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独身的思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 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独身的思索

  明 惕

  独身痛苦吗?独身寂寞吗?独身影响健康吗?
  自古以来男婚女嫁是人之常情,男欢女喜是上至帝王下至乞丐的追求。多少英雄难过美人关,多少美女为失恋、相思而香销玉殒。性爱和死亡成为人类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一些“保健”理论应运而生,为人类的纵欲找出了许多“理论根据”。但是,历代享尽人间艳福的帝王并未因三宫六院而延年益寿;而独身寡居的修行人清净自在,却寿者居多。唐代邺都圆寂禅师(公元671~825年)享年155岁,藏密祖师莲花生有记载的寿数为166岁,近代高僧虚云和尚,享寿120岁。笔者虽孤陋寡闻,但参拜过的高僧中,多有年过八旬,身板硬朗如六十许者。
  独身无染,修行增寿,这是一个值得医学界深入研究的问题。

  独身的自在与凡夫的寂寞

  目前独身生活者有:
  1.断发出家,护持正法,过僧团生活的出家僧人。
  2.虽未出家,但独身独居,天马行空。
  3.身在家而心出家,夫妻相敬无染。
  凡选择独身生活的人,首先是自愿,没有人强迫这样作。其次是自在,如果独身人自己不能自得其乐,而愿过常人俗民的生活,选择其他生活方式并非难事。只是得不到世人理解罢了。现在每逢旅游旺季,总见到一些在寺庙中寻找“新闻”的先生们,他们有时连大殿都不去参观,进得庙来,专向僧寮窥望,甚至捅破窗纸或推门而入,并提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笔者曾多次接触过这种游人),无非想按他们的想象找到“不甘寂寞”的事例。
  那么,独身寂寞吗?这要先弄懂什么是寂寞。
  寂寞,是无所适事和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悲哀和怅惘。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只要在清醒时(甚至在梦中)都要作业,眼要看、耳要听、鼻要嗅、口要尝美味和说话,身要接触、意要分别思维,六根对六尘,时时有摄取的欲望。当一个凡夫眼睛看不到美色、耳朵听不到声音、口中不说话、身子无依无靠、意念飘忽不定,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意马心猿时,就是他感到“寂寞”之时。也就是说,所谓寂寞,就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错觉,但如何满足欲望,因人而异;有没有欲求,亦因人而异。那些利名色食睡五毒俱全、嫖娼宿妓的人,无论如何不会理解清灯古佛、诵经持咒、木鱼声声、钟鸣梵响的法喜,于是那些凡夫们不得不去寻求同伴、人群,想尽办法花天酒地来填补空虚,于是在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造作了新的罪业。不信因果的人仍然不昧因果。
  选择了独身生活的人,必是可以管带六根的人。而管带六根的人,不受欲望驱使的人最自在。早上念经、晚上拜忏、深夜坐禅,不必顾及“妨碍他人”;出去朝山拜佛,不必惦念家中有人等着做饭;工作进入最佳状态时,可以“连轴转”,困了就躺下睡觉,也没许多思虑。不必担心恶病的传染,不必为远出不归的人伤心落泪,没有离别的悲伤,也没有相逢的狂喜,一杯清茶,一卷佛经,伴着缕缕炉香,心如一泓清水,无风无浪,无欲无求。这一切的一切,关键在于寂心,寂心就是自在。

  独居的困难和凡夫的烦恼

  独自一人,天马行空,有一定的困难,比如疾病卧床时,没有人做饭,只能挨饿;年老体衰时,亦需有人照顾。但是,有家有业的人就没有困难吗?性爱本自无常,昨日的“恩”,往往一瞬眼就变成今日的怨,明日的恨。某甲发高烧住院时,正好她的丈夫忙着到广州去会情人,把她扔在医院不管,多亏医生又看病,又照料生活,否则不堪设想。某乙德高望重,鹤发童颜,书画绝佳,70多岁高龄喜逢黄昏恋,太太亦极有名望,一年之后某乙突然病逝。某丙大老板,太太、情人应有尽有,住着豪华宾馆,出入“奔驰”汽车,却因经济问题,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被正义拉上公堂。中国民间有句俗话:“一家有一家难念的经”,可知不只是独身生活有困难。人生就是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谁的背后不是跟着阎王、小鬼呢?在五台山,曾有人问一位19岁的小和尚:“你这么小就出家,不搞对象,不结婚,值得吗?小和尚微微一笑说:“阿弥陀佛,人各有志,那些事情你以为是幸福,我却认为比什么都苦。”

  独身的修行

  吴立民先生曾指出,佛教是修的,不是说的,选择独身生活的人必须修行。
  1.虔诚、正信,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宁忍耐善知识的棒喝,不接受恶知识的亲呷。
  2.高声诵经、持咒,可驱各种邪魔。
  3.经行:在日常琐事大多,难以入定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写作疲困、候车、等人、烦燥不安时)经行,必要时可播放录音带,帮助自己排除杂念。
  4.经常拜忏,每日礼佛。
  5.坐禅:其坐姿不仅仅是单、双枷趺坐,还有一种姿式称方便坐。瑜伽功中称为至善坐的,这是修行人极为重要的坐姿,其方法是:弯曲左腿,使左足跟紧抵会阴穴,左脚板底紧靠右大腿,然后弯曲右腿,把右脚足踝放在左足内侧,右脚跟靠近耻骨,其他要领与双跌坐禅相同。然后以意念引导,从双侧鼻孔吸入新鲜空气,宇宙能量,命其沿左、有二脉下沉海底轮,再提肛和收缩会阴,迫气进入中脉,并沿中脉上行,储于心论八瓣红莲花中。此种修法可提升生活之能量上行,使其转变为智慧气。身体疲倦时,双腿可以变换位置。
  6.闭关:每年要有一定的时间闭短期的散关,独身居士最有条件。可事先准备好资粮:大米,其他粮食,或现成的馒头放在冰箱上层速冻,可保存一周以上。蔬菜可在冰箱下层保鲜。再准备一些土豆、香菇之类,即可独自闭关,诵经、拜忏、坐禅都可以。在此短期内不说话、不出屋、不与任何人交往。如果佛化家庭中夫妻部有此愿,也可以互相作护关人,但独身闭关,最为受用。
  总之,自在是实相,烦恼是泡影,修行是渡舟,提起般若,放下无明,当下即是极乐净土。
  以此回向一切自得其乐的独身修行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