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浅释“正念”与“四念处”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慈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释“正念”与“四念处”
  / 陈慈兰 1-26-00
  一、 正念的重要性
  用英文的mindfulness或中文的“正当的念头”等,来表达巴利经典的sati (正念),似乎不够贴切,因为sati (正念)是心的一种觉照力 (observing power)。在修行解脱上,正念的重要性往往被比喻为是“一个清醒的司机”。其功能可以是:1. 用来觉照所有不善心,比如五欲、五盖等,当不善心净除后,禅定、观慧的支质才能建立起来;2. 它是五根、五力的轴心,用来提升和平衡其他四根、四力的;3. 它是用来体验和平衡七觉支的;4. 它是慧的工具,用来洞晰真相,以成就慧──三法印、四圣谛的。
  因正念本身包括止与观,或戒、定、慧,所以有成就、有经验的四念处禅师们,都鼓励在家居士们直接就从修习正念下手,而不需先去开发定力(止禅)。原因是:1. 如果先开发止禅,要发好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理想、深厚的定力以做为修习智慧禅的基础,这对在家居士们来说,可能较为困难;2. 再说,没有正念的定力,容易导入邪定或被定境拖延住 ( Sujiva禅师说,极少数的人会从定境转出来作慧观的,所以马哈西尊者(Mahasi Sayadaw)才鼓励在家居士们以观腹部呼吸作为主要目标,因为腹部呼吸的生灭相最明显,容易开展观慧,而不致落入深定的陷阱);3. 一但正念被培育提升后,定力自然而然跟著上来了。
  二、唯一的道路
  世尊未出家前,印度传统就已经有止禅法(四禅八定)盛行于外道之间了,世尊曾经跟著当时两位很有名的禅定大师学习止禅,但世尊发觉止禅虽然能带来专注、安详、愉快的生活和神通力,“但它们都是心造、心生、因缘所成,与真相、真理、涅槃无关;因此,世尊致力于自修,终于发现了另一种毗钵舍那 (Vipassana)禅观法,又称四念处,或称智慧禅,它是直接深入事物的内明,引导至于心、意的完全解脱,证知最终的真理涅槃。”后来,这止禅和毗钵舍那禅观都被传到中国来,但是,不幸的,毗钵舍那禅观在某些因缘下,很快便失传了,只有止禅部分结合了中国道家等禅法流传了下来。
  “四念处”是正念的四个安住处。当年,世尊亲授四念处时,开宗明义的:“这是唯一的道路能让众生趋向清净,克服忧悲恼苦,去除痛苦哀伤,获得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 (This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beings,for the overcoming of sorrow and lamentation,for the complete destruction of (physical) pain and (mental) distress,for the attainment of the Right Path,for the realization of Nibbana,namely,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详见《中阿含》《长阿含》和参读《杂阿含281经》”
  “唯一的道路”,巴利文是ekayana; 字首eka是“唯一”的意思,ayana是“道路”的意思。 ekayana 在论书里有五个解释,其中三个解释是:1.这是佛陀亲自体证、教授的殊胜方法;2. 是直达之路,依法修习,不会节外生枝 (no branch off,no sidetrack);3. 唯一可达目的地之道路;4. 唯一道路达至涅槃(only way to reach nibbana):即身心的痛苦和烦恼止熄了;5. 唯有靠自己去体证 (go alone)。
  三、有正知的正念
