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正法久住 光照人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玒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正法久住 光照人间
  内容提要:本文分两大部分:一,人间佛教要佛法、世法同时兼顾;人间佛教的传播要注意保持佛法自身的纯正性;二,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间佛教进行讨论:公平正义,人性中的惭愧心,自由平等。
  关键词:佛法 众生 出世 入世 人间佛教 神圣 人类 社会
  佛教伴随人类已经走过两千多年的历程,时值今日,科技发达,文明昌盛,人类社会较之佛陀时代已大有改观。然而,人类最根本的问题,如:生老病死,人生的归宿等等并没有解决,反而比原来显得更加急迫,旨在救世救心的佛教,越发成为人生的必要。
  佛教的人间性
  就佛陀创教的本怀与目的来看,就是要使众生,当然主要是人类破迷开悟,走向解脱。佛在世间成,佛法为人说,佛陀游化世间,无一时一刻不是惦记着沉沦苦海的各类有情,从一开始,佛教就具有其人间性。佛陀本人生老病死的示现,佛法教理的真理性与契机性,无不是随顺人间,利乐有情。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再到现在,佛法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而调整自己,以各种方式,服务人类。
  近代以来,由太虚大师首倡、印顺大师、星云大师等继承发展的“人间佛教”运动,其侧重点主要是立足于建立人间净土,把佛教运用于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使得佛教更好地契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弘扬了佛法,另一方面净化了人心、和谐了社会,使得人们在生活的此岸,就能享受到极乐彼岸的幸福,更加体会到佛陀的慈悲与佛法的伟大,人们可以藉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为修行的手段,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修正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升华自己的精神,美化自我的心灵,从而觉悟人生,走向光明的未来,最终超凡成圣。从这点来讲,人间佛教思想有着不可估量的时代意义,在这热恼喧嚣的世界,无疑是给人们心中注入了一股清流,使人们在现代化疲于奔命的竞争中,找到自己心灵平静的一隅。这无疑是世尊佛法本旨在人间的一种体现。因此,可以说,现在提出人间佛教入世的一面,也即随顺世俗的一面,是应现代大众的根机提出来的,也是佛法自身发展的一个趋势。
  一. 佛法的出世与入世
  佛法无疑是要运用于世间的,这样自身才有充分的理由发展与完善,佛教当然不能须臾离开人间,因为它的目的就是教化世人、觉悟人生;佛教必然是入世的,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因此,“佛法即世法,世法即佛法”几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当然是有其根据和理由的。然而,毕竟宗教的本质是出世的,“出世倾向是宗教的本来面目,非寻觅出超觉的根据,出世就为不可能,宗教就为不可能。” 佛教也不例外,其入世是为了出世,最终目的是为了解脱,入世只是方便之门,是以出世为旨归的;另一方面,佛法之所以能入世,也是因为其本身是出世的。从其形而下的器的运用上,也就是从佛法俗谛的一面来讲,可以说,“佛法即世法,世法即佛法”;但从形而上的道的本体存在上讲,即真谛意义上说,佛法不共于世间法,它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不被世情污染,这体现在其不变随缘的特性上。不变:形上之体,佛法的超凡不共世俗的一面,即契理的一面;随缘:形下之用,入世的一面,即契众生根机,世俗的一面,佛以一音宣法语,众生各个随类解,无上大道只有一条,但不同时代的众生却因各自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而这些理解,也只有符合真正佛法本意的才是正法在人间的体现,才能真正对人类有所帮助,才是无上的终极关怀,也就是说,才是了义的。佛法既不能脱离世法,也不能混同世法,否则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因此,出世入世,形上形下,契理与契机缺一不可,二者确实不能分开,是一非二,但又各有侧重,不可偏废,尤其在现代社会,在佛教入世的过程中,决不可忽视其出世的一面,佛法入世是为了清净这世间,但绝不是随顺五浊恶世,以至于失其本来面目。佛法教化世间,确实要根据世俗的变化不断调整其无上真理的显现,这样才能随不同众生的根性,起到实际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才更需保住自身纯正的法脉,真正使正法永在人间,不为恶世污染,体现其真正价值,教化世间。
  人间佛教当以正法为依托,这样才能“使佛法有利于人类,永为众生作依怙” (印顺大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就佛法本身的特质来讲,必须是出世的。
