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观心·开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依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作者:释依昱

自  序

观心·开心
  《华严经》云:“不能了自心,焉能知佛意。无心于彼此,净心见诸佛。”
  忙碌的生活脚步,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传统的文化思想遭受考验,敦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也面临了莫测的巨变。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连击,随著渐趋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开始疏离、分裂,彼此之间存在著许多的矛盾和冲突。
  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反观自照,眼睛和心保有不断地向前冲,为物欲所蒙蔽,导致心灵的空间渐趋狭隘,善良的本性为之失落。有感于心灵的危机深深地潜伏,因此以这一本被誉为佛教心理学入门书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主,彻底地将人类复杂的心理构造作一详细的解析,透过对自身的种种心法的认识与了解之后,终会发现潜藏在生命中的潜在能力,妙用无穷。这股潜藏的力量一旦被开采启用,即可提升人的品质,改变一些劣根性;可以化乖泪为祥和,化难测的危机成为创造的能源,化压力为动力,化阻力为助力;可以净化人心,澄澈清明的自我,可以感受到当下的,宇宙万象就在方寸之间。所以古德云: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
  一念迷是众生,一念觉即是菩萨。回想起今年五月应国际佛光会之请至台东玉里讲演,也到绿岛去探望那百余位身系囹圄的重刑犯时的感人情景。那一天正是母亲节的隔日,当我提到慈母倚门盼儿归时,瞬间,一个个眼眶红了起来……。在大礼堂的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双双忧思的眼神,诚恳地告诉他们生命里的春天,即将来到,人可以如同他所发的愿望一样渺小,也可以如同他所发的愿望一样伟大,只要从今以后身口意三业清净,未来仍然是充满光明与幸福的坦途……。当我带着他们合掌答念佛号时,感觉到每一个人所流露出来的神情是那么地安详、自在,使我深信人心可以净化,冥顽的个性可以改造,生命在遭受挫折之后与至诚忏悔的境界中,愈能向上升华到至真、至善、至美之境。生命的奥秘一旦豁然知了,观一切顺逆,自然无碍。所以延寿禅师偈云:
  千经万论,终归一心;一代时教,唯是一心。
  此一心法,理事圆备,是大慈父,般若母,法宝藏,万行源,是以若了自心,顿成佛慧,会百川为一海,搏众尘为一凡,融银川为一金,变酥酪为一味。
  时时“观”照身“心”,则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
  念念“开”启佛“心”,则慧根清明与天地同德!
  《观心·开心》的文稿,最早刊登于“普门”杂志的〈心事百问〉专栏,从一四五期开始至今,已近二十万言,今先将百种心法中的“五遍行、五别境、十一种善心所”结集出书,接着还有“烦恼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将陆续而出。
  高山是一块块土地堆积起来的,社会进化是一步步往前迈进的。聚沙成塔。聚沙成塔,积土成山,向前一步是多么地平凡,但若不能舍却后步,又如何能向前呢?“观前顾后”一步一步走去;一个心念、一个心念清清楚楚地觉察了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方能踏出幸福光明的坦途来。观心:看自己,开心:悟佛理,这也正是本书的旨要所在!祈望前辈大德吝指导!
  衷心感谢所有成就此书出版的仁者大德,更感谢师父,星公上人暨各位师长们的教诲开示,由于众缘和合,此书才得以问世。愿将此法喜和所有的读者一起共享!
敬祈 如意吉祥!
    一九九四年六月一日
    依昱 序于佛光山普门寺

第1章 大乘百法明门论入门

·心事重重谁知晓
  ·论题释义
  ·造论宗旨
  ·造论者——世亲菩萨
  ·一切法无我
  一、心事重重谁知晓
  《大乘止观法门》卷四:
  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
  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
  生死亦是心,
  涅槃亦是心。
  一心而作二,二还无二相。
  一心如大海,其性恒一味。
  而具种种义,是无穷法藏。
  当我们看到对方脸带愁容、郁郁不乐、茶饭不思时,八九不离十,一定有难解的心事。常言:
  心中有事无人知,心内有苦口难言。
  现代人的心事到底有哪些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事,只要人有心,心事也就随之而起了,所谓“心有千千结,才下眉梢又上心头……”人的心事,随着生活的迁移,环境的转换,各种各类,百样杂陈,难以计数。
  有一信徒,人长得福福泰泰的,家境又好,大家一见到她就赞她命真好,嫁了一个能干的先生会赚钱又顾家,子女又聪明又懂事,家事有傭人代劳,真是不愁吃不愁穿,前辈子修来的好福气……。她只是微笑倾听赞词而不说话,众人更加认定她的生活是幸福美满。有一天她满面愁容地告诉我:“师父!旁人都说我真好命,其实我的心活在枉死城,苦不堪言!先生在外头有女人,婆婆说我不会打扮,土里土气的抓不到先生的心是我不好,又说我不会管教孩子,和他们有代沟,别人家的母亲可以教孩子英文、数学、和他们谈哲学谈人生,我却什么也不会,我……”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起来。告诉她别伤心,不要难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用耐心、爱心、包容心、精进心、谦虚的心来对治这些扰乱我们生活安宁的繁琐心事。
  一般人的观念“金钱是万能”有金钱就有幸福,事实上,有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例如:
  “金钱”能买床铺,买不到安眠;
  “金钱”能买书籍,买不到智慧;
  “金钱”能买食物,买不到食欲;
  “金钱”能买房子,买不到天伦;
  “金钱”能买药物,买不到健康;
  “金钱”能买饰物,买不到气质;
  “金钱”能买衣服,买不到威仪;
  “金钱”能买物质,买不到教养;
  “金钱”能买娱乐,买不到幸福;
  “金钱”能买保险,买不到平安;
  “金钱”能买乐器,买不到知音;
  “金钱”能买枪炮,买不到和平;
  由于社会结构逐渐改变,从悠闲的农业社会进入繁忙的工业社会,科学文明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跟着改变,现代人的“心事”比起古时候的人更加复杂了。翻开中外的报章杂志或收听新闻报导,外遇、重婚层出不穷,亲子间的代沟也愈来愈严重,年轻的一代疾呼要独立自主,要表现自我,而早出晚归刻苦经营的父母并不明白为何身穿名牌、口吸大麻烟、飙车,就是自主、就是表现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往昔的诚挚趋向现实利害的情谊,事业忙碌、生活步调紧张使人无法用心去建立真正相知契的友谊。因此现代人的“心事”归纳如下:
  如何拥有一份美满的婚姻?
  如何建立幸福的家庭?
  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如何教育子女?
  婆媳之间如何相处?
  如何过健康如意的生活?
  这些都是现代人所关心的课题,也是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佛教有一本心理学的入门书,正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论》,略称《百法明门论》或《百法》。此论是世亲菩萨所著、玄奘法师所翻译。只有一卷,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这部论,文字虽不少,但对人的心理构造、情绪分析、烦恼来源剖析细腻、解释详尽,很适合这个时代的要求。本书将以此论为主,透过解析论文分析人的心事有哪些种类、功能、作用?如何去深入了解心事以达到“知己知彼、体谅人心、大家开心、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等境界,进而发掘人的无限潜能。因为心的力量是无限量的,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学习,精勤不懈,将会使生活品质得以提升,精神内涵得以充实,生活的智慧遍及各个层面。
  我们的心就像一座肥沃的花园,你想种什么它就会长什么——有美丽的花朵也有杂草。当你的心有着成功、健康的思想时是美丽的花朵;有颓丧、失意的念头时就是压抑信心的杂草。所以在《增一阿含经》,对“心”的解释:
  “佛告诸比丘: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
  何等为一切法?心是一法,生一切法。”
  在《华严经》中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观无量寿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因此,佛说种种法,为入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说种种法。欲知“万法之要”,欲明,“无我之理”,欲行“去执解类”之道,欲修“唯心净土”法门,请一起来共参——百法心要,共解——般若至理。
  二、论题释义
  《大乘百法明门论》是一部佛教心理学的入门书,此论共有一百种法,为宇宙万有的分类,明此论所阐“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之旨,可得正确的人生观。
  “大”含容一切最为殊胜,因此谓之大,“乘”以运载为义;“大乘”即是大的车乘。比喻以佛陀的言教,能运载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解脱的彼岸。如华严经所言:“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
  就是大乘菩萨的精神。
  世观菩萨造《百法明门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使众生确切地明了自心,在利乐一世有情,欲使一切有情众生,能步入了生脱死成就无上清净的佛道,而得大涅槃寂静安详和谐之乐,所以本论属乘佛法。
  “百”是数目,“法”梵文dharma,音译“达磨”,包括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宇宙间的一切现象事理都是法,例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法;受、想、思、念、定、慧、贪、嗔、痴、慢、疑、忿、恨等也是法。孔孟学说的仁义、礼、智、信也是法。佛经中对“法”的定义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意为保持万象物自体的相状,不令散失,例如:松有松的自体,菊有菊的自体;风、空气也各有其体性,凡一切有形、无形的皆有其自性,所以统称为法。“轨生物解”是说凡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皆有其一定的范畴、领域或界定,由此我们即可依其特定的范畴而对一切事物生起一种认识和了解。例如:儒家说“仁义”、基督“博爱”、佛门言“慈悲”各有其确切的定义,使人容易了解,因此皆可称为法。所以“百法”是世亲菩萨把整个宇宙人生的现象归纳成一百种法,其中包括了心理、生理和物理等种种现象。