  正念和正知是一体的。正知是正念的深入。佛陀在《大住念处经》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明,要培育有正知的正念 (clearly comprehending and mindful,or applies clear comprehension with mindfulness)。所以,正念不能仅仅解释为是 “忆念不忘、佛法的道理、或与邪念相对的那种正确的念头等”而已。正念,在《阿毗达摩摄义论》里,采用四种鉴别法来说明:1. 正念的特相:是深入身心的目标,如实知其真相;2. 正念的作用:是不错失当下身心所生起的目标(寻);3. 正念的展现:是面对目标,守卫著目标(伺);4. 正念的近因:是四念处,即身观念处、受观念处、心观念处、法观念处。
  正知,中文注解可以是:正智、内明、如实知、如实观、明澈洞晰等。正知的巴利文是sampajabba,字首sam (正)在巴利注疏(sub-commentary)里有三个主要内涵:
  1. 精准的(rightly or precisely):即修行著者必需要正确的知道身心关系,也就是如实 观到身是身,心是心,身与心不相载。
  2. 彻底的(entirely):即修行著者必需要完全 的观察到身心的一切变化现象,和身心 每一个现象的特相、作用、和展现。
  3. 均衡的(equally or evenly):即修行者必 需要知道如何运用正念,使五根、五力 达到平衡点,尤其精进根(力)与定根(力) 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在巴利论书(commentary)里提到四种正知,其中二项是:
  1. 正知自己的本份境界(domain):即是四念 处。(《杂阿含》638,617等经,佛说:“要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是谓四念处。”;“…四念处是父母境界、是本份境界。”)
  2. 正知没有贪、嗔、痴 (non-delusion) 的心:没有贪、嗔、痴的清净心是伴随著严谨的四念处修行而来的,所以无须刻意去追求,只要把守四念处于生活中便是了。
  四、 如何培育正念
  初学者培育正念的方法大致如下 (根据Sujiva禅师在美国德州玉佛寺主持禅七时的教导):
  1. 身体放松:从头顶至脚指,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观照放松,然后再数次扫瞄全身,确定身体完全没有压力;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血液循环良好,身体疼痛的机会会减少。
  2. 心放松:禅师形容放松的心,就好像棉花的吸水性很强。柔软的心,弹性大,敏锐力高,比较容易观察到身心的现象。不善心、欲念多都是造成心僵硬的原因。
  3. 坐禅时,以腹部或鼻孔呼吸作为主要观照目标。如果是选择腹部,可以以腹部的起伏处为中心点,除去头部的将整个坐姿作为一个圈圈范围来观照,在这范围内,如有强烈的次要目标生起时(如痛、麻等) 要转去观照它。为什么要除去头部呢?因为我们的脑筋装了太多的垃圾!而慧观是不能用脑筋思考的、也不能在概念中打转,只要如实观和现观就是了。
  4. 行禅与坐禅要平衡发展。因为行禅是动态的、睁著眼睛的,所以有人认为在行禅中培育正念的难度较高。但是,正念如果能在行禅中被培育起来,那么,坐禅就容易进入状况了。初学者首先是注意脚足部分的动作(motion),之后就进入观察脚足部分的觉受(sensation),可能的话,也同时要观察所有举步、踏步、换脚、转弯等之前的心的作意(intention)。行禅的好处很多,今仅例举数点:a. 更容易观察到身与心的关系;b. 可以避免落入止禅的陷井;c. 是使正念持续于日常生活,使正念更深入、稳固的基石;d. 收摄六根的最好训练方法;e. 可以增强体力、耐力。
  5. 除了坐禅、行禅外,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保持正念正知。佛陀在《大念处经》教示佛弟子们:举凡前看后视、屈伸俯仰、穿衣拿钵、吃饭饮食、睡醒语默等之间,都要保持正念正知。
  6. 等到真正进入正念时,心之状态是没有时间空间范围的,只有当下而已。伴随著正念而来的定力,与正念一起,会把身体的四大现象拉拔、反映出来。这四大变化可能如狂风暴雨,可能如浪潮翻滚,可能如强烈的磁力等…会让人惊愕的!初步观到自相时,这四大的变化过程(changing process) 也会让人感到有初浅程度的“无我”,因为它们确是不能控制的(beyond control)的,或者也会让人感到有初浅程度的“无常”,因为它们确是持续变化(keep changing)的。粗糙的四大变化过后,身心的现象将呈现愈来愈细微,正念和定力也愈来愈深入,此时,定力就像放大镜一样,能把目标看得越清楚,而观力就像显微镜一样,能观到更细微的目标了。持续用功的话,就如同剥芭蕉树皮一样,接著将会观察到共相--无常、缘起、心的快速生灭等,而后观察到实相──空性。
