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布袋和尚”与“布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鼎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布袋和尚”与“布袋”
  作者:李鼎霞
  一、“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的正规传记,始见于《宋高僧传》卷二十一中的“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此传为研究者习知,为便于展开下文辄全引如下: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也。形裁(月委)(月畏),蹙(安頁)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廛卩)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菹,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有偈云:“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又于大桥上立,或问:“和尚在此何为?”曰:“我在此觅人。”常就人乞啜,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系湿草履。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公,亦荷布袋行。将者之间多图画其像焉。
  《宋高僧传》成书于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后于此,则有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东吴沙门”道原(天台宗系统,法眼宗)的《景德川灯录》。其书卷二十七所载布袋和尚传,比赞宁的记录多出来不少,特别是有一歌二偈全文。今引其增加者如下:
  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祥氏族,自称名契此(按明确布袋和尚是奉化人)。……有一僧在师前行,师为乃拊僧背一下。僧回头,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的得,即与汝一文。”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白鹿和尚问:“如何是布袋?”师便放下布袋。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事?”师负之而去。先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叉手。保福曰:“为只如此,为更有向上事?”师负之而去。师在街衢立,有僧问:“和尚在遮里作什么?”师曰:“等个人。”曰:“来也,来也!”(归宗柔和尚别云:“归去来”)师曰:“汝不是遮个人!”曰:“如何是遮这个人?”师曰:“乞我一文钱!”师有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声,一切不如心真实。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携锦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又有偈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梁贞明二年(按:明藏作“三年”,与后“丙子”不符)丙子三月,师将示灭,于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磐石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其后,他州有人见师亦负布袋而行,于是四众竞图其像。今岳林寺大殿东堂全身见存。
  道原的记载十分重要,补足了一歌二偈,记载下四次问答;特别重要的是明确记录下布袋和尚示灭的时间、地点和临终前说偈的情况与内容。还有,说明“竞图其像”缘起于“他州有人见师亦负布袋而行”;又说明布袋和尚的肉身像在那时安置在岳林寺。按:《宋高僧传》所述布袋和尚示灭之年为“天复中”。唐季五代时“天复”年号有二,一个是唐昭宗所用,计三年,当公元901~903年;一个是前蜀王建所用,计七年,当公元901~907年,实为延续使用昭宗年号。许多研究者以为,与布袋和尚在世的时间比勘,似乎早了一些,因此主张“天复”乃“天福”之讹。天福是后晋高祖年号,公元当936——942年。鄙见以为,后来元代念堂《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的布袋和尚,沿袭《传灯录》,有歌与二偈,亦明白著力“贞明二年丙子三月”示灭之说。元代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更进一步明确著录“贞明二年三月三日”坐化,所以,我们还是从众和遵从明确的记录吧。
  南宋志磐《佛祖统记》卷四十二所载事实,除了与上引二书事迹基本相同者外,还补充了一些事实,记载下不同的传说:
  贞明……二年(按:公元916年)……四明奉化布袋和尚于岳林寺东廊坐磐石  上而化。葬于封山。既葬,复有人见于东阳道中者,嘱云:“我误持只履来,可与持归。”归而知师亡。众视其穴,唯只履在焉。(按:可与“达摩只履西归”故事并参)……有十六群儿哗逐之,争掣其袋。(按:后世画塑“五子戏布袋”等本此)或于人中打开袋,出钵盂、木屐、鱼、饭、菜、肉、瓦、石等物,撒下云;“看!看!”又一一拈起,云:“者个是什么?”(按:较《宋高僧赚》所写具体生动)又以纸包便秽,云:“者个是弥勒内院底!”(按:明确提出“弥勒捏院”)尝在路上立。僧问:“作么?”师云:“等个人来。”曰:“来也!”师于怀取一桔(按:浙东特产)与之。僧拟接,复缩手云:“汝不是者个人。”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放下布袋,叉手立。僧云:“莫别有在?”师拈起布袋,肩上,行。(按:又一新增事例)因僧前行,抚其背。僧回首,师云:“与我一钱来!”(按:又一新事)尝于溷所示众云:“化缘造到不得于此大小二事!”(按:又一新事)郡人蒋摩诃每与之游。一日,同浴于长江。蒋见师背一眼,抚之曰:“汝是佛!”师止之曰:“勿说与人!”师常教蒋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故人间呼为“摩诃居士”云。(按:又一事)师昔游闽中,有陈居士者供奉甚勤,问师年几,曰:“我此布袋与虚空齐年。”又问其故,曰:“我姓李二月八日生。”(按:又新增一事)晋天福初,莆田令王仁二于闽中见之,遗一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是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按:补足全偈)后人有于坟塔之侧得青瓷净瓶、六环锡杖,藏之于寺。(按:又新增一事)
