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问答750题(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336.问:何为天龙八部?
  答:此乃听法众,亦护法众也,其名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337.问:八部之名,其义若何?
  答:天即二十八天(见37问)天王。龙谓龙王,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二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四伏藏,守转轮王大福人藏也。夜叉此云勇健,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此居下下天,守天城池门阁。乾闼婆此云香阴,天乐神也。阿修罗义见38问。迦楼罗,此云金翅,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金翅鸟神也。紧那罗此云人非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亦天伎神也。较乾闼婆小,司天丝竹。摩睺罗伽此云大腹行,即蟒神也,世间庙神多为此类。
  338.问:寺山门内所供,南向者为弥勒佛否?
  答:是弥勒菩萨化身,定应大师之像。大师在五季梁代,示生于浙江四明之奉化,皤腹常欢喜,手持布袋,故称布袋和尚。今奉化县岳林寺,为大师行道处。然弥勒是未来世佛,现在尚是菩萨,故称弥勒菩萨为宜。
  339.问:立于弥勒菩萨后者,为何菩萨?
  答:是韦驮菩萨,贤劫当来第千尊佛也。又此菩萨现大大将军身,护法最力,故今像之。
  340.问:山门侧,供四大伟像,是何人物?
  答:是四王天之四位天王。东方曰持国天王,为乾闼婆主。南方曰增长天王,为鸠盘荼主。西方曰广目天王,为龙主。北方曰多闻天王,为夜叉罗刹主。此四天王,誓以神力保护佛法,故居门首,俗称四金刚。以其为金刚神之类也。(有神力手执金刚杵者。曰金刚神。)
  341.问:有山门侧,供两天将,此是云何?
  答:俗称哼哈二将,未详其出典,殆亦天大将军也。据《感通传》云,四天王各有八将军。
  342.问:假令世人尽信放生,则虫鱼禽兽,必至充塞大地,将据何理以辟之欤?
  答:且未辟之以理,先徵之以事。楚不捕蛙而蛙不多,蜀不食蟹而蟹自少。其他猫、燕、金鱼、蜜蜂等物,古今人皆畜养而不杀,何尝有充塞大地之事?问者所虑,无异杞人忧天矣!若以理证之,则经云杀、盗、淫业,是恶道之因,畜生亦恶道也,苟人尽放生,不造杀业,则恶道之因已绝,必且畜生渐少,而人天增盛矣,何幸如之。(查羊、豕、鸡、鸭、鱼、鳖等物,其生殖之繁,实借人力为之。世苟戒杀不食,无人力为之生殖,断无较现今众多之事也。)
  343.问:人体藉动物之精血以为滋养,倘永久蔬食,势必体瘠力疲,不能久存于世,持此说者颇多,究竟然否?
  答:世俗之见。其实不然。近经生理学家所考滋养人体之要质,蔬豆米麦之中,大都具足,而黄豆为尤富,动物之肉缺少淀粉糖质,而有一种微菌,足致肠肺等病,牛、羊、豕类为多。故滋养之品,植物实远胜于动物。
  344.问:仁者当宏济同胞,次者如赈恤穷困,及修桥作路等事。亦属实惠。今人类自相残杀,尚不能救济,而反救济物类,不亦颠倒乎?
  答;慈善事业,自属多端,苟具有力量,遇到机缘,皆当为之,岂可妄作分别,舍彼取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非谓推行之当如此乎?今乃谓但须仁民,不必爱物,且谓不能仁民,何须爱物,见之颠倒,孰甚于此!
  345.问:物不当杀,以有知觉也。然毒虫猛兽,不杀之则反害人,古圣所以驱除也。今以戒杀之故,而任其肆毒,非所谓自杀也耶?
  答:既以物有知觉,不当杀之。则毒虫猛兽,岂无知觉,云何可杀?使以害人之故而杀之,犹国法之杀人者罪死,则必报罚相当而后可。故古圣亦但驱除之耳,非尽杀之也。然毒虫猛兽,亦未尝真欲杀人,不过为自卫计耳。良以人不戒杀,嗜食血肉,遂于形气声色上,常露一种害物之态,虫兽遇之,感生怖畏,恐人害己,施其毒猛行为,以自防护,是此虫兽之为害,实人不戒杀有以致之,向使人人戒杀,则虫兽之畏怖自除,彼亦无所用其防护,而至于肆毒矣。不闻降龙伏虎之士乎?毒虫猛兽非但不为害,且为之用,谓非慈祥不杀有以化之耶,佛言不杀得长寿报,未闻戒杀而自杀也。
  346.问:鱼虾等类,物命致微,一日所杀,不可胜计。假如杀之有罪。则人人当堕三途,而且以一抵一。报偿宁有尽期?若杀之无罪,则何必放生,作此无益之举?
  答:万物含灵,体量有异,生命何别,鱼虾等类一日所杀不可胜计,此正残忍之极,惨酷之至,具慈悲心者所以有戒杀放生之举也。夫既忍心行此残酷,安得无罪?恶报到来,永堕三途,长劫难出。此吾佛所以有人身难得之叹!人物互相吞啖,若非彼此度脱,定必冤冤相报,一一相偿。佛说无间地狱众生,一日之间,千生万死,岂非此等相当之罚乎?故当深自警醒,速速念佛诵经,互相度脱,庶几解冤释结,同生极乐,永作莲邦好友也。
  347.问:恶业重者死后堕畜生道,是则畜生本有应得之杀报,吾侪亦何苦虚糜金钱以放此有罪之物耶?
  答:佛言:三品恶业,是三恶道因;上品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是堕畜生道者,恶业尚非重也。此姑不论。现在畜生,因夙世所造恶业,感受苦报,固属咎由自取,然吾侪既忝为万物之灵,宜有以哀矜之拯救之,奈何漠不关怀,更从而为落阱下石之恶剧也。须知造业受报,皆是自作自受,原非有物也能为之主,岂吾侪得而罪之耶?且吾侪苟造杀业,亦是有罪,今以金钱买物,杀而食之,金钱固不虚糜矣,无乃买得罪业何!若谓彼既有罪应得苦报,吾侪放之不杀,使其苦报不应,何以符因果乎?曰:彼之苦报,我若不为之设法解除,或彼不能自知忏悔,终无由免。然亦不问彼报之免不免,只要我自己不造杀业,所谓既不度他,也须自度,况我若因彼苦报,发慈悲心,毅然戒杀放生,以此功德,回施于彼,令彼仗此功德,解除罪报,岂非既能自度,又能度他,此事罪福攸关,幸勿作此戏论也!
  348.问:牛、犬及马皆能为人利用,固不当杀,若猪、羊、鱼、虾等类,毫无所用,安知非上天特生此等物以养人?且世间靠此谋生者甚众,一概不杀,孰肯养此无用之物?彼畋渔畜牧者,必且失业,成为饿莩矣?
  答:人畜异趣,材能自殊。牛犬马等之为人用,原非尽顺其性也。猪、羊、鱼、虾,毫无所用者,亦人自不能用之耳,非彼等之真无用也。若谓上天生此等物以养人,上天不言,有何证据?如以世人皆取而食之,故云然者,则蚊虱之皆吮人血以生,亦得曰上天特生吾人以养蚊虱乎?至谓畋渔畜牧者必且失业,然岂不可改业乎?例如昔之售鸦片者,今固失业矣,而亦无碍其改业也。
  349.问:放生者自以为保全物命,抑思我放之而人捉之,放之何益?即使念佛念咒,不过聊以自解,究竟得免与否,有何凭证之可言?
  答:见物遭厄将死,放而活之,谓之放生。此乃现前事实,原非预作悬计也。既放之后,如有人捉,则捉者之罪,岂放者之咎?且前既一度放之矣,安见后次不再得而放之乎?人不为日中之饥,而斥朝食为无益。医不为人之必死,而斥诊治为无益。放生之道,亦犹是耳!至于佛咒之功,经云:一称佛名,能灭多劫重罪。今为物品念之,则此物品已灭重罪,岂有再受斩割之苦?又经载持咒者常为善神呵护。今为物品持之,则此物品亦得善神呵护,岂有再被捕获之厄,果能虔诚念诵,佛无妄语,未有不感应者,尚何容疑?不但此也,佛咒既念之后,尚须为之回向极乐,令其早脱畜身,永生净土,岂仅放此一生云尔哉!佛言万法唯心,俗语有志竟成,只要放生念诵者心力坚强,则所放生物,断无不能度脱之事,谓须具足信心,必得效果,幸勿谓聊以自解也。
  350.问:戒杀放生,偶一为之,原可养我慈心,若必尽人长斋,见物必放,诚恐势有难能,自古至今,何曾有断尽杀业之国耶?
  答:戒杀放生,既足以养慈心,使知慈心而不可不养也。则偶一为之,其养薄,何如数数为之,而使慈心增胜乎?传曰:树德莫如滋,此之谓矣。尽人长斋,见物必放,势似难能。然人苟充其慈念,常发弘愿,努力进行,一人化十,乃至千人化万,如是转展感化,达于无穷,安见不将大地众生之杀业扫除尽净,令古今来,未有之“断杀国”竟出现于足下也。
351.问:戒杀放生,因于轮回果报之说而起。然轮回果报,乃佛家之学说,如孔、如耶,未尝言及,乌知非影响揣度并非事实。吾侪既不可得其理据,何必效斋公斋婆之盲动耶?