  7. 总之,谨持“四有”和“四不”是修习正念的基本原则。四有是:清醒、觉知、精准、彻底;四不是:不期待(当下的)、不判断、不比较、不抱怨。
  五、行四念处,即行“中道”
  正念是直接契入当下、不迎不拒、如实观的。行四念处,即是直接体会、体证三法印、缘起和四圣谛。所谓“缘起中道”是要如实知、如实断、如实证缘起的苦集与苦灭的。 修习四念处到一个程度时,对于在“触”处断十二缘起或在“受”处断十二缘起,会有较深刻的体会。 而苦灭的四念处禅观,在进入现观的阶段时,一切法的观念都要舍掉的。 所以,四念处本身已经包含了“中观”,而且是直入“中观”。
  六、四念处贯穿三十七道品
  世尊入涅槃前三个月,作最后一游化,再次遗教弟子们:“要以四念处为自依洲、法依洲、不依异洲…;汝等当知我以此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自身作证,成最正觉…我所说法,内外已讫,没有分别,…同一师受,同一水乳,汝等宜当于此法和同敬顺、勿生诤讼…如有修行此法者 则我真弟子、第一学者。《长部?游行经 / 大般涅槃经》”; “四念处修行圆满,七觉支同时圆满;七觉支圆满已,智慧、解脱福利圆满。见《杂.281,810经》”
  “三十七道品是世尊教导的精髓”,所以理解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应该契入其修行解脱层面。
  四念处的正念(念觉)不仅用来提升、平衡五根、五力,也用来逐一体验、平衡七觉支;又,四念处在收摄、保护六根方面,是严谨之戒(身口意戒)的功夫;在远离五欲、五盖、念念在兹于当下身心一切活动方面,是戒与定(四正勤和四神足)的功夫; 在念念如实正知当下身心一切生灭现象和如实体证三法印、四圣谛,是慧(七觉支、八正道)的成就。所以,四念处正念的内涵包括:清醒(alertness)、觉照力(awareness)、当下(here and now)、寻(initial application)、伺(penetration)、柔软性(softness)、直观 / 现观 / 超越观念(Beyond Concepts)、一境性、远离贪嗔痴的心等。
  清醒 / 专注 + 当下 = 刹那定
  刹那定 + 觉照力 = 如实观(Bare Awareness)
  “刹那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之定义是:洞晰身心刹那生灭的观照力量。“四禅”,如果没有四念处的智慧内观定力──刹那定,不能称为“正定”;以修行解脱来说,不管近行定或安止定,都要具备刹那定的质(Quality)。
  七、唯一交流道
  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法念处方面包括:
  1. 五盖:深入止观首先要面临的五个障碍──贪(感官欲望)、嗔(不喜欢)、懒散昏沉、掉举(激动沮丧)、疑(犹疑不定)。要正念正知这五盖的特性、近因,和了了内明它们是如何生起、如何消失。正念是所有不善心的克星,正念成片时,不善心就无法生起。五盖被正念征服后,禅定的支质──寻、伺、喜、乐、一境性、舍,才能建立起来。
  2. 五蕴:色、受、想、行、识。要正念正知我们身心五蕴的特性、近因,同时了了内明它们是如何生起、如何消失。
  3. 六内、外处:即是要正念正知 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接触的关系,和了了内明它们是如何生起、如何舍离、如何不再生。
  4. 七觉支:即是要正念正知于开悟、成正觉的七个要素──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的特性和近因,同时了了内明它们是如何呈现、如何平衡。
  5. 四圣谛:要正念正知一切苦
  要正念正知苦集──苦的原因
  要正念正知灭苦之正道──八正道(戒、定、慧)
  要正念正知、体证苦之熄灭──贪嗔痴熄灭、不生不死、涅槃
