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关于对早期佛教部派差异的见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陀入灭百年后,由于各地方使用的语言不同,种族纷杂,加上弟子们对佛法和戒律的见解不同,逐渐产生分歧,后逐渐分裂,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左右。形成部派佛教时期,主要有"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部派,就一些存有疑虑的教义争论不已,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曾概括为"十论",在此不一一细说,仅能观其局部,于佛陀观,于心性,于有无,于解脱轮回。部派佛教自身的发展,亦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从佛教创立初期,一直到佛陀入灭后的一百年间,弟子们严格奉行教法,教团内部和合,没有争论,基本上是统一的或有着传教的核心,佛教史上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之后,佛教教团逐渐向古印度的许多地区发展,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信众越来越多。由于各地方使用的语言不同,种族纷杂,加上弟子们对佛法和戒律的见解不同,逐渐产生分歧,佛陀入灭后一百余年,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部派,称为"根本分裂"。两大部派由于流传地区日广,各地传承关系不同,风土人情迥异,便要求在说法上和制度上有所调适,因此分派越来越多,到佛陀入灭四百年间,先后分化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分裂"。从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称为"部派佛教"时期。这一分裂过程持续的时间较长,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左右。
  部派时期的佛教,在阿育王和迦腻色迦王等护法仁君的护持之下,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且开始向国外传播,各部派分别建立起自己的经、律、论体系,思想理论上有较大的发展变化。而且,在部派佛教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中又形成了所谓"大乘佛教",它们把许多部派的理论及一些早期佛教的思想贬称为"小乘佛教"。早期佛教传播时,教义并没有形成文字经典,传教的途径主要是言传,弟子们学习也主要是靠耳闻心记。而众多弟子长时间的记忆必定会有差别。又一说佛在世时,于不同的时机,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教法。弟子们有的因为佛说法的时机不同而有听受的不同,也有的因为各人的根性、专长和学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这也是可以想见其然的。正是这种差别在释迦牟尼圆寂后就引起争论。
  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问题,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曾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有无人我(灵魂)等。对于这些问题各个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
  弟子愚鲁,不能悟其细枝,仅可窥其一斑。
  关于罗汉有退与否有以下说法:罗汉是一种觉悟的人,罗汉的意思表示是他已经能够离脱种种欲求。脱离红尘世界自己去流浪,所以罗汉是离欲的人。"佛"就是指释迦牟尼,其它达到的人就是罗汉。其他的听了佛法,听了缘起的道理,因果的道理获得了解脱,这在原始的佛教里面又称为突觉乘(音),自己觉悟了,罗汉都是听了佛祖的说法就觉悟了。
  “ 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毗婆罗山侧七叶树林石窟中。有弟子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六反退转,而复还得。彼作是念:'我已六反退,而复还得,莫令我第七退转。我宁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若彼比丘以刀自杀者,莫令自杀,出我境界去。我今当往,告彼大师。"”
  解脱都是正向、顺向解脱的,或者说是单向的。假设初果会堕落为凡夫,那么就不可以说初果是必定"极七往返"解脱生死了,"极"或者"最多"就无从体现了。假设二果会退堕为初果,那么就不可以说二果必定是最多一往来解脱生死了,"最多"也就无从体现了。同理,假设三果会退堕为二果,那么就不可以说三果必定是不往来了,"不"也就无从体现了。那么四果的情况如何呢?如果有退堕,退堕的是什么呢?会是果位吗?有机会可以详细分析,也需要详细分析。弟子其能,仅能叙此而已。
  上有先辈诃梨跋摩著述归结。现且容弟子以俗语加以释说。
