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文化与佛学(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文化与佛学
  第一讲
  开场白
  此次应邀讲解中国文化与佛学,一共是八周,选择这个题目,是基于三个原因。
  第一:由于近年来西方文化潮流,呈现对中国文化极端之倾慕,对于中国文化所具备的实证功夫,尤有强烈的需求,这种世界文化潮流的趋势,也促使我们对整理自己的文化工作,有刻不容缓的感觉。
  第二:谈到研究中国文化,佛学实为一大主流。自唐代以后儒释道三家之中,佛学为最重要的一家。但是在今天看来,各方面对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佛学,实在尚欠透彻及正确的了解。因此,展开对佛学的研究,亦为迫不及待之事。
  第三:年来各大专社团,曾屡次相邀讲解佛学,皆因时间关系,未能应约。此次集中安排,也是藉机向大家报告心得,同时提供一个共同研究的方针而已。
  概论的问题
  近年来,大专学校中研究佛学的风气很盛,许多同学常常来问,研究佛学应该从那一本书入手,以及有没有佛学概论等问题。
  这是一件颇令人迷惑的事。诚然,佛学概论约有八九种之多。可惜的是,这些概论的编法和写法,受了西方概论的影响,多数是东抄西抄,越论越远。这些概论,只在文字上下功夫,内容并不完整,读后所得的印象,距离佛学的精神愈来愈远,而距离普通的学问则愈来愈近。
  所以重新编订一部完整的佛学概论,是目前迫切需要的工作。新的概论,应该包括实证功夫,因为佛学在基本上是建立在实证功夫上的,它也应该以佛学的真精神为根据,不能将佛学歪曲成一种学说。
  这是一桩颇不简单的工作,必须集合许多有修养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五部原典概论
  因为缺乏理想的佛学概论,我常建议学子们从原典开始。在原典之中,有五部很好的佛学概论,其中两部是印度原著,三部是中国的作品:
  一、《大智度论》(印度)
  二、《瑜伽师地论》(印度)
  三、《摩诃止观》(中国)
  四、《宗镜录》(中国)
  五、《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国)
  以上五部原典,在今日来说,似乎都嫌文字困难,不易被一般人看懂,但在当时,却是颇富文学意味的佳作。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作者,是密宗黄教教主宗喀巴大师。《宗镜录》则是永明寿禅师的作品。
  永明寿禅师,气魄宏大,在他的门下,有几十个精通佛法的高手,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这部《宗镜录》。
  初学佛者究竟应从何书入手,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现在到处都有《大藏经》(大正藏),但是字体太小,只能锁在书橱中供养蛀虫。如果老年人看了,会使眼睛更加老花,年轻人看了,会使眼睛更加近视。如果对古文略有修养的人,不妨从五部原典之中开始研究。
  当代佛学的偏差
  佛学的确应该复兴了,从外表看来,目前佛学十分流行,这种流行的情况,约有两种现象。
  其一为宗教情绪,热诚的信仰和奉献。
  其二为佛学思想方面之研究,热烈的把佛学挤进了哲学的领域。
  这两方面的繁荣,对佛学本身,并没有产生真正蓬勃的影响,相反的,也许产生了背面的作用。
  为什么呢?
  因为佛学是重视实践的,前面已提到过。所以纯粹宗教信仰,或一味思想的追求,都脱离了佛学的本质。
  因此,这两种趋流,都离开了的真精神,使真正的佛学受到了蒙蔽,每况愈下,愈流愈远了。
  谈到佛学的偏差,目前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许多地方招待青年人学佛,如同招待老太爷一样,管吃管住又送书。使青年人觉得,要学佛伸手去拿可也,养成了占便宜的毛病。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佛家的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过分慈悲的流弊,适足以贻害对方,过份方便的作风,徒徒养成对方下流的习气而已,对于学佛来说,却形成背其道而驰的办法。
  不久前,有一个青年来问一本佛学的书,我建议他去买一本,岂知这位青年甚感诧异的说:还要花钱买?我学佛的书都是不花钱得来的呢?
  是的,佛学讲求的是布施,但却是布施给别人,不是要求别人永远对自己布施。
  综观许多现象,目前佛学的偏差情况颇为严重,认清了这个事实,使大家对佛学有清晰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一桩事。
  佛学真危险吗?
  自从佛学由印度传入中国,由汉朝到唐代,中国固有的文化受到了冲击,产生了抗拒和排斥。
  在汉朝末年,因为学佛的人要出家,在宗法社会之中,产生了"无父无君"的反感。所以,佛学虽是中国文化的大主流,却变成了人皆惧怕。明理学虽偷窃了佛学,但是却排斥佛学。王安石、苏东坡之 搞佛学者,宦场皆难如意。直到元明清三代,凡接近佛学之士,亦皆缺乏政治前途。这是一个事实,相沿至今。
  甚至今天大学中的佛学社团,亦常被其他社会人士,以奇特眼光视之。
  佛学真的如此可怕吗?