  答:人心言善恶,故人事有功罪。而人品有君子小人,多人如此,一人亦然。盖一人之心,善恶无常,故一人之事,功罪无定。而一人之品,忽为君子,忽为小人,亦千万其态。一人道如此,推而广之于六道,则由善心功业感者,上为天道,中为人道,下为修罗;其由恶心罪业感者,上为地狱,中为饿鬼,下为畜生,亦惟一众生之心业。变动不居。故其于六道之升沉迭代,亦千万其状。此乃佛说轮回果报之原理也。读其经者,类能举之,夫佛说轮回果报,惟恐人疑,特就六道众生之现状以立言,悉有事实之可据,从无凭空而虚造。今乃谓影响揣度,真是门外人矣。《易》言:彰往察来微显阐幽,《书》言: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传》载彭生豕立,老人结草,则孔子虽未明言轮回果报之名,亦未尝不研求轮回果报之实。耶教亦有死后复生,善升天堂,恶下地狱,惟其执于断见,故但知果报,不解轮回,而亦非尽不言。夫昼夜迭乘,寒暑代起,沧桑变改,岸谷迁移,起而复眠,饱而复饿,荣而萎,死而生,经须臾以至纪劫,其间聚散成坏流转往复之状,未尝少息,此轮回之理之彰明昭著者。人虽至暗,岂难一悟,但以拘于一生,未达三世,故遂不能穷通其理,不信其据,而自诿于不可得,良可慨矣!不欲效斋公婆之盲动,是犹盲人之不欲盲而食,宁饥饿以死也,岂不更可悲耶!
  352.问:研究佛教人必读之经,必读之律,必读之论,与必读之名人著述,若何?
  答:凡研究佛学,必先领会真理,依理起修,若不悟不修,但将经律论三藏,以及名人著述,装满一肚皮,不过种些远因而已,何济于事!但较之不读人,犹胜一步耳。
  353.问:佛经浩如烟海,阅览经典,何者最先?何者次之?何者最后?乞详示。
  答;佛典有经律论三藏,律属实践,非仅可阅览而已,兹姑不论。经藏是佛之雅训。论藏是经之注释。故阅藏当以经为主,而纬之以论。吾佛说法,有顿有渐。顿说之经,是华严部,不入次第范围。其渐说者,台宗判为四部:首阿含,次方等,次般若,而终之以法华、涅槃。盖阿含部,世尊为人天小乘之所说也。其主要经有四:曰《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方等部为引小入大之经。其大部曰《大宝积》。而凡《维摩》、《楞伽》、《楞严》、《圆觉》及《阿弥陀经》等,皆属焉。般若部经,深谈实相,大乘之极趣也,其大部曰《大般若经》。而《金刚》、《心经》等属焉。《法华经》者,会三乘于一乘,会一切众生尽入佛之知见,以示世尊出世之本怀。《涅槃经》犹世之遗训,捃拾未尽之义,故终焉。论为论议、论辨,虽有宗经释经之异,而为经之注脚、经之关键。为欲明经义者所不可不读则一也。然丽于小乘经者,则以《俱舍论》、《成实论》二部为要典。丽于大乘经者,有通有别:通者,以《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大乘五蕴论》、《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上三论即三论宗之要典)等为要。别者、如《往生论》、《净土十疑论》、《西方合论》(净土十要中尚有数种)等则属于净土宗。如《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瑜伽师地论》(相宗八要中尚有数种)等则属于慈恩宗。他如《大智度论》之释《般若经》,《金刚般若论》之释《金刚经》、《法华玄义、文句》之释《法华经》,《华严悬谈疏钞》之释《华严经》,俱为要典。然则经教为源,而宗论为流,探源者必须溯流,故读经当先读论,此阅览经典之通规欤!
  354.问:何谓方等?
  答:方法也,等广遍也。吾佛所说广大法门,故曰方等。
  355.问:何谓大乘法?何谓小乘法?
  答:大乘小乘之义:即声闻、缘觉二圣之法,为小乘法。菩萨如来二圣之法,为大乘法。其法相分别,均详前,请检之。至于大小之别,其义安在,据杂集论,有七种大义,故曰大乘:一者境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者行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者智大,了知广大人法无我故。四精进大,于三大劫阿僧祇耶(此翻无量数)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生不灭)故。六证得大,得如来法身无所畏、不共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者果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前五就因言,即菩萨法也;后二就果言,即如来法也。若夫小乘则反是,但缘生灭四谛、十二因缘、及事六度。(但修事不达法性)故境小。但能自利,拙于利他,故行小。但了人无我,故智小。但经三生十六劫修行,故精进小。但能出世不能入世,故方便小。但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蕴法身,故证得小。灰身灭智,住方便土。故果小。由此观之,大乘是究竟法,小乘非究竟法;大乘是真实法,小乘是权假法;大乘法是积极的,小乘法是消极的,此大小之梗概也。
  356.问:《起信论》摩诃衍三字,何义?
  答:摩诃此云大,义兼多胜,衍此云乘,摩诃衍三字,即所谓大乘也。
  357.问:人多疑佛学主厌世,致圣教不能普及。窃思佛之出世,即以救世,栖心净土,正为欲救娑婆,所谓事理无碍,色心不二,不特不可厌弃一切,直须改进一切,若夫但求独善,避嚣耽寂,恐失佛学本趣,然否?
  答:所见极是。佛有无量功德,菩萨修六度万行,岂是厌世主义?!至避嚣耽寂,是其修养方便之一端耳,犹孟子所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58.问:三宝为世福田,其中僧宝,但指贤圣僧乎?抑并指一般僧乎?
  答:可宝者,法也非人也。苟其人而曾受出家佛戒,即入僧数。皆是众生福田,所谓依法不依人。
  359.问:经有说出家人过失及诋毁者,皆犯重罪。然若是贤圣僧,果然有罪,如果有可訾议者,岂亦有罪耶?
  答:说过坻毁,本属口恶,对于常人且不可,何况佛弟子耶?盖出家人无论如何,总是福田。如失道者。但当悲愍,切勿嫌恶,以自损德。
  360.问:出家一道,是否权法?抑婆罗门流传之苦行?为释迦所未革者,诚充其说,则世界不能成立,得毋堕入空边?有乖中道否?
  答:佛法固有判分权实之说,然此就理言,非就事言。就果言,非就因言也。理有了义不了义,以了义为实,而不了义为权。果有三乘一乘,以一乘为实,而三乘为权。至于事之权实,因之权实,虽可视其所对之理与果为断,而其实皆权也。出家者乃因地中事法之一,谓之为权,未尝不可。出家亦婆罗门所有事,然非所谓苦行也。婆罗门之苦行,如尼犍子之卧刺倒悬焦身投水,彼以苦为乐因,故设为教法。世尊雪山修行,尝日食一麻一麦,庶几近之,固舍而不取矣。若所谓杜多(或作头陀)行者,何尝非佛法之所尚,要其意在舍欲去爱,示不为三界所系,非以为得乐之因也。出家一法,何独不然。家为爱欲之薮,罪恶之府。龙树《毗婆娑论》言之痛矣。《圆觉经》谓轮回之本,在于爱欲;不断轮回,不成佛果。故欲求佛果,非舍欲去爱不可。若是乎出家者。乃断轮回趣佛果者所不可已也。且也,子之所惧出家者,盖仅出妻子家庭之家耳。此所谓家,惟凡世界有之,亦惟凡世界之欲界有之耳。若色界无色界,本无家之可出。即使因出家而致世界不能成立,亦惟空此欲界耳。色无色界,固俨然存在也。世界众生,善恶无定,业力有穷,上升者有时而下沉,下沉者有时上升,纵一时欲界空矣,而异时色无色界之众生下沉,又得使欲界成立。苟众生未达度尽之期,即令人尽出家,三界决无破坏之日。且世界本是生灭无常之物,经一期之成住坏空,谓之大劫。是即众生未尝出家,而三灾起时,则世界亦有坏空之日。但移时而业感循环,又将自空而成。是则众生未达度尽之期。即令人无出家。三界本有自成而空、自空复成之事。于此可见世界之成立不成立,与众生之出家不出家,初无重要之关系矣。至惧世界不能成立者,因不识世界为何物耳。世者常言谓之时间,时间起于刹那。刹那者,吾人心念之动相耳。吾人动念不已,相续乃成时间。界者常言谓之空间,空间生于有对。有对者,吾人心念之幻相耳。吾人幻念不已,分别乃成空间。自吾人心念妄动,罗织而成世界。遂因其妄动力之往返屈伸,而现染净苦乐权实之异。染者为六凡世界,而此六凡世界内,苦世界三、地狱鬼畜也,乐世界三、天人修罗也。净者为四圣世界,而此四圣世界内,权世界二、声闻缘觉也,实世界二,菩萨如来也,此十界者。犹是赅约之言。若繁而演之,则十界互具十界,而成百界,更互具百界,而成万界。依此而推,则亿兆京垓,宁有边际。然则子所惧者,将谓一人世界不能成立乎,则犹有多世界足以慰子矣。将谓尽凡世界不能成立乎,则馀彼圣世界尚在,更足以慰子矣。将谓尽凡圣世界不能成立乎,则世界原由心念之妄动而起,实同幻化,有之不足贵,无之庸何伤。若谓此乃堕空,有乖中道,则又不然。盖若世界实有,而强欲无之,是乃堕空。今世界本空,是乃随顺法性之道,岂得谓有乖中道哉。夫家之为言,犹牢笼也。父母妻子之家庭,不能尽其义矣。约之则有躯体,此躯体之家,非至得无生忍,不受后有,不得为出。广之则有世间,此世间之家,非至断惑证真,究竟涅槃,不得为出。惟有行满果圆,自在无碍大解脱者,方可谓之真出家。今凡夫耽于家庭之欲爱,故以舍离家庭为出家,而群相惊怖,不知所谓出家者,义正大有在耳。虽然,此就俗谛言之也。若就真谛言,则家者多数人之所谓父母妻子缘会相聚耳。若此所谓父母兄弟妻子者而缘散不聚也,则又何家之可言乎。即当其缘会相聚,而所谓家者,苟求之于父母兄弟妻子有情者,而卒不可得。求之于其父母妻子等所依之宫室器具无情者,而亦不可得。故曰家性本空。本空、则入无入相,出无出相。而所谓出家者,亦只成名言上戏论而已。
  361.问:释迦牟尼在雪山修行,禅宗直指谓行住坐卧俱可用功,然则修行何必雪山?