  众所周知,佛陀出家之前本为太子,在他悟道后,开始传教时完全可以要回世俗的权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国王,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为后盾,传播教义,岂不容易?但他没有这么做。不仅如此,其妻、其姨母及其子弟,为求无上道,也相继出家,追随佛陀,这是因为什么?以佛陀的才智,治理好一个国家,感化十万人民,藉此力量,传道授业,有何难哉?但他依然托钵游化,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直至涅磐。只因世法与佛法不可同日而语,为求出世的解脱,必须离开世间的欲乐,即使是人人艳羡,炙手可热的最高权力也要坚决放弃!也许就现代人的观念,掌权以后去布道可以更加高效快速,且影响深远,这要比放弃权力再去藉世俗政权来护法要方便的多。但无常的世间岂能承受永恒的真理?佛陀早已看透了这一点,功利的手段只能用做功利的目的,神圣的内容必须以神圣的形式来承载,在恶浊的世间,没有超越,没有出离,混同尘埃,佛法将不成为佛法,自身不保,何以教化他人?与此类似,地藏王菩萨、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布道时,哪一个不是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可以说,其超世间的示现,也是救世的一种方法,毕竟佛法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断尽烦恼,求得解脱,若不是众生根性下劣,如来又何必使出种种善巧方便,入世度生?世间众生,我执太重,诸佛如来慈悲心故,迫不得已现有情身,使用文字般若,以自己的行为感化众生,导其觉悟,然众生愚痴,沉沦五欲,不求解脱,如此“刚强难化”,若是圣教不立稳脚跟,超然出世,只是注重入世随顺众生的一面,只怕众生未曾度化,自身早已“无常”而去,因此,只有保住正法的出世与超然,才能更好地运用其于入世与随俗;即使入世也要坚持根本的出世原则,立足於人间,引导众生走向无上正等正觉的成佛之路,最终的目的是求得解脱,而非长溺於人间的生死海,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而真正觉悟再入世的大乘菩萨是更高意义上的出世。
  二.人间佛教应是正法在世间的弘扬
  佛陀随机说法,由于人们的不同根性和环境,教化的方法和内容也要不断变化,但无上正等正觉是永恒的,佛法的本质也是永恒的,无论其如何随缘变化,不离根本,现世去佛日久,已到末法,传法过程中,多有歪曲,加上末法众生烦恼极重,故保住纯正的法脉尤其重要,这是现代弘法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的。印顺师曾言道“适应时代方便的多,契合佛法如实的少” (印顺大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真正的人菩萨行,要认清佛法,不共世间的特性”(印顺大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坚持佛陀的本意,“又能适应现代人心的正道”( 印顺大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这样才能正法久住。
  佛法东渐后,从天台宗开始,中国佛教曾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时代,多次分宗立派,其中最具中国特色、影响最深远的当属禅宗,最后竟然走到“呵佛骂祖”的地步,但其之所以能支撑中国佛教千余年,也是因在基本教义上,以其特有的方式继承了佛法最本质的东西,并未失去纯正佛法的法脉,尽管六祖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也就是佛法入世的一面,但禅宗寺院还是建立在远离尘世的山林,惠能大师本人对当权者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这不正体现了对正法的维护吗?但到后来,狂禅并起,不识祖师真义,背离了佛法正道,也便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背离正法终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维护纯正的法脉,实在讲要比维护形式上的出世更加艰难。
  八大宗派中,唯识宗可算得到了印度原始佛教的真传,玄奘大师不远万里,奔波求法,创立唯识,然国人不识,几代之后竟是烟火断绝,那么为什么正法竟无以为继呢?一方面来讲,确实与中印国情有关,不太契合中国人的根机;另一方面,理论运用于实践绝非易事,象唯识这样高深的理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何况要实践他、发展他?但换个角度来看,从因缘上来讲,各宗的创立都有其出现的必然性,如果没有唯识宗的创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佛教,其他各宗也许就不再是我们看到的历史上展现的风貌,何况无论何宗何派原本都是世尊法脉的继承,有着内在的血肉联系,而唯识的价值则早已体现在其他宗派对佛法的弘扬上,只是时机未到。到了晚近的民国,有识之士重整正法,使唯识得以再放光芒。
  这一切都说明,佛法之所以一路传承,能普济世间,其必要条件之一便是对正法的维护。无论小乘大乘佛法,都是本着正法的原则出现世间,广济众生。后期印度佛教的衰亡也是因其失去 了自己的根本,“圆融”到丧失自己根本的地步,这在我们不能不吸取教训。
