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學入門(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十七)佛教徒的類型

  從第三十七章至第四十一章是講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是覺悟的人生,非消極、逃避、迷信的宗教信仰。

  佛教是一切人類的宗教,不分種族、階級,都能獲得佛法的利益,但因人類的個性與志趣各各不同,釋尊為了契合機宜,也就指示各種不同的法門,讓信受者依之實行,就成為各種不同類型的佛教徒。

  有一種人,聽聞了佛法,明白了「萬有皆從因緣生」,把握到正確而必然的因果道理,確切相信我們的生命,是無限期的輪迴;我們的善惡行為會影響這生命的業果相續,其間所受的善惡業報,也是毫釐分明,無法逃避。於是生起一種「勝進心」,不甘墮落,立志向上,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戒,努力在思想行為上修進,依照業報因果的道理,去爭取現在或來世的更優裕美滿的境遇。這種類型,是實行「人天乘法」的佛教徒。

  另有一種人,聽聞了佛法,進一步的明白到優裕美滿的生活,絕不能保持長久;而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時時在緊逼著我們。所以對現實的人世,生起強烈的厭離心,急急地要解脫生死痛苦。於是依照佛法中的四諦法,及三十七道品去修行,這是實行「聲聞乘法」的佛教徒。有些修習十二因緣法的,是實行「緣覺乘法」的佛教徒。因這十二因緣之法,而覺悟了人生的真理,達到解脫的境界。

  還有一種人,聽聞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依互存的緣起,人人與我都有密切的關係,人人對我都有重大的恩惠,我怎麼可以拋棄他們不管,而自己去解脫呢?人世越是痛苦,我越需要救濟他們。於是發起要救度一切眾生的大菩提心,努力去修習六度法門,願為眾生服勞,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才算是真正快樂。這種類型的,是實行「菩薩乘法」的佛教徒。

  以上所說的人天乘法類型的佛教徒,是「戀世」的,缺乏崇高的理想;聲聞緣覺乘法類型的佛教徒是出世的,只求個人的解脫。菩薩乘法類型的佛教徒,是入世而不戀世,出世而不獨善,能夠捨己為群,利度眾生,依照佛陀的指示,發揚佛陀的救世精神,是模範的佛教徒。

  (三十八)教團生活的準則

  佛教徒雖有七眾弟子的分別,但在團體生活的原則上,是有一個共同的標準,這個標準叫做「六和敬」。就是六種規則,能使大家過的生活是清一色的,互相敬重,和諧合聚,清淨快樂。

  一、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須要做到身業清淨,和睦相處,不發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蠻的舉動。

  二、語和無諍: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須要做到語業清淨,即說話的語氣,要謙和禮貌,悅耳可愛,不宜惡口粗聲,引人不快,以致發生爭吵的事件。

  三、意和同悅:大家同住一起,必須要做到意業清淨,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懷,有值得歡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和悅,不要為求個人的歡樂而不顧大眾的歡樂,或把個人的快樂建築在大眾的痛苦之上。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眾,各有戒律,但在每一家中都有著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如以比丘僧團為例,比丘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十條的戒法。應該大家怎麼做,就該怎麼做,才顯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獲得的利益,包括財利和法利。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必須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發生利害衝突,或養成營私肥己的惡習,不能使教財成為公產,致引起爭權奪利的糾紛,會影響到教團的破產。

  六、見和同解:見即是意見、見地或見解。大家同為教徒,在見解思想上,必須要相同統一,教團的力量才不會分化,否則,每個份子思想多、意見多,各持成見,自以為勝,那麼這個團體一定不能清淨,也必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作為了。

  這六和雖有六種,亦可攝為兩種,即理和與事和。如見和同解,即指大家所證悟的真如理性,也就是對宇宙人生所認識的真理,是只有一個,沒有兩樣的,故在思想方面,不消說自然能趨於一致;其他的五和都是屬於事相方面的。思想既然統一,行動自然也趨於一律,這也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不但可為佛教團體的生活準則,也可為普通社會一切團體的生活準則。

  六和僧團的最大好處,是佛陀在前「四和」重視法治精神外,還在後「二和」重視經濟平均與思想統一。一個健全的團體,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的,但如不重視經濟的平均分配和思想的統一,便是這個集團趨於分化或崩潰的致命傷。因小而團體的鬥爭,大至世界的鬥爭,其發生的原因,多在經濟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的思想不能統一。可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擬出團體共同生活的原則,和平共處的要素,使後世一切團體生活的原則,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範圍,他的智慧和才力,不可謂不空前驚人了!