  答:行住坐卧,俱可用功,与在雪山修行,未尝抵触。问意得毋有误会处,兹且不论。但就世尊在雪山修行之旨言之,要有二因:作事须要缘胜,容易成办,雪山闲静,修禅易资成就,故在彼修行,一也。雪山一地,当时修道者多处之,世尊为欲化彼外道,故在彼修行,二也。
  362.问:世尊降生以前之历史若何?
  答:世尊降生以前,为护明菩萨。在迦叶佛时,为一生补处菩萨,命终往生兜率内院,教化天道众生,此为降生前最近之历史。至若往昔修因,本事无量无边,不可纪数,见于经论者:如曾为尸毗王,代鸽施身。为普明王,持不妄戒,以身就死。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慈忍不动。为大施太子,求如意珠,雨宝济贫,筋骨断坏,终不懈废。为螺髻仙人,深入禅定,鸟生卵于髻,俟雏出飞。为劬嫔大臣,分阎浮提均故息诤。又如底沙佛时,世尊为弟子,觅师入山,见宝龛中佛入火界定,威光赫奕,忘下一足,经于七日,以偈赞佛得超九劫,先弥勒成佛。又在燃灯佛时,为儒童菩萨,买五花以供佛,布发掩泥,令佛蹈过,得受佛记。若此之类,书不可尽。但事在往古,藉天眼宿命及一切种智,方能知见。非如晚近俗事之可以岁月甲子计也。
  363.问:佛出于印度,今印度一蹶不振,何也?
  答:佛出于印度者,以其当娑婆世界之中,为古佛成道之场。又以当时,印度众生,机缘之胜,能感佛尘。迄今几三千年,时异势殊,众生业报,不如畴昔,又况现在印度,佛教式微,一蹶不振,佛何咎焉?
  364.问:佛经谓一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世尊居一佛土之第四天,然则三千大千世界中当有最尊最胜如世尊者三千个矣。未知佛经有无论及否?
  答:《梵网经》云。千百亿释迦,是固一小世界一化佛也。至第四天乃一生补处菩萨所居,并非世尊所居,此说有误。
  365.问:先生谓第四天乃一生补处菩萨所居,非世尊所居,然则世尊现居何处?
  答:世尊应身,昔居印度,今已涅槃。世尊报身,住华藏世界。(华藏世界之相见《华严经》)至于法身,无在无不在,名曰常寂光土。
  366.问:“一生补处菩萨”一句未能明白,乞开示?
  答:一生者尚有一次来生,补处者补佛之处,谓此菩萨,将来一生,即得成佛也。
  367.问:菩萨须降生修行,方能成佛,成佛后要否降生?
  答:降生修行成佛,乃应身佛出世之常规,所谓八相成道也。至于报身化身,则不拘于此。(八相者:谓一从兜率天退、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八入涅槃。)又应身佛未出世前,为一生补处菩萨,常居兜率天,故有降生之言。否则但云示生,不必说降生也。
  368.问:阿罗汉必经几劫,方克成菩萨?
  答:阿罗汉,如能回小向大,即成菩萨,不必经劫。
  369.问:凡菩萨皆称大士乎?
  答:是。大士之义,即谓摩诃萨也。
  370.问:《心经》中观自在菩萨,是否观音大士?
  答:就别而言,是观音大士;就通而言,则凡行深般若者,皆得受自在之号。
  371.问:俗传观音大士生日有三:一为二月十九,一为六月十九,一为九月十九,敢问一人何以有三生日?
  答:当是现生、成道、涅槃之三种纪念日,非尽是生日,俗传致误耳。按百丈丛林清规,只列二月十九为观音圣诞,可知。
  372.问:二月十五日、十一月十七日、十二月初八是佛之何纪念日?
  答:二月十五日为释迦佛涅槃纪念。十一月十七日为弥陀佛诞日。十二月初八日为释迦佛成佛纪念。
  373.问:弥勒佛圣诞,是否正月初一?
  答:是。但弥勒现是菩萨,尚未成佛,应称菩萨。
  374.问:世尊圣诞,俗云即四月初八日,而佛学大纲则谓是二月初八,玉历又谓是四月十五,未知孰是?敢问。
  答:据《浴佛经》云:一切佛皆四月八日生。《瑞应经》亦云:四月八日生。玄奘法师云:相传以巳月为降生,西域以寅月为岁首,与夏正同,故当以四月初八为是。
  375.问:俗语有送子观音、千手观音之别,经目又有十八臂、四十八臂之异,敢问一人四名乎?抑四人四名乎?
  答:大士普门示现,法身是一。应身有多,何止四名已也。
  376.问:地藏王菩萨,究司何事?
  答:此大士誓愿宏深,常救地狱众生出苦。所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且阅《地藏本愿经》,便知其详。
  377.问:经谓观音即过去正法明佛,今人以菩萨称之,得毋谬欤?
  答:所云正法明,乃观音之本也。人所称观世音,是正法明果后示现之迹也。迹是菩萨,称之何妨。
  378.问:观音大士生于何时何地?
  答:菩萨大士,已证无生,不可作凡夫有生计度。然观音是弥陀辅弼,则亦往生极乐人也。
  379.问:或谓寒山是文殊后身,拾得是普贤后身,其说然否?
  答:的确。此出之丰干禅师之口。丰干,弥陀化身也。天台国清三贤殿,供三老之像。
  380.问:普门大士,是否即观音大士?
  答:是。
  381.问:一切佛般涅槃后,再作佛事否?
  答:佛般涅槃,就是佛事。所谓应以涅槃身得度者,即现涅槃身而度之,须善领会。复须知之,佛本无生,因众生机感,故非生而现生,佛本无灭,因众生机尽,故非灭而示灭,生灭皆佛事也。
  382.问:吾国古寺如此之多,始建者为何人?
  答:汉明帝始建白马寺于洛阳。
  383.问:东土佛教盛衰之状况如何?
  答:东土佛教,自后汉初来,历三国、两晋而渐昌,六代隋唐为最盛,五代以后,则渐衰矣。欲知其详,须阅佛教史。
  384.问:释迦佛现在说法否?
  答:《法华》云:佛常在灵鹫山,及馀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参参。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可证知现在说法也。
  385.问:三藏法师对唐太宗云:每年十二月初六、初七、初八数日,为如来说法之日。夫三藏法师未得天眼,焉知如来说法之日?
  答:所谓三藏者经律论也。是师博通三藏,三藏中必有此语之可稽,此是圣言量,非天眼所见现量境也。况与国王问答,岂敢妄谈。
  386.问:灵山在何处?是否世尊说法之地?
  答:灵山具称灵鹫山。梵语耆阇崛山。在古印度摩竭提国旧都东北十四五里(此旧都名上茅宫城,在今巴哈尔城西南六十里。)是世尊说法之地。
  387.问:释迦佛灭度后居何处?
  答:常寂光土。若其应化,则无处不在。
  388.问:释迦佛之前,或谓是然灯佛,或谓是迦叶佛,究是何佛?
  答;然灯、迦叶,均在释迦佛前。但然灯在无数劫前,迦叶佛则在本劫中,而为贤劫中第三佛也。(释迦是第四佛)
  389.问:一小劫中约有几佛出世?
  答:小劫中佛出世与否无定数。据经:现在贤劫,有千佛出世,皆在住劫。其出兴次第,则第八小劫前无佛出。第九小劫始有四佛出,释迦即第四佛也。第十小劫弥勒佛出。第十五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续出兴,第二十小劫中“楼至”一佛出。馀小劫均无佛。
  390.问:一大劫有若干年?
  答: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
  391.问:五祖是否释迦牟尼?六祖是否须菩提?
  答:非也。释迦是佛教主。须菩提是佛弟子,解空第一大阿罗汉也。祖之名,起于分宗。奉佛教之一义为修行之宗主者曰宗,如禅宗、净土宗等。开宗之人,为其宗之初祖。以次传法,则有二祖三祖等。如禅宗之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是。净土宗之初祖慧远,二祖善导、三祖承远、四祖法照、五祖少康、六祖延寿等是。
  392.问:何谓净土宗?何谓禅宗?
  答:宗之为义,已见前解。以往生净土为修行宗主者,曰净土宗。其法以念阿弥陀佛,回向善根,发愿来世生彼极乐世界。仗弥陀接引愿力,命终必定得生。既生彼国,即不退堕。义见《阿弥陀经》。以明心见性为修行宗主者,曰禅宗。其法以屏息外缘,不起一念,心念灭已,心性自见。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所谓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也。义见《金刚》、《楞伽》。
  393.问:净土宗,属于大乘乎?抑属于小乘乎?
  答:净土宗,以发菩提心为因,以得佛果为究竟,故属大乘,非小乘也。
  394.问:《遗教经》属大乘乎?抑属小乘乎?
  答: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皆大乘也。此经佛临灭时遗教,乃为后世众生而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说大乘也可,说小乘也亦可。
  395.问:诵经念佛能灭重罪。修禅宗者,既不诵经,又不念佛,过去重罪,何能消灭?重罪未消,何能成佛?
