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嗔毒的良药──慈心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道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嗔毒的良药──慈心观
  释道一

  一、烦恼毒与法药

  (一)、烦恼毒

  烦恼又名为“惑”,有情不断地轮回生死于六道的主要原因,无非是由于烦恼的牵扯而不断地造作恶业。由于不断地造业,便招感了无量的生死苦果。所以经论中每每提到“惑”(烦恼)之时,一定将“业”与“苦”相提并论。因此说:“苦生由业集,业集复由惑,发业与润生,缘会感苦果”。[1]这有如一位身患病毒的人,继续地备尝苦受一样。

  普遍而言,烦恼毒可分为以下的三大类:
  1、贪──贪恋自我、他人与一切外在的事物。
  2、嗔──不满于一切的境界及不能容忍一切的事物。
  3、痴──不知善恶、因果、业报,不知事理:无常计常、非乐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

  由此可知,有情烦恼虽说无量无尽,但总不离开以上的三大类──根本烦恼。所以才说:“烦恼贪嗔痴,不善之根本”。[2]因此烦恼如毒,能断行者之善根,若不善加对治,亦能使有情在生死轮转中出没无期。

  (二)、法药
  既知烦恼能断行者之善根,为避免此种恶性循环,寻求对治自然是行者的当务之急。
  佛陀犹如大医王,开显之无量法门犹如法药。这些法药若行者能善加应用,定能令诸有情得以对治及消除烦恼而获得清凉。因为无量法门无非为对治众生之贪、嗔、痴烦恼而开显的。如《杂阿含》815经中有云:

  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嗔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大正2,209c28~210a1)

  由此可见,在佛世时期,佛陀已经是为不同根性的烦恼众生开示了种种不同的修持法门,为令众生能断烦恼、能不堕恶趣。
  如《杂阿含经》中所云:“修习慈心观能对治嗔恚”,而本篇探讨的主题为嗔恚心的对治,因此选择从《清净道论》的慈心观作粗略的探讨,以期对修慈心的法门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并与学佛之人共勉增上。

  二、慈心战胜嗔恚

  (一)、了解嗔恚

  1、嗔恚的类别
  在《成佛之道》,印顺法师将“嗔恚”分为二大类别来叙述。[3]笔者将其归纳

  如下:

  a、已发作出来的──如:忿、诤、害、恼怒等。

  b、藏在内心里的──如:怨、恨、嫉妒等。

  由此可见,嗔恚并非只是指展现在身、口二业的才属于嗔恚。其实,潜藏在内心的意业,已有嗔恚的成份在内了。所以行者若要真实的消除由嗔恚引发的烦恼,自然不可忽略内心才是最根本的下手处。行者应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善加维护、善加摄受,如此才能真正的根治烦恼。

  2、嗔恚能解决问题吗?
  嗔是正确的行为吗?忿怒是正常的生活习惯吗?恼怒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是否定而无须置疑的。每一天,无时无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忿怒和仇恨,不断地发动战争,人类更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断的互相残害……。这一味的残害、忿恨,能解决人与人或国土与国土之间的问题吗?其实,千百年来无数的战争与残杀,不是已经告诉了我们:最终的受害者仍然是人类自己。然而,人类是健忘的,只要心被烦恼魔军占据,过去的惨痛教训就又置之于脑后了。

  3、嗔恚有害身心
  忿、怒等的嗔恚烦恼与慈爱,都是发起于内心的。然而,它却与慈爱相互对立。它有一股使人不断造作罪业、使人不断痛苦的力量。它是一种含有破坏性的情感,将给人类与社会带来不幸和灾难。除此之外,更间接的影响了我们的健康。在医学界的诸多报告中,已经证实了忿怒的情绪及负面的心理反应将引来种种奇难杂症,使我们陷入病痛的折磨当中。相对地,一个人的身心若是平静、祥和而稳定的,无可否认,他将拥有愉快的心情及健康的身体。

  (二)、战胜嗔恚
  1、以佛陀为榜样
  身为一个佛弟子,除了听取佛陀的教诲以外,更应该以佛陀的身、口、意行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尽量将善行实践于生活之中。
  佛陀教导我们:“放弃仇恨、争执和愤怒;学习友善、谅解和不计前仇,如此才能平息一切的仇恨、才能停止一切的罪恶。”就如《金刚经》中所记载佛陀曾是忍辱仙人及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典故(大正8,750b14~22):

