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九乘佛法之巅——大圆满法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郭元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大圆满就在内证本觉中

  大圆满是西藏宁玛派所特有的密教法门,和新派密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很多地方不同。宁玛派总判世出世法为异生人天乘,颠倒外道乘,和真实内道(佛法)乘。在内道中更分为九乘,通常称为九乘次第。初三乘为因乘,即声闻、独觉、菩萨三乘。后六亲为果乘:即事乘、近乘、瑜伽乘。这三乘合为外牟尼续乘;摩诃瑜伽乘、阿努瑜伽乘、阿底瑜伽乘。这三乘合为内大密咒乘。后三乘中,尤以阿底瑜伽乘和新派最不相同,而大圆满法门就是在这一乘中建立的。因此,阿底瑜伽也称无二大圆满。它的意义是,一切染净法统统在现前离垢明空豁朗的内证智(本觉)中完全具足,所以叫做圆满;解脱生死的方便途径莫胜于此,所以叫做大。这内证智更有菩提心、心性、如来藏、自然智、自然光明智等异名。从果证来说,这自然智的本体空分即法身,本性显了分即报身,大悲明证分即化身,三身原在本分上具足,不必另有。精勤修作即已圆满,所以叫做大圆满。

  二、大圆满为什么特殊优胜?

  大圆满为什么较其他各乘殊胜呢?九乘中初二乘为小乘,可以不论。菩萨乘不离用寻思伺察以辨二谛,而大圆满的菩提心则超越寻伺推求。事乘要住于二取清净之境,而大圆满的菩提心则超越二取,近乘(亦名俱乘或行乘)未悟达无二的义境,而大圆满则是无二的菩提心。瑜伽乘求生密严净土,不能住于无舍无取,而大圆满则为无取无舍的菩提心。大瑜伽乘求证金刚持位,所以用方便胜慧(般若)为趣入门,而大圆满的菩提心则超越勤修。随瑜伽乘求证无别,所以用界智为入门,而大圆满的菩提心则超越因果。总括地说,下八乘不用自然智,所以都以渐修为宗,不能出因果生死的樊笼,而流于没有性修的偏执,但大圆满则把种种显现都化为一实相,所以叫做“自然出过勤修”。

  三、大圆满修法分为三部

  大圆满的修法又分三部:即心部、界部和要门部。这三部虽然依次略同于新派的大手印,五次第和六加行,但是据宁玛派的见解,仍然比那些法更殊胜。三部中又以最后的要门部为胜,因为在理论上,心部执着意度,界部执有法性,仍流于意度,而要门部能令实相自显,故更殊胜。这要门部又分四部:即外、内、秘密和无上。要门部的无上部又称为自性大圆满心髓金刚藏乘,简称大圆满的宁提。宁提的传承主要有两系:一系是由吉祥师子传莲华生,再传空行智慧海王而传下来的,叫做宁行宁提;另一系是由吉祥师子,经智经、无垢友而传下来的,叫做上师宁提。二派理论大致相同,只是修法方面稍有区别。

  要门部所依的教典,传说有六百四十万颂,分为三万五千品和五千枢要等,西藏译出的只有少部分,并且原本也非印度所有,而是收藏在乌苌的空行洲中,由本派的得大成就者如吉祥师子、莲华生、无垢友等人取出一部分来流通人间。

  要门部中无上部的见修行果中,宁提法又名证智自显妙道金刚藏大秘密乘。大圆满法的全部已胜于下八乘,而这一部法又是大圆满中最深法门,为大圆满的极顶,所以比大圆满中其余法门还要殊胜,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1,其余法门都偏重于慧,可以速得开悟,但欠缺超脱力,所以不能即身解脱。本部法有见根法要,只论精勤的大小,不管根基的利钝都可成就。

