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法的修行方法(二):《小空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的修行方法(二):《小空经》

(一)经文大意: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舍卫国,住在东园鹿子母堂。当时,尊者阿难在傍晚时分,禅坐完毕后,去见佛陀,问佛陀说,世尊在释迦族的城市游化时,曾经说过:“阿难!我多行空。”不知道我有没有说错?

世尊回答说:“阿难!彼我所说,汝实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从尔时及至于今,多行空也。阿难!如此鹿子母堂,空无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众。是为,阿难!若此中无者,以此故,我见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当数念一无事想。彼如是知:空于村想,空于人想,然有不空,唯一无事想。若有疲劳,因村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事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人想,莫念无事想,当数念一地想。彼比丘若见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丛,有沙有石,山□深河,莫念彼也。若见此地平正如掌,观望处好,当数念彼。阿难!犹如牛皮,以百钉张,极张托已,无皱无缩。”“彼如是知,空于人想,空无事想,然有不空,唯一地想。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事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地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事想,莫念地想,当数念一无量空处想。彼如是知,空无事想,空于地想,然有不空,唯一无量空处想。若有疲劳,因无事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地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量空处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地想,莫念无量空处想,当数念一无量识处想。彼如是知,空于地想,空无量空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量识处想。若有疲劳,因地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量空处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量识处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量空处想,莫念无量识处想,当数念一无所有处想。彼如是知,空无量空处想,空无量识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所有处想。若有疲劳,因无量空处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量识处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所有处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量识处想,莫念无所有处想,当数念一无想心定。彼如是知,空无量识处想,空无所有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想心定。若有疲劳,因无量识处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所有处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想心定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彼作是念:我本无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乐彼,不求彼,不应住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处命存。若有疲劳,因欲漏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有漏,无明漏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此我身六处命存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
不论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阿难!当学如是。
(二)论述:
经中所说的修行方法,其特色就是以较轻的染著,来替代已经存在的较重染著(烦恼)。不断地替代下去,直到能完全地消除为止,这就是经中所说的“多行空”了。