  “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虽然这对于凡夫俗子的我们是难如登天的事,但是话说回来,既然已经发愿皈依三宝,就务必以佛陀的种种身教与言教为榜样,学习作一个人天师范。

  2、人难免会死
  “死”是一个必然的法则。一期的生命,就是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刹那开始,最后则在呼吸不再来的那一刹那划上句点。每一个人、每一个有情都有著同等的待遇:一旦出生就必须朝向死亡走去,不论你是富翁、穷人、聪明的或愚昧,都是难逃一死。因此我们应该时常以“人命无常,死亡将至”来反省我们的行为和言语,如此一来我们将会更珍惜每一个生命体(包括了自己与他人的),同时也会珍惜这一期短暂的生命,好好的利用这一期生命贡献社会与人群。

  3、莫自我伤害
  《清净道论》中有这么一句话:
  要你生嗔,别人对你作诸不快的事情,难道你偏要生嗔而满足他人的快意?你忿怒别个(有情),不知道他有苦没有苦,但你自己此刻已受忿怒苦恼的滋味。 [4]
  所以,对他人发怒,你不一定会让他人受到伤害,但是非常肯定的,你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苦恼和伤害。何以见得呢?当你发怒之时,心已经被三毒之一的嗔恚所染污了。心一旦被嗔毒染污,一切邪恶的意念将随之开展。这将促使我们通过行为和言语来造作种种恶业──杀、盗、淫、妄等的恶行。造作了恶业,恶因将招感恶果,而且这些恶果恶报都是我们必须自己承担的,这是因果的必然定律。所以才说:“未害及他人,反而先害了自己”。

  4、用镜子自我反省
  一个忿怒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是奇丑无比的。当发怒之时,不妨照照镜子,你会发现原来镜中扭曲脸孔的自己是那么地难看且令人厌恶的。即使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女人,若没有弃除内心的嗔恨,在任何人眼中她都是丑怪的。因为存有嗔心的人,脸上时常显现厌烦、浮躁的表情。这些脸部表情使周遭的人都不敢恭维。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形象和带给群众良好的印象,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友善的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所以对于易怒的人,笔者建议在出门之际,不妨带著一面小镜子。当自己要发怒或发怒之时,马上照照镜子,看看镜中自己发怒时的真面目,相信很快地,怒气将会随之而消失。

  5、世上没有不受毁谤的人
  佛陀曾经开示:“从古至今,那些多话者、少话者和沉默者,一概都免不了受到毁谤。包括佛陀,虽然有人称赞,可是也免不了会被一些愚昧者毁谤。”[5]其实,这些毁谤和称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被智者批评和称赞,唯有智者的批评和称赞才是有价值的。
  了解了这个事实,当自己面对任何毁谤或批评之时,根本无需忿怒。倘若这些批评是真实的,我们应坦然接受并改过自新;若毁谤或批评是虚无的,我们大可不必去理会它。

  6、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学佛之人应当学习谅解别人、体谅对方的立场、宽恕他人。彻底地将沉底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不悦往事及忿忿不平丢弃,如此才能不计前仇并能宽大为怀的原谅曾经对不起我们的人。
  另外,学佛之人也应学习宽恕自己。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有云:“忏悔,意义是乞求容忍,再将自己所有的过失发露出来。依佛法来说,谁没有过失?或轻或重,大家都是不免违犯的。只要能生惭愧心,肯忏悔就好了。”[6]对于自己过去所作的过错、所犯的过失,无须一味的懊悔和悲伤,重要的乃是勇于面对过失,知错能改。

  三、慈心观的修习

  (一)、初学者修习时应注意之事项
  “慈心观”的修习法,在《清净道论》〈说梵住品〉中有详尽的说明。在此先探讨初学慈心观的行者应注意哪些事项。论中明显的表示,初学者应避免六个对象而修习慈心观,简述如下:

  a、不爱的人──对于自己不喜爱的人是不可能马上生起慈心而对待之,所以论中说:“把不爱者置于爱处是会疲倦的。”因此,初学者不适合对“不爱的人”修慈,因为给予快乐的慈心不易生起。

  b、极爱的人──对于自己极喜爱的人也不容易令慈心生起,因为只要一想到或看到自己极爱的人受苦,就会马上生起悲伤的心情而障碍了慈心的生起。所以论中说:“对彼(极爱者)甚至现起少许的痛苦,也会使(修习者)呈现悲泣的状态。”