  答:禅宗以断除妄念彻见心性为究竟。虽不诵经念佛,而成功则一。然此等多是利根,夙世修行功已将圆,故一悟千悟耳。若末世众生,虽修禅宗,仍须诵经念佛,或勤修忏悔,方得罪障消除,而易于成就。不然,初祖达摩何以传《楞伽经》四卷,六祖慧能何以传《金刚般若经》,而永明寿禅师何以提倡念佛法门也!
  396.问:或谓宗门单提话头参究,话头二字是否指禅宗要诀?
  答:话头不是要诀,乃原不过是一句无意味语。行者将此一语,顷刻不离,要使一切内外心境妄想,一齐断却,更不相续,便得豁然开朗,亲见本来面目。
  397.问:《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弥陀经》等,是否世尊弟子所著?
  答:一切佛经,皆是佛口所说,或是菩萨天人所说,为佛所印可者。迨世尊灭度后,弟子述说而笔记之,则是世尊弟子所述。而非著作者矣。
  398.问:参禅至存亡自由地位,死后能否脱离轮回?
  答:参禅若果到存亡自由地位,乃一自由一切自由。说什么离与不离,幸勿呓言!
  399.问:心经注以何种为最佳?
  答:《心经》注解金陵刻经处有心经五家注,系五种注本合订,皆有至理。
  400.问:《法华经》以何注为最佳?
  答:法华经是佛一代说法圆满之教也。阐发此义,要推天台智者大师之《法华玄义文句》矣。然卷帙甚巨,如求简要,则蕅益大师之《法华会义》亦可。
  401.问:《无量寿经》以何注为最佳?
  答:《无量寿经》注,某所见者唯隋慧远义疏一种。清彭绍升居士有著《无量寿经起信论》,亦可参考。
  402.问:《观无量寿佛经》以何注为最佳?
  答:此经现见两注:一为智者大师疏《四明知礼钞》、一为善导大师《四帖疏》,并皆佳妙。然以净土专家而言,则取善导疏也。
  403.问:《圆觉经》以何注为最佳?
  答:圭峰宗密之《圆觉大疏》。
  404.问:《维摩诘经》以何注为最佳?
  答:智者大师《疏》。
  405.问:一切经首,必有六种成就之文。其处成就文,必标明某国或某城某地。而《圆觉经》首处成就文,独不标明处所,究竟作何讲解,方有指归?
  答:《圆觉》为顿教大乘之经。说经之处,名为他受用之实报土。说者听者俱在定中,故云薄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此证教主在定中也。一切如来至不二随顺数句。指佛自受用土,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即他受用土也。其文殊等十二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此证教伴在定中也。以不入定,不能同住如来平等法会故。尔时如来,仍住舍卫祗园,文殊仍在震旦五台,主伴即在当处入定,平等法会亦即在当处也。故曰:“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即此意也。其十二上首,各有请说之仪,一一俱在定中,作诸法事。故曰不起寂灭定而现诸威仪者,亦此意也。
  406.问:《圆觉经》多贤宗注解,而无台宗疏释。若据五重玄义判之,当若何?请指示之。
  答:《圆觉经》若论五重玄义,当以单法为名,无人无喻故。以净圆觉心为体,必先悟此净心故。以圆修正观为宗,非修此不成真因故。以除疑破妄为用,非除妄不能趋果故。以圆顿生酥为教相,说在第三时方等故。将此五重玄义之名,顾名思义,一经大旨,思过半矣。
  407.问:心意意识等相貌未晰,而遽讲《圆觉》,恐于圆觉未能了悟。拟先研究八识,当否?
  答:《圆觉》本性宗经也。必先悟净圆觉。即依净圆觉心,立行造修,于心意意识等相貌,似不必先明,又不必于诸识名相而配诸分别也。若谓先研究八识,亦未尝不可。
  408.问:《金刚经》真空无相之义若何?
  答: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真必无相,无相故曰空,乃至空无空相,故曰真空。然无相者。相本是无,非相有而无之也。本无相而世人以为有者,必有所住耳。故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方便奈何。则曰: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露电可矣。
  409.问:《涅槃经》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如何解释?
  答:此四句义亦深远,今且以浅近言之:上二句是世间因果,下二句是出世因果。行谓心行、(属心)行事。 (属境)皆是变幻无常。故感生世间生灭之苦果。生固是动相,生灭之灭,灭必还生,犹是动相。惟生灭俱灭,寂然不动,故曰寂灭。以能灭此生灭为因,则感不生不灭之乐果也。
  410.问:《华严经》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不知如何解释?
  答:此偈示心佛无差别之旨。人皆有心,故人皆可以为佛,其差别只在迷悟耳。不了知者迷也,欲了知者在迷而求悟也。观法界性者,悟之之方也。应观者,要其悟也。三世一切佛,广矣大矣,高矣邃矣,不可思议矣。然人若了知,不外心造。欲了知者,其法奈何,是在观法界性而已。法界者三世一切法千差万别,自凡言之,则为众生法,自圣言之,则为佛法。性者不妄不变之体,所谓真如也。从千差万别法界之中,而观察其真如之性,自能恍然于心具法界心造法界,而即此广大高邃不可思议之佛法,皆我性分中事耳。苟明此理而不发菩提心者,未之有也。苟既发心而不能成佛者,未之有也。地狱众生,闻此偈而得度,不亦宜哉!
  411.问:《华严经》有“三世一切佛”一语。敢问何故必言三世?
  答: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欲尽一切时间,故必言三世。
  412.问:《四十二章经》中:“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四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此佛示如幻法门也。世间造业,一切如幻。出世修行,亦复如幻。念其念,行其行,言其言。为世间造业之相。然其念、其行、其言,本无自体,缘内外妄想、妄境而有。如镜中花,如水中月,见有花月,何尝有花月哉?此念、行、言亦然,故曰无念、无行、无言。故世人曰造念、行、言等三业,其实所念者,乃是无念之念。所行者,乃是无行之行。所言者,乃是无言之言。世人不知,妄执为实,横起爱嗔,招诸苦报。吾佛悯之,说法对治,劝人依法修行,度诸苦厄。在佛视之,如折花于镜、捞月于水相似。虽折得花、捞得月,而实与未折、未捞等,故曰善巧方便,此即修无修修之意也。
  413.问:《华严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重。”何谓法供?
  答:经云: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是也。
  414.问:《四十二章经解》中:“见思情欲,耽染生死,如触此岸。无明情欲,耽染涅槃。如触彼岸。”下三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烦恼有根本枝末二别。见思为枝末烦恼,无明为根本烦恼。二乘圣人以根本烦恼尚未断除,故于涅槃而生耽染。凡夫边是生死。譬如此岸;圣人边是涅槃。(不生不灭即生死之对面)譬如彼岸。凡夫二乘,彼此耽着,俱是有病。惟菩萨大士,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方为中道。此即佛之大般涅槃,亦名无馀涅槃。若二乘所住涅槃,则为有馀涅槃。《法华经》所斥为化城者也。
  415.问:《四十二章经》中“言语道断,非物所拘”一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不可思议,故言语道断;清净自在,故非物所拘。
  416.问:《四十二章经》中有“心如功曹”一句,功曹二字不知如何解释?
  答:功曹谓办事之长官。
  417.问:《四十二章经》中有“无修无证难”一句,何谓无修无证?
  答:此句不易道。彼无修无证者,乃证到彻底之人,即所谓无心道人也。
  418.问:《佛遗教经》谓不得合和汤药,是否指医生而言?
  答:是指医生。
  419.问:初学宜先习何经?
  答:习有二种:一者诵习,二者修习。诵习、则今人常诵之《心经》、《金刚》、《弥陀经》,皆可先习。若言修习,则以众生根钝,深广难期,便捷之法,莫若念佛。故以先习《阿弥陀经》为宜。他若《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文句利达,陈义平易,亦初学所宜修诵者也。
  420.问:同一佛经,何故分诵习修习?
  答:将经文逐字逐句,朝夕讽诵,不求其义,如持咒然,但一心而已,此为诵习。博考经义,深思明辨,按照经中所示之法,而身体力行之,此为修习。一往而论,诵习得福,修习得慧,此其所以别也。
  421.问:《八大人觉经》言简意赅,如能持诵,其效验较他经为捷,其功德亦较他经为优。尊意如何?
  答:尚有言简意赅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
  422.问:大乘中最胜而最短,便于每日讽诵者为何经?
  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惟二百六十字,为最短。而般若为一切佛母,为最胜。
  423.问:《大悲咒》见于何经?
  答:密部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即《大悲咒》之出处。
  424.问:仁者尝谓念经时三业与经佛相应,何谓三业?
  答:此三业,即身口意等。礼佛对经,是身业也。念诵,是口业也。思惟观想,是意业也。
  425.问:持咒功德,较诵经如何?
  答:咒为密经,经为显咒。经咒本无二致,唯持与诵不同,诵则出音,持则默念。总之唯在一心,心若归一,其功德俱不可思议。
  426.问:古德于经译义,于咒译音,何也?
  答:经是显教,词意呈露,汉文可达,故译义。咒是密教,义理奥博,汉文不可达,故译音。
  427.问:自念经佛,与雇人代念,其功德相去若何?
  答:雇人念经佛,令其回向自己,其功德与自念无殊。但自念时,三业与经佛相应。雇人念时,自己三业,或不与经佛相应,故所结之果不能一致矣。
  428.问:阅经功德,较之诵经,同欤?否欤?
  答:阅经惟属意地,是慧功德。诵经必兼身口,是福功德。解经惟悟理,诵经兼事修,本不相同,但同出一心,相去不远。要在试看诵者诚不诚,阅者会不会为如何耳!
  429.问:俗云:常诵《金刚经》,令人寿长,信欤?