  (三十九)佛教服務的人生觀

  佛說:做人必須「知恩報恩」。凡是對我們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盡力設法報答他。忘恩負義,是佛所嚴斥的。

  誰對我們有恩呢?佛說有四恩:一、父母恩;二、國家恩;三、眾生恩;四、佛恩。

  在家庭裏,對我們最有恩惠的,就是父母。父母生育我們,撫養我們,教導我們,其恩惠有如高山大海一樣的高深;所以我們必須孝敬順從他們,父母年紀老了,要優厚的奉養他們,這叫報父母恩。

  國家是我們生長的地方,也是我們父母祖先生長的地方;我們的生命財產,就全靠國家的保護,所以國家對我們很有恩典,我們應該愛國家,效忠國家,報國家恩。

  我們日常吃的米是農人種的,穿的布是工人織的。細想起來,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是花費過別人的血汗的。在緣起互助的社會中,一切人類對我們都有幫助,也就是對我有恩惠。不但人類,就是動物,狗替我們看門,牛替我們耕田,甚至最沒有關係的蚯蚓,也在那裏日夜不息地替我們翻鬆田地。所以一切眾生,對我們都有恩惠的,我們應當愛護眾生,報眾生恩。

  這三種恩,從家庭,到國家,到世界宇宙,關係有親疏,範圍有廣狹,但都同樣對我們的「肉體生命」有很大恩惠的。另外還有我們的「精神生命」上有大恩典的,那就是教我們認識真理,懂得做人道理的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應該信仰佛、恭敬佛,報答佛的恩惠。

  從佛到父母,到一切人類,一切眾生,對我們都有很大的恩惠,我們都應該報答他。所以,我們捨己為人,貢獻一切,來為家庭服務,為國家服務,為人類服務,為佛教服務。我若幫助別人,並不是什麼功勞,而正是我報恩的本分事,責任中應該做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原因就在這裏。我們要從報恩的思想上,建立起服務的人生觀。

  (四十)學佛目的與任務

  無論做什麼事,都有一個目的。做事如果不預定一個目的,不但浪費時間,徒耗精力,而且結局也決不會收到美滿的效果,甚至或會留下許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遺憾和不幸!

  學佛,自然也需要認清目的。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轉迷成悟」和「離苦得樂」。

  迷和悟,是相對的名詞。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聖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如,也不明宇宙緣起無常的事相,所以執我執法,起惑造業,流浪生死,長淪苦海。佛號覺者,覺而不迷,有大智慧,對於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緣起的事相,有透徹的理解,知道是緣生性空,緣起無我,不從執著,再造惡業,自尋煩惱,以招苦果。這便是迷悟的界線,也就是聖凡的分野。

  因此,學佛的目的,不外乎轉迷為悟,轉凡成聖。但迷是迷個什麼?悟又是悟個什麼?乾脆的說:迷是迷昧真理事實,不知修習戒定慧的道法,反而成了貪瞋癡的煩惱;悟是悟理見性,明辨事相,從而修戒習定,由定發慧,便可決破無明的羅網,截斷生死的根源,證登涅槃的彼岸,生起離苦得樂的勝用。

