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如来藏在吾人身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来藏在吾人身中
  如来藏既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那么如来藏究竟在哪里?就有必要探究一下,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者,如来藏在吾人身中:《深密解脱经》卷一:“广慧!彼识名阿陀那识,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识取此身相应身故。广慧!亦名阿梨耶识,何以故?以彼身中住着故,一体相应故。” 佛说:“广慧啊!这个第八识又名阿陀那识,为什么叫做阿陀那识呢?因为这个阿陀那识,祂在有情的色身里,一直执持着这个色身,每一秒每一剎那都在配合色身而运作无间。这个执持众生色身的阿陀那识,也称为阿赖耶识。为什么称为阿赖耶识呢?因为这个阿赖耶识,一直住在自己所造的色身里,与色身犹如一体一起配合运作。” 世尊在经中已明白指出这个圆成实性的阿陀那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异名),就住在众生的色身中,与众生的色身合和为一,遍身执持,执持众生造作一切身口意行,众生的善恶业行引发不同之业种,业种现行后复谢落到阿赖耶识中,成为引发后有之因,复由阿赖耶识携至未来世,于因缘聚会时,再由阿赖耶识流注相应的业种,使自己所造的五阴身或人间或天上或地狱受种种苦乐报,如此因果循环丝毫不乱。若非众生各有阿赖耶识执持色身,记录各自一切身口意行,那么无疑就会因果错乱,行善众生不得善果,五逆十恶、毁佛谤法的众生却升天上,因无有能记载其善恶业行的阿赖耶识随身,“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也顿成空谈。若认为阿赖耶识住于虚空,那么这个住于虚空的阿赖耶识与色身就是完全两个个体,祂又是如何记载有情众生的一切身口意行?如何了知众生的起心动念,乃至如何配合众生身口意的正常运作?佛在《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中更是明言:“识者(如来藏)是身之主,遍行诸体,身有所为莫不由识(如来藏)。”因此可知,阿赖耶识就在吾人色身中。
  二者,吾人身中如来藏本体与 世尊一样清浄:《大方等如来藏经》云:“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与我无异……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佛说:“善男子!我看见众生被种种无明烦恼所系缚,于无量生死中头出头没,无有尽期。这些众生虽然被无明烦恼所覆,但他们身内的如来藏,还是和我一样,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我看众生被种种烦恼痛苦逼迫,不能发现自己身中有和我一样清净的如来藏,所以我告诉各位菩萨,不要看轻自己,鄙视自己,在你们每一个人的身中,有与我一样具大功用的如来藏。如果你们能够信受我所说的话,勇猛精进的修证,不久就可以触证如来藏,而得到般若中观智(亦名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那么就可以依如来藏无生的智能,进修相见道所应得的别相智而达初地通达位,进修地上菩萨所应得的道种智,乃至得一切种智,亦即从明心开始,经历近三大阿僧祇劫断除二障(烦恼障、所智障)而究竟成佛,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由 佛的开示,可以明白告诉我们,如来藏本体就在吾人身中与 世尊一样清浄,若能证得此心如来藏,才算是真正开始内门修学,走上成佛之道。虽然我们如来藏本体与 世尊无垢识一样清净,可是我们如来藏所含藏的七转识种子却有染污,未如 世尊一样究竟清净,因此须经过二大无量数劫断除烦恼障种子现行而断除分段生死,其如来藏(阿赖耶识)舍阿赖耶识名,改名为异熟识,再经历一大无量数劫断除烦恼障种子随眠、所知障随眠究竟清净,异熟识改名无垢识而成究竟佛。一切有情众生,无论是凡夫地,菩萨地乃至佛地,其如来藏都在其各自的报身内,俨然清净污染同佛无异。
  三者,因有如来藏住于身中,才能执持业种,才有吾人色身及身量大小不同:契经云:“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而不坏故。”经中已明说,中阴身而投胎时,能见有缘父母和合,无正知见及生颠倒见,而不正知入胎(受精卵)中。又无如来藏执持受精卵,则受精卵必定烂坏。又由于如来藏具有大种性自性,不断地从母体里摄取四大,而渐渐成就自己的色身,乃至五根具足。因此众生的色身,乃至五根具足都是以如来藏为因,以父精母血及四大为缘,而由如来藏所变现制造的。
  在受精卵中,不具五根,六识就不现前,因此名色当中,仅有受精卵、意根及如来藏。直到受精卵发育到五,六个月以后,五根方始具足(可从医学报导得知),连同最先的意根在内,六根就具足了。因六根具足的关系,就能接触外五尘。因能够接触外五尘,就产生眼等六识,具足十八界,因此才能在世间运作及受用。
