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这个”“那个”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言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这个”“那个”

  吴言生

  “这个”、“那个”在特殊语境中也可以作为清明本心的象征,侧重于本心的不可言说性。本心不可触犯,为了指示学人体证本心,禅宗使用了一系列代词来象征。

  “这个”又叫“那个”、“伊”、“自己”、“此身”、“有一人”、“什么”、“那边”等;“这个”的特点是“拥不聚,拨不散,风吹不入,水洒不着,火烧不得,刃斫不断” (《五灯》卷16《广昭》) 。它同于大千,因此“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时,“这个”却不坏(《传灯》卷24《绍修》)。药山见云岩作务,问“那个”何在,云岩谓人生来来去去,都是替“那个”在奔走;药山见遵布衲洗佛,问这个从你洗,还洗得“那个”么? 遵布衲说你把“那个”取来,我就给你洗,药山遂作罢(同上卷14《惟俨》)。药山还指出“他那个本来无耳目等貌”(同上卷28《惟俨》);曹山参洞山,洞山问他名字,曹山答叫作“本寂”,洞山问“那个”叫什么,曹山说不叫本寂,洞山深予器重(同上卷17《本寂》);清剖在大阳作园头种瓜时,大阳说甜瓜给不入园者吃,不知你是否识得“伊”,清剖答“虽然不识,不得不与”,阳笑予印可(《五灯》卷14《清剖》)。“这个”、“那个”、“伊”都是本来的“自己”。为了避免触犯,禅宗运用了这些代词来象征。本先《明自己颂》云:

  旷大劫来只如是,如是同天亦同地。同天同地作么形?作么形兮无不是(《传灯》卷26《本先》)。

  众生在业海之中,头出头没,以致于“不明自己,无有出期”(《碧岩录》第19则)。禅宗注重自性的自主性,认为自性独立、尊贵犹如寰中天子塞外将军(《五灯》卷14《缘观》),反对向外寻觅“如何是学人自己?”“更问阿谁?”(同上卷6《道虔》)“如何是学人自己?”“失。”(同上卷、7《志圆》)“自己”即自己,不须问别人。向人寻己,即是迷失,只有不被“别身”即真我之外的另一个我所操纵、摆布,才能使“此身”获安(《传灯》卷17《龙牙》) 。

  “有一人”即是自己,是自己肉质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传灯》卷6《怀海》),“有一人不受戒亦免生死”(同上卷碍14《高沙弥》),“须知有一人,不从人得,不受教诏,不落阶级;若识此人,一生参学事毕”(《五灯》卷曲14《道楷》),“有一人不拜岁不迎新,寒暑不能侵其体,圣凡不能混其迹”,(同上卷16《寿坚》)“有一人道我不承佛恩力,不居三界,不属五行,祖师不敢定当,先佛不敢安名”(同上卷18《元正》)。“有一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超越性。

  与“这个”“那个”相类象征本心的是“什么”,无业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的心印,马祖让他以后再问,无业刚走出门,马祖突喝:“大德!”无业回首,马祖问:“是什么?”无业顿然领;怀海说法结束后,待众人下堂,猝然召唤,众人回首,怀海问:“是什么?”丛林目为百丈下堂句(同上卷6《怀海》),参禅的根本目的是彻见本来面目,明心见性。而本心自性又不能用言语表述用理性把握,因此指向本心的语言、动作都只能是象征性符号。百丈下堂句正是提醒、暗示学人证悟本心。在陡地呼唤中,使众人蓦然回首,从其固有的思维定势中扭转身来,以彻见本来面目。神晏参雪峰,雪峰知其开悟机缘已熟,蓦地一把将他抓住,喝问:“是什么?”神晏顿然了悟 (同上卷18《神晏》)。禅师通过对“是什么”的提撕,启迪学人在生活中的一切处明心见性:“行不见行,是个甚么? 坐不见坐,是个甚么?着衣时不见着衣,是个甚么? 吃饭时不见吃饭,是个甚么严(《五灯》卷16《悟禅师》)。

  与现象界此岸相对的“那边”,也是清净本心的象征。同类的象征还有“那边人”、“那边句”,闽王问丰慧觉“那边事”怎样,禅师让他“向那边问”。“那边事”不可用言语来提问回答,一落文字,就悖离“那边”,因此要证得本来面目,必须超出文字语言。“那边人”是“锋前不露影,句后觅无踪”(《五灯》卷6《智罕》,“那边事”是“黑滓牧童不展手,银笼鹤畔野云飞” (同上《兴古》),“那边句”是“石牛吐出三春雾,灵雀不栖无影林” (同上卷13《归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