  无疑,大乘佛法是佛教在世间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形式,尽管有人指责“大乘非佛说”,但只因其发扬了“如来真实义”,所以大乘菩萨行广为世间推崇,但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离开原始佛教的基点。我们没有资格指责小乘的“自了”,他们自利的同时也在教化世间,他们的存在足以代表佛法的驻世,如果我们哪怕真实具有一点小乘圣人的品质,这世界也许早已清明了,无需大乘菩萨入世救苦了。只可惜我们实在不愿苦行。了脱生死,远不及现实的享乐,我们羡慕大乘菩萨在世间的潇洒,又能自在解脱,却不知菩萨在因地躬行佛法的艰辛,断却烦恼,摒弃我法二执,无数的劫难,磨练出金刚的意志,成就他大悲的弘愿,才能出现在浊恶的世间,弘法利生而不受世间的污染。菩萨是入世,而我们只是恋世,天壤之别却口口声声宣称自己的“大乘法门”,批驳小乘的苦行,为满足五欲又要附庸神圣找出这样的借口,岂不该深加反省吗?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三毒在世间的泛滥,时时以正法观照自己,不负如来教化的深恩。
  总之,无论以出世为标志的山林佛教,还是以入世为代表的人间佛教,都要以正法为依托,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截然分开。没有山林佛教的法脉常驻,人间佛教就会失去方向;同时,如果没有人间佛教入世的弘法利生,山林佛教则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完善自己,难免会沦落为一种经院哲学。因此,二者应该共同承担如来家业,为现世的美好、未来解脱,尽到自己的本份。
  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看人间佛教的实践
  尽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既然身处虚妄之中,就应该认真对待周围之相,借假修真,切不可借一切皆空之名,虚无人生,不务实际。世俗社会毕竟不同于出世的洒脱。佛法入世,必然要随顺世俗,适应世间的特点,才能发挥作用,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佛法入世,面对的不是清净僧众、诸上善人,而是五浊恶世的罪苦众生,其本有的神圣与超脱,难免要曲高和寡。但最可怕的,是被歪曲、被利用,使原本圣洁高妙的道理变得面目全非,为私欲所改,甚至去助纣为虐。因此,随顺世间,不能随顺人们的贪嗔痴,而是随顺人间正道,以人们能接受的方式和理念导引大家一步步走向觉悟之路。
  佛教的道德伟大、圣洁,集真善美于一身,但正因为如此,才难行于世。经典上有关在家人应遵守的五戒十善,进而大乘菩萨行的四摄六度,确为教化世间的无上法宝,但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人世间,我们不能把圣道的实行建立在“如果”上,企望于“应该”中,例如,大家常讲“如果人们少些欲望,世界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纷争……”“我们应该推己及人,互相谅解……”,所言不错,但行之甚难,如前文所言:如果我们稍具小乘圣人的品质,这世界早已清明了!世俗之所以是世俗,就是人们缺乏正知正见,无明业障深重,心染五欲三毒,不明是非善恶,且自以为是,刚强难伏,不知悔改,否则何需世尊辛苦说法,广设方便?这世间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像这众生相残的世界是他(指佛陀)所不能看的,但是我们能想象世界众生会有不相残的一天么?这明明是不可能的。” 当年太子悟道后,看到世间的浊恶,人心的染污,本当进入涅磐,因梵天祈请,这才又住世四十余年,法音流传人间,指明人类觉悟的方向,留给众生解脱的法门。佛陀也曾预言,其法运为一万二千年,其中末法一万年,为什么永恒的真理也有完结?不是真理本身的问题,而是在我执甚深、迷惑太重的烦恼世间,佛法虽能化导众生,挽救人心,但也终将在世俗大海中销解了自己,这是人类的悲哀;但也正体现着佛法的无私,不惜以净投染,毁灭自身,教化万民。难怪梁漱溟先生由佛入儒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是为了保全正法的神圣不被世情染着,是希望佛法常驻人间,是对佛法的无限忠诚;同时他也深知佛法的理论如果运用不好,将会适得其反,贻害了人民,糟蹋了佛教。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现实,功利主义色彩浓厚,没有自己的主流宗教,不信神明的存在,缺乏纯粹超世俗的精神理念,“这就使得狭隘的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质,至今难以扭转”(徐文明《轮回的流转》)。 佛教走入人间,也应尽量避免庸俗化、功利化,首先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招,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在民族几千年的基因里渗透进超然与神圣。当然,两千年的传教,我们实际已经受益而不自知,现在我们要更加努力。其次,人间佛教的弘扬,当立足于现实社会,不要建空中楼阁,最好是以人间正道为护法,启发人们逐渐向善,培养、鼓励民众中的大乘菩萨根基。
  一.人间佛教需要公平与正义
  爱不重不生婆娑,堪忍世界众生烦恼极重,我执甚深,功利主义是自然的体现。因此,一切价值观念皆以我为出发点,私欲膨胀,人情冷漠,良心丧失,道德沦落,以至地球的自然环境随之恶化,这种情况下,佛法又将如何教化呢?一切教义都在破我执(这里暂不论述破法执的方面),这与迷了本性的众生太不相符!