  離苦得樂,是學佛的目的,也是成佛所起的殊勝妙用。人生痛苦多端,但歸納的說,不出物資的苦和精神的苦。衣不蔽體,食不充腹,住難遮身,行無舟車,都是物質缺少的痛苦;至於精神的痛苦,那便是一個欲望。欲望一起,想這不成,想那不得,沒有金錢,想金錢,有了金錢想子女,有了子女想做官,有了官做想長命。像秦始皇那樣,派遣徐福入海求仙;漢武帝那樣延召方士煉丹,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結果是幻夢一場,終歸於空,不但難填欲壑,精神上仍是留下了一種無可彌補的缺憾和痛苦。

  為了世人沈迷,所以我們提倡學佛,因為佛法教人清心寡欲,解結去縛;而能獲致這種修養,使身心恬澹寧靜,少欲知足,必須要瞭解諸法性空、緣起無我的道理,對於世間一切的事物,看得透徹,不爭不執,即於現世,便可減少許多自尋煩惱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學去修習,斷除貪瞋癡的三毒習氣,那麼,就可獲得出世解脫的涅槃之樂。

  但是,學佛的任務,還不光是為自己解決痛苦,尋求快樂;還要普為一切眾生解除苦難,得到快樂。在現世少欲知足,減少煩惱的痛苦,或修習戒定慧的道法,得證涅槃。這都是在消極方面,為了自己要離苦得樂,所達到的目的。我們在達到這種目的之後,更須進一步地拿出積極的精神,來為社會服務,來教導社會,來化度社會,來為社會廣大的人群謀福利,使廣大的人群都走上離苦得樂的境地。像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像地藏大士說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學佛的人能夠這樣做,那麼,不特學佛的目的達到,亦是學佛的任務完成。

  【註】

  1、地藏菩薩—佛將涅槃前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母恩,並囑記天人護持佛法,勸地藏菩薩代佛度末世眾生,直到彌勒成佛。地藏菩薩肩荷教化地獄眾生,此與他的本願有因緣。他為光目女時,為救其生母在地獄之苦,而於清淨蓮華目如來前,發願度生不盡,誓不成佛,即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又地藏菩薩的化跡:遠於西元六九六年,新羅國王子,姓金名喬覺,年廿四歲,落發出家,攜白犬名善聽,乘船渡海,入大唐之九華山修道,端坐七十五年,曾入定二十年。得閔公獻九華山為其道場,閔公的兒子跟他出家,名為道明和尚,後閔公亦出家。地藏菩薩世壽九十九歲(僧臘七十五)。入滅日子是農曆七月三十日。其肉身納石函中,後經開函,法體依舊,顏貌如生,歎為奇蹟。於肅宗至德二年建塔安置法身,塔成發光如火,因名建塔處為「神光嶺」。

  2、徐福又名徐市,是齊國人,自稱為道士,告訴秦始皇,海中有三個神山:一是蓬萊,一是方丈,一是瀛洲。這些神山,都住滿了仙人,臣願替皇帝入海求仙,求得長生的方法,但要先期齋戒,還要帶了童男女數千人,一同前往,並預備許多供給的食用物品。始皇聽了大喜,命人到民間募童男女數千,並供給許多食用之物,命徐福入海求仙,可是徐福尋得一個海島,就在島上和那些童男女一齊住下,不再回來。只虧得始皇日夜望仙人降臨,連資訊都沒有。秦始皇結果只做了十二年的皇帝就崩於沙丘。

