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结夏安居”浅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结夏安居”浅释
  传统佛教丛林制度,为出家人潜心修行,定有闭关、禁足、静修等清规,亦承袭佛陀订定的僧安居的制度。
  佛陀时代,由于印度夏季雨期长达三个月,为禁止出家人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称为僧安居。安居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日称为解夏,故称“结夏安居”。
  安居又称禁足,安居的僧众严禁出入道场,因为安居期间,亦是草木、虫类繁殖最盛时,恐外出时易误伤害生灵,而招引世讥。
  安居期间,严禁外出,但若半途欲离开,必须请假得到僧伽允许方可离去;若有违规者,即得恶作之罪,称为“破安居”(或破夏),将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资格。
  安居主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自我潜心的修行。
  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于安居圆满后,大众反省安居中的行为,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相互忏悔,称为“自恣”;此日称为“自恣日”,此时大众人人身心清净,甚至有人因此证悟,佛陀感到欣悦欢喜,故又称“佛欢喜日”。佛陀曾指导目犍连于此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僧众,以此功德救拔其母堕落饿鬼道之苦,此即为盂兰盆法会的由来。
  安居结束时,应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于结界范围之规定,此为“解界”。又安居圆满后,比丘比、丘尼等增加法腊一岁;法腊为出家人定长幼次序之规定。
  佛陀成道后与弟子首次举行安居之地点,诸经典所说不一,然一般多以鹿野苑为第一次安居之所在。中国行安居之制始于姚秦时代,虽承袭于印度,因风土民情差异,故未全然沿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