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黃金時代

  自漢末桓靈之世,兵寇烽起,其後歷經曹魏纂漢上,三國分裂,晉武統一,八王之亂,以致於五胡亂華,南北對峙,直到隋文帝纂周滅陳,南北始告統一。由漢末至隋初,前後約四百餘年,這一段時間,是中國歷史上,最紛亂不安的時代,而佛教就在這種紛亂不安的環境中由輸入而建設而發揚光大。到了隋唐統一,國威重振,佛教也由輸入建設而進入黃金時代。這段時自隋初至唐武宗毀佛,為時約二百五十年。

  隋文之前,佛教中已成立的或已肇其端緒的宗派,在東晉者有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依據的三論宗;以成實論為依據的成實宗;以淨土三經為依據的淨土宗。在南北朝者有以修禪為主的禪宗;以攝大乘論為依據的攝論宗;以涅槃經為依據的涅槃宗;以十地論為依據的地論宗。到隋唐之世,新宗派如天臺,法相,俱舍,華嚴,律,密等宗相繼成立;新教義組織也次第完成,這一時期建設完成的宗派及教義,實為中國佛教的精華。然佛教之有此黃金時代,實與時代背景有關。茲先自隋文帝敘起。

  隋文帝最尊重三寶,曾詔天下聽任出家,令地方計口出錢,營造經像。故隋代佛經的流布,多於儒經數十倍。其時佛門高德輩出,著者首推智顗、嘉祥二大師。智顗、嘉祥二大師者,天臺、三論二宗之集大成者也。

  先是,北齊慧文禪師,以法華教觀法門,傳於慧思,慧思率徒眾於南岳廣行教化,世稱南岳大師,智顗則為慧思之衣缽弟子。智顗十八歲出家,廿三歲從慧思學,後慧思入南岳,智顗詣金陵,居瓦官寺,開講法華經,大智度論。居瓦官八載,聞天臺幽勝,於陳太建七年率弟子二十餘人入天臺山,創草菴安居,在山九年,應陳後主之請,屆金陵,居靈曜寺,說大教於宮中。崇明三年,隋兵滅陳,大師避亂荊湘,居於廬山。隋開皇十一年,應晉王廣之請,於揚州為授菩薩戒,廣尊崇之,奉名為智者大師。翌年辭還盧山。開皇十五年,再受晉王之請,入金陵,為撰淨名義疏。晉王入朝,師亦辭還,於開皇十七年圓寂,年六十。此以法華經為依據,一心三觀,圓融無礙之法門,自慧文肇始,至師而大成。因師居天臺山,故後世稱師為天臺大師,稱此宗為天臺宗。大師著述豐富,主要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等。

  嘉祥大師名吉藏,姓安氏,其先本安息國人。粱太清三年生於建康。七歲依三論宗之法朗出家,三十三歲時法朗寂,後隋兵攻建康,師避往越州嘉祥寺。開講筵,問道者常千人。隋煬帝大業三年,詔師居揚州慧日寺,後京師日嚴寺成,又延師往彼居之,於是道振中原,僧俗為之雲集。後唐高祖滅隋入長安,聞師德望,又加殊遇。武德六年師寂,年七十五。師生平講三論百餘遍,主要著述有中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等四十餘部,世稱師為三論宗之集大成者。

  李唐代隋而有天下,貞觀之治,世所稱述。其時名德輩出,佛法日隆。太宗高宗之世,著名之弘法大師有法順、智儼、賢首、道綽、善導、玄奘、道宣等,而華嚴、法相、俱舍、律、密、禪、淨諸宗,也漸次完成。

  華嚴宗者,依大方廣佛華嚴經,顯示法界緣起,事事無礙之妙旨。由杜順大師開其端緒,由賢首大師完成之。

  杜順本名法順,因俗姓杜,故又稱杜順。生於陳武帝永定三年,十八歲出家,事因聖寺僧珍受業。後居終南山,弘揚華嚴。至唐貞觀間。太宗聞其賢,詔請入內,隆禮崇敬,賜號帝心。師於貞觀十四年寂,年八十四,著有法界觀門,妄盡還源等。師一生專弘華嚴,後世稱為華嚴初祖。傳其學者為其弟子智儼。

  智儼著有華嚴搜玄記,為華嚴二祖,然大成其宗者,為賢首大師法藏。

  法藏者,康居國人,來居長安,往侍智儼,盡得其傳。玄奘大師由印度歸國開譯場時,師曾充筆受證義潤文等職。至武則天朝,為譯場之首,與實叉難陀共譯新華嚴經,武后賜號為賢首大師。師著有華嚴探玄記,華嚴問答,大乘起信論等六十餘部,後世尊為華嚴三祖。

  法相、俱舍二宗,始於玄奘大師。奘師西行求法事略,已見於本章二節。師於貞觀十九年返國,大開譯場譯經一千三百餘卷,而所譯之成唯識論,俱舍論,則為法相、俱舍二宗的綱維。奘師門下弟子三千,神昉,普光,窺基,嘉尚,號稱四哲。而以窺基承唯識,普光承俱舍,最能光大其風。其後法相一宗,窺基傳淄州慧沼,慧沼傳樸陽智周,法系不墜。而俱舍一宗,奘師門下普光,法寶,神泰,皆撰註疏,世稱俱舍三家,研究此宗者亦極盛。

  律宗建立於道宣律師。道宣之前有智首大師開其端緒,道宣之後有文光道岸繼其道風。

  漳濱智首,生於周武帝天和二年,髫年從相州雲門寺智旻出家,二十二歲受具足戒,後從道洪學律,同學七百人,莫尚於首。隋文帝於長安建大禪定道場,首隨智旻入關,止於同寺。著五部區分鈔,又比較諸律之同異,定其廢立,製四分律疏。爾後弘揚律部三十餘年,吳興道宣承其學。

  道宣俗姓錢,隋開皇十五年生於長安,二十歲從智首受具戒,研鑽律部,以三衣一缽為行持。唐武德七年入終南山,居紆麻蘭若,製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貞觀元年製四分律拾毘尼義鈔,並出遊四方,廣求諸律之異傳,貞觀十九年,玄奘大師於弘福寺開譯場,宣被召掌綴文,明年復還終南山著述。永徽三年長安西明寺成,詔宣充上座。於高宗乾封二年寂。宣於終南山弘通戒律,集律之大成,故世稱南山律師,其宗曰南山律宗。宣著述等身,以行事鈔,戒疏,學疏,拾毘尼義鈔,比丘尼鈔,稱為南山五大部。此外所著之大唐內典錄,續高僧傳,廣弘明集,均為佛教史上之寶典。

  道宣弟子甚多,而以文綱,大慈等為著。文綱傳弟子道岸,於江淮之間弘四分律。道岸弟子行超,玄儼等,亦能傳其道風。

  淨土宗者,為以淨土三經為依據,仰仗佛力念佛求生西方之方便法門也。東晉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同修念佛三昧,為淨土法門流行之始。東魏曇鸞大師,承菩提流支之教,盛弘念佛法門,自行化他,流彌弘廣。而上繼曇鸞淨土系統者,則唐之道綽大師。

  道綽,晉陽人,北齊天保十三年生,十四歲出家,習經論,特精大涅槃經,後住汶水玄中寺,寺原為曇鸞所立,寺中有碑,具陳鸞於其寺久修淨業及入寂時之種種奇瑞,遂捨涅槃宗而修淨土,日誦阿彌陀佛名號七萬聲。入唐以後,為化有緣道俗,講觀無量壽經將二百遍,從之者甚眾。綽寂於貞觀十九年,年八十四,後世尊為蓮宗二祖。承其傳者為臨淄善導。

  善導生於隋大業九年,初出家時誦法華、維摩諸經,貞觀年中。赴西河玄中寺謁道綽,聽講觀無量壽經,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也。」於是精篤勤苦,專修念佛三昧。後遁跡終南山,時入長安為四眾說法。善導行持精嚴,一生專弘淨土,道俗從其化者甚眾,永隆三年寂,年六十九。著有觀經疏,法事讚,觀念法門,往生禮讚,般舟讚等,曰五部九帖。其弟子有懷感,懷惲,淨業等。懷感曾求善導決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之疑,導曰:「子若信之,至心念佛,當有證驗。」感乃入道場精虔念佛三年,果證念佛三昧,感撰有決疑論七卷。