  “言‘百法’者,始因弥勒菩萨修唯识观时,得见万法广博,钝根众生难修习,所以就万法之中最切要者,选出六百六十法而造《瑜珈师地论》。至世亲菩萨在兜率天稟受弥勒菩萨之法,又觉六百六十法仍见繁杂,再从中提纲挈领,总成‘百法’。”(以上引文出自《百法论义》《卍续藏经》第七十六册·四二六页)
  唯识宗认为宇宙的森罗万象,虽无量无边但总不出这五位百法。亦即:一、心法八种,二、心所有法五十一种,三、色法十一种,四、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五、无为法六种。
  “明”是指日月光明能照破黑暗,喻为无漏智慧能破烦恼。“门”有开通而无壅滞之义,比喻通过这一百道法门可以通达真如本性。“明门”,意谓通达真如的光明智慧之门。
  “论”,论议,梵文,sastra或abhidharma,音译阿毗达磨,问答往还称之为论。《俱舍论》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意为断除众生的迷惑,论主将自己的心得,假立主客,自问自答,藉此以教导后学;或依经典所说之要义,加以分析、整理、解脱,明示佛之教法以断学子之疑惑,开其智慧,令其解脱,故名为“论”。
  根据《瑜珈师地论》卷十五所载,有六种论,即(1)言论,指言语之论议。(2)尚论,指尊重之论议。(3)诤论,指发忿之论议。(4)毁谤论,指恶口之论议。(5)顺正论,指随顺正确论理之论议。(6)教导论,为教导众人之论议。其中后二论为真实之论。又就“论藏”的内容可分为二种,一种是“释经论”,即解释大小乘经藏的论,例如《大智度论》就是解释《大般若经》;《金刚般若论》就是解释《金刚经》而成之论。另外一种是“宗经论”,即以大小乘经教为所依而造之论,如《成唯识论》、《入大乘论》、《成实论》等。本论也属宗经论,因是论主世亲宗《华严经》、《解深密经》、《入楞伽经》等六经所造,以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属“宗经论”。
  三、造论宗旨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上云:
  “明造论意者,寻夫三界有情五趣漂溺,循环不息,轮回无替者,莫不以断常空有纷乱于怀。所以菩萨降生垂范利物,为除空有二执故。开空有二门,前明百法有体,为遣执空;后明人法二空,为除有见。所以有体,世谛非无;所以言空,真谛何有。随病说药,病息药亡;执药成病,悟病成药,非空非有,即有即空。即绝百非,又亡四句。然因诠显旨故假论以明,即不说而说,亦听无所听,论之兴也其在兹乎。”(《大正藏》第四十四卷,五二页下至五三页)
  简而言之,造论宗旨:一、为利乐一切有情众生。二、为使一切众生能除空有二执。三、断二重障(我、法)证二生电动机。要利乐一切有情众生,首先要正解佛法,亦即八正道之首——正见。如何正解宇宙万法的真相,如本论正文开头即言: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明“一切法无我”即是正解佛法,一切诸法仗境方生,依缘而得。在时间上,生生灭灭,无有常住不变性;在空间上,彼此相依,无有独立自主性,所以称“法无我”,亦即“法空”。又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体,是五蕴和暂时存在的假相,无真实性可得,故称“人无我”或称“我空”。《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告诉众生,对一切有为诸法要如梦、如泡影、如幻等去观察,洞悉诸法是“空”,是无所得。但有两种人对我法二空的真理不能了解,一为凡夫外道,一为小乘行者,他们总是执著自己所得的法是实在的,是最殊胜的。我慢心一起,目空一切,就什么也装不下了,再好的佛理也听不进,如下例: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内有一个研究所的所在是禅宗的修行者,名原坦山,有一天几位到外国留学的专家学者们来到所长的研究室,因他们刚刚听过所长的课,有些问题要请教。当大家进入室内时,所长正身端坐,闭目养息,过了一会儿,所长提起茶壶开始倒水,倒着、倒着、眼看茶水要溢出杯外了,仍在倒,直到水满了出来,都没有停,有一个学者就说:“所长,茶水已经满出来了,杯子装不下了。”
  本是敛目之眼突然地眼睛一张,精光直射那些学者们,说道:“你们想要问我问题,先让我来问你们,刚才那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人说得出来吗……”,大家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说不上来。所长又言:“其实你们的意识里只是一直在思考着如何用你们的专业知识来驳到我的看法,又何曾听进去一句有用的话呢?就像这已倒满水的杯子,再也装下不任何东西了;就如同装满各种知识技能的脑子,装下不其他的新知,等你们把杯子空出来之后,再来找我吧!”那些被说中心事的学者们,满脸愧色一个个悄悄地离开了。
  自以为自己的才华学识高人一等时,就是法执现前,事实上其所知的境界是狭隘、局促的,这个因法执而生的所知障,会障碍般若智慧的生起。而看不开放不下的“我执”会让我们产生很多烦恼。
  有一天,听到一个学佛多年的人说:我什么都看得开,名呀!利呀!通通与我无关,就是忍不下一口气;事实上“一口气”就是我执在作崇。有一次星云大师开示徒众:“如何面对‘气’?”他说:人心里不舒服而介意人、事、物谓之‘气’,气虽为无形,但在生活中却和我们很相应,如气色、气味、气质、气量、气慨、气度、气节、气息、气氛……等。一个人,怒则气逆,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转。寒则气闭,暑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减。思则气结,怨则气损。如何使自己心平气和,就需般若智慧了。”
  人因有我执,所以忍下一口气,因执着有“我”所以爱面子,总以为对方不给面子,气不顺就烦恼丛生。所以佛菩萨为对治众生误认一切法为真实的法执,误认“我”为至尊至贵不容轻慢,所以造此论以破我法二执。论主希望众生能断所知障(法执)证法空,得大菩提果;灭烦恼障(我执)证我空,得大涅槃果。能如此才能获得究竟的利益和安乐,所以造此论的最大宗旨——但愿人人都能离甘得乐,成就佛道。但是欲成就佛道,必须先断二障,欲断二障,必须先破二执,欲破二执,必须先明二空。因此蕅益大师在《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中云:
  “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若于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也。”(《卍续藏经》第七十六册·四五九页)。意为吾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世间森罗万象的一事、一物、一理,假若都能使用般若智慧去观照、思惟,通达法空、我空的道理,对一切不起执著,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事事物物都是通往证入大乘理体之门户。就如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若能用心,好好照顾,诚心正意地修持净土法门,就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间。此境界诚如禅宗所谓的“郁郁黄花无非般基,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只要能通达二空真理,由根、尘、识乃至百法当中,任何法,都可证入真如本性,如观世音菩萨以耳根证入圆通,阿那律尊者以眼根证得天眼通。
  所以当我们能洞悉世间诸法皆是虚妄,佛说诸法乃是随病予药,需悟“病息药亡”,切勿“执药成病,悟病成药”,能如此用功观照,则无明烦恼,渐渐淡薄,道心信念会日渐增长,犹如明月般的光辉灿烂、圆满自在。自己也能生活得清净自由无滞,喜悦自在。这也就是研究《百法明门论》的不可思议之所在。
  四、造论者——世亲菩萨
  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
  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印光大师
  前节提到《大乘百法明门论》是佛教心理学的入门书,对人类心理现象的剖析细腻远超出一般茂俗的学问。此论是将人的心理构造分成一百种,藉由此种心法来使人更加知道要收摄心神不受外境干扰,了解自己,进而超越自我。
  上面已介绍过论题大意和造论宗旨,是在:一、为利乐一切有情众生。二、为使一切众生能除空有二执。三、断二重障(我执、法执)得二胜果(菩提果,涅槃果)。
  本论的著者是世亲菩萨,梵名Vasuvandhu,音译为婆薮槃豆,又被称为天亲菩萨,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于佛灭度后九百年(四、五世纪)出生于北印度健驮罗国富娄何富罗城。父亲是婆罗门,姓憍尸迦,吼是一个国师。和其兄无著(梵名Asanga音译阿僧佉)初于萨婆多部(有部)出家,其兄直入大乘,世亲却入经量部且遍通小乘三藏,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毗婆沙论》之义,四年后归国为大众讲解《毗婆沙论》,一天作一首偈,共六百首称为《阿毗达摩俱舍论》。世亲起初广造小乘论著,宣扬小乘教义,并说:“大乘非佛所说”,不信大乘。其兄无著见弟识解深广,神才俊朗,长此下去会造论破坏大乘佛法,于是有一天派人去告诉他弟弟说:“他病得很严重,恐不久于人世……”。世亲赶紧到其兄住处,无著说:“我这个病是因你而起的,由于你不信大乘且毁谤大乘,以此恶业必定永远沉沦恶道受苦,因此我才感到忧愁苦恼……。”
  世亲听了内心十分惶恐,敦请其兄为其解说大乘佛法,如《华严经》等大乘经黄。世亲聪颖睿智,一听即刻领悟到大乘教理确实超越小乘,转而信奉大乘,这才反省自己往昔毁谤大乘,误人误已罪业深矣!便在无著面前发露忏悔说:“我从前由于这片舌头的言论而生毁谤,现在应当割断舌头以购前愆!”无著说:“这就不对了,纵然你将舌头割下,已造之罪已成立不能消灭,若要补救,另有善巧之法!”无著告诉世亲说:“你以舌头毁谤大乘,要解此罪业,也应当以舌头转而弘扬、赞叹大乘的殊胜要义。”
  从此之后世亲专心弘扬大乘,广释经论,如《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法华经论》、《维摩经论》、《菩提心论》、《三十唯识论颂》、《大乘百法明门论》等五百部大乘论著,合以前所著小乘五百部,共为千部,因此称其为“千部论主”关于世亲菩萨的事迹,据现代学者考证,著《俱舍论》的世亲与无著之弟的世亲为同名之二人,前者为说一切有部的论师“新世亲”,后者为瑜伽行派的论师“古世亲”。古世亲的年代约在三二零年至三八零年左右,新世亲的年代约在四零零至四八零年间。
  五、一切法无我
  本论论主世亲菩萨表示,他写这一部论,是以先哲世尊、慈氏等圣人的言教为宗旨而写成的论著,故言:“祖述先哲,倏然成章。”因为是遵循古德言教而加以弘扬之文章故称为“造”。世亲造《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用意即在使一切有情众生都得到大利益、大安乐、了生死、成佛道。要使一切有情众生都得到利益快乐,没有烦恼侵害,需使一切众生常怀感恩图报之心,尊重别人的生存空间,不去恼害别人,心中有主而不受旁人侵害,洞彻世间真相,不执著。如本论一开头即引世尊所言:“一切法无我”,这一句便是宇宙万法之真理。星云大师说:“尽管时序上有春、夏、秋、冬的递嬗更替;人有东西南北的奔波离异,如果能将一切万缘放下,心中坦荡无物,自有一番自在,自有一方潇洒优游的境界。”
  我们时常忘记心中的主人翁,忘记自心的清净佛性,非常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于是处处受牵制,放不开来,因此连鬼都会找上门来,以下有二个例子可作说明。
  四川黄书云的《觉园笔记》记载说:“自流井(四川的食盐产地)的街道很窄,有些人家常常在屋后临河的水面,搭起木板,建一层楼住在上面,把窗户打开就可以俯视河水了。每一家的房子都是这样,一眼看去没有两样。有一个做篾器的工人,夜里做工。听到两个鬼在水上讲话,有一个说:‘我明天就能得到替身,脱脑水难了。’另一个鬼说:‘真为你高兴!那个人是谁呢?’