  c、无关系者──对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修习慈心观亦是一件令人疲惫的事情。因为毫无关系,因此慈心不易生起。

  d、怨敌──行者在刚刚开始培育慈心的时候,是不宜以怨敌为所缘的,因为此时对于怨敌还是较容易生起愤怒的心。所以论中说:“若对敌人随念则起忿怒。”

  e、异性──初学者在选择修习慈心的所缘之时,也不应选择异性为所缘,是为了避免生起对欲色的染著。如论中所云:“如果专对异性(修习),则修习者未免生贪欲。”换言之,男性的初学者应以男众为所缘,女性行者则以女众为所缘。

  f、 死者──行者若对已死亡的人修习慈心是不可能得到禅定的。所以论中说:“对死者修慈,绝不能得证安止定与近行定。”

  以上六个所缘境[7]乃是初学慈心观的行者应当避免的。

  (二)、正确的修习法
  修行是有一个必然的次第的,唯有通过修习的次第循序渐进,如此才能达成修学的成果。修习慈心观也不例外,《清净道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修学方法导引初学者入于培育慈心的大门。这套修学的方法包涵了四大步骤,如下所示:

  a、对自己修慈──唯有让自己处于无有危险及无有痛苦的状态下,慈心定才能产生。所以论中指示初学者先以“我欲乐、不苦”或“愿我自己无怨、无害、无恼、而有乐”的思惟屡屡修习。
  b、对可爱者修慈──完成了第一步骤,行者便可以进一步对自己喜爱的人修习慈心观。所谓可爱者乃是指可尊重恭敬的长老,通过随念他的戒行及功德等等,而非如上所说的“极爱的人”。因此论中要行者经常随念这句话:“愿此善人有乐无苦。”
  c、对一切人修慈──在行者的慈心已逐步的培育起来之际,行者更应进阶的对一切的人修慈。如论中所说:“比丘并不以此为满足,犹欲破除(自己、爱的人、极爱的人、无关系者、怨敌等的)界限,以后便对极爱的朋友(修慈),自极爱的朋友而对无关系者(修慈),自无关系者而对怨敌修慈。”如此即以一切人为所缘而修慈。
  d、对怨敌修慈──对于一个没有怨敌的行者而言,这一个步骤是可以省略的;若有怨敌,行者应将之前培育的慈心定,不断地向敌人散发慈爱以息灭嗔恚。如论中所云:“随念曾受敌人之害而生嗔恨之时,则他应该对以前的(爱者、极爱者、无关者)任何的人数数而入慈定,出定之后,再屡屡对敌人行慈,除去嗔恨。”

  以上为初学者进阶修习的步骤[8],通过有次第的修习,行者则能培育慈心定来消除嗔恚引起的烦恼。

  (三)、平等慈的修习
  顾名思义,“平等”乃是没有差别对立的意思,也就是指行者对于所缘之对象(不论是自己、可爱可敬的长者、无关系者或是怨敌)都应该生起平等对待的心态。这有如论中所云:

  数数行慈,对于自己、(所)爱的人、非憎非爱的中立者、敌人这四种人中,当以平等之心破除界限。[9]

  论中也举了非常贴切的譬喻来叙述“平等(破除界限)”的特相:譬如有四人(自己,所爱的人,非憎非爱的中立者,敌人)同时遇上了盗贼,而此盗贼却要杀害其中的一人。若是行者提出:“杀某某人吧!”或说:“杀我吧!”这即表示此人尚未“破除界限”,仍有人我间不平等的对待。换言之,如果这位行者在修习“慈心观”时,能够于诸有情中无分别心的给予快乐,则能成就平等慈。
  以平等心破除界限[10],行者因此便能进入近行定[11],乃至于五禅支[12]稳固之时,更不难证得安止定[13] 。

  (四)、证安止定者的修习法
  所谓安止即是根本的禅定,换言之,“证安止者”即指已入根本定的行者。《清净道论》中有明显的表示:证得安止定的行者是可以将慈心遍布于十方法界,忆持十方法界有情众生都“无怨、无害、无恼、而有乐”。所以论中如是形容以慈心观证得安止定的行者:
  彼以初禅等的任何一种,与慈俱心,对一方遍满而住,同样的第二、第三、第四。如是上、下、横、一切处,一切看作自己,具一切(有情)、世间,广大无量,无怨,无憎,与慈俱心遍满而住。[14]

