种物体的质量感和结构,画面上呈现出平板而形式化的倾向。第三,细节的堆砌和变化。比方在熙宁本中浅淡的双眉,在此却成了弯细而拖长的寿眉;而熙宁本郁郁寡欢的神情,在此也易为瞇眼微笑的和蔼之相,加上头光的去除,使全图较熙宁本更具世俗感和亲和力。此外,布袋的颈项多了一串念珠,并夸大地画出了三角状的脐眼,腰间所系的短衣也添画了少许花纹,这些是在后世的布袋像中很普遍的造形,今日店头所设的布袋和尚像,还有许多是如此形象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