  禪宗,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法門。梁武帝時,達摩菩提來華,為我國禪宗初祖,已在本章三節略述。達摩傳衣缽於慧可,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是為禪宗五祖,道信弟子中有牛頭法融者,傳頓教法門於慧方,慧方傳法持,法持傳智成,智成傳慧忠,世稱此法系為牛頭禪。自法融至慧忠,世稱牛頭六祖。

  承道信衣缽者,為黃梅弘忍,弘忍在蘄州黃梅山弘化,於唐高宗咸亨二年傳衣缽於曹溪慧能,後四年寂,壽七十四。慧能為禪宗六祖。

  弘忍弟子中,著者除慧能外,尚有玉泉神秀,並與慧能形成南頓北漸之二派。神秀東京尉氏人,少覽經史,博學多聞,既而奮志出塵,髻染受法,師事弘忍。弘忍寂後,秀住江陵當陽山,道譽遍天下,則天武后聞之,召赴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京邑士庶禮謁者日以萬計。中說令張說嘗問法執弟子禮,退謂人曰:「禪師身長八尺,龐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秀寂於神龍二年,世尊為北宗之祖,其後有五臺巨方,崇山普寂,京兆義福等,各弘傳所承。

  六祖慧能,南海新興人,少孤貧,採薪養母,一日入匝,聞人讀金剛經,問其所得,乃謁五祖弘忍於黃梅,遂受衣缽,世稱其法系曰南宗禪。慧能門下弟子四十餘人,就中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永嘉玄覺,南陽慧忠等最著,稱為慧能門下五大宗匠。其後由行思及懷讓門下更分為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等五支,當於下節詳述。

  密宗成立於唐代開元之世,此宗係依真言陀羅尼之法門,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西晉帛尸梨密多羅譯大孔雀王神咒經開其端緒,至唐玄宗時所謂「開元三大士」者東來,始盛弘密教。開元三大士者,善無畏,金剛智,及智之弟子不空者是。

  善無畏三藏者,中印度烏茶國國王,捨王位出家,從那爛陀寺達摩掬多受瑜珈三密教。於玄宗開元四年抵長安,玄宗禮為國師,敕居西明寺。五年,奉詔譯經,先後譯出密部經典多種,於開元二十三年寂。

  善無畏抵長安後四年,金剛智聞中土佛法崇盛,偕弟子不空泛舶來華,開元八年抵洛陽,敕迎就慈恩寺,自是在洛陽長安間,廣弘密教,並譯經典。不空依金剛智口授作金頂義訣。後金剛智寂於開元二十九年,不空寂於代宗大曆九年。

  盛唐之世,佛法之盛,代無倫比。唐代帝王之興佛寺,問佛道,供浮圖,迎佛骨者,不勝彈述。唐六典載,其時天下僧寺總五千三百餘所,私廟蘭若不與焉。然至唐武宗時,會昌法難起,佛教復遭一度摧殘。

  武宗繼文宗即位,師事道士趙歸真,崇信道教,歸真乘寵,每排毀佛教非中國之教,宰相李德裕亦輔成其事,會昌五年,帝遂下毀寺驅僧之敕。凡毀佛寺四千六百餘座,蘭若四萬餘處。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旁及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徒眾,皆嚴令還俗。會昌六年,武宗崩,宣宗即位,杖殺道士趙歸貞等,敕恢復佛教。然其時已屆唐末,國勢漸衰,佛教亦無復往昔盛況矣!武宗之後,歷唐末五代而至後周,百餘年間,各宗皆衰,惟禪宗較盛,故宋代之佛教,又於此植基焉。

  五、保守時期

  唐末藩鎮割據,戰亂頻仍,五代十國,王朝交迭,此時也!佛寺荒廢,經籍散逸,隋唐間鼎盛近三百年之佛教,至此零落殆盡。盛唐之際完成及興起之各宗,亦莫不衰息。惟禪宗一宗,以其構居深山大壑,標榜教外別傳,自六祖惠能之後,兩幹開基,五華結實,獨盛於世。

  在此糾擾戰亂之局勢中,地處江南之吳越國王錢繆錢椒,尊崇佛教,故吳越一地,佛教獨盛。尤以天臺山位於吳越境內,故天臺一宗,尤盛於斯地。至五代之末,後周世宗柴榮,性不喜佛,即位未久,即詔禁私度僧尼,廢天下無敕額之寺院三萬一百三十六所,民間之銅像鐘磬鈸鐸之類由官司收買以鑄錢。此即世稱佛門「三武一宗」法難的一宗之危。佛教遭此危劫,歷代高德之章疏散佚至夥,且佛門人才寥落,自此益趨衰微。

  陳橋兵變,宋太祖代周而有天下,統一中原,結束五代十國之混亂局面,太祖志在振興文教,故佛教亦有欣欣向榮之勢。太祖曾敕諸路,後周世宗所廢而未毀之寺院,聽存;既毀之寺,所有佛像,許移置留存。復度僧八千人,建佛寺多所。

  開寶四年,太祖遣張從信往益州雕大藏經版,至太平興國六年竣工,凡四百八十一函,五千四十八卷,此為我國佛藏刻版之嗃矢。

  太宗當國,亦厚佛教,其時西僧來華者頗眾。太祖時曾有曼殊室利來自中天竺,至此施護,法天,法遇,天息災等相繼東來,太宗乃於太平興國寺側建譯經院以居之,於是中斷二百餘年之譯經事業復告恢復。後太宗賜名譯經院為傳法院,更於其西偏建印經院,譯畢之經,即在院雕版印刷。太宗並應天息災等之請,選童子惟淨等十人送譯經院受習梵學,以使譯經事業不至斷絕。惟淨者,南唐後主李煌之族姪,研習梵章,通其奧義。未幾,任梵學筆受,賜光梵大師稱號。惟淨於梵學頗有發明,譯經亦夥。

  其時吳越臣服於宋,兩浙僧正讚寧隨王入朝,賜號通慧大師。讚寧著有宋高僧傳三十卷,三教聖賢事蹟一百卷,內典籍一百五十卷。

  真宗之世,並隆三教,亦崇佛法。時天竺僧法護者來華,譯經多卷。帝並以宰輔詞臣,兼為潤文。計自太平興國以來,所譯經律論共四百三十卷,悉編入大藏。

  至宋徽宗時,稍有排佛之舉。徵宗者,北宋昏庸之主也!信奉道教,禮道士徐知常,並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政和六年,詔於道籙院燒棄佛經。宣和元年,詔改佛為大覺金仙,菩薩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尼為女德士。其意在使佛教從道教之風,而使佛道合而為一也!然是事為時甚暫,宣和二年詔復僧尼形服,去德士稱號,復稱為僧。

  此時佛教,各宗皆衰,惟禪獨盛。禪宗之在唐代,至慧能神秀,形成南頓北漸二派,慧能門下甚盛,然至唐代末葉,亦漸寥落,惟南嶽懷讓,青原行思二支,繁衍傳世。其在懷讓法系者,懷讓傳馬祖道一,道一傳百丈懷海,懷海門下分二支,一為黃檗希運。希運傳臨濟義玄,是為臨濟宗之祖;一為溈山靈佑,靈佑傳仰山慧寂,是為溈仰宗之祖。

  其在行思法系者,行思傳石頭希遷,希遷傳天皇道悟,及葉山惟儼。惟儼三傳至曹山本寂,為曹洞宗之祖。道悟三傳至雲峰義存,義存門下二支,一傳雲門文偃,為雲門宗之祖。一傳玄沙師備,師備傳羅漢桂深,桂深傳法眼文盆,為法眼宗之祖,此即為禪宗五家。至宋代,臨濟宗之石霜楚圓門下,有黃龍慧南,楊岐方會,開黃龍楊岐二派,與前五家併稱五家七宗。

  宋初有永明延壽禪師者,住杭州永明寺,係法眼宗之高德,以禪師而兼修淨業,著有宗鏡錄百卷。高麗國王覽其言教,遣僧三十六人從師受法,歸國後各化一方,於是法眼一宗盛行海外,而中國遂絕。

  宋代禪宗,以雲門,臨濟二支最盛,雲門法系有雪竇重顯者,住明州雪寶山大興法化,稱為雲門中興。其門下有天衣義懷,住越州天衣寺,光大雲門宗風。臨濟門下,宋景祐年間,黃龍慧南在南昌黃龍山弘化,法席頗盛,其後有黃龍祖心,東林常總,寶峰克文,一脈相傳,門葉繁茂,遂成黃龍一派。另有楊歧方會住袁州楊岐山大樹法幢,門下有白雲守端,保寧仁勇等,與黃龍對峙,成楊岐一派,之後此派法系不墜,宗風頗盛。