  3、漢武帝是中國漢朝最強盛的皇帝,他造了華麗的宮殿,迷信神仙,希望長生不老,故延召方士煉丹。

  (四十一)佛教是佛陀至善圓滿的教育

  一、佛教是什麼

  佛教究竟是什麼呢?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裏面的課程內容還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國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一生)—從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佛教真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本師),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他是第一位創辦人。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由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就宗教而言,上帝與信徒不是師生關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係—菩薩是佛早期的學生,我們是佛現在的學生。我們與菩薩是前後期同學,菩薩是我們的學長,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呼出家人為「和尚」,其實在一個寺院裏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作「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裏的指導教授,他是直接指導我的,關係非常親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就稱他為「法師」,這如同學校裏的老師很多,但他沒有上過我的課,沒有指導過我。「和尚」與「法師」的差別就在這裏。代表和尚教學的老師稱作「阿闍黎」。阿闍黎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可以做我們的模範,我們可以跟他學習。這些稱呼在教育裏才有,宗教裏面沒有這種稱呼。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從佛教道場的組織(中國佛教寺院)來看,寺院是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教育機構,就像現在的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這種形式,就是現代所講的藝術教學。現代人處處講藝術,佛教在二千多年前就實行藝術教學了。從寺院的組織也能看出它與現代的學校大致相同。「和尚」相當於學校校長,是主持教學政策的人,課程是他制定的,教師是他聘請的,這是和尚的職責。和尚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分掌三個部門:掌管教務的稱「首座」;掌管訓導的稱「維那」;掌管總務的稱「監院」。名稱與學校不相同,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裏面的教務、訓導、總務沒有兩樣,可知寺院機構的組織確實是一所學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學校。中國過去稱之為「叢林」,「叢林」就是佛教大學。我們從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國佛教的建立,可見它的確是一個教學的體系,這事實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然後才知道我們到底在學什麼!

  佛教寺院的體系好像學校和博物館的結合體。我們現在是博物館跟學校分開,它是博物館跟學校合在一起,這是一種特殊的結構體系。佛教所有的一切藝術,都具有高度的教學藝術,不能把它看成單純的藝術品;它含有很深的教育意義,很高的靈性智慧,這是一般凡夫俗子看不出來、領會不到的。以佛菩薩的造像而言,有很多人看到佛教這麼多的神像,便以為這是低級宗教、是泛神教;人家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唯一的真神。他不知道、也不瞭解佛教所供養的諸佛菩薩不是神,是代表法門的。世間有無量無邊的事、無量無邊的理,用一個形像、一種方法是無法完全表達的,所以用許許多多不同的藝術品來表達。佛教藝術在教育上特殊用意瞭解了,便不會把佛教當作是神教;真正清楚了,佩服之心便油然而生了。

  一切諸佛是代表我們的性德;一切菩薩、羅漢是代表修德。不修,性德雖然有,但不能夠顯現出來,得不到受用,所以性德的顯現要靠修德。菩薩代表「修」,佛代表「本性」。因此,佛門供養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薩。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薩代表從「性」起「用」。本性是空、是體,起用是有。體、相、用;「體」是空寂的,從「體」能夠現「相」,現「相」就有作用。菩薩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體」。所以在華嚴經裏面佛不說法—「本體」當然沒有話說;菩薩就說法了—起作用就有得說。從「相」上有得講,從「作用」上有得講,從「本體」上一句話都沒有。本體不但不能講,念頭都沒有,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便是從「本體」上說的,所以佛代表「體」,供一尊佛。「用」為什麼供兩尊呢?無量無邊的「相、用」分為兩大類:一個是知,一個是行;就是解、行。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學說就是從佛教來的。佛家講「解行相應」,他老人家把名詞換成「知行合一」,搞起他的哲學了,其實他的哲學完全從佛法脫胎而得的。「解」、「行」;就是「理」、「事」。通常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即是代表「本體」。釋迦牟尼佛的兩邊,供養兩尊羅漢—阿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他代表「解」、代表智慧。迦葉尊者苦行第一,代表實「行」。也有供奉釋迦牟尼佛,旁邊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文殊是智慧第一,代表「解」,普賢菩薩是「行」的代表。換句話說,不管有多少,總不外乎「解、行」兩大類。淨土宗供奉阿彌陀佛—代表本體。觀音菩薩大慈大悲,代表「行」;大勢至菩薩智慧第一,代表「解」。所以佛像的供法都有他的意義,一定是一佛二菩薩,不會供兩尊佛三尊菩薩!

