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Jack Kornfield 著 林武瑞 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

  /Jack Kornfield 著 林武瑞 译

  “观”(observation)指 在 心 上 下 功夫。它是在每一个新的时刻以新鲜的心情完完全全地去接纳和体验。每一个时刻,实际上,不同于任何其他时刻。观,不是机械式的;它是随时保持新鲜和灵活的。在禅里它叫做“初心”(beginner's mind),整个禅修生活的艺术是保持“初心”;在每一次的静坐,每一次的体验,把心安置于当下。我们愿意在“此刻”发现真正在发生和进行的现象,而不是去发现昨天发生过或明天将会发生的事情。这是多么美妙的生活态度!

  正如一位植物学家在以前从未探索过的领域里研究植物的生命,他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和正确的观察力,因为他所看到的每一个细节将会有某些值得提出的意义。这种态度和某人说“喔!那边有一棵橡树。我已经看过成千上万棵的橡树。”是极大不同的!因为事实的真相是:每一棵橡树──正如每一朵玫瑰花、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个时刻──彼此都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当我们学会往当下观察自己的体验,也就知道如何在呼吸和身体上培养出更细腻和更持续不间断的注意力。起初的呼吸只是一“吸”或一“呼”,按著看到它的“开始”、“中间”和“结束”,再下来感受到凉意、震动、压力、刺痛,或者有节奏的脉动,甚至感受到呼吸之间和四周围的微细暂停,我们更能注意到它的节奏和变化。继续观察下去,会开始体会仅仅简单的出入息中就有十个或者一百个不同的面貌。

  修行是从简单的方式下手,培养持续的注意力,始于观察呼吸或者走路,然后逐渐扩展至其他层面。刚开始观察有形相的世界,像形色和声音。起初我们的知觉层次是不连贯且粗钝的,以致身心状态跟未修行没什么两样,似乎原封不动,好比我们欣赏一部电影,就完全投神进去,随著剧情的演变而陷溺其中。

  经由不断的观照,我们逐渐培育持续的注意力,能够清楚地看到我们整个知觉的形成过程,看到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以及能打破长久以来执著的束缚和观念。刚开始距清醒的时刻很遥远,但逐渐接近,后来便能常常活在当下。

  当我们柔和地持续下功夫,小心翼翼地一遍又一遍把心收回。开始观察那些乍看之下似乎是实体的东西。我们开始见到我们整个生命和所有的身心世界只不过由刹那刹那的六种知觉——眼色,耳聋,鼻嗅,舌味,身触和心意所构成的。当我们在看和听的当下练习去注意身体的知觉,而不被它所迷惑。并且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观察到微细的感觉、心境和念头。当这些现象生起,我们的习惯不是去斩断它们就是加上评价,不然就是困在里头。这极情形尤其在我们观察念头、感觉、情绪、知觉等某些特定目标时更会发生,它们的发生模式就像本周流行排行榜的前十首曲子,一再重覆地播出。要去除这些习性并不容易。它们也许是对人际关系、对食物幻想,也许是对个人健康或像艺术家狂热工作般的念头或想法。每一个幻想、每一个念头似乎都很重要,但是事实上。绝大部份都是陈年老调。整个体验的流程中,有些若是我们喜欢的旋律,就紧紧捉住不舍,有些若是我们所不喜爱的,就想逃避去除。“喔!不!那种旋律不要再出现。什么曲子都好,唯此例外。”像这些情形产生时,我们甚至拿“观”来替分别取舍心效劳。例如当某些我们不喜欢的现象发生时,观察的心变成像一根球棒,把它打到老远之处。这绝不是“观”的真正意义。

  我们现在要学习用另一种崭新的方式去观,它是清醒地、平稳地,以及强烈的无认同。始于感受和观察身心的变化,如同气象学家在观察天气的变化:应该是“多云,气压升高,温度八十度,风来自西南方”——而不是“喔!我希望今天不要下雨。但愿它像昨天一样是晴天。今天天气太热了,而且湿度太糟了。”我们只要注意正在发生的事物就可以了。

  我们必须学到“观”的一个根本特色是接纳。当我们练习修观时,开始发现此心可容纳万物,无须和我们自己争吵。念头来了,感觉来了,某些身体的感受来了 ── 我们只是看著,没有价值评判,没有黏著或害怕。相反地,它是一种温暖的接纳以及和我们自己建立友谊的感觉。

  有的时候我们不知当下处于何种境界,感觉好像是离开海岸线的船只,驶入一片茫茫大海中,毫无可识别的目标。这时候自我接纳和对自己慈悲是让我们继续精进,保持修行乐趣的精神泉源。在卡拉卡达(Calcutta加尔各答)地方有位老修行者,蒂芭玛(Dipama)我曾有缘从她那里学习到一些修行的方法。她是位伟大的瑜咖行者和慈悲的化身。她时常祝福那些正在用功的人们,她会走到你身旁,用手放在你头上。非常轻柔温馨地说:“嘘”。她的心力很强,四周散发著一股强烈且可感受到的慈悲和爱。不论你正经历什么样的境界,不论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会接待你,并说:“嘘,它无妨。”她教导人们不用和它们战斗或想逃避,也不必讨厌自己有如此的经验,它也是不妨碍的。

  所谓体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只是一种形色、或声音、或嗅觉、或某些味道、或一个特殊的念头或身体的触受。然而我们偏偏要把这个世界划分成可接纳的和不可接纳的,对某些的经验感到害怕恐怖,其结果是我们疏离了真实的世界,以致所有的体验是支离破碎的。

  经由观察和接纳,我们学到对自己要温柔,对自己的感受是紧密的、连接的而且是完整的。我们学习用没有评判的心去倾听自己整个生命的存在。结果注意到禅坐的进步并不是呈直线型,一次的静坐比另一次的更好。相反地,我们发现自己是用“心”在静坐,感受到身心起伏变化的波线,其中只有接纳和观察。就像学习任何其他的技艺,都需要耐心和练习。我们逐渐在内心培养出整套崭新秩序的和谐宁静 —— 道的确很令人惊讶。

  有一张 史 瓦 米.沙 其 达 南 大(Sani Satchidananda)的海报,在海报中,他围著腰布用一种叫做树姿的瑜咖姿势站著,一只腿和两只手搁在头顶上,他用另一只脚保持全身的平衡。这本不足为奇——但若当他以这种姿势站在随著巨浪往下俯冲的浪板上,而仍能保持平衡时,就叫人啧啧称奇了。海报下面写了几个大字:“你不能阻上波浪,但你可以学著在它上面顺势滑行。”这是禅修的真义。的确,我们不能阻止变化的法则,它们是构成我们生命的真正素材。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随著它的韵律滑行,去锻炼清醒去保持平衡。这时我们的生命不再充满恐惧忧虑,平衡和谐的本身即是一种美好和安祥的生活方式。(译者按:本文译自:Jack Kornfield: Seeking the Heart of Wisdom.一书中第五章第二小节。)

  (1991.9.《新雨月刊》第49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