  从语义上来理解,即是以“慈心定”广大无量的遍满十方[15],于具有有情的世间,将一切有情看作是自己“无怨、无憎”而住。

  除此之外,论中也引《无碍解道》而说明证安止者的修习法,笔者略述如下:

  a、以五种行相无限制[16]的遍满慈心而解脱

  此中五种行相,乃是指“一切有情、一切有息者、一切生物、一切人(补特伽罗)、一切身躯所有者。”其实这五类行相乃是“有情”的异名,只是在认知假名(概念)上有其微妙的差别。如论中所说:“由于对五蕴以欲贪而执著故称‘有情’;由于拥有入出息的作用故称之为‘有息者’;由于生起与存在所以称为‘生物’;由于数数轮回而未能脱离三界故称‘补特伽罗’;由于具有躯体所以称为‘身躯所有者’。”[17]

  b、 以七种行相有限制[18]的遍满慈心而解脱
  此七种行相是指“女人、男子、圣者、非圣者、天人、人类、堕恶道者。”
  c、以十种行相十方遍满慈心而解脱
  这里的十种行相即是上面所提到的十方法界。
  以上所谈即为“证安止定者”为了培育坚固的禅定力而提出的修习法,下一节更将从《清净道论》中一探修习慈心观的功德。

  四、修慈心观的功德
  《清净道论》中说明修习慈心观的行者能获得十一种利益:

  1. 安眠──除了不会失眠,更会拥有良好的睡眠品质。
  2. 安寤──睡醒之时是感到精力充沛的。
  3. 无有恶梦──不受恶梦的干扰;即使作梦,也是吉祥的美梦。
  4. 为人爱敬──由于慈爱不断的从内心散发出来,因此表露在他的身、口行为的自然也是为他人所喜爱的。换言之,修习慈心观之人将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5. 为非人爱敬──同样地,非人(如天神、护法神、鬼魅精灵)也会恭敬、爱戴修习慈心的人。
  6. 诸天守护──修习慈心观者的周遭都会有许多善神常在身旁摄受护持。
  7. 远离灾害──修习慈心观的行者能避免火烧、刀害和中毒的伤害。
  8. 心识集中──能够很快的获得禅定。
  9. 颜色光彩──由于善良的心,而使行者拥有明皙的肤色。
  10.临终不昏迷──修习慈心观的行者不会畏惧死亡,因为在他临终的那一刻,他不会愧疚和懊悔,且能保持正念。
  11.得生梵天──若此行者没有解脱,来生他将往生梵天界。 以上即为论中提到的十一种修习慈心观的利益。[19]
  另方面,论中也提到:“修习四梵住(慈、悲、喜、舍观)[20]的行者,能圆满十波罗蜜的菩萨行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一论点,是南传佛教菩萨行的重要线索。兹将十波罗蜜的内容列出如下:

  (一)不作“此人应施,此人不应施”的分别而行为一切有情的快乐之因的“布施”,(二)为避免加害彼等(一切有情)而“持戒”,(三)为圆满戒律而行“出离”,(四)为了不愚痴于有情的有益无益而净其“慧”,(五)为了有情的利益安乐而常勤“精进”,(六)以获得最上的精进与勇猛而对有情的违犯行“忍”,(七)对于“我要给你这些,我要替你做”的允许决不破约(即“谛”=真实),(八)为彼等(有情)的利益安乐而作不变动的“决意”,(九)对诸有情以不变动之“慈”而施以恩惠,(十)由于“舍”而不希望酬报。他(菩萨)如是完成了十波罗蜜乃至十力[21]、四无畏[22]、六不共智[23]、十八不共法[24]等一切善法亦得圆满。所以此等(四梵住)是布施等一切善法的圆满者。[25]

  由上可知,除了十一种功德以外,菩萨行者亦可藉由慈心观等的修行来圆满菩萨道而成佛。其实,通过理解修习慈心观的功德,让行者能藉以鞭策自己修慈,以此法药对治无始以来的根本烦恼毒,也以此法药来圆成无上菩提。