  有宋一代,除徽宗稍為排佛外,累代皆保護佛教。然遼金興起於滿蒙,西夏建國河西,徽欽被虜,高宗南渡,終於偏安一隅,以至為元所滅。

  宋未滅前,北方契丹諸主,亦多崇佛。遼史道宗本紀稱道宗「一歲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髮三千。」如今者遼寧遼義縣奉國寺,山西大同之華嚴寺,皆為遼代舊剎。

  成吉思漢興起於蒙古,四傳至忽必烈,滅宋而統一華夏,是為元世祖。元世祖設宣政院,專掌釋教僧徒。然元代所崇信者,實為西藏之喇嘛教,與漢魏六朝唐宋相傳之佛教迥異。且喇嘛教因受特殊之保護,其徒眾病國殃民,無所不至其極。中土僧徒,唯有「摳衣接足,丐其按顱摩頂」而已。故元代實為我國佛教最黯淡之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少孤貧,入皇覺寺為僧。元綱不振,群豪蜂起,元璋起兵濠州,十五載而成帝業。故即位後,對佛教頗盡力保護。帝於京師設憎錄司,掌天下僧教事。府置僧綱司,州置僧正司,縣置僧會司,分掌其事。帝鑒於元代佛教之流弊,故凡欲為僧者,須經考試經典,給與度牒,不許任意出家。出家者亦應避俗修禪山中,洪武二十七年敕禮部榜示中有云「凡僧之處於市者,務要三十人以上,聚成一寺。」又曰「僧有妻者,許諸人捶辱之」。並榜示天下各寺,凡輕慢佛教,罵詈僧侶者處罰。

  太祖曾集大德於蔣山校刻藏經,世稱為南藏。成祖永樂十八年,復重刻於北平,世稱北藏。其後明武宗好佛,學經典,遍達梵語,自號大慶法王。然明世宗即位,溺於道教,嫌棄佛教,毀宮中佛像凡一百九十六座。後以服道士王金守所獻丹藥,毒發而崩。

  有明一代,隋唐諸宗多半佚傳,禪宗亦唯曹洞,臨濟二宗尚存,然明末雲棲株宏,憨山德清,靈峰智旭諸大師繼出,或倡禪淨一致,或說性相融會,或論佛儒合一,乃使冷落佛門,復有一番氣象。

  雲棲袾宏,又稱蓮池大師,杭州仁和人,初為諸生,以學行稱。三十二歲出家,歷遊諸方。隆慶五年,結茅於杭州雲棲山,教化遠近。師倡導淨土,痛斥狂禪,著有阿彌陀經疏鈔等三十餘種,為明末佛門巨擘。

  德清大師字澄印,晚號憨山老人,全椒人,嘉靖二十五年生,十二歲禮報恩寺西林永寧為師,習經教,修儒學。十九歲披剃,參遊諸方。萬曆二十三年,坐私創寺院,謫雷州,二十四年經曹溪禮六祖乃抵戌所。時雷州飢厲,師為掩骼理胔者數以萬計。旋建普濟道場,就地弘化。三十四年遇赦,四十五年於廬山五乳峰建法雲寺,效慧遠大師之六時刻漏,專修淨業。天啟三年寂,壽七十八。著有觀楞伽經記,法華經通義等。

  智旭大師字蕅益,生於萬曆二十七年,少以聖學自任,嘗作闢佛論數十篇。十七歲閱蓮池大師之自知錄序及竹窗隨筆,乃取先作諸論焚之。天啟二年師二十四歲,從憨山大師之弟子雪嶺剃度,在徑山坐禪,翌年豁然有省,天敵四年受其戒,五年遍閱律藏。崇禎元年至金陵,見禪門流弊,乃決意弘律。晚年歸老於杭州靈峰,明永曆九年寂,年五十七,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師生平著述豐富,以「閱藏知津」最著。

  明代尚有一事足資稱述者,即紫柏大師改刻梵莢藏經為方冊,僧俗皆可按價購買,使藏經普及流通,則與宋元刻藏以藏之名山大剎者迴異。

  滿清入主中國,崇喇嘛教。元明二代之保護喇嘛。本為懷柔藩部政策,清襲故策,對喇嘛亦尊崇保護。然康熙乾隆二帝,於振興儒術之餘,亦頗崇佛教,如乾隆之世,敕選明萬曆後之大德著述增入藏中,從事雕刻大清重刊三藏教目錄,凡七千四百二十七卷,即世稱龍藏者是。順治雍正二帝,曾一改其專崇喇嘛之舊習而歸依禪宗,致力參究,則與佛門之關係尤深。然嘉慶以降,國勢凌替,佛教亦隨之衰頹。洪楊之亂,以耶穌教為號召,兵鋒所至,先聖學宮,關岳廟宇,以及佛寺神祠,無不殘破。使東南佛教受其摧殘者至鉅。晚清以還,佛門人才輩出,比丘如諦閑,印光,太虛,虛雲諸大師;居士如江都鄭學川,石埭楊文會等弘化倡導,佛教乃漸有復興氣象。此為二千年來我國佛教弘傳之概略也。

  六、十宗略述

  釋迦世尊住世之時,說法四十九年,皆隨眾生根機,方便立說,初無所謂宗派。大法東來,我國後世學者,見佛法如汪洋大海,為便利修習計,各擇一條道路,以求專精,於是乃有各種宗派之形成。宗派的命名,有取法,有取人,有取地,各不相同。我國自六朝至盛唐,形成十宗,略述如下:

  一、俱舍宗:本於世親菩薩的俱舍論,發揚諸法的有諦。俱舍論為阿毗達摩俱舍論之略稱。阿毗譯對,達摩譯法,俱舍譯藏。合稱對法藏論。對有二義,一對向涅槃;二對觀四諦。法亦有二義,一為勝義法,即涅槃;二為法相法,即四諦。所謂對法者,即以無漏真智,觀四諦之理,而得涅槃之樂,這是本論的目的。

  陳時真諦三藏譯此論,並作疏釋之,佚而不傳。唐代玄奘大師重譯此論三十卷,門人普光作記,法寶作疏,大為闡揚,隨立此宗,然今則乏人問津矣!

  二、成實宗:以訶黎跋摩法師的成實論為依據,發揮人法二空之理。姚秦時,鳩摩羅什大師譯此論,遂傳入中國,此宗以宇宙萬有,分為世界門及第一義門。世界門認諸法為有,人我非無,不知一切諸法,皆從因緣而生,離因緣則滅,雖有亦假,似有實無。進而入第一義門,則說人空法空,五蘊假和合中,實無常實之人我,曰人空觀。五蘊諸法,但有假名,並無實體,曰法空觀。二空深理,至此宗乃顯然揭出。此宗於鳩摩羅什大師之後,僧叡,僧導,僧柔,法雲等代相遞傳,至唐漸衰。

  三、禪宗:禪宗者,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法門也!此宗主抱定一句話頭,真實參究,以期澈悟,所謂剿滅情識,澈證心源者是。梁武帝時達摩來華,六傳至慧能,其道大行,其後更分為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派。宋代此宗獨盛,迄今猶為盛行。

  四、律宗:此宗以五部律中的四分律為依據,以持戒而淨除身、口、意諸惡業。此宗始於智首,至道宣而大成之。道宣承智首教系,於終南山弘通戒律,世稱南山律師,稱其宗日南山律宗。道宣之後有文綱道岸等代相遞傳。近世弘一律師,深研律學,且力行之。著有四分律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等書。

  五、天臺宗:此宗肇始於北齊慧文,傳於慧思,而集大成於隋之智顗。智顗居天臺山倡立此宗,因山為名。此宗以法華經為依,立一心三觀—空觀、假觀,中道觀之圓融無礙法門。智顗於陳宣帝建德七年入天臺山開拓道場,廣說教法,判五時,開八教,廣攝群籍,歸宗法華。宗風大盛,此宗代有傳人,迄今宗風不墜。

  六、華嚴宗:此宗以華嚴經為據,顯示法界緣起,十玄六相的妙義,表現事事無礙,相融相即的旨趣。唐初杜順和尚依經立觀,為此宗的初祖,智儼,法藏相繼之,法藏世稱賢首大師,為此宗之集大成者,故此宗又有賢首宗之稱。唐武宗及後周世宗二度法難,宗風衰微。近世研究者頗多。