  每一尊佛代表性德的一個部份,但是諸位要曉得,每一個部份都是究竟圓滿的,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釋迦牟尼佛是從名號上說的,名號都是顯性德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這是教我們對人要仁慈,要以慈悲待人。「牟尼」是清淨的意思,寂默就是清淨,是對自己的。對人慈悲,對自己要求的是清淨!這是釋迦牟尼佛代表的,這是我們性德本來具足的。阿彌陀佛是梵音翻過來的,「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阿彌陀是無量的意思啊。什麼無量呢?一切都無量,沒有一樣不是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道力無量、壽命無量……。所以供佛便要瞭解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薩,代表佛教的一種修行方法、代表宇宙之間的一種真理。

  在佛教的建築方面,供佛的大殿,我們從外面看它是二層,裏面看是一層,這都有意義的。從外面看,真俗二諦;裏面告訴我們,真俗不二,萬法一如。這個意思就是說:外表是有差別,實質是一致的(沒有兩樣的)。佛教正規的建築,一進山門,第一個見到的建築物就是天王殿,裏面供奉四大天王—護法神—當中供著彌勒菩薩。這樣的供奉方式,使人一進山門,第一眼就看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咪咪的樣子,就是告訴我們:你想學佛嗎?先要笑臉迎人,不能發脾氣;發脾氣不能學佛,一定要歡歡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麼都能包容,不與人計較。所以也代表(教給我們)平等心、喜悅相—對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裏都歡歡喜喜、平平靜靜的,不要跟任何人計較。有這些條件才可以入佛門學佛。所以彌勒菩薩面對著大門,告訴來者:要有我這個條件,才夠資格入佛門。

  旁邊的護法,分東、南、西、北四大天王。東方天王,代表負責任,叫持國天王(持是保持,國是國家)。主持一個家庭的事務,我們叫持家。主持一個公司的事務,是總經理、董事長。主持一個國家的事務,是帝王、是總統。要怎樣去做呢?一定要負責盡職。每一個人在這社會上,都有他一份的職責,能把自己本分的職責,盡心盡力做到圓滿,這個社會和諧,國家一定富強。持國天王教給我們這個事理。

  南方增長天王。單單把我們職責之內的事情做得很好還不夠,還要天天求進步。不進則退啊!時代永遠在進步,所以增長天王告訴我們:我們的德行要增長、品德要增長,乃至學問、智慧、才藝、能力都要增長,包括我們的生活水準也要天天提升。你看!佛門不落伍啊!佛門真是講進步,永遠站在時代的前端;他不是跟著時代走,是領導時代走啊。怎樣把持國、增長,做得很圓滿呢?後面兩位天王教給我們實踐的方法。

  西方廣目天王,叫我們多看;北方多聞天王,叫我們多聽。這就是中國人講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成就根本的學問,行萬里路,就是今天所謂的觀光、旅遊、考察,到處去看看。看到別人的優點,我們採納;缺點,我們警惕、改進。我們能夠「捨人之短,取人之長」,來建造自己的社會、建造自己的國家,那這個國家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國家。這叫真正的護法!所以這些塑像供在那兒,是在給我們上課的!你要一看就曉得,並且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朝這理想目標精進!能這樣做,佛教哪里是迷信、哪里是崇拜偶像呢?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著道具,這道具也是表法的。東方持國天王手上拿著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過急,要知道「中道」,不能過之也不能不及;像彈琴一樣,琴弦鬆了,彈不了,緊了它就斷了。儒家講中庸,佛法講中道,就是負責盡職,要做得恰到好處,不要太過頭了,也不能不及,事情才能圓滿。南方增長天王,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劍—慧劍(智慧之劍),是「快刀斬亂麻;慧劍斷煩惱」的意思。西方廣目天王,身上纏著一條龍,有的時候是一條蛇,蛇跟龍都是一樣的意思。代表變化!我們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表示這個世界現實的社會,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變化無常,變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夠從容應付。龍表的就是這個意思。北方多聞天王手上拿一把傘;傘是遮蓋。千變萬化的世界,種種染汙,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廣學多聞的同時,要保護自己的清淨心,要不受染汙。要對現實社會能夠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應該用什麼態度、方法,來應付、處理,才能做到盡善盡美(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天王殿教導我們這些啊!不單是神明,對他燒幾炷香,他就保佑你平安哪!那就大錯特錯了!