  答:《金刚般若经》功德不可思议。经中反复叮咛,可谓至矣。果能如法受持读诵,何止长寿!
  430.问:文殊菩萨谓读经要句句分明,天道众生方可听得了了。岂吾人念经时,天上神祗亦来窃听耶?
  答:佛为天人师。吾人念经,是诵其师言,安得不来敬听耶?况天道众生有天耳,不必来亦能听闻。俗所谓人间私语,天闻若雷,安有念经而不闻之乎?
  431.问:平日读诵之经,念于纸而焚化于佛前乎?抑不必用纸,亦不必焚化乎?
  答:诵经功德,与记数焚告无关。但初学者,恐生怠倦,藉以勉励,亦可为之。然佛门本有回向一法,凡一切所作功德,皆当回转向于菩提、实际、众生三处,宜遵行之。回向菩提者,欲仗此功德,求成佛果也。回向实际者,以此功德,为性分所当为,不以为功也。回向众生者,以此功德施诸众生,愿彼离苦得乐也。若修净土,则宜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为总回向。(盖一生极乐,则三回向皆具。)
  432.问:念经念佛必用香烛何也?
  答:香花灯烛,所以供佛。念经念佛,如对佛前,礼宜供养。故用之,但不具时,亦可省略,心虔诚可矣。
  433.问:诵经敲木鱼,究是何意?
  答:所以调节缓急,易令心不散乱也。
  434.问:体弱多病,宜诵何经?
  答:病是死因。诵《金刚经》、《弥陀经》等,回向西方,庄严净土,可也。
  435.问:《小止观》谓鬼病以咒治之即愈,请问四大病以咒治之能愈否?
  答:如果躯壳之病,皆从口入者多,宜节减口食,其病自轻,若加以咒治,岂不更善。
  436.问:《金刚神咒》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每日志心虔诵一遍,如念金刚经三十万卷,此语可信否?并问此咒是否释迦佛所说?此咒中有有人念得金刚咒,免了身边罪与灾,功德实无量,永世不踏地狱门等语,词颇俗,疑非佛所说?
  答:此咒未考,察其意,似非佛说,恐似外道妄传。
  437.问:或谓《大悲咒》是八十四尊佛名,其说然否?
  答:此言出自灌顶法师,传来久矣,想必师有见处,然谓是神名,不是佛名。
  438.问:《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又云:“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何以梁主舍身奉佛,无救台城之祸?
  答:菩萨救度众生,善巧方便,不可思议。其不获救者,或是信心未至,或是业定难逭。否则实已得救,而人自不察耳。如《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是也。梁主身为君主,寿八十馀,其福报不可谓不厚,台城之祸,或亦因信佛而末减之矣,夫何疑哉?至念观音而得救者。观音持验记载之綦详。
  439.问:经云受持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胜利。然以世尊之苦行六年而不免魔王之难;以悟和法师之精修净业,而迭遭悬梁下狱之灾,何欤?
  答:受持佛名,获胜利益,此现生之效也。世尊不免魔难,此示定业不可不忏。然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魔则无佛,魔正所以助佛也。法师一生精修,而临终示悬梁之报,此宿因所迫。以偿先债,不可作下狱看。
  440.问:明教嵩日持十万观音名号,世出世间经书不读而知,何也?
  答:世出世间经书,都在一念心中。嵩师日持大士名十万,即世之希有人也。以如是人,作如是事,所以能发此希有妙慧,可谓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信乎!
  441.问:佛经谓受持佛名者,一切蛇龙毒药,悉不能中,请言其理由?
  答:凡蛇龙毒药害人,必自心有感触,我心无毒,彼毒焉能害我?
  442.问:同一佛也,何以念阿弥陀佛为胜?
  答:此有多故。此土众生与弥陀最有缘,一也。弥陀愿力,接引念者尽得往生,二也。执持名号,即得往生,修易成就,三也。既生极乐,永不退转,直至菩提,四也。馀如净土诸经论说。
  443.问:尝闻念佛以念阿弥陀佛为胜,有持名、观心二法,敢问持名观心之法如何?
  答:持名念佛。但是心口念佛名号,声声不绝者是。观心念佛,念佛名号时,兼观察能念之念,空不可得,是为空观。所念之名,历历可数,是为假观。而此能念所念,即是一心。非空非假,亦空亦假,是为中道观。即此念佛,具一心三观,故曰观心念佛。
  444.问:唐道绰禅师之论净土宗曰:修馀行业,多劫方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敢问净土宗,何以能神速如此?
  答:仗弥陀愿力,一也。往生有九品,二也。往生即不退,一生成佛,三也。馀如净土诸经论说。
  445.问:实相念佛如何?
  答:当念佛时,观所念之佛与能念之心,俱了不可得,是为实相念佛。
  446.问:佛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然参禅悟道者多,念佛开心者少,何也?
  答:以弥陀不肯但念,不名深妙禅也。既不但念,何以开心?即参禅人多如牛毛,悟道者亦如麟角耳!
  447.问:《无量寿经》谓:阿难尊者愿见彼佛国土,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谓尊者自见耶。尊者未得天眼,安能自见,谓弥陀佛令尊者见耶,何以佛只令尊者见,而不令今人见?
  答:见与不见,在缘深浅耳!阿难与佛缘深故见。今人缘浅故不能见。今人缘深亦得见。阿难缘浅,即得天眼亦不能见。
  448.问:但念弥陀之人。亦能得六通乎?
  答:佛教人念弥陀发愿,求往生以了生死,未尝教念弥陀求六通。
  449.问:证念佛三昧后,能见他方诸佛乎?
  答:俟居士证得念佛三昧已,即与尔道。
  450.问:证念佛三昧后,现前能常见极乐世界乎?
  答:果能证得念佛三昧,自不问此端的。见与不见,皆呓语耳!
  451.问:远公精修净业,三睹圣相,因弥陀适来此土而见之耶?抑远公神游西方而见之耶?
  答:弥陀未来此土,远公不往西方。因念佛到得一心不乱,东西本来不隔,极乐即在目前。所谓感应道交,凡心即证佛心,肉眼便见圣相,夫何远之有?
  452.问:四土皆有九品莲台乎?抑唯凡圣同居净土有之乎?
  答:净土经中所说九品:大都只在同居一土。以上三土、非凡夫人修观之境也。
  453.问:佛经谓弥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时时遍照乎?抑有时照有时不照乎?
  答: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用此证知决定时时遍照。然念佛众生有见不见者,乃众生自见自不见,非佛有时照有时不照也。譬之一月。水清则月现,水浊则月不现。众生之心亦然,心净则见,不净便不见也。
  454.问:《念佛直指》云:宿障欲灭,微见好相。如不蕴德,闻人之耳,其行必覆。请问其行必覆之理?
  答:见人之恶宜隐,见人之善宜扬。知己之恶宜露,知己之善宜藏。今以微见相好,即向人显扬,好名之心既起,则妙行必覆矣,何疑之有哉?
  455.问:修净业必如何始可谓之成就?
  答:净土一门,以信为始,信得真则愿自切,愿若切则行自猛,三资具足,净业成矣。
  456.问:经云:娑婆勇猛一日,胜于净土百年。而《莲修起信录》,则谓在娑婆精进一日,抵西方修习千年,二说何不同若此?
  答:我娑婆世界,业系众生,若果能勇猛精进,较之净土真有日劫相倍,奚止百年千年已哉,
  457.问:《径中径又径》中,“乘戒俱急、生亦最高、次戒急,生亦最稳”四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乘者教乘,即通达经典也。戒者能受持佛戒不犯也。急者能急进不退也。乘戒俱急,福慧俱胜。故生品最高。戒急福胜,故生最稳。有乘无戒,是为狂慧。有高慢之慧,无稳定之戒,安得不为业力所牵乎?流入八部鬼神众去,宜哉!
  458.问:今有众生,每日至心念佛十声,虽冗忙之日,疾痛之时,亦弗间断,如是可保往生否?
  答:诚能如是。恒念不舍,临命终时,定能心不颠倒。一念求生,自然往生可保。
  459.问:一心念佛至七日即得往生,是何理由?
  答:一心念佛至七日,则终身不乱可知矣。岂有临命终时,心生颠倒乎,故得往生。
  460.问:无量寿佛经言: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其理由若何?
  答:一声佛号,种无量善根,即灭无量罪业。言八十亿劫、五十亿劫,数犹可计,亦略言之耳。所以能灭者,罪性本空故。如人于梦,见种种相,一声唤醒,梦相皆消。阿弥陀佛,是我法身,至心一念,即得一声唤醒,无量生死,幻梦顿空,安得不消灭哉?
  461.问:净土书中,有谓临终念佛十声即得往生者。有谓一心不乱须七日之久者;有谓早晚须念弥陀经一卷、佛名号二三千声、或一万声者;有谓夜间将心经默念一百遍,日间佛号二万弥陀经二十卷者。同修净土,何以难易不同如此?
  答:众生根器,利钝不同,业障深浅亦异,故致修行难易悬殊,原无足怪。但求往生修净土者,宁为其难,勿恃其易,则庶有把握耳!
  462.问:《弥陀要解》谓: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悉具多善根福德。敢问执持名号,何以有福德?
  答:阿弥陀佛名号,乃是宏愿积行之所成就,福德之总称也。既佛圆具福德,建此名号,行者执持名号,是亦执持佛之福德矣。
  463.问:《大弥陀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如有光明,何以人不能见?
  答:慧眼未开,故不能见。譬如盲人,日光照身,不见日光。魔畏佛光,故不能犯。如鸱畏日光,昼伏夜出。
  464.问:放生念《往生咒》,是何理由?