  三国时代有一位大学问家――牟子,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曾作了一本书,名叫《理惑论》。
  这本书,精论原始佛学与儒道二家相通之处,是一部极有见地之作。如欲追查原典,宏扬中国文化,大可从此书展开研究,对于中国文化中三教之争,本书的见地是为调和论。其次则有《弘明集》《广弘明集》两部书。
  由汉至魏晋南北朝,四五百年之中,佛学整个的被中国文化吸收。到了唐宋时代,印度的佛学文化已百分之百的变成中国文化的宝库了。
  梵文与佛学
  有许多人认为,佛学即是印度的产物,欲学正统佛学,应该先从梵文入手。这种说法,与十七世纪英国人注意印度梵文有关。
  这种说法对不对?大有疑问。
  释迦牟尼在印度文化中的成就,就像孔子在中国一样。孔子删诗书、订礼乐,把中国文化来了一番大整理。印度的释迦,也精通种种学问,创立了佛学。但到了唐代,佛学已被中国文化吸收发扬,到了宋代(十三世纪)佛学在印度即彻底绝迹了。
  十七世纪的时候,印度连佛学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正统不正统呢?
  唐代印度的梵文,尚有五印之别。语言字音因地区而异,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使文字产生很大的变动。即使孔子在世,亲自来讲论语,大家也可能听不太懂。语言文字虽然有关,要紧的仍然是学问的本身,所以在佛学绝迹的印度,它的梵文是否是佛学入门的文字,就大大值得考虑了。
  诚如庄子所谓:"得意忘言",今日要研究佛学,只有在中国文化中去寻求。
  中国文化中有太多的佛学宝藏了,造成不要错认为念几句《金刚经》,咕哝一段《心经》,就算是得到佛学的宝藏了。
  中国文化中的童养媳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佛学被攻击的罪名,主要有二。其一为"无父无君"的作风;其二为莫名其妙的两桶水,倒来倒去,一会儿空,一会儿有,就算是佛学(顾亭林亦如此说)。
  事实上所谓出家,并不是无父无君,也不过像隐士一样,即古之逸民,离群修持而已。所谓的两桶水,也不过是对佛学了解不够而造成的误会和曲解。
  那么,佛学到底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攻击儒家学说的人,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社会"一环。中国的所谓家,是大家族,包含了"社会"的意义,但是社会的福利工作,却不折不扣的是佛学所担任。
  唐代之后,诸子百家的思想,无一不受了佛学的润滑剂作用。而在宗法社会之中,佛学却是居于被人轻视的地位,那种处境,恰如一个童养媳,在一家之中,无事不做,无话不听,到处受气,还要口不出怨言,连心中的怨气都不能有一丁点儿。
  学佛本来是要从利益他人做起,挨骂受气又算得了什么呢?
  儒家的人最后终于说话了,认为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的一切社会福利,都是佛家的功劳,确为一个不能抹煞的事实。
  东方的麻烦
  中国文化中的三主流,佛、道、儒,好像三个店。
  佛家开的是百货店,道家开的是药店,儒家开的是粮食店。
  历史上两个光辉的朝代,汉代及唐代,充满了三家店的蓬勃气象。
  汉代是儒家和道家的天下,处处表现了朴实和浑厚的气息。
  唐代更加入了奇妙多姿的百货店佛家,使人生升华,迈进了新境界。
  不幸到了五四时代,孔家的粮食店打倒了,中华儿女只得改吃面包黄油。数十年于兹,大家的消化系统都受不了啦。
  三家店是相映成辉,互辅互成的,粮食店倒了,百货店也发生了问题。
  难怪时下的佛学,似乎有些走眼,产生了偏差。
  幸亏,我们已开始了复兴中国文化。
  西方的苦闷
  不久前报上登载了一条新闻,英国的统计。信仰宗教者只有百分之二。显然西方的宗教绳子,已经拉不住物质文明这匹野马了。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却极度的衰落。
  一位在日本高野山(密宗道场)出家的美国和尚,来台谈到西方文化的没落,造成西方社会对东方文化修养的渴求,连东方静坐养生的方法都是西方积极追求的对象。印尼仑里岛上,充满了欧美博士学位的高等嬉皮式人物,追求佛像和佛经上的咒语等。
  西方的精神充满了苦闷,向东方进军。
  看见了世界文化潮流的趋势,中国人真要高兴万分了。但是如果自己不加紧努力,先弄清楚自己的文化宝藏,又有什么用呢?岂不是"跛子打围――坐着喊"而已吗?
  青年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热心,更要特别努力,要有为人类前途而努力的抱负才能成功,如孔子所说:
  古之学者为己(为了充实自己)
  今之学者为人(为了世人虚名)
  是的,今之学者如能真肯为人类贡献,这是有气魄的大乘精神,是真正中国文化中的佼佼者。
  释迦牟尼之愚笨
  说到佛学的研究,我们的方针是,尽量提供大家资料,改变以往一般的研究方法。
  所谓一般的佛学研究方法,究竟是什么?
  一般的方法先从释迦传记开始,再进入实相的研究,先讨论释迦的传记吧!实在大有问题。
  在释迦的传记中,这个十九岁的王子,父亲给他娶了印度小姐、世界小姐等等一般的美丽小姐,但他一心要出家。
  这位王子一天出了东门,看见病人,询问随从的人,才知道是病人。第二天出了西门,看见死人装在棺内,询问了别人,才知道人生原来会死等等。
  总之,在传记中,释迦花了四天时间,出了四个城门,经过四次的询问,才知道人生原来有生老病死四大苦。
  请问,这个释迦王子不是太愚笨了吗?
  为什么传记上要把释迦描写成如此愚笨的人呢?