  2,其余法门对于各法性都在意识审察中建立信念,所作空观如暗中投石,形同摸索,本部法则不用意识审察,现前即有,现量亲证。

  3,其余的法门都以能说的文句为凭,所以对于义境一开始就要求通达领悟。本部法不用文句一字,而现前睹见义境(以现量亲证),因此可以不依文句而成佛。

  4,其余法门对于各各实相的义境,都以心慧取为观境而建立体道果,时时要用思维筹量。本部法则显了现证,不用心慧所作,分别体道即可成佛。

  5,其余的法门总要分别前后困果,故不能不另外去求菩提。本部法菩提自现,所以不用因果胜劣的作业,也不必精勤修行,分别取舍。

  6,其余密法要用脉、风、明点等,当年龄少壮时,脉道舒展,易证菩提;年龄老大,则大种力衰,难以得解脱。本部法光明的日月从内起现,所以只要具足精进,不论年龄老幼都能解脱。

  7,其余法门都认为三身是究竟果,是所观待的法。本部法三身在道中即明朗显现,所以能在究间光明的本净界中任运任持内证智的妙有境界。

  总之,大圆满中心、界两部虽能远离言谈安足外所,现时睹见证智,其心可以须臾间自显而住,即许这一种动静相为究竟,但事实上没有真正看见,仍不过是意识审察一类之境。本部法能以真实法要现前明见,当然更殊胜了。又要门中的外内密三部,道果方面,仍然更以中有位的境界为凭藉,本部法则现生即可解脱为光明身。

  四、大光明金刚乘是一切法门中的顶点

  大光明金刚乘是一切修持法门中的顶点。在这一乘中又分决断和超越两部,在修法的过程中,后者以前者为依。如果只修前者,即身也可化为微量而成佛,但对于外迷相地石山岩等不能净化,且修道时仍以粗脉风为依,不能成就光明身,现身不能达究竟极地。超越法,则现生能证光明身而得大迁转身,成办广大利他事业,而且所得天眼、神足、力通,也无量无边。因此在本部法中又以超越法为最究竟。

  本部法的理论根据在《阿毗达摩大乘经》的颂文“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它建立本初之体自然智为一切法依,自然智的本体空,象虚空一样就是法身,本性显了,象日月一样就是报身,大悲周遍,象日月的光华一样就是化身,所以三身在本分上完全具足。三界众生因为业力所蔽颠倒迷乱,对于这个所依的实相不能了知,所以轮回六趣受种种苦。

  五、光明安住的最佳部位

  本部法中关于三脉四轮的建立和蓁金刚乘法门相同。另外不共的建立有四大殊胜为光明安住的处所。这四个脉是:迦底大金脉,如白丝线脉,细旋脉,晶管脉。最后的一脉连结心眼,其中有具贤严明点,是现起无数金刚连鏁光明的依处。同时,在心脏(肉团心)中央有具足光明的光明脉,象放光一样照明一切细脉,所谓“如来藏周遍”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能明智的内证智本性即空,本性是五光常照,大悲的光辉周遍,所以是三身(或五身,见下)五智的大藏。但是它的本法法身空上清净知见之分被阿赖耶和八聚识所障,本性五光明照分被有质碍的血肉蕴聚所障,大悲光辉和证智起处被业和习气所障,因此它的体性极难睹见。但它是周遍一切有情,以各各有情之身为依而存在的,所以说为本初界自然智如来藏。在现前的肉身中,周遍而住。这如《宝性论》说:“等觉身流布真如无别故,有智故有身,常具足佛性。”

  六、大光明金刚乘修法

  关于修法方面,本部法也和一般真言道相同,分为能成熟的灌顶和能解脱的修持两部分,内容如下表:

  修法

  能成熟道

  四灌顶

  外有戏论宝瓶灌顶除身障

  内无戏论秘密灌顶除语障

  极无戏论慧智灌顶除意障

  最极无戏论辞句灌顶除所知障

  能解脱道

  前行

  共同前行

  不共前行

  不共正行

  本部法中和一般真言乘相同,也非常重视灌顶传授,所以这四种灌顶需具足受(但也有说最上奥义端赖自悟,传亦不知,说亦不知的)。受宝瓶灌顶可于生起次第修法得自在;受秘密灌顶可于修圆满次第“拙火”旃荼梨及字轮诵咒得自在;受慧智灌顶可于修大乐双运及通达本净法性智得自在;受辞句灌顶可于现量任运之义得自在。如不受灌顶则过患极大。反之,如果能具受灌顶,则在一切分位都能成就所乐求的事情。在修道时,光明脉清净,能够生超殊胜三摩地成为诸佛之子,任持佛的种姓,寿命长远,受用威权都能具足,永断一切恶趣,领受天上的广大安乐吉祥,现身证得究竟佛菩提果。

  其次,进入修道,因为本部法以出过一切起心作意,现前令见光明智慧为宗,所以对于一切以意识审察为性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都要弃绝。初步先修共同前行,再修不共前行(以修金刚萨埵或修莲华生为主),最后再修不共正行。

  关于正行,主要是些实修的方法,所以特重口传。要门部的梵文原名为乌波第舍,就是近处指授的意思。修法内容,大致是,初步指示身语心三要,身要有五种或三种姿势(法身狮子奋迅势,报身大象眠卧势,化身仙人蹲踞势)等。再指示根门要、缘境要、息风要、证智要等以看光明。依此修持,四种光明即可逐步现前,四光明是法性现量光明、证受增长光明、证智充量光明、法性穷尽光明,第四光明又有渐尽和顿尽的分别。

  在现见光明的刹那证智中,阿赖耶俱三界心心所都可遗离,一般密咒下乘以味展二脉的风心趣入中脉所生的乐明无念之智,认为是“俱生智”。这仍然未遗离阿赖耶八聚识的状态。因为乐明无念中的安乐受是意与染污末那末分的无念,所以即是阿赖耶。这里微作明净状的就是阿赖耶识,色声等五种粗境仍依根识各别显现,所以仍有五门之识。这些若不加以遗除,则生死之心尚未解脱,当然不能解脱。并且下乘密咒以脉风明点一味和合之喜为根本义,所以认为要使风界等从味展二脉趣入中脉,使脉结各各舒解,由此起现初地以至佛地的各别功德。这种法门障碍很多,而且本风要是不慎进入六趣轮回的脉瓣中,反而可以生起很多迷乱的境相,引发过患。本部法则可使诸风自灭而住,各各脉瓣的风自成清净,这时光明脉中的智风就在本位上自然朗照,所以清净智慧之境,身、光、刹土等都能当前显现,而迷境不复生起。等到中脉里的光明脉增长,那诸脉结就渐化光明,地道功德即在本来光明中出现,这就是得到解脱了。譬如,当初二结(中脉中)化为光明时,在外面显现的光中就现出一千二百个佛土。如果把自己的光辉分照那里,再收摄到本光中,那么就到那一刹上去了;如果把身颈转动一下,就可以震动照耀一百个佛世界,而内心又能入出一百种法性无分别三摩地。因此,即此已远超下乘之地。

  依这个法要以根(净眼根)现量瞻睹的一刹那,澄清不动,远离合散的智慧,就是在本分上证法身的决断,外面显现光明照了的方便,就是任运起现自性色身道的超越。因此外所显就是“生起次第”起现方便的法要,内明照就是无生而灭诸戏论的“圆满次第”现证远离边际的般若。这样,方便、般若、生起、圆满、法身、色身、显相、空性、福德、智慧等资粮都在修决断和超越时刹那圆满。这时五身五智也都刹那圆满,因为心一境性远离戏论就是法身,自显无执就是扫身,现种种境就是化身,遗八聚识就是菩提身,界无迁变就是金刚身。又远离缘虑戏论就是法界智,显了无障就是圆境智,住平等味就是平等性智,所显五光无杂就是妙观察智,能所二取(根境)皆化光明即成所作智。