  这个鬼说:‘午后有个挑煤的人,把煤卖完,在街上喝酒。喝醉了,会到河边来喝水。我就把他拉下了水,他就可以代替我了。’篾工细细听之后,第二天午后,打开窗户对着河,坐著编东西。他时时往窗外看,果然看到一个人踉踉跄跄来了,带著一股酒气;这个人把担子放下来,蹲在河边,身体微微向前倾,几乎要掉到河里去了。他在河边捧着水拼命地喝,一面说‘好喝!好喝!’然后,一百掬水,一面喝,喝罢,连念‘阿弥陀佛’。结果也没出什么丝漏,竟然挑着担子走了。夜里又听到那个鬼对同伴说:‘你的代替人没有到吗?’那同伴说:‘来了,我趁他捧水时拉他,他几乎掉下来了。想不到水喝了不少,却直念阿弥陀佛,我倒退三丈之外;我再到岸边,他又喝水,又念佛号,我吓得直后退,眼冒金星不能动,而他老兄已经挑着担子走远了。’第二天吕仙岩佛教会的会员来店里休息,听到篾工讲这番话,回家之后,就把它照实记下来!”
  总之,一个人自己做不得主,鬼就会找上门来,这是一不定期的道理;但如果能洞彻世事真相,心中有佛,常思天下如意的事少,不如意的事多,那么遇到逆境自然不会产生悲愤心理,不会自怨自艾,心里自然会安泰,邪鬼也就迷不住了;况且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有修持者,纵遇险境亦能逢凶化吉。
  袁子才先生说:“杭州北关门外,有一栋房子,经常闹鬼,人不敢住,重六深锁。有一个姓蔡的读书人,要买这栋房子,别人都认为不吉利,蔡某不听。等到买卖契约画了押,家人又不肯搬进去。蔡某自己跑去把门打开,点着烛一个人坐在这栋房子里。夜将过半,看到一个年纪女子轻飘地从户外走来,头上围着细绸巾,向蔡某行跪礼拜。一方面又拿一根绳子持在屋梁上,把头伸进去,作上吊的样子。蔡某面无惧色。那女子再挂一条绳,向蔡招手,蔡把一只脚弯着伸进她做的绳结里,那女子说:‘你弄错了!’蔡说:‘你错了才有今天,我没有错!”那女鬼大哭,一面仆在地上礼拜,然后隐去。自此这栋房子里闹鬼的事,便没有了,蔡某不久就中了进士。
  以上所述是在说明要想使众生获利乐,其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正解,所以世亲菩萨在说明造此论之意时提到——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也就是说对于宇宙万法要有正确的见解。“正解”就像罗盘或指南针一样,能指导迷途的人或航行中的船舶不致触礁或迷失方向。同样道理,一个人对法有正确见解,知道“一切唯心造”、“一切法无我”,其在修行过程中,即不会退转或误入歧途而迷失方向。星云大师说:“对世间上的一切,不要去计较、分别,这种作风并非傻瓜,而正是使自己进入无住生活的境界,内心就会开阔如宇宙虚空。”
  古德有言:
  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第2章 发大心的玄奘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译者生平
·出家学道
·西行求示与广弘大乘
·立论(真唯识量)名扬五印
·译经与弘教
·狮子国的起源
·发心与愿力
·慈悲度众生
·愿心广大
·玄奘法师的传记书录

  一、乘百法明门论译者生平
  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八五五页中段《大乘百法明门论》题目之傍,书有:
  天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注一)
  玄奘法师(六零二至六六四年),唐代高僧,河南省陈留县(偃师)人,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是唐朝杰出的译经家,在中国佛教史上被称为博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前有鸠摩罗什法师、后有玄奘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是玄奘法师在唐朝盛世,贞观二十二年(西元六四八年)奉唐太宗之诏命,于四十七岁时所翻译出来的唯识宗论者。
  玄奘法师是中国唯识宗初祖,其出生年代,自古以来有很多异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西元六零零年),其中以隋文帝元寿二年(西元六零二年)较正确。玄奘法师于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年)圆寂,世寿六十三岁。
  玄奘法师的父亲名陈慧,隋朝时做过江陵县令,其父一表人才相貌庄严,饱读诗书,两眼清如水明如镜,不怒而威。玄奘法师亦遗传了父亲的威严相貌和聪颖资质。祖父陈康,在南北朝时是北齐的国子博士,高祖陈湛,是魏朝的清河太守。根据陈氏宗族谱系,他竟是汉朝太丘陈仲弓的后裔,这样的族系真可说是名门望族,家学渊远。
  二、出家学道
  奘师(玄奘法师名号之略称,以下皆是如此称谓)之兄陈素,早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奘师自幼比兄诵习经典,亦习儒道百家典籍。大业八年(六一二年)洛阳度僧时,大理寺卿郑善果,见奘师年纪虽小(时年十一岁),却对答出众。因其问:“出家为僧,想要做些什么?”奘师答:“想要远绍如来的意旨,近光佛法的慈悲。”郑善果听他出语不凡,贤其器宇,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并对同僚们说:“念经是容易,但要具有佛的风貌骨格的人才却很难得,我度此子入佛门,将来必定是佛门中一伟大奇材。”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出家后的奘师随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听《涅槃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奘师和其兄遍历陇、蜀、荆、赵诸地,参谒宿老,足足迹及于半个中国。学习“毗昙”、“摄论”、“成实”、“俱舍”、“发智”等论,而通晓一切佛教哲学。于唐武德五年(西元六二二年)受具足戒。
  三、西行求法与广弘大乘
  当时的中国虽有佛典经论,但每一个人的解释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部经论也是如此,奘师以佛经译文与各个学说核验之后,使他更加无所适从,于是当下发下宏愿,决心要去印度(古名天竺,佛教的发源地)追源溯本考证梵文原典,以解疑惑。于贞观三年(西元六二九年)立志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在沙漠中,走错路,四、五天滴水不进,曾想往回走取水,又告诉自己:“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愿东回一步生。”就这样冒险犯难,感动人天。途经西域诸国,备受备国国王礼遇,于三年后,贞观七年(六三三年)才到达印度那烂陀寺。依止戒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集量、《中论》、《百论》等论,深入法海,钻研诸部,成为那烂陀寺的教师。
  据《相宗史传略录》所载,奘师与戒贤论师有段不可思议的因缘。略述如下:
  奘师至那烂陀寺礼戒贤论论师时,他已有一百零六岁之高龄,大众尊称其法号为“正法藏”,他通达一切经书典籍。他见到玄奘即问从何处来?奘师告以从中国来,欲学《瑜伽师地论》等,戒贤论师一听,竟然啼泣,并吩咐弟子觉贤说出因由。觉贤说:“师父三年前,曾患重病,每次病发时,痛如刀割,因而厌恶此肉身,想绝食自尽!当天晚上,在睡梦中,见一金色人,自称是‘曼殊室利’,对师父说:‘你在过去生中,曾作国王,因为伤害很多物命,所以感召此病痛如刀割的果报,你不要厌弃这个身体!应藉此身多行忏悔业障,安忍受苦,怎可绝食自尽呢?岂不苦加苦!今有一位中国的僧人,想来亲近你修习瑜伽论,如今已上路了,三年之后就会抵达。你把佛法传授予他,他会将佛法广为流传,你的罪障自然消灭。今见你执著病苦欲舍色身,不为众生着想,特来相劝!’”
  觉贤将此段因缘说出,又探知奘师在路上经历了三年,与梦境相符,戒贤论师顿感悲欣交集,从此佛法大弘有人矣!