  答:放生加讽大乘经咒者,愿三宝加持,令所放生物及放生施主,获多功德也。《往生咒》有往生净土功能,凡此土众生无不宜念。
  465.问:往生咒见于何经?
  答:《往生咒》有广略二本。广本亦名《阿弥陀佛根本咒》,又名《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出密部《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略见《密咒圆因往生集》金陵刻本)略本即常诵本,为宋元嘉末年求那跋陀译。经本未来。今附在小弥陀经之后。
  466.问:蕅益大师谓:诵净土真言,能超度一切众生往生西方。然则人当临终时,或口噤不能念佛,命家人代念往生真言,谅亦有效?
  答:是,有效。但念佛为正轨耳。
  467.问:有不念佛而亦生西方者,如明之周廷璋,晨起只诵《金刚》、《弥陀》、《观音》等经各一卷是也。此何故欤?
  答:念佛法门,固不仅以执持名号为限也。诵读大乘经者,何尝非念佛事耶?宜得生矣,不但此也,即将平日所行善事,回向愿求往生极乐,亦得生西。
  468.问:《净要》序云:在昔之时,不必改弦,但加善巧回向。在今之世,只可助行,必须净业专修,其理若何?
  答:昔人业轻心细,故念佛与诵经,一而二,二而一;善巧回向,俱为净土庄严。今人业重心粗,立行必分正助,以专为正,以散为助,方为稳当,其理如是。
  469.问:《净土圣贤录》:荆王夫人之婢,生西后致梦于夫人曰:世间修西方者,才发一念,七宝池中,便生一花,此言可信否?
  答:真语实语,安得不信!?
  470.问:念佛时兼修观,修观时兼念佛,可乎?
  答:正念时,蓦直念,不必兼;正观时,息心观,亦不必兼,久之自能即念即观,观念合一。所谓由观起念,由念入观也。若相兼,则二心矣。
  471.问:《安乐集》云:生净土者有二种:一有相心,谓着相欣乐。二无相心,谓理观相应。“着相欣乐、理观相应”二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见闻净土事相,心生欣乐,故曰有相心。净土理即唯心,观心有何相貌,故曰无相。
  472.问:佛经谓诵往生咒,能使六道众生往生西方。何以人畜二道,闻之殊无影响耶?
  答:裴休云: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而能之。经云:持咒能使六道往生,以显咒力不可思议。传中人持此咒往生者不少,而畜道罕闻,以业重自不持故也。
  473.问:《净土圣贤录》谓念观音、势至二大士尊号,其功德与念弥陀尊号同,其说然否?
  答:佛,果人也;菩萨,因人也。以因较果,自不相侔。但所持之名号虽殊,而能持之心力一也。以心力之功德论,可说是同。此一往之谈也。若进而言之,持观音千,不如持地藏一;持地藏千,不若持弥陀一。文出《较量功德经》。
  474.问:《观经》第十观中:有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之语。夫闻名岂真能获福乎?
  答:佛无妄浯。《观经》是佛金口诚言。佛言不信,谁言可信!
  475.问:念佛之法,无声似不及有声。盖有声则三根普被,如闻暮鼓晨钟,发人深省。而无声则趣味既鲜,效验自微。毕竟如何?请开示。
  答:此种道理,说得甚明,毋劳饶舌。
  476.问:临终必趺坐合掌,是何理由?
  答:念佛人临终,作坐莲花想故趺坐,因礼佛故合掌。
  477.问:净土书谓:此方行人起一往生念,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设此行人再入轮回,此花毕竟如何?
  答:行人净念生,珍池莲蕊现,是为感应同时。行人勤惰才生,莲花荣枯顿现。足证一感一应,一因一果,皆唯心物也。
  478.问:西方三圣接引时,有只往生人见之者,亦有万目共睹者,此何故欤?
  答:有净因,必感净果。有净缘,必睹净境。凡有见者皆缘也。
  479.问:念珠必用一百八粒何意?
  答:为破百八烦恼,成百八三昧故。
  480.问:某欲自念《弥陀经》为母回向西方,不做疏焚告,但于诵毕之后自念云:以此功德,为母回向西方,未知妥否?
  答:自己念经报恩,不必作疏焚告,但至诚回向,自然感应道交;彼疏告者,乞证明耳。 ?
  481.问:《楞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世界不能容受。今欲以念佛之力,令业尽情空,乌可得乎?
  答:此语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非《首楞严》也。众生自无始来所作之业,幸而无相,若有体相,真尽虚空界不能容受。然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今以造业之心念佛,果能念到情空,便一空一切空,则尽虚空界之业,转而为净土之妙庄严也。但患念不到情空,奚患业之不尽乎?
  482.问:永明昼夜弥陀十万。然吾人一昼夜只有一万三千五百息。安能念至十万之伙?
  答:此老弥陀化身。三昧中念佛,十万不足为多。每日尚做百八件事,以不思议事,须不思议人能之。
  483.问:念佛喉易哑,奈何?
  答:居士不善巧念,舌动于心,致令心火上炎。
  484.问:古德谓“心净则土净”。然吾人十二时中岂无清净之时,何以只见娑婆而不见净土?
  答:吾人前世以秽心作诸恶善复杂之业,故感娑婆苦乐相间之秽土。因在过去,报在今生。若今生二六时中,以清净心修清净业,而将来便可常居清净之佛土,不但可见而已也。
  485.问:《往生净土忏愿仪》中:有“一一尘出一切尘,一一尘出一切法,”二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此《华严经》普贤法界观也。不可思议,非言笔可形。
  486.问:“一行三昧”是否独指念佛?
  答:修此三昧,必须身向西方界,口诵西方佛,意观西方境,一举一动,皆须回向西方,庄严净土,故名一行。
  487,问:“三昧”二字,如何解释?
  答:“三昧”梵语,若翻华言,当云“正受”,亦云“正定”。心注一境不移不动之谓。今人以功夫纯熟为“三昧”。亦假其义耳。
  488.问:《径中径又径》云:凡一毫之善,皆须回向。敢问回向之法?
  答:回向者,回所修善之功德,向于己所愿处也。此愿即往生净土之愿,以所修善功德,用作往生净土资粮,而发愿期求,谓之回向。长跪佛前,或向西方,合掌、口言、心念,愿藉所修善业功德,令我早得往生极乐,或诵“发愿文”,或诵“发愿偈”均可。
  489.问:念佛兼忏悔乎?抑不必忏悔,专心念佛乎?
  答:念佛为正,忏悔为助,正助兼修,收功弥速。果能专一其心,何须更求忏悔,苟心不专,反不若兼以忏悔为得。
  490.问:《劝修净土切要》云:以念佛功德求生净土,是为愿。然须时常恳切祈求,于一切善,随喜回向,于一切恶,忏悔回向,敢问“随喜回向”、“忏悔回向”之法?
  答:一切善,有力宜自作,无力劝人作。随即随顺,喜即喜庆。无论自作教他,俱当随顺庆喜。回此之善,向于西方,庄严净土。见一切恶,无论自他,当生惭愧,自作当惭,他作宜愧,忏其前愆,悔不再作,惭愧忏悔,即有功德。功德虽微,即一尘之善,一毫之福,未尝不可为净土之庄严也。均可以回向之。
  491.问:设有修净业人,将所有功德回向西方。及临终时,失厥正念,再入轮回,投生人道,敢问前生所回向之功德,仍在西方乎?抑入人道乎?
  答:断断不可将西方之极乐国,丢出心外去也。须知吾人固有真心,宽廓无际,竖穷三世,横遍十方。吾前所谓唯心者,即指固有之真心也。心既如许广大,功德回向西方,即回向自心。纵临终失念,复生人道,前所回向之功德,自然随人受用,亦所谓自作自受也。
  492.问:《净土圣贤录》中:载费氏精修净业,忽空中有香,绕楼数日,粉墙上涌现三世佛像,此何故欤?
  答:此人净业将成,净因已就,净土缘熟之相。故感净境现前,往生之先徵也。别无他故。
  493.问:极乐四土:一日常寂光土、二曰实报庄严土、三曰方便有馀土、四曰凡圣同居土。四土各据一方乎?抑常寂光居中,再外为实报庄严土,再外为方便有馀土,再外为凡圣同居土乎?
  答:真性无为,不落诸数,一尚不有,焉有四乎?国土亦唯心也,十方世界,各有净秽,复各有四土之论者,以人有凡圣之异故也。我娑婆之四土,有净有秽,唯极乐之四土,皆净而无秽也。四土原在一处,断断不可作上、下、中、边之见。人若向自心中,去得一分垢,世界就露出一分净。譬之有姿色淫女当前,破戒人见之则好,持戒人见之则恶,女身一也,美恶二也。经云:境缘无好丑,好丑由于心。足证唯心之旨。
  494.问:《观经》谓:“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请示摄取不舍之义?
  答:《楞严势至》云:佛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念佛众生,即子忆母。佛放光明,遍照念佛众生,即现摄受众生之相,慈悲不舍也。
  495.问:《地藏经》谓:每月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宜斋戒念佛,忏悔修省,究是何意?
  答:以世人业重,如不能终身奉持斋戒念佛诵经,肯于月四日之斋期作之颇佳,此亦佛法权宜,摄取不舍之意。
  496.问:相传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既是弥陀化身,必能生死自由,乃必登柳树投身而逝,何也?
  答:既云佛化,足见不思议人,看他口念一佛,即放一光,此其证也。若云生死犹未自由,何能登柳投身?即此便是不思议事,幸勿以凡情而度之。
  497.问:《弥陀疏钞》云:方便有馀土,是三乘圣人所居。敢问三乘圣人,是否专指声闻?