  七、法相宗:一名唯識宗,依楞伽,阿毗達摩,華嚴,解深密,菩薩藏等六經,及瑜珈,攝大乘,成唯識等十論而成立。其教義為宇宙萬有,悉為識所轉變;三界唯心,心外無法;吾人僅從現象求之,而不知此乃吾人自心所變之影象,而非實有之景物,則惑之甚也。唐代玄奘大師纂譯成唯識論十卷,此宗乃立。由窺基,慧沼闡揚之。晚唐之後,此宗漸衰。近來研究者頗多。

  八、三論宗: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以開宗。百論,為提婆菩薩所造,破世間出世間之邪,以顯一切之正。中論及十二門論為龍樹菩薩所造,前者破大小二乘之迷,通於大小兩教,後者破大乘之妄執,以顯大乘之真義。姚秦時鳩摩羅什大師譯三論,盛弘此宗,展轉相傳,至隋之吉藏作論疏,而大成之,盛極一時。宋以後論疏散佚。今則論疏復由日本續藏中得來。

  九、密宗:亦名真言宗,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等真言密教為依據,以六大—地,水,火,風,空,識。四曼—大,三,法,羯四種曼茶羅。及三密—身,口,意,為教義,取「三密相應,即身成佛」的方法。唐時善無畏,金剛智等來華大闡密教,為此宗之始。此宗至明代失傳,今日中國流行者,為蒙藏之密教,蓋亦此宗之支流也。

  十、淨土宗:此宗以淨土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為依據,教人起信發願,以念佛為行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法門。此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智下愚,均可修持,而成功則一。東晉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社,為此念佛法門之始,其後曇鸞,道綽,善導三師次第相承,以及永明延壽,蓮池,蕅益,省庵,夢東諸大師代有闡揚,使此念佛法門,遍及國內。近世印光大師一生專弘淨土,教化尤盛。

  以上各宗,有大小乘之分者,俱舍成實二宗,屬於小乘,其餘八宗,屬於大乘,有密教顯教之分者,密宗屬於密教,其餘九宗,屬於顯教,有難行道與易行道之分者,淨土宗屬於易行道,其餘九宗屬於難行道,這是自來判釋佛教各宗的大要。

  第五章 佛教的世界觀

  一、世界問題的意義

  本文在三、四兩章裏,介紹過佛教的起源,和輸入我國弘佈的情形:接著再要介紹的,是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佛學——釋迦牟尼佛所創說的學說,也就是佛法——佛說的法。和我們學佛的目的何在。

  釋迦世尊住世時,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究竟的意義乃在於破除我、法二執。我執是主觀的我,法執是客觀的宇宙。換言之,佛法的內容無非是剖釋人生——我,宇宙——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的真相的法則。我們生而為人,怎能對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環境一無所知?我們要認識自己,認識環境,就不能不研究佛法。至於學佛的目的,說來也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在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之後,即不再為自己和環境所困惑煩惱,因而「轉迷成悟」,「離苦得樂」,使我們自己得到解脫和自由。

  其實所謂佛法—釋迦牟尼佛說的「法」,本來就是宇宙自然的法則。這「法」是宇宙所本有,非釋迦牟尼佛「創造」或「制定」,佛常說:「法爾如是」,意思是他說的法,在自然法則上本來就是如此,但這法是釋迦牟尼佛以他至高無上的智慧所發現。佛發現了人生宇宙的奧祕,因而解脫成了「覺者」,佛不因此獨善其身,更發願把這奧祕向眾生宣說,希望眾生依他所說的教法學習修持,也洞瞭這種奧祕,也成為覺者,這就是世尊說法的本懷。

  說到宇宙人生的奧祕,就有許多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比如說,宇宙由何而生,依何而立?它在時間上究竟有多久,在空間上究竟有多大?宇宙間繁雜萬端的事事物物,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或是一個主宰?再比如說,人生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值何在,意義又何在?千古以來,多少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都在探索,但都沒有找到圓滿的答案。千古以來,能夠把這些問題圓滿解決的,祇有佛教。這裡在未談及佛教的世界觀以前,我們先看哲學上對宇宙人生作何解釋。

  佛教所謂世界,就是普通所稱的宇宙。准南子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這二者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限時間的合稱。因此,佛教的世界觀,也就是普通所稱的宇宙觀。

  所謂宇宙觀,是人類對於宇宙的構成與變遷,及人類在宇宙間所處地位的一種看法或見解。歷來東西方學者,對於此一問題,百說雜陳,理論甚多,唯心唯物,各有所見。茲略述數家,以見一斑。

  一、唯物論:唯物論者的宇宙觀,肯定宇宙間最基本的東西,祇是物質,除去物質,則無所謂世界。進而言之,人亦為物質。該派學者以為,人若去了心臟或大腦,即不能思想,因此認為思想必倚存於物質之身體,則無所疑。故當人死之後,肉體死亡,精神亦隨之消滅。故而不承認宇宙間有所謂精神的存在。該派學者更進一步認為宇宙間任何一種活動,都是由於物質的活動。所謂因果,條理,時間,空間等等,亦不外若干物理的特性,人們不能憑空造出一條物理學定律。就此而言,可見自然之原理,不倚存於人,而係獨立自存者。

  該派學者以為,人之有感覺,亦如物之有重量及延展性等。感覺增到比較複雜的程度,即產生觀念。觀念複雜後始有反省,雖由此反省可見人有心靈,然此心靈,謂為物質所產生,亦未嘗不可。因此,唯物論者證明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有三種論據;一、精神為物質的屬性。二、精神為物質的結果。三、精神為物質之一。

  二、唯心論:唯心諭亦稱觀念論。此派學者,以精神為宇宙的根本,宇宙任何事物莫不自精神而來。此種精神作用,在人以觀念表現之;在物以力表現之。人之有觀念亦如物之有力。人類之能了解宇宙,亦因持其最實在的觀念。精神既有如此的意義,所以宇宙根本是合理的發展的。有物就有精神,此精神為物體得以存在的原因,其自身各具有條理性。我們宇宙一切,亦因各有精神,各有條理,故能相持得以協調,毫無混亂。

  三、心物二元論:此派學者主張,宇宙根本上是有心物二重相異的性質。心與物在宇宙內各有其不相涉的二特性,心與物根本不能合併或附屬,其本身上即為實體。所以這一派學者的問題,常由心物關係一變而為身心關係,他們將思想與物質視為各循不同過程;身體與物質祇是結合,並未併合。

  四、多元論:此與一元論相反,認為宇宙構成要素,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因為宇宙萬象的本體是多個,宇宙間才有許多不同的現象。此不同的現象由於不同的根源,並非所有現象均由某一根源所演變。

  以上就宇宙本體的性質言,有唯物,唯心,二元,多元不等。至於宇宙本體的生成,亦有機械論,目的論,調和派,超越派諸種說法。然以上學說,各有其缺點,我人不敢完全苟同。宇宙本體的性質,若說是唯物,則生命的創造,精神的作用,能力的轉變,用物質解釋是不夠的。若說唯心,但物的存在亦係事實,精神是不能創造物質的。二元論者謂心物各有不相涉的特性,但精神不能離開肉體而獨立活動。多元論者認為宇宙要素是多非一,則對宇宙根本統一性相矛盾。至於解釋宇宙生成演變的機械論,目的論,調和派,超越派,亦各有其長短,不能給予我們一個圓滿的解答。

  此外,尚有宗教家說的神創造世界,創造日月眾星,造男女,造萬物。這種說法當作神話看則可,當作宇宙人生的真理看則不可。那麼,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佛法上到底如何解釋呢?我們先看佛經上講的「五蘊世間」。

  二、五蘊世間

  一般所稱的世界或宇宙,無非是指時間上和空問上一切生滅變異現象的總和而言。在佛法上說,這些生滅變異的現象,皆受因緣的支配,所謂「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但宇宙萬有因緣生滅的根本,則由「識」與「名色」而來。也就是說,由「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所以佛經裏常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那麼「名色」是什麼呢?名色就是「五蘊」。

  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皆由「五蘊」因緣和合而來。五蘊者,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識。色蘊謂之「色」,受想行識四蘊謂之「名」,所以五蘊又稱名色。

  何謂色蘊呢?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中說:「問,色蘊何相?答,變現象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以上這些話都頗難瞭解,若用現代語言來說,色,是約有體積而佔有空間,且會變壞的東西,這與現代科學所稱的物質相似。然亦不完全相同,物質二字尚不能代表色蘊的全部意義。