  四、立论(真唯识量)名扬五印
  奘师在那烂陀寺一住五年,承戒贤论师之教,精通大小乘佛法,其后,遍礼佛教圣迹,游历五印,一三八国,其游历见闻详见奘师所著《大唐西域记》。又著《破恶见论》破斥乌茶国小乘论师的《破大乘论》因而名声远播,震憾印度。
  贞观十七年(西元六四三年)时,奘师已四十一岁,意欲返国,戒日王于曲女城为奘师举行无遮辩论大会,当时五印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至场参加。奘师受请为论主,提出《真唯识量》颂法:
  真故极成色是有法,
  定不离眼识宗。
  因云,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
  合云,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不离眼识。
  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
  《唐奘师真唯识量略解》(《卍续藏经》第八十七册·一八五页)
  奘师立此颂文,破斥外道小乘,并登座说法,宣示大众:“若其间有一字不合道理,能指摘攻破者,愿斩首相谢!”并请人将颂文抄录,挂在公场门口,一连挂了十八天,终无一人来指摘论破,一时声威如日中天,名震五印。戒日王顶礼奘师为师,自称“弟子”,大乘众尊称他为“摩诃衍那提婆”,汉译为“大乘天”;小乘众尊他为“木叉提婆”,译为“解脱天”。
  五、译经与弘教
  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奘师携带来自印度的佛经梵文原典返抵长安,唐太宗下令沿途护送,宰相房玄龄等文武百官,及僧侣道俗数万人,迎于长安城郊外,备受欢迎礼敬。
  玄奘法师所携回的佛经、圣像、舍利等计数百件,其中除佛舍利一五零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黄五二零夹、六五七部。
  奘师归国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帝深爱其才,虽赐号“三藏法师”,又力劝其返俗辅政,奘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去”而因辞,其志行一心一意唯在——译经弘教。帝从其志,建长安译经院,诏译佛经;奘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在十九年间,共译出经论——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共计译出七五部(也有七十四部之说法)(注二)一三三五卷的经论。
  奘师的译经卷数和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翻译家(姚秦的鸠摩罗什、陈的真谛、唐的玄奘、不空)之中的三位所译的卷数总和还要多。
  列表如下:
  翻译者     部数    卷数
  鸠摩罗什    七三    三八四
  真谛      四九    一四二
  不空      一一一   一四三
  法护      一七五   三五四
  义净      六一    二三九
  计       四六九   一二二二
  玄奘          总计一三三五
  《开元绿》记载“一切藏经”总计有一一二四部,五零四八卷而奘师一人就独力完成四分之一,从其于西元六四五年五月动作笔到六六三年十月停笔,在这十七年零个月当中译出一三二五卷经典,平均每年约译七五卷,平均大约每天译完一卷。这种惊人的翻译速度,完全仰仗奘师的坚强意志和精勤不懈的努力。奘师每天自订译经谭程,白天没译完,晚上一定补译完,常常是到了三更时分,稍事休息,五更时又起床了,把梵文本的佛经,用朱笔圈点过,预备天一亮即可翻译。
  奘师除了译经之外,又因担任大慈恩寺住持,寺里事务也要取决于他,平时更要解答各州府县前来请教的疑难问题,还要为寺众讲解经论,从早忙到晚仍然精神抖擞,处理任何事情井井有条贯彻到底,若无大愿心、若无诸佛菩萨加持、若无其自身为佛法的体验与严谨修持,岂可成之。奘师对于翻译佛经的方式是采“逐字翻译,忠于原典”的原则。鸠摩罗什一派,主张间译,即依义不依文,以“达意”为原则,故其所译者,往往字句章节,不尽与梵文符合。后世学者以此为界限,称玄奘师以前所译之佛经为“旧译”(鸠摩罗什、真谛等),玄奘法师以后所译之佛经为“新译”。
  奘师所主持的译场分科为——奘师为译主,其下设有笔受、证梵、证义、缀文、书写给诸科,皆一时精选之才彦,为数近百人。译经顺序是先由奘师依梵文原典口译,由笔受记录,再由印证梵文的沙门过目无讹之后,再交给证义沙门审查不违原义,再由缀文者将文字润笔,最后交书写人员抄写。如此伟大,结构严谨的译经事业由奘师主事,其功绩堪称我国译经中上第一人!
  贞观二十一年(六四七年)奘师奉唐太宗之诏命,将《老子》五千言译为梵文,以利西域人。这是中国文学典籍第一次译成外国文字。而马鸣菩萨所著的《大乘起信论》梵文本已佚失,已赖奘师译为梵文,流而印度,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之一大盛事。又奘师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十八万字,记绿了一百四十个国家的山川文物风俗制度。更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底、中亚、南亚的史地、文化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的价值,至今亦为国际学术界所肯定的一部巨著。诚如近代学人染启超氏所言:“至今犹为治印度史地学者之宝典”。
  六、狮子国的起源
  在《大唐西域记》(《大正藏》第五十一册·九三二页至九三四页)中,记载着今日斯里兰卡昔日被称为“狮子国”的历史渊源。以前斯里兰卡的国境长七千多里,都城周长四十多里,人口众多,物产丰饶,人民皮肤呈黑色,短小精悍而又粗暴。
  该国是一个宝石之岛,有很多珍奇的宝石。相传,某年南印度的一位女郎,嫁给邻国的某人为妻,不料送亲途中遇见一只雄狮,送亲的人都惊慌逃散,只得把新娘丢在花轿中,不久狮子就来到轿前,把新娘背起来就跑进深山。几年之后她生了一男一女,孩子的外貌虽然长得像人,可是性情却像野兽一般粗暴,男孩长大以后问母亲说:“我究竟算是什么动物?父亲是野兽,母亲却是人类……”于是母亲就把送亲途中如何被雄狮背走的情形说了一遍,这时儿子就对母亲说:“人类和野兽是完全不同的,母亲为什么不远离狮子,反而跟它生活在一起呢?”母亲回答说:“我本来也很想逃回家,可是却始终没办法逃。”后来儿子就跟在父亲后面走,时间一久就摸清了出山的路径。
  有一天,儿子知道父亲出远门,于是就赶紧陪同母亲和妹妹逃出山,历尽千辛万甘终于回到母亲的祖国。可惜他外祖父家人都已经去世,不得已他们母子就居在村内的邻居家。
  再说那只大雄回来一看,老婆孩子都已经跑掉,它非常慎怒的跑下山,见到人就大声咆哮,袭击沿途往商旅,因而有很多人被害。人们为此恐惧不堪,就把这件事报告给国王。于是国于发动军队,并且招募善射的勇士,准备前往围杀这只雄狮。看到这种情形的雄狮,更加咆哮怒吼,很多士兵都被吓得人仰马翻,而不敢接近雄狮一点。如此一连僵持了好几天,始终没法射杀这只雄狮。
  不得已国王就贴出悬赏告示:“假如有人能射杀这只雄狮,就赏赐给他巨额黄金。”看到这张布告的儿子就对母亲说:“我们现在正陷于饥寒交迫状态,我准备应募得这笔赏金,妈妈你看如何?”可是母亲却制止说:“不可以,不能去应徵。这只雄狮虽然是野兽,然而他毕竟是你的生身之父。假如你把它杀死,那你又怎能称得上是人呢?”然而儿子却认为:“假如我不去杀他,那它绝对不会逃回深山。说不定为了寻找我们母子,就来到我们住的村庄。这件事一旦被国王知道,我们母子可能都被处死,所以母亲还是不要制止我。何况它所以为害于人,都是为了我们母子三人,我们又怎能忍心为了一己私情,而给无数人造成莫大灾难呢?我经再三考虑的结果,还是以前往应募合乎情理。”
  最后儿子终于前往王宫应募,雄狮一看见儿子果然很高兴,温驯到一点脾气也没有了,这时儿子就乘机拿出暗藏的利刃,一下子就刺进狮子的喉咙和胸膛。狮子在痛苦万状之下,仍然流露着慈爱之心,忍受着痛苦一动不动,最后终于气绝身死。
  国王听说猛狮已经被杀死,感到非常高兴,不过他却很奇怪的问:“狮子为什么突然变得那样温驯呢?”青年最初没说真话,后来经国王一再追问,才算把真相据实托出,于是国王就说:“啊!也只有像你这种野兽的儿子,才会有这种狠毒的心肠。然而我既然已经宣布悬赏,我当然要按照诺言给你巨额黄金。不过你既然杀死了生身之父,就处是一个逆伦不孝之子,我们的国家不能容纳你这样的逆子。”
  国王说完这话,就派侍者赏给青年很多黄金,然后把他驱逐到国外。国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艘船,船上载满食物和黄金,一直把他送到大海,任凭他在海上漂流。
  于是青年就坐着船在海上漂流,一直漂到僧伽罗岛(今日的斯里兰卡),他一看岛上有很多珍宝,就停下船来上岸定居。不久有商人带领家眷到这个岛上来采宝,他就把间人杀死留下妇女,如此子子孙孙继续繁衍,后来经过无数个岁月,这里就变面一个人口众多的岛国,于是才订定君臣之礼。由于开国始祖曾杀死过雄狮,所以就把国名叫“执狮子”。
  《大唐西域记》中又记载着这么一段佛法不可思议的事迹。
  在王宫旁边有座佛牙精舍,高达几百尺,装饰有很多珍宝,上面立有柱子,镶有钵昙罗摩伽(padmaraga,莲华色的玉石)大宝石,其灿烂光辉映射四处,尤其是在晴朗的夜间,从万里之外都能看见。旁边还有寺院,建筑庄严肃穆,内部供有金佛像,是该国的先生所造,佛髻上有一颗宝珠,据说价值连城。某次有一个人要偷这颗宝珠,可是由于门户坚固,始终无法进入。于是他就改而打地道,企图从地下进入寺内。可是由于佛像身材高大,贼手怎么摸也摸不到,于是这个贼就说:“释迦这样吝啬呢?我想你既然如此紧抓到宝珠不放,可见你以前普度众生事迹都是假的。”
  贼刚一说完这话,佛像就自动弯下腰来,让贼拿走了头上的宝珠。贼偷得宝珠走出寺院后,就赶紧拿到市场上去卖。可是认识这宝珠的人很多,于是人们就把这个贼抓起来押到国王面前,国王审问他是怎样才偷来这颗宝珠,贼回答说:“是释迦牟尼佛自动给我的。”