  此外,《佛地经论》更云:“阿赖耶识所变身形大小不定;且如此界瞻部洲人善业最劣,所得色身极长四肘;东胜神洲善业次胜,身长八肘;如是善业渐渐增胜,所得色身形量渐大……”由此可知,如来藏执持众生往昔所造善业、恶业、净业种,于因缘成熟时,而变现出不同身量大小的色身,譬如大如金翅鸟,或者小如肉眼不可见之细菌,或者庄严无比佛的报身,或者丑陋如恶鬼等等。因此唯有如来藏,能够依过去所造善恶净业种而变现不同身量大小的色身,并住于身中执持色身。此非是七转识所能为也。
  四者,因有如来藏造色持身,才有一切法辗转出现:既然色身是由如来藏执持受精卵及摄取四大而使受精卵分裂及长养,因而有吾人之色蕴出现,故色蕴是如来藏投胎后最早、最直接出生之法。受精卵由如来藏执持在母体子宫内经五六个月,渐渐六根具足,其中前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色法,于今世母亲子宫里借着父精母血及母亲的四大才渐渐圆满成就;后一意根,是前一世中阴身之意根携第八识投胎而来。因六根具足的关系,能接触外五尘而变现内六尘相分,故内六尘相分是如来藏间接出生之法。因有内六尘相分故,必有见分出现,因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此六识是如来藏借着根、尘、触而辗转出生之法。因六识出现的关系,才能了知一切法,感受一切法,于万法或看见,或听见,或嗅到,或尝到,或触到,意识于其间广作分别,凡夫执以为实。进而产生各种感受,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乃至或贪恋或厌恶,求取之心不断生起,对于贪着之境界,不断想办法获得、保持,不令坏失,如此又种下了来生再次受生的因,导致有情生死轮回,相续往来,而诸菩萨对于这依祂而起的万法,了知其不实性,现观其虚妄性,于诸法不贪不恋。如此之一切万法,或科学、或艺术、或人文、或宗教、或入世、或出世、或正见、或邪见、或清净、或染污,林林种种无不是在六识出现后才出现的,更是因缘合和辗转出生之法。由此可知,若无如来藏及其如来藏所生六根、六尘、六识,如何有一切世出世间法的出现?因此,唯有如来藏依缘创造吾人之色身乃至执持此色身,才有一切法或直接或间接的辗转出现,为吾人所受用,故而,因有如来藏造色持身,才有一切法辗转出现。
  五者,因有如来藏,才有吾人寿、暖,乃至舍身时,冷触发生:《成唯识论》云:“定实有识(如来藏),具根、寿、暖,有情摄故。由斯理趣,住灭定者,决定有识,实不离身。”因有如来藏住于众生身中,执持色身,才有众生寿命及体温存在。若没有如来藏持身,众生的寿命、体温就会中断,而成为冰凉僵硬的死尸。因为这样的缘故,即使处于灭尽定状态下的众生,虽然已经灭尽了六识心与心法,灭除了意根五遍行中的受和想,但是他们身中的如来藏仍然在持身,片刻不相离。
  由此可知,若无如来藏执持色身,吾人将顿成死人。那么吾人死亡时,如来藏是如何离身的呢?《成唯识论》云:“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若无此识,彼事不成,转识不能执受身故。” 《杂宝藏经》复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临终进入正死位(如来藏开始舍身的阶段),那些证悟的圣者,其如来藏是由脚底向头顶开始舍身,因如来藏舍身,不再持身的部分冷触就起。那些造大善业者,如造欲界天善业之人,舍寿时,则梦见欲界天景象、宫殿、天女众等迎接,因心生欢喜,乐于前往,就会往生欲界天,一点也不感觉痛苦,也无四大分离的痛苦,其阿赖耶识是由脚底和头顶开始舍身,最后由眼睛部位出离。而造大恶业者,如谤佛、谤法、谤僧、谤胜义僧、大妄语等业,如来藏从头顶开始舍身最后由脚板出离,如来藏舍身一分,就在地狱成就地狱身一分,乃至如来藏舍身十分,地狱身就成就十分。因此当地狱身十分成就时,就要开始在地狱受长劫尤重纯苦果报了。而一般人因无大善业或大恶业,其如来藏舍身,冷触就起。如来藏舍身一分,就在吾人色身旁成就中阴身一分,乃至如来藏舍身十分,就成就中阴身十分。因此,若无如来藏,如何有寿命、体温,乃至如来藏舍身时冷触渐起之事发生?若无如来藏,经典上怎么会记载各自有情根据各自所造不同之善恶业而导致如来藏从不同的身体部位舍身?因此,必然有如来藏住于吾人身中执持色身,才会有上述现象的出现,此非是七转识所能为。
  综合上述五点教证,完全可以证明如来藏就在吾人色身中,不曾须臾离也。也因为有如来藏的关系,才能创建色身、执持色身、才有寿暖、身量大小之不同,才有一切万法辗转之出生,这才是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为众生开示的正理,祖师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众生欲真正修学佛法,其入门就是要寻觅此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只要证悟此心,就是禅宗所谓的开悟明心,也唯有证得此心,才能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这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故而一切佛子当以找到自己身中之如来藏为修学的第一标旨。
  那些否定如来藏胜义实有,否定如来藏在吾人身中的学子当慎思明辩,如来藏妙法甚深极甚深,若没有深入的教理熏习,若没有自己相应的体证,是没办法契入此如来妙藏的,断不可意气用事、不加捡择随诸邪师盲目否定如来藏,如此恐长劫地狱苦报不久即当现前。
  唯愿诸佛子消除性障,得具正见,现前当来,得证无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