  答:否。声闻、缘觉、菩萨为三乘。此菩萨但指地前未证法身者而言。若地上菩萨,应居实报庄严土矣。
  498.问:弥陀四十八愿中谓临终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而《大法鼓经》则谓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神。灵峰大师又谓临终一念,亦决得生。上二说,似与弥陀宏愿不合,究竟能生西否?
  答:一云十声,一云作意,一云一念,一而三,三而一也。谓一念十声,一念作意,同居一念之中,何谓不合?又何虑不生?但恐临终,无此一念耳。
  499.问:净土宗谓临终念佛十声即得往生。果如是,则自刎之烈士,临刑之罪犯,均可利用此法,岂非容易乎?
  答:十声念佛之人,若厌苦心切,愿生乐土,专诚之极,定得往生。自刎之烈士,及临刑之罪犯,有此厌愿专诚功夫乎?若果有之,定得往生。佛无妄语,但未可以侥幸得之者。
  500.问:所谓临终念佛十声,指未死前数日内言乎?抑指气将绝时言乎?若必待气将绝时,恐此时之能念佛者,百无一二。
  答:念佛十声,时促可知。故必指气将绝时而言。若未死前数日内,既已发心念佛,岂有只念十声之理?为此言者,犹言战胜在最后之五分时也。非谓平日不必念佛,只要临终十声。须知平日若不念佛,临终十声,势难办到,岂可侥幸哉?
  431.问:平日读诵之经,念于纸而焚化于佛前乎?抑不必用纸,亦不必焚化乎?
  答:诵经功德,与记数焚告无关。但初学者,恐生怠倦,藉以勉励,亦可为之。然佛门本有回向一法,凡一切所作功德,皆当回转向于菩提、实际、众生三处,宜遵行之。回向菩提者,欲仗此功德,求成佛果也。回向实际者,以此功德,为性分所当为,不以为功也。回向众生者,以此功德施诸众生,愿彼离苦得乐也。若修净土,则宜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为总回向。(盖一生极乐,则三回向皆具。)
  432.问:念经念佛必用香烛何也?
  答:香花灯烛,所以供佛。念经念佛,如对佛前,礼宜供养。故用之,但不具时,亦可省略,心虔诚可矣。
  433.问:诵经敲木鱼,究是何意?
  答:所以调节缓急,易令心不散乱也。
  434.问:体弱多病,宜诵何经?
  答:病是死因。诵《金刚经》、《弥陀经》等,回向西方,庄严净土,可也。
  435.问:《小止观》谓鬼病以咒治之即愈,请问四大病以咒治之能愈否?
  答:如果躯壳之病,皆从口入者多,宜节减口食,其病自轻,若加以咒治,岂不更善。
  436.问:《金刚神咒》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每日志心虔诵一遍,如念金刚经三十万卷,此语可信否?并问此咒是否释迦佛所说?此咒中有有人念得金刚咒,免了身边罪与灾,功德实无量,永世不踏地狱门等语,词颇俗,疑非佛所说?
  答:此咒未考,察其意,似非佛说,恐似外道妄传。
  437.问:或谓《大悲咒》是八十四尊佛名,其说然否?
  答:此言出自灌顶法师,传来久矣,想必师有见处,然谓是神名,不是佛名。
  438.问:《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又云:“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何以梁主舍身奉佛,无救台城之祸?
  答:菩萨救度众生,善巧方便,不可思议。其不获救者,或是信心未至,或是业定难逭。否则实已得救,而人自不察耳。如《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是也。梁主身为君主,寿八十馀,其福报不可谓不厚,台城之祸,或亦因信佛而末减之矣,夫何疑哉?至念观音而得救者。观音持验记载之綦详。
  439.问:经云受持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胜利。然以世尊之苦行六年而不免魔王之难;以悟和法师之精修净业,而迭遭悬梁下狱之灾,何欤?
  答:受持佛名,获胜利益,此现生之效也。世尊不免魔难,此示定业不可不忏。然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魔则无佛,魔正所以助佛也。法师一生精修,而临终示悬梁之报,此宿因所迫。以偿先债,不可作下狱看。
  440.问:明教嵩日持十万观音名号,世出世间经书不读而知,何也?
  答:世出世间经书,都在一念心中。嵩师日持大士名十万,即世之希有人也。以如是人,作如是事,所以能发此希有妙慧,可谓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信乎!
  441.问:佛经谓受持佛名者,一切蛇龙毒药,悉不能中,请言其理由?
  答:凡蛇龙毒药害人,必自心有感触,我心无毒,彼毒焉能害我?
  442.问:同一佛也,何以念阿弥陀佛为胜?
  答:此有多故。此土众生与弥陀最有缘,一也。弥陀愿力,接引念者尽得往生,二也。执持名号,即得往生,修易成就,三也。既生极乐,永不退转,直至菩提,四也。馀如净土诸经论说。
  443.问:尝闻念佛以念阿弥陀佛为胜,有持名、观心二法,敢问持名观心之法如何?
  答:持名念佛。但是心口念佛名号,声声不绝者是。观心念佛,念佛名号时,兼观察能念之念,空不可得,是为空观。所念之名,历历可数,是为假观。而此能念所念,即是一心。非空非假,亦空亦假,是为中道观。即此念佛,具一心三观,故曰观心念佛。
  444.问:唐道绰禅师之论净土宗曰:修馀行业,多劫方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敢问净土宗,何以能神速如此?
  答:仗弥陀愿力,一也。往生有九品,二也。往生即不退,一生成佛,三也。馀如净土诸经论说。
  445.问:实相念佛如何?
  答:当念佛时,观所念之佛与能念之心,俱了不可得,是为实相念佛。
  446.问:佛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然参禅悟道者多,念佛开心者少,何也?
  答:以弥陀不肯但念,不名深妙禅也。既不但念,何以开心?即参禅人多如牛毛,悟道者亦如麟角耳!
  447.问:《无量寿经》谓:阿难尊者愿见彼佛国土,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谓尊者自见耶。尊者未得天眼,安能自见,谓弥陀佛令尊者见耶,何以佛只令尊者见,而不令今人见?
  答:见与不见,在缘深浅耳!阿难与佛缘深故见。今人缘浅故不能见。今人缘深亦得见。阿难缘浅,即得天眼亦不能见。
  448.问:但念弥陀之人。亦能得六通乎?
  答:佛教人念弥陀发愿,求往生以了生死,未尝教念弥陀求六通。
  449.问:证念佛三昧后,能见他方诸佛乎?
  答:俟居士证得念佛三昧已,即与尔道。
  450.问:证念佛三昧后,现前能常见极乐世界乎?
  答:果能证得念佛三昧,自不问此端的。见与不见,皆呓语耳!
  451.问:远公精修净业,三睹圣相,因弥陀适来此土而见之耶?抑远公神游西方而见之耶?
  答:弥陀未来此土,远公不往西方。因念佛到得一心不乱,东西本来不隔,极乐即在目前。所谓感应道交,凡心即证佛心,肉眼便见圣相,夫何远之有?
  452.问:四土皆有九品莲台乎?抑唯凡圣同居净土有之乎?
  答:净土经中所说九品:大都只在同居一土。以上三土、非凡夫人修观之境也。
  453.问:佛经谓弥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时时遍照乎?抑有时照有时不照乎?
  答: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用此证知决定时时遍照。然念佛众生有见不见者,乃众生自见自不见,非佛有时照有时不照也。譬之一月。水清则月现,水浊则月不现。众生之心亦然,心净则见,不净便不见也。
  454.问:《念佛直指》云:宿障欲灭,微见好相。如不蕴德,闻人之耳,其行必覆。请问其行必覆之理?
  答:见人之恶宜隐,见人之善宜扬。知己之恶宜露,知己之善宜藏。今以微见相好,即向人显扬,好名之心既起,则妙行必覆矣,何疑之有哉?
  455.问:修净业必如何始可谓之成就?
  答:净土一门,以信为始,信得真则愿自切,愿若切则行自猛,三资具足,净业成矣。
  456.问:经云:娑婆勇猛一日,胜于净土百年。而《莲修起信录》,则谓在娑婆精进一日,抵西方修习千年,二说何不同若此?
  答:我娑婆世界,业系众生,若果能勇猛精进,较之净土真有日劫相倍,奚止百年千年已哉,
  457.问:《径中径又径》中,“乘戒俱急、生亦最高、次戒急,生亦最稳”四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乘者教乘,即通达经典也。戒者能受持佛戒不犯也。急者能急进不退也。乘戒俱急,福慧俱胜。故生品最高。戒急福胜,故生最稳。有乘无戒,是为狂慧。有高慢之慧,无稳定之戒,安得不为业力所牵乎?流入八部鬼神众去,宜哉!
  458.问:今有众生,每日至心念佛十声,虽冗忙之日,疾痛之时,亦弗间断,如是可保往生否?
  答:诚能如是。恒念不舍,临命终时,定能心不颠倒。一念求生,自然往生可保。
  459.问:一心念佛至七日即得往生,是何理由?
  答:一心念佛至七日,则终身不乱可知矣。岂有临命终时,心生颠倒乎,故得往生。
  460.问:无量寿佛经言: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其理由若何?
  答:一声佛号,种无量善根,即灭无量罪业。言八十亿劫、五十亿劫,数犹可计,亦略言之耳。所以能灭者,罪性本空故。如人于梦,见种种相,一声唤醒,梦相皆消。阿弥陀佛,是我法身,至心一念,即得一声唤醒,无量生死,幻梦顿空,安得不消灭哉?