  既然大家均在执着“我”的存在与利益,那末不同个体自我之间必然产生矛盾,而离不开群体生活的人们为了小我,也要同时顾及到大我,彼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权衡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相互利益的最佳分配时,必然要削减部分的我执,那末,公平正义的理念就被引入了。应当承认:作为世法的人间正义不废我执,它是我执在公平层面的一种体现,是让大家在合理的限度内满足个人的正当要求而不因此损害别人(当然,正义的含义绝不仅仅指这些,还有更广泛的内容),是人类社会能够维系的底限。没有慈悲,也许只是不太欢乐,没有正义则社会将毁灭!尽管因果规律将在更广大的时空实现最公正的正义,但不信因果,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是等不及的,而且,被动的承受,总不如主动的防止,真到果报现前,只怕为时已晚。就现世来讲,人们不可能去洞察这种超越时空的正义的实现,但却极有可能把因果滥用,使之成为不合理的现实的保护者。也许正义的伸张,会加速因果规律现世的实现,体现出公平的价值,这多少会使人们走出自我的局限,体认到人我一体以及天地大道对个体的至关重要,进而减轻我执,无疑会加强人们对佛法的亲合力。
  慈悲、忍辱等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善行,想必也是在公平正义的理念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入世的真义,否则没有原则地滥用,将成为作恶者的借口,他们可以在别人的慈悲忍让中肆意妄为;而欲走正道的人们,也有可能因自己的忍耐,过多的接受不合理的现实而失去心理的承受力以至退心,这会影响人们学佛的信心,因为毕竟大家都是凡夫。如同建立在屈辱之上的“和平”显示的是虚假的安宁,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作为基础的慈悲忍耐只能养痈贻患,潜伏下更大的危机。公平正义的原则远远高于其他道德规范,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维系的基础。所以,倡导、卫护人间正义可成为佛法入世的很好的途径,是佛教伦理提升世间道德的一个枢纽。
  实际上,也只有敢于维护正义,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具备大乘根性。如果连自己的正当权益都不敢去维护,如何能自利利他?又怎能高风亮节、舍身取义?忠诚和宽容本是美德,但如果其对象是邪恶,结果是招致毁灭性的灾难!有些人学了佛,自以为学会了“圆融”,与丑恶的现实同流合污,是非颠倒,助纣为虐;还有些人,善恶不辨,滥用“慈悲”给作恶者,而对于遭受不公平待遇者,则劝他们“忍辱波罗蜜”,认为这是“善良”;更有甚者,不去伸张正义,反倒要受害者去歌颂、帮助加害者,美其名曰“以德报怨”,真不知道这是弘扬佛法,还是糟蹋圣教!在这有着是非善恶的世界,佛教徒就不应该回避黑暗与丑恶,要面对现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主持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们心理得到起码的平衡,为心灵的净化提供一个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风气。
  也许作为普通的人来讲,维护正义时难免有瞋恨心理的存在,但毕竟,他有担当,有责任感,有对无我的追求,有高尚的情操,有神圣的信念,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这就够了,他的我执其实早已轻于一般人了,无论他信佛与否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言行已不自觉地趋向了佛法,佛法遍一切处,随因缘以不同的世法来显现,何必在乎安立的假名呢?当然,以佛法的角度来看,还是不了义的,毕竟断嗔恨,破我执才算得究竟,因而,一方面要鼓励人们运用智慧和方便,扶起人间正气,另一方面时时刻刻还要有正法的观照。
  二.惭愧心:向善的基点
  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社会要追求的,佛教应予以鼓励和施行,否则善行和美德就有可能变质。但更加根本的是减轻或熄灭(太难了)人们自身的贪嗔痴三毒,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世俗层面上来讲,减轻三毒还是可行的,但这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惭愧心。惭愧是人们拒恶向善的觉悟,是对天地间 自然之道的违反的一种负疚,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所应具有的资格。