  原来这是印度文学上的啰嗦毛病,就像玄奘法师所译《心经》上的一段文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等等。
  但《心经》在鸠摩罗什译成中文时,删繁就简,就成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中文简练美妙之处。
  可是,在释迦传记、佛学概论,却都仍沿用啰嗦的印度方式,在今天的时代里,给人一种愚不可及的印象,技术太差,实在不能再用了。
  所以,我们才感觉到,一个新的完整的概论,实有迫切的需要。
  释迦追求些什么
  话说释迦牟尼王子,发现了生老病死之苦,不管他是出了四个城门发现的也好,自幼发现的也好。总之,他深感人生之苦,一心想解决这个问题,使人类能跳出生老病死。于是他去追求一种方法,去修、去学,这就是释迦学道的动机和精神。
  后来,释迦在三十二岁悟道,又弘法四十九年,於八十岁时涅槃了。
  既然释迦悟道,证明他追求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应该能够跳出生老病死,为什么他在八十多岁仍然死了呢?
  他究竟能否了断生死呢?
  释迦好像留下了一个大问题给世人。
  宋朝的大词人辛稼轩为此作了一首词:
  卜算子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需千百,八十余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
  释迦涅槃了,他有没有跳出生死,并不是释迦的问题。
  这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跳出生死的问题。
  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
  佛学建立在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学说上面,在座各位相貌不同,思想各异,都是因果使然。
  所谓三世,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早在佛学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易经》也讲到因果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再看西方古老文化,同样也是建立在因果上,因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根本法则。
  马克思、达尔文,乃至弗洛依德等,许多人都曾经试图推翻心物合一的因果律,结果许多人也因惧怕因果而发狂。
  说到轮回,曾有一位宗教徒问我,佛学是否无神论。他的见解是,佛学的轮回,应是唯心所造,故称为无神论。进一步支持他这种说法的原因是,佛学的道理一切都空,结果当然神也空,于是,他的结论――佛学是无神论。
  更有些人认为,佛学是唯物论者,奇形怪状的说法,应有尽有。
  研究方针
  了解了有关的大致情况,再说到我们这次研究的方针。
  一、属于宗教性的,有关信仰方面,由信教的同学去努力,要以未来文化为目标。
  二、属于学理,还要讲求证明,练腿打坐,才是应该努力的范围。
  三、佛学的宇宙观、世界观,都到了应该打开的时候了,希望藉此机缘,将中国文化中的二大宝藏,道藏和佛藏,贡献给诸位。
  四、所谓"众生同体"之说,古今中外,只有佛学的大同平等观,才是最伟大的说法。
  五、至于宇宙与我们众生如何同体,一定要亲自证到,才能算是成功。
  第二讲
  讲到佛学本身的问题,要从研究的方向开始,然后到观念方面。
  不论是宗教性或者学术性,目前佛学的形势,都偏重用宗教的方法,这并非批评宗教有任何的不对,而是觉得这种偏向宗教的方法,对大部分学佛的人,有颇大的障碍。
  我们的方向是在宗教与学术二者之间,提出纲要,来作为初学的一个开始。
  人生的问题
  释迦为什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入门的问题。
  让我们由客观到主观来研究。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假设,自己应是释迦,按照佛学的理论,众生个个是佛,这个假设是绝对可以的,我们的假设,推翻了以往的定律。
  在以往的定律中,佛的教义可以研究,但是佛的本身是不可以研究的,也就是说,释迦是至高无上的,对释迦的本身,只能绝对的相信,不可以考虑、怀疑,或研究。
  既然众生是平等的,自然大家对人生也有和释迦同样的疑问。狭义的说,这些疑问是共有的问题;广义的说,是众生共有的问题。
  这些人生的问题,古今中外,人人都在追求答案,这个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就是生活的、精神的、身体的"离苦得乐",也就是人类文化科学追求的所谓:为人类谋幸福。
  这就是佛学的总目标:至高至乐。
  但是没有人达到这个目标。
  释迦是为了追求至高至乐而学佛,他成功了,解决了他的生老病死。
  我们这些众生,也有释迦学佛时同样的人生问题,所以我们假设自己就是释迦,并非想当教主,而是追求人生的答案,研究释迦的成就,和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评定。
  人生的问题是些什么?
  生命从那里来?先有鸡抑先有蛋?为什么有生有死?一切的最初是从哪里来?宇宙如何形成?为什么如此颠倒矛盾(如花开花谢,既生又死)?为何有猪狗马牛?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究竟谁在作主?谁是老板?
  在《楞伽经》中,有一百零八个问题,代表着人类的种种疑问。
  傲慢的大智慧
  《大藏经》中的《阿含经》《本行经》等,描写释迦由腋下出生,甫自堕地,即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站在宗教的立场上听来,大家马上顶礼膜拜,真是伟大不可思议的佛!