  其实贼只说出一部分的实情,于是国王就亲自到现场去看,果然发现佛像正低着头站在那里。国王一看佛像如此灵验,就越发增加了信仰心,而用很多金钱向贼买回宝珠,然后再恭敬放回佛的发髻上,这颗宝珠今天仍然存在。
  七、发心与愿力
  近代学者张其昀先生认为玄奘法师,不但在我国留学史上是一位最伟大最有成就的留学生,在译述界上是一位最成功的翻译家,在史地学上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空前的地理学家。
  奘师于龙朔三年(六六三年)十月在唐高宗的玉华宫中,完成《大般若经》六百卷的翻译工作,当时奘师很兴奋地对门下弟子说:“此乃镇国大典,人天之大宝,僧俗两界都会欢欣鼓舞。”
  唐高宗麟德元年(六六四年)正月初一玉华寺的僧众们向奘师拜过年后即齐声恳求他:“请师父再译《大宝积经》。”奘大师见大家企盼殷切,便将《大宝积经》的梵文本拿出来翻译,才译到第四行,奘师将经本掩上,把笔放下来,对大众说:“这部经和《大般若经》的份量是一样多,已不是我的精力和时间所能译成的。我自知大概不出两个月就要与世长辞。”有个弟子说:“新年喜气洋洋,恭祝师父福寿康宁,为何发此不吉利语?”奘师说:“死是一种自然,有生就有死,有死便有生,我自知死期,有什么不吉利。”于是带领大众到芝兰谷朝拜佛陀圣像,向佛辞别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后的朝拜。”
  综观奘师之一生所学所行,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次文艺复兴的播种者。近人尝谓:宋明道学,奠定孔学之哲学基础,受老庄与印度思想之影响而不为所转移,反而益增充实,蔚为中国学术之正宗,就此义而言,可谓中国的文艺复兴。而奘师在皇帝的信任与支持下举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成为介绍印度思想的最有力人物!若无奘师有计划的译经工作,大量的汉译经典无法问世。奘师又进而阐释唯识学的精义,成为盛唐时期,中国思想的新血轮;若不然以后的宋明理学能否会通儒、释,而发扬光大,殊成问题!因此称奘师为中国古时代文艺复兴之前驱,自无不可!一九五五年先总统蒋公,崇敬先哲誉为“国之瑰宝”并题字赞之,玄奘法师真可说是当之无愧!(注三)
  玄奘法师于唐麟德三年(西元六六四年)二月五日于长安,在众多弟子的环侍下说:“我必然能转生到弥勒菩萨身边。”说完即在寺内,安详示寂,享年六十三岁。唐高宗得悉后,哀痛逾恒,为之罢朝三日,叹曰:“朕失国宝矣!”追谥为“大遍觉”,下诏以国之葬礼葬之,四月十五日葬于长安东郊白鹿原。当是举国哀痛,京城和各府州县的居民前来送葬的有百万多人,留守墓前守灵的有三万多人,可谓备极哀荣。后敕建塔于长安之南樊川北原。其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现奘师顶骨奉安于南投日月潭玄奘寺。(注四)
  玄奘法师一生发大心为弘扬佛法而不遗余力,其原力之真诚恳切与灵验从以下三件实例可得知。
  八、慈悲渡众生
  有一次,奘师要到阿穆佉国,他顺着克伽河东下,和著八十多个客商,坐在一条船上,那船航行到一个所在,两岸都是茂密的森林,实在是一个幽静的地区;他和同船的人们,正在欣赏着这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从两岸树深林密的隐蔽处,驶出了十多只贼船,在河中一字儿的摆开着。那些贼人大声的喊着说:“把船停下来!不许走!让我们来检查检查!”船上的人,都骇得面色如土,大都在发抖,有些人竟跳到河里去,想要逃生。玄奘法师是一个有修行,有信仰的人,他竟毫不在乎,好像没有什么事的一般。贼人一拥到他们的船上,把八十多个人都赶上河岸,奘师当然也是其中的一个。所有的人们都被检查了,各人身上所带的金钱,也全都被搜光了。
情况 贼人在这八十多个人里面,选出了一个最端庄,最健美的人,用绳子捆缚者,那便是奘师。于是,另有一些贼人,驱使客商们,替他们挖土挑泥,筑成了一个四方形的祭坛,上面摆设了香案,贼人头目便指着玄奘法师告诉众人说:“这个和尚,长得既庄严,又健美,我们今天要把他杀了,去祭祀我们的天神——突伽”。所有的客商们,听得贼头目这样的说话,大家又都抖起来,很为玄奘法师而担心。在祭坛上的奘师,他却毫不骇怕,他喊着贼人说:“请你们稍微等一下,迟点动刀,让我诚心正念观想,这就是你们莫大的功德!”他说完这几句话,把眼睛闭上了,专心致志,诚诚恳恳的想到:“兜率天慈区菩萨处所。”忽然间,他自己觉得:“我为什么竟越过一二三重天,到了兜率天宫!”
  “哦!那不就是慈氏菩萨(弥勒菩萨)吗?满脸笑容在欢迎我呢?”
  当时的奘师,坐在祭坛上,正是高兴极了,露出满脸的笑容,所有的客商和贼人,大家看到他这副神情,正觉得非常的奇怪。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一阵黑风吹来,高大的树木,被吹倒了,海里的贼船,也被吹翻了许多艘;两岸飞沙走石,河中白浪滔天,好个一阵大风,使得贼人们全都惊骇了。于是贼人便问着客商说:“这个和尚,是从那儿来的呢?”客商们回答说:“是中国到天竺求法的,你们如果把他杀了求福,你们只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罪恶!”“这样猛烈的黑风,就是他呼唤来的,你们看啦!他在发笑啦!”有个贼人这样的说了。贼人头目也在发抖了,他立刻跑到奘师的身边,去解开捆缚的绳子,只听得玄奘还在问说:“杀的时候到了吗?就请动手,让我转生到兜率天去!”所有的贼人们,一齐都跪在祭坛下面,大声的喊着说:“师父!请原谅我们的罪恶!我们决不敢杀害您啦!”玄奘站了起来,便立刻为他们译经祝祷解罪,而且,还为他们授了五戒。
并为他们说法道:“你们如果继续信奉邪神,而去做那些杀人抢劫的恶行,那么你们以后将会蒙受无限的苦难。人生有如电光朝露那样短暂,你们为什么要作坏事来种下这种无穷的恶果呢?”
土匪听了玄奘法师这番话之后,一起跪地请罪说:“以前由于我们受到邪神的迷惑,才作了许多不该作的坏事,祭祀了不该祭祀的邪神。假如我们今天没有遇到法师,由于您的德行感动神佛,我们可能永远执迷不悟陷入罪恶深渊。从现在起我们决心不再当土匪,敬证法师在佛前给我们作一个证人!”
土匪们经过一番商议,毅然决然把武器丢进恒河,把抢劫来的财物都归还原主,而且纷纷虔心敬意接受法师为他们举行的“三皈五戒”。这时候,天气又现晴朗,转眼之间风平浪静,土匪们带着满面笑容跟玄奘法师告别。看到这种情景的随行人员,都对奘师表示十分敬佩。消息传开后,人们都感到惊讶!认为除非像玄奘法师这样热心求法与弘法的高僧,又怎么能感动天地而出现如此的奇迹呢?
  九、愿心广大
  又有一次,玄奘法师要到伴烂奴钵伐多国,那个秀丽而有精舍的孤山,去参礼观自在菩萨的檀刻像。如果参礼菩萨的人们,是诚心诚意的祈求,真是“求则得之”,非常灵验。在那儿守护菩萨的人们,恐怕参礼像的人,污损了圣像,便在十步之外,作了一道栏杆,信男善女们,如果要散花请愿的,先把鲜花作成一个花圈,然后站在栏杆的外面,诚心叩拜,你所求的,菩萨如果允许了;那末,你所掷去的花圈,就会刚好落在照你所指定的部位。
  玄奘法时到了那儿,他诚心诚意的叩拜过了,便发了三个请求的誓愿。
  第一誓愿是:“我玄奘在这里学成了之后,如果能够平安回到中国,愿花圈落在菩萨的手掌上。”奘师请求过后,把第一个花圈了去,果然落在观自在菩萨的手掌上。
  第二个誓愿是:“所修福慧,如果功德圆满,愿生在兜率天宫,去作弥勒菩萨的侍者。能够的话,花圈就落在菩萨的手臂上。”
  第三个誓愿是:“在佛乘里面,说是众生界有,有一分没有佛性的;弟子玄奘,颇怀疑这种说法,现在要请大士昭示:如果众生都有佛性,经过修行,都可能获得正果,那末,这第三个花圈,就落在菩萨的头顶上。”
  玄奘法师这个愿心太伟大了,也太重要了,众生确是都有佛性的;所以,他那第三个花圈,一经掷去,便不偏不倚的落在观自在菩萨的头顶上。(注五)
  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对青年学生说:“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专做大官。”玄奘法师一生所做的事,诚可谓是一件真正的大事,其对世界思想潮流的影响,对国家文化的贡献,实在是太多、太大了。所以才能得到帝王的尊敬,人民的爱戴,以及后世的尊崇。
  十、玄奘法师的传记书录
  关于这位佛门高僧、一代宗师玄奘法师的传记,有下列各传:
  一、《大唐大慈因寺三藏法师传》十卷(简称‘慈因传’)慧立、彦悰撰。
  二、《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一卷,冥详撰。
  三、《开元录》卷八“玄奘法师”,智升撰。
  四、《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刘轲撰。
  五、《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道宣撰。
  六、《古今译经图记》卷四“玄奘传”,靖迈撰。
  七、《旧唐书》卷一九一,“玄奘传”,刘昫等撰。
  其他《法苑珠林》卷二九、《贞元录》卷十一、十二、《佛祖统记》卷三九、《释氏稽古略》卷三、《佛道论衡》等,以上这些书大部分是根据《慈恩传》节录或改写而成,而非《慈恩传》以外的新资料。
  注一: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八五五页中的:“大唐三藏法法师玄奘⑥译”虽无“奉诏”等字句,但在下栏注⑥上提到,在宋版、元版、明版等大藏经版本上有“奉诏”二字。
  注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彦悰著。
  注三:智果《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明伦杂志。
  注四:《佛光大辞典》,二零二八页。
  注五:《历代高僧传故事》第二辑,彭芝衍编著。

第3章 我与无我

·“我”是什么?