  461.问:净土书中,有谓临终念佛十声即得往生者。有谓一心不乱须七日之久者;有谓早晚须念弥陀经一卷、佛名号二三千声、或一万声者;有谓夜间将心经默念一百遍,日间佛号二万弥陀经二十卷者。同修净土,何以难易不同如此?
  答:众生根器,利钝不同,业障深浅亦异,故致修行难易悬殊,原无足怪。但求往生修净土者,宁为其难,勿恃其易,则庶有把握耳!
  462.问:《弥陀要解》谓: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悉具多善根福德。敢问执持名号,何以有福德?
  答:阿弥陀佛名号,乃是宏愿积行之所成就,福德之总称也。既佛圆具福德,建此名号,行者执持名号,是亦执持佛之福德矣。
  463.问:《大弥陀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如有光明,何以人不能见?
  答:慧眼未开,故不能见。譬如盲人,日光照身,不见日光。魔畏佛光,故不能犯。如鸱畏日光,昼伏夜出。
  464.问:放生念《往生咒》,是何理由?
  答:放生加讽大乘经咒者,愿三宝加持,令所放生物及放生施主,获多功德也。《往生咒》有往生净土功能,凡此土众生无不宜念。
  465.问:往生咒见于何经?
  答:《往生咒》有广略二本。广本亦名《阿弥陀佛根本咒》,又名《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出密部《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略见《密咒圆因往生集》金陵刻本)略本即常诵本,为宋元嘉末年求那跋陀译。经本未来。今附在小弥陀经之后。
  466.问:蕅益大师谓:诵净土真言,能超度一切众生往生西方。然则人当临终时,或口噤不能念佛,命家人代念往生真言,谅亦有效?
  答:是,有效。但念佛为正轨耳。
  467.问:有不念佛而亦生西方者,如明之周廷璋,晨起只诵《金刚》、《弥陀》、《观音》等经各一卷是也。此何故欤?
  答:念佛法门,固不仅以执持名号为限也。诵读大乘经者,何尝非念佛事耶?宜得生矣,不但此也,即将平日所行善事,回向愿求往生极乐,亦得生西。
  468.问:《净要》序云:在昔之时,不必改弦,但加善巧回向。在今之世,只可助行,必须净业专修,其理若何?
  答:昔人业轻心细,故念佛与诵经,一而二,二而一;善巧回向,俱为净土庄严。今人业重心粗,立行必分正助,以专为正,以散为助,方为稳当,其理如是。
  469.问:《净土圣贤录》:荆王夫人之婢,生西后致梦于夫人曰:世间修西方者,才发一念,七宝池中,便生一花,此言可信否?
  答:真语实语,安得不信!?
  470.问:念佛时兼修观,修观时兼念佛,可乎?
  答:正念时,蓦直念,不必兼;正观时,息心观,亦不必兼,久之自能即念即观,观念合一。所谓由观起念,由念入观也。若相兼,则二心矣。
  471.问:《安乐集》云:生净土者有二种:一有相心,谓着相欣乐。二无相心,谓理观相应。“着相欣乐、理观相应”二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见闻净土事相,心生欣乐,故曰有相心。净土理即唯心,观心有何相貌,故曰无相。
  472.问:佛经谓诵往生咒,能使六道众生往生西方。何以人畜二道,闻之殊无影响耶?
  答:裴休云: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而能之。经云:持咒能使六道往生,以显咒力不可思议。传中人持此咒往生者不少,而畜道罕闻,以业重自不持故也。
  473.问:《净土圣贤录》谓念观音、势至二大士尊号,其功德与念弥陀尊号同,其说然否?
  答:佛,果人也;菩萨,因人也。以因较果,自不相侔。但所持之名号虽殊,而能持之心力一也。以心力之功德论,可说是同。此一往之谈也。若进而言之,持观音千,不如持地藏一;持地藏千,不若持弥陀一。文出《较量功德经》。
  474.问:《观经》第十观中:有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之语。夫闻名岂真能获福乎?
  答:佛无妄浯。《观经》是佛金口诚言。佛言不信,谁言可信!
  475.问:念佛之法,无声似不及有声。盖有声则三根普被,如闻暮鼓晨钟,发人深省。而无声则趣味既鲜,效验自微。毕竟如何?请开示。
  答:此种道理,说得甚明,毋劳饶舌。
  476.问:临终必趺坐合掌,是何理由?
  答:念佛人临终,作坐莲花想故趺坐,因礼佛故合掌。
  477.问:净土书谓:此方行人起一往生念,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设此行人再入轮回,此花毕竟如何?
  答:行人净念生,珍池莲蕊现,是为感应同时。行人勤惰才生,莲花荣枯顿现。足证一感一应,一因一果,皆唯心物也。
  478.问:西方三圣接引时,有只往生人见之者,亦有万目共睹者,此何故欤?
  答:有净因,必感净果。有净缘,必睹净境。凡有见者皆缘也。
  479.问:念珠必用一百八粒何意?
  答:为破百八烦恼,成百八三昧故。
  480.问:某欲自念《弥陀经》为母回向西方,不做疏焚告,但于诵毕之后自念云:以此功德,为母回向西方,未知妥否?
  答:自己念经报恩,不必作疏焚告,但至诚回向,自然感应道交;彼疏告者,乞证明耳。 ?
  481.问:《楞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世界不能容受。今欲以念佛之力,令业尽情空,乌可得乎?
  答:此语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非《首楞严》也。众生自无始来所作之业,幸而无相,若有体相,真尽虚空界不能容受。然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今以造业之心念佛,果能念到情空,便一空一切空,则尽虚空界之业,转而为净土之妙庄严也。但患念不到情空,奚患业之不尽乎?
  482.问:永明昼夜弥陀十万。然吾人一昼夜只有一万三千五百息。安能念至十万之伙?
  答:此老弥陀化身。三昧中念佛,十万不足为多。每日尚做百八件事,以不思议事,须不思议人能之。
  483.问:念佛喉易哑,奈何?
  答:居士不善巧念,舌动于心,致令心火上炎。
  484.问:古德谓“心净则土净”。然吾人十二时中岂无清净之时,何以只见娑婆而不见净土?
  答:吾人前世以秽心作诸恶善复杂之业,故感娑婆苦乐相间之秽土。因在过去,报在今生。若今生二六时中,以清净心修清净业,而将来便可常居清净之佛土,不但可见而已也。
  485.问:《往生净土忏愿仪》中:有“一一尘出一切尘,一一尘出一切法,”二句。不知如何解释?
  答:此《华严经》普贤法界观也。不可思议,非言笔可形。
  486.问:“一行三昧”是否独指念佛?
  答:修此三昧,必须身向西方界,口诵西方佛,意观西方境,一举一动,皆须回向西方,庄严净土,故名一行。
  487,问:“三昧”二字,如何解释?
  答:“三昧”梵语,若翻华言,当云“正受”,亦云“正定”。心注一境不移不动之谓。今人以功夫纯熟为“三昧”。亦假其义耳。
  488.问:《径中径又径》云:凡一毫之善,皆须回向。敢问回向之法?
  答:回向者,回所修善之功德,向于己所愿处也。此愿即往生净土之愿,以所修善功德,用作往生净土资粮,而发愿期求,谓之回向。长跪佛前,或向西方,合掌、口言、心念,愿藉所修善业功德,令我早得往生极乐,或诵“发愿文”,或诵“发愿偈”均可。
  489.问:念佛兼忏悔乎?抑不必忏悔,专心念佛乎?
  答:念佛为正,忏悔为助,正助兼修,收功弥速。果能专一其心,何须更求忏悔,苟心不专,反不若兼以忏悔为得。
  490.问:《劝修净土切要》云:以念佛功德求生净土,是为愿。然须时常恳切祈求,于一切善,随喜回向,于一切恶,忏悔回向,敢问“随喜回向”、“忏悔回向”之法?
  答:一切善,有力宜自作,无力劝人作。随即随顺,喜即喜庆。无论自作教他,俱当随顺庆喜。回此之善,向于西方,庄严净土。见一切恶,无论自他,当生惭愧,自作当惭,他作宜愧,忏其前愆,悔不再作,惭愧忏悔,即有功德。功德虽微,即一尘之善,一毫之福,未尝不可为净土之庄严也。均可以回向之。
  491.问:设有修净业人,将所有功德回向西方。及临终时,失厥正念,再入轮回,投生人道,敢问前生所回向之功德,仍在西方乎?抑入人道乎?
  答:断断不可将西方之极乐国,丢出心外去也。须知吾人固有真心,宽廓无际,竖穷三世,横遍十方。吾前所谓唯心者,即指固有之真心也。心既如许广大,功德回向西方,即回向自心。纵临终失念,复生人道,前所回向之功德,自然随人受用,亦所谓自作自受也。
  492.问:《净土圣贤录》中:载费氏精修净业,忽空中有香,绕楼数日,粉墙上涌现三世佛像,此何故欤?
  答:此人净业将成,净因已就,净土缘熟之相。故感净境现前,往生之先徵也。别无他故。
  493.问:极乐四土:一日常寂光土、二曰实报庄严土、三曰方便有馀土、四曰凡圣同居土。四土各据一方乎?抑常寂光居中,再外为实报庄严土,再外为方便有馀土,再外为凡圣同居土乎?
  答:真性无为,不落诸数,一尚不有,焉有四乎?国土亦唯心也,十方世界,各有净秽,复各有四土之论者,以人有凡圣之异故也。我娑婆之四土,有净有秽,唯极乐之四土,皆净而无秽也。四土原在一处,断断不可作上、下、中、边之见。人若向自心中,去得一分垢,世界就露出一分净。譬之有姿色淫女当前,破戒人见之则好,持戒人见之则恶,女身一也,美恶二也。经云:境缘无好丑,好丑由于心。足证唯心之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