  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来看,实在傲慢之极。这种傲慢,也是自古以来英雄们的共同气魄:唯我独尊,舍我其谁。
  否认释迦是否由腋下所生,他像普通孩子一样的被姨母抚养长大。
  释迦的幼年,也和我们一样平常,但他特别聪明,充满了智慧。他冷静,喜问,多怀疑,对于万事都有追根究底的意志。
  在他少年时期,已完成了世间的教育,他对数学更有特别的成就,可以达到五十三个数字单位以上,到达无量数。
  至于他的武功,更是了不起,拉弓射箭,只手将大象丢出城外,再跑到城外去接住,一箭可以射穿七重铜鼓(不要因为我们做不到而否定)。
  至此为止,无人可以再担任他的老师了,这些事足以说明,释迦追求他人生问题的答案,开始了他出家学道的生活。
  社会背景
  历史上任何伟大的哲学思想,都与时代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近代爱好中国文化的人士,虽然常骂西方的文明,但是这些人仍要用电灯、坐汽车。换言之,西方文明的享受,仍不知不觉中在影响着大家。这一点证明了,任何文化产物,都不能脱离历史背景,也说明了时代与文化的关系。
  释迦的时代,正当中国春秋前后时代。春秋共有百多个大小不同的政治单位,当时的印度,则有五百多个小国,印度的阶级更有四五百种之多。
  在印度这个贫富悬殊,阶级森严的地方,王族,婆罗门教,僧侣为第一等,军人次之,农、工商人再次之,而以贱民为最下等。
  印度的贱民,见了上等阶级,爬进爬出,好像狗畜一样,在落后地区,至今仍是如此。
  当时的富者,金碧辉煌,贫者连裤子都没有得穿。大智慧的释迦,胸怀无比大志的释迦,对于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当然产生了疑情,要寻求答案。
  印度当时的修道宗派,极为繁杂、无神论、有神论、唯物论、唯心论,及其他派别极多。修法各异,有拜火、有涂炭。打坐的方法亦多,有的坐、有的站、有烤火入定,像烤肉一般,都是欲求离苦得乐的沙门修行方法。
  在《大藏经》中有"金七十论",是南北朝时代翻译,内中论及释迦修道时代数理哲学的理论,共分廿五谛,其中的所谓"冥谛"就是谈论宇宙的开始,与后来吴稚晖称之为"混蛋"(混沌)的东西相似。
  在"异部宗轮论"中,将种种不同的见解,分为廿多派。
  《华严经》中,又归纳为十二大派。
  是佛?是转轮圣王?
  印度的宗教、文化,及神秘学均极发达。在释迦出生不久,有神秘学派的大相士,替释迦看相说,如果释迦长大后不出家,即为"转轮圣王"。
  什么是转轮圣王?
  那是一个盖世英豪,转动世界人类的一切,使天下得太平,其功德如同如来。所以在释迦以后的说法岁月中,多处强调转轮圣王的雄伟和功德。
  释迦在出家前,应该有过一段矛盾的心理,他当然考虑到不出家,统治全世界,使人类享有安乐和太平,作一个转轮圣王。
  但最后他感觉到(这个道理,散见大小乘各佛经中),天下尽管太平,并不是人类的至高至乐。转化圣王去逝,天下又会大乱,所以并不彻底,还是出家求得一个方法,能根本解决人类的苦恼为佳。
  所以,他出家了,最后的成功,使他成为"万世教主"。
  白马王子和我
  十九岁的王子释迦,在夜里骑了一白马,离开了王宫,开始了学道的生活,这是一个真正的白马王子。
  在开始的岁月中,他学尽了各种外道,各种派别,这些外道的实证法,释迦统统学会了。这位重实行的王子,并不是像一般人一样,在未学之前就下一个结论,而是等到自己学会了,才来一个明智的判断,这也是古今圣贤学问的一个态度。
  释迦曾学过"无想定",三年学成了,当他学成后,自觉其非道而弃之。为什么认为无想定不是道呢?
  因为他觉得,能做到无想定的是"我",但究竟什么是"我则不得而知,故知其非道。
  后来,释迦又找到一个教师,去学"非想非非想",大意就是无思想,也不是不知道的意思。
  他又学成了,一定就是三年,学会了仍丢弃,认为非道。
  释迦没有老师可投,一人感觉忧闷,就走到印度北部雪山,去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麦,打坐入定,参究生命的真谛。
  释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髪如乱草,竟然有鸟来做巢下蛋,释迦只好不动直到育出小鸟,他的慈爱恰如中国人所说,是"仁民爱物"之心。
  小鸟人头上巢中飞走了,释迦摸摸自己的肚子,却摸到了脊背,然后站起来说:"苦行非道"。
  学遍了一切法门,"知非即舍"。
  修成功的还是道,因为能修的是"我"。
  "我"是谁?仍未得到解决。
  后来禅宗说,释迦寻找的是生命的真"我",我们的身体是物质,将来总要完结,归还大地,但那不是真正的"我"。
  什么是真"我"?释迦学佛成功,即是"真悟",也即"真吾"的意思。
  菩提树下的七日
  释迦在冰天雪地的雪山,患上了风湿症,他说了"苦行非道",即离开雪山,向南行,渡了恒河。这时,他遇见了一个牧场的少女,极同情他的饥病交迫,便用牛奶来营养他,使他渐渐恢复了年轻时的活力。
  这时的释迦已是卅二岁了,有一天,他到菩提树下打坐,按照佛经的记载,座下铺了吉祥草,在他入坐时,发了一个大誓:
  "不证菩提,不起此座"
  前六日中即神通具足,第七日,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用现在的话来形容,他是彻底大澈大悟了。
  释迦找到宇宙的真谛,大悟后说道:
  "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是一个无比的大英雄,比英雄更伟大,英雄可以征服天下,却不能征服自己。释迦征服了自己,找到了人类的真"我"。
  非主宰的宇宙观
  释迦证得菩提,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当时的婆罗门教,认为神我是一切的主宰,并且又把这位主宰人格化,有喜怒是非和偏爱,非相信不可,这个所谓的主宰,创造了万事万物。
  可是,释迦悟道后,推翻了宇宙间有主宰的说法,认为宇宙并没有超现实的东西为主宰,人们所谓的主宰,仍然没有摆脱现象。宇宙万物,有一个共同的真"我",即:
  性相平等
  这就是说,宇宙的创造为"体",世界的一切为"用"。释迦是人类文化中,第一个提出平等的人。
  不但人是个个平等,而且与万物平等。
  天人、人,以及有生命的动物、生物,性相皆平等。
  释迦的平等论,打破了阶级观念,在当时的神权社会中,很了不起。在释迦日后的弘法岁月里,指派一个贱民出身的修道弟子阿那律执掌纪律,也是因为平等论的关系。
  在释迦的说法,一切的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和本事,但却因妄想和执著,而不能证得。
  人类是充满妄想的,一切都不实际,人类更是处处执著,一切都要抓住。
  解脱妄想的束缚,才可以达到寂静,进入涅槃。那是充满了快乐的境界,无可名之,称它为真善美吧!