·一切法与无我
·觉知心灵之宝
·“放下”生命就圆融
  前章介绍了《大乘百法明门论》的译者——玄奘法师的生平事迹与发心弘法大愿。这一章始将进入《论》的正文解脱。
  一、“我”是什么?
  这个部分要说的是“我”与“无我”为何?彼此间的相连关系。
  “我”是谁?是唯一、独立、不可分割的个体。就算是承继于父母的遗传因子,也曾有同血缘却个性不同的兄弟姐妹,但这个“我”没有重复,虽与群体有许多相牵连,但“我之为我”分得清清楚楚。
  “我”每天,对着镜子自照自怜,看到镜中人儿有时容光焕发,有时憔悴不堪,“我”的形象,毫不改变。清晨起来,梳头、妆扮、穿衣服,开始思考一件事,跨出去办事,以“我”为中心的活动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脚步。我们的脑子里思考的是我的家、我的事业、我的功课、我的书、我的朋友、我的身高体重、我的财产、我的年龄……。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和“我”有关的念头。但仔细深思,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
  是牙牙学语的幼童,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期,是笨手笨脚的学生时代,还是现在衣冠楚楚却满腹心事的壮年时期,亦或是老态龙钟、齿危发秃的老年人,哪一个可以代表“我”。二十岁的大学生和六十岁的大学教授,同样是一个人,二十岁的“我”和六十岁的“我”,可否一样(内涵)、外观可有改变?
  尝云:“人生如梦”,梦中的“我”又是谁呢?梦中的经过,有时忘记,有时记得清清楚楚。醒来方知一场梦。但在梦中的情节,我们犹如身历其境,会哭会笑,血压、脉搏也会随情节激动而起变化,甚至不觉得这从头到尾根本就是一场梦,所以才有“梦里不知身是客”错把梦境地当真情,有名的“黄粱梦”、“南柯梦”,才不过打个盹儿,已过完人生的悲欢离合,荣华富贵转头空的生命里程。所以古德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我”是主宰生命本身的间识概念,是个代名词,只在记忆中存在,如果记忆消失,“我”就如同未曾有过一样,所以一些失去记忆的人完全不知自己是谁。而人在世间所以会痛苦,会烦恼,也就是因为太在乎“我”,太有我,太执著我,而忘了“我”只不过是个代号,会随着个体的消失而消失。
  我们真正要追求的生命境界应是“无我”也就是不执著“我”,这个无我可以为公忘私,可以为法捐驱,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在所不惜。这种无我是“不朽的我”。
  古德尝云:“要争千秋万世,勿争一时之气”,时时希望被人家记着的人,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而那些不求名,不求利,默默耕耘的拓荒者才是令人难忘,而名垂千古。
  人生只有数十寒暑,我们如何在“有我”与“无我”的价值观上做一抉择,相当重要。而人生的享乐,受甘就在于“有我”“无我”当中有了不同的心境感受。世事没有绝对的苦或乐,乐与苦端赖于吾人心境的净与染;有句话说:寂寞的人因为他在筑墙,断绝和人沟通所以越来越寂寞,相反地,因为不断地在造桥的人接引大众而有了一个丰富充实的人生。西哲云:“人生并非如我们所想像的那样,但我们的想像可以创造人生。”如何在“我”与“无我”之间做个抉择,才是明智。请继续往下观赏。
  二、一切法与无我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开头第一句就是——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今略释文意如下:
  (一)何谓“世尊”
  佛的十种名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之意。梵语中被译作“世尊”者甚多,但诸经论中以使用Bhagavat(梵文)的情形为最多,此字音译为婆伽婆,薄伽梵等;直译为有德,有名声。即富有众德、威德,尊贵者之意。在印度一般用为对尊贵者之敬称,在佛教特用于对佛陀的尊称。
  (二)何谓“一”
  1、数字单位。如“第一”或“一位”。
  2、表示所有、皆是之义。
  3、表示平等、绝对之义。
  《碧岩录》第四十五则(《大正藏》第四八卷,·一八一页下):“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大日经疏,卷十七云:“一道者,即是一切无碍人,其出生死,直到道声之道也。而言入‘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也。”
  (三)何谓“一切”
  梵语sarva巴利语sabiba。乃总赅众物之词。音译作萨婆。《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正藏》第二五卷·二六零页中):“萨婆,秦言一切。”《翻译名义集》卷五(《大正藏》五四卷·一一三四页下):“‘一’以普及为言;‘切’以尽际为语。”
  (四)何谓“法”:梵语Dharma
  音译为达磨、达摩、驮摩、昙摩、昙无。在佛典中,有关“法”的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括而言,通义有四:
  (1)佛所说教
  (2)法式规则
  (3)真如法性
  (4)宇宙万有
  别义为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任持自性,意指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轨生物解,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之理解的根据。就任持自性的意义而言,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就轨生物的意义而言,法乃指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成唯识论》云:“法谓轨持”。在说明宇宙万有的现象,各个皆能保持其特性,以为规模范畴,能为吾人所认识的对象,此宇宙万有之诸法事理,无量无边。《百法明门论》概分则为五位,细分则为百法。
  (五)何谓“一切法”
  乃泛批一切有为法、无为法及不可说法。又作一切诸法、一切万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之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之存在者”。
  1、有为法: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一切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徵。有为法乃无常之法,由于每一刹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星云大师云:“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才有希望,贫可转变为富,贱可转贵。”
  2、无为法: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无为的法性,自体清净,所以无为法不障碍一切物,一切物也不会障碍无为法,如智慧,真如等。
  (六)所谓“无”
  意谓非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或无之二边(即“偏有”或“偏无”之一方)皆为谬误;唯有超越有与无之相对性,始属绝对之真如。
  原始佛教经典中,《如杂阿含经》卷七、相应部经典二十四之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六等,所显现“无”之观念,系相对于“有”之于“无”,亦即为相对于“存在”之“非存在”。
  大乘佛教经论更进一步揭示其中真义,如《中论》卷一谓:“一切有与无,本即不存在;若见有,见无之相,即是浅智之见。”同论卷四,和《大智度论》卷六等,则藉超越相对性之有无,泯绝诸法之假实断常等,而以“无”为“一切皆空”之同义语。盖以诸法皆由因缘和合所生,故本性即是(无)(空无自性);复以有空义之故,才得成一切法。意指现象界的一切,皆无自性,暂时存在之意。
  因此《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七)何谓“无”
  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神识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的存在无有如实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
  蕅益大师的《百法明门论直解》云:“法名轨持,我名主宰,今既名一切法无我,须徧于一切法中通达二无我义也。”
  “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诸法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①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色、受、想、行、识)假各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②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性、无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1)所《阿含经》的说法,一切万法之存在皆有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2)“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3)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依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依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4)一般而方,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空、法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①“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②“依他起”之似我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③“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以上“名相释义”部分,参考《佛光大辞典》。
  三、觉知心灵之宝
  《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俱舍论光记》卷一:
  “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
  在《百喻经。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苦恼穷人,既没有什么祖遗财产,又没有什么随身技艺,吃的穿的用的都依靠旁人而生活,年年月月仰赖旁人接济,身上欠了许多债,眼看债台愈积愈高,没法抵偿,然而不管是天上人间,终究没有说是积欠不偿的道理,这穷人到了最后被债主逼紧了没奈何,便逃避到荒山野地没有人迹的地方。
  再也想不到在这个荒僻野地,却绝处逢生,被他发现了一个宝箱,箱子里藏着无数珍宝,箱子盖上嵌着一面明镜。那位穷人举起手来揭开箱盖,正想检取内中财宝,忽然一眼睢到那镜面上,看见内中有个圆瞠两目,不转睛的对着自己望着,那穷人吓了一大跳,登时觉得用脚发软,不知如何是好;此是他便悬勒马,赶紧替自己解围,急忙停手说道:“我以为这个定箱是没人管理故来取用,那知是足下隐身在这里呢?我今分毫不曾取得,请千万原谅,饶恕了我的冒失罢!”