  在修法时,安住光明的刹那也可以尽摄下九乘的密意胜利。因为这时没有补特伽罗执及法我执,所以尽摄声闻、独觉、菩萨三乘密意。又安住光明的刹那,身语意三都没有烦恼垢染,所以尽摄清净行事、近、瑜伽三乘密意。又安住光明的刹那,光明、证智、无二齐运开觉,现证殊胜三摩地,所以尽摄大、随、极三瑜伽的密意。其余的陀罗尼、三摩地以及诸地道等都是就内证智无垢分上安立的,所以也同时尽摄。这样一来,下乘所修的一切三摩地和所开觉的一切功德法无不尽摄于此安住光明的刹那中。

  七、大圆满的境界

  本部法的果证,一般说来,如果在冢间、空谷、洲渚等极寂静的地方如说观修,等到四光明的境界逐次起现,那么,上根只要三年,中根只要五年,下根极长七年,内外质碍之境都化为光明,就可以在自显色究竟之处现证佛位(这里所说的色究竟指法身普贤所住的法性土,不是普通的色究竟天)。这时可以随修行者的愿心而有两种成就。一种是想用现身成办广大的利生事业,寿命无边尽三有际,就可以证取大迁转身。这种身性像水中月一样,虽有显色,但没有触色,如同大阿阇黎莲华生和无垢友,能在一刹那中示现不可思议的神通法门。另外一种成就,即是不想依现身成办广大利他事业的,那么在圆满四光明道而身化光明时,就到法界本初地任运成就三身五智。所以法身刹上就成为普贤,在报身上任运密严刹中成为自显受用身,再由加持力,在清净佛土现为五部如来饶益诸住地菩萨,更于六趣中示现各趣大师广作义利,以殊胜变化工巧及受生等事穷三有际饶益无尽。

  八、大圆满传承

  大圆满法的内容大略如上。至于本法中要门部的传承,据传说分为天上和人间两个阶段。天上为提婆贤护之子庆喜藏,又名具胜心天子,由金刚手授以此法。人间的传承始于具胜心,他降生乌苌国,为国王乌波罗遮之女华阴之子,名为极喜金刚。极喜金刚登位时,金刚手亲来传法。后极喜金刚传法于阿阇黎妙吉祥友。妙吉祥友传法于吉祥师子。吉祥师子是汉地戍奢洲人,父名奢善,母名光显女,他在二十五岁时遇妙吉祥友,圆满承受阿底一切教法。吉祥师子后传乌苌第二佛(指莲华生),智者若那修多罗(智经),大哲无垢友和大译师遍照等人。自吉祥师子以下是持明表示传承。莲华生、无垢友以下都是补特伽罗附耳传承。这耳传又分二系,一系是由莲华生传空行智慧海王,埋藏法宝以待有缘,后由莲华生业力取藏传遍智自然金刚,雍敦金刚吉祥等为空行宁提;另一系由无垢友传娘定贤,建乌汝奢寺埋藏教授,后由登玛伦贾取出传给娘结尊师子自在,由他传给娘迦当巴。他把教授埋藏三处,三十年后由结贡那薄在公元1067年取出,这时陆续取藏的还有响巴日巴、漾敦诺札(即吉祥金刚,公元1097~1167)。漾敦诺札传子亿日(1158~1213),他又传子觉贝(1196~1231),以后递传师子奋迅,他再传镜金刚(1243~1303),他又传持明俱摩罗阇(1266~1343),他后传钦饶隆巴(1308~1363),这一系叫作上师宁提。隆钦饶降巴,又名无垢光,他也曾受学空行宁提,又遍学后宏期新派密法,关于明处、显经、密咒的著作极多,被推为旧派中智者之首。从现存资料看,自无垢光开始,大圆满的教义,才成了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有记录的学说。此外,在后宏期中,仍有不少取藏者出世,也有很多在定中得法的名为净相派,传承之间又各成系统,非此处所能备举。现在川藏一带弘扬宁玛派大圆满教法的,西藏有金刚崖寺,川西有白玉寺、迦陀寺等。

  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