  扩大的宇宙观
  世界究竟有多大?
  战国时代的驺衍,称世界有九大洲,中国乃九洲中的一洲,他的说法,当时被认为疯狂。
  可是释迦却提出了更扩大的宇宙观,认为像如此的世界,宇宙中不知有多少,宇宙本身就是无限的。
  释迦认为每一个日月系统,为一个世界。
  一千个太阳系统,为一个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
  宇宙间比三千大千世界还多,不可说,不可知,如恒河中沙子一样,不可数。
  宇宙是无比的大,无限的大,现在的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个无限的宇宙观,但在三千年前,释迦就已经知道了。为什么?
  这无限的宇宙由何而造?
  答案是,一切唯心。生命的功能找到,即找到整个宇宙的功能,性相是平等的。
  第三讲
  上古的神话
  佛学的宇宙观,在中国文化中的说法,就是天与人的关系。
  汉代之前,只提到一个"天"字,根据上古的神话,认为人与天,本来是很接近的。人类所生存的这个地方,与太阳、月亮、星辰等,并是比邻而居。但是,人的行为一天比一天坏,一年比一年糟,以致日月星辰都开始远离人类,最后使人类在宇宙中孤立起来。
  我们不要轻视这些神话,世界文化的基础,都是以神话起源而流远,中国是如此,西洋也不例外。像最近的一部外国科学想像新书,书名为《史前星际大战》,以及《外太空人》等著作,相信古代星际之战,一部分人逃离至其他星球,才保留了文化。这些理论现在虽是假想,但是却说明了人类的宇宙观在扩大,在向佛学扩大宇宙观接近,未来科学的发达,更可证明佛学宇宙观的正确性。
  释迦证到了什么
  前面说到,菩提树下的七日,释迦证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那是说他证到宇宙的真谛,释迦大澈大悟了。
  可是宇宙的真谛又是什么?性相平等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境界之说。究竟释迦证到的东西,用浅显的现代语来说,是些什么呢?
  要具体说明这个问题,先了解一下佛学上所讲的"心"是什么?
  "心"并不是思想的,更不是我们的意识思维。
  "心"是包括时间和空间两大问题和万象的一个表达语。
  按照佛学的说法,时间寿命是相对的。在苦难的时候,一秒钟就像一日,在欢乐中,一日却像一秒。
  用现代语来说,释迦所证到的,就是解脱时间和空间,情和欲交织于我们的束缚,以及物理世界给我们的各种束缚。
  释迦所证到的,并不仅是一种学理,而是人类生命的功能,可以达到超脱时空的限制,找到生命的真谛,打破物理世界的种种束缚。
  这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而得,不能也不必靠他力而得到的。
  所谓修行,也就是往这条路上努力前进。
  佛学的最伟大处,是有一套实践的方法,引导修行的人前进。能够自身证到释迦所证到的,就是成佛。
  三界之说
  根据释迦所证得的结论,三千大千世界,即为一佛国土。他又将之整理,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佛理。宗教、哲学、科学的问题,也即是佛学的中心问题。人类文化的趋势,是在挖掘佛学的宝库。
  释迦将宇宙之间,分为三个界限,即所谓: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三界天人表,请参阅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的"三界天人体系表"。)
  什么是欲界
  在这个三界天人表中,欲界在最下面,欲界的中心是须弥山,这个须弥山有两个不同的说法。
  小乘的说法,须弥山好像就是喜马拉雅山,这种说法只是地理性的说法。
  大乘的说法,须弥山是一个形容词,并不局限于地理范围之内,其所指有地轴、银河系等等含义。
  三界中,基本的是欲界,其定义也有两种:
  狭义的说法,欲界中是以男女两性的性欲构成生命的延续。
  广义的说法,欲界有生命的众生,均有贪欲。
  在欲界人的世界中,包括了四大洲。但《华严经》中所谓的香水海,它所形容的,好像是指外太空的界层。
  我们的世界是南赡部洲,界于日月星辰之间,在须弥山之南。
  四大天王天,则是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在须弥山之半。所谓玉皇大帝的帝释天,是欲界中的天王。
  欲界中,除了人之外,下级的有畜生,饿鬼和地狱三个境界。原始称地狱为具苦,表示地狱中具有种种的痛苦。地狱的分类有十八种之多,所谓十八层地狱,即是此意。但天堂与地狱,也都具在人间。
  在欲界中的众生,是靠五欲而生的,所谓:
  声色香味触
  笑视交抱触
  尤其以饮食、男女二欲最难断除。
  欲界是物质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也有圣贤世界。
  欲界中的阿修罗(魔障),位于天人与人之间。
  什么是色界
  在欲界之上,就是色界,共有十八层。
  色界之中,仍有物理的色相。色界的人,在情操方面来说,比欲界的人升华很多。色界的人没有淫食二欲,所以没有男女两根,无男女相。所住宫殿,一切物质享受,都非常美好,所以称为色界。
  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
  色界的人,寿命很长,究竟多么长,是根据每人的品德、情操和善心的不同而有异。
  色界中最高的是有顶天,有大梵天主,掌管一个大千世界。
  什么是无色界
  色界之上就是无色界了,其中大多是圣贤世间,没有物理的色相,只有精神的情况。无色界的人,寿命更长。
  无色界中的天人,有生死,也有生育。天人生下来头上便有花冠,形状难以描述。天人容颜永不会变老,但他们的生死要看头上的花冠,年岁老时,花冠渐渐萎缩终至于死。
  六道轮回
  了解三界的说法后,再配合佛学的平等观,欲界、色界的人及其他众生、天人等,既然皆有生死,那么,这些死后的众生到哪里去呢?