  根据印顺大师的分析,人性中包含佛性、人性特质和众生性。众生性,五趣的通性,例如爱欲、我执、无明等等。人性中具有三事:忆念胜,既人的思维能力;梵行胜,即是惭愧,“惭愧,是从人类应有的关系中,倾向于善的(人或法),拒远于恶的(人或法)。惭愧为道德的意向,倾向于善良;多多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制伏烦恼,都从惭愧而来。要有向善远恶的自觉——惭愧,这才算具足了人的资格” ;勇猛胜:精进耐苦,内心的希望与实践的毅力。“人的佛性,即人类特性中,可以引发而向佛的可能性。”
  作为人,既有众生性,犯错误甚至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都是难免的,但只要一念忏悔,就有机会重新作人,因此,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惭愧心,是自非他而毫不自知,因为这种情况下他无法回头,未必有多大的罪恶,但却给三毒的泛滥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多少人坑害了别人而不自知还认为是理所当然;多少人把损人利己当成善行而自称对得起良心;又有多少人伤天害理却仍然心安理得,没有丝毫的负疚?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为数不少的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恶人”,而且,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把以自我为中心而颠倒了的是非当作真理还在理直气壮,无论他是否“善良”,可能已不可救药!这是最可怕的,没有了惭愧心,人类无疑会远离善良,自甘堕落,即使千佛出世,也难度其厄;有了惭愧心,则能时刻反省自己,从而具有高尚的道德,进而,对社会,尽到自己的责任,去维护公平和正义;对自己,减轻三毒,逐渐去除我执,这样,定能走上觉悟之路。“所以修学佛法的,应重视人性的合理化,以人生正行到达人性净化;对于众生通性,或众生所有的特性,应减轻他,扬弃他,使充分发挥人性以进成佛道。”
  因此,建构合理的道德框架,随喜善良的公平机制,可成为佛法入世的方便,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唤起人们的羞恶之心以作为抑制三毒的基点,引发惭愧,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真理则是人间佛教更加根本的契入点。
  佛法入世,教化的是六道凡夫,正视人性中的众生性,启发人的本性,导归佛性,从世间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要求,引发自利利他的愿望,比单方面强调大乘菩萨行(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也许更能奏效。当然,运用方便的同时,智慧的观照,正法的导航是绝不可或缺的。
  三.自由、平等:正法的回归 人间佛教的现代化意义
  时至今日,平等、自由、民主对人民大众来讲已不再陌生,但现状并不很令人乐观。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国家来说,虽然自由、平等已成为世界的风尚及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付诸实施,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这个未曾体验过自由平等的民族,很容易误解它的含义。认为平等就是事相上大家都一样,如同文革时期,女人去干男子的事,变成铁姑娘,才算得是男女平等;而自由呢,则是无政府主义,可以无法无天,肆意妄为。这显然是个误区,不懂得自由平等的真义,当然理解不了其价值所在,更无所谓去争取。佛教来华,也正是这个闪耀民主光辉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歪曲。
  两千多年前的佛陀时代,不仅是中国、印度,就是现在的西方民主国家,人与人之间也是不平等的。佛陀本人出生在等级制度森严更甚于中国的印度,且是高贵的刹帝利种姓,竟然是他提出“众生平等”的理念,不仅在当时,就是现在想来,也实是惊天动地之举!他的僧团实行民主制度,四姓皆收,平等相处,没有教主,佛陀曾说:“我亦是僧数”。女子也同男人一样可以出家修行,有自己的比丘尼僧团。不仅人类,六道众生都是平等的,因为佛性平等,所以生命平等,因此,珍惜所有的生命,对一切生命都要爱护。