经中所说的“空”,应该有两层含意:其一,是与一般用法相同的,指实物上的不存在。其二,则是指舍除;尤其是指烦恼的舍除。就第一层含意来说,如果是当前因缘和合而存在的,就相对地称为“不空”。例如,在鹿子母讲堂中,只有比丘众,而没有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所以,空的是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等,不空的是比丘众。这就是经中所说:“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的意思,这是一种充分尊重因缘存在的如实态度。不颠倒,也就是不错乱的意思,不过,在方法的使用上,如“地想”、“无量空处想”、::等,都还是以“假想观”的禅思观想技巧来成就的。思惟(想),如果能够逐渐地止息到“无想定”,而且还能够再进一步地突破对“无想定”境界的执取;即经中所说的“不乐彼、不求彼、不应住彼”(“彼”即是指“无想定”的境界),那么便是契入解脱了。而要使自己的心思,能够从像瀑流般的奔腾杂乱,止息到能体会“不乐、不求、不住”的舍离境界,经中施设了六个中继目标:首先,以念“无事”,来取代平常挂念东、挂念西的纷乱念头与烦恼。等到挂念东、挂念西的疲劳(烦恼),完全被专注力较强的“无事想”所替代而不存在了(空了),这时,可能造成烦恼的,就只有“无事想”了。像这样,依此类推,以专注力较强的观想:“地遍处想”↓“无量空处想”↓“无量识处想”↓“无所有处想”↓“无想心定”(无想心定,即非想非非想处定),一直替代下去,结果心思愈来愈细腻,烦恼(疲劳)的强度,也愈来愈微弱。而要能一层一层的替代深入,其关键所在,还在于佛法的正见──“舍离”上。只要在这中间的任何一个中继站上,觉得“感觉很好”,而有所恋栈的话,那么,就会在那个境界上停滞,无法再作更深一层的进展。即使到了“无想定”的境界,如果不能有所突破,“不乐彼,不求彼,不住彼”的话,那么仍然是缺那临门的一脚,与解脱无缘。
“地遍处”,指的是观想一大片平整的地面,而得定的。平整的地面,其平整程度,经中形容为就像一张拉平钉紧的牛皮(鼓面)。这是要靠著集中注意力,从实际上的一小片平整地面观察做起,将平整地面的影像,清清楚楚地印入脑海里,然后以专注的观想力,拓展出一个广大,而且平整地面影像的“假想观”。此时,因为专注于经营“地遍想”,所以没有空闲去想那关于“人”、关于“村落”的事情,因此也就不会有因“人”、因“村落”而来的烦恼(疲劳)。成就了“地遍想”的,其禅定程度,最深的,可以达到色界中最高的“第四禅”。之后,再往更深处而能够替代“地遍想”的,就得进入“无量空处想”了,这是属于无色界禅的禅定。
如果参考“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遍处”的禅定修学内容,我们可以推论,经中所说取代“无事想”的“地遍想”,也可以换成“青想”、“黄想”、“赤想”、“水想”、“火想”、 “风想”中的任何一想。因为这些想,所用的方法原则上相同,细微的程度也相近,只是用来观想的对象不同而已。
“无量空处想”(也就是“空无边处想”),这是在“第四禅”“舍离”的基础上,更深一层的超越了物质的境界,而以无量的虚空为观想对象的。“无量识处想”(也称为“识无边处想”),则又超越了虚空观想的对象,而返回到以自己能观的“识”(或说“心”、“意”)为专注对象的。往后,再深一层,则又得超越了对“意念”刻意的想,而进入“无所有处想”。最后,更要平息了一般想的作用(相当于“非想”),而进入“无想心定”(“无想心定”,即“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想心定”,虽说是无想,其实还是存在著细微的乐著想的,所以又称为“非非想”。“非想非非想”可以理解为:不是一般粗重的想,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想的,就像水面上的油花,虽然无法捞起来当油用,但又的确是带有油的性质,不能拿来当一般用水一样。心念虽然到了这样微细的程度,但是也还未能达到解脱,只有觉悟到应该“不乐彼,不求彼,不住彼”,连最细微的乐著想都能舍离,才能契入解脱的。(参考《清净道论》∧第四:说地遍品∨、∧第五:说余遍品∨、∧第十:说无色品∨,印顺法师著《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四、五、六、十节)从“无事想”到“无想心定”,《小空经》所说的修行方法,是一连串的禅定修习,这是重于禅定修行的法门的。在《罗縻经》(二O四)中,描述了佛陀自述其修学过程,从其间,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也曾经经历了“无所有处想”与“非想非非想”的深定,也许,这是当时修行的主流吧!然而,佛陀在经历了这些深定后,“复作是念:此法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而超越舍离了。所以,后来在佛陀的教学中,并不是以这样的方法(定),为修行最后的目标的。而解脱的阿罗汉圣者中,也还有不会入深定的“慧解脱”阿罗汉呢(《大因经》(九七))。
《小空经》中所提供的修行方法,应当以治标替代的渐次修行原则为重点,而这样的修行原则,是可以扩展到无关于修定技巧方面的,可以在修行上,广作运用。如《增上心经》(一O一)中,举出的五种消除恶念方法:
①念与善相应的事,让念头没有机会念恶。如果在念善相时,还是有其它的恶念延伸出来,那么,就应该再以其它的善念,来止息这个又生起来的恶念。就如同木匠,用墨绳、利斧等工具(善相应事),来治木令直。
②以观想恶念所会带来的灾患,来止息这个延伸出来的恶念。就如同在一位端正可爱的少年人脖子上,挂上腐胀臭烂,流脓的死尸,那么,他就显得恶秽,也就不会再去爱染他了。
③如果采用上面的方法,还是会延伸出其它恶念时,那么就应当以停止上面所说的所有念头(不念念),来止息恶念。就如同闭上眼睛不去看,或根本就避身而离去一样。
④如果以停止观想(不念念),还会有恶念产生时,那么,就应当以渐进的方式,以“思行(意志力)渐减其念”,直到连恶念都消除为止。就如同走得很快的人,先想慢下来,待走慢下来,才能再想坐下来,待坐下来后,才能再想躺下来一样。
⑤当在以“思行渐减其念”当中,还会延伸出恶念时,那么,就应当 “齿齿相著,舌逼上□,以心修心(入禅定),受持降伏”。就像两个大力士,捉一个瘦弱的人,很容易就能将他完全降伏一样。
在这五种方法中,除了第②以外,可以说都与《小空经》的修行原则──替代法有关,尤其以第④最为相近。替代的修行法,常是治标的。治标的方式,虽然不是根本的,而且也可能会有其它的副作用产生,但是,治标的法门,如果仍然不忘失解脱的目标,或者,最后还是能够引导趣向解脱,那么,即使只是粗略的,只要立即有效,也都不失为好的修行方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