  三界之中分为六道,天、人、阿修罗为上等的三道,饿鬼、畜生和地狱是下级的三道。
  无论那一道的众生或有情,死后皆以其个人的思想、行为、善恶、道德为准则,而轮转进入任何的一道。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的生命,皆无任何外力的主宰或安排。相反的,却是由自己业力作主而轮转,这就是六道轮回。
  业力是什么
  前面说到,死后一切的去留方向,都是自己做主的。这个自己作主的,可称为心速的力量,即是佛学上所说的业力,三界系由业力所构成。
  换言之,业力决定一个人死后所轮转的地方及形态,但是这个业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前面也提到过,六道是根据个人的行为、善恶及道德而自然轮转。所以,个人的一切行为、思想等所产生的力量,都构成了业力。
  业力共分三种性质,即善、恶、无记。
  所谓无记,就是不善不恶而无意识的思想和行为。
  由业力的性质,很明显的可以了解,不仅孽是业力,好的行为也是业力,日常生活所说的造孽,应该是造业的意思。
  所以说,在这有生有死的六道之中,个人凭着自己的业力,轮转流回。这是生命自己作主,并非他力的主宰和安排,要升天道是靠自己的行为思想,想入地狱或变狗变猪,也都是凭藉着个人自己的行为思想所构成的业力而定。当然想成佛,跳出六道轮回,也就是要凭藉着个人切断业力而定。一个绝对自由的宇宙,一切但凭自己的心。
  能解脱业力,则可控制宇宙,解脱宇宙。
  时间和空间的观念 
  佛学数量名位表(依俱舍论提所载,共有五十三位)
  1个          2十
  3百          4千
  5万          6洛叉
  7大洛叉        8俱胝
  9末胝(亿)      10阿庾
  11大阿庾        12那由他
  13大那由他       14钵罗庾多
  15大钵罗庾多      16矜羯罗
  17大矜羯罗       18频跋罗
  19大频跋罗       20阿刍罗
  21大阿刍罗       22毗婆诃
  23大毗婆诃       24(足+昷)蹭伽
  25大(足+昷)蹭伽   26婆喝那
  27大婆喝那       28地致婆
  29大地致婆       30醯都
  31大醯都        32羯腊婆
  33大羯腊婆       34印达罗
  34大印达罗       36三摩钵躭
  37大三摩钵躭      38揭底
  39大揭底        40拈阀罗阇
  41大拈阀罗阇      42姥达罗
  43大姥达罗       44跋罗
  45大跋罗        46珊若
  47大珊若        48毗步多
  49大毗步多       50跋罗
  51大跋罗        52阿僧祇
  53大阿僧祇耶
  劫:梵语"劫簸",或意译"长时"或"大时",为佛学中计算时间之单位,又分大、中、小劫,其算法:
  (一)依俱舍论:人寿自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到人寿至八万四千岁止,是为一小劫,依上文,人寿从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至十岁止,如是一增一减(两小劫)为一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
  (二)依智度论:人寿自十岁起,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再百年减一,又减至十岁止,为一小劫(同俱舍论中劫),十二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大劫(同俱舍论)。
  释:成、住、坏、空及三大灾,三小灾:
  据阿毗昙论
  (一)成、住、坏、空之义如字面,谓一大劫之间,此世界(非指地球)必经此四阶段――世界住经二十小劫"坏",次经二十小劫坏已"空"。……如是循环,现即当住劫之第十一小劫。
  (二)每大劫之间,有水、火、风三大灾。
  (三)每二十小劫之间,有疾疫、刀兵、饥馑三小灾次第轮转,现当三小劫之饥馑灾。
  小劫:是以地球形成,人类出现后,人寿之增减来计算。起初人寿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低一岁,降至只有十岁,由此起每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之周期称之为一小劫。一小劫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中劫:合二十小劫之久,有成、住、坏、空四劫,每一劫即为中劫,一中劫计二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
  大劫:即包括成、住、坏、空四中劫,计九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以上均指娑婆世界)
  注(《华严经》):娑婆世界一大劫等于极乐世界一昼夜,极乐世界一大劫等于袈裟幢世界一昼夜,袈裟幢世界一大劫等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昼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大劫,等于离垢世界一昼夜,离垢世界一大劫,等于善灯世界一昼夜,善灯世界一大劫,等于妙光明世界一昼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于难超过世界一昼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于庄严慧世界一昼夜,庄严慧世界一大劫,等于镜尖明世界一大劫,等于胜莲花世界一昼夜。
  由旬:距离之单位,或讹称逾缮那、逾阇那、由延等。其长为古圣王一日行军距离,印俗为卅里,或日四十里,亦有定十六里者。