  色蘊中所稱四大種者,是指地水火風四物,亦是指堅濕煖動四種性。色蘊是由這四種性構造出來形形色色的事物。這其中又分兩種性質:一是有形可指的,叫做「觸對變壞」。如自然界之山川草木,人之耳目口鼻,人工製造之桌椅器物等皆是。這些東西,手可觸知其存在,眼可視見其形體,但因人力或其他因素,可使之變形或破壞的,這叫做觸對變壞。一是有象可尋的,叫做「方所示現」,如方圓長短,紅黃黑白,甜酸苦辣等,及其他許多抽象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將各種印象所加的名稱,就叫方所示現。

  其次說受,想,行三蘊。

  受蘊,為領納義,即領略境界而受納於心的,是有情—宇宙間有情識的眾生的情緒作用。如領納而適合自己身心的,即引起樂受,不合的即引起苦受,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指的感情。

  想蘊:是取象義,即認識境界時,攝取境象而現為心象,而構成概念,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象。

  行蘊:行是造作的意思,即對境而引生內心,經心思的審慮與決斷,而發出行動語言的行為,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志。

  最後說到識蘊,識是分別的意思,如眼之分別認識紅藍白黑,耳之分別認識好惡聲音,鼻之分別香臭,舌之分別苦辣,身之分別冷暖等是,這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認識。

  以上五蘊,是構成宇宙萬有——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和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j—的根本。在佛法上宇宙和人生,統名之曰世間。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稱為有情世間,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稱為器世間。

  五蘊又稱名色,色蘊與他四蘊對峙,其類系如下:

  色———————物

  受┐
  想┤
├———非色————名————心
  行┤
  識┘

  五蘊既為構成宇宙萬有的根本,則「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當然也在五蘊之中。識蘊就是「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其他四蘊則為「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其類系如下:

  識————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我

  色┐
  受┤
├———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我所
  想┤
  行┘

  受想行三蘊,原屬精神的活動,何以也列入「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中呢?這在大乘阿毗達磨雜論中有一段解釋說:

  「問:何因蘊唯有五?答:為顯五種我事故。謂為顯身具我事(色)、受用我事(受)、言說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識)。於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所以者何?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餘蘊計執我所。」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一般人以為眼耳鼻舌是我的,色聲香昧是我接觸的,我感覺故「受」是我所有,我記憶故「想」是我所有,我行為故「行」是我所有。這四種物理及心理現象都是由「我」觀察他認識他,所以都是「我所」。而能觀察能認識的「我」是什麼呢?祇是心理活動統一狀態的「識」。所以我們說識是主觀的我,色受想行是客觀的對象。由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對象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就是佛經中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識與名色—主觀與客觀條件,並不是兩件東西,識是名色中的識,名色是識中的名色。主觀即構成客觀之一條件,客觀亦即構成主觀之一條件。離主觀則客觀不能存在,離客觀則主觀不能存在。所以佛經上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識與名色關係,在雜阿含經中有一段說明:

  「佛說,譬如有兩根束蘆,互相依倚纔能植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復如此。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豎不起來,拿去那根,這根也豎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正復如此。」

  識與名色——主觀與客觀的條件,何以構成宇宙萬有?我們且看下節的「萬法因緣生。」

  三、萬法因緣生

  釋迦世尊住世之時,曾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說法。這時有兩個修習外道的沙門,名叫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人智慧超群,名望素著。一天,舍利弗途遇世尊弟子馬勝比丘。他見馬勝比丘威儀殊勝,舉止安詳,心中頗為敬羨,便問馬勝比丘說:

  「請問令師是誰,他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

  馬勝比丘說:「我師釋迦世尊,他的智慧神通,無人可比。我年紀幼稚,受學日淺,尚領會不了我師的妙法。」

  舍利弗一再要求說:「請慈悲方便,略說一點概要。」

  馬勝比丘說偈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舍利弗聽了,大有感悟,遂和目犍連一同皈依世尊。

  何以舍利弗聽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二語,就捨己所學而皈依世尊呢?實因為這兩句話是宇宙的真理,舍利弗在佛弟子中號稱智慧第一,未皈依世尊前已修道多年,所以聽聞之下,立即開悟,而皈依世尊。

  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的生成與還滅,皆由於因緣二字。因與緣,佛法上不曾有嚴格的界說。但從相對的差別言,因約指特性說,緣約指力用說。因指一件事物生滅的主要條件,緣則為輔助條件。因緣二字,若用現代語言來說,約相當於條件或關係兩個名詞。那就是說,宇宙間每一事物的生滅,必須具備某些條件;每一事物的存在,也必須與其他事物有著互相的關係。所以凡使一件事物生滅,或使一件事物存在的條件或關係,就稱為此事物的因緣。

  四阿含經中對因緣二字常作如下的解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思是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沒有絕對存在,都是以相對的依存關係而存在。這種依存關係有同時的異時的兩種,異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是因而彼是果。同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是主而彼是從。前者是指縱的時間,後者是指橫的空間。因此,所謂宇宙,在時間上說,是因果相續,因前復有因,因因無始;果後復有果,果果無終。在空間上說,是主從相聯,主旁復有主;沒有絕對的中心;從旁復有從,沒有絕對的邊際。以這種繼續不斷的因果,和重重牽引的主從關係,而構織成這個互相依存,繁雜萬端的世界。

  但不論是異時的因果關係,或同時的主從關係,其根本條件,皆不出前節所述的五蘊。由五蘊因緣和合,而構成山河大地和有情眾生的器世間與有情世間。

  但是,五蘊世間,森羅萬象,生滅變異,剎那不住;在這萬法生滅變異的過程中,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或法則呢?有的,這法則,就是佛法上的「萬有因果律」。

  四、萬有因果律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所創造,萬物的變異,也不是上帝支配。唯是假托眾緣(即是具備了該物生成或變異的各項條件)和合而生。這種由無至有的生起,就因邊說,叫做緣起;就果上說,叫做緣生。所以佛法上把宇宙間存在的事事物物,叫做因緣所生法;而把事事物物的生起,叫做萬法因緣生。

  宇宙萬有,既藉眾緣所生,自不免變化敗壞。所以自有情世間至器世間,自精神現象到物質現象,都是在運動流轉,生滅變化,剎那不停。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器世間的生住異滅,都是表示萬法流轉,生滅無常。但這種流轉生滅之間,是否有一規律可循呢?有,佛法上說有一項支配這宇宙萬象生滅變異的基本法則,就是萬有因果律。

  所謂因果律,就是研究事物原因結果的法則。現代科學上亦有因果律,惟科學上的因果律,祇適用於物理的變化。而佛法上的因果律,卻適用於心的變化,物的變化,及心物混合的變化。佛法上將此法則加以更詳細嚴密的分析,根據此法則創立了三世的人生觀;更將業報輪迴等問題聯繫起來,創立了因果善惡通於三世的倫理思想。

  因果,具足應說「因緣果報」。因是原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對造因者說是報。世出世間,由眾生以至成佛,由根身以至器界,一切生滅變異,莫不受此法則支配。

  任何事物,決不能無因而生,但有因無緣,亦不能生。例如一粒種子——因,若不經播種者把它埋入土中,再加上陽光雨露的助緣。則不會發芽生長,而因緣和合,形成果報。不但事物的生成是如此,即事物的變異與壞滅亦莫不如此。

  佛法為說明萬法的因果關係,曾立有六因,四緣,五果之說。六因的名稱是能作因,俱有因,相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五果的名稱是增上果,同時果、等流果,異熟果,離繫果。因限於篇幅,不能一一詳述。現僅將四緣略作介紹。

  四緣是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親因緣者,就是主因。在心法(精神)上說,凡人之身口意的行為意念,皆名之曰業。業為心法上遷流變化之因。在色法(物質)上說,如土石為山岳的主因,種子為草木的主因等是。

  等無間緣者,祇適用於心法,譬如我人一顆妄心,念念不停,剎那生滅。前念滅時,後念已起,這種生滅相續無間的作用,叫做等無間緣。

  所緣緣者,係指能分別的心與所分別的相相對峙時,前者以後者為所緣,此所緣的相,為生心的助緣。

  增上緣者,乃指一切心法或色法。起順違等作用,影響於因之成長者。在色法上講,祇要有親因及增上二緣便能生果。但在心法及心色混合法中,則須四緣具備,方能生果。

  由上所述,可知因果律上的三個原則。一是果由因生。無因不能生果,有因有緣則必然生果。二是事待理成。萬法生滅,固有因果,但因果中尚有普遍的理性。某因必生某果,原為必然理則,例如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滅,都是必然的理則。三是有依空立。任何存在的事物或理則,都必依否定實在性的本性而成立。也就是說,凡是存在的,最初都是不存在的。凡是「有」,必須依空而立。

