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九识之异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九识之异说
  大乘经论有九识之异说渊源于楞伽经及真谛法师,如《大乘入楞伽经》卷6:“由虚妄分别、是则有识生、八九识种种、如海众波浪
  。”(实叉难陀译)
  《显识论》卷1:“显识者有九种。一身识。二尘识。三用识。四世识。五器识。六数识。七四种言说识。八自他异识。九善恶生死识。其次分别识有二种。一有身者识。二受者识前九识中。 ”(真谛译)
  《转识论》卷1:“具有八种异。谓依止处等。具如九识义品说。 ”(真谛译)
  《摄大乘论释》卷5:“身识谓眼等五界。身者识谓染污识。受者识谓意界。应受识谓色等六外界。正受识谓六识界。世识谓生死相续不断识。数识谓从一乃至阿僧祇数识。处识谓器世界识。言说识谓见闻觉知识。如此九识是应知依止。 ”(真谛译)

  但实际上真有九识吗?楞伽经说九识者乃兼说识性(真如),以第八识有染分、净分之别,而别开所以说九识。如
  《成唯识论述记》卷1:“广决定有八种识故。一类菩萨说识唯一。诸小乘等。执心.意.识义一文异。又复彼执识唯有六。则是减数。楞迦经说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说有九识即是增数。显依他识略有三种广唯有八。离于增减故说唯言。楞迦经中兼说识性。或以第八染.净别开故言九识。非是依他识体有九。亦非体类别有九识。小乘根浅不知心.意.识三种体别。又未除所知障。不了依他故唯说六”
  但真谛法师的九识说则是误说,实非有九识,以是之故,于南北朝时有地论宗(菩提流支为主)与摄论宗(真谛法师为主)之分裂事情发生,地论宗以阿赖耶识为染净和合识能转为佛地真如;摄论宗以第八识为染污识,立庵摩罗识为清净之第九识,有关二派之历史记载如下:
  《法华文句记》卷7:“菩提流支法界论云。佛成道后四十二年说法华经。北人者。诸文所指。多是相州北道地论师也。古弘地论相州,自分南北二道,所计不同,南计法性生一切法。北计黎耶生一切法。宗党既别释义不同。”
  《法华玄义释签》卷18:“地论有南北二道者。陈梁已前弘地论师二处不同。相州北道计阿黎耶以为依持。相州南道计于真如以为依持。此二论师俱禀天亲而所计各异同于水火。加复摄大乘兴亦计黎耶以助北道。又摄大乘前后二译亦如地论二计不同。旧译即立庵摩罗识。唐三藏译但立第八。”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9:“如地论有南北二道。加复摄大乘兴。各自谓真,互相排斥。令堕负处”
  《法华玄义释签》卷6:“真谛所译则依庵摩罗。后代诸译并依黎耶。如其各计成自他性。一论二译。尚生二计况诸部耶。论师以黎耶依持破于地论。故云翻宗。翻者改也。令地论宗破归我摄宗。次明今家斥中为八”

  又真谛法师认为阿陀那识为意根,如
  《佛性论》卷3:“释曰。心者即六识心。意者阿陀那识。识者阿梨耶识。”
  但菩提流支所译的深密解脱经认为阿陀那识能持身,亦名为阿赖耶识,如
  《深密解脱经》卷1:“广慧。彼识名阿陀那识。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识取此身相应身故。广慧。亦名阿梨耶识”
  玄奘菩萨所译的解深密经亦说阿陀那识为阿赖耶识,如,
  《解深密经》卷1:“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是故真谛法师判阿陀那识为意根,判庵摩罗识(无垢识)为第九识,实乃误判之说,也导致后来于唐朝的玄奘 菩萨为八九识之疑惑,乃艰苦西行至天竺求法,与戒贤论师修学十七地论‘瑜伽师地论’,又于曲女城举办无摭法义辨正大会,矗立‘真唯识量’大纛而无人能破之,如此继承起“第一义天”。玄奘菩萨回国后著作《成唯识论》一书以立佛法究竟宗旨,也因此故而重译真谛法师已译之《摄大乘论》及《摄大乘论释》。玄奘菩萨摩诃萨的宗门正义,确立“识唯有八,并无九识”之论说,确立“阿赖耶识乃染净和合识,能转变成佛地无垢识;真如者乃假名施设,为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所显示出来之真实性,是第八识所显示之纯无漏、纯无为法。”

  如窥基 法师于成唯识论述记如是说:
  《成唯识论述记》卷3:“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 立为第九识者。非也。然楞伽经有九种识。如上下会。此无垢识。是圆镜智相应识名。转因第八心体得之。”

  真谛法师九识说的依据是依决定藏论的九识品而立九识说,但决定藏论,实无九识品,如唐朝的遁伦法师于瑜伽论记如是记载,
  《瑜伽论记》卷1:“真谛师引决定藏论九识品立九识义。然彼决定藏即此论第二分曾无九识品。备师又云。昔传引无相论阿摩罗识证有九识。彼无相论即是显扬论无性品。然彼品文无阿摩罗名。今依楞伽经等有九识义。第九名阿摩罗。此云无垢。基师云。依无相论同性经中。彼取真如为第九识。真一俗八二合说故。今取净位第八识本以为第九。染净本识各别说故”(遁伦法师著 )

  至于第八识因地与果地的名称有阿赖耶识、异熟识、庵摩罗识、无垢识等名,如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13:“阿赖耶名狭。唯至有学二乘大乘八地。异熟识等即宽。乃至大乘金刚。二乘无学若入无余界。二乘毕竟如来示相中第四句。通灭定等。论言及如来等。非不退菩萨。及如来实亦入无依涅槃。此约六转识。不约第七。亦庵末罗识。此云无垢识。唯在佛果。即第八异名。有云第九识。”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卷1:“开阿赖耶染净分位说九识者。真谛三藏译九识论亦同楞伽。其前八识与此不殊。第九名为阿磨罗识。意说赖耶离生灭染。即是真如名阿磨罗识。而亦不离第八净分是故无别第八识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3:“真谛三藏云。阿陀那七识。此云执我识。此即惑性体是缘因阿赖耶八识。此名藏识。以能盛持智种不失。体是无没无明。无明之性性是了因。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许此释云。第九乃是第八异名。故新译摄论不存第九地论文中亦无第九”

  以是之故,识唯有八,实无九识,第八识有染净之分,以因地染分多,果地纯净无染之无垢识转为九识说,实乃同一识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略说带质境
下一篇:七月荷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