  又一由旬为八拘卢舍(意为大牛鸣声所极闻之距离)。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吋,分一吋为廿四指,分一指为七宿麦(《西域记》)。
  仔细看了前面大小乘佛学的时空观,可知人的寿命极为短暂。月亮中的一昼夜,等于人间的一个月,太阳中的一昼夜,又是人间的一年。其他星际等处宇宙中的时间,则更不可知。
  佛学的观念,时间寿命并不是绝对的。极乐世界中,寿命虽长,但在当地的感觉中,也是像人类世界中的几十年一样,这就是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时间的长短,常常是心的感受而已。
  三藏十二部
  谈到佛学,大家都听说过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经、律、论,是佛学在印度的分类,分成大乘和小乘。佛经包括了全部印度文化,其中最讲求因明学,自从科学到了中国,通常也随便叫它是逻辑。所谓三藏的藏字,是库的意思,好像中国文化中四库全书等。
  经、律、论之中,论藏是佛的弟子们所著。全部的佛经又分成十二部门,皆为佛所说。
  实际上佛经大都是佛与弟子们的问答讨论记录。
  十二部经之分类:
  1.契经
  2.重颂     
  3.讽诵
  以体裁立名。
  4.因缘
  5.本事:报告前生经过,三世因果。
  6.本生:佛一生所行之记载。
  7.未曾有:佛所创见。
  8.譬喻:一种方法。善说者用譬喻,如《庄子》。
  9.论议:研究讨论专集。
  10.自说:从平实的生活开始,如《金刚经》。
  11.方广:包括各科系的知识。
  12.授记:预言某人来日的成就 。
  分科判教
  自从东汉末年,佛学传入中国,经过了极复杂的四百年到达隋唐。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处于一个战乱变化多端的政治转变期。在文化的发展方面,也是一个又多又杂的局面。举凡阴阳五行,各派学说,医道之流,都在这个时代滋延,学术思想贡献极大。而佛学也在这个时期中,转变为中国文化,产生了隋唐以后对佛学承先启后的大整理,如重新分科、分类和批判。
  后世学者对此一时期的研究,多数三言两语交代过去,或因本身工具(头脑)不够,或因其他原因,使学习者颇为艰难。
  在南北朝的陈、隋之间,天台三祖智者大师,将凌乱的佛学整理,分科判教为天台四教仪,后代极负盛名。天台宗在陈、隋之间创立。
  天台宗的分类,认为释迦悟道后,先说《华严经》。后来到了唐代,又有贤首大师,以华严为主,分科判教创立了华严宗。后人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可见《华严经》内容之丰富,以及其在佛学中的份量。
  华严经的故事
  所说,在释迦悟道后,就想要涅槃了。这时的天人天主们,大大着急起来,连忙去劝释迦,嘱其信守诺言,教化众生,而释迦却说:
  "止!止!我法妙难思。"
  这是一个运用智慧和实践的东西,绝不是用思想和讨论可以解决,这本不可用思议的方法来解决的。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不可思议,解释成不能思议了。
  话说,释迦受了天人的意见,先对天人说法,也是天人发起的《华严经》,翻译成中文后,共有八十卷。
  事实如何呢?《华严经》是释迦灭度后七百年间,由一位中国佛学的八宗之祖,龙树菩萨所流布出来的。后来几经翻译,成为现在中文佛学中的巨著。
  龙树大师太保的故事
  《华严经》由龙树菩萨流传。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太保。印度任何的学问,他都精通,后来学会隐身术,就与另外二位太保同学,到处去玩,玩到无处可玩,竟然想入非非,跑到皇宫中捣乱了。
  皇宫受此骚扰,埋伏了武士到处知砍乱刺,那两位同学被刺死了,显现人身,而龙树躲在国王的椅下发抖,心生懊悔,发誓如能不死,则要学佛。
  侥幸不死的龙树,果然去学佛了,花了三年的时期,又学会了,就一心想当教主。
  这个念头,感动了一位龙王,想要折服龙树的傲慢,就找到龙树,引他参观龙宫佛经图书馆。当时龙树走马看经题,美不胜收,叹为观止,一共拿了十万卷华严(后来翻成中文的只有八十卷)。
  相传,密宗在打开南印度塔的时候,曾发现有释迦的密宗经典,也是龙树所传。但又称为龙猛,而非龙树云云。
  《华严经》的文学造诣极高。
  天台四教
  天台宗的五时八教,是将佛学的教化仪式、教化内容及方法,以及时间分类整理。
  天台四教(五时八教)(隋天台三祖智者大师判)
  在化仪四教,即教授方法上面,共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
  所谓五时,第一是华严,前面已谈到过。第二、鹿苑,是一个地方,那是属于小乘方面的。第三是方等经,属于普通的智慧。第四般若,是性空、智慧方面。第五为法华、涅槃经是。
  化法四教,是内容和方法。
  藏――保留了一部份神秘学的方法。
  通――融通大小乘诸宗。
  别――修者因人而异的方法。有一个八十岁老人要出家,因记性不佳,不能记住佛号,释迦教以扫地,念扫把,后来此人也有神通。
  圆――含融周遍,包罗万类。
  最下面的真、俗、中,即是空、假、中,这有天台宗修止观的法门,后面再解释。
  第四讲
  华严分科判教
  唐代贤首大师,为华严第三祖,将佛学另作分科判教,华严的修法,是以生命作为实验。
  这个分类的方法,并非印度原来的方法。在这个批判中,表示太阳出来时,先照到高山,这是上根器者,先接受到佛学。
  太阳继续上升就转照大地,遍及钝根、中根、善根,最后日落西山之时,只照到高山,只有上上根器的才能持续。
  华严宗的十仪十门,太专门,又涉及佛学的逻辑分类,在此暂时从略。现在先来了解五教六宗,这是将三藏分为五教六宗的意思。
  贤首时、仪、教、规、表解(贤首大师,唐人,华严第三祖)
  (表暂缺)
  我空法不空
  前面的表中五教,首先是小乘教。修小法者为随相法执宗,顾名思义,小的修法,总要执著一个东西。小的修法,最高境界达到人空,即"我空"。 
  空虽然是空,只是我空而已,"法"并没有空。
  小乘修者,有法可证,有法可得,但却不能把法空掉,如果空了法,则无法可修了,无法可证了,那还搞个什么名堂呢?