  释迦如来藉这个故事来点化世间人说:世上有许多人大都犯了这个自己作弄自己的手病,平日被无量烦恼弄到置身无地,万分苦楚,给那债主般的生死魔王、贪嗔小鬼恶狠狠的追逼着,一步也不放松,逼到无可奈何时,正要逃出生死海,到清净彼岸,好修持五戒,行十善业,与六波罗蜜多等如许功德时,就如同那避债穷人,贪偏偏在绝地上得了个宝箱,可惜被镜子里本来没有的幻身迷惑颠倒了,把幻空虚有身影误认为真,狂妄不休,牢牢的执着我见,竟把好不容易才发现的定藏当面错过,不曾受用分毫,结果依旧千秋长夜的自怜自苦,在生死海里没个了时,与那避债穷人的得宝失宝一样,愚痴可怜。
  众生因为执着“自我”往往会迷失在“自我”中,在自私、自怜、自爱中忘了清净的本性真如,只有放下才会自在,只有“无我”生命才得以不朽。如《首楞严经》云:“众生原有佛性,非由他得,譬如有人,自己衣里,有如意珠,有不觉知。又如仓藏宝,不自知之,驰走求食。”
  《成唯识论》卷一云:“世尊为除彼‘法有执’,于鹫岭说诸‘法空’。”《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四、“放下”生命就圆融
  当我们的手执取一物时,我们所能拥有的只是一物而已,当我们放下手中执取之物时,手有空间可取任何物,此时宇宙天地为我所拥有。所以心中有“我”,只被一个个体所占,是有限。心中“无我”,生命就圆融无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千秋万世永不朽。
  《六祖坛经》云:“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意指法达比丘因持译三千遍的法华经而生贡高我慢之心,所以当他向六祖惠能礼拜时,身虽着地,头却没靠地。故六祖告诉他:“名叫法达其实却未曾达法也!”因此说了以上这首偈。告诉法达比丘“有我”之心开罪障之门。布施而不执着功德则“功德”无量!
  谨录古诗一首赠与读者诸君。
  酒是烧焇焰,色为刮骨钢刀,财多招忌损人苗,忍气饶人祸自消。四件将来合就,相当不欠分毫;劝君莫恋最为高,才是修身正道。敬祝人人大吉,事事如意,家家欢喜,年年有余。
  《百法明门论》文所云:“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意为:“就如同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缘生则聚,缘散则灭),所有宇宙界的森罗万象皆无实存性,是因缘和合而成,是虚幻假有,故说法无我(无自性)。”
  世尊言教“八宗三时”表
  此表为初期佛教时代,佛弟子将佛的教法分类为以下八宗,将释尊的说法分为三时。

第4章 一切法与五位百法

·一切法释义
·五位百法
·心净国土净
·万有诸法之学
  一、一切法释义
  这一章要谈的是“一切法”的种类有哪些?其定义和所属范围。上一章曾提到“一切法”乃泛指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又作一切诸法,即所有宇宙界所含容的精神、物质等现象,因其遍一切处,无所不在,故称“一切法”。
  “一切法”遍一切心、一切地、一切性、一切时、一切处,都有其踪迹。尝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因为“一”有许多妙用,星云大师说:“一水贯通五湖四海,一月遍照万国九州,一雨普润三春草木,一心广含十方虚空……”(录自《话缘录》)。所以佛经亦云:“向外驰求,经百千劫,终必无成;向内觉观,于一念顷,即证菩提。”此中的外在境界与内在的觉观都属“一切法”。
  一切法本来是无量无边,但为使学佛者有一具体概念,所以成实宗立“八十四法”,俱舍宗立“七十五法”,唯识宗则立“百法”,以此总括万有的一切诸法。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八五五页)
  二、五位百法
  (一)何谓“一切法者,略有五种”
  关于法的解释,前昌已详细介绍过,今不再重述。在此要补充的是就色法、心法等一切诸法而言,“法”系指所有之存在。同时,一切法又分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等诸法。又就诸法之分类而言,最常用的是唯识宗的〈五位百法〉。
  宇宙间之森罗万象,其数虽然无量无边,但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将其现象界、本体界细分为五种,其实“法”岂只是这五种,一切法者,略有五种,这只不过是诸法总标的一个概括数字罢了。
  五位百法分类的原因是,弥勒菩萨在他所说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将世尊所说的“万法唯识”的道理,分为“六百六十法”,到了世尊灭后,世亲菩萨的时代,为使后人易知易从,容易入门,所以再将六百六十法浓缩为百法,而作《百法明门论》。所以论的正文中说:“略有五种”,世亲以为宇宙的万法虽多,但总不出这分成五种的一百个法。
  在本论的开头,论主世亲菩萨采用先问后答的方式,如“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以问答的方式来标出本论的宗旨,这种发问式的教学法,可以启发学佛者思考、归纳和创造的能力,可以促进学习效果。
  关于发问的种类在《瑜伽师地论释》中分为五种,即基于(1)不解(2)疑惑(不明是悲善恶)(3)试验(为考验对方懂或不懂而问)(4)轻触(轻是轻慢、触是触犯,为了冒犯对方而问)(5)利乐有情问(为令有情众生悉得利益安乐而问)等原因而问。本论文的问答方式是属于第五种的“利乐有情问”。所以在《百法明门论科判》中言:“初承圣言(世尊言)以标宗,后设问答以明宗(二分)。”
  又关于发问的方式,宋代汾阳善昭禅师将其分类为十八种,即(1)请益问(2)呈解问(自呈见解请师父指正)(3)宗辨问(4)投机问(5)偏僻问(6)心行问(对修行之事请求纠正之问)……(17)明问问(18)默问问等十八问。
  (二)何谓“一者、心法”
  “心法”,是一种精神作用的主体,没有物质障碍,取境自在,对外界的尘境起缘虑的作用。这种作用可分为八种,亦即我们所谓的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关于八识的详细解说,请参照佛光出版社《谈心说识》一书。)
  例如人的眼睛可见到物、耳朵可听到声音、舌头尝百味、身体有触觉、意念可思考事理;因有心而产生诸种对外境辨识的感觉,竟而产生好感、美丑、喜乐、哀乐、哀怒等诸般现象。这些现象随着这八种心识意念可以左右我们的情感,意志和分辨世间相等。所以一切法中,心法最殊胜。对“心所有法”而言,心法又名“心王”,王是主的意思,因其具有主动的支配力,是有情众生最主要的心理活动,且具有完成造就万法的能力,是百法中最重要的,故将其列在首位。心法的意义有六种:
  (1)集起名心:是说心有收集、保持、储藏一切法种子的功能(集),并且在因缘成熟之时,又能令这些种子,一一发起现行(起)。有这种功能的心法,特别是指第八阿赖耶识。
  (2)积集名心:是说心(指前七识)有薰习成一切法种子的功能。我们假若接触好的环境,心即被它薰习而种下好的种子(俗谓印象);假若接触坏的环境,心即被它薰习而种下坏的种子。不论好的、坏的种子,均储藏在第八识中,历劫不坏!
  (3)缘虑名心:是说我们的心有攀缘、思虑一切法的功能。譬如我们独坐于斗室之中,可以想念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法,这便是心的缘虑功能。
  (4)或名为识:是说心有时叫做“识”。识就是了别的意思,谡我们的心对于境界有明了分别的功能。
  (5)或名为意:是说心有时叫做“意”。意就是相续不间断的意思,谓我们的心,刹那不停,前念灭,生灭之间,无有间隔。
  (6)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是说若就“缘虑”义来说,八识皆可名心;若就“集起”义来说,则只有第八识可以叫做心,因为唯独第八阿赖耶识能集诸种子,起现行故。
  若就念念生灭,平等无间之义来说,则八识皆可名意;或就“恒审思量”义来说,则只有第七末那识可以叫做意,因为唯独第七末那识能恒审思量第八为“我”故。
  或就了别境界之义来说,则八识皆可名识;或就了别粗显境界义来说,则唯前六识可以叫做“识”,因为只有前六识能了别色声等粗境故。(至于第七、第八所了别之境,则微细难知)。
  (参照窥基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上,智果《百法明门论研究》
  (三)何谓“二者、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随着八识心王而生起,系属于心王,却不能自在者;换言之,心所有法是随附于心法而起,是为心法所有之法,因是心王的附属体,随心王的作用而起作用的心理,故列为第二。
  心所有的法的意义有三:
  (1)恒依心起——永远依着心王才能生起,心王若无,心所亦不生。
  (2)与心相应——永远与心王相应。相应是随顺不违背之意,与心王同出同入,缘同一境界。
  (3)系属于心——素是连系,属是附属,是说心所附属于心王,与心王紧密的连系在一起。
  心所与心王的相应作用有四种情形如下:
  (1)时同——指心王和心所同时作用。
  (2)依同——指心王,心所的所依对象相同。
  (3)所缘同——指心王,心所必定缘同一个境界。
  (4)事同——指心王、心所的自体各一,决不会有二个心王,心所并起。
  心所法的种类,共分为六位五十一心所。(参照文后的五位百法表)
  “心法”指的是人的智识,具有分别能力,而“心所法”是依此分别能力去成就善恶好坏的一种心理现象。
  (四)何谓“三者、色法”
  前面二种心王和心所,都属于心,无形体可言,却有知觉所作用;此第三种色法,虽有形体可见,却无知觉作用。有二种意义:
  (1)变坏,色法会转变或被破坏,有①自然变坏,如铁生锈,酒变酸等。②人为的破坏,如将铁加热到熔点一、五三五度即变成液体,继续加热到沸点二、八零零度会有蒸气体。又如豆桨加了醋、麻油等就变成豆花。一切色法都在迁流变化,成住坏空。
  (2)质碍,有形体而互相障碍。例如个和桌子、台灯等,都是有形体的,此三者不能互相容摄、会有障碍。故无法并存占有同一空间。
  色法是有为法之一,是质碍之法,小乘俱舍指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大乘法相宗指五根、五境、法处所摄之十一法(五根六尘)。
  (1)眼:以色为境、净色为性
  (2)耳:以声为境、净色为性
  (3)鼻:以香为境、净色为性
  (4)舌:以味为境、净色为性
  (5)身:以触为境、净色为性
  这五几种称之为色法中的五根
  (6)色:谓眼之境、显形表色
  (7)声:谓耳之境、执受等声
  (8)香:谓鼻之境、好恶等香
  (9)味:谓舌之境、甘苦等味
  (10)触:谓身之境、冷暧等触
  (11)法:谓无表色、定自在色
  这六几种称之为色法中的六尘
  所有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皆称色法。色法可分为五种:
  (1)内色——是指眼耳鼻舌等五根,因属因峰,故名内色。
  (2)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等五境,因属外境,故名外色。
  (3)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
  (4)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行为之表相。
