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观心之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不由观心入手者, 难以悟见本来面目也, 先观一念未起前,是何景象; 次观我即今能观时, 是何景象; 再观我并此观亦不起时, 是何景象, 有丝毫之念存否。

  今即丝毫无念时, 心即空空地, 气亦平平地, 此时了无善恶分别诸念。稍稍著意, 即落无记, 无记即为有, 与有念等, 因无记即入偏空, 偏空之反动, 不落昏沉, 即转掉举, 又将乱也。

  于一念不起时, 眼前形形种种, 均是现量, 见闻了了, 寂寂然非善非恶, 亦非无记, 不昏沉, 不睡着, 廓然无念, 此光景究是什么, 最要最要。



  有时境来心动, 照常应对, 随事分别而不流, 有如挂线风筝,进退左右, 另有根本把持。又如上市游玩, 虽东西不定, 终不忘回家旧路, 亦不著意思家, 远行近道, 来去无碍, 此比量而现量之境也。

  识透本来, 不因环境顺逆动静而惑我见, 亦不以我能不惑而故事放纵, 无一刻不用心, 无一刻有用心, 憨然无知, 而了了觉知, 非起非不起, 荡荡无着, 寂而不断, 觉而不见, 一若主意老强坚定, 问其是何主意, 则又不知所云, 如武功人忘其有千斤焉者, 此由观照而入常照, 由常照而入寂照者也, 此力在脚根下圆转自如, 力不知从何来者也。

  每日起用观照, 初学人至少数十次, 越痛切, 次数越多, 乃至睡梦中亦然, 久久自然不忘。此不忘力量有二, 一由次数多练中来, 由慧发者也; 二由从前或事前修坐多, 不觉此时得力, 乃由定发者也; 实则定慧不分, 非二者也, 修至中途, 屡进屡退,不知有若干次, 此时切切疑不得, 因我性急心、好胜心、多疑心、贪得心, 种种习气, 随来冲动, 入于不觉, 此内心魔也。惟用一毅字, 觉得此法见, 仍是我见, 不理为上, 仍照常做下去, 则自入于一觉即空, 不劳觉觉, 并觉亦忘之矣, 是力量又进一层矣。

  学人由二见而有爱取, 生死都由不觉, 不觉者, 不觉其爱取之何处也。心缘于境, 心生法生, 一切操纵, 全凭乎一念之觉不觉。惟世人之心, 外被境夺, 内被见迷, 终日忧忧, 不知自己本来面目, 及未动念前之无著无染景象, 入生死, 出生死, 自在解脱, 亦全凭此一念之觉, 此观心法之因缘也。

  学人只要狂心息下, 刹那即已澄空如佛, 而彼不知, 此不名为觉者也, 故众生迷, 菩萨觉, 菩萨觉而不常, 佛则常觉。要如何做到常觉, 是在先明心性本来相貌, 次用观照法, 养成不忘,打成一片, 如是而已。至于最上利根人, 一闻于耳, 顿然证入,一念澄清, 便决定承当不疑。且知在在处处是这个东西, 不因外境之清净而有所增, 扰乱而有所减。六祖云: 见性人, 抡刀上阵时, 亦见也。故境无动静, 心无迷觉, 昭昭者, 如天之有阴晴,而日月无增损也。是以慧眼人无一刻不在道中, 道也者, 未尝须臾离于我也, 只隐显而已, 即今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念至能所双空, 无著无染时, 不是这个是什么! 即今持咒至一切寂然不有,而见闻了了时, 不是这个是什么! 即今早睡初醒, 见闻了了而一念未动, 所谓平旦之气时, 不是这个是什么! 利根人一觉就识得,一把拿住, 永永不忘, 识得本来, 即无一处不是这个, 不见这个,此即是常觉不迷。初学入手, 要用一猛字, 如出兵攻敌, 只有前进, 义无反顾, 于猛进中, 可以左右, 可以直前, 不能后退, 以门未得也。次用一狠字, 到初明根本时, 要认得透, 认得清, 如门之开得要足, 且一门深入, 只直进而无左右者也。再次用一恒字, 所谓绵绵不断, 九紧一松, 如武术家, 得有金刚宝杵, 练之使成熟, 朝于斯夕于斯, 颠沛造次于斯, 是可进退而左右者也。再次用一等字, 等到时间, 自然而成熟, 此间性急不得, 过此五年, 则得一稳字, 诸佛护念, 久久不失矣。

  功行之深浅, 在汝考察自己之习气如何, 如习气不除, 则由于平日之不用心, 是以七识平等性智之不开, 由于六识妙观察智之不启, 而六识不妙, 终由八识大圆镜智之未证入, 体力未充,其用小也。学人真用功痛切者, 必无暇计及他人之过失而惊怖畏也, 若小事而亦奇怪惊怖, 则临大事时, 又将如何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