  然而,这光辉的思想东渐后,却未曾有机会重现光芒。虽然晋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据理力争,但也终成昙花一现。译经之初,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就将经文做了有意的删改,如:夫妻之间的对等关系,父子之间的相互义务,主仆之间的彼此尊重,被人为做了改动;经文中出现的“母和父”一律被改成“父和母”,这在当日严肃谨慎,尽量忠于原文的翻译过程中算是个特例,现在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因为没有平等,权力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没有神明信仰,却有权力崇拜,一旦取得权力,一切恶行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可怕的是,无论得来的权力沾满了多少鲜血,只要有了它,便拥有了“正义”与“道德”!无论是僭主篡位,还是异族侵略,一朝得手,万民景仰。他们的聪明才智,雄才大略帮助他们治理好了国家,人民得到了“实惠”,在这个注重功利和实际的国度里,谁还去管他们是否曾经伤天害理呢?权力欲望是人们普遍的一种心理意识,是我执的强烈体现。即使身处下贱也不忘恃强凌弱,何况权力在手?千百年的积淀,尤其是最近几百年残酷的统治和压迫,思想的高压和文字狱,奴役着人们的心灵,国民性中失去太多的尊严与人格完整,人们习惯了强权与驯服,同时又将重压下内心的欲望变成欺诈狡狭与自私冷漠施加给他人。天理和道义,已经成为权力的工具;公平和正义,没了定位和标准。我们忽略了佛陀闪耀人性光辉的平等自由的民主思想,却包容了阴谋权术,刀兵侵略,篡权夺国的残暴行为。
  应该说这世间本是不平的,山河大地的不平就是人心不平的体现,然而唯其如此,才更需平等理念的引入来对治世间的沉疴。平等观是佛教的根本所在,佛陀早就指出“一切众生悉皆平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从缘起上讲,万事万物本是“缘起性空”,是无我的,有无是一体,正所谓“不二平等”,其理论体系不仅包括绝对层面的真如平等,佛性平等及果位上的究竟平等,也包括事相层面上的业力平等,即在因果规律面前人人平等。佛教的平等观否定了等级制度的合理性,不承认压迫与奴役,是最彻底的人权的体现和最高意义上的人本主义关怀;同时,又不否认娑婆世界因业力差别而感应的不同结果。佛性平等,使六道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因而要互相尊重,力求上进,最终解脱自在,得大自由,是与佛同。但就器世间的现象层面上讲,业力的平等,却体现在事物的差别与不同上,这就要求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净化自己的心灵,尽到自己的责任和本分,改正自身的缺点,进而影响他人,共同提高,尽量消除不公正现象,使社会变得和谐有序。
  众生平等,它要求我们善待别人就象善待自己一样,即使是有我执的世法,也会让人们推己及人,尽量减少相互的伤害,和平共处。因为有了平等,所以没了专制,权力失去了光环,它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不可能再去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它的职责是谋取公共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人们的爱,是博大的爱,无私的爱;公平正义有了准确的定位。有了平等自由,人世间自然多了温暖与关爱,这对于我执与三毒的减轻,引发人们的佛性善根,无疑是一个增上缘。如今全球一体化,各国各民族之间需要沟通与谅解,紧密联系,共同繁荣,彼此之间已无法再相舍弃,这本是人类进步的一个表现,但事实是,世界上还是纷争不断,战事连绵。当此之时,佛教平等的理念应该是化解矛盾最理想的方式,也正是人间佛教入世弘扬正法,救世救心的有利时机。
  现代社会呼唤平等自由,正法当可回归人间,发扬光大,多年的缺憾可藉佛法的光辉,一朝圆满。在这点来讲,现代社会,人间佛教不仅契机,而且契理,佛法世法,不二法门。自由平等是现代化人文精神的标志,也是佛法教义倡导而为我们长久忽视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间佛教的发展,必然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佛法的入世,人类的和平,社会的和谐,未来的美好起到不可思议的作用,同时,为佛教理论的完善与丰富开辟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总之,人间需要佛法,正法也应普济众生。人人均有佛性,都有向善的希望与要求,那末,让我们共同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完善人格,谨记世尊的教诲,用点滴微薄的力量,弘扬正法于人间。
  北京师范大学
  刘玒燕
  2006年8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