  由此可知,佛寺院沒有一樣不是教學。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義。佛前供一杯水,有什麼意義呢?表法的呀!水是乾淨的、清淨的,代表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乾淨;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平、一樣靜。看到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清淨、平等。佛前供花,花代表「因」,開花後就結果;花代表六度萬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給佛菩薩吃的呀,是教我們看到「果」時,就能想起「希望得什麼樣的果報,就應該要修什麼樣的因」。所以佛門一切設施、供養,處處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佛菩薩不聞、也不吃,什麼都不要啊!再者,「燈」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沒有一樣不是教育。現在學佛的人,對這些教育意義,統統不知道。為什麼要燒香?為什麼要供這些東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統統都變成迷信。社會上有人批評學佛的人「迷信」,他說得沒錯啊!多少學佛的人真沒有弄清楚啊。如果自己清楚了,再跟他們講解清楚,相信他們也要學啊。

  二、現代的變體佛教

  目前這個世界上,佛教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形式,同時出現在世間,所以把我們搞迷糊了。

  第一、是剛才講的「傳統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釋迦牟尼佛原本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傳統的佛教教育現在很少見了,其他的佛教,多少也都是變了質的。

  第二、是「宗教的佛教」。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在變成宗教了。今天我們聽人家說佛教是宗教,我們也沒有辦法否認!為什麼呢?擺在外面的形式確確實實是宗教。不像從前的寺院叢林,每天上課八小時。現在你們看哪個寺院上八個小時的課?古時候中國寺院每天上課八小時,修行八小時。修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坐禪,一種就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用功十六個小時,解行相應。上課是聽講、研究討論,是理論上的;然後修清淨心,修覺、正、淨。每天有十六個小時在用功,妄念當然少了,所以成就很快。現在我們所見的佛教道場只是每天供供佛,修一點福報而已,佛教確實變成宗教了。

  第三、是「佛學」。佛教變成學術,變成哲學了。現在有些大學開「佛經哲學」這一門課,把佛的教法當作哲學研究。為什麼把佛教當作哲學來研究也錯了呢?諸位想想,佛教教育是一個完整的大學,所有的科系統統都包括了,現在只認定它是哲學部門,把它縮成這麼一點點,所以這也錯了。歐陽先生講得很好,佛教不是哲學,也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佛法是為一切眾生所必需。為什麼?它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從現前的生活問題,到將來的生死大事,沒有一樣解決不了的。可見得佛教的教學內涵是非常精深廣大,認作學術也是變質。

  第四、是「邪門外道的佛教」。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現的,那是非常的不幸。諸位要知道,宗教的佛教是勸善的,勸人做一個好人;學術的佛教追求真理、研究知識,對社會沒有多大的傷害;若是變成邪教,變成外道,利用人性的弱點,拿著佛法作招牌,欺騙眾生、傷害眾生、擾亂社會、危害大眾的安全,那是變質變得太不像話了,變得太過分了。這些邪門外道也有一些言詞、一些行為,很能吸引人、誘惑人。一旦涉入,等到事敗,知道吃虧上當,後悔就來不及了。

  諸位同修,目前佛教在社會上有這四種,我們要把眼睛睜大,要看清楚、想明白,我們究竟要學哪一種佛法,對於我們才真正有利益。

  (四十二)法相名詞及佛教常識

  第四十二章是介紹與本書有關之法相名詞及佛學常識

  一、法相名詞

  1、佛陀耶:簡稱佛陀或佛,義為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佛陀是三覺具足的大聖人。

  2、菩提薩埵:簡稱菩薩。義為覺有情,即大覺的眾生。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聖人。

  3、緣覺:是聽了十二因緣而覺悟人生真理的。

  4、聲聞:是聽佛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的。

  5、阿羅漢:是梵語,華譯為無生、破惡、應供三義。

  6、菩提:義為覺為道,即覺道所證的智慧。

  7、菩提心:即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間和出世間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眾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動物。)