  一个小乘的四果罗汉,可以入定到亿万年之久,尽管宇宙成坏多次,这个四果罗汉可以仍在定中,他有"定"可"执",事实上,他岂不是在"执"著这个法吗?
  所以,小乘教称为随相法执宗。
  大乘教
  华严的观点,认为唯识法相过,和真空无相宗都是大乘的基本。
  唯识法相宗所讲求的是"胜义有"。
  真空无相宗所讲求的是"毕竟空"。
  否认是"空"是"有",都是大乘的根本。
  方等经内容丰富,涉及知识又广,应该多读,也是大乘法门的基本。
  般若经,内容讨论的都是“空”,也是属于大乘教的基本。
  关于大乘与小乘,大家都知道,南传的佛教只有小乘,而佛灭后几千年来,这一派并没有人承认大乘的存在。
  终教
  终教是释迦临终前的说教。
  释迦在世说法四十九年,所讲的不外乎两点:
  一、无常――世间的苦况。
  二、空――是无我的意思。
  终其一生,所说的都是开导世间的现象界,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可靠,这些现象界是暂时所偶存的现实事物,也可以说是物理世界的变化组合,并不永存。
  但在释迦临终时,却另外有两个表面看来相反的说法,认为生命的真谛是:
  一、常――永恒的快"乐"。
  二、净――真"我"呈现。
  这个相反的论调与无常及空并不冲突,因为这个常、乐、我、净,所指的是超现实的。
  这个临终所说超现实的常乐我净,就是终教。藏心缘起宗,熟读涅槃经便知。
  一乘顿教圆教
  禅宗所讲求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是顿悟法门。
  但以华严的观点来看禅宗,不过就是顿教而已,一乘教也就是真性寂灭宗。
  最上乘的是圆教,所谓法界圆融宗,是五教中最圆满的,一切体用皆圆满。
  止和观
  小乘教及大乘教所采用的是真空绝相观。
  佛学不是哲学,必须参究通了道理,再以心身来修持开始作实证。
  天台宗所采用的修法,是止观法。其实,任何佛法宗流的修法,也都不外于止观。
  止者止也。简单的归纳,一个凡夫生命心理思想,像流水一样,每秒流动不停。如果开始修行,先要训练自己思想静止于一,这是所有修定者都采用的共法。
  但修慧方法则不是共法。
  修到思想能止,则妄心顿止。
  使惦念静下来的方法,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小乘有九个阶段,大乘更多。
  修"止"成功,可以化除自己的情欲,身心的感受都空了,这是小乘最高的境界。
  能够"空"虽好,但只是沉緬在"空"中,却不是道。
  能止之后,必定要能起"观",即般若慧观,才能产生三个慧学,即真、俗、中。才能起"妙有"。
  不能起"妙有",就不能入世度人。
  "空"与"有"是相对的。"空"是体,"有"是用,在功夫到达时,就是"止观"成功,即所谓"中观"。
  "中观"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龙树菩萨所著《中论》也是这个内容。
  法界
  终教和一乘顿教,所修的是理事无碍观。
  华严提出"法界"的说法,包括了世间宇宙中万事万物和许多抽象的事物。
  这个"法界"是由四大原则构成。即"理"、"事"、"事理"和"事事"。
  一、理法界――理代表了形而上,代表了本体,有抽象的,精神的,理性的含义。宋明理学的理字,即从此处所借用而直接《易经》的易理。
  二、事法界――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物理世界。
  三、事理法界――天地之间充满了"理"和"事",也就是充满了本体和现象。有事不能通理,是智慧的不足;通理不能处事,则是经验不足。
  凡有心想及非想,最终皆能达成事实,这是事理无碍,是真俗无碍,必要修行成功,才能到达。
  四、事事法界――即理即事,即事即理。事理融通,无二无别。
  周遍含融观
  从圆教的法界圆融宗看世界,一切都是圆融之美,世界上的"有"是美,"空"也是美。
  花开花谢,生老病死,由周遍圆融来看,只不过是宇宙现象。
  有白天的吵闹,有夜晚的宁静,一切圆融周遍,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
  四大之身
  大小乘的佛经,名词有一两百之多,倒来倒去像水桶一样,但归纳来看其中心,极为简单。
  以人的文化立场来了解,释迦分析一个人,是由两部分所构成。
  其一为身,其二为心。物质和精神两种世界,是构成一个人的根本。
  1.地――即骨骼。
  2.水――血和内分泌。
  3.火――热能。
  4.风――气。
  这地水火风,称为四大,(有人加上空、觉、识,称为七大。)也是物质世界的四大类,人身有卅六件零件,皆为地水火风所作成。
  人身有十万八千毛孔,有无数寄生虫,这个人身,也像物理世界一样,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此身只是我之所属,并非我之所有,借用而已。
  人身是无常的,非永恒的,像庄子所说"不亡以待尽",像《易经》所说的变,必变的道理一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