  以上法念处的五蕴,除了色蕴外,其他四蕴是心法;而五盖全部是心法,六内、外处接触的觉受是心法,七觉支是心法,四圣谛、八正道也是心法。所以,仅就法念处本身而言,实亦包含了前三个──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了。佛陀所亲自教导的四念处,就是这么直接、贴切的内观我们自己的五蕴身心,直接从五蕴身心去内明、体证苦、无常、无我,达至苦灭、涅槃、解脱。所以在修行上,五蕴与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是融合在一起的。
  世尊入涅槃前一刻,最后一位外道弟子苏跋陀赶来求法、皈依,世尊向他开示:“因为我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我弟子有一果、二果、三果、四果圣者;若佛弟子能修行成就八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在《杂阿含》621经里,世尊更明白开示:“四念处不但是初学者要修习,便是无学者(阿罗汉)也要修习的。”“有四念处,方能成就七觉支;行持四念处,就是八正道戒、定、慧的具体实践、是走入法流--八正道的关键或交流道,您说,四念处是不是通往解脱的唯一道路呢?请多思惟、多修习;唯有从四念处的入口才能进入八正道的法流,您知道吗? ”(曾银湖)
  参考资料:
  1.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 by Ven. U Silanada
  2.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Practice of Vipassana / by Ven. Sujiva
  3. Meditation---Mental Culture / by Ven. Walpola Rahula / 曾银湖 先生 译
  4. 四念处 / 曾银湖 先生 编译
  5. 原始佛教讲义 / 刘锦华 先生 作
  笔者感言:
  1. 由于某些传统的误导,让我们对世尊所亲自教导的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完全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或曲解了。就拿《佛陀的启示》 (中英对照本/慧炬出版) 之中译的一段文来当例子,译者(顾法严先生) 将英译的这段文(p.48)“The practice of concentration on breathing (Anapana sati) is one of the well-known exercises,connected with the body,for mental development”中译为(p.77):“将注意力集中於呼吸 (数息法) 是一种很有名的方法,可以从段锻炼身体而达到精神的开展”。相信有正确四念处修习基础的人,对“Anapana sati (安那般那念)”翻译为“数息法”和“可以从段锻炼身体而达到精神的开展”,都会感到遗憾的!因为安那般那念既非数息法,也非在锻炼身体 (请详读《杂801,809经》、《中部?长部 / 大念处经》和《清净道论》等)。涉及修行方法上的翻译和诠释,如果没有亲身体验,不但不能掌握其要义和精神所在,甚至曲解了!
  2. 要开发智慧,趣向涅槃的佛弟子们,对于止与观 的细节要非常仔细的认识、了解,否则将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3. 二千五百多年来佛学、佛教思想,均已或多或少加入了历代宗师们的思想,以及加入各各时代、地域的的文化、习俗、信仰等,再加上译经上语言的隔阂 (安世高、支娄迦签、康僧会等中国译经传教师,都非直接来自印度 )、由梵文转成华文体制上的不同…等等流变,错综复杂!佛弟子们应该勇敢地正视佛教思想史的流变,多参读和思惟中、外学者所作的历史考证和研究文献,正直地追寻和实证世尊亲自教导的正法律。
  4. 在待人处事、世间法上,我们必须要有包容心;包容之余,我们内心要清楚的厘清,什么是宗教信仰?什么是本土佛教(流变的佛教)?什么是世尊教导的端正法?包容之余,我们应该热诚、勇敢、正向、直向地契入世尊教导的端正法,这样,正法──佛法的主干才能保存下去;否则,将会加速像法、末法──枝末法的成长,不是吗?
  (编按:本文寄自美国?德州) (《嘉义新雨杂志》第3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