  因果律上尚有幾點值得注意的,一是因果律中無第一因,亦無最後果。因前復有因,推之無始;果後復有果,引之無終。譬如父為子之因,父復有父,父父無始;子為父之果,子復有子,子子無終。二是因果律中的因與果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譬如棉紗是棉布的因,卻是棉花的果。棉布是棉紗的果,卻是衣服的因。由甲因產生了乙果,當然乙為甲之果。若由乙又產生了丙果,則乙又為丙之因。三是因果通於三世。三世並不是指一個人的前生今生來生,而是指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因不自滅,不論時間久暫,遇緣則起現行。四是因果本質為一。能生之因,必為所生之果;能生之果,必為所生之因。自色法上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豆種長不出瓜秧,瓜種亦長不出豆苗。自心法上說,自作因,自受果。善因不生惡果,惡果不由善因,絲毫不能假借。

  佛經上有一偈說明因果上的幾點原則:「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偈說明了:一、業因不滅。二、不論時間久暫,遇緣則起現行。三、自作業,自受果。

  在宇宙萬有之中,物與物的因果較易明瞭,例如金屬熱脹冷縮,冷熱是因,縮脹是果。物與心的因果部份尚易瞭解。如物質環境使人有苦樂的感受。飽暖則身心舒適,飢寒則生理痛苦。而心與物的因果較不易證知。然以心為因而影響物質的,亦不乏成例。如李廣射虎,箭入沒羽,近視之知其為石,再射則不入。這就是精神影響物質的例子。而最難瞭解者,卻是心法上的因果。蓋起心動意,皆為業因種子。此業種分善惡二面,皆印入八識田中。以業種的善惡,支配六道輪迴中的升沉。此因果雖不易使世人瞭解,然果由因生,事待理成,自因自受,絲毫不爽。我國民間俗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語雖通俗,卻含有至理也。

  五、心物不二的緣生觀

  我們由五蘊世間說到萬法因緣生,由萬法因緣生說到萬有因果律。歸根結底的說起來,佛教的世界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佛教的世界觀,在本質上既非唯心論,亦非唯物論,而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體圓融的五蘊世間;所謂「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識為名色中的識;名色為識中的名色。

  在生成上說,既非機械論,亦非目的論,而是因果相續,主從相關,重重牽引,互依互存,自果上言是「因緣所生法」,自因上言是「萬法因緣生」的因緣和合而有的世界。

  在宇宙萬有運行法則上說,既無上帝主宰,亦無天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棄因不滅,自業自受的萬有因果律。

  最後歸納起來,佛教的世界觀,可名之為心物不二,一體圓融,從認識論出發的緣生觀。

  六、三千大千世界

  在佛法上,把世界分為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兩種。有情世間,名為正報,是由業因所感得的正果。指有情——有情識的眾生——的肉體和精神而言。器世間,又名依報,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地,衣服飲食的總稱而言。

  有情世間有六道眾生,六道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天道。六道眾生生存於欲,色,無色三界之中。

  所謂欲界,是此界眾生有睡眠,飲食,男女之欲,故名欲界,色界則無此三欲,惟有殊勝的形色。無色界不獨無三欲,且無任何形色,祇有精神的存在。

  佛經上說,三界以須彌山為中心,總名為一須彌界。這樣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小世界並非一個,而是遍存虛空。集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名為小千世界。集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集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因為其中重疊了三個千數,所以稱三千大千世界。但三千大千世界亦非一個,而是無量無數並存於宇宙空間。所以佛經中常說「十方微塵世界」,「十方恆沙世界」。由於近世天文學的發達,證明太空中星球多至不可勝計,由此可知佛經所說。並非是揣測之詞了。

  世界,在空間上說,虛空無盡,世界無盡;在時間說,朔之無始,追之無終。但在因果法則上說,一是因前復有因,果後復有果,因果無始終,時間亦無始終。但另一方面說,有生即有滅,有成即有壞;因此,世界也有成、住、壞、空,四個時期。但成住壞空是循環連續的,所以在時間上依然是無始無終。

  成劫是世界組成的時期,住劫是有情眾生安住的時期,壞劫是漸趨破壞的時期,空劫是完全崩潰的時期。崩潰之後,再入成劫,周而復始。延續無窮。

  劫是梵語,華譯為長時。上述世界成住壞空一周是一大劫,大劫下為成住壞空四中劫,每一中劫含有二十小劫。一小劫的時間,是人壽由最高數——八萬四千歲——減至最低數——十歲——,再由最低數增至最高數,增減之量是每百年一歲,這樣一增一減所需的時間,即為一小劫。

  這無邊無際的空間,無始無終的時間,無量無數的眾生,悉依因果法則而生而有,而變而滅,就是佛經上所稱的世界。

  第六章 佛教的人生觀

  一、人生問題的意義

  人生觀,是我人對於人生的價值,意義,和個人立身處世的態度的一種看法或見解。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於各人的環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對人生的見解亦各異。譬如說,有人認為人生快樂,有人認為人生痛苦。有人積極進取,有人消極悲觀。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們是及時行樂,盡情享受呢?還是悲觀厭世,追求解脫?我們是努力進取,發奮創造呢?還是憑天由命,得過且過?

  再進一步說,生命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值何在,意義又何在?難道說一個人竟是無緣無故的生到世間,昏昏昧昧的度過一生,然後三寸氣絕,一切斷滅嗎?生命如果當真如此,則生命還有什麼意義?人生如果僅祇為了享受,或終生充滿痛苦,則生命還有什麼價值?關於這些,多少思想家,哲學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個答案,然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並且都沒有說出它的究竟來。

  進化論者說,人是猿猴進化而來的。高級動物既是低級動物進化而來,也就難怪唯物論者亦高呼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因而導致出人類鬥爭殺伐的悲劇了。

  某些宗教家說:人是上帝創造的。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創造,人的窮達禍福若是由上帝或其他神祇主宰,則個人的行為意志尚有什麼價值?

  早在釋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時,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謂外道六十二見——外道對人生問題的六十二種見解,我們來看看最著名的幾位大師,他們對人生問題的看法:

  一、富蘭那迦葉——他是一位懷疑論者;他以為人生的善惡,並沒有一定的標準,不過因社會習慣而來。因此,社會習慣所謂善惡,未必就是真善惡,所以為善為惡不應有業報。

  二、末伽梨拘舍羅——他是主張宿命論者;他以為人的行為及命運,皆受自然法則所支配,非人力所可如何。所以人若求解脫,祇有聽其自然,到了命中注定該解脫的時候,自然就會解脫。因此他主張一切聽於命運。

  三、阿夷多翅舍欽婆羅——這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論者;他主張人生由四大——地水火風四種物質構成。物質之外,更無生命。人死之後,一切斷滅。所以他主張人應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倫理道德。

  四、浮陀迦旃延——他主張心物二元不滅論,他說人生由七種要素——地水火風苦樂生命——合成,生死僅為七要素集合離散現象,七要素本身並不因此而有生滅。

  這些見解,或為無因論,或為斷滅論,皆有所偏,而非中道。千古以來,能說出我人的生死由來,人生的價值意義的,只有釋迦牟尼世尊。他以至高無上的智慧,洞見三界有情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真相;把宇宙人生之謎,作了個圓滿的解答。世尊對人生問題作何解釋呢?這應先自我人的生死由來說起。

  二、佛性與妄心

  釋迦牟尼世尊於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之際,世尊云:「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世尊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智慧德相是什麼呢?原來智慧德相,就是萬德萬能的佛性。

  佛性又稱真性,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實相等。名稱雖然不同,實際上是一個東西。它就是我們各人原具的本性。這種本性,本來就具足萬德萬能。它靈明洞徹,湛寂常恆,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與佛無二,但由於無始以來,被妄想執著掩蔽了本體,使具足的德能不能顯現。這好比一面光明的鏡子,蒙上了塵垢,蓋沒了鏡體固有的光明。不過鏡面雖蒙塵垢,而其原具的光明並未損減,一旦揩去塵垢,光明依然可以顯現。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來靈明洞徹,萬德萬能,但因妄想執著,以致起惑造集,輪迴六道。這種妄想執著又稱無明,無明梵語尾彌,意思是指闇鈍之心。闇鈍之心並非指我人的肉團心,而是指我人感受、思惟、分別、認識,對境攀緣的妄心。