  五、结 论
  “贪嗔痴”三毒是有情不断轮回生死于六道的主要原因,而“戒定慧”三学却是佛陀慈悲开显之法药。本篇以心得分享的撰写方式,一探慈心观的修习以对治我人的嗔恚。从“了解嗔恚”到“战胜嗔恚”,学佛之人要从自利与利他的角度,在生活中不断觉照自己以降伏烦恼。

  除此之外,笔者也从《清净道论》〈说梵住品〉中节录并略述“慈心观”的修习,以便学佛之人可以通过佛教的行持法门达成降伏烦恼的功效。所以有关“慈心观”的修习法,笔者分为四个阶段来论述:1、初学者修习时应注意之事项;2、初学者的修习法;3、平等慈的修习;4、证安止定者的修习法。在此附带一提:佛教中,不论解门上的探讨或行门上的修持,都应该“亲近善知识”而学习,以避免因知见不正确或盲修瞎练而误入歧途。最后,笔者以修慈心观的功德来结束本篇的撰述,以鼓励大家自我鞭策而修慈心观。

  学佛之人倘若只凭皈依三宝和信仰佛教,是不足以达成净化的。只有通过深入经藏,实践教义,并自我净化,如此才能自我解脱。佛陀所为我们开显的种种法药,都有净化自身及净化社会的作用,当然慈心观也不例外。所以,身为佛弟子,不妨学习慈心观,除了息灭自己的嗔恚,也让社会遍满慈爱。

  【注 释】

  [1]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154。
  [2]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158。
  [3]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158。
  [4]《清净道论》(简体版),p.273。
  [5]维拉哥.萨拉达法师著《真理的宝藏》,p.488。
  [6]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183。
  [7]《清净道论》(简体版),p269。
  [8]《清净道论》(简体版),p269~271。
  [9]《清净道论》(简体版),p279。
  [10]《清净道论》(简体版),p279对“破除界限”有如此的定义:“若于自己、爱者、中立者、不爱者的四人中,而对他们的生命利益之心有差别的时候,不能说他是希求得慈及于慈善巧的人。若破除四者的界限,则大胜于前者而为不见有界限的比丘。”
  [11]近行定又称近分定或未至定,是根本定的方便加行定。约色界禅定而后言,从初禅定至第四禅定之前各有方便加行定称为“近行定”。
  [12]初禅五禅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13]安止定又称根本定,约色界禅定而说,初禅至四禅就称为“安止定”。
  [14]《清净道论》(简体版),p279。
  [15]十方:东、西、南、北(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维)、上方及下方。
  [16]“无限制”泛指一切有生命者,并没有依种类而区分。
  [17]《清净道论》(简体版),p282。
  [18]“有限制”则将一切有生命者分为七类:女人、男子、圣者、非圣者、天人、人类及堕恶道者。
  [19]《清净道论》(简体版),p283~284。
  [20]四梵住:慈,即友爱之心。悲,即同情他人的受苦。喜,即喜悦他人之享有幸福。舍,即舍弃一切冤亲之差别相,而平等亲之。《中华百科全书》p.1642b。
  [21] 十力:如来的十力为:一处非处智力、二业异熟智力、三遍趣行智力、四种种界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根上下智力、七禅解脱定等至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清净道论》(简体版)p.298。)
  [22]四无畏:一正等觉无畏,二漏永尽无畏,三说障法无畏,四说出道无畏。(《清净道论》(简体版)p.298。)
  [23]六不共智:不与声闻弟子所共,是南传佛教所说,北传佛教无此名称。一、根上下智,二、众生意乐随眠智,三、双示导智,四、大悲定智,五、一切知智,六、无障智。《解脱道论》卷六译为诸根智、众生欲乐烦恼使智、双变智、大慈悲定智、一切智、不障碍智。(《清净道论》(简体版)p.298。)
  [24]《清净道论》〈说梵住品〉注72作“十八佛法”:在巴利文献中很少说十八佛法,兹据《解脱道论》卷六所述:一于过去佛智不障碍、二未来佛智不障碍、三现在佛智不障碍、四随于佛智遍起身业、五随于佛智遍起口业、六随于佛智遍起意业、七欲无退、八精进无退、九念无退、十定无退、十一慧无退、十二解脱无退、十三无可疑事、十四无诬师事、十五无不分明、十六无有急事、十七无隐覆处、十八无不观舍。(《清净道论》(简体版)p.298。)
  [25]《清净道论》(简体版),p295。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莲如上人年表
下一篇:大佛寺沧桑录