  计补充与新编入不同传说者十余事。此外,《统纪》卷五十三中“圣贤出化”条,记载有:“昭宗天复:岳林布袋弥勒化现。”按:“化现”指的是佛和大菩萨(如等觉位的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变化成种种形象,示现于某一世间。它本与梵语 avatara,汉语常规意译作“权化”。这一条简单的记录与前引贞明二年坐化的明确记录相结合,适足以指明两点。一点是,“天复”年号在某些记载中出现,是有寓意的,不必改为“天福”;另一点是,“天复”年号,指的是布袋和尚大致从那个时候起始在岳林寺活动,因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布袋和尚在奉化以岳林寺为挂单之处,他的大致化现时间,也就是以上诸书所记载的事迹的出现时间,是在公元901——916年左右。这一条,和前引记载中布袋和尚自己所说的“者个是弥勒内院底”的话合在一起看,也证实了布袋和尚作为弥勒化身是当时已经公认的事实。
  清康熙十年(公元1617年)“广州南海宝象林”弘赞编辑的《兜率龟镜集》卷上“应化垂迹”中记载,多出两篇偈,录文如下: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尘,无一点色彩。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佛拭,虽然是一躯体,分身千百亿。再往后,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九十九“仙释二”的“宁波府”部分有布袋和尚传,所引系据《明州三佛传》(此书未见过)。其中新增的有:一、引上述《兜率龟镜集》中两篇接偈的各前四句,各别略有不同,并明确说是赠给那位陈居士的。二、记有:“贞明三年示寂于岳林寺,建塔封山之原。晋天福初,莆田县令王仁照遇师于江南天兴寺,后又遇于福州官舍,出怀中圆封书,戒王曰:我七日不来,则开看。王如戒,所圆封无他”,就是那篇“弥勒真弥勒”的偈。“乃之师是弥勒佛也”崇宁中(崇宁是宋徽宗年号,当公元1102——1106年),赐号定应大师”。
  清雍正《宁波府志》卷三十二“仙释”中的布袋和尚传,所述又略有不同处,计有:一、说和尚示寂后,“后有二僧至寺云,从天台见之”,引发出冢只见空龛等事来。二、是“县令莆田王仁佶”见过示寂后的布袋和尚两次,并得到了那篇偈。这个记录很重要,说明王仁佶(不是“熙”)是奉化县令,莆田人。后面还记有”王令记起事,并刻其偈于碑。
  明初居顶编辑的《续传灯录》卷三十三“临安径山了明禅师”的传,说他“身长八尺腹大十围,所至人必聚观之”,“每自肩栲栳行乞”有点布袋和尚的派头。所以,“江浙两湖皆号之为布袋和尚再出焉。”按:了明示寂于南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可见此前布袋和尚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以上就是我们勾勒出的布袋和尚的大致史实。
  二、“布袋”
  布袋是布袋和尚行道的只要道具,它的内涵是什么,后来人又如何理解和继续使用“布袋”来说名问题,是这一节中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当然也是我们要向读者请教的问题
  按,僧人有时引据“布袋”为典故用以说明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理解。今辄引数条如下:
  布袋里般般著得,短长在我;宝公杖头剪刀,节奏由谁!(《景德川灯记》卷三十,天童宏智和尚撰“疏”)
  漳州道吾悟真禅师上堂,……普化明打暗打,布袋横撒竖撒。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忘却下脚?(《续传灯录》卷七)
  舒州白云守端禅师……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所以山僧常有颂云:“他人住处我不住,他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为人难共聚,大都淄素要分明。”山僧此者临行解开布袋头,一时撒在诸人面前了也!……(《续传灯录》卷十三)
  明州岳林昙振禅师上堂,垂语曰:“今日布袋头开,还有买卖么?”僧出云:“有”师曰:“不作贵,不作贱,作么生酬价?”僧无语,曰:“山僧今日失利!”(《续传灯录》卷十六)
  明州天童宏智正觉禅师……问:“布袋头开时如何?”师曰:“一任填沟塞壑!”(《续传灯录》卷十七)
  安吉州道场有规禅师……化土出问:“促装已办,乞师一言。”师曰:“好看前路事,莫比在家时。”曰:“恁麽,则三家村里、十字街头等个人去也。”师曰:“照顾打失布袋!”(《续传灯录》卷十九)
  洪州奉新县慧安慧禅师……时慧安禅院临道左,凡衲子往来……无不经由。偶法席久虚——时真净在宝峰,太守移书,命择人居之——众中衲耆宿皆惮其行,久之不决。师忽白真净曰:“慧渊去得否?”真净喜云:“汝可去,”遂复书举师。时湛堂为首座……遂作颂饯之,云:“师入新吴,诱携群有。且收驴脚,先展佛手。指点是非,分张好丑。秉杀活剑,作狮子吼。应群生机,开布口袋。撒向南北东西,直教珠回玉走。含灵昧有、己之流,顿出无明窠臼。呵呵呵,见三下!三,三三如九。祖祖相传,佛佛授手。”(《续传灯录》卷二十二)
  是故,真净偈曰:“事事无碍,如意自在。于把猪头,口诵净戒。走出佛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续传灯录》卷二十五)
  台州护国此庵景元禅师……后辞圆悟,圆悟问:“向去有人问尔作么生?”师抚傍僧背,曰:“和尚问尔,何不祗对!”圆悟大笑。尝语人云:“我有些子弹,被元兄一布袋盛将去也!”丛林因号“元布袋”。(《续传灯录》卷二十七)
  按,禅宗的禅机深奥,非在下这等只配学习点形而下学的钝根所能理解。粗浅的认识是:其中包罗万象,有无限禅机,可用来随机教化。至于深入的具体的个案探讨,则有待于佛门龙象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