  (5)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又根据《瑜伽师地论》卷一所载:
  色有三种:(大正藏第三十册·二七九页)
  (1)形色——谓差别物质的长短。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2)显色——表示差别物质的颜色、明暗。有青、黄、赤、白、云、烟、雾、影、光明、闇十二种。
  (3)表色——谓行为动作的业用差别,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
  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
  又有一种无表色——乃无形无相,无所表示,为“心力”所摄持,有善律仪、恶律仪,五戒、十善等戒体。
  据《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上云:
  “色法”乃识所依所缘,就是五根,五境质碍之色,亦名有对色。与“心法”无质碍相对。有质碍以能所造八法而成十一种。如眼识乃依眼根所缘,起色尘的作用。耳识是依耳根所缘,起声尘之作用等。
  (五)何谓“四者、心不相应行法”
  由于心与心所和色法相互有关系,且产生种种行为,而这些行为不是由“心”直接发生的,所以称为“心不相应行法”,是一种既非物质亦非心的法。这是于色、心、心所等法的作用上假立的名称,所以一离了色、心、心所就无法作用。这是第六识所皆的境界,是三法分位的假似法。(见《唯识读本》)
  “行”是迁流变化、生灭不已之意,属五蕴中的行蕴,分二种①相应行,指与心王相应的心所有法。②不相应行,即是指与心王不相应的“心不相应行法”。此不相应行法有三种意义。
  1、非能缘,故不与心,心所相应。
  2、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
  3、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
  (见《大乘百法明门论纂释》)
  (六)何谓“五者、无为法”
  前四种都是有无常变化的有为法,唯有第五种是离开因缘造作之法,非因缘所生,无行为作用可循,故称“无为法”。也就是说,直接无从表示,需藉间接事理而显明,有六种无为法。
  其意义作用有四种:
  (1)不生不灭,非因缘所生,故无生灭。
  (2)绝得绝失,无为法又称法身、真如、佛性等,有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无得失可言。
  (3)非彼非此,有为法有你我、自他之分别;无为法,佛佛道同。故云:“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4)无法无来,有为法有过云、现在、未来等三世迁流刹那生灭的变化;无为法常住不变,万古恒存,故无去来。
  此无为法是湛然常住,自然存在,历古今而不变。
  (参照《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三、心净国土净
  《卍续藏经》第七十六册·八三七页《百法明门论解》云:
  “心法有八种,造善造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有为法中,此为最胜所以先言。谓心所常与其心王常相应故。”
  《增一阿含经》云:
  “佛告诸比丘,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何等为一法,心是一法,生一切法也。”
  《华严经》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观无量寿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尝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起念即自审,我今之念落在何处?是善耶?(令续)是不善耶?(令伏)。”
  因此宋代儒者陆象山言:
  “念之正否,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念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不正,此皆在人一心自审!”
  所以我们常说善恶在一念之间,成功与失败也在一念之间立见分晓。星云大师说:“一个人能从内心激发快乐,纵然住的不是华厦高屋,吃的不是琼浆玉液,穿的不是锦衣玉裘,但是处处知足无缺,快乐无比。”
  心所与心王的关系,就如同臣子跟着君王,仆役跟从主人一关。心王一起分别,心所马上跟着附和。这个随心而起的念头时善时恶。
  例如有位公司的总裁,要新创另一间新公司或分店,于是命令下,经理就要赶紧去筹备,要请工程师,设计师,还有做土木的、打地基的;当房子建造起来后,还要室内设计师,贴壁纸、地砖,整个完成后,还要请职员上班,当然,在建造的过程中,如果总裁觉得不满意,可能随时要更改,要重来。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一天当中,善恶交替,念头不断,而且心还是善变的,才刚对佛法生起信心,禁不住他人的一句话,又起动摇了,所以“心”是变化莫端的,而这些工程师、土木设计师就是“心所”,依附心王,而起种种不同的调适。
  举一个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中的第一法“得”的例子。有一们女,在儿女都上了学校之后,重新回到以前的工作岗位上。在事业上,比过去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她有一种获得成就的感觉。在这位妇女的潜意识(第六意识)中,有“得”(心不相应行法)的境界存在。因此,她可能因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高兴,满足。这个“得”(1)不是一个攀缘外境的主体,而是独自生起的识造成。所以不与心,心所相应。(2)没有一定的空间、色彩、质量,不依五根、六尘而起,所以不与色法相应。(3)不是恒常不变,或许有一天她发觉还有人比她成就更高,或者觉得这不是她要追求的目标,这种成就感便消失了。因它依“缘生缘灭”而变化,其产生的过程乃是来自第八识的种子现起,透过凡夫我执(第七识)的作用,再由潜意识(第六识)表现出“得”的感受。虽然这个得不与心、心所、色法相应,却是不能脱离这些环境,否则,就不能有这些(二十四种心不相应)法的现形。
  净土宗的祖师的光大师曾对初入佛道的人说: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寻寻归路,免受沉沦,无上妙法耳。”
  勉励我们修行要修心,好把绳头牢稳住,莫随流水任飘泊。在佛经中也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在古代印度的舍卫国,有一个清道妇,她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拿扫、簸箕,在城里的大街小巷扫着,把马路打扫得干干净净。除了马路之外,她还清扫水沟,把水沟里的污泥、果皮等杂物捞起来,清理干净。
  为了环境的卫生、整洁,她每天这样忙碌的工作着,没有人给她薪水,也没有人给她奖品,她完全是自动自发,纯义务的。
  她为了大家,每天这样辛苦的义务劳动,而且十年如一日。按理说,所有人都应该感激她才是,可是,恰恰相反,大家不但不感激她,反而嫌恶她。因为,她每天从事打扫工作,总是把自己弄得汗水淋漓,衣服沾满污秽的东西,从她身边走过,会闻到一股难闻的臭味。所以,大家都嘲笑她,称她为“臭女”。不小心跟她擦身而过的人,有的掩鼻,有的甚至还吐口水,表示厌恶她,瞧不起她。
  一个为大众牺牲奉献的人,居然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令人感慨!然而,清道妇并不在意,仍然每天继续她的工作。
  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件事后,被清道妇这种服务、忍辱的精神所感动,特地派人找她来到佛陀说法的道场,嘉勉她、安慰她,还讲经给她听,使她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知道做人的意义,并要她常来,好多听些道理。清道妇从来没有被人家这样看得起过,感觉很安慰,她很感谢佛陀的慈悲和受护。
  佛陀把清道妇请至道场并亲自对她讲经说法的这件事情,城里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几乎人人都知道。其中有些吃饱没有事做,爱管闲事的人就专程跑到佛说法道场,要看个究竟。
  这一天,清道妇正在河边洗衣服,她弯着腰,在石头上搓洗,清澄的河水潺潺地流着,水中映出了她的倒影,她的头上则散发出一团金黄色的毫光,十分耀眼,肉眼可见。
  那些无聊的人路过河边,只见有个女人在洗衣服,周围笼罩着闪闪的金光,因为急着前往求见佛陀,所以,也没有特别去注意那个女人究竟是谁,以及为何有一团毫光。
  这批好管闲事的汉子快步的爬到山顶,瞧见佛陀在树底下静坐,其中有一个代表大家说:“喂!佛陀!你常常向人们演说清净的佛理,现在为什么跟城里人人讨厌的‘臭女’讲话呢?佛陀!你难道不觉得你这样做,有失你的身分吗?”
  “你们抵达山顶前,途中有没有看见一个女人在河边洗衣服?”佛陀不答覆他们的问题,反而心平气和,慢条斯理的反问。
  “好像有哦!”众人异口同声的说。
  “那女人身上好像有一团毫光,闪闪发亮。”众人一致的说。
  “那个女人,就是你们所说的‘臭女’!”众人面面相觑,大吃一惊,佛陀继续说:“你们厌恶的‘臭女’为了城里的整洁、卫生,天天替你们扫待、清水沟,让你们住得舒舒服服,不惜弄脏自己的身体和衣服,还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你们不感谢她,还嫌她肮脏,侮辱她,你们叫她‘臭女’,可是,她却能放射出洁净、灿烂的毫光!请问你们:你们以前所见过的衣着光鲜,打扮入时的女人,有没有毫光?”
  众人本来是想劝阻佛陀不要理那个“臭女”,不料,反被佛陀教训了一顿,觉得很没面子。佛陀是一个很慈悲的人,知道众生皆有佛性,他们只是一时被贡高、愚痴所蒙蔽罢了,佛陀不嫌弃他们,再开示说:“所谓洁净,‘心灵的洁净’,比‘身体的洁净’重要。心灵不洁净,身体洁净能有什么用呢?反之,心灵洁净,身体不洁净,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洁净不洁净,不能光看外表。每天为你们扫除污秽之物,她的心早已洁净,而你们却嫌她脏,可见你们的心还没有洁净。光有洁净的外表,没有用,不能得到人家的尊敬。回去以后,她好从‘心的洁净’下功夫,做到心灵洁净才好!”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有其重要意义。
  四、万有诸法之学
  有《百法明门论》的正文中提到:一切宇宙间的万有诸法,可将其分为五种,一、心法,二、心所法(随心法而起之心理作用),三、色法(有形体有相状),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离因缘造作,自然存在)。这五种分类法,总称五位百法,是唯识学的分解哲学,对人的心理剖析细腻,也可说明佛教深层心理学。因其已将世间法、出世间法、假法、实法、色法、心法等本体界,现象界的一切诸法全包括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佛法提纲
下一篇:一念变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