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浅谈佛教慈悲关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佛教慈悲关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来的伟大战略任务,是新世纪我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民心所向、民心所归的千秋大业。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佛教慈悲关怀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是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的新机遇和新动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社会的广泛参与”、“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三个词组,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明确具体的政策宣示,也是对各种社会力量的希望和要求,这些社会力量中,当然就包含有对佛教界的希望,同时,也为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之所以是新的希望和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切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政治任务,这是党和国家在政治上对佛教慈悲关怀事业的希望和要求;另一方面,过去佛教慈悲关怀的实践活动是自发的活动,是基于佛教基本理念的活动,是普遍的慈悲关怀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一切都必须围绕这一重点,这是党和国家对佛教慈悲关怀事业的希望和要求。
  之所以是新的机遇和动力,一是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明确具体的目标,在一定条件下,目标是事物发展前进的趋向力,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为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条件和新的舞台,更为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对象、新的内容和新的目标;二是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内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内在要求是事物发展前进的原动力,而佛教慈悲关怀事业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佛教慈悲关怀事业自身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也离不开外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外部要求是事物发展前进的助推力,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佛教慈悲关怀事业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提出了新的希望和新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之举
  由于历史上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也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农业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偏低,我国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形态在本世纪内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广袤的农村社会对佛教慈悲关怀的实践活动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舞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我国农村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社会风尚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旨在一个“新”字上,特色也在一个“新”字上,落实也在一个“新”字上,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做文章,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焦点问题。这就为全社会的力量,包括为佛教慈悲关怀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着力点和广阔的空间。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在特殊人群心灵关怀、社会人格培养、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提升社会伦理道德、抵制社会丑恶现象、实施教育医疗救助、扶贫济困等方面能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以云南省为例,近年来,云南省佛教界积极筹措资金,组织力量,在昆明、红河、丽江、瑞丽、昭通等地的老少边穷地区,在艾滋病疫情高危区,在城乡孤儿院、敬老院,在佛教信众内部开展了佛教慈悲关怀活动,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主体在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在农村,求助人口的主体在农村,因此,慈悲关怀对象的主体也在农村。佛教是一种至善慈悲的宗教,慈悲是佛教的根本和特色。慈就是予乐,悲就是拔苦。利乐有情,尽我所能,不舍万有,普及于一切众生,平等无别,对此,佛教称之为大慈大悲,为佛教界崇高的道德规范,大乘佛教尤以大慈大悲为根本,《大涅经》称大慈大悲为佛性。因此,建立在佛教慈悲思想基础上的慈悲关怀实践活动,必然是大慈大悲的实践活动,必然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活动,也必然是人我一体、物我一体、平等无碍的实践活动。从佛教的慈悲思想出发,将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的重心下移农村,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佛教慈悲关怀的应有之义,必然之举。
  三、佛教慈悲关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找准位置和结合点,使心灵关怀和物质关怀一起驱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辛勤劳动,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奋发自强和首创精神。由此,佛教慈悲关怀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紧贴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最困难的群众;必须紧贴“生产发展、生活富宽、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紧贴现实问题,特别是社会公平、公正、和谐、正义、关爱、互助、孝养等方面的问题;必须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佛教的慈悲关怀实践活动不单是物质关怀,它更能抚慰关怀对象的心灵,解决关怀对象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激发关怀对象的感恩之心,提升关怀对象的生存质量和生存价值。因此,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必须负载于心灵关怀和物质关怀的两轮之上,缺一不可。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佛教慈悲关怀要围绕“乡风文明、民主管理、村容整洁”的要求,针对农村社会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进行心灵关怀。为此,可以用佛教的平等、中道、“三学”、净土和自度度人等思想,对特定对象和群体进行心灵救助和心灵抚慰。
  佛经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佛教的平等观,其作用在于破除人们对现实世界种种假象的谬见以及对自我的偏执,从而获得彻底的觉悟。帮助人们在认识自我时,打开心胸,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众生,以平和的心去与众生相处。佛教的“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指戒学、定学、慧学。佛教的“三学”对人际关系具有心理调适和行为规范作用。佛教的中道,意为不坠两边,亦即不走极端,乃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具有调适和规范作用。佛教提倡的人间净土:第一,要有美好的环境;第二,要有安全的居所;第三,要有慈悲喜舍的大众;第四,要有自由的生活;第五,要有无染的感情。佛教的净土思想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共生共荣意识、团结互助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人们向往和建设安和乐善的人间净土。佛教自度度人的思想,对启发人们自我完善,培养人们的互助友爱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昆明佛教慈悲关怀委员会在云南瑞丽建立“关爱园”,组建关爱小组,一对一的对艾滋病患者开展心灵关怀活动,使近100名艾滋病患者消除了颓废、厌世、报复、仇恨、嫉妒等消极心理和行为,找回了做人的自信和勇气,积极生产生活,在今年3·15植树节,有100名艾滋病患者,在昆明佛教慈悲关怀委员会在云南瑞丽开辟的“爱思林”里“挂名植树”,种下了一片“爱思树”,以寄托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佛教慈悲关怀在开展心灵关怀的同时,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针对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开展物质层面的关怀,既要使关怀对象得到心灵的救助与抚慰,也要使关怀对象得到急难问题的关爱与救助,帮助他们读书就医,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脱贫致富。昆明佛教慈悲关怀委员会募集资金100余万元,对100名艾滋病患者、100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和100户生产生活困难的农户进行了资金和物质方面的救助,还组织1000余名爱心志愿者深入孤儿院、敬老院赠送生活用品,清洗衣被,开展敬老爱幼活动。虽然他们在物质层面的关怀救助量小,普及面也小,显得微不足道,但是由此产生的效果很好、反响很好。
  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昆明佛教慈悲关怀委员会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参与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凝聚力量,佛教慈悲关怀事业就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就一定能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