  11、一闡提:無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執:我執(又名人我執),法執(又名法我執)。

  13、二空:我空(悟五蘊無我的真理),法空(悟諸法緣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煩惱障(障礙涅槃),所知障(障礙真知之智)。

  15、二乘:聲聞乘,緣覺乘。

  16、三乘:菩薩乘與聲聞乘、緣覺乘,合稱為三乘。

  17、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合稱為五乘。

  18、三毒:貪、瞋、癡,能毒害身命與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學:戒學,定學,慧學。(又叫做三無漏學。)

  20、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22、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

  23、三慧:聞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經藏(修多羅);律藏(毗奈耶);論藏(阿毗達磨)。

  25、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寶。

  27、大乘:是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

  28、小乘:是聲聞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

  29、三業:身業,口業,意業。

  30、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小乘的三法印。(再加大乘諸法實相為四法印)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32、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33、四等:即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四)捨無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宗教)。

  35、菩薩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36、四德:常,樂,我,淨。

  37、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38、四念住:(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

  39、四姓階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40、四種阿含經: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

  41、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42、五欲:財,色,名,食,睡。

  43、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

  45、五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蓋:貪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法蓋。

  48、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49、五惡見:(一)身見(薩迦耶見),(二)邊見(執常,執斷之見),(三)邪見(謗因果,壞善事),(四)見取見(非果計果),(五)戒禁取見(非因計因)。

  50、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

  51、十惑: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亦名十使。

  52、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3、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54、六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能衰耗人之真性。

  55、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56、十法界:佛陀,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57、六波羅蜜:即六度的異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58、六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見和同解。

  59、六相: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60、六時:晝三時(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初夜,中夜,後夜。)

  61、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濕、化的四類眾生。

  62、六難:(一)遇佛世難,(二)聞正法難,(三)生善心難,(四)生中國難,(五)得人身難,(六)具諸根難。

  63、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64、阿彌陀佛:譯意是無量光、無量壽,故亦稱無量壽佛。

  65、僧伽:義為「和合眾」,指出家僧人六和共住。

  66、達磨:義為「法」,指佛法之法,即經典。

  67、涅槃:作圓寂解,亦作寂滅或不生不滅之義。

  68、無為法:是聖智所證的真理,沒有因緣的造作。即斷了煩惱,證得清淨自在的理法(又名無漏法)。

  69、有為法:是因緣造作的世間法,有煩惱,不能清淨。

  70、無學:聲聞乘四果中,前三果為有學,第四果阿羅漢稱為無學。(修習戒定慧,進趣圓滿,止息修習,名為無學。)

  71、無學果:是阿羅漢的果位(又名無生)。

  72、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迦旃延論議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

  73、發菩提心:佛經上說過,發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廣修無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廣度無量眾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華嚴經云:「菩提妙法樹,生於直心地。」因心直則真,心真則志願堅固,信仰便始終不轉移,而能勇猛精進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二、佛教常識

  1、衛塞日:即月圓日,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在陽歷五月的月圓日。

  2、佛教旗:是根據佛陀成道時聖體放出六種色光製成的。即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混合色。

  3、佛陀降生於西元前六二三年,成道於西元前五八八年,涅槃於西元前五四三年。

  4、菩提樹:因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成道,稱為覺樹。樹葉心臟形,葉端尖長。

  5、沙羅樹: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羅雙樹間涅槃。這種樹的葉子是叢生的,葉長圓形,開花時期,花蕊繽紛而下,鋪滿地上。

  6、聖客沙:是佛陀向其母宣講佛法,由兜率天下降之地。未來佛彌勒菩薩,將在此地誕生。

  7、王舍城周圍有五座山,高約千餘尺,總名為靈鷲山(RAJAGAHA)。王舍城因依山得名,巴利文叫做RAJAGAHA。耆闍窟山是靈鷲山的異名,巴利文叫做GIJJHAKUTA。