  部派分裂,先前已说过,由于传道授教的方式的缺陷,导致各部派不能统一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但是各部派对于佛教的基本义理,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涅槃等,都采取完全信奉的一致态度。此外,由于长老们分别率领僧众在各方弘化,师弟相承,渐渐各自形成传承的系统。他们传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异同。各个传承系统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划分其势力范围,日久之后,不能不受到各地环境的影响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因此造成差异。这些差异其实只是某些教义论证上的枝末细节不同。
  综阅屈指经典,盖因天性不善于悟道,借经典之力归论出以下各部派争论的基本问题:
  一、佛陀观的问题
  上座部大致延续原始佛教的看法,认为佛陀是由世间修行而解脱成佛的,他的生身与世人一样有苦乐感情。所以,佛陀被视为历史真实存在的教主,是人天导师,是人格圆满的觉悟者。
  大众部则认为佛陀并无生灭变化,是威力无边,超越时空的伟大圣者。佛陀能够示现种种法身,印证"十方三世"有无量无数的佛。后来的大乘佛教直接继承大众部这种佛陀观,奠定了成佛理论的基础。
  上座部之释义合乎其理,大众部之说法,弟子不敢苟同,敝以为,佛乃真身也,必当享其常人所不能想之快乐,受其常人所不能受之苦楚,方能成佛,悟道以成大道。
  二、心性及解脱问题
  上座部认为心有染有净,染心不能解脱。
  大众部则主张"心性本净",人心本来清净,只因后天各种烦恼贪着染污,成为凡夫,所以藉由修行去除染心,必能得到解脱。此说成为大乘佛教"佛性论"的理论基础。
  人之修行,必有其果,书曰:"人之初,性本善",凡人之体肤身心,必受尘世之沾染,佛陀之外,未有能全身而遁者,藉由修行盖可修心,至于得解脱,弟子窃以为言之过矣。
  三、有无的问题
  佛教在产生时就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婆罗门教的观念。早期佛教不承认有婆罗门教所说的那种最高的实体(梵或阿特曼),而主张"无常"和"无我"思想。"无常"和"无我"思想就是佛教中最初出现的空无观念,而实质上,原始佛教是既讲有也讲无的。
  若有此则有彼,若无此则无彼。若生此则生彼,若灭此则灭彼。
  由上可知,早期佛教的缘起观是有与无的观念都涉及的,但是随着分裂的进行,部派佛教的学说,大体上分别以大众部和上座部为两大主流而分裂发展。这两大主流在理论上差别,主要宗旨不外乎"空有之争",其中突出讲实有观念的是说一切有部和犊子部,
  侧重讲空无的是大众部系统中的一些部派。大众部受早期佛教影响深远,主张"空",所以近乎大乘,上座部主张"有",偏重于深奥的理论研究,于法义做精微的分析。如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论曰:三世实有。所以者何?由《契经》中世尊说故。谓世尊说,苾刍当知:若过去色非有,不应多闻圣弟子众,于过去色勤修厌舍;以过去色是有故,应多闻圣弟子众,于过去色勤修厌舍。若未来色非有,不应多闻圣弟子众,于未来色勤断欣求;以未来色是有故,应多闻圣弟子众,于未来色勤断欣求。
  说一切有部归类总结上述论述,并以此为论据来佐证自己强调的实有观念,认为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有实体,有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因此对一切诸法广为分别,对一切法做"五位七十五法"的归纳分类,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法相唯识宗。另外,如犊子部是部派佛教中既讲"法有",也讲"我有"的部派。
  大众部系的一说部主张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假名,全无实体,即偏重说空无;但其部分经典又有实有之说。由此知,此部派不仅讲空无,也讲实有。
  关于有无之说,盖原始佛教之衍生矣,其有无分派,盖因佛法之细枝不解。以上这些关于有无的问题,是就各部派的相对立场而分判的,其实未必如此。
  四、轮回转世的问题
  佛教在创立其轮回学说时吸收了婆罗门教的因果报应观念,亦吸收了婆罗门教"业"的理论。但又与婆罗门教有很大不同。各部派主张,在三世六道轮回的主体就是心识。他们争论的问题主要是"补特伽罗"的有无。
  "补特伽罗"就是指轮回转生的主体,这个问题在上座部系统各部派间被广泛讨论着。其中,犊子部和正量部认为有一个补特伽罗存在,并提出"补特伽罗与"五蕴"是不即不离的,即既不能说是一个东西,又不能说是不同的东西,它是"不可说"的,又是实在的;经量部认为人体内有"一味蕴",认为它由五蕴中除色蕴之外的其他四蕴组成,是人生死轮回的"种子"。"一味蕴"后来被唯识学派吸收发展为"阿赖耶识";说一切有部则主张有一个"世俗补特伽罗"或"假我"存在。
  由上可大概知,争论主题集中在轮回的主体问题,究竟是"有我"还是"无我",原始佛教留下了无我论与轮回理论的矛盾,各部派通过自己的发展学说来解决矛盾,于是引起了关于轮回转世的争论。
  无论有关部派在轮回主体问题上怎么说,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多认为需要一个东西来说明轮回业报的承受者,后期发展而产生的矛盾,多是为了避免与早期佛教确立的无我论的正面冲突。

  部派佛教在其发展的几百年间,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一,各部派充分发展了自己的学说,使得佛教文化发展迅速,留下了具有不菲价值的佛教经典,其争论的主要问题也成为后世研究佛教的有利突破口。
  至此已毕告己所知,一试机缘而已,还望指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