  事實上,佛性與妄心,智慧德相與妄想執著,原本不是兩樣東西,但因有了真妄,動靜,明闇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佛性和妄心的分別。性譬如水,心譬如波。水是靜態,水靜則明朗;波是動相,波動則昏亂。水是體,體則真實不變;波是相,相則虛幻生滅。這其中雖有動靜明闇真妄之別,但在本質上仍是不二的。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的本性,祇因妄想執著,成為妄心。這妄心,就它的闇鈍來說,叫做無明;就它的能障覆自性來說,叫做業障;就它的熏習纏縛來說,叫做習氣;就它的動擾不安來說,叫做煩惱。總之,無明、業障、習氣、煩惱,都是虛妄生滅,幻化不實的東西。

  關於妄心的作用,大乘義章中有一段說明:「凡夫迷實之心,起諸法相,執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實,故曰妄想。」這就是說,我們萬德萬能,靈明洞徹的本性,因為妄想執著,而幻生起一種不明的幻覺——無明,這種無明與本來圓明朗照,湛然常住的本性和合起來,相續相牽,熏習不已,便成了阿賴耶識。因此,就使我們原始清淨純真的本性,變成了染淨交參的識,這識再因妄想而起概念——佛法上稱阿賴耶識中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對象的境界——佛法上稱為阿賴耶識中的相分。這樣一來,使我們本來靈明洞徹的本性。就因無明而發生變化。好比澄清的水因微風而起了波紋——幻相,這時,本性已因無明的污染而成識,此識中又有了兩種分別:一者是由心所生的境——幻相,又稱相分;一者是緣其幻相的見照作用——見分。有了相分見分的幻覺後,接著又起了一種錯覺——末那識的產生。末那識不知道相分見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而執著見分為我——我之能見;執著相分為我所——我之所見。如是執著不已,礬緣不息,由這個錯覺的我而礬緣,分別,取捨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愛,我所憎,我所好,我所惡。於是由此中更產生了一種虛妄的想像——意識。意識出現之後,喧賓奪主,不但代有了本性的地位,並把阿賴耶識和末那識也置之腦後。它成了人生——其他有情亦然——的主宰,好其所好,惡其所惡,——去胡作亂為。同時,意識尚有一批助手——眼、耳、鼻、舌、身,五識。藉著這批助手的力量,貪圖五欲——財色名食睡的快樂,而有貪瞋癡慢疑諸煩惱。由此而造下無量善惡之業。但意識是妄想執著而有,本來幻化不實,當人生四大分離——死亡之際,意識隨之散滅,祇留下一個生死流轉的根本——阿賴耶識,去承受那因善惡之業所招致的果報。

  阿賴耶識何以是因業受報的根本呢?我們且看下一節的說明。

  三、阿賴耶識

  大乘佛法的法相宗中,把我人這一顆對境攀緣的妄心,分析為八個識,這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中的前六識,係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發生。六識中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五識,祇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不能代表別種識發生作用。而第六意識,則是由前五識所引,助它們發生作用的。譬如眼之見色,祇能了知是色,至於這色是黑是白,則有賴意識的分別計度。耳之聽音,祇能了知是音,音之含意也賴於意識的分別計度。所以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此外,意識尚能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昇沆之業,皆由意識而作。現在心理學上,即研究到此前六識為止。但在大乘佛法上的分析,尚有七、八二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

  第七末那識,譯為意,但因恐與意識相混,故保留末那的譯音。末那識的作用,是執定阿賴耶識中的見分為我,而恆審思量之,所以它的特點,是「執我」和「思量」,因為執我,所以與我癡(因無明故,不自知我相的真理曰癡),我見(執五蘊假合的我為真我),我慢(因我見而有倨傲自高的心理),我愛(於所執我而生之貪愛)這四煩惱常相應不離。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這一個念頭,所以就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識所執著的我是什麼呢?就是八識中最後一個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又名藏識,它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也是無始以來,生死流轉的根本。此識中含有生滅,及不生不滅二義;不生不滅者,是覺,是真如,是本性;生滅者是不覺,是妄心。

  梵語阿賴耶,意為無沒,我國譯為藏識。稱無沒者,是因它歷劫生死流轉,永遠不滅壞;譯為藏識者,因它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它是一切業力——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

  一切眾生,每有起心動念,或發為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結果受報之前,都寄藏在此識中薰習,所以有能藏義。前七識的心心所法,算是能薰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的所薰所緣,故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執定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

  在八識生起的順序上說,此識最先生起。為諸識之首;但若由末歸本而言,則排居第八。此識為識之總體,亦為一切善惡業力之所寄託,故眾生死亡後,前七識俱滅,惟有此識受善惡業力之所牽引,在六道中再去投生受報。眾生死亡前七識雖滅,但它們的功能仍存在於第八識中,所以受生之後,依然又起惑造業,使業種繼續積存,因此阿賴耶識也就在六道中生死流轉,永無出頭的一天了。

  阿賴耶識如何生死流轉呢?這要從佛法上的十二緣起觀說起。

  四、十二緣起的生命觀

  十二緣起,又稱十二因緣,亦稱十二有支。這是依因果法則,以開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續的真相。

  十二緣起,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其中,無明是過去之惑,行是過去之業,由識至受五支是現在苦果;愛,取二支是現在之惑,有是現在之業,生和老死是未來的苦果。這樣由惑造業,由業受苦,由苦而復惑,因惑復造業,復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轉的惡性循環。但在這循環中因業受苦的根本,就是上節所說的阿賴耶識。

  生命的來源,由於無始以來本性因染成識,因妄想執著造作之業力寄託於識中,此識復受業力支配,在六道中輪迴升沉。因此,我們可以在此說出生命的奧祕,那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賴耶識——也就是俗稱的靈魂。生命自六道而來,復往六道而去——事實上也無所謂來去,祇是這個識,受著業力的牽引,在這六類眾生的生命之流裏,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緣會合,生入人道,那就成了五蘊和合的我。

  其實,識與名色結合的生命,並不一定就是人,不過三界六道,以人為中心,所以我們在討論生活問題時,亦假設以人為對象。假設說,神識以過去業力之因,生入人道,那麼在十二因緣的現在果報上說,就是倒識入胎,與父精母卯結合而成生命。此生命發育至六根具備,出生人間,漸次成長,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昧觸法六塵的感觸,而有苦樂的感受。這便是十二因緣中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

  有了苦樂的感受,就會躲避痛苦,追求快樂,此不獨於人,動物皆然。既然追求快樂,自然就有貪愛——貪財愛色,爭名奪利。然而過份擴張自己,就難免不影響別人。少數人快樂,多數人難免痛苦,痛苦的人為了求得快樂,又不兔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當然,人群中也有捨己為人的仁人志士,克己安份的善良人民。但人的行為不管是善是惡,起心動意,皆是業種。這業種印入藏識——阿賴耶識中,以業的善惡,支配未來的生命——善者超昇,惡者沉淪,一切皆自己造作,沒有什麼上帝和神祇支配。以上是十二緣起中現在三因的愛、取、有,三支。

  未來之果呢?則由現在之業因,再去受生,再去受報,再作業,再老死,依然在生命之流裏,延續無盡。

  今將十二緣起的內容圖示如下:

┌無明——本性妄想執著而有之迷惑煩—┐
┌過去二因┤ ├過去惑業
∣ └行——行為造作之業————————┘

∣ ┌識——為過去業力牽引,妄生顛倒分別而入胎之識———┐
∣ ├名色—五蘊的總名,在母胎中發育的精神與物質之混合體┤
  十∣ ┌五果┼六入—在母胎中發育至六根具備———————————┼現在之苦
  二∣現∣ ├觸——出胎後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感覺—————┤
  因┼在┤ └受——由好惡刺激而有苦樂的感受——————————┘
  緣∣ ∣
∣ ∣ ┌愛——對五欲六塵的貪愛————————┐
∣ └三因┼取——因貪愛而生之執著心———————┼現在惑業
∣ └有——因貪愛執著而造作出善惡之業———┘

∣ ┌生——因業力而致未來所生五蘊之身————┐
└未來┤ ├未來之苦
二果└老死—諸根朽壞為老,諸蘊破壞名死————┘

  五、業與輪迴

  業的梵語是羯磨,為造作之義,我人在思想上,或因思想發之於身體語言的善惡諸造作,俱名為業。佛經俱舍論中說:

  「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

  中阿含經中說:「思業與思已業」。思業即是意業,思已業即是思而發之於身語的動作。這三者,合稱為身,語,意三業。

  業有善、惡、無記三性。善業能招致善果,惡業能招致惡果,無記業既不是善又不是惡,故不感果。

  身、口、意三業,能感果的是善惡二性,這三業善惡的內容如下:

┌身業:放生,布施,淨行。
  十善業┼語業: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
└意業: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

┌身業:殺生,偷盜,邪淫。
  十惡業┼語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意業:貪欲,瞋恚,邪見。

  以上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主。身語二者,皆受意之支配。蓋在意念上若無貪瞋癡之意念,行為上則不至有殺盜淫之惡行也。

  關於業,使人頗難於了解,它無形無相,無質無量;但起心動念,皆成業種,且又永不磨滅,恆久存在,遇緣則起現行。我們如果勉強作一個比方,不妨說是我人意識裏的印象。我人每有起心動意,以及語言行為,不拘是善是惡,意識中必留一印象——這就是業種印入八識田中,八識田,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我人身心行為給意識中留下的印象,雖然有深有淺,但並不因時間的久暫而磨滅。對於某一事物,印象深刻者,固然終生難忘,且每因對此事之印象而影響及我人的心理及行為;但即是印象至淺至微者,也將永久存留於意識中。現代心理學解釋夢是潛意識的活動。在我人意識上已不復記憶存在之事物,而在潛意識中仍然存在,這固然證明印象不滅,同時也表示業力亦是不滅的。

  我國大學者梁啟超先生,在「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一文中,對於「業」有一段頗為詳盡的解釋,今摘錄如下,以助我們對業的瞭解。

  『業梵名Karma,音譯為「羯磨」。用現在話來解釋,大約是各人憑自己的意志力不斷的活動,活動反應的結果,造成自己的性格,這性格又成為將來活動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運。從支配命連那一點說,名曰業果或業報。業是永遠不滅的,除非業盡——意志停止活動。活動若轉一個方向,業便也轉個方向而存在。業果業報決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終了,死亡不過這「色身」(物質所構成的身體)循物理的法則而聚散。生命並不是純物質的,所以各人造業,並不因物質身體之死亡而消滅。死亡之後,業的力會自己驅引自己換一個別的方向別的形式,又形成一個新生命,這種轉換狀態名曰輪迴。懂得輪迴的道理,便可以證明業力不滅的原則。』

  『業的形相究竟怎麼樣呢?諸君聽見過那些收藏宜興茶壺的人的話嗎?茶壺越舊越好,舊茶壺而向來所泡都是好茶則更好,為什麼呢?每多泡一次茶,那壺的內容便生一次變化,茶吃完了,茶葉倒了去,洗得乾乾淨淨,表面看來什麼也沒有,然而茶的「精」漬在壺內,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漬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味更好。如此泡過二次三次乃至幾千次,每次漬一點,每次漬一點,久而久之,便不放茶葉,拿開水沖進去,不到一會,居然有色有味,可以當茶喝。吃鴉片煙的人亦然,他們最講究用舊槍舊斗,非此不過癮,因為舊槍舊斗漬有無窮的煙精。這種茶精煙精,用佛家語,便可說是茶業煙業...』

  業力並不因肉體的死亡而消滅,肉體死亡之後,棄力寄託於阿賴耶識中,此識復受業力的支配,再與物質結合另形成一新生命。但另形成的新生命是人是畜,是飛禽是蟲蟻,阿賴耶識本身不能自主,全受業力的牽引。佛經上說業力牽引阿賴耶識的情形是「譬如討債,強者先牽。」那就是說那一方面的業力最重,就偏墮到那一方面去。

  三界有情,因迷惑而造業,因造業而受苦,因受苦復迷惑,這惑,業,苦三者,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但因惑所造之業有善惡輕重之分,因之其獲得的果報亦有六道中苦樂之別。業識在六道中生此死彼,生彼死此,就叫做六道輪迴。

  所謂六道,是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前三者稱三菩道,後三者稱三惡道。其中天道福報最厚,樂多苦少,係修上品十善所感之果。人道苦樂參半,係修中品十善所感之果。修羅道福報如天,而瞋恚心重,鬥爭不止,係修下品十善所感之果。下三道之畜生道,愚癡無知,吞噬虐殺,係造下品十惡所感之果。餓鬼道常受飢餓,故曰餓鬼,其痛苦甚於畜生,係造中品十惡所感之果。最下者為地獄道,係造上品十惡,召此極端痛苦的果報。然在此六道之中,各道中的苦樂福報亦繁殊萬端。如人之有富貴貧賤,窮達壽夭;畜之有飛禽走獸,蟲蟻魚蝦。鬼道中有無財、少財、多財諸類;天道中分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總之皆是業力之所召感,善昇惡墮,理所固然也!

  三界六道之眾生,如下圖所示。

┌欲界(具有男女飲食之欲的世界)———┬ 地獄道
│ ├ 餓鬼道
│ ├ 畜生道
  三界┼色界(離男女飲食之欲的有形世界)┐ ├ 修羅道
│ │ ├ 人 道
│ │ └┐
└無色界(無形色的心識世界)———┴—— 天 道

  六、佛教的人生觀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執著而起的妄心;認識了生死流轉的根本——阿賴耶識,和支配此識的力量——業力;了解了十二因緣,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後,再來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及我人立身處世的態度,這樣就有了一個準則——那就是以佛性,以阿賴耶識,以業力,以因果諸立場,來衡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是佛教的人生觀。

  第一,我們自因果的立場來看人生;因果,具足應說是因緣果報。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異的基本法則,這法則的特點,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所造之因,必有所結之果;所結之果,亦必有所造之因。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何因,得何果,這在因果法則上是絲毫不爽的。

  人生的因果,有善惡兩面,種善因獲善果,種惡因獲惡報。因果通於三世,有因必將有果,所謂「欲問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問未來果,現在作者是。」我們現在的境遇美滿,固不必躊躇滿志;我們現在的境遇困苦,也無須怨天尤人。由於過去的善因使我們現在境遇美滿,現在若不續種善因,未來必然困苦;由於過去的惡因使我們現在境遇困苦,現在若能努力向善,未來的境遇也必將改善,所謂鑒因知果,明乎此,對於我們立身處世的態度,就可以思過半矣!

  第二,自業力的立場來看人生:世界的美醜,人生的苦樂,皆由眾生的業力所招致。前者是由於眾生的共業,後者是由於個人的別業。所謂業力,也就是過去行為的結果。我人有身、口、意三業,這三業,可以為惡,亦可以為善。為惡者,意念上的貪欲、瞋恚、邪見;行為上的殺生、偷盜、邪淫;語言上的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善者,意念上的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行為上的放生、布施、淨行;語言上的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而這些善惡之業,也就在我人一念之間的差別。所以,如何淨化我們的意識,創造我們未來生命的環境,這是我們人生努力的目標。

  第三,自阿賴耶識的立場來看人生:阿賴耶識是生命的根本,萬法的本源。它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含有淨染兩面。在無始以來,它在六道中生滅相續,永無止境。它的本體,雖因污染而長在六道,但若淨化亦可超登聖域。由此觀之,使我們知道我們肉體的軀殼雖然短暫渺小,幻化不實,但我們生命的本體則是永恆存在。所以人生的價值,不在目前的肉體上感官上的享樂,而在永恆生命本體的淨化。淨化本體的方法,則是以佛法上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淨除我們心識上的六弊——慳貪、毀犯、瞋恚、放逸、散亂、愚癡。這六弊淨除了,我們生命的本體即可恢復本來的明朗,獲得永恆的解脫。

  第四,自佛性的立場來看人生:我們各人所具的本性,原是萬德萬能,與佛無異,祇因一念無明,為煩惱習氣所纏縛,才輪迴六道,沈淪苦海。雖然如此,但我們的佛性終無損減,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佛經上說:「眾生是未覺的佛,佛是已覺的眾生」。我們具有佛性,未來終當成佛,則生命的價值是何等的崇高?我們豈可自暴自棄,輕視自己?孟子說:「堯亦人也,舜亦人也,有為者當如是」,佛經上說:「彼既丈夫我亦爾」。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幸得人身,幸聞佛法,是應如何的努力為善,以洗除本性上的無明煩惱,發揚本具的德能光輝,以期還我本來面目,達於覺者——佛——的境界。這是我們人生價值最高的目標。

  佛教的人生觀,是積極的,樂觀的,創造的人生觀。它要我們鑒因知果,避惡趨善,淨化生命的本性,發揚人性的光輝。果能人人如此,則娑婆國土也就會轉化成極樂世界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