  8、佛陀講經最早的道場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規模最宏大的道場,是舍衛城的祇園精舍。

  9、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學,叫做「那爛陀」,是唐玄奘法師留學的地方。

  10、唐朝有三藏法師,名叫玄奘,曾冒艱險,前往印度取經。

  11、東晉有法顯法師,往印度取經,曾經過錫蘭及南洋各地。

  12、印度有兩個法師最早到中國來的:是攝摩騰和竺法蘭。

  13、佛陀在世時,印度忠誠擁護佛法的國王是頻婆娑羅王和波斯匿王。

  14、佛陀滅度後,著名擁護佛法的印度國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譯阿輸迦王),迦膩色迦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請玄奘法師宣講大乘佛法,非常尊敬法師)。

  15、阿育王之子瑪興達(MAHINDA)於西元前二五二年,同其妹僧迦美達,到錫蘭島米興達禮的地方,遇見帝沙王(KING TISSA)於狩獵之時,向王宣講佛法,帝沙王非常歡喜,請瑪興達返京城說法。不久,錫蘭王國人民大部份改信佛教。而瑪興達之妹,將印度之菩提樹移植錫蘭,此菩提樹至今仍存在,為佛教的勝蹟。

  16、佛教的傳佈分南北二支,北傳佛教稱為大乘教,南傳佛教稱為小乘教,或稱原始佛教。

  17、大乘佛教的區域是中國,西藏,蒙古,朝鮮,日本等地。

  18、小乘佛教的區域是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19、佛經結集有四次:

  (一)第一次結集在王舍城靈鷲山的七葉岩(佛滅度後的九十天,由摩訶迦葉為首席,主持編輯大會,參加結集者有五百阿羅漢)。

  (二)第二次結集在毗舍離城,佛滅度約百年,以耶舍長老為上首,重新扶持禁戒。

  (三)第三次結集,由阿育王(ASOKA)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羅城(PATALLPU —TRA即現在印度八那地方)舉行結集大會。時在西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A)為上座。這次的結集,經藏、律藏、論藏,均已完備。

  (四)第四次結集,是由迦膩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濕彌羅(現在印度的克什米爾地方)。時約在西元七十年,由婆須密(VASUMITAN)尊者為上座,這次的結集造毗婆沙論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20、佛教以黃色象徵智慧與中道,故許多比丘,多穿黃色僧衣。

  21、佛教以蓮花代表清淨,因蓮花生於污泥而不受染。

  22、達賴喇嘛,達賴者,蒙古語,大海之意,謂智慧如大海。喇嘛者,西藏語,勝者之義。達賴喇嘛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屬黃衣派。還有班禪喇嘛,位在達賴喇嘛之次,統治後藏全體。

  23、慧能,是中國唐代禪宗的六祖,主張頓悟禪,與北方主張漸悟的神秀大師,有南頓北漸之稱。

  24、天臺宗將佛陀的一代教法,分為五時說法:(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

  25、中國佛教十宗:成實宗,俱舍宗,性宗,相宗,天臺宗,賢首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

  26、何謂藏經?藏經就是佛教三藏典籍集成之總稱,或稱「大藏經」。

  27、研究佛教何故須閱讀經藏?因經藏是佛教根本典籍,佛說一切根本法義,皆攝於經藏中。

  28、何謂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經、律、論。十二部即佛說經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1)長行,(2)重頌,(3)孤起,(4)譬喻,(5)因緣,(6)無問自說,(7)本生,(8)本事,(9)未曾有,(10)方廣,(11)論議,(12)記別或授記,此十二部中長行、重頌、孤起頌三者為經文上之體裁,餘九部從其經文所載之別事而立名。

  29、把十二部經,用七言四句偈說出?偈說:長行重頌並孤起,譬如因緣與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及記別。

  30、中國譯佛經開始於東漢明帝時,特請攝摩騰和竺法蘭來中國擔任此工作,共譯五部經,四部失傳,今所存